我当然见过教授开微信群一个收5000-10000,20000的帮着人家做1 to 1 paper。 我是不理解这些教授都穷疯了吗,非得违规赚这点钱。 3906 发表于 2024-03-15 12:11
shanggj 发表于 2024-03-15 12:14 一万不少了。 反正就自己 paper 加个名字而已。
3906 发表于 2024-03-15 12:11 我当然见过教授开微信群一个收5000-10000,20000的帮着人家做1 to 1 paper。 我是不理解这些教授都穷疯了吗,非得违规赚这点钱。
hua1ren2 发表于 2024-03-15 12:07 看来你娃还小还不知道 “科研项目也可以花钱买”,“可以花钱请人一对一” 以及那些”专门带娃打比赛的机构“ 这里说 科学比赛道 很多不在这行的觉得‘可恶,这我不懂,帮不上我娃,所以这些人”作弊“不行’ 若娃换个赛道比,比如做项目商业化,这对搞科研的父母们也许也不懂,可那些父母有能力支出的时候问问他们会袖手旁观吗?不给孩子出点子指导吗?
diamondhat 发表于 2024-03-13 21:53 真棒!小科学家们
generalB 发表于 2024-03-13 21:51 长大了以后被一群中学玩体育的白男管理
shuma08 发表于 2024-03-13 21:59 这些课题听上去比本科毕业的水平都高。如果说不用读大学了,这些华裔孩子还会研究这些么?
diamondhat 发表于 2024-03-13 22:10回复 15楼 ginger227 的帖子 就不能领导白男吗,有点主人公意识
也不全是为了上好大学吧, 听说这个奖对上 T5 没有很高的 credit, 至少远不如 IMO 之类的 huaren2018 发表于 2024-03-13 22:14
huaren2018 发表于 2024-03-13 22:14 也不全是为了上好大学吧, 听说这个奖对上 T5 没有很高的 credit, 至少远不如 IMO 之类的
挺可笑的。 少年诺贝尔全是亚裔。 成年后真正的诺贝尔没有亚裔。 Almondwang 发表于 2024-03-14 00:13
吃鸡蛋 发表于 2024-03-13 22:10 都是爹娘帮着做的,从小就是一帮投机倒把的小精致利己主义者
Almondwang 发表于 2024-03-14 00:13 挺可笑的。 少年诺贝尔全是亚裔。 成年后真正的诺贝尔没有亚裔。
xy77 发表于 2024-03-14 04:31 他们卷吗
uglyduck 发表于 2024-03-13 23:54 申STS的基本都有ISEF。
3906 发表于 2024-03-14 07:05 那都是postdoc的娃,postdoc才有时间有能力动手替娃做。但是postdoc能拿诺奖吗?功劳都是老板的。你应该看看那些诺奖实验室,多少老中技术员postdoc,一半诺奖是咱老中”干“出来的吧
Dasfsdscdew 发表于 2024-03-13 21:40 享有少年诺贝尔奖之名的雷杰纳隆科学奖(Regeneron STS),3月12日公布2024年的最终获奖名单,华裔学生表现亮眼,前十名中共有五名华人孩子,亚军和季军也分别由来自纽约州和加州的华生摘得。 纽约州Ossining高中的华裔学生丛宇铜(Thomas Cong)为本届亚军,他主要研究多种癌症类型中,基因表达和代谢物丰度水平之间的关联,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癌症的基因生物学机制,可能对癌症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季军由加州The Harker School的华裔学生韦嘉和(Michelle Wei)夺得,她的研究项目为在矩阵乘法时间内,确定性求解二阶圆锥程序。 此外,第四名由佛州Buchholz高中的华裔学生Nathan Wei,他的研究项目是通过持久性超高分子量全氟苯乙烯共聚物的光聚合,以及后官能化获得新型弹性聚苯乙烯。 第八名为新泽西州North Hunterdon高中的华裔学生Selina Zhang,她的研究主题是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方案来减少入侵的斑点灯笼蝇群种。 第十名为新罕布夏州Phillips Exeter Academy的华裔学生Alan Bu,研究主题是关于具有固定边数的平面图中生成数的最大数量。 华裔学生长久以来在这项科学奖有卓越表现,今年仅仅纽约州就有35人入围,超过2023年的22人,创下历年来新纪录。 涉及的领域也是方方面面,研究主题包括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检测社交媒体文字特征的影响、系外行星的温度预测和宜居性的评估方法、心电图算法在评估心肌梗塞检测的有效性等领域。 就读纽约市亨特学院附属高中(Hunter College HS)的Sophie Gao,她的研究主题探索了KRAS G12D抑制剂在果蝇模型中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对于癌症药物的开发和抗药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长岛赛奥塞高中(Syosset HS)的Vincent Weisi Huang以计算机程式LauePt4,开发了用于识别和模拟X射线晶体学中的劳厄图像(Laue Patterns),其研究主题在晶体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 今年是雷杰纳隆科学奖第83届,入围前40名的学生来自11个州,共34所学校,每名学生至少获得2万5000美元奖金,总额共计180万元。 雷杰纳隆科学奖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科学和数学竞赛,备受华人家长和学生重视。这一科学奖之所以被誉为“少年诺贝尔奖”,是因为获得这项大奖的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和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后,都有可能会进一步在科学研究发明中取得惊人成绩。
likeke 发表于 2024-03-14 08:17 不管怎么说,这些孩子都比版上那些酸溜溜自恨狂及自恨狂的孩子强
说笑 发表于 2024-03-14 08:23 关键是完全巅峰了这个奖项的初衷,反而可能让真正有兴趣的孩子心中小火苗被打压,得不到鼓励。 然后这帮得奖的孩子有几个进了大学还会学得奖research方向的专业,估计低于20%。
这些postdoc成老板后有几个自己能拿诺奖? 渔非凡 发表于 2024-03-14 07:19
shanggj 发表于 2024-03-14 09:19 当老板的 直接把手下 postdoc 的东西给娃 不行吗?
