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佛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对众生等无爱憎,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而基督教开口闭口都是“我我我”, 信我就得救,不信就下地狱。还不说其他残暴的行为了。这种偏执的东西,只有跟它缘分深的才会信。 说个插曲:去Aldi买菜,前面一中国男的东西多,让我先结账。拒绝之后,说他是华人教会的,叫我去玩。再次拒绝并表明自己信仰后,该男的马上态度一变,轻蔑地说你真是可怜。我马上回他:你才可怜,逮到个基督教就觉得自己不得了了,真正可怜又可悲。 这里华人基督徒见得太多。基督教真的像它吹得那么好,这些人也不至于熏陶下来还是这副脸嘴。” 前面那位havealook把我拉黑了,所以我不能引用他的回复。我来说一下我的想法。 “基督教不信就下地狱”这部分。我Google了一下“佛教地狱”,佛教也是一样啊,坏事做尽的人下地狱。 另外,bible里从来没说过“不信就下地狱”,这都是以讹传讹,泼脏水的说法。 另外,什么叫“不信”?至少我的理解是,你不按Jesus说的事情做,就叫不信。那我们看看Jesus说过什么,我只是随便截取了一些Jesus说过的话"Mark 12:30-31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30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and with all your strength.’[a] 31 The second is this: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There is no commandment greater than these.”"“这里华人基督徒见得太多。基督教真的像它吹得那么好,这些人也不至于熏陶下来还是这副脸嘴。””不信基督教的混蛋也很多啊。比如卢刚杀了那么多人,难道我可以说就是因为学物理,所以他才是坏蛋?就是因为他去爱荷华州立大学,所以他是混蛋?
我妈妈以前告诉我说特别喜欢电视剧 昨夜星辰 里出现的四句话: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听了这四句话也是感觉心里一颤,近两年才知道出自 圣经。在网上找了英语对照,不知哪个版本更好: 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1%20Corinthians%2013&version=ESV 1 Corinthians 13 ESV The Way of Love (13 If I speak in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but have not love, I am a noisy gong or a clanging cymbal. 2 And if I have prophetic powers, and understand all mysteries and all knowledge, and if I have all faith, so as to remove mountains, but have not love, I am nothing. 3 If I give away all I have, and if I deliver up my body to be burned,[a] but have not love, I gain nothing.) *** 4 Love is patient and kind; love does not envy or boast; it is not arrogant 5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sentful; 6 it does not rejoice at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7 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8 Love never ends. As for prophecies, they will pass away; as for tongues, they will cease; as for knowledge, it will pass away. (lz: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9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10 but when the perfect comes, the partial will pass away. 11 When I was a child, I spoke like a child, I thought like a child, I reasoned like a child. When I became a man, I gave up childish ways. 12 For now we see in a mirror dimly, but then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then I shall know fully, even as I have been fully known.13 So now faith, hope, and love abide,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love.)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does not dishonour others,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an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我很喜欢这段话,虽然我不是基督徒。我把这段话一直贴在墙上,每次被孩子/老公/父母气到或是想要发脾气,看到这段话都让我惭愧,继而心平气和。 后来看到《论语》里说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又在《道德经》里读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就突然豁然开朗——最高明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爱是永不止息后面的怎么理解?
前面的一大段也是很难做到啊,人天性里有自私,狭隘,会发怒,无法忍耐,无法包容,无法长久等等负面的东西,当然也有正面的好的一面。这些要求就像要人成为一个完人圣人,终其一生也很难达到啊。西西弗不停地推石头,就像人不停地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但人性暗的一面弱的一面注定了成不了完美圣人,石头还是会滚下来,就像克服不了重力作用。这一生就应该苦行僧一样吗?
