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锅盖评几句《繁花》

崔琥
又来一个活荪册吧戏额
rindo 发表于 2024-01-16 11:02

有人有不同意见就用别人不懂的上海话骂人,拉低了上海人的素质
崔琥
一个戏,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楼里有些人仿佛人家不喜欢这个神剧就跟上海人作对了,乡下人都骂出来了,难怪很多人对上海人避之不及,就是这些人闹的,我认识的上海人并不都这样
渔非凡
讲故事李安真的牛。他的《家》三部曲,故事性高,艺术性也强,立意还深刻。
渔非凡
我就mark一下不说话
ecko 发表于 2024-01-16 10:18

还上的马甲。就是上牛甲这个ID也代表了上海人。
h
hellokitty00
我们家里老上海人了。我觉得王家卫是把香港生意人的习性硬加到那个时代的上海。饭店老板搞成新龙门客栈老板娘似的,生意都要酒桌饭局上谈,七姑八姨集资攒个倒爷团就成了叱咤上海商界的大佬。
既不了解上海当时的经济金融发展,也不了解上海人的特性。
y
yuzuyuzu
赞敢说真话的楼主,我也觉得这片不知道在说什么, 就是在装B
M
Martian皮皮
只有gdl才会觉得那个不是他们的上海。

rindo 发表于 2024-01-16 01:26

呵呵你这种下只角出来的自卑心理可以理解。
渔非凡
我们家里老上海人了。我觉得王家卫是把香港生意人的习性硬加到那个时代的上海。饭店老板搞成新龙门客栈老板娘似的,生意都要酒桌饭局上谈,七姑八姨集资攒个倒爷团就成了叱咤上海商界的大佬。
既不了解上海当时的经济金融发展,也不了解上海人的特性。
hellokitty00 发表于 2024-01-16 11:28

赞你敢说真话。小心被其他自诩上海上等人的ID攻击。 我好多天没参与繁花话题,结果一进来就看到了从开播就到处吵架谁也看不起的上海ID,现在居然还在战斗。
J
Jaelynleaf
赞你敢说真话。小心被其他自诩上海上等人的ID攻击。 我好多天没参与繁花话题,结果一进来就看到了从开播就到处吵架谁也看不起的上海ID,现在居然还在战斗。
渔非凡 发表于 2024-01-16 11:37

上海人 不需要 到处 因为是不是上海人吵架 更不会因为一个电视剧 就上只角 下只角的 骂 这不是真上海人的风格 那些踩网友 自称上海人的 都是假的 下里巴人 是来黑上海人的
在上海 从开埠以来就是秉承 1 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看看新冠上海疫情 居委会怎么和人说话的 2 没有触犯到本身利益 就不会莫名其妙地骂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看看 楼里自称上海人的 有几个 是这样的 我就在这里给真正上海人辨别一下

M
Martian皮皮
赞你敢说真话。小心被其他自诩上海上等人的ID攻击。 我好多天没参与繁花话题,结果一进来就看到了从开播就到处吵架谁也看不起的上海ID,现在居然还在战斗。
渔非凡 发表于 2024-01-16 11:37

可不是吗?不知道哪里来的自诩上海人。真的在那个时代的上海生活过的都知道根本不是那个味道。只是一个王家卫把民国和香港市井生活揉在一起的四不像而已。
B
Baobao6518
我还是喜欢王家卫风格的,但吹捧得过头了
M
Martian皮皮
能看下去的不是上海籍大妈 就是更年期妇女 或者两者交集。请勿对号入座。
zowent 发表于 2024-01-16 10:05

我作为上海大妈表示看不下去
J
Jaelynleaf
我们家里老上海人了。我觉得王家卫是把香港生意人的习性硬加到那个时代的上海。饭店老板搞成新龙门客栈老板娘似的,生意都要酒桌饭局上谈,七姑八姨集资攒个倒爷团就成了叱咤上海商界的大佬。
既不了解上海当时的经济金融发展,也不了解上海人的特性。
hellokitty00 发表于 2024-01-16 11:28

我赞这个
M
Martian皮皮
上海人 不需要 到处 因为是不是上海人吵架 更不会因为一个电视剧 就上只角 下只角的 骂 这不是真上海人的风格 那些踩网友 自称上海人的 都是假的 下里巴人 是来黑上海人的
在上海 从开埠以来就是秉承 1 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看看新冠上海疫情 居委会怎么和人说话的 2 没有触犯到本身利益 就不会莫名其妙地骂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看看 楼里自称上海人的 有几个 是这样的 我就在这里给真正上海人辨别一下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1:47

我就表示上海人觉得这个剧味道不对就被骂gdl, 不得不说哪里的下只角素质那么差!
p
pupper
深有同感,太多的凝视,对视镜头,貌似很有内涵,实则说不清道不明,拖延时间而已
M
Mopacer
恩,我也觉得是。镜头服装光影啥的没得说,搞得很有感觉。但是剧情上确实是挺弱的,硬伤不少。然后最受不得的是那个突然进来的钢琴曲,搞得像是啥大事要发生一样,其实屁事也没发生。
所以其实片子可能主打一个怀旧吧,让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找找感觉。
h
hellokitty00
可不是吗?不知道哪里来的自诩上海人。真的在那个时代的上海生活过的都知道根本不是那个味道。只是一个王家卫把民国和香港市井生活揉在一起的四不像而已。
Martian皮皮 发表于 2024-01-16 11:48

