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问你自己County medical examiner office, 这种根据每个州法律不同,有些是属于可接可不接,很多时候forensic pathologist 觉得这种没法说清楚的会推掉,你也可以坚持要求自己出钱做autopsy, 大概一两千吧,但要注意的是你这个很可能即使解剖了可能也查不出啥原因,因为人死后很多观察到的可以有不同interpretation,不是绝对的。医院自己也可以做autopsy, kaiser 估计够呛,而且也有利益冲突。你的诉求是什么,如果只是要医院一个说法的话,那劝你还是算了,别浪费时间精力,自己好好活着意识到很多时候在美国和医疗系统打交道是个黑洞就好了,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重压下已经没空动脑能糊弄应付差不多就完了,不要指望他们给你解决问题。你可以要求他们出具报告要求所有医疗记录,这会十分漫长磨人,但大概率他们是按standard of care 办了,即使不是完全满足病人诉求也很难告他们。 louaci 发表于 2023-12-28 22:30
Is it possible to sue Kaiser? Policyholders are not permitted to sue Kaiser directly and instead have to go through a process called arbitration (resolving the issue outside of court). By being a part of the Kaiser healthcare system, you are bound by a contract requiring you to go through arbitration. How Does The Arbitration Process Work? When you file a claim against Kaiser, the claim is arbitrated by the Office of the Independent Administrator. You and your attorney must submit a demand for arbitration. In this demand,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A statement describing your injury and why Kaiser is responsible; 2. How much compensation you’re seeking; 3. Your name, phone number, address, and the same information for your attorney; AND 4. The names of all people you believe are responsible for your injury. The administrator is required to send each party a list of 12 randomly generated arbitrators to choose from. Each party then has 20 days to decide and reply with their choice. The administrator will then select an arbitrator based on the selection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Within 60 days, the arbitrator is required to hold an arbitration management conference. At this meeting, deadlines are set for mandatory settlement meetings and the arbitration hearing date is scheduled. If the parties are not able to come to an agreement, the arbitrator will hold a trial. The goal of this arbitration is to have the case resolved within 18 months from the time the demand letter is received.
如果想起诉KAISER, 需要找专门打KAISER官司的律师,自己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很多相关的网站和报道。 KAISER有一千两百多万member,是美国最大的HMO医疗机构,too big to fail, 是医疗行业的巨无霸,一般人想要打赢Kaiser 的官司,难度比较大。 As of 2022, Kaiser Permanente had 12.6 million health plan members, 216,776 employees, 23,597 physicians, 63,847 nurses, 39 medical centers, and 724 medical facilities.[13][14][1] As of December 31, 2022, the nonprofit Kaiser Foundation Health Plan and 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 entities reported an operating loss of $1.3 billion in net income on $95.4 billion in operating revenues. Mandatory arbitration In order to contain costs, Kaiser requires an agreement by planholders to submit patient malpractice claims to arbitration rather than litigating through the court system. This has triggered some opposition.[89] Wilfredo Engalla is a notable case. In 1991, Engalla died of lung cancer nearly five months after submitting a written demand for arbitration. The California Supreme Court found[90] that Kaiser had a financial incentive to wait until after Engalla died; his spouse could recover $500,000 from Kaiser if the case was arbitrated while he was alive, but only $250,000 after he died. The Foundation for Taxpayer and Consumer Rights contends that Kaiser continues to oppose HMO arbitration reform.