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真是个氧气一般的治愈系儿子。 没有内压光靠外压爬到藤校,真的会吃苦头的。我的一些老美同事,看着孩子不努力干着急也不太干预。我问过原因,他们说在等着孩子自我觉悟。想想有些道理。咱们老中推啊推,推到哪一天是头儿啊?其实我觉得做父母的,帮孩子做好最坏的打算, 先让孩子自己闯,你帮着制定一个back-up plan 比”“逼和”推“更有用。
我们周围有几个爱做饭的孩子,家长们一致惊喜的发现,认真钻研的这几个teenager,只要给他时间,很快都能做出水平很高的菜呢! 我儿子也想过做YouTuber呢,好几年以前,因为看到有人录打游戏视频赚大钱,两兄弟就琢磨他们也开一个频道,关在房间里面门上贴“ Recording in Progress,Do not disturb”,可认真了。发了一个视频累的够呛,只有几十个人看,就放弃了,我全程旁观也觉得很有意思,小小年纪就懂了,看着别人做很简单的事情,自己做就知道难度了哈
该内容需要10魅力值以上才能阅览
------------- 其实鸡娃不鸡娃都在其次 (有些孩子是不鸡也自推的 有些是鸡也鸡不出来 很多家长是压根对自己孩子是啥样的都不了解!) 重点是平常就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适合擅长做什么 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太过push或完全放手都不好 但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过多不必要的压力 (有些孩子给适当压力是可以的) 归根结底 身心健康才是最最重要的!
----------------- 看隔壁焦虑症女儿有感,其实大人也是一样会出问题的(如前阵子我求助的我闺蜜)。平常要和孩子多沟通,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没事儿多洗脑只有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云、一时半会儿没有好的工作爸妈也能养得了你慢慢找呗、不知道要干嘛也很正常,人到中年转行的也大有人在、世上除了生死别无大事之类的。其实华人家庭的孩子大多比较听话乖巧,也不是特别笨,除了少数例外,基本也不会太差到哪里去。刚刚知道一女娃儿才一返校就轻生了,家长和朋友假期完全都没有察觉任何异常的迹象。之前一度严重抑郁到住院治疗,起因是家长push太厉害了,后来以为治疗好了还选择了去读心理学想要以后帮助其他人,真的是太可惜了。
该内容需要10魅力值以上才能阅览
🔥 最新回帖
太不容易了,希望这个女孩一路平安
社区里就有华裔自杀, 心里出问题的更多,父母三思
楼主好人!不能同意更多。论坛里鼓励卷娃和指导帖子遍地开花,卷娃大军一波更胜一波,为未来的娃娃们捏一把汗,其实无论如何卷,最终还是那几个个别人中龙凤,累坏了集体家长,把孩子往死里推。家长鸡娃娃到抑郁焦虑说悔恨不已。
当时我家孩子说跟她在一起觉得她的想法和说话会让人觉得很压抑,toxic,她们好几个朋友一起建议她去多和school consoler聊聊。女孩家长后来也知道了,有吃药治疗,也没有给她太多压力了,最后上了个top 100的大学,还算可以了,不过感觉孩子性格就一直不阳光那种了。
🛋️ 沙发板凳
"焦虑什么?矫情!我年轻的时候比你能吃苦多了!你现在生活这么优渥,就是太闲了才想这么多。赶快把这十套题给我做了!"