🔥 最新回帖
你的回答很有帮助。谢谢你。
明清时代的白话小说可是很不少哦,单以贵教系统来说,唐代翻译的景教典籍我翻看过志玄安乐经,文笔优雅简练,其实耶经文笔晦涩,似是而非很简单,没有真正有造诣的学者参与翻译。
你的上帝创造万物是自称的,有证据咩?一个半文盲的野蛮部落杜撰出来的,俗语说看一个民族的神就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本质哦LOL,另外帮你翻译一下,上帝做的就是正义的,不需要质疑因为你不懂,那么问题来了,你根本不可能懂你信啥啊,归根结底是盲信对不?人云亦云在一个超大的茧房里彼此互相洗脑罢了LOL,另外没人认为自己是上帝,除非有精神问题,不信你那可怜的沙漠神的就是自认上帝咩,二极管嘛,什么神逻辑。
生活中能努力做到这些,会对自己和他人很有益处。
奥古斯丁提出了自由意志。
撒旦是被造物。
被造物有自由意志,选择了堕落。
🛋️ 沙发板凳
还不如心灵鸡汤呢,至少不忽悠人去教会。
我的理解是这些不是要求这是目标, 真正努力了就会结圣灵的果子。心里有喜乐和平安,不会焦虑不会嫉妒不会计较不会沮丧,和神和周围人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得更好 。 这就是最好的reward。
圣经是记录,记载了上帝对人类的期许。不必完全做到,上帝也没有要求。甚至耶稣也说的很实在:信我!这不就是要求你把这些作为一种信念嘛?可以是终身努力的目标,也可以作为每日三省吾身的标准。在上帝那里都可以被接受。
其实上帝只明确了你不能做什么。就是“十诫”。这个是需要信徒遵守并做到的。
宗教套话 认真你就输了
人做不到这些,要不每个人都是jesus了。但人生的目的就是训练人类朝着这方向迈进。基督教的上天国,佛教的因果轮回,就是让人类不必像苦行者一样克服人性。世上没有人能做到“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给他打”,以前的我根本做不到,但现在的我有时候可以做到。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
佛教里有类似的说法是“慧根”。
你今天问的这段经文,很美,对不同处境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把这段话记在心里就好。
肯定不能用文言文,那样没法传播。
可圣经中译本出现的时候,白话文还没有出现,当然就很容易有圣经中文译本跟现在的白话文的语言习惯不同的地方了,后来的译本为了保持一贯性,没有完全的去迎合每个时代的白话文。不过基本都超容易懂的,因为它就是在努力的想达成一种白话文的效果。
语言嘛,如果能够准确的表意,就不要挑剔它了
宗教就喜欢给人优越感。邪教都是这样洗脑的。我们才是天选之人。
就是呀,我是基督徒。我从来不觉得圣经的每一句话都是金贵戒律。而且“爱是恒久忍耐”这句话选择《哥林多前书》
维基对《哥林多前书》的解释是“全名是《保罗达哥林多人前书》,是新约圣经全书第7本书,也是使徒保罗为哥林多人所写的第二封书信[1],收录在新约圣经的保罗书信集当中,第一封先前的信已散佚[2]。”
换句话说“爱是恒久忍耐”是保罗的个人观点。
当然我自己觉得这段话很美,理念也很超前。
能不能做到看人。能做到的人我相信并不觉得苦。能做到的人看我们普通人才觉得苦呢。
没有嫉妒心,没有攀比心,没有占有欲,不被世俗捆绑,都不知道多自由自在。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首先声明我没有做的很好,离这些标准差很多。但是我有努力去做,现在我的状态比过去好很多。不计较,随缘,顺其自然,内心就会更平和,喜乐。
什么是 “支持七年之后的债务”?
最初的中译本 谁翻译的?
我认为,宗教给人的优越感,就和“我很自豪我毕业于##大学”“我的故乡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很感恩我能读《红楼梦》,这是一本很美的书”“我很感恩我读过《诗经》,这本书里有无限智慧”是一样的。
即使不是基督徒,那些拿到博士学位,为自己的经历而自豪的人同样有优越感。为自己的经历而感恩和自豪是人之常情
破产清算也是七年啊。哈哈
圣经要求支持“七年之后债务取消”
有这种事? 要求 债主, 债务 都必须是 基督徒吗?
我Google了一下,出现了大概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圣经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我的理解是在《利未记》那个年代,“七年之后债务取消”是行得通的,现在不合适了。就比如你想象一下,清朝的时候耶稣和人们说“女性不应该裹脚”。如果他现在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现在女的本来就不缠足呀,为什么你说这么奇怪的话?