[91] Watchdogs have accused Kaiser of abusing the power imbalance inherent in the arbitration system. Kaiser engages in many cases whereas a customer will usually engage in just one and Kaiser can reject any arbitrator unilaterally, thus they can select company-friendly arbitrators over those that rule in favor of customers. As a large organization, Kaiser can also afford to spend much more on lawyers and orators than the customer, giving them more advantages.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s, Kaiser established an Office of Independent Administrators (OIA) in 1999 to oversee the arbitration process. The degree to which this office is actually independent has been questioned.[92][third-party source needed] Patients and consumer interest groups sporadically attempt to bring lawsuits against Kaiser Permanente. Recent lawsuits include Gary Rushford''s 1999 attempt to use proof of a physician lie to overturn an arbitration decision.[93] In one case, Kaiser attempted to significantly expand the scope of its arbitration agreements by arguing it should be able to force nonsignatories to its member contracts into arbitration, merely because those third parties had allegedly caused an injury to a Kaiser member which Kaiser had then allegedly exacerbated through its medical malpractice. The California Court of Appeal for the First District did not accept that argument: "Absent a written agreement—or a preexisting relationship or authority to contract for another that might substitute for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courts sitting in equity may not compel third party nonsignatories to arbitrate their disputes."[9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iser_Permanente dvdhe 发表于 2023-12-28 22:48
你和forensic pathologist 打过直接交道吗,还好几个机构autopsy,一般除非很有争议会做second autopsy类似Floyd 那个案件有大律师有全国关注。尸检是破坏性检查,第一次是最重要的,第一次找不到原因后面的没人能说得清楚是第一次尸检导致的还是尸体存放久导致的还是别的什么,基本没啥意义。除非是无人认领的尸体存放在county medical examiner office freezer里,其他是做完基本马上就release 给家属,谁给你一直存着,最多是那些取走的组织样品之类的。当然你也可以打听下殡仪馆会不会帮保留一段,但这个看起来大概率是manner of death natural cause of death undetermined 或者疾病相关 。再说了绝大多数的forensic pathologist 对这种情况没法确定原因因为他们的fellowship培训对homicide, suicide accident 磕药这些见得更多,这种医院的case其实很少,所以经验相对缺乏。当然如果非要找个说法你也可以尝试,看人家接收不接收了。一般county medical medical examiner investigator 是24小时on-call,他们会筛选如果不确定会给oncall forensic pathologist 打电话, 殡仪馆应该有他们联系方式,你倒是可以问问,不然就第二天直接打office 电话问。
你和forensic pathologist 打过直接交道吗,还好几个机构autopsy,一般除非很有争议会做second autopsy类似Floyd 那个案件有大律师有全国关注。尸检是破坏性检查,第一次是最重要的,第一次找不到原因后面的没人能说得清楚是第一次尸检导致的还是尸体存放久导致的还是别的什么,基本没啥意义。除非是无人认领的尸体存放在county medical examiner office freezer里,其他是做完基本马上就release 给家属,谁给你一直存着,最多是那些取走的组织样品之类的。当然你也可以打听下殡仪馆会不会帮保留一段,但这个看起来大概率是manner of death natural cause of death undetermined 或者疾病相关 。再说了绝大多数的forensic pathologist 对这种情况没法确定原因因为他们的fellowship培训对homicide, suicide accident 磕药这些见得更多,这种医院的case其实很少,所以经验相对缺乏。当然如果非要找个说法你也可以尝试,看人家接收不接收了。一般county medical medical examiner investigator 是24小时on-call,他们会筛选如果不确定会给oncall forensic pathologist 打电话, 殡仪馆应该有他们联系方式,你倒是可以问问,不然就第二天直接打office 电话问。 louaci 发表于 2023-12-28 23:38
理解LZ失去亲人的痛. 老人照您说的在家的情况,真的是blessing没有去nursing home 受更多苦. 不过医院也没有什么办法, end stage cancer 都是hospice comfort care. 其实那都是遭罪对老人和家人. hospice 其实也offer grievance services for free.
但这个网友说的确实是事实,我还真没想到过来咨询下,会被华人大妈们骂成这样。
谢谢信息,说到了点子上,确实是解剖了可能也没啥原因,大概率就是心肺衰竭。我上来问问主要是很快要决定是不是火化,我担心现在没问清楚,以后都要后悔。但是现在了解了,还是早日火化吧。
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回答一下。我问了医生和护士了,说当时没有,有可能是病人自己摘掉了,但是原因不知。
可是她说的没错啊,摔跤-er开药-副作用delirium-无法唤医护-死亡 另外前面另一个楼也有人说了没得医治又签了dnr的情况下护士没那么关注指标
Kaiser永远是最差的,医疗事故率全加州第一
是的,之前只知道小病美国是不重视的,但是生死关头的大病,美国不管贫穷富裕,都是救死扶伤。幻灭了。引用李诞的一番话: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这个世界的维系, 靠的是我这样‘自私’的人。 我们这样自私地活着, 但是不伤害别人, 这个世界才能运转。 而正是那些为了所谓宏伟的事业, 为了一些远大目标, 不计后果地牺牲别人, 牺牲别的小猫的人, 频频地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我把这个理解成宽慰,谢谢!