crystalhuang 发表于 2024-03-14 10:11 这些孩子真的挺牛的,当年我跟LD都在某T10实验室带过不少本科生,最终在本科毕业前能发一作文章的孩子都是凤毛麟角。希望这些高中就能发一作文章的孩子以后能成为科学界大拿,成为亚裔/华人之光。
lianyun 发表于 2024-03-14 12:19这些娃们的课题都和我的差不多了,我都在目前这个行业奋斗20年了
waterji 发表于 2024-03-14 12:30以前都以为是拼爹妈,结果邻居家娃得奖的内容,人家父母都看不懂,全是孩子自己做的…所以不要想当然。
zlf 发表于 2024-03-14 06:03 STS和ISEF哪个含金量更高?对申请大学更有加分?
说笑 发表于 2024-03-14 08:15 这个奖比IMO有用。不然怎么会那么多亚裔参加?
MajiaZ 发表于 2024-03-14 08:38 只要跟升学有关的,哪个不是这么玩坏了,鼓励投机取巧的人,真正有兴趣的人反而是被挤没了。包括义工活动也是,只争做leader,不想认认真真在已经有的活动里做。包括前阵子那个包6个卫生巾的。
chongyang 发表于 2024-03-14 13:19 虽然我也觉得这个奖不靠谱,但是以后诺贝尔奖的亚裔越来越多应该是个趋势。而且现在也不是没有亚裔啊
luluzlemonadez 发表于 2024-03-14 16:02要是爹妈不搞学术,是不是就不要考虑这个竞赛了? 之前好不容易看到附近一个白人家庭孩子参加这个比赛得了个小奖,爹妈都不是学术圈的人,后来多了解一下才知道,孩子爷爷是附近大学教授,虽然不能说一定帮了,但研究的课题就是爷爷的领域啊!这是不是说,爹妈当年选择不搞学术了,孩子也就没啥希望搞这个竞赛了!
纽约州Ossining高中的华裔学生丛宇铜(Thomas Cong)为本届亚军,他主要研究多种癌症类型中,基因表达和代谢物丰度水平之间的关联,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癌症的基因生物学机制,可能对癌症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季军由加州The Harker School的华裔学生韦嘉和(Michelle Wei)夺得,她的研究项目为在矩阵乘法时间内,确定性求解二阶圆锥程序。
此外,第四名由佛州Buchholz高中的华裔学生Nathan Wei,他的研究项目是通过持久性超高分子量全氟苯乙烯共聚物的光聚合,以及后官能化获得新型弹性聚苯乙烯。
第八名为新泽西州North Hunterdon高中的华裔学生Selina Zhang,她的研究主题是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方案来减少入侵的斑点灯笼蝇群种。
第十名为新罕布夏州Phillips Exeter Academy的华裔学生Alan Bu,研究主题是关于具有固定边数的平面图中生成数的最大数量。
华裔学生长久以来在这项科学奖有卓越表现,今年仅仅纽约州就有35人入围,超过2023年的22人,创下历年来新纪录。
涉及的领域也是方方面面,研究主题包括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检测社交媒体文字特征的影响、系外行星的温度预测和宜居性的评估方法、心电图算法在评估心肌梗塞检测的有效性等领域。
就读纽约市亨特学院附属高中(Hunter College HS)的Sophie Gao,她的研究主题探索了KRAS G12D抑制剂在果蝇模型中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对于癌症药物的开发和抗药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长岛赛奥塞高中(Syosset HS)的Vincent Weisi Huang以计算机程式LauePt4,开发了用于识别和模拟X射线晶体学中的劳厄图像(Laue Patterns),其研究主题在晶体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
今年是雷杰纳隆科学奖第83届,入围前40名的学生来自11个州,共34所学校,每名学生至少获得2万5000美元奖金,总额共计180万元。
雷杰纳隆科学奖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科学和数学竞赛,备受华人家长和学生重视。这一科学奖之所以被誉为“少年诺贝尔奖”,是因为获得这项大奖的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和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后,都有可能会进一步在科学研究发明中取得惊人成绩。
🔥 最新回帖
😄 莫激动 有需求才有市场🤝
加个middle author有用吗?我们这里有教授搞这个,加小孩middle author,然后收费。然后小孩就有了一篇peer review的一个烂会议的文章
一万不少了。 反正就自己 paper 加个名字而已。
我当然见过教授开微信群一个收5000-10000,20000的帮着人家做1 to 1 paper。
我是不理解这些教授都穷疯了吗,非得违规赚这点钱。
🛋️ 沙发板凳
科学家还是经验丰富的好。小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父母帮忙,才能成才。
确实是
就不能领导白男吗,有点主人公意识
也不全是为了上好大学吧, 听说这个奖对上 T5 没有很高的 credit, 至少远不如 IMO 之类的
领导白男,要么靠真本事,要么靠嘴皮子,要么拼爹。搞搞竞赛,做做research, 可以拼爹。
领导白男,拼不了爹,除非爹是黄老板一级的人物。
IMO 靠得了爹娘么?你以为做得了IMO的孩子还需要靠PI爹娘做这些硕士研究生都未必做得出来的科研项目么?