我和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还是有世代差异的:大环境以前普遍都条件差,大家都一样吃苦也不觉得,承受能力也相对好一些,而且卷的程度也不如现在。现在的孩子们普遍在比较富足的环境下长大,本来承受能力就差一些,然后又卷得厉害,所以可能更容易有这种心理问题。那种结伴互相鼓励去自杀的,放过去根本无法想象。
如果用大妈那个年代的想法考虑现在年轻一代,无异于战乱时期吃不饱的年代来教育大妈。
我觉得不是承受能力差,而是多方面的因素,这个年代有这个年代独有的压力,是以往没有的。一句话就否定了孩子:承受能力差。很不ok。
我爸说他们小时候物质苦,但是精神愉快啊。每天就是和朋友傻玩,无忧无虑长大的。那些使劲推孩子的,可能孩子从小就心理不健康了。
哈哈 你儿子很creative嘛!我就是比较放养型的,孩子身心健康,三观正,成绩过得去就行了。我还鼓励让孩子用chatGpt写作业和学习新东西,科技进步不就是解放人类的嘛~
确实是这样的,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不一样的问题,正确应对就是了,没必要比来比去或者动不动贴标签。
我家有个类似款儿子,每天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爱好也五花八门,别人在拼命补课的时候,他泡在院子里喂鸟录鸟叫,挖地种大蒜种土豆弄堆肥,架天线听飞机航道信号,我买了个power washer,他就想着暑假拉同学一起去开一个patio cleaning business赚零花钱。
我每天看他瞎忙乎,觉得这个人生也好有趣啊,上不上藤校其实也没那么关键了,我觉得儿子真是来报恩的,各种引导我身心健康,我也别霍霍他了。
你这儿子真心不用担心!光听你说就觉得是很有趣的娃!
power washer 有什么推荐吗?
我们小时候虽然课业重但远没有现在复杂,不光学校,还得课外活动,时不时比赛缺课,各种额外的考试申请,各种写essay, 赶due day, 学校小孩间的drama, 那么多的义工时间,还要睡觉和玩。11年级的时候娃抱怨没时间玩,我建议把玩放在第一,建一个schedule, 玩爽了才能有效率的干活。
外人看来我还算是个推妈,主要给孩子安排了一堆活动,让她忙一些别成天瞎琢磨,活动都是孩子愿意做的。每个孩子效率不一样,我家这个目前还有时间玩和放松,睡觉6-8小时,偶尔睡10小时。可惜体育项目中断了,体力精力最关键。营养要跟上,少生病。
就Costco买的挺好用的,悠着点,一不小心能把patio冲小坑出来
hahaha...还是我小时候好,文革出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详细的原子弹结构图,我现在还记得诱发裂变的两种方式:枪式和内爆式。扔日本的两颗核弹,胖子是内爆式,小男孩是枪式。
你儿子好有趣啊,肯定特开心,充满好奇心
哈哈哈,真是个氧气一般的治愈系儿子。 没有内压光靠外压爬到藤校,真的会吃苦头的。我的一些老美同事,看着孩子不努力干着急也不太干预。我问过原因,他们说在等着孩子自我觉悟。想想有些道理。咱们老中推啊推,推到哪一天是头儿啊?其实我觉得做父母的,帮孩子做好最坏的打算, 先让孩子自己闯,你帮着制定一个back-up plan 比”“逼和”推“更有用。
这儿子很好,好奇心强。我看任何孩子都喜欢的不得了,有了孩子治好了我的冷血,万分感恩。
我家孩子就是游戏上瘾,我就是划个线不太管等他啥时候能觉悟ing。赞同这个back up plan的idea。
我觉得现在亚马逊更好些,有很多打折的。我家powryte就很好使。 用之前一定看看youtube的教程,不同口径有不同的用途。不要为了图彻底干净,用冲力太大的,反倒会损害木头。
我也是每天看孩子在STEM上不肯做题干着急,也不敢推。其实STEM 不出色出路就很少,可问题是我自己本身文科生,没家底,没有back up plan,怎么办。
我就知道有小孩曾经沉迷, 后来发现游戏没意思。家长不要太焦虑,聪明的孩子会觉悟。家长如果太焦虑,可能会起反作用,让孩子更加沉迷。
还是您厉害。 您那个我mark过的帖子还没读完呢。读完了再回个帖。特别喜欢看,真涨知识。
问题是,我小时候也没吃过啥苦,连奥数都没学过…周末永远睡到中午…我高考那时候连英语听力都不考 我有什么脸去鸡娃啊
是的. 我们一代移民焦虑感太强了, 而且习惯了自己都意识不到, 但平常言行也都表现出来了. 我也一度觉得我没给孩子压力啊, 为什么她压力那么大. 事实上我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就是给他们压力. 而且同样的事, 对每个人心理影响完全不一样. 家长一句断言, 这不是什么大事啊, 心理承受力太弱了吧, 给孩子的压力就更大了吧. 我现在天天给孩子洗脑, 没工作就回家呆着, 反正我们不要名牌, 吃饭不花钱. 对焦虑的孩子, 这种话反而有正面效果. 不过千万别给懒的孩子说这个.
