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孩子,很多都是这样,一让他们面对现实里一些事(尤其是需要付出些努力的事)的时候就说“Life is boring. Life is meaningless. I don''t want to continue my life." 我觉得这是网瘾的一种表现,大脑很难接受或适应现实世界的事物节奏,只能被网络游戏里的那个节奏不断刺激获得满足感,不管是玩儿游戏、看视频等等,都有类似的表现。楼主除了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有没有一起陪着他玩儿一些board game ,比如chess 、跳棋、Catan、Monopoly啥的。孩子需要陪伴,如果不想让他只在电视和video game 里找到满足感,那就得家长花时间让他体会到video game之外的乐趣
楼主,我好奇一下。我学习好奇提问才起步,技术很差,很生硬,姑且一试,无怪。你可以无视:你听到孩子的话的话你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当时有什么感受呢?有难过吗?有害怕嘛?有焦虑嘛?以前你曾经有过同样的感觉嘛?具体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你的孩子提到average life,这个average life的定义是什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概念的?是谁告诉他的呢?above average 对他来说很重要嘛?如果他做不到你会怎么样?你曾经和他说过做不到的后果嘛?如果有,你具体是怎么说的呢?你感觉自己说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有担心嘛?有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嘛?有没有把这个担心告诉孩子呢?如果确认自己有这个担心和恐惧,你如何照顾你的担心和恐惧?你会怎么做?
🔥 最新回帖
你都知道他痛苦还推,有病吧。不擅长根本不肯呢个有什么好成绩,那推个什么劲?
游泳很累的,你每天游俩小时试试看!
找 therapist !
如果人的一生就是千篇一律地长大,好好学习为了将来找个好的打工仔工作,而且工作还仅限于那几个工种,赚钱结婚生小孩养家,一代一代循环下去,确实没有什么意思。我有些理解你孩子,以前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人心里会有个空洞void,或者说很容易感到空虚。不少人会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活着,我是谁?其实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无条件的爱。要达到父母的标准和期望,才能得到他们的肯定,表扬和“爱”, 可父母的标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是为孩子好的吗?父母真的有看到孩子的天赋和与众不同吗?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天赋,兴趣和passion所在,才会有努力的动力,才能找到和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我也会建议你们,学习了解下基督教,了解神造每一个人都是有他的美意,给每一个人的恩赐和计划都不同。当你了解基督的时候,你看事情和人生的眼光会大不一样,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喜乐和平和。绝对不会有想自杀的念头,而是活着,真好。
🛋️ 沙发板凳
每一个“总是第一”的孩子都是满心焦虑的,只不过有的孩子不跟父母说。有一些自己消化了焦虑,有一些只跟理解他的那个人说。
朗朗拿第七的时候气的不行,不会有人以为他纯靠天赋就忽然变第一了吧?这世界满都是天赋高,但是也很努力的人,所以你一不小心就要变第二甚至第七!
真的是,钢琴,游泳,机器人,老三样
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就容易有这个问题,考得好才爱你,考不好不爱你。你们俩一起看心理医生会比较快。
疯了这是。都别说12岁的孩子了,高考备考我一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都超过一小时。放学之后那些时间都去哪里了?为什么孩子心理状态都这样了还不能自由支配所有业余时间?还要塞机器人,游泳,钢琴这种自推很有趣,被人推又苦又枯燥的活动还三样一起来?
赶快停掉所有课外活动,让孩子自由支配所有放学时间,然后找心理医生介入。这时候还看成绩,真是疯了….
是typo还是真有988这个东西?
我想是因为游泳推的太厉害了,他又不擅长游泳,所以很痛苦
那就别推了呗,不过从你这个回答来看,确实像坑
不是一小时游戏吧,楼主说的是 30 分钟到一个小时的看电视玩game 的时间。 请问楼主除了这30分钟到一小时,孩子还有别的自己支配,可以随意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吗?没有得话成年人也坚持不了吧。
如果你儿子不是戏精类型,需要搞清楚是不是需要看医生。
游泳不就是强身健体,你们怎么推的?打算推出啥结果?
对于不打游戏的小孩来说,1小时游戏太多了。。。。但是小孩需要自己能做主如何使用的时间,哪怕是发呆,或者吃零食,刷电影。。。什么都行就不能是爹妈做主的"高效率学习时间”。每天按照别人的意愿活着当然很痛苦了。
吹牛逼, 以为别的孩子都是傻逼?!
如果你培养个爱读书的娃,12岁肯定不来缠你了,抱一本书一天都不抬头。
想想他真要想去死了,你推这么多有什么意思呢?放松点。
我赌一毛钱,如果是楼主挑的‘’有趣‘’的书,娃未必爱读
同情楼主
小孩可能是网上看了什么吧
是啊,可能七八岁就不理你了
让华人大妈推荐呗
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懵懂无知的我
你孩子多大?我是80后,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家里有的电脑,那时候一天的screen time 都有半小时了,何况现在的孩子。。
而且screentime不等于娱乐时间,自由娱乐时间应该远大于screentime,你家孩子weekday也没有自由娱乐时间?
能不能换个别的运动呢?12岁不小了,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钢琴也不需要,他自己喜欢就自己鼓捣,不喜欢当个乐盲也没关系
是呀,大人所谓的“引导”、“鼓励”,其实对孩子就是逼迫
想玩游戏,可以找个大人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嘛
楼主,我好奇一下。我学习好奇提问才起步,技术很差,很生硬,姑且一试,无怪。你可以无视:你听到孩子的话的话你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当时有什么感受呢?有难过吗?有害怕嘛?有焦虑嘛?以前你曾经有过同样的感觉嘛?具体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你的孩子提到average life,这个average life的定义是什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概念的?是谁告诉他的呢?above average 对他来说很重要嘛?如果他做不到你会怎么样?你曾经和他说过做不到的后果嘛?如果有,你具体是怎么说的呢?你感觉自己说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有担心嘛?有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嘛?有没有把这个担心告诉孩子呢?如果确认自己有这个担心和恐惧,你如何照顾你的担心和恐惧?你会怎么做?
楼主自己也一定要看,我的不专业评估是楼主自己对孩子的average life有很深的焦虑和恐惧,已经把这个焦虑传递给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