佛教不是。佛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对众生等无爱憎,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而基督教开口闭口都是“我我我”, 信我就得救,不信就下地狱。还不说其他残暴的行为了。这种偏执的东西,只有跟它缘分深的才会信。
说个插曲:去Aldi买菜,前面一中国男的东西多,让我先结账。拒绝之后,说他是华人教会的,叫我去玩。再次拒绝并表明自己信仰后,该男的马上态度一变,轻蔑地说你真是可怜。我马上回他:你才可怜,逮到个基督教就觉得自己不得了了,真正可怜又可悲。
这里华人基督徒见得太多。基督教真的像它吹得那么好,这些人也不至于熏陶下来还是这副脸嘴。
西藏当年喇嘛教, 也算佛教一支。 也很残暴呀。
那是西藏本地的苯教向佛教靠拢后演变出来的,我不接触,不了解,不作评论。
中国人说的佛教一般指汉传佛教。佛教经过长期演变,现在主要分成了汉传、南传、藏传这三支。学哪一个看各人因缘,但一切以佛的大乘方等十二部经为基础。最简单的分辨标准,就是楞严经里的四种清净明诲。
前面那位havealook把我拉黑了,所以我不能引用他的回复。我来说一下我的想法。 “基督教不信就下地狱”这部分。我Google了一下“佛教地狱”,佛教也是一样啊,坏事做尽的人下地狱。 另外,bible里从来没说过“不信就下地狱”,这都是以讹传讹,泼脏水的说法。 另外,什么叫“不信”?至少我的理解是,你不按Jesus说的事情做,就叫不信。那我们看看Jesus说过什么,我只是随便截取了一些Jesus说过的话"Mark 12:30-31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30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and with all your strength.’[a] 31 The second is this: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There is no commandment greater than these.”" “这里华人基督徒见得太多。基督教真的像它吹得那么好,这些人也不至于熏陶下来还是这副脸嘴。””不信基督教的混蛋也很多啊。比如卢刚杀了那么多人,难道我可以说就是因为学物理,所以他才是坏蛋?就是因为他去爱荷华州立大学,所以他是混蛋?
你说的对,所以“这里华人基督徒见得太多。基督教真的像它吹得那么好,这些人也不至于熏陶下来还是这副脸嘴。”这句话实在太漏洞百出了。
任何一个group里都有混蛋。然后看客说,这个group里某个人是混蛋=这个group是混蛋,这种说法太侮辱人智商了
基督教讲究因信称义, 只要信他, 你就得永生了, 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用自己的血为人赎了罪。
这真是 半点说服力都没有
那对于坚信进化论,或者人是猴子变来的人来说,是不是“人是猴子变来的”就是真理,是不可反驳的神?
我认为,如果你坚决认为一些未经证实也未经证伪的事情,是对的,是不允许他人反驳的,那你认为的这件事情就是神
释伽牟尼用内观的方法领悟出自己控制身体产生多巴胺的方法,所以他一直很快乐。别人向他讨教,他就教授这种控制自身细胞的方法,慢慢形成了佛教。
你可拉倒吧,你说的是给基督徒泼脏水。就像我相信“好好学习才能过上好日子”一样。并不是我每天默念无数遍“知识改变命运”,却不做其它的事情,我就能过上好日子。
而是我要付出与“知识改变命运”相应的行动,比如每天上学,按时完成作业,和小伙伴讨论。
“信基督”也一样,我要按照基督说的做,才叫“信”
另外,你人生的任何事情都是“yinxinshengyi”,只有你在做之前先相信他,你才会做这件事情,做完了,才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不是正确的
基督教和佛教一个外求一个内求。基督教认为外在因素产生宇宙,所以有所谓拓展扩张和学习的好奇心。佛教认为宇宙既然产生了”我”,那么研究自己就能解读宇宙的奥秘,所以只要自己的认知到了一定水平,就完成了大自在
瞧你 你还是别说了,半点干货没有,也并没有纯粹基督徒该有的properties.
这么简单粗暴没有逻辑 看着你这样都跑了
华人基督徒 这副脸嘴 的确比正常人群里 高
那你来定义一下什么是“纯粹基督徒该有的properties”。另外,在我眼里,你所说的“ 只要信他(嘴里叨叨心理默念而无其他行动), 你就得永生了”才是简单粗暴的逻辑
bible里从来没说过“(嘴里叨叨心理默念而无其他行动)=信基督= 你就得永生了”,这是你为了泼脏水,简单粗暴地得出的结论
人所谓的快乐在佛眼里根本不是快乐。众生皆苦。一切诸行众苦炽然,如热铁丸。
只有证到寂照圆融的中道实相,即不生不灭的涅槃,即佛的境界,永离生死轮回之苦,那才是佛希望一切众生都得到的快乐。
宗教鸡汤+套话,当真干嘛?
"爱”替换成“圣人”从意思上感觉说的通一些。 这里面有几句想探讨下。“不言他人之恶,不喜欢不公”似乎有点矛盾。做不好的事不公的事才被称为恶人吧,既然不喜欢不公,又为什么不说出他人之恶,让没发现的人看到呢?只是为了显得自己修养好,不出恶言吗?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似乎也不行啊。“凡事”包容,这是对双方都有很高的德行的人来说的,别人的一些小的或没认知到对别人会造成伤害的行为可以也是应该包容的,也就是有前提或有条件的,不能“凡事”;凡事相信,对我这种“不要信任任何人(抱歉)”的人,我是入不了这个门的(没有冒犯之意,只是觉得这种说法在现实中不太可行,也许圣经适合民风淳朴,观念比较同质化的社会,现在还这样,会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劣币良币就先不讨论了)
爱永不言败——即便未卜先知的能力会失去,说方言的能力会消失,而知识也会失去。(破折号前后是转折关系,我觉得大概这么理解吧,一个人即便失去了所有的异能和力量,只要有爱,他就仍然不失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破折好号后面是even if 的意思?就算怎么怎么“圣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失败?
