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已经在美国了,刚入职场。某一次回国探亲,和家人们一起吃饭,饭桌上某长辈用爹味很浓的口气来给我们灌输他的人生经验,其中一句话 “先做人,再做事”。当时我听了很反感,很鄙视,感觉是典型的“腐朽的东方人情社会的糟粕”。美国这个现代的法制理性社会不讲究这个,讲究的是meritocracy,中式的GUANXI那一套是落后的‘黄土地文明’。一开始几年职场上也是这么感觉的,只要你事情做好了,凭自己本事吃饭,对同事们“professional”就好,不用去‘结巴’,去‘拉关系’,搞国内这些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在美国职场上这么多年,也算是一个senior,回过头来,发现傻X得是我自己。我那已经去世的长辈那一句“先做人再做事” 怎么是东方文化的产物的,这明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啊。就说在科技大厂,你要被promote,做的东西做多占到35%,其余的是你和你的老板,你周围有影响力的senior的关系。要被promote到6,到7,那基本上就是需要你周围几个‘大佬’点头,那个拜山头和国内基本一摸一样啊。照我前老板的话,“有just have make them like you, and be on their side. once you have that, everything else can be crafted to fit the narrative for your promotion". 这句话你翻译成中文琢磨一下?当然,如果你业务上鹤立鸡群,能做出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别人不可能忽略的东西来,比如那个Ilya,那另当别论。但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很多时候我感觉,西方人有意无意的强调东方社会这个“关系(还直接用GUANXI这拼音,让人感觉很EXOTIC, 是东方特有的产物),是很鸡贼的一个做法。这里很多中国人还傻愣愣的跟着附和,很多人喜欢用“professional”这个词,好像自己表现的professional,就得到了美国职场文化的精髓了,和东方的人际关系的糟粕划清界限了。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职场上对‘关系’的依赖是强于中国的,你感觉不到只能说明还在entry level蹦跶,就像我几年前一样。现在我还是entry-level但已经可以慢慢触摸到一点mid level,立刻就强烈的感觉到了“先做人再做事”这句话多么深刻,以前我是多么幼稚,甚至有种上当了的感觉。 这时候我就又再想,以上只是我自己感悟出来的一个方面,在别的方面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被我们鄙视,摒弃的一些‘东方文化糟粕’,其实是被西方文化洗脑的结果?
十年前,我已经在美国了,刚入职场。某一次回国探亲,和家人们一起吃饭,饭桌上某长辈用爹味很浓的口气来给我们灌输他的人生经验,其中一句话 “先做人,再做事”。当时我听了很反感,很鄙视,感觉是典型的“腐朽的东方人情社会的糟粕”。美国这个现代的法制理性社会不讲究这个,讲究的是meritocracy,中式的GUANXI那一套是落后的‘黄土地文明’。一开始几年职场上也是这么感觉的,只要你事情做好了,凭自己本事吃饭,对同事们“professional”就好,不用去‘结巴’,去‘拉关系’,搞国内这些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在美国职场上这么多年,也算是一个senior,回过头来,发现傻X得是我自己。我那已经去世的长辈那一句“先做人再做事” 怎么是东方文化的产物的,这明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啊。就说在科技大厂,你要被promote,做的东西做多占到35%,其余的是你和你的老板,你周围有影响力的senior的关系。要被promote到6,到7,那基本上就是需要你周围几个‘大佬’点头,那个拜山头和国内基本一摸一样啊。照我前老板的话,“有just have make them like you, and be on their side. once you have that, everything else can be crafted to fit the narrative for your promotion". 这句话你翻译成中文琢磨一下?当然,如果你业务上鹤立鸡群,能做出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别人不可能忽略的东西来,比如那个Ilya,那另当别论。但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很多时候我感觉,西方人有意无意的强调东方社会这个“关系(还直接用GUANXI这拼音,让人感觉很EXOTIC, 是东方特有的产物),是很鸡贼的一个做法。这里很多中国人还傻愣愣的跟着附和,很多人喜欢用“professional”这个词,好像自己表现的professional,就得到了美国职场文化的精髓了,和东方的人际关系的糟粕划清界限了。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职场上对‘关系’的依赖是强于中国的,你感觉不到只能说明还在entry level蹦跶,就像我几年前一样。现在我还是entry-level但已经可以慢慢触摸到一点mid level,立刻就强烈的感觉到了“先做人再做事”这句话多么深刻,以前我是多么幼稚,甚至有种上当了的感觉。 这时候我就又再想,以上只是我自己感悟出来的一个方面,在别的方面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被我们鄙视,摒弃的一些‘东方文化糟粕’,其实是被西方文化洗脑的结果? Nizhenda 发表于 2023-12-10 11:02
