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otd 发表于 2024-03-14 14:26 其实那些评委都知道绝大部分都是家长帮着干的,但这不正说明了这些孩子有资源吗。这就是这个社会需要的。跟这些类似的还有,上大学写小作文,要不就是孩子真的写作好,要不就是有钱能找人写。上医学院的研究和shadow,或者是孩子真有能力,或者是家长有资源。将来工作也是如此,好的实习,牛人的推荐信,有的孩子牛可以搞定,很多还在不是家长搞得。
jeso1 发表于 2024-03-13 21:43 拼爹
nn2008 发表于 2024-03-14 18:57 这话真酸,有本事你也让你娃能拼爹拼娘啊。
hua1ren2 发表于 2024-03-14 08:26 孩子们肯定多少是出idea, 参与了的, 而且评的标准不是光看高深程度 家有高中娃 想推science 人家死活不感兴趣的 父母也是干着急😂 所以这些得奖的娃们 我个人还是蛮欣赏的,至少就算父母推 他们也不让家长闹心啊😂
llz0336 发表于 2024-03-14 15:43 未必吧,亚裔做这个都是为了升学T5. 科研又辛苦又没高薪,只怕专心搞科研的亚裔不多吧。
feemy 发表于 2024-03-14 17:25 这跟AMC作弊也没啥区别呀。
03010103 发表于 2024-03-14 20:40 我真的很好奇还在上高中啊,怎么可以做到这么大的研究的,学校教学都会考虑普通大众啊,这些研究自己在家做,也不可能啊,学校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人提供特殊的资源吧
generalB 发表于 2024-03-13 21:51 长大了以后被一群中学玩体育的白男管理
金山阿叔 发表于 2024-03-14 22:05 一看获奖的科研题目,普通娃也只能怪自己父母指点带路不够了。这么热门和前沿课题,父母没参与插手进去?我不太信。想起前段时间,google工程师的儿子被大部分名校拒收,高中生可以干google项目还有初创项目,和父亲的项目高度重合,不让招生办怀疑诚信问题都难……华人二代读UCB,UCLA数量很大,她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些项目光环,就是GPA高,她们也没因为种族而读不了名校
rising10 发表于 2024-03-14 23:34 讲到这类科学竞赛,想了解一下science Olympic 这种比赛。 俺这有个学校有组织science Olympic 的传统,每年能有三十个学生(几乎都是华人学生)一大车人出外州比赛,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奖而归。同样组织部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不要说出外,本地区能进前几名拿奖的都很少,至于出外州争夺数理化Olympic 的机会更是罕至。 如果science Olympic 也是O这一级别的比赛,national 奖又相对容易获得的话,是不是华人高中都会蜂拥而至地去搞啊🤔
这跟 父母会音乐 孩子早早学音乐,音乐方面师资力量强大 父母会打球 孩子早早会打球,球技师资强大 父母会做生意 孩子也早早有生意头脑 父母会做官 孩子为人处事也早熟 。。。 有多大区别? 孩子科研好,那父母资源若给力很正常啊。 哪个行业不可拼爹拼妈呢? hua1ren2 发表于 2024-03-15 11:54
其实不一样。音乐,打球,做题,都可以别人教。 但是科研还有做生意,只能一对一教。别人是教不会的。自己琢磨的cost非常大,俗称PHD+postdoc。看看名校教授,不是学二代的都很少。还有做生意的。哪个不是父传子 3906 发表于 2024-03-15 11:56
hua1ren2 发表于 2024-03-15 12:07 看来你娃还小还不知道 “科研项目也可以花钱买”,“可以花钱请人一对一” 以及那些”专门带娃打比赛的机构“ 这里说 科学比赛道 很多不在这行的觉得‘可恶,这我不懂,帮不上我娃,所以这些人”作弊“不行’ 若娃换个赛道比,比如做项目商业化,这对搞科研的父母们也许也不懂,可那些父母有能力支出的时候问问他们会袖手旁观吗?不给孩子出点子指导吗?
