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无语。可以预见这些人的孩子有多压抑。幸好楼主老公还能听劝。楼主孩子就是个大号的Johny。根本没犯什么不得了的错。 Johny, Johny, Yes papa? Eating sugar? No papa. Telling lies? No papa. Open your mouth Ha ha ha!
很无语。可以预见这些人的孩子有多压抑。幸好楼主老公还能听劝。楼主孩子就是个大号的Johny。根本没犯什么不得了的错。 Johny, Johny, Yes papa? Eating sugar? No papa. Telling lies? No papa. Open your mouth Ha ha ha! 咸鱼红烧肉 发表于 2023-05-23 10:44
如果孩子认为这个钱是自己的,为什么孩子要reset counter,为什么偷偷拿钱。为什么父母问不承认?不应该是正大光明的拿钱吗?不应该一开始就很委屈我用我的钱是应该的?为什么是看到父亲拿出来的证据才开始扯钱而闭口不谈自己的行为? 这件事情唯一证明了,这对父母很好manipulate。如果孩子人品好,事后内疚,倒也罢了。万一孩子得到的信息是原来人可以manipulate啊。以后我可以manipulate my way out of any trouble。这就是一个slippery slope。
很无语。可以预见这些人的孩子有多压抑。幸好楼主老公还能听劝。楼主孩子就是个大号的Johny。根本没犯什么不得了的错。 Johny, Johny, Yes papa? Eating sugar? No papa. Telling lies? No papa. Open your mouth Ha ha ha! 咸鱼红烧肉 发表于 2023-05-23 10:44
你的世界里只有中国和美国吗?美国不习惯的就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了? A 1989 book by the American scholar and professor Francelia Butler records the nursery rhyme being told in Kenya in 1980.[3] According to Vinoth Chandar, the CEO of ChuChu TV, it was already old enough to have been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India by 2018, indicating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at least 60 years old (per Indian copyright law); Chandar wrote in 2018 that he "used to hear it" as a child, and that elderly people would also have listened to it as children.[4] The song was featured on YouTube in 2007, where it was used in an Indian commercial for the 5 Star chocolate brand.[4]
你的世界里只有中国和美国吗?美国不习惯的就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了? A 1989 book by the American scholar and professor Francelia Butler records the nursery rhyme being told in Kenya in 1980.[3] According to Vinoth Chandar, the CEO of ChuChu TV, it was already old enough to have been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India by 2018, indicating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at least 60 years old (per Indian copyright law); Chandar wrote in 2018 that he "used to hear it" as a child, and that elderly people would also have listened to it as children.[4] The song was featured on YouTube in 2007, where it was used in an Indian commercial for the 5 Star chocolate brand.[4] 心跳的希望 发表于 2023-05-23 18:53
这个和大人的401K类似的,401K是早拿出来要交罚款,楼主家的存钱罐满100可以拿出来买东西,但是没说早拿出来的惩罚是啥,所以孩子绝对和偷无关,就是game system。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和孩子讨论如何更好的建立规则。
很无语。可以预见这些人的孩子有多压抑。幸好楼主老公还能听劝。楼主孩子就是个大号的Johny。根本没犯什么不得了的错。
Johny, Johny, Yes papa? Eating sugar? No papa. Telling lies? No papa. Open your mouth Ha ha ha!
哈哈,恕我直言啊,这就和小时候有的人家和孩子说:”压岁钱我都给你存起来“没有区别,对孩子来说有一定可以自由支配自由access的零用钱是非常empowering的,不能花的钱和没钱没区别,不要像LZ家似的,都高中了偶尔给20还跟给了巨款似的。
最近在看bad blood. 按照你这个说法Elizabeth Holmes 也是大号Johnny
至于吗,你想成为Elizabeth Holmes 也肯定做不到。搞不好Holmes 从小就是被父母manipulate过头才成这样的。
谁小时候没撒过谎,谁成年后没撒过谎?正确的三观养成不是靠父母抠抠索索,严防死守,缺乏信任。
撒谎吃糖和撒谎喝汽水难道不comparable?然后你就上升到Holmes…你杠就是你对。
有些人脑子里的弦真是绷太紧了。好像如果不死死掐断任何错误的小火苗,孩子就会山体滑坡似的往罪恶的道路上狂奔。人性是有多的恶啊?
如果孩子认为这个钱是自己的,为什么孩子要reset counter,为什么偷偷拿钱。为什么父母问不承认?不应该是正大光明的拿钱吗?不应该一开始就很委屈我用我的钱是应该的?为什么是看到父亲拿出来的证据才开始扯钱而闭口不谈自己的行为?
这件事情唯一证明了,这对父母很好manipulate。如果孩子人品好,事后内疚,倒也罢了。万一孩子得到的信息是原来人可以manipulate啊。以后我可以manipulate my way out of any trouble。这就是一个slippery slope。
没钱的孩子多了去了。没钱就能做手脚,还能撒谎死不认错?