你说的没错 但我是主要针对那些鸡娃的家长做的提醒 因为我闺蜜前阵子抑郁我跟她聊她发现她就是有要比娃和鸡娃的心态 而这个自杀的女孩子就是之前被家长推得压力太大才抑郁的(家里有个上藤校的哥哥).
能在chatgpt输这种问题的都是好奇宝宝,一个好奇宝宝才是心理健康的。
养孩子需要教会他怎么调节压力,养女孩还好,就像楼上说的还可以祸害老公,无非是当个家庭主妇,养男孩,能当妇男的不多,必定是到时候要到社会上承担压力的,板上大家承受工作的压力,还有社会的生存压力,都是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孩子一样是要面对的,从小学会怎么对待peer pressure 就是一种锻炼的开端。
不鸡娃的家长对鸡娃家长的提醒?你不觉得这个本身就是个笑话吗?因为你已经断定这个问题一定是鸡娃导致的。谁家出了问题谁家就是鸡娃家长,其实哪有这么简单。。。
是的 我可能比较心大 还鼓励他在油管做游戏视频来着 lol 就是影响睡眠这点有些恼火 还在跟他斗法中 有次他起不来我就打电话给学校请假说不要去上学了吧 在家打游戏好了 结果在家呆了两天人家还说要去上学...
家长本身就有焦虑症,抑郁症,
他们如何去关注孩子的 精神健康???
好是这些基本道理,几乎对于正常社会的正常人,是个基本常识,
根本不需要这么来回反复这类话题 不停地讨论。
没错,我觉得人是社会动物,人的很多快乐来自social。我们小时候的环境肯定没有现在的小朋友好,但是记忆里很多简单的快乐,也有熬夜k书,但没现在这么卷。电子产品就是最温和慢性的毒药。现在AI的发展就是人类通往灭绝的捷径。
我家老大喜欢做饭,早上一起来就开始做,smoothy面包蛋糕protein bar,然后各种黑暗料理,拿来给我吃我还得含泪下咽点赞。
我家老二要做youtuber,天天干什么都要一边录视频一边介绍自己在干什么。无语。
现在youtuber 发财的不少,好多孩子都想做youtuber,不少大人都想做呢,这个太正常不过了, 然后孩子都有探讨厨房的阶段,他们会看youtube的 cooking 频道。我家的现在都能做出像模像样的菜了。我看朋友家孩子上大学了回家都能做大餐了,好事啊。
是的,我小时候也就是学习,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没事了,经常和好朋友一起逛街,没事看看漫画看看电视。现在的孩子放学后各种乐器啊运动啊,除了私课还要练习,然后还要推功课。我是觉得我们比他们轻松多了。
哈哈,我也一样啊,奥数没学过,但去考试了,还混进去几轮。周末也是睡到中午。但我学习没问题。 我家老大如果学习像我,我也让她随便玩,但她学习太烂了,老师找家长的程度。只能硬着头皮管。 老二就能把学校的事情搞定(时常有一个B)我觉得可以了,所以她都是随便玩。 俩娃都跟我说:妈妈,你属于管的很松的妈妈,给我们很多时间玩。
我们周围有几个爱做饭的孩子,家长们一致惊喜的发现,认真钻研的这几个teenager,只要给他时间,很快都能做出水平很高的菜呢!