他这个神志不清和普通理解的还真的很不同,他可以连续滔滔不绝说一个小时那种,就那种每句话都有意义,拼在一起完全不make sense,我觉得更接近于精神错乱。不过我理解你想要宽慰我,谢谢
你还是先看了帖子理清基本事实再来吧
抱歉这是我的失误,导致你误解了。但这时间点确实是要送娃上学的。
总有万一,还是做个尸检才能搞清原因。你也不能排除有疯狂的医生护士给你父亲打一针毒药,或者趁你不在把你父亲虐待致死,你不查清楚就能安心?你对得起你父亲吗?
非常感谢。我觉得你做的很好。其实我还没想到起诉这一层面,我睁开眼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处理我爸的body,火化后就不能尸检了,所以过来咨询,但确实,应该去查一下下一步是不是可行。
这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人意外
楼主节哀!
想请问,你父亲是自己花钱买的医疗保险, 还是白卡? 这几家nursing home 是白卡全包, 你们自己不用付钱吗? 如果自己付钱, 每天1千美元, 这么贵吗?
另外, 你父亲10月才发现,就已经是晚期了。 以前做过体检吗? 没有在早期发现吗?
感谢科普,非常有帮助。早点知道就好了
尸体可以长期保存,完全有必要进行尸检,必要时可以多找几个机构尸检,这样你以后才不会后悔。
这点是我没想到的,真的,连个生理盐水都不肯给。没想到其他人也是一样,不是说美国的小病不管,大病救死扶伤吗?
楼主, 妳现在需要的是让时间慢慢沉淀接受这一切,毕竟来的太突然了,妳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心里难免很难马上接受,即使像我准备了很久的时间(因为爷爷的症状已经有十几年了)也尽了所有的心力,但偶尔我也不免会想,如果当初能…会不会就可以…。在这种时刻,我都提醒自己,我已经是根据当时状况做出能做的最好选择了,再纠结只是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健康。
可以的话,在接下来筹划后事的过程中,让自己有机会道别、释放悲伤,比如收集照片做成memorial mv、选择遗照,回顾曾经美好的共同回忆,努力记得他过去健康时的样子,别让自己一直想起他临终时那一霎那痛苦的模样,那只是离开肉体的那个瞬间,现在他已经无病无痛了。想说的、后悔的、遗憾的,都可以在心里说给他听…
以上都是我爷爷走后,我尝试过的疗愈自己的方式… 祝福妳慢慢找回内心的平静!
ER的医生说,是治疗脑出血的激素药导致高血糖,顺便导致了delirium。后来把药停了就好点了。但是后来生理盐水也不给,我努力后才给了500ml。 停药后血糖不算高(因为也不吃东西),住院十天,偶尔有一两天要打一个单位胰岛素。 死亡时的住院医生说,癌症不是直接死因。泌尿系统的癌症,已经转移到肺部和肝部,但是没有呼吸障碍,连个咳嗽都没有
你这么说话,善良吗?
对。 癌症不是致死的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什么导致了死亡?