就是。把上海拍成这么个小器巴拉的鬼样子。民国的上海其实文化气息儒商的味道更足。
王就是觉得香港是上海的投影,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
5
545f
赞楼主。王家卫的片子我大学时还追捧过,感觉偏意识流,里面的人物性格都比较极端。镜头当年是没钱配置在乱摇,几十年过去了还在拍饮食男女有气节吗?我们班级群有发配乐,看了画面真的没有兴趣看。油管还推送,一点不好玩。
c
chiffongirlx
是有些故弄玄虚的矫情,包括镜头运用,非常的王式。那些霓虹灯更像HK,反正最早开放的广州深圳都没这么花里胡哨的,这个戏里的上海就是王导梦中的上海。
J
Jaelynleaf
我就表示上海人觉得这个剧味道不对就被骂gdl, 不得不说哪里的下只角素质那么差!
Martian皮皮 发表于 2024-01-16 11:51

这个繁花原本就不是英法租界高安路湖南路高大上一带 而那个老法师的取景点内置 应该也是原来上海老海关大厦和外汇管理局的内置相像 不知道这里贬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网友 下只角的 去没有去过老海关大厦外汇局 估计也就是知道和平饭店之类的 题外话 上海人在异乡碰上上海人 是非常亲的 非常帮忙的 根本不会上只角 下只角地骂 老乡 所以 让我非常诧异
s
sunnycloris
回复 50楼Martian皮皮的帖子
外地人也看不下去
c
cucumber88
回复 1楼brownie2020的帖子
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这戏不就是皇帝的新装么,一堆人捧臭脚。
J
Jaelynleaf
太装了,我就是那个年代在附近公司做外贸的,完全不是这样的。
abmm 发表于 2024-01-16 10:58

陕西南路 吴江路 还有 老新客站新闸路 到人民广场 中区广场那一段 有不少国家级别的外贸公司 当年大剧院还没有修成
商贩最热活动的地方 是在外白渡桥 虹口老邮电大厦 蓝天宾馆 复兴中路 重庆路 茂名南路 至于永嘉路 番禹路 常德路 基本是零零落落的 当年搞贸易最红火的是在巨鹿路上的 震旦集团 然后又是虹桥那里的一些港资的外贸公司
根本不是戏里说的这样 都是正儿八经 干干净净的 像剧里这样的打扮 很雷人 戏个个的 天世界的 亚乌腔
j
justisme
给你呱唧呱唧,说得太对了。
j
justisme
我是觉得这部戏节奏太快了,好多地方没说清楚飞一样的就过去了,感觉是把100集的电视剧剪成了30集,意犹未尽~~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4-01-15 21:13

因为他讲不清楚,多少集他都讲不清楚。
王家卫惯有的故弄玄虚,搞成一幅你看不懂是你的问题,其实是他在空气中飘着,故事都讲得柳絮一样乱飘
c
cocored
说的对,跟我的感觉一模一样
Z
Zhaogu
如果看过吴晓波的《大败局》就很能理解这部剧在传递什么了。它就是在说繁华过后的虚无。我看你楼起了,我看你房塌了。这是我看了几集的评价。
从前慢
还有一点很让人不理解的就是配乐,主题曲那么明显“致敬”succession,居然还有粉丝洗说买了hbo版权改编,然后频繁播放这个bgm,故弄玄虚,仿佛主角下一秒要掀翻上海滩,结果转头进货卖衣服。还有那些90年代金曲,一遍一遍放,on your face,卖情怀不要太精准太做作,《偷心》《执迷不悔》什么的至少不是其他电视的主题曲,东京爱情故事主题曲是怎么回事,一定要这么简单粗暴的引用别人的配乐来帮助塑造剧情吗?同样是非原创选曲配乐,《漫长的季节》仅仅在剧尾用了一次《再回首》,等观众完成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对剧中人物数十年曲折的共情达到顶点,然后轻轻的、节制的用一首歌抚慰释怀,这种浓度的感动,岂非繁花工业化的卖情怀配乐可比。王家卫以前的电影配乐也是不错的,有原创有很棒的选曲,这次电视剧非常失望。
l
longtai
lz我跟你一起站锅盖下边儿。 我刷微信视频刷到些片断,一点看的欲望都没有,到现在我也没看。很多赞王用拍电影的方法拍电视,什么单机拍摄看起来人物更美好之类的,我真是接受不了。这片里的热闹繁荣看着很孤单,每个人物看着都很孤单,不知为啥。
h
hr90909090
这个繁花原本就不是英法租界高安路湖南路高大上一带 而那个老法师的取景点内置 应该也是原来上海老海关大厦和外汇管理局的内置相像 不知道这里贬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网友 下只角的 去没有去过老海关大厦外汇局 估计也就是知道和平饭店之类的 题外话 上海人在异乡碰上上海人 是非常亲的 非常帮忙的 根本不会上只角 下只角地骂 老乡 所以 让我非常诧异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2:03

