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中的和大孩子的关系,就是即使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假如我们是在别的情境中,比如说职场或者学校里相遇,我们也会彼此欣赏,也会想成为朋友。他们可以有和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有彼此欣赏吸引的地方,这个彼此欣赏的点不一定是金钱或者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你这也太理想了,我以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你正好相反,就是即便他有很多我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地方,但我还是爱他,包容他。我孩子从小就知道like和love的区别,比如我不喜欢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玩,但不影响我爱他们。所以我批评他们,time out惩罚之类的,之后,我们还会hug,还会说I love you.
无条件的爱,和接受任何行为,是两码事 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your behavior/plan/thoughts... 一直跟孩子说不要怕 say No to friends, you're still friends even though you say No. True friends could accept No.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父母和孩子 如果孩子希望父母接受他的任何行为,为什么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任何行为,比如,不同意孩子的变性 单方面的高要求是不公平的
原则上,unconditional love 的 scope,不包括变性。 这是因为变性是新生事物。而 unconditional love 的边界,是一般社会公认的没有大的争议范畴内。 新生事物,还有很大争议,当然不包括在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 就好比藤校学费,不是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但如果是本州的州立,并且父母收入超过联邦 student loan 的线,算在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内。
我自己可以接受unconditional love这种说法,也觉着自己能做到。但就像楼里有些回复提到的,概念上不能混淆love和支持娃的任何决定。 比如我不会支持娃直接去变性的决定,所以娃如果提出这个决定,我会告诉他我认为这是个很serious的决定。作为关爱他的家长,在没有全面了解他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这个决定的所有可能后果之前,我没法同意支持他的决定所以没法finance his proposal but I will finance all diagnostics and research related expenses he wants to do on himself and the operation as long as all resulting information are shared with me。不失去自己独立的判断,但也不刚愎自用(能被足够多的客观证据改变自己的立场),才能保证自己的情感包括爱是对家人有益的。 其实家长们也可以做个思想实验:假如娃无论你如何反对,自己找到了资金(比如靠打工过苦日子攒钱)还是去做了这个手术,然后做完手术后一年被真实的副作用教训了但想改回到最初已不可能了。这时学到了血的教训并反思后的娃找你求援,你会说我们已经断绝关系了你需要自己面对这个决定的一切后果,还是会接纳他然后帮他从现在的状态重新开始积极向上的生命历程呢?
对错可以讨论,意见可以讨论。 但一般原则,具体这个不属于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 就好比现在红州不许堕胎,蓝州允许合理条件下堕胎。 这样的话,因为存在一般意义下的争议,堕胎问题就不算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要看具体情况。 否则的话,家里万一有两党,这党争也能 uncondtioanl love 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好比红州通过法律不准堕胎,那么蓝州一定要通过不准堕胎的法律吗? 类比很简单,unconditional love 就好比联邦宪法。如果你能搞到联邦最高法院,成为高院判例,那蓝州就必须执行。 否则的话,各州自行其事。 小孩的家庭 vs 父母的家庭,就是两个不同的家庭。 这就好比两个不同的州。边界就在州界上。
说明每个人的底线不同,过了线我选择放弃爱
"我的理想中的和大孩子的关系,就是即使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假如我们是在别的情境中,比如说职场或者学校里相遇,我们也会彼此欣赏,也会想成为朋友。他们可以有和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有彼此欣赏吸引的地方,这个彼此欣赏的点不一定是金钱或者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你这也太理想了,我以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你正好相反,就是即便他有很多我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地方,但我还是爱他,包容他。我孩子从小就知道like和love的区别,比如我不喜欢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玩,但不影响我爱他们。所以我批评他们,time out惩罚之类的,之后,我们还会hug,还会说I love you.