十年前,我已经在美国了,刚入职场。某一次回国探亲,和家人们一起吃饭,饭桌上某长辈用爹味很浓的口气来给我们灌输他的人生经验,其中一句话 “先做人,再做事”。当时我听了很反感,很鄙视,感觉是典型的“腐朽的东方人情社会的糟粕”。美国这个现代的法制理性社会不讲究这个,讲究的是meritocracy,中式的GUANXI那一套是落后的‘黄土地文明’。一开始几年职场上也是这么感觉的,只要你事情做好了,凭自己本事吃饭,对同事们“professional”就好,不用去‘结巴’,去‘拉关系’,搞国内这些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在美国职场上这么多年,也算是一个senior,回过头来,发现傻X得是我自己。我那已经去世的长辈那一句“先做人再做事” 怎么是东方文化的产物的,这明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啊。就说在科技大厂,你要被promote,做的东西做多占到35%,其余的是你和你的老板,你周围有影响力的senior的关系。要被promote到6,到7,那基本上就是需要你周围几个‘大佬’点头,那个拜山头和国内基本一摸一样啊。照我前老板的话,“有just have make them like you, and be on their side. once you have that, everything else can be crafted to fit the narrative for your promotion". 这句话你翻译成中文琢磨一下?当然,如果你业务上鹤立鸡群,能做出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别人不可能忽略的东西来,比如那个Ilya,那另当别论。但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很多时候我感觉,西方人有意无意的强调东方社会这个“关系(还直接用GUANXI这拼音,让人感觉很EXOTIC, 是东方特有的产物),是很鸡贼的一个做法。这里很多中国人还傻愣愣的跟着附和,很多人喜欢用“professional”这个词,好像自己表现的professional,就得到了美国职场文化的精髓了,和东方的人际关系的糟粕划清界限了。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职场上对‘关系’的依赖是强于中国的,你感觉不到只能说明还在entry level蹦跶,就像我几年前一样。现在我还是entry-level但已经可以慢慢触摸到一点mid level,立刻就强烈的感觉到了“先做人再做事”这句话多么深刻,以前我是多么幼稚,甚至有种上当了的感觉。 这时候我就又再想,以上只是我自己感悟出来的一个方面,在别的方面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被我们鄙视,摒弃的一些‘东方文化糟粕’,其实是被西方文化洗脑的结果? Nizhenda 发表于 2023-12-10 11:02
From ChatGPT: The phrase "just have to make them like you, and be on their side" suggests that in order to advance your career or achieve a promotion, it's important to buil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ose who have the authority to make such decisions. This involves winning their favor, earning their trust, and creating a sense of camaraderie. Once you have established a positive rapport,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atement, "everything else can be crafted to fit the narrative for your promotion," implies that once you have the support of influential individuals, you can shape the narrative or story surrounding your qualifications,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in a way that aligns with the expectations and criteria for the promotion. In essence, the advice is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relationship-building, and perception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career advancement. It doesn't suggest being deceptive or dishonest but rather being strategic in presenting your strengths and accomplishments in a way that resonates positively with decision-makers. Building genuine connections and showcasing your value to the organization are key components of this strategy.