层主你从55楼开始顺一下。
那_谁
楼主简直就是最强版嘴替👍
T
Taptap
他拍mv吧,他的电影我欣赏不来。看了一集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意愿。
t
teabucket
我看了,觉得还可以,就是一些一对一的谍战片的打哑谜的谈话方式尬的要死。 忍一忍就过去了。这部剧 要 分开来看,不装的那部分非常好,就是陶陶、葛老师、剽悍的黄河路老板娘、范志毅那些个配角,我觉得更好。 宝总和李李见面每次打哑谜的对话尬得我脚趾头想抠地,演的成分太明显
A
AstralTraveler
在哪都戴着墨镜的人,能不装吗
J
Jaelynleaf
据说这部戏投了5个亿人民币 我有点诧异哦 当年好莱坞演经典片子 教父 就是折成现在的来算 应该是多少啊
K
Krystal2015
我看了,觉得还可以,就是一些一对一的谍战片的打哑谜的谈话方式尬的要死。 忍一忍就过去了。这部剧 要 分开来看,不装的那部分非常好,就是陶陶、葛老师、剽悍的黄河路老板娘、范志毅那些个配角,我觉得更好。 宝总和李李见面每次打哑谜的对话尬得我脚趾头想抠地,演的成分太明显
teabucket 发表于 2024-01-16 12:54

哈哈哈。。。同意! 这个剧还挺好看的。比一般的仙侠剧和古偶剧要好看一点的。。。
吐槽的点: 至真园 -- 不就是个饭店吗?搞到好像老板娘李李神通广大,特务局的一样。故弄玄虚。 不喜欢王家卫的这个调调。好像民国的氛围。当年的花样年华也不好看。不知所云。
p
pinkpiggie
王家卫的风格就是如此,当年2046上映,我和初恋男友第一次约会就看的这个电影,两个大一学生一头雾水😅 楼主说得也不是没道理。能引起热议和话题度,本身就成功了。作为在海外的上海人,看《繁花》的确是看一个情怀,就和吃光明冰砖,看灌篮高手电影一样。
C
ChristinaW
因为他讲不清楚,多少集他都讲不清楚。
王家卫惯有的故弄玄虚,搞成一幅你看不懂是你的问题,其实是他在空气中飘着,故事都讲得柳絮一样乱飘
justisme 发表于 2024-01-16 12:28

而且讲的越清楚的地方,漏洞就越多~~编剧非常不给力。
这部戏可以批评的地方太多太多, 但是有些人非要说这不是90年代的上海, 而是30年代的上海(好像她去过一样), 这是50年代的香港(好像她去过一样), 这就比较搞笑了~~
E
Else
王家卫的东西从来欣赏不来,当年看梁朝伟和张曼玉粘粘乎乎拎着饭盒溜达个没完就睡着了,实在看不下去。再漂亮的场景也没用。这回还来个电视剧,看得下去的都是真爱。
r
rindo
有人有不同意见就用别人不懂的上海话骂人,拉低了上海人的素质
崔琥 发表于 2024-01-16 11:20

说自相矛盾的话,不是册把戏是啥?都这么玻璃心呢,说起别人来的时候怎么不玻璃了
l
lovejames
还有一点很让人不理解的就是配乐,主题曲那么明显“致敬”succession,居然还有粉丝洗说买了hbo版权改编,然后频繁播放这个bgm,故弄玄虚,仿佛主角下一秒要掀翻上海滩,结果转头进货卖衣服。还有那些90年代金曲,一遍一遍放,on your face,卖情怀不要太精准太做作,《偷心》《执迷不悔》什么的至少不是其他电视的主题曲,东京爱情故事主题曲是怎么回事,一定要这么简单粗暴的引用别人的配乐来帮助塑造剧情吗?同样是非原创选曲配乐,《漫长的季节》仅仅在剧尾用了一次《再回首》,等观众完成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对剧中人物数十年曲折的共情达到顶点,然后轻轻的、节制的用一首歌抚慰释怀,这种浓度的感动,岂非繁花工业化的卖情怀配乐可比。王家卫以前的电影配乐也是不错的,有原创有很棒的选曲,这次电视剧非常失望。
从前慢 发表于 2024-01-16 12:42

对的 这一点也和我观感一样。第一次偷心还有点感动 然后发现每一集来两段怀旧金曲 每一集都这样 导演是不是觉得观众都傻 就给喂这个? 执迷不悔放了好多次循环放。 对于这个级别的大导演 就可笑了。漫长季节也只是结尾才来一段画龙点睛之笔。
y
yiwenyihe
江浙人表示很喜欢,就喜欢讲方言的电影电视,更贴近生活,很轻切,现在各地的方言都快消失了,真没意思,应该多promote方言影视作品
laiemilyyan 发表于 2024-01-16 09:59