我儿子也想过做YouTuber呢,好几年以前,因为看到有人录打游戏视频赚大钱,两兄弟就琢磨他们也开一个频道,关在房间里面门上贴“ Recording in Progress,Do not disturb”,可认真了。发了一个视频累的够呛,只有几十个人看,就放弃了,我全程旁观也觉得很有意思,小小年纪就懂了,看着别人做很简单的事情,自己做就知道难度了哈
您这延伸太多了。我只是提醒太focus在acdemic的的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家长都觉得身心健康不如推成绩推EC来的重要,那我就闭嘴。
奥数能鸡的娃都已经是塔尖了吧,我家娃要是有奥数的本事我肯定要送的,我的期待是数学能好好学完都不错了,不知道大家为啥要拿人家鸡奥数做例子。
我表姐就是鸡娃,好在我外甥脾气性格好,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我表姐得了乳腺癌,她自己都说是被娃气的。我和堂姐劝了也作用不大。我感觉焦虑性格是天生的。
挺好的。很有乐趣。 我家娃也喜欢做饭,不过他做的大部分是大餐,工序不简单。不是很经常做。他很神奇地没有遗传我的手笨,做的饭基本都很好吃。我现在爬梯要带菜都会先问他有没有时间出马做一个,因为比很多饭店的好吃。现在看到什么好吃的方子我们夫妻都会异口同声说晚一点请娃试试😂
是的。这是悼文,还是找工作cover letter?很难理解。
我也是这种感觉,不光是一堆成绩,还有奇葩的神棍语言,感觉这一刻父母还在拿死去的孩子炫耀,并且去上帝那里挺好的。光看这篇就知道这家父母有多奇葩了
既然是探讨,为啥要闭嘴啊,我的论点是 不要以为放养的人就是在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孩子是要帮助他准备面对各种生存压力和peer pressure的,不是放养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放养的原因是孩子先天条件不足,鸡也挤不动。或者家长也精力和耐力不足。 鸡娃和放养别和注重与不注重娃心理健康化等号。
又懒又焦虑的也给洗脑,都是浮云,健康是第一位的。
学习如何调节压力是在有安全感之后的事情, 大多数孩子并不是方法不对, 而是缺乏安全感和自信. 一个人背靠大山才有勇气往前走. 家长给孩子提供不了别的, 只有安全感. 开玩笑的说法, 就像<<繁花>>里的宝总的退路是阿宝, 那么多少压力都可以承受. 人在社会上当然有很多压力, 可当你意识不管你搞砸多少事, 被多少人笑话, 你还是你, 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那所有的压力不过是一件件要做的事情而已. 抗压能力再强某一天也会崩溃. 面对压力更需要看清那些压力是完全不必要的压力.