我在国内工作过大概8年吧,前后3个公司都是美国公司。真的很轻松,老板没要求,没perf review,搞得我以为老板对你就是平等关系,作为IC我干好份内的事,老板给的意见就是suggestion,我不需要服从。来美国后,第一次做实习生,我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结果没拿到return offer,老板的意见是,在团队的visibility不够,没有主动性。后来我的第一份工作更是啪啪打脸,而且被打得非常惨。我根据以前的经验,觉得老板提意见吗,我听听就好,是否照办是我自己的判断。没想到老板把我上PIP,说作为新人一点都不听话,老板给的指导没有好好执行。 反正我是到了美国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职场。现在看到那些新来的intern或new hire,就像看到当初的自己,但是我会比较坦诚地给意见,然后说出不这么做的consequence。当初就是仗着自己在国内美企的经历觉得在美国也这么混,真是learned my life lesson, the hard way
显然。就是 earn the trust of others 备注,以上建议的例外即:除非你是专职做个人金融投资的!因为金融投资实务里,永远是少数人凭借反人性的认知差,从其他多数人身上赚钱。任何追随流行观点的习惯,都是韭菜思维。但如果,不是真正精通人性,没有经历过企业实务淬炼的,仅仅凭自以为是,那么不可能真正玩得转金融投资。
现在在美国职场上这么多年,也算是一个senior,回过头来,发现傻X得是我自己。我那已经去世的长辈那一句“先做人再做事” 怎么是东方文化的产物的,这明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啊。就说在科技大厂,你要被promote,做的东西做多占到35%,其余的是你和你的老板,你周围有影响力的senior的关系。要被promote到6,到7,那基本上就是需要你周围几个‘大佬’点头,那个拜山头和国内基本一摸一样啊。照我前老板的话,“有just have make them like you, and be on their side. once you have that, everything else can be crafted to fit the narrative for your promotion". 这句话你翻译成中文琢磨一下?当然,如果你业务上鹤立鸡群,能做出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别人不可能忽略的东西来,比如那个Ilya,那另当别论。但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很多时候我感觉,西方人有意无意的强调东方社会这个“关系(还直接用GUANXI这拼音,让人感觉很EXOTIC, 是东方特有的产物),是很鸡贼的一个做法。这里很多中国人还傻愣愣的跟着附和,很多人喜欢用“professional”这个词,好像自己表现的professional,就得到了美国职场文化的精髓了,和东方的人际关系的糟粕划清界限了。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职场上对‘关系’的依赖是强于中国的,你感觉不到只能说明还在entry level蹦跶,就像我几年前一样。现在我还是entry-level但已经可以慢慢触摸到一点mid level,立刻就强烈的感觉到了“先做人再做事”这句话多么深刻,以前我是多么幼稚,甚至有种上当了的感觉。
这时候我就又再想,以上只是我自己感悟出来的一个方面,在别的方面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被我们鄙视,摒弃的一些‘东方文化糟粕’,其实是被西方文化洗脑的结果?
🔥 最新回帖
单纯comment在你的题外话
老中打工上面比不过烙印,可是老中创业比烙印厉害啊,有eric yuan, jensen huang, charles wang等等,不用老瞧不起自己吧
你还在LZ的初级阶段,没醒呢 唉,看了你的贴,说句题外话,老中搞不过老印是肯定的
🛋️ 沙发板凳
你把 ”先做人 再说事” 这些基本混社会的常识和道理,
称为东方文化糟粕??