北方人不同意 🐶 吃大户 用大户 消灭大户 自己变大户
l
lovejames
据说这部戏投了5个亿人民币 我有点诧异哦 当年好莱坞演经典片子 教父 就是折成现在的来算 应该是多少啊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3:09

上海市里投资的 作为宣传 值得了 。 所以就是墨镜王赶上了这一大笔投资 有钱可劲儿花。上海市这点小钱花得起。
天天啊
忍着看到第七集弃剧了,故弄玄虚装腔作势,吵得听着头疼
Dollvalley 发表于 2024-01-16 00:21

再忍忍 到十几集才真香的路过😂
B
B+L
说的太好了!而且男主没什么深度、女主们也不漂亮啊!
r
rindo
这个繁花原本就不是英法租界高安路湖南路高大上一带 而那个老法师的取景点内置 应该也是原来上海老海关大厦和外汇管理局的内置相像 不知道这里贬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网友 下只角的 去没有去过老海关大厦外汇局 估计也就是知道和平饭店之类的 题外话 上海人在异乡碰上上海人 是非常亲的 非常帮忙的 根本不会上只角 下只角地骂 老乡 所以 让我非常诧异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2:03

搞笑,网上一个自称是就算了?几句话就露馅了。看你说的也是道听途说的,就别淌混水了
l
lovejames
这剧其实压缩成20集比较完美,点到为止 ,还能意犹未尽。没有那么多情节,反而压缩了更好。20集之后疲了。最后几集股市什么的不能忍。
白巧克力摩卡
没敢看这部剧,《繁花》是近年来我很喜欢的书,字里行间都是市井小人物的生活,不是什么大社会大时代,金宇澄用沪语腔调写的,刚读的的时候需要一些适应,但是读进去就很有氛围感。
原本是很期待王家卫的电视剧,看了几眼那个精致的男男女女和镜头就劝退了,除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好像跟原著关系不是特别大,主题音乐听着就很出戏,分分钟《继承之战》的镜头就在脑子里晃荡,偏偏还跑调,受不了。
也许以后尝试看看,现在不想看,压根没那个念头。
A
Aibaobeiba
正赶上长周末、外面飘雪,我以1.5倍速、捏着鼻子看完了这部最近很火的电视剧。
我之前就不喜欢王家卫这个导演,只看过他的电影《花样年华》、《春光乍泄》。跟这两部电影跟一样,《繁花》也属于磨磨唧唧、故弄玄虚的装逼型。在我看来,王家卫作为导演,最大的短板,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我很喜欢侦探悬疑剧,但王导的剧,经常没有明确的主旨、晦涩不明的线索、拎不清的逻辑,让人捉急。他走的是印象派的路子,太在意画面,太注重光与影,不附着实质。眼花缭乱的色彩和画面过后,是贫乏和空洞,就像圣诞节门前草坪上的花花绿绿的充气装饰一样。他的电影和电视剧,用一句话概括,“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繁花》三十集、有近三十个小时的时间,竟然怕用镜头讲不清楚背景,非要用旁白去介绍、在屏幕上打歌词去渲染,对于该用镜头说事的电影导演来说,这太弱鸡了。
“吃饭”在电影语言里是有特殊意义的。《繁花》里有一小半时间在吃饭,但大多数都是在空转,都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拍写真集。各种角度的慢镜头,交替切换,胡歌端着酒杯那个摇啊摇,晃呀晃,侧脸抛一个深邃又迷离的眼神,一副城府深、老谋深算的样子。辛芷蕾也是,各种特写、各种摆拍,侧光、背光,那个忽明忽暗、那个渲染哟,大红嘴唇,睨视镜头,007女郎/军统女特的样子,以为是什么敌后潜伏、风险极高的秘密行动,原来就是跟一个投机倒把的小老板在一小破饭店里桌下勾兑啊!想拍上海人的精致和精明,我看到的却是高级黑呀!
除了剧情破碎,剪辑混乱之外,三十集的剧里没有主题曲,没有自创的音乐,前后用了五十七首经典老歌,美其名曰“怀旧”,但这也太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了啊!在《春光乍泄》里也是这路子,用了阿根廷的《邀约探戈》,但至少还改编了一下。尤其是片头曲“致敬”美剧《Succession》太明显了!一流的导演是不会这样自降标准的。
最后说说演技。胡歌有颜值、没演技,除了笑眯眯地歪着头看人,侧脸抛个深邃迷离的眼神之外,脸部轮廓都是给女粉丝看的,装腔作势,没有任何深度。演的人物性格也精分:一方面,手里没有实业,没有现金流,要上游没上游、要下游没下游的皮包公司、倒爷,干啥都赌,赌服饰,赌股票,尤其重大决定时,挺蛮干的,一赌徒人设啊;但另一方面,跟所有与他有瓜葛的女人,跟李李、跟玲子、跟汪小姐、跟雪芝,又都是磨磨唧唧、不清不楚。“繁花”是指这些女人吗?一个从政帮他搞定外贸单子,一个从商帮他搞定货源生意,一个背后支持照料生活善后,他的不响,不是一凯子的人设吗?套用一句爷叔的话,以为是干着“黄浦江的事业,原来是苏州河的勾当“。就这人设,照样有追捧,有流量。颜值即正义。
也许《繁花》的灵魂就是上海话,而我看的是普通话版,没看到灵魂。
王家卫的剧,云里雾里一番装,谁也不敢批评,不然就是没文化没教养,就是野猪吃不得细粮。Give me a break!
brownie2020 发表于 2024-01-15 20:53