觉得圣经算是一套为人处世的mindset或生活哲学吧
错。 “我”是众生一念无明的产物,跟外界无关。有了“我”就有了二元对立,众生无明的业力才创造出的世界。 研究自己根本无丝毫用处,只要我执存在,永远都是烦恼恶业纠缠,从而生死轮回不断。
别总挑着理解,看看这段怎么理解?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正如基督是祂的身体——教会的头,又是教会的救主。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照样凡事顺服丈夫。 ”
说说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1. 爱是永不止息。 这句话说的有点类似: 爱就是道。有点类似老子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不殆” “长生久视”
2.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 这句话说的是类似于庄子的“太初有无,无有无名” 无有就是道。
3. 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这句话说的是: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也就是最终归结于道。
4. 关于你阐述的人性晦涩的一面。 首先恭喜你,这个思考已经代表你在成长,但成长的另一个维度是“痛苦”。痛苦的原因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你上面贴的那段圣经的话,我们以自己僵化的理解,硬套那段话,所以困惑。
人生本质上是要快乐,如果痛苦困惑,那相当时候是我们自己弄糊涂了。
以弗所书 5 "21 又 當 存 敬 畏 基 督 的 心 , 彼 此 順 服 。 22 你 們 作 妻 子 的 , 當 順 服 自 己 的 丈 夫 , 如 同 順 服 主 。 23 因 為 丈 夫 是 妻 子 的 頭 , 如 同 基 督 是 教 會 的 頭 ; 他 又 是 教 會 全 體 的 救 主 。 24 教 會 怎 樣 順 服 基 督 , 妻 子 也 要 怎 樣 凡 事 順 服 丈 夫 。 25 你 們 作 丈 夫 的 , 要 愛 你 們 的 妻 子 , 正 如 基 督 愛 教 會 , 為 教 會 捨 己 。 26 要 用 水 藉 著 道 把 教 會 洗 淨 , 成 為 聖 潔 , 27 可 以 獻 給 自 己 , 作 個 榮 耀 的 教 會 , 毫 無 玷 污 、 皺 紋 等 類 的 病 , 乃 是 聖 潔 沒 有 瑕 疵 的 。 28 丈 夫 也 當 照 樣 愛 妻 子 , 如 同 愛 自 己 的 身 子 ; 愛 妻 子 便 是 愛 自 己 了 。 29 從 來 沒 有 人 恨 惡 自 己 的 身 子 , 總 是 保 養 顧 惜 , 正 像 基 督 待 教 會 一 樣 , 30 因 我 們 是 他 身 上 的 肢 體 ( 有 古 卷 在 此 有 : 就 是 他 的 骨 他 的 肉 ) 。 31 為 這 個 緣 故 , 人 要 離 開 父 母 , 與 妻 子 連 合 , 二 人 成 為 一 體 。 32 這 是 極 大 的 奧 祕 , 但 我 是 指 著 基 督 和 教 會 說 的 。 33 然 而 , 你 們 各 人 都 當 愛 妻 子 , 如 同 愛 自 己 一 樣 。 妻 子 也 當 敬 重 他 的 丈 夫 。"
你节选的部分来自《以弗所书》。来自维基百科:天主教称《厄弗所人书》,(希腊语:ΠΡΟΣ ΕΦΕΣΙΟΥΣ)是《新约圣经》的第10本书,是由使徒保罗在约公元60年至61年在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的监狱中写给以弗所的基督徒的一封书信。该书信由推基古带给以弗所人。
你节选的部分是保罗二千年前的观点。这是保罗的个人观点。
也许你觉得这段写的是男女不平等。但是,我的解读是,男女平等,因为他说的是丈夫怎么对妻子,妻子就怎么对丈夫。夫妻双方的爱是相互的,平等的。
不管大家多么讨厌这段话,或者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觉得不尊重女性。我认为,两千年前,大胆“谈夫妻之爱,夫妻是一块合着的肉体,夫妻是平等的”,这种观点是非常超前的。甚至今天的夫妻平等,夫妻互爱的观点,也是来自这段话
“不言他人之恶”是我翻译得不对,这个词是λογίζομαι,有计数和结论两种含义。不计较应该是更合适的翻译法。 “凡事”的希腊文是πάντα,直译的确就是all,every。我对此的理解是一种对生活的总体的态度。这里四个形容词都是让人要积极一点。我觉得“相信”是一种广义的相信,对你周围的事物要有信心,譬如有些人遇到一个小人,结论是“我再也不相信邪恶的人性了”,这就不符合“时刻相信”的的教义啦。其实如果把这句话搁在哥林多前书那个背景下,听到这些话的人的观感只怕比你膈应。毕竟成书的那阶段基督教比现在更加不受待见,保罗本人都是走到哪被揍到哪,大牢蹲了一次又一次,受足了罪最后还殉了道。但是正因为他处在那种环境下能说出这种话,才会让人相信确有神的存在吧。 破折号后面的那个词是είτε,whether之意。这词跟着先知、方言、知识各出现了一次。如果直译,那就是不管你能未卜先知还是这种能力消失,不管你能说方言还是这种能力消失;blah blah。实在是太罗嗦了。宽泛一点说,那些NB哄哄的能力都不是根本,爱才是你的主心骨,能支持你站得稳。 能把圣经看作一种处世哲学或者思想也挺好的,因为不管什么宗教信仰,它都首先必须是一种生活方式,能活得出来才是真信仰。