申STS的基本都有ISEF。
而且是排名两百的州大白男 然后20年后,华人某帖子“藤校根本不代表什么。我们大boss就是200开外的州大毕业”
细想很丢人啊
都一样,不只是华裔
实话扎心了,这个小诺奖名单让人觉得尴尬,甚至很丢人,假的成不了真的
大部分是爹妈卷,娃只要把key point 背下来就行,反正评委也不敢说自己懂这些topic.
你这种问题就是被公知洗脑太多,看不清楚现实。诺奖是光靠着学术水平么?
因为是爹娘跟别家少年比。等别家少年成年了,就比不过人家了
STS和ISEF哪个含金量更高?对申请大学更有加分?
大家都知道造假
然后还评奖
真是无耻
关键是亚男中学也学着白男玩体育,就能摆脱长大后被管理的命运了吗?
那都是postdoc的娃,postdoc才有时间有能力动手替娃做。但是postdoc能拿诺奖吗?功劳都是老板的。你应该看看那些诺奖实验室,多少老中技术员postdoc,一半诺奖是咱老中”干“出来的吧
感觉这些得奖的研究都可以拼爹
这些postdoc成老板后有几个自己能拿诺奖?
这个奖比IMO有用。不然怎么会那么多亚裔参加?
不管怎么说,这些孩子都比版上那些酸溜溜自恨狂及自恨狂的孩子强
关键是完全巅峰了这个奖项的初衷,反而可能让真正有兴趣的孩子心中小火苗被打压,得不到鼓励。 然后这帮得奖的孩子有几个进了大学还会学得奖research方向的专业,估计低于20%。
家有高中娃 想推science 人家死活不感兴趣的 父母也是干着急😂 所以这些得奖的娃们 我个人还是蛮欣赏的,至少就算父母推 他们也不让家长闹心啊😂
只要跟升学有关的,哪个不是这么玩坏了,鼓励投机取巧的人,真正有兴趣的人反而是被挤没了。包括义工活动也是,只争做leader,不想认认真真在已经有的活动里做。包括前阵子那个包6个卫生巾的。
有地方可以看 论文吗? 比较有兴趣看看 第十名那个 “关于具有固定边数的平面图中生成数的最大数量”
恭喜你家牛娃获奖
没有嘛?
那些postdoc怎么可能成老板。那些postdoc还有他们的小孩长大也是为准备得诺奖的犹太老板打工的呀。
诺奖已经完全被犹太人霸占了,是很偏颇的。比如前两年那个考古的,即没有创新,也没有医学上的意义,考古的东西也说不清对错。你觉得小黄人做个那个能得诺奖?顶刊都未必发的了
当老板的 直接把手下 postdoc 的东西给娃 不行吗?
当老板的一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实验室在干啥。
要牛的,一般毕业10来年就大放异彩了,不会等到50岁才牛的一塌糊涂的。
第一批ABC进入职场,已经10来年了。可以看看周围的T5 ABC有几个是成龙成凤的。
有一些确实成为了大拿。张峰不是吗,他就是STS出来的。当然,他那个也不算原创,喜欢抄别人的。华人科学家通病。大部分鱼龙混杂吧
哈哈 这和家里有矿少奋斗二十年是一样的 希望这些娃们都能坚持初心,一直科研下去,别浪费了好资源
现在谁还靠父母下场啊。都是父母出钱请专业人士辅导。话说回来,就算有人辅助也不是每个娃都能扶上墙的。这些得奖的娃至少对judge的问题都对答如流了。
那也未必,人家印度人都做CEO,英国首相了
STS 是senior only, 要求略有不同。很多人用ISEF project 在senior year 申STS。
虽然我也觉得这个奖不靠谱,但是以后诺贝尔奖的亚裔越来越多应该是个趋势。而且现在也不是没有亚裔啊
不止本科毕业水平,有不少是PhD水平
这话说的,IMO是大家不想参加吗?
包卫生巾是什么典故?
扎心的事实
未必吧,亚裔做这个都是为了升学T5. 科研又辛苦又没高薪,只怕专心搞科研的亚裔不多吧。
比赛而已,和选美没有实质区别,只是虚荣的点不一样
我们村只有一个娃拿过这个奖,亚裔,现在在读PhD,第六还是第七年。bless。
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