年度检查是没有发现的。 我父亲的nursing home的入院理由是PT,就是肢体复健,goal是能进入轮椅,四处转转。有一些nursing home是medical包含的,但是需要PT refer。
lz就是到现在也不肯说是什么癌
八十多岁病痛缠身,过世并不是很意外的。你放不下的关键就是过世时无人知道无人救护。没有24小时看护的情况下,这个结果回溯原因确实就是这两条:delirium+dnr。你自己说的delirium是摔跤后药物治疗导致的。
可是楼上有一些网友说,大概率是心肺衰竭,查不出来啥的。所以我明天准备联系殡仪馆火化了,再不舍得,也是要告别的
看死状表情还是有痛苦的,但是肯定是比较快的,也算是还行吧。
感谢你,mark一下作为参考
给你科普的人多了,总要有人做坏人。 你如果不做尸检,如果有一天后悔了,请记住不是网友拦着你误导你,比如我就强烈建议你做尸检搞清真像,你自己不听。
你如果心里真的有结节的话,可以要求查呀。否则你一生要后悔。
你咨询律师了吗?医院负一些责任吗?比如24小时仪器监护。
我发现还说反着劝效果好,lz节哀,你父亲去世前应该没有什么痛苦。
天啦。如果确认脱水了却不输生理盐水,算不算医疗事故?他们有没有动机让别人早走?
你善良吗?
你是医生吗,不是的话为什么要逼着挂盐水?大脑水肿的话,多挂水死得更快。他这么多问题,肯定好几个专科来看过,该不该挂水需要你决定? 你要是这么杠的话,那赶紧autopsy, lawyer up,不然以后过不去这个坎。
有个案子,一个护士拿病弱的老人下毒致死(搞忘怎么下毒的,打啥针?)。这个护士的观点是:这些老人没用了;住在医院花钱。 另外,达拉斯某个医院有个麻醉医生,也是杀了好几个病人(他倒不是针对老人)。有个病人的老公认为肯定是医疗事故,因为妻子身体很好,又是个小手术。然后警察查到这家医院做手术死人的比例很高。于是就停了所有手术,然后又查以前的监控录像。把这个麻醉医生抓了。当时我读这个故事很感叹。唉,人生真的很脆弱。那个病人年纪轻轻就被害死了。害的我去医院看病也很害怕。。。
“轻微脑出血”都是“摔跤很轻”。真是什么话都被你说了。 Anyway,他吃药不就是因为摔跤,吃药的副作用也是因为摔跤啊,所以说他去世主因是摔跤。这种事不能深究。深究你都无法自处。
你和forensic pathologist 打过直接交道吗,还好几个机构autopsy,一般除非很有争议会做second autopsy类似Floyd 那个案件有大律师有全国关注。尸检是破坏性检查,第一次是最重要的,第一次找不到原因后面的没人能说得清楚是第一次尸检导致的还是尸体存放久导致的还是别的什么,基本没啥意义。除非是无人认领的尸体存放在county medical examiner office freezer里,其他是做完基本马上就release 给家属,谁给你一直存着,最多是那些取走的组织样品之类的。当然你也可以打听下殡仪馆会不会帮保留一段,但这个看起来大概率是manner of death natural cause of death undetermined 或者疾病相关 。再说了绝大多数的forensic pathologist 对这种情况没法确定原因因为他们的fellowship培训对homicide, suicide accident 磕药这些见得更多,这种医院的case其实很少,所以经验相对缺乏。当然如果非要找个说法你也可以尝试,看人家接收不接收了。一般county medical medical examiner investigator 是24小时on-call,他们会筛选如果不确定会给oncall forensic pathologist 打电话, 殡仪馆应该有他们联系方式,你倒是可以问问,不然就第二天直接打office 电话问。
病人有谵妄症,会自己不停的拔iv,这个很危险,就是有护士一对一护理也不行。一般只能sedated输液,但是那些麻醉镇静药物,这种病人又很难承受,其实医生也没有什么办法。
-- 死亡时的住院医生说,癌症不是直接死因
那死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医院有个交代吗? 有书面说明吗?你可以拷贝过来让大家看看。
癌症说白了就是身体里长了一块不该长的肉,所以一般都不是癌症致死。
输液的时候捆绑住病人? 先声明一下,我不知道,可能提的问题犯常识性错误;还望见谅。
我问住院医生了,她说不知道,可能是心脏的问题。
我私信给提问人了,如果你是专业人员我也可以给你,但是这确实算是病人隐私,我不想这么公开
那他们有没有24小时仪器检测? 如果24小时仪器检测,仪器会Beep,他们有没有及时抢救? 也就是说医院给了你这些病人临终前的详细过程了吗? 我觉得这是病人家属合理的权益:知道怎么死亡的,知道怎么抢救的?