合理的目标也是需要的。不过孩子自己也知道要有工作维持体面的生活的。 我感觉能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当下先行动起来,完成了就夸奖他的努力和行动会有帮助。
其实,大人也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心,不要所有追求都放在钱和房子上
我是不想儿子回头会祸害别人家女儿,整天都教育他,以后要么得挣钱够,要么你就得自己能干,不然就得忍受生活质量下降,还在training中。
对,大目标换成小目标是个很好的方法。这个大人都很好用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同意。
好吧 那我修正为所有家长都要注重孩子身心健康!主要是总体鸡娃家长给孩子的压力要大一些。
cooking是独立生活的第一步,黑暗料理是创新的体现,如果再加点健康平衡的部分更好。想做youtuber是有创造力,还锻炼语言组织。我现在看啥都看正面。
对,照他们那个逻辑的话奴隶们心理承受能力是最强的,因为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自杀的也没几个。
行动本身其实是抗焦虑的。专注一件事是可以减压的。当然如果太关注结果,不享受过程,也很痛苦。
是这样的。而且是放养还是推,父母self-claim不完全准确。
真的,这孩子要是知道自己的obiturary写成这样,不知道作何感想,估计她死之前也没搞清楚自己的状况。这时候是不是应该回忆孩子小baby的时候多么可爱,每一步的成长和挫折,以及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人。
不能看父母写的,发贴的家长都觉得没有鸡,很多都是鸡而不知,要求A,体育,课外,看上去没有鸡,和其他人比也没鸡,但每个孩子不一样,有些学校的科目就觉得难了,honor课都不容易赶上,家长有意无意都会提到其他优秀孩子,未来AI发展,其实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总体还是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了解自己孩子什么样的,适合做什么,帮他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就好。太过push或放手不管都不好。
多好啊 将来也许能开个公司做老板。
州大,CC娃都能活下来的,养活自己的
肯定的,能鸡奥数,绝对是塔尖娃。我娃如果有那潜力,我也肯定要送。尤其是我这方面有点小遗憾。当年如果去奥数班学一下,也许有机会的。当时家里不管,数学老师原来是体育老师,真不是开玩笑,我们低年级的时候他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后来我们高年级的时候,他可能是进修了,变成我们数学老师了。他给了我几套题做,美术课的时候把我叫过去,俩人一起琢磨做几道题。我上大学从同学那才知道奥数是有培训班的....... 可惜我娃一个数学渣的不能再渣了。另一个去了一学期打酱油奥数班,说自己不太行,就算了。
生个女儿又懒又赖,同时敏感焦虑,一点都不像自己。我很小,不用大人教,就知道扫地给家里收拾,有一次把我爸要报销的发票扔了,后来我爸从垃圾堆里又找回来了。大人不让做饭,有一次和小伙伴偷偷点火做饭,大勺都着火了。
赞,这样的儿子值得秀的!
这么多人说obituary 有问题,我去看了一眼。我觉得非常正常啊。这些都是她的accomplishments. 应该也是她自己proud 的。很好的孩子。可惜了。
小时候可爱,对你可能是重点。对一个18,9岁的大学生来说,说她学习成绩,运动方面,是对她一生的肯定。
而且这个obituary 也不一定是她父母写的。
愿孩子在天堂安息吧。
如果家长能给最好,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幸运,我就不怎么幸运。孩子的力量还是太小了。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像申请大学,体育比赛项目奖项排名能写那么详细,愿天堂里没有竞争比赛了
如果是孩子引以为傲的,怎么会抑郁?这篇obituary 写得没有太多的温情,全是堆砌。孩子在天之灵看到都不会开心,自己死了也是父母拿来炫耀的资本。即使不是父母写的,父母肯定也是同意这样内容才会发表的
嗯,人如果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精神面貌也会好。从大目标一步一步降解到短期小目标也是必要的。
懒和焦虑可差远了, 又懒又焦虑其实是焦虑. 我家孩子多, 对比很明显. 同样写作业没写, 焦虑的早早坐在桌子那, 一个字写不出来, 就在那担心写得不好, 老师不满意, 写一段, 划掉, 反复几次, 然后没精打采刷手机, 又回去看作业, 又开始反复. 懒得那个, 打开作业, 看完题目, 可以说是一秒之内关掉窗口, 说有点麻烦, 呆会儿再说吧. 俩人最大的不同是懒的那个一直情绪很好, 焦虑的那个一直不太开心.