3906 发表于 2024-03-15 12:11 我当然见过教授开微信群一个收5000-10000,20000的帮着人家做1 to 1 paper。 我是不理解这些教授都穷疯了吗,非得违规赚这点钱。
shanggj 发表于 2024-03-15 12:14 一万不少了。 反正就自己 paper 加个名字而已。
我当然见过教授开微信群一个收5000-10000,20000的帮着人家做1 to 1 paper。 我是不理解这些教授都穷疯了吗,非得违规赚这点钱。 3906 发表于 2024-03-15 12:11
家长能一辈子带着做科研嘛?大多数家长就推进藤校,还有管一辈子的?
这话真酸,有本事你也让你娃能拼爹拼娘啊。
不酸呀, 虽然拼不过别人, 但你得承认 这的确是拼爹
这倒是,能推得动的娃,也是秒杀其他普通娃了。
将来拿诺奖的亚裔又不一定参加这个,喜欢搞科研的亚裔多的是。
没啥两样。其实小学就开始了,美其名曰家庭一起参加stem活动,到了现场就是拼爹妈,娃都是啥也不懂
太棒了!!
其实科研是必须一对一教的。欧美的传统就是爸爸教儿子,妈妈教女儿。最方便也是父母自己教。居里夫人不就是吗。这并没有什么错。不应该和升学挂钩的。现在得奖的,太多千老小孩,就等着娃进了MIT就可以40万扬眉吐气了,根本不是将来要吃苦做研究那批
别特么丢人现眼了,自己没点骨气,还酸别人优秀
俺这有个学校有组织science Olympic 的传统,每年能有三十个学生(几乎都是华人学生)一大车人出外州比赛,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奖而归。同样组织部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不要说出外,本地区能进前几名拿奖的都很少,至于出外州争夺数理化Olympic 的机会更是罕至。
如果science Olympic 也是O这一级别的比赛,national 奖又相对容易获得的话,是不是华人高中都会蜂拥而至地去搞啊🤔
我相信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但非要说着研究就奔诺奖去了那是搞笑,就请那个大学直接hire好了,毕竟hire个天牛法考题也没人敢说这家伙是能拿诺奖的。
为啥Google 那个就觉得假被一堆学校据,这个科学比赛就不觉得假,不查跟自己父母的项目高度重合?这个科学比赛拿奖基本上都去top学校的
SO权重不高。Science bowl含金量大点。
还拼妈
孩子科研好,那父母资源若给力很正常啊。
哪个行业不可拼爹拼妈呢?
其实不一样。音乐,打球,做题,都可以别人教。
但是科研还有做生意,只能一对一教。别人是教不会的。自己琢磨的cost非常大,俗称PHD+postdoc。看看名校教授,不是学二代的都很少。还有做生意的。哪个不是父传子
看来你娃还小还不知道 “科研项目也可以花钱买”,“可以花钱请人一对一” 以及那些”专门带娃打比赛的机构“ = Money talks。(窃以为这跟花钱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带娃到处比赛 没嘛区别。)
这里说 科学比赛道 很多不在这行的觉得‘可恶,这我不懂,帮不上我娃,所以这些人”作弊“不行’
若娃换个赛道比,比如做项目商业化,这对搞科研的父母们也许也不懂,可那些父母有能力支出的时候问问他们会袖手旁观吗?不给孩子出点子指导吗?
我当然见过教授开微信群一个收5000-10000,20000的帮着人家做1 to 1 paper。
我是不理解这些教授都穷疯了吗,非得违规赚这点钱。
一万不少了。 反正就自己 paper 加个名字而已。
加个middle author有用吗?我们这里有教授搞这个,加小孩middle author,然后收费。然后小孩就有了一篇peer review的一个烂会议的文章
😄 莫激动 有需求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