学校有没有穷孩子?如果有,是不是也可以不择手段从同学那里搞钱?
我没讲清楚, 我的想法是如果存到100元,就让他网上去看看各种tbill。不真正的用他的钱存,他的钱还是呆他储钱罐吧,怎么花何时花,花与不花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实际是用我的账户买。他做简单的金融决策,放张纸条进去,然后到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利息归我还是归他。比如买100块4周,如果在四周存钱罐都保持100以上,利息就归他,我把钱给他,如果不满四周,那实际利息就归我。 主要是用这个感受一下金融决策,机会成本。比如4周与8周之间的选择,涉及利息,再投资的间隔,中间把钱花了就没有利息的risk。 我们做最优决策是根据未来期望做的,我希望通过玩t-bill的游戏,他对期望,决策有个模糊的感觉。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家的孩子是因为父母过于苛刻才不得不撒谎?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学习不好被父母责骂?就是一个储蓄罐的事情。美国没有没钱的孩子了?假设LZ家孩子真的一分零用钱都没有,他的行为就自动Justified了?
是不是美国所有没有零用钱的13+孩子,都可以小偷小摸,作弊给自己搞钱都无所谓?
自己孩子被同学骗钱就不会那么淡定了!
事情要就是论事,没有必要不要escalate,不要上纲上线。这点好像很多老派华人家长都不懂。跟演电视剧一样,以为escalate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就能长记性,其实只会让人觉得你不理智,也没必要,让人放弃跟你好好沟通的欲望。
这么大的孩子了饮料都不给喝,零花钱也不给够,你们是对他一点点的信任都没有么?把teen当三四岁小孩来管。好歹问问他平时日常有什么消费需求,制定一个budget,每个月给零花钱,刚好能cover 日常需求然后再多加一点,这样有盈余可以鼓励他存钱。而不是让他克扣自己的需求来存钱!什么乱七八糟的老农思想。
我实在不明白有些家长为啥一定要那么多家规,很多事情不是你说NO,另外一个人就会乖乖接受的,还要求他必须忍住外面的诱惑,已经超出合理范围了。
说一个例子,我们周围6岁孩子,家里不给任何垃圾零食,每次开爬梯这家孩子狼吞虎咽的吃零食,饮料都是喝的秒gone速度,就为了能多要一杯。一个小姑娘,真的很难看好吗? 家里时不时给一点,她在外面都不会这样表现的。
对。这种父母如果自己是男的八块腹肌,女的fit无比,一直清淡饮食,也说的过去,这就是家庭习惯。但很多大人自己可以出去打牙祭,吃自己爱吃的无论健不健康,甜不甜,油不油,肥不肥,身材和fitness也没有任何管理,就是给孩子立高标准。搞得孩子只能在外叛逆。真的没必要
没有人说孩子就全对吧,但是作为家长为什么要把孩子逼上跟父母斗智斗勇的路上呢? 真的是毒品,烟酒,那必须是不可以,没得商量。 但是为了一点零食,饮料,逼得孩子动手脚真的值得吗?有些东西在家里给不是更安全吗?
啥都紧紧抓手里真的不是好事,抓大放小吧,大家都轻松一些。
这件事情里,很明显家长也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
自己再fit也不该是强迫孩子啥都没有的原因啊。 自己fit是自己选择,孩子要不要fit,只能建议啊,不该强迫啊。
对孩子d1要求不该是同大人一样的标准啊
你很中国老思想,应该有一定年纪了。再没钱的孩子,正常家长也会尽量给teen一点小钱当零用,也会让他们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买饮料,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不会把家里搞得跟监狱一样。
这辈子我身边还没见过任何一个13岁的孩子,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没有零花钱(无论数量多少)。又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山区或者农村,正常生活日常哪里都需要用钱的。碰到这种完全没有零花钱的情况的,父母基本上是极端control freak
就这个家庭,孩子错误的行为完全没有address,没有后果,父亲倒要给孩子道歉。你把它形容为监狱?你知道哪个监狱,狱警是听犯人的?犯人违规,毫无后果的?
天地有正气,这种是非对错不会因为时间而变化的。家里钱够也好,没钱也好,做人的道理难道会变?孩子不好的行为被抓,反倒要先检讨是不是给的钱不够?
我老公家里不准喝可乐,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碰过可乐,上了大学自己一箱箱扛回去,一天喝20几罐,一学期长胖三十磅这种事我会乱说吗。 这种父母就是脑子有问题。
我天。。。
明明就是孩子reset counter,偷偷拿钱,被抓了都死不承认的问题。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先address?好比老公撒谎跟人暧昧,难道不应该先address这个行为,再address老婆和老公关系中的问题,互相改进?