这是你自己的问题,
读书太多过于清高,脱离社会,就是这样
小镇做题家 出来的人,不少这样
是的,着是我自己的问题。但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华人当中很典型。特别是很多人,喜欢说“不要吧国内职场上那一套带到美国来。在美国你只要做好自己事情,be professional 就好了。" ,现在想想笑死人。
我在国内也工作过几年,
国内和国外职场差别还是蛮大的,
我不觉得你能理解到那个层次,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再非常简单 common sense 上讨论,
先做人 再做事。这个 是基本常识,和国内国外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美国的职场,对 普通人还是要有 友好很多的,美国的职场不仅仅是 科技大厂,政府学校 公司 盈利非营利,很多很多,
你 follow common sense 就好了,不要从一个幼稚的极端 蹦到 另外一个幼稚的极端
”不要把国内那一套带到美国, blah blah blah “ 这个话的意思并不是否认 美国 不依靠 ”先做人,再做事”
这面讲的 collegiality 就这么个意思吧。
推荐信这个制度也造就了很多美国文化,比如不信教也经常去教会。
感触最深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同样是数据,你的数学好坏,决定你是SQL Developer还是Machine Learning ,你数学不好,把那些AI,资料都给你都学不会,顶多会用python 运行一些命令
还有就是以前老师说的,如果你不在大学时期好好学数学,你就再也没有机会学数学了
同意,西方的糟粕也多得去了,都穿上了高大上的外衣而已
但就有让天真无知的认为美国不需要关系,呵呵
这个事本身正好说明糟粕就是要丢弃的,但分辨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大多人很难做到。
并不一定是不愿意醒过来,也许只是人家不愿意同流合污,放弃准则而已。 毕竟人生一场,都是体验。有些人愿意选择世俗一点的体验,就是你说的混得开,那么自然要和别人一样。 有些人觉得混不混得开不重要,对得起自己的信念最重要,所以选择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的体验,结果可能就是很多人看起来的混不开,傻。
我觉得你说得对。
会包装的渣男远比不会包装的渣男更可怕
华人上多少帖子说,美国不需要走关系。想想都觉得好笑。
但到微操上,是一样的,因为人性是一样的。
re~这是楼主自己的问题。“先做人,再做事”,这是common sense。
“有些人觉得混不混得开不重要,对得起自己的信念最重要,所以选择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的体验,结果可能就是很多人看起来的混不开,傻。” -- 我知道有这样的人。
讲得太好了,手动点赞。
中国三千年前的几个经典哲学理论其实很博大精深洞察人性,非常经典的只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慢慢加了很多糟粕运用和变形。
完全同意。很多很多的包装,好比马屎外面的糖浆。 国人的文化比较直接,比如说过年过节大家直言不讳“恭喜发财”, 西方人不那么喜欢钱?想多了,人家只是不直接说出来而已。
先把一个 常识性的东西作为糟粕, 然后把美国社会想成 完全不需要
然后进入社会,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才明白过来,
又以另外一个极端的方式 表达,
真是服了
哪些人可能都在底层做螺丝钉,吃苦耐劳的螺丝钉确实不需要懂人情世故和关系
说的太好了!
非常同意 说到点子上了!
处在隋朝之前的时代,却能包装成先进到的选拔制度,确实牛逼。 😂
你这里说的读书应该是读专业书吧。稍微读点读者文摘估计都不能把先做人后做事误认为是东方文化的糟粕
你这篇文章除了说明你这些年都白活了没有别的作用
是的
你长的和他们不一样,吃的不一样,如果他们不熟悉你,他们怎么喜欢你?
你需要让他们更了解你,经常一起聊天,吃饭,让他们忽略你和他们长相不同的地方
be professional 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不要把它理解为埋头干活就可以
我觉得很多华人非常不professional,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纠结的事情瞎纠结,对人对事容易走极端,相处起来好累
哈哈哈哈哈,的确,在国内“会做人”,隐形上是个贬义词
举个例子?
+1,看这个楼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还以为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的意思。
记住,中国首先是一个近10亿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第三世界国家。不计手段活下去,传承dna,才是大部份人的top1 moral
之前有个帖子,送老板昂贵巧克力的那个,就很形象
不觉得这话有什么问题,国内职场,至少国企,根本就是另一个世界。我只在国企干过,不知道国内外企是什么样
你对“做人”有误解,这个至少在中国传统文化下,这个做人不是拍马屁,搞关系,是说“修身”的意思,就是诚恳做人,待人,事无大小,人无高低,诚心诚意
个人感触不同, 和自己的际遇联系在一起的。 我不觉得国内国外都多大差别, 只是美国的和国内玩法不同。
嫩多多鼓励鼓励,be nice不是更好吗?