我作为比较肤浅的观众,认为好看最重要。国内电视剧我一般很难坚持看下来,这部我能看下来追完剧,我就认为好看,上一部我坚持追完的是陈情令。国内尤其现代剧,各种思想三观审批红线等等,比古装剧更难拍的。
e
evenew
哈哈哈 反正我没看下去 赞楼主
s
sunnydays1990
楼主你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i
ihaveafriend
三体投资8集2亿
s
stacych8008
主要是他之前拍电影,没有剧本的!!!!
l
lhg
我看了,觉得还可以,就是一些一对一的谍战片的打哑谜的谈话方式尬的要死。 忍一忍就过去了。这部剧 要 分开来看,不装的那部分非常好,就是陶陶、葛老师、剽悍的黄河路老板娘、范志毅那些个配角,我觉得更好。 宝总和李李见面每次打哑谜的对话尬得我脚趾头想抠地,演的成分太明显
teabucket 发表于 2024-01-16 12:54

宝总和李李每次见面跟特务接头似的,很奇怪没被国安请喝茶
N
Namama
据说这部戏投了5个亿人民币 我有点诧异哦 当年好莱坞演经典片子 教父 就是折成现在的来算 应该是多少啊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3:09

教父是电影,繁花是30集电视连续剧
现在最贵的电视剧,是Amazon Prime的指环王电视剧吧?第一季,一共才8集,就花了5亿美元。。 第二季听说烧掉了7亿多美元
d
dealdep
同楼主
王家卫的片子,没有一部,看着顺眼!总感觉在故意装深沉!
N
Namama
我们家里老上海人了。我觉得王家卫是把香港生意人的习性硬加到那个时代的上海。饭店老板搞成新龙门客栈老板娘似的,生意都要酒桌饭局上谈,七姑八姨集资攒个倒爷团就成了叱咤上海商界的大佬。
既不了解上海当时的经济金融发展,也不了解上海人的特性。
hellokitty00 发表于 2024-01-16 11:28

90年代初,和江浙老板谈生意,可不就是在酒桌饭局上谈吗?不然还去哪里谈?咖啡厅?他们喝咖啡吗?
股市刚开始的时候,所谓联合舰队也蛮常见的啊。。
s
shenmafuyun2011
哈哈哈。。。同意! 这个剧还挺好看的。比一般的仙侠剧和古偶剧要好看一点的。。。
吐槽的点: 至真园 -- 不就是个饭店吗?搞到好像老板娘李李神通广大,特务局的一样。故弄玄虚。 不喜欢王家卫的这个调调。好像民国的氛围。当年的花样年华也不好看。不知所云。

Krystal2015 发表于 2024-01-16 13:10

你们逢王必提花样年华,2046的都是90后吗?老实说这两我没看过。不过阿飞正传很喜欢啊,感觉这剧里好几个镜头都是闪回那个剧的。还有里面钟镇涛厨王,然后说之后要派他徒弟来,而当年金玉满堂里他的徒弟正是张国荣。这个剧有很多的线,得熟悉港剧熟悉上海当年的人才能穿起来。就跟有些美剧一样,暗伏很多以前的剧的梗,不熟悉的人都看不出来
m
meiyu
既然都不喜欢了,何必看呢,还捏着鼻子,受虐体质啊。 故意把情节打碎,就是用来过滤脑力三的
rindo 发表于 2024-01-15 21:18

脑力三, 哈哈
J
Jaelynleaf
90年代初,和江浙老板谈生意,可不就是在酒桌饭局上谈吗?不然还去哪里谈?咖啡厅?他们喝咖啡吗?
股市刚开始的时候,所谓联合舰队也蛮常见的啊。。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6 14:32

远洋宾馆的旋转餐厅 还有虹桥宾馆的下午茶 中区广场二楼和瑞金宾馆的咖啡厅 华山路铜陵路上各种海鲜 上海商城六楼还是八楼的港人喜欢的聚集商务酒楼 靠近大剧院的体育大厦 还有就是衡山路上的国际网球中心 都是老牌谈生意的场所 没有剧里那种样子 所以 看一点就觉得很不入戏




N
Namama
远洋宾馆的旋转餐厅 还有虹桥宾馆的下午茶 中区广场二楼和瑞金宾馆的咖啡厅 华山路铜陵路上各种海鲜 上海商城六楼还是八楼的港人喜欢的聚集商务酒楼 靠近大剧院的体育大厦 还有就是衡山路上的国际网球中心 都是老牌谈生意的场所 没有剧里那种样子 所以 看一点就觉得很不入戏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4:53