我家女儿也不勤快,屋子经常乱七八糟还不如弟弟房间整洁。不过每次出门都收拾得美美的,我只能不时的很含蓄的提醒一下。不过我算是朋友圈里公认非常能干的了,仔细想想我好像也比不上我爸妈能干勤快。我就想着以后他们可以有AI辅助,应该可以比我们这代能少做些家务,呵呵。
按照哈佛的幸福研究成果,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取决于关系。我的理解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事物的关系。关系顺了很多事都会顺。心流就是投入一件事享受一件事的副产品,这个过程是很幸福的。但是如果只重视结果和排名,不享受过程,有可能被焦虑压垮。
是啊,有希望感,最好有个具体的role model啥的挺好的,精神面貌会好。
我发现不少抑郁自杀的追悼文确实缺乏日常层面的互动细节。 之前听了一篇妈妈和孩子自杀的,爸爸的追悼文里大学恋爱时候的生活细节不少,结婚生子之后也是很苍白,关于孩子的部分的细节明显是浮于表面的。 这个妈妈的父亲的追悼文也是说女儿一路走来多么的优秀,考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拿到了什么样的工作。 没有其他生活细节了。
其实或许提醒我们每天和人的bonding,connection,活在当下,生活中的小快乐其实非常重要。 不要那么goal oriented,每天都在为明天活。
个人观点,如果是我女儿的话,我不愿意提这些accomplishments。真的很sad,这些accomplishements虽然是非常努力获得的、看起来也是非常的成功,但是人死了,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奖杯又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一个人的accomplishments,应该是帮助了什么事什么人。 对一个刚上大学的小孩,人生才刚刚开始,她曾经有爱、阳光的存在过,曾经感染了她人,认识她的人会想念她,就是一种accomplishment。其实一个人努力的活着就是一种accomplishment。
我家是女儿,但我觉得女的一样重要,所以教育也很谨慎。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的破坏力。 认识一个人,拿到一个升值的offer,并且这个男的还托关系(就是我家帮的忙)给女的找好了对口的工作。最后关头,女的改主意不要换,男的只好放弃了升职机会 ........ 这还不是太坏的例子。还有破坏力更强的。
也不是不可以写,也是孩子付出努力实现的。但是太单一了就为孩子感到悲伤,支撑点太少了,很脆弱,不平衡。而且都是结果为导向的,压力太大了。辛苦。
不要小看小孩天生的破环力。我首先希望我的孩子先不要祸害我,也要教育她将来不要去祸害社会和他人。培养小孩的耐心和爱心真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青春叛逆期的娃一般分成几个类型: 1,基因问题。家里有一方父母性格有缺陷,暴躁易怒,情绪管理有问题。因为一方父母有这个性格问题,家庭氛围不会很好,肯定很多争吵,孩子会学习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并且变本加厉。除此外,这类孩子因为脾气不好情商低所以在学校里面交友会受挫,于是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社交媒体,或者是把怒气发泄到家长身上,于是变成恶性循环。这种性格叛逆基本上会伴随终身,很难摆脱掉基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脾气好的那方父母能够及时给予孩子帮助,营造一个比较正常的家庭氛围,加上自己这方面好的基因和潜移默化的言行影响,可能会对孩子有些帮助。然后这类孩子基本上不会抑郁或者自杀什么的,因为他们的性格是攻击和发泄型的,是跟他们接触的朋友和家人会受到伤害,这类孩子长大后会遇到很多挫折,可能会慢慢成长,为了生存而控制自己的情绪。 2,父母太推了,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太多,孩子承受不了压力之后崩溃,这些孩子有些会得抑郁症,拒绝跟外界交流,有些也会沉迷于社交媒体和游戏。最坏的可能会自杀。拯救这类孩子的方法就是父母放手,不要干涉孩子的未来,孩子一旦克服了压力和抑郁,会发展得更好一些。 3,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管孩子,孩子会因为受到忽视,于是叛逆寻找注意力和关心。他们会早恋,甚至吸毒自杀什么的,交了一些坏朋友。等等。对付这类叛逆孩子的方法是父母重新关注孩子,弥补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有这么严重吗?多发现闪光点,正向引导,和颜悦色,搂搂抱抱(这个现在没了),发现问题好好探讨,不会太可怕吧
父母跟孩子肯定一个姓,这种神棍父母,女的第一个会改姓,冠夫姓。也是希望可怜的孩子赶紧投胎,去往正常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