楼主自己的心得来分享,看到您的回复,并不能学到啥东西,反而觉得被炝了炝。您说,何必呢?
co-
美国不要求你对下nice,也不要求你对平级nice,最最最重要的就是manage up,我有家庭有娃后时间有限所有平级组织的social,lunch和happy hour之类都不去了,工作时间外的message只回老板的,对其他人来说我是相当不会做人的,这几年我只专注拍好自己老板马屁,反正也没妨碍我升职
国内除了要拍上面马屁,还要有群众基础,跟平级也要搞关系,各种聚会聚餐你经常不去就会被说清高啥的,我觉得麻烦多了
+1.西方的糟粕绝对不比东方少,而且隐蔽,让你乍一看,看不出问题。但是,怎么就觉着不对,但又说不出来。
对,在美国跨越阶层比中国难的多。。。
相比国内,你这种只讨好老板对其他人爱理不理的势利眼最可恶
没有爱理不理啊,我是说我不去和peers同事社交不nice很不会做人,但是我工作时间内很nice有问必答
时间有限只给家人,有娃有家庭的人哪里有时间在工作时间外去和所有人社交,当然要有选择性了
可不,美国的be professional 是包括中国人情那一套的,而且更专业,不那么难看。 在国内觉得那些奉承上司的人嘴脸很无耻。到这边就没感觉了,还觉得自己特真诚。不过美国的底线还是要高一点,有hr 在那,头头不敢太乱来。
嗯。 这就是美国好的地方,有一定的容忍度。
我的理解和你一样。这个是官方的理解。 但在一般人的闲聊里, 会做人就是会搞关系。
我们这同事关系也是要搞好了,领导都是选出来的。不过美国确实简单点。中国那是个人都能闲话你几句,人人都不好得罪,尤其是挡人道的时候。被上司赏识有时候是个麻烦事。
然而什么“门当户对”,“先做人再做事”,那都是智慧的结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的是role & responsibility 什么角色就有什么角色的责任
你敲的那段英文放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用。
我一点不觉得楼主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楼主就是在分享自己的感悟。谢谢楼主。
至于长辈说的那些话吧,我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不爱听长辈的觉得他们都过时了太迂腐只是我表面不表现出来。现在只觉得自己愚蠢!他们把自己人生精华总结出来追着告诉我这是多大的馈赠啊!
这里的家长们,常常纠结于华人子女的未来,但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的华人华裔太少,有投票权且愿意投票的就更少,所以,我们还是要支持华人多多地来,多多地留下来。
虽然不喜欢丁胖子广场讲师和甜甜圈,但也不太支持大头鹰那样,吓唬了太多的来人。
看到某地上的一个主题帖,觉得不错,转贴过来
================================
之前发过一个主帖:驳隔壁贴:缺乏领导力只是少数北美华人知识分子小群体的问题不是美国华人的问题
再给 “少数北美华人知识分子小群体” 一些浅薄建议:如何提升自己财商情商逆商!成为值得被帮衬提携的样子!
以上算是批评批判,现在再给些浅薄建议:大部分北美华人知识分子小群体的智商尚可,但广义的智商也包涵了财商情商逆商.
1,让自己成为值得被帮衬提携的样子,懂得“知恩图报!”