如果没有抢救,他们是不是还是负那么一点责任?
大过节的,律师没人理我呀。医院只能保存一周尸体,已经来催我找殡仪馆取走。
可以理解。 唉,妹妹也是尽心尽力了。
跟正反无关,你要从逻辑考虑,从我的动机来劝,我的动机是查清楚真相,别的网友告诉我这样做也拿不到结果,我就觉得我尽力了。你贴kaiser的帖子也有帮助。但是那种反话,听着带有嘲讽的,其实是伤人的,你改天自己读读看。
医护没有故意害人的心,这点我还是有trust,但是他们为了达到出院标准,减少了IV生理盐水的输液量,那是确实的。
你不可能绑得太紧,那不成虐待了?绑得松了,病人就算不能自己拔iv, 乱动一样可能导致iv 脱落,发现不及时会导致大量失血。 如果病人的谵妄症有明确原因,镇静几天治好就行。找不出来原因,医生也没办法。今天运气好给你输液,明天运气不好怎么办?
看楼主的意思也不一定是要打官司。而是要清楚到底病人是怎么走的。就是心里有个心结。 不过既然病人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就算有医院照顾不周的原因(比如心脏原因没有及时抢救),估计寿命也不会很长。所以楼主也是这个过程尽心了。节哀。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出了院,能否让护士到家里一个小时帮忙输液? 我网上见到有这样的,一个70多岁的癌症晚期老人,想在家里呆到生命尽头。护士到家输液啥的。
那你说说,为啥医生最后会同意挂盐水?是我个人魅力大嘛? 所有医生都知道他严重脱水,系统有记录,这是共识。但是在出院到nursinghome切换期间,需要有过渡期。 我杠不杠,与你无关,但是你自己的常识和逻辑,需要好好梳理下,一不小心就露馅了
这个讲得真好。Mark
如果病人配合没问题,但是谵妄症的病人很难。
谢谢mm提出了这些case。虽然有这种情况,但是总体是少数,我也相信在我爸这个case不存在,但确实,我在医院陪护的时候,按了红色按钮也是好几分钟才回话,之后也要十几分钟有人来。最好还是不要生病,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哎,这又来一个代替医生下判断,说摔跤是主因的。反正这种键盘侠做医生判断,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
那如果是homeless的人或者没有家人的,order也好,警察来了也好,把病人送去哪里呢?总不可能扔大街上吧。
你父亲之前有提过心脏不舒服胸闷之类的问题么?
感谢,说的很专业。 后来那个danfy也说了,他是为了反激我,可能动机是好的,话就不怎么practical,也不怎么好听吧。算了。
这叫home health. 的确有这样的机构提供这样的护士上门护理的服务
没有,医院要有一个书面说明吗?
我有找医院要死亡证明,但是医院说殡仪馆出,啥都没给我。
他们会给戴一个大手套,就跟拳击运动员那种,确保手指不能行动,然后就输液
她好像说她出去找nursing home了。因为24小时内要出院但接手的nursing home还没敲定。所以我理解的是LZ就是一直没接受医院要hospice的建议,拖到医院下“逐客令”了才去找。而她父亲正好就在这时过世了。
他们说的很明确,发现时已经死亡,没有抢救。我到的时候,手脚冷了,但是躯干还是热的,因为我给擦身了。我其实就很懵,过了几小时后,我忽然想起来,据说深度昏迷看起来也和死了一样。但是那时候已经进了太平间了。
好的,谢谢! 这年头,说个和版上的人不一致的比较中立的意见,也要批个马甲嘛?