谢谢你分享这些理解。是很有意义很有意思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圣经历史很长,时代不断在演进,人们不断根据现实生活与这些“古文”反复对照产生新的理解,而产生不同的教派,不同的教会
“爱是永不止息”后面的几句话和《道德经》和《心经》是类似的中心思想,感兴趣的话去读读这些最早期的经典,会发现真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后产生了个人的解读和扭曲。
“道可道非常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也是类似意思。杨定一和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籍和音频有很多更详细的解释。
就像你从来没有吃过pineapple guava, 那不管我怎么形容,使用什么词汇和比喻,都不能为你带来清晰的感受。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相信和满足。世界上大于99%的部分是超越语言的,从语言文字中解脱出来,反而能体会到更宽广的维度。
这也是为什么千年前的圣人,没有热衷于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以语言文字的方式固定下来。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是他人的记录📝。
我妈妈以前告诉我说特别喜欢电视剧 昨夜星辰 里出现的四句话: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听了这四句话也是感觉心里一颤,近两年才知道出自 圣经。在网上找了英语对照,不知哪个版本更好: 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1%20Corinthians%2013&version=ESV
1 Corinthians 13 ESV
The Way of Love
(13 If I speak in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but have not love, I am a noisy gong or a clanging cymbal. 2 And if I have prophetic powers, and understand all mysteries and all knowledge, and if I have all faith, so as to remove mountains, but have not love, I am nothing. 3 If I give away all I have, and if I deliver up my body to be burned,[a] but have not love, I gain nothing.) ***
4 Love is patient and kind; love does not envy or boast; it is not arrogant 5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sentful; 6 it does not rejoice at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7 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8 Love never ends. As for prophecies, they will pass away; as for tongues, they will cease; as for knowledge, it will pass away.
(lz: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 (9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10 but when the perfect comes, the partial will pass away. 11 When I was a child, I spoke like a child, I thought like a child, I reasoned like a child. When I became a man, I gave up childish ways. 12 For now we see in a mirror dimly, but then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then I shall know fully, even as I have been fully known. 13 So now faith, hope, and love abide,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love.)