你这是完全不同的生意线。。。 那些地方谈的生意,和黄河路完全不是同一种。。 那些地方更多是引进外资,外企,老外相关
90年代初,和江浙乡镇纺织企业谈生意,谁会去那里。。。
J
Jaelynleaf
搞笑,网上一个自称是就算了?几句话就露馅了。看你说的也是道听途说的,就别淌混水了
rindo 发表于 2024-01-16 13:47

你既然自称上海人 然后逮着我就喷 好吧 你说说 你是几几年离开上海的 你附近住在哪个区 啥样子吧 或者学校 不用说具体 说不出 就是假的
我说的这些 错在哪里 你倒是说说看 说话要言之有物 这个年头 上海人也不是啥值得炫耀的事情 好多上海人在异地 碰见陌生人 都会说自己是江浙人 到是第一次看见你这样的上海人 在网上 沾沾自喜自己是上海的 还到处喷人家是下只角的 我还真第一次看见 你家到底是在衡山路呢还是在建国路 你上的学校到底是光明中学呢还是上海中学 让你有这个底气 到处招黑上海人
c
chongyang
lz不喜欢就对了。这部作品本来就不是拍给楼主看的。上海人喜欢,lz等人不喜欢,这就说明王家卫成功了。海派代表人物周立波说过:这吃大葱的,能和喝咖啡的有共鸣吗?底蕴不同,没法强求。
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4-01-15 22:33

上海人不想被周立波代表
c
chiffongirlx
什么时候也拍一部粤语的电视剧。
M
MajiaLove
第一集里面的这段,就是最最正宗的上海腔调~~
我跟爸妈一起看的,看到爷叔出场我妈就说,跟你爸(就是我爷爷)当年一模一样, 一身挺刮的中山装,口袋上面插一支名牌金笔。 然后看到他带阿宝去做衣服,就吐槽说我爸当年就这样, 皮鞋锃亮,口袋里手帕却脏兮兮, 钱包气派,就是里面连乘电车的三分钱都没有~~ 我爸就说那时候到你家一共两站路,等车还没有走路快。 我在旁边都听得笑死了~~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4-01-15 22:13

我也觉着这部剧的沪语版其实就适合和父母一辈儿老上海一起看,主要就是图个家人一起聊天bonding的引子,也缅怀一下马上要被时代淘汰掉的方言。
M
Momo99
可能看这个剧要换一种思路看。就当小品看。每天随便打开一集。有可能里面有几分钟的场景可以打动到你。 我刚才看到的陶陶和芳妹结婚那个几分钟加上搭配的音乐(我是一只小小鸟》搭配得还不错。
J
Jaelynleaf
你这是完全不同的生意线。。。 那些地方谈的生意,和黄河路完全不是同一种。。 那些地方更多是引进外资,外企,老外相关
90年代初,和江浙乡镇纺织企业谈生意,谁会去那里。。。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6 14:57

你说错了 我家有人就是做这些的 外经贸的 很懂 你太小看江浙人了 他们 我是大写的一个服气 勤俭 大气 格局 锲约 新华路上 几幢高档的历史建筑洋房 还有宋庆龄馆对面的 洋房 都是江浙人买的 他们好多人 八九十年代 就去欧洲 后代有不少是联姻和欧洲商人 可是一点都不土
宁波的高新区 台州的外贸企业 都是七零后的 厂房不会比上海张江的差 四个人的外贸公司一年净利润可以一千万多 这是2010年的时候

r
rindo
你既然自称上海人 然后逮着我就喷 好吧 你说说 你是几几年离开上海的 你附近住在哪个区 啥样子吧 或者学校 不用说具体 说不出 就是假的
我说的这些 错在哪里 你倒是说说看 说话要言之有物 这个年头 上海人也不是啥值得炫耀的事情 好多上海人在异地 碰见陌生人 都会说自己是江浙人 到是第一次看见你这样的上海人 在网上 沾沾自喜自己是上海的 还到处喷人家是下只角的 我还真第一次看见 你家到底是在衡山路呢还是在建国路 你上的学校到底是光明中学呢还是上海中学 让你有这个底气 到处招黑上海人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4:59

完全没兴趣跟你怼,因为你一直神叨叨的,果然回了一句就被说一直,哈哈,我躲。你继续列地名……
r
rindo
什么时候也拍一部粤语的电视剧。
chiffongirlx 发表于 2024-01-16 15:03

粤语剧不是一直有,港剧啊
M
Momo99
回复 166楼Jaelynleaf的帖子
在上海住的有钱人,一大半都不是上海人。 真的上海老钱老早出来了。这是我一个朋友和我说的。 看看财富500里企业家有几个沪籍就知道了。上海人更多的是精致和小心翼翼。其实我觉得这个剧里陶陶的气质最上海。
N
Namama
回复 166楼Jaelynleaf的帖子
繁花里的时间线是80年代末到92/93年。。 那时候上海刚刚开始有所谓的星期日工程师,体制内的技术人员,周末跑跑江浙的乡镇企业,指导指导生产技术啥的。。 瑞金宾馆咖啡厅,上海商城之类的,那些乡镇企业真心不去那里谈生意。。去那里谈的主要是外资相关。。