人家是直,你是怨,别扯德,跟你没关系
殡仪馆会出,crematory则会给火化证明
如果没有谵妄且是自己的房子的话,可能是可以的。
他没有,从来就没有,住院期间也没说过任何心脏不舒服
你说的对。这些极端情况也是极少数的。 我的读后感就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如果是反社会人格,想杀人太容易了。
病人本人不愿意hospice,并且医院也说了months,并且nursing home的referral理由是PT,肢体复建。在当时没有后续信息的情况下,要代替亲属下hospice的决定,我觉得不合适。
请你看看版上其他提供医疗建议,法律建议,尸检建议的网友,体会下,什么是“德”。以及你自己言论,体会下为什么我对你不同。 键盘侠连帖子都不看全,更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敢说自己是“直”,恐怕你对“直“有什么误解。这里的“直”是“正直”的意思,并不是不经过思考人云亦云,直肠子的“直”。这种回应方式和你之前的回应,还真是一样的pattern
我不清楚。
就是觉得在医院死亡,至少应该有个书面说明吧。 医生口头告诉你原因,没书面证明呀。到时又不承认。 要不你也可以问问social worker,问问这方面的程序。尽量要个书面说明书,到时好证明。 你也可以在网上搜搜。说不定有相关例子。
LZ父亲应该没在ER,就是在普通病房。想知道医院有没有可能篡改记录?我曾经住院对一种药产生很大的反应,之后缓过来问护士要药的名字,原意是想以后避免,护士当时写在一个小便条上,后来出院找不到了。回去回访时问医生要记录,医生叫我去找前台。但记录里根本没有这个药。当时没经验也没精力,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好的,我问问。
你还是要个书面说明书,让医院把这个过程歇下来。 同时问一下social worker。问他们按流程,是不是应该仪器监控并且即使抢救(即使抢救不过来)。
确实在普通病房。 我对ER的医生很感激。
用药居然没有记录? 这肯定不应该的。
不就是打几个字鄙视一下别人就能抬高自己嘛,well done!
如果病人发现没脉搏了,但是病人还是full code的情况下,医院肯定还是进行抢救,只是如果不是当下发现,救回来的可能性渺茫。
关于24小时护士,应该是PCA护理 。如果护士觉得病人有safety concern,比如神志不清又有自己起床的能力,自己拔管,自杀行为等,是可以安排24小时护理。往往病人稍微稳定就会取消,因为护理员太短缺了。
医疗保险提供hospice care的标准是病人存活预期不超过6个月。医生给推荐hospice的话说明在医生看来病人随时可能离世。医院本质是提供acute care,如果病人属于chronic disease往往会转到nursing home这些。出院并不代表着康复。
关于dehydration输液,往往要考虑病人心脏和肾脏的承受能力。输血反应的话一般观察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而且输血前后一般都要求测试血压血氧指标,输血需要两个护士验证一般不会出错。
最后再次希望楼主节哀
我不觉得楼主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亲人死亡,没有抢救,也没有原因。人之常情,想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用理他们。 我们理解你的心情。我要是你这种情况,我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算事情最后结局一样,但是也想知道原因。
理解LZ失去亲人的痛. 老人照您说的在家的情况,真的是blessing没有去nursing home 受更多苦. 不过医院也没有什么办法, end stage cancer 都是hospice comfort care. 其实那都是遭罪对老人和家人. hospice 其实也offer grievance services for free.
楼主心理不好受,抱抱,特别理解你,看你主楼里补充的信息,看起来如果医院能给一直输生理盐水倒楼主办好手续,其实也就多一到两天,那么楼主还可以和父亲好好在关怀那边待两个月说说话,好好告别下,现在一下子这么结束了,什么都来不及做了,特别遗憾
这个信息很全面。
看楼主的说法是,她理解并已经在执行这个决定,转病人去nursing home。 只不过去了nursing home后,楼主希望还是积极治疗,而不是hospice care。但这些都是出院之后的事情。 问题在于,还没来得及出院,(马上就要出院了),人却突然过世,还没找到原因。 作为亲人,想找出原因,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层主提到:“如果转入普通的medical floor是不要求24小时监测的,在tele unit会要求real-time心率检测,血氧检测是根据病人是否有respiratory failure的情况,”
那她老父亲的情况,转入普通的medical floor,没有24小时检测。就是说没有任何检测吗? 总有介于ICU和无生命危险的中间状况吧。 什么情况下用Tele unit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