中文版圣经的问题比较复杂,广为流传的和合本其实问题不少的,但是因为历史悠久,用的人多,所以还被广泛使用。
既然引用了,紧跟着的那句就别漏掉。
嗯。布丁的味道在于吃。
苏格拉底不立文字? 佛陀不立文字? 孔子述而不作 。。。
什么是不二法门? 维摩诘:。。。
有这个因素,比如现代派。但主要并不是这个因素。
英文ESV挺好了。NIV差点。中文的看新译本,或者标准译本。和合本毕竟一百多年了,语言优美,但不适合现代人,错漏也有一些。实在要看和合本也看和合本2010,纠正了一些错。
基督教不是处世哲学。没有错,这里说的,是人都做不到,所以我们需要神的帮助,神的拯救。基督教是有神的宗教,焦点在耶稣。我们所依靠的是神的力量。
假设你是真心想知道,我把以前写的帖子贴过来啊,有点长。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21404&fid=404&page=2
基督教里男人为头这个提法很容易会被认为是大男子主义。这是一个误解。我们先来谈谈基督教的男女观。很简单八个字:男女平等,男女有别。上帝没有重男轻女,创世纪一章讲的很清楚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记 1:26-27 和合本)。在创造里面并没有一个高低次序。
那么熟悉圣经的可能就要说,可是亚当是先造的啊,而且夏娃是为亚当所造的。这个是造物的顺序,并不是一个高低的次序。男女不仅来源于同样的材质,而且在创世纪二章二十四节还特别说明男女要联合为一体。“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 2:24 和合本)”。一体的东西有什么可分高低呢?男女在被造时是绝对平等的。创世纪二章中有一段形容上帝造女人来帮助男人,有些人就此推断女人比男人位份低,英文的翻译“helper”也有一点隐含这个意思。原文这个帮助者的希伯来字在圣经中是多次用来描述上帝帮助他的子民的字。如果我们不认为上帝作为帮助者比我们位份低,那么女人这个帮助者也就不比男人的位份低。男女本是共同受造,共同领命来治理这地。
从旧约到新约,圣经中记录了大量女性的伟大成就,从先知,领导,到妻子母亲。出埃及记里面的米利暗,士师记里的底波拉,约书亚记里的拉合,以斯帖记里的以斯帖,路加福音里的玛利亚,罗马书里面的非比,。。。男人和女人在基督教里的地位,就像保罗再一次在加拉太书里总结的:」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 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 3:26-28 和合本)”
然而男女平等,绝不等于男女一样。这个是现在经常被混淆的一点。以男女平等的名义,否认男女的不同,认为性别只是社会建构。其实男女的不同从生理开始,到心理,能力,分工。。。都有明显的不同。奥运会成绩就表明,不管叫不叫铁姑娘女汉子,跟男人拼体力,并不是绝大多数女性所能做的。在心理和表达上,男女也有自然的分别。这些都是明明存在不可推诿的。男女在工作中家庭里担当不同的部分,也是很合适的。能承认男女有别,才能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
男,女,父母,孩子都是有不同的角色的。上帝给了我们明确的教导。以男人为头。这是圣经确实的教导。这句话单听起来好像男尊女卑,主要是这句话并没说全,全句是这样的。“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哥林多前书 11:3 和合本)”。这里各人这个词,原文是男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关系是,神是基督的头,基督是男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
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为头”呢?首先,“男人是女人的头”这句是与“神是基督的头”并列对比的。我们知道三位一体是同尊同荣的关系。领导和服从的关系存在,但这不代表神面前的尊卑。基督服从父神,但他不次于父神。同样,女人服从男人,也不代表女人次于男人。
其次,男人是女人的头是在基督是男人的头的前提下。在家庭里的男性必须愿意顺服基督,成为家庭里灵命成熟的那一个,才可以做好家庭的头。他需要敬畏神,学习神的话语,按照神所教导的行事,了解家庭的需要,爱妻子,才能带领方向,树立榜样。如果男人根本都不遵从基督是男人的头,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好女人的头。
具体来说什么叫“为头”呢?是就发号施令吗?让我们看看圣经里怎么教的。“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 10:44-45 和合本)”。为头就表示要服事大家,还要负责任。如果一个丈夫家里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管,只是下命令给妻子,出了问题就推给妻子,这才不叫为头。
许多家庭纷争,是因为丈夫先放弃了自己为头的职责,又抓着为头的概念,当然会让妻子感觉到不公平。这绝不是上帝所订立的关系。男人需要真正让基督成为自己的头,自己才能带领服事家庭成为妻子的头。上帝属意我们有美好的家庭生活。我们需要学习自己该尽的职分,努力回到上帝为我们定义的家庭关系上,追去更美好亲密和谐的家庭,得到丰盛的人生。
好的,谢谢你。
所以 我也愿意相信 这几句话的效应 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出 几年下来 就看见了果实
我听牧师说的一句关于圣经的解释
他说 你们知不知道 有一本书 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的 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 科技的发展而过时 这本书 就是圣经
我一瞬间 好感动
喜欢你的解释
这个不太懂 实在争议太多了 我只看见了一些不好的人 在慢慢变好 包括一些家庭 所以 就一有空就去教会听一听
谢谢分享。我的理解是爱永无止息后面说的,预言的能力,先知的讲到, 说方言(就是可以和神通话,没学过也可以自动说其他名族的语言的神力) , 这些帮助人认识上帝的能力在我们灵魂回归神,上帝之后就不需要了。因为神就在那里,在也没有疑惑面纱,你的问题都会得到解答。可爱不同,即使身处天堂,在一个再也没去罪恶,哭泣的地方,爱永远需要存在。
最后,作为耶稣的学徒,最大的认知改变就是这个教义从来不是教我们要去做什么善事,去规划自身行为。因为,你也看过了,那样子爱的定义圣人也做不到。但神奇的是,当我们放下自大的心,愿意让耶稣的灵通过我们去做这些事情,就做的到。(例子就像你让一个普通小学去证明general relativity那没有可能的, 可把这个证明工作交给爱因斯坦本人去做,那就没有什么难的。).