你说2010年有啥用啊。。
M
Martian皮皮
你既然自称上海人 然后逮着我就喷 好吧 你说说 你是几几年离开上海的 你附近住在哪个区 啥样子吧 或者学校 不用说具体 说不出 就是假的
我说的这些 错在哪里 你倒是说说看 说话要言之有物 这个年头 上海人也不是啥值得炫耀的事情 好多上海人在异地 碰见陌生人 都会说自己是江浙人 到是第一次看见你这样的上海人 在网上 沾沾自喜自己是上海的 还到处喷人家是下只角的 我还真第一次看见 你家到底是在衡山路呢还是在建国路 你上的学校到底是光明中学呢还是上海中学 让你有这个底气 到处招黑上海人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4:59

哈哈,抬举她了,这两所学校出来的不至于这样有阶级焦虑感
B
Baitubaobei
感觉近年几部上海戏就是上海人在看,上海人捧。看的是情怀,怀念的是那个欣欣向荣的好时代。90年代的上海处处是希望,人人有梦想。
qigege1212 发表于 2024-01-15 21:30

也不全是,我朋友同事里好几个上海人都表示看不下去,他们更喜欢“爱情神话”。
N
Namama
回复 166楼Jaelynleaf的帖子
在上海住的有钱人,一大半都不是上海人。 真的上海老钱老早出来了。这是我一个朋友和我说的。 看看财富500里企业家有几个沪籍就知道了。上海人更多的是精致和小心翼翼。其实我觉得这个剧里陶陶的气质最上海。
Momo99 发表于 2024-01-16 15:12

倒也不是啥上海老钱都出来了, 主要是50年代初分家的时候,只有跑香港跑海外的那部分活下来了,虽然当初留在国内的其实是大头,但后来都被中共灭了。。
公用马甲4
哈哈,抬举她了,这两所学校出来的不至于这样有阶级焦虑感
Martian皮皮 发表于 2024-01-16 15:15

光明也不是最顶级的啊,比上中华师大二附中还是差点意思。
我记得光明好像是走读的。
m
meonline
来来来,看看这个老帖子,王家卫拍戏的套路。里面木村梁朝伟李安的评语笑死人。可是观众就是很买账啊,有的是真心欣赏有的是不好意思说没看懂。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90105&fid=398
M
Martian皮皮
光明也不是最顶级的啊,比上中华师大二附中还是差点意思。
我记得光明好像是走读的。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4-01-16 15:19

不是顶级也轮不到这种素质的
M
Momo99
倒也不是啥上海老钱都出来了, 主要是50年代初分家的时候,只有跑香港跑海外的那部分活下来了,虽然当初留在国内的其实是大头,但后来都被中共灭了。。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6 15:17

反正我看了半天。陶陶演的我买账。
M
Martian皮皮
反正我看了半天。陶陶演的我买账。
Momo99 发表于 2024-01-16 15:22

我也觉得陶陶演的最好,其次葛老师
N
Namama
反正我看了半天。陶陶演的我买账。
Momo99 发表于 2024-01-16 15:22

陶陶的角色很市井,贴近生活 每个人的身边都能找到,也都接触过类似陶陶这样的人
不过陈龙也确实演的很好,很自然,没有啥表演痕迹
r
rindo
也不全是,我朋友同事里好几个上海人都表示看不下去,他们更喜欢“爱情神话”。
Baitubaobei 发表于 2024-01-16 15:17

爱情神话更生活化,喜欢看他们吃饭聊天,有些接话真的只有懂得才能领会。
t
teabucket
几个角色tao tao、葛老师、卢美玲老板娘都演的好。或者是本色出演、或者是剧本设计的好,看不出演的痕迹。只有我一个人认为卢美玲是演的最好的的吗? 她镜头明显比郑恺多很多啊,片酬应该多拿一些
J
Jaelynleaf
光明也不是最顶级的啊,比上中华师大二附中还是差点意思。
我记得光明好像是走读的。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4-01-16 15:19

光明中学 上海市政府的子弟学校 里面条件很好滴
f
fatbench
回复 1楼brownie2020的帖子
楼主说的太好了,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看这部剧是冲着上海话去的,看的是沪语版,不过看了3集以后实在看不下去了。整个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王家卫走的是文艺风,然而上海话又是很接地气的,王导没有把两者柔和好。
K
Krystal2015
我也觉得陶陶演的最好,其次葛老师
Martian皮皮 发表于 2024-01-16 15:25

Papi酱 也不错。。。他们几个都很自然,没有表演痕迹
r
rindo
回复 1楼brownie2020的帖子
楼主说的太好了,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看这部剧是冲着上海话去的,看的是沪语版,不过看了3集以后实在看不下去了。整个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王家卫走的是文艺风,然而上海话又是很接地气的,王导没有把两者柔和好。
fatbench 发表于 2024-01-16 15:47