因果颠倒,前后不分,结果就是这个孩子manipulate父母,怼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accountability。
真的是teenager? 都13了守着个钱罐拿钱买饮料,楼主,你们管太多了才造成今天的局面。不是孩子没错,而是父这种行为是多年教育形成的后果。13岁的娃,是有用钱的地方的,让他大方去挣大方去花,不是父母往罐里塞钢崩他再偷摸去取。骂孩子、让他道歉根本不是解决方法。多创造机会让他挣钱,做家务、考试、比赛得分等,让他努力挣钱再坦荡花钱
对啊,这件事应该把娃的三观搞的稀巴烂了。 teenager的教育的每次的事件都影响深远的。要判断准确且中要害。否则如果父母自己都搞不清本质的就还不如睁只眼闭只眼的。孩子有时候能自己明白。 只能楼主以后留意一下孩子有没有其他的事情上会也表现出cheating 的特点再另行判断了。如果真的是喜欢cheating的孩子尝到了甜头不会只用一次这个technique的。这是一种能达到目的最快最容易的取巧方式。 如果只是偶然事件就不会在其他事上再用这个手段的。teenager的需求很多的,而且也比较resourceful ,比较demanding, 很多时候家长都满足不了, 比kids 要难对付很多,,所以楼主应该很快就会知道答案。
怎么说呢,孩子已经解释了动手脚的原因了
孩子不可能直接跟父母要钱去喝饮料因为知道肯定不会成功, 所以只好动手脚了。
动手脚不对是肯定的,但我认为父母才是因,孩子的行为只是果。 父母管得太严,超出正常范围了,物极必反导致了孩子的动手脚结果。
撒谎也只是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因为不撒谎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还天地有正气。哈哈哈哈哈哈,你这气场是刚出土的文物?看看人家白女,有理有据,轻松flip一个本来可以上纲上线的事情,还能让这个lz和lz lg心悦诚服。这就是个缩影,为什么某些华人不齿的白人能在美国社会如鱼得水,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本事本来就是稀缺skill。小中男本来能学会的,被儒家死忠爹妈压制几次,人就废了。
只看了前面两页的回复,有点儿出乎意料高赞的和占你老公的占绝大多数。我觉得批评是必要的,但过于严厉的方式不可取。孩子一定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对的,其实只要稍微点拨一下,了解一下对方的理由,严肃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顾及一下面子,不宜穷追猛打,效果应该最好。一旦上纲上线,孩子的重点就会转移到怎样Defense或者Justify 他的Behaviour了。
不管大人小孩,谈话是需要技巧,针对情绪的。
那位著名川粉,喜欢高压教育,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貌似精神上有洁癖的川粉们会对老川这个有名的流氓崇拜的五体投地。
在个别细节上冤枉了孩子,和自己态度不好,这两点当然要道歉。
小孩有他做错的需要批评的地方
我到觉得凡是讲证据很好,现实中就是光怀疑是没用的。
孩子动手脚了这件事就是这么被证明出来的,
这种不问缘由就说孩子偷不是严苛?轻易给孩子扣帽子不是上纲上线?不说孩子,你们有一个人是圣母从小到大一个谎都没撒过?
还有这个论坛那么多人恨不得一棍子把孩子打死,不是高高在上PUA孩子?
事发不是就应该问问孩子钱花哪儿?为什么要拿这的钱花?找出根源引导孩子。真的华人家庭长大的孩子压抑的太多了,真怪不得孩子长大后要远离原生家庭。
这个歌词太chinglish了 把小朋友们都误导了 是那个什么熊猫吧,福建一个公司出的
只有中国人会管吃糖说eating sugar 美国人不懂 我注意到这个是一个棒球队的小孩跟教练说他得到了很多sugar 教练一脑子?????
大人就是可以选择小孩的生活方式啊 你今天才知道吗???
大人vegetarian小孩就也这么长大啊 印度几亿人都这样啊 难道还问两岁小孩你要吃素还是吃肉 那才是莫名其妙吧
大人不吃猪肉自然小孩也不给吃 难道还能问小孩要不要吃猪肉,家里要反了
你的世界里只有中国和美国吗?美国不习惯的就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了?
A 1989 book by the American scholar and professor Francelia Butler records the nursery rhyme being told in Kenya in 1980.[3] According to Vinoth Chandar, the CEO of ChuChu TV, it was already old enough to have been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India by 2018, indicating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at least 60 years old (per Indian copyright law); Chandar wrote in 2018 that he "used to hear it" as a child, and that elderly people would also have listened to it as children.[4]
The song was featured on YouTube in 2007, where it was used in an Indian commercial for the 5 Star chocolate brand.[4]
这首歌是源自印度。我最早在cocomelon看到的。
你说老歌或者怎么样
事实就是现在没有美国小孩说eating sugar啊 并且现在的成年人,就是几十年前的小孩就听不懂了呀
美国人听不懂咋了? 美国人还不会摄氏度呢? 所以摄氏度就是错误的存在了?
还美国人听不懂eating sugar 。。。嗯 。。。你高兴就好
同意。即使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我也是有零用钱的。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