世间也许许多只有在放下后才可以真的得与更多的现象和例子。我个人的经历告诉了我,我们的休息也是。当你放下放下什么事情都自己来自己想而信任依靠耶稣,你能做到的事情将是你多的,大的想不到的,而你自身也将成为更加充盈完善的自己。
以上个人感悟。共勉
其实中世纪漫长的黑暗年代,人们读经读的最多。近代以来,人们经读得少了,其他科学哲学文学著作读得多了,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
教徒都是这个水平? 哈哈哈 ,还猴子变来的.
最后这段是讲关于有和无,道德经开篇说的道可道(有)非常道(无)。就好像〇是一个空空的圈我们计作零,把它扭转一下就成了∞把零演化成了无穷。 圣经有一句有名的创世第一句“要有光”。这个光就是就是这一段所描述的爱描述的无有,但如果你处在纯光里是无法感受无法定义它的,要建立对立———用光之投影来感受这种光的一切。你可以说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是光投出来的不同的影,不同的知识体系是光投出来的不同的影,甚至每个人都是祂的分身同一个光不同角度的影,而我们为人紧紧抓住投影不放手,执为实有,各种对立对抗,而看不到本源的一体。真实是对立本就一体,无缘同慈,同体大悲,所有的分离都是为了用不同的形式感知那不可见的“光”。这光祂忍耐恩慈永不止息等等等等,它不彰显自己却无处不在,万物皆因祂而有。无是光之性,有是光之用。
爱是“恒久忍耐”, 我不认为忍耐是一种“爱”,任何“爱”需要忍耐还要很久,必然不可持续。 我认为爱从“悲悯”中来,悲悯自己,悲悯众生,从悲悯中生出力量来,生出爱,才可以持久。
其次,理解什么是恶,我们认为的恶,不一定是恶,有的“恶”,是因为我们从自己的私心来看,是”恶“,如果去掉我们的私心,那个未必是恶,如果不是恶,那就谈不上计较和发怒。
还有自夸和张狂,那就要深入了解自己,这些事为什么值得自夸?当我们把真正重要的事看重,其他的事自然就小了。
总之,我觉得圣经讲的这一段,我看到的不是“爱”,而是有点“咬牙切齿”的恨而已,只不过“忍”。因为慈悲,所以爱。这种爱,好像是一种“无对”,就是没有“恨”的东西而已。
一个小例子,我的孩子从小很挑食很挑食,挑到小时候体重不足5%,医生说他如果愿意顿顿吃icecream, 也可以。总之,任何他喜欢吃的东西,不论健康均可,确实有一点“恼怒:, 就是你·花一两个小时做的东西,吃一两口就停下。对他的爱是“恒久忍耐”吗?忍耐总归要爆发的。我觉得我从悲悯之心出发,想着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吧,心里难过着他的难过,因为他知道 好好吃来让我们高兴,反而因此生出很多的悲悯,知道他的不容易,从这个悲悯出发,几乎不对他吃饭不好生气排除了病理原因,后来发现他不喜欢任何需要费劲咬嚼的食物,对鸡块可以接受, 就变着花样,做鸡块相关的食物,现在7岁,体重超过50%,也非常健康。
re这个
我理解的时候也是用格义的方法,想到的也是老子的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这个强为之名的道是 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比较抽象,不像圣经里的道成肉身那么具象,直接给人类做可见可模仿的榜样,并且只有通过耶稣才能进天国,达到完美永生。
“要有光”,我觉得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中最高理念 善 (Good),世间的一切都是善的产物,各种理念的产物,就像圣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和万物一样。 光与影是不是像阴阳。
再有我们是基督徒,不是基督徒徒。 不要看有的基督徒行得不好,就怪基督。好像数学公式,你算错了,还要怪公式吗? 基督徒并没有比非基督徒高人一等,同样都有软弱,都不是义人。因这世界一个义人也没有,都被罪捆绑 而带向死亡。 基督徒只是承认自己是罪人,信耶稣为主,祂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因此担当了世人的罪,让我们可以和父神和好,祂是道路,真理,生命。 但信了基督为主后,并不表明就不会再犯罪,再有软弱,但只要人愿意悔改,神就怀宽容的心接纳孩子,如同老父亲拥抱回头的浪子。
阴阳是☯️黑白,光是超越太极的无极。 这么想想,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模型, 光就是光源,☯️就是观察与不观察的那个仪器,通过小孔的光子打到幕布上,两种象通过☯️的高速旋转的取舍观察,在幕布造就万象的投影。
佛陀讲无有一法可得,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光)而有不同(投影)。光落成语言相了,就会产生分歧与不同。去抓一切经典圣贤里所表达的离语言的相同的东西。
经文都弄错了。是贤圣,指贤位的菩萨和入了圣流的菩萨。“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跟儒家的圣贤没有任何关系。 儒家离道家都差得全远,基督教离儒家更是差得全远。
应该是外国传教士吧
一起读这些? https://twitter.com/waltermasterson/status/1720155151627915279?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720155151627915279%7Ctwgr%5E31bed7ab5e327a2a9c46c5e2d2a5cb603eb8b75c%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huaren.us%2Fshowtopic.html%3Ftopicid%3D2966745page%3D2