你跳过至真园,看夜东京f4就生活化了,吵架吵的笑S人
r
rogerluo
欣赏不了是你的问题,还捏着鼻子看那就更是脑残了
l
little_white
碎片化场景,画面色彩大概是这部电视剧的特点。多看几遍才能领会一些细节。主题曲应该是电影卡莉芙夫人插曲的变形,尤其是在回忆的场景。 我觉得拍的挺好的。那个时代在上海呆过的人看电视剧都会有共鸣的。
l
little_white
几个角色tao tao、葛老师、卢美玲老板娘都演的好。或者是本色出演、或者是剧本设计的好,看不出演的痕迹。只有我一个人认为卢美玲是演的最好的的吗? 她镜头明显比郑恺多很多啊,片酬应该多拿一些
teabucket 发表于 2024-01-16 15:31

夜东京内讧那一场戏大概是演的最好的。我才看到15集。
h
hellokitty00
90年代初,和江浙老板谈生意,可不就是在酒桌饭局上谈吗?不然还去哪里谈?咖啡厅?他们喝咖啡吗?
股市刚开始的时候,所谓联合舰队也蛮常见的啊。。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6 14:32

三瓜两枣小买卖才会只在餐店谈,例如温州卖假鞋的。大生意那个不是商务楼层, 最次也得五星hotel包房。
你去看看上海那时外贸进出口金额和金融市场交易额,一群大爷大妈凑的钱在股市就是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的散户团,拍的好像多大的买卖似的。
h
hellokitty00
你这是完全不同的生意线。。。 那些地方谈的生意,和黄河路完全不是同一种。。 那些地方更多是引进外资,外企,老外相关
90年代初,和江浙乡镇纺织企业谈生意,谁会去那里。。。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6 14:57

说的就是上海90年代格局比这拍的大多了。这一堆乡镇企业家扎堆倒卖的故事非要搞得无间道的感觉
g
guess
爱情神话非常好
J
Jaelynleaf
说句不和适宜的话 现在上海猪肉 37元 一斤了 失业率就是TECH这一块 也是40%了 现在在转型 在长宁区搞了个“硅巷” 是中欧长江商学院搞得
不知道看繁花的海外上海人 心里是个啥想法 真喜欢 转型快点过去 经济快点发展啊 海外能出力的 一定要出力

N
Namama
三瓜两枣小买卖才会只在餐店谈,例如温州卖假鞋的。大生意那个不是商务楼层, 最次也得五星hotel包房。
你去看看上海那时外贸进出口金额和金融市场交易额,一群大爷大妈凑的钱在股市就是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的散户团,拍的好像多大的买卖似的。
hellokitty00 发表于 2024-01-16 16:11

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完全是两回事 92南巡后,上海才正式改革开放
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9日,到1991年5月31日止,实际开市日为114天,这100多天来,整个证券市场交易总额为32.29亿元,其中债券占了九成,股票成交占一成,也就是说,股票交易额为3.22亿元,日均交易额为280万元。
时间线不能搞错啊。。

N
Namama
说句不和适宜的话 现在上海猪肉 37元 一斤了 失业率就是TECH这一块 也是40%了 现在在转型 在长宁区搞了个“硅巷” 是中欧长江商学院搞得
不知道看繁花的海外上海人 心里是个啥想法 真喜欢 转型快点过去 经济快点发展啊 海外能出力的 一定要出力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4-01-16 16:25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半导体行业受美国严格制裁管制,风险实在太高, 除非下定决心放弃绿卡 / 这辈子以后再也不进入美国和其盟国,不然很难参与。。
其实互联网产业一直都不是上海的经济支柱,反倒是偏硬件的半导体产业一直都聚集在上海 结合金融,汽车,大飞机之类的行业,上海经济没啥问题的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地区该怎么发展。。

J
Jaelynleaf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半导体行业受美国严格制裁管制,风险实在太高, 除非下定决心放弃绿卡 / 这辈子以后再也不进入美国和其盟国,不然很难参与。。
其实互联网产业一直都不是上海的经济支柱,反倒是偏硬件的半导体产业一直都聚集在上海 结合金融,汽车,大飞机之类的行业,上海经济没啥问题的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地区该怎么发展。。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6 16:39

金融已经不好了吧 陆家嘴证交所去年就裁了不少人了 一些人现在工作还没有着落 不少TECH公司 现在有些组都是在接欧洲的单子 工作时差和欧洲同步 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啊

l
little_white
上海老百姓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都很穷的。记得当时上海商品房2000年还都是三四千一平方米还有大量库存,最后搞买房子给蓝印户口。所以真不要想当然乱说。 上海的起飞是在2000年之后,浦西浦东过桥过江费是2000年5月1号取消的。
M
Mimi75
回复 58楼紫玉玲珑的帖子
太同意了,我是上海人也看不下去,弃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