不要一上来,就觉得其他华人同事亲戚和高管leader必须要帮你,如果不帮你就是“不团结”。反而,你得首先让人觉得你是值得帮助值得信任,明确交底表述自己当前的优势与短板,明确表达自己努力上进的心态,明确表达自己“懂事”会不辱使命,明确展示不会让自己贵人蒙羞的可信任。 这个阶段,所需要的软实力和技巧,倘若家里长辈,是真混过现实社会的非底层,那么一般能言传身教给你们,同时建议也可以业余时读一读《菜根谭》。 (当然啦,也不能愚忠,如果此贵人后来有了其他不善,依然也要适当报答人家,尽量让ta和大部分周边人,不会觉得自己是忘恩负义的)
2,以后自己升职了,也要懂得识人用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这不用解释吧。识人,是要识别那些值得用的人,懂得哪些人与事,在哪些限定状况下,是能按计划操作执行与可管理操控预测。几乎全凭实践和领悟,整过人也被人整过,总结经验教训。
3,驾驭复杂人与事
自己再次升职,到达director级别或之上,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人与事。这部分做的好不好,基本看天赋了。可读的书,其实推荐撇去意识形态的《毛选》《邓选》。因为撇去意识形态的全套《毛选》和全套《邓选》,本身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执行力实践MBA教材,还特别适合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士,深入客观理解其真实案例。
显然。就是 earn the trust of others
备注,以上建议的例外即:除非你是专职做个人金融投资的!因为金融投资实务里,永远是少数人凭借反人性的认知差,从其他多数人身上赚钱。任何追随流行观点的习惯,都是韭菜思维。但如果,不是真正精通人性,没有经历过企业实务淬炼的,仅仅凭自以为是,那么不可能真正玩得转金融投资。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52323
但有些中华文明的糟粕,在台湾省,还保留的很原汁原味。
我觉得你没必要抓着楼主说的那个“先做人,再做事”来使劲批评,楼主只是用这个印象深刻的话来举个例子。好多来美国的华人,的确就是开始觉得美国这边更少人情世故,很多各种鸡汤文也是这么给大家灌输的,其实现实的确像楼主说的,根本没那回事儿,如果你不擅长搞关系站队,在美国也是一样只能混混公司底层的。
也同意这一点,通常来讲白人的确不热衷和少数族裔拉关系,他们真是发自内心觉得没必要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很多有情怀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到了社会关系上,就另翻解读了,我自己是一定程度属于那种所谓傻的,就像前面有人说的有些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去迎合,但是看是看得明白的
职场真的是这样,上层完全不管你的群众基础的,我们大组升职的都是只对上负责的,平级的,低级的,甚至高级别的只要不直接管他的,完全无视而且还联合其他高级别的一起下拌,课题做的一塌糊涂糊涂,但是不妨碍升职加薪。
对啊,难道不是这个意思? 我以为lz跑题了,但是看了回帖发现大家都理解为搞人际关系?
我觉得你想多了。。 谁不想抱大腿promote,但是大腿也不是傻子,谁出活儿谁不出活儿,摆在一起,一目了然。 卷得动的基础上,做个好人,自然有大腿主动带着,人家大腿还想飞得找人帮忙呢。 最怕的那种是自己做的不咋滴还贼了不起不能说
不觉得层主有什么不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然要利益最大化,公司升职裁员难道是下级说了算?
promotion的话就亚麻比较狗,典型的非科技公司套路。
怎么可能…我呆过的公司无论大小都有peer review…带新人也有要求。 所谓的impact。 我老公那个位置更烦, 带的人都在印度。全球化运转基本996了。
我觉着你和引用的层主说的“‘先做人再做事’我一直以为是说首先要先做一个正直的人,有moral,integrity,don''t do evil” 大方向或者说基本面是对的,但缺了一层。
其实还可以换个方向,但还是积极地(而不是中文里贬义性的“搞关系”)解读“先做人再做事”这个策略,也即承认“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承认理解人性、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心理行为机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投资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意识到学会这其中的规律和边界条件,和学会对付物理世界的任何一个客观规律(比如对于程序员工作有意义的计算机结构数据结构)至少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在团队中工作成长,只有了解了人性的基本规律和边界条件,才能游刃有余甚至发挥创造力;这和在客观物理世界里的发明创造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前者很多时候有乘数效应,尤其当你有leadership和vision能够影响更多的人的时候。
公司和公司有躺平的有比较harsh的,文化不一样。 我老板就很烂,我们给他打分比org平均低了40%,他也没啥事儿。当然他是知道自己升不上去了,但是上面也不打算动他。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下面躺平一年也没啥事,所谓躺平就真的是不干活,要汇报的时候请病假,最多就是不涨工资而已。 我老公他们组过去一年靠打差评和跟skip告状,已经干翻俩老板啦,终于换了个下面满意的
穷国家来的,都有这种心态吧。看老墨卖体力苦力,拿很少钱,仍然非常开心,不会和卖体力的拿钱多的老白比,只和墨西哥的卖体力的比。老中是卖脑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