我不是基督徒,可是貌似大部分我做得到,所以我特别不能理解嫉妒心强的人
我的理解: 在新约圣经里,列了很多事项/技能都被认为是上帝(或者耶稣)对人赐予的恩典。这里面“先知讲道”是说那些教会里的老师(有圣灵相通的、懂得多的人。在古代,能读懂圣经的人很少,甚至很多人都不识字。普通人都是通过牧师讲解得知的)讲解圣经,这是一种神赐的技能;“说方言”是指在祷告的时候口里blablawulawula的说一些常人听不懂的(非人类的)话语,但是这是他与耶稣沟通的语言,这是一种神赐的技能;知识也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恩典。而这些恩典最终都归于无,是指大家都必有一死;死了,就与这个世界没有联系了,因为会进入天堂或者地狱。天堂和地狱与人类世界互不相通。在天堂,你已经于神在一起了,所以不需要这些恩典。
是的。不能就把这一段拎出来看。林前13章和林前12章是连在一起的。神给人各种恩赐来造就教会,因为哥林多人过分追求恩赐,保罗在这里教育他们恩赐没有爱重要。爱能让他们合一。而到主再来的时候这些恩赐都将没有意义。
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读圣经也一样。很多所谓圣经的谬误都是因着单独拎出一个句子。
这后面的话,是要指出爱是最大的诫命,爱比属灵恩赐本身更永久。当时的哥林多信徒重视先知、方言、知识等恩赐而忘了爱,是引起各种纷争的直接原因。
我不懂道教所以不敢说。我知道的是圣经里没有上面说的那些光影什么的。
圣经里与光相对的是黑暗,或者比作圣洁和罪恶。我不认为这两者是一般理解的阴阳的关系。
你用光与影的关系解释圣经的 要有光,我觉得我借助理念论好像可以理解了。
说 光与影 是不是像阴阳的时候,我觉得是我没有表述清楚,因为我是把你说的光与 影 这一对关系单独拿出来又放回帖子的主题 圣经里了,理解成 影 是与 光 相对的 暗 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模型”-- 这个我完全不懂了。
记得以前看过这篇文章,糊里糊涂似懂非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21/10/57220774_1060979778.shtml
嗯。诸法空相,所以 无所得 才有可能 心无挂碍 。。。远离颠倒梦想。。。
虽然大象无形,还要 执大象,可是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方便,否则只有佛陀本身觉悟,维摩诘自己沉默,孔子也不想说话了
以前一个老师常说You don’t need to know everything to learn something. 还常说 We agree to disagree. 我觉得说得很好。越学越觉得自己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但是还得借助语言来明晰一些道理。 我的理解是 当提到儒释道的时候,是指 儒家 佛家 和道家,而非 教,也可能是我对 教 知道的更少吧,所以大脑无法用它们来进行理解。
“圣经里与光相对的是黑暗”-- 我心里想光与影是否像阴阳的时候,想的也是与光相对的暗。因为我想到了 Job 2里的这一段话,不明白撒旦怎么和上帝关系这么近,好像阴阳似的。
https://bible.ccctspm.org/CUV/JOB/2/ https://www.esv.org/Job+1/
撒但再试探约伯 1又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2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哪里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3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你虽激动我攻击他,无故地毁灭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纯正。」4撒但回答耶和华说:「人以皮代皮,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5你且伸手伤他的骨头和他的肉,他必当面弃掉你。」6耶和华对撒但说:「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上帝和撒旦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和合本都是懂点儿中文的洋人带着中文翻译搞的,100多年了。那些中文翻译当年也是一些粗通文字的二流子。知识分子士大夫那个年代是不学基督教的
我很喜欢这段话,虽然我不是基督徒。我把这段话一直贴在墙上,每次被孩子/老公/父母气到或是想要发脾气,看到这段话都让我惭愧,继而心平气和。
后来看到《论语》里说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又在《道德经》里读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就突然豁然开朗——最高明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