娘炮真的不一定是同性恋。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兼朋友,高中三年都是我俩一起出黑板报,所以交情很好,他说话举止仪态都很娘,但一样结婚生子,老婆也很漂亮。他自己创业,公司做得很不错,身边大多数朋友都是女性。
但变性肯定不在这些事情的其中之列,变性没有违反社会公共道德,且没有影响他人啊? 我不会因此不爱孩子不管孩子,但我会劝孩子这个事情是大事,且是不可逆的,多给自己几年时间好好想清楚,不要在青春期一时冲动做了决定以后后悔。 如果孩子28岁做这个决定,我会觉得这是个成熟的他的个人选择我会支持他。
那个孩子变性就断绝关系的家长,本质上和逼孩子结婚生孩子否则就断绝关系的家长没什么区别。把孩子的意志孩子的人生当作自己的控制物
+1 太同意了。 孩子怎么可能脾气性格才华和观点都时时处处 契合父母意愿, 还彼此欣赏呢, 那是凤毛麟角的情况 。绝大多数孩子,都和父母不一样。 倒不是说一定要全盘开心的接受,但是有些父母甚至距离现实太遥远了,认不清现实 所以才会非常失望、失落 ,就完全没有想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影子、傀儡、皮影戏,或者灵魂知己、生活伴侣,不是。 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年之后更是独立的思想和生活着。
喜欢MM的发言,手动点赞~~
性向和性别是两回事 一个是sexual orientation;一个是gender。前者更像自然规律,后者更像social structure。 gender跟sex经常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谢谢你,因为我说可以以这个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也许升学用的上,他就来和我探讨了。
在讨论的期间,我多次问他:你有没有同性恋或变性倾向?迄今为止,没觉得他有这个倾向,大家都说平常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吧。
我曾经和他说,有些孩子为了升学说自己是LGBT,他不屑一顾。
这就好。 美国长大的ABC就是很单纯,不如国内的孩子圆滑,也不如这里有知识有社会地位的白人家庭的孩子圆滑。
上学时代认识一个类似的,仪态动作和说话非常女性化 但长得是个五大三粗的男生。 不清楚后来去哪里了但很想知道。 纯属正面意义的好奇,因为觉得他可能是性别错位了,应该是女孩,如果需要变性的就是他那样的,希望那样的男生也能找到真实自我吧。
而且 unconditional != unlimited,不要犯日本二战错误解释无条件投降的错误。
对。 因为这个,可以理解为什么父母对不肯生育下一代的孩子的失望。 父母希望自己的基因能遗传下去,算是生物本能。子女不愿意,那父母也没有办法。既然子女都已经成年,不存在父母必须养育子女的问题,那么父母因为子女不能满足自己基本愿望而断绝关系,子女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成年人了,做了决定就自己承受后果吧。不能生是一回事,能生不愿意生,还强求父母无条件的爱,彼此都放过对方吧。
这种就是gilt trap manipulate孩子,为孩子顺从父母心意加筹码。 unconditional love我觉得是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心意。出发点是孩子自己。
如果双方都坚持坚决自己的想法谁都不愿意让步,必然会导致决裂。在变性和不变性之间想有缓和的余地说实话挺难的。更“聪明”的做法只是旁观者臆想出来的。
谢谢你,昨晚他红了眼,我是觉得他以为为人父母是应该无条件爱他们,现在他失望了,我想让老公和他谈谈,我老公因为工作性质,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情绪稳定不像我急躁,希望我老公能够让他明白,现在的舆论导向,政治正确是不对的
鬼才信呢 。 多少teen 和父母话都说的少了, 还无条件的爱呢。你是pua当父母的吧。
唉,看一下二战历史,日本混淆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和 unlimited surrender 的差别好了。
日本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之后,连天皇都保留了。
这个事情上我站父母,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孩子做的事情超出了父母的底线,父母可以不爱孩子,同理孩子也可以不爱父母。没有谁对谁错,大家都是独立个体可以有选择的自由,只要不触犯法律都行。
未成年子女对父母,没有 unconditional love 的要求 。
Unconditional love 对于未成年子女,确实是单向的。
感觉有点在跟蛮族而不是文明社会讨论。
那你问问, 他现在还无条件的爱你么? 爱你会尊重你的看法,即使你的看法在眼里是 过时,落后的,是偏见么?
爱孩子,也爱自己啊。 当父母的,需要时间,空间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情感,想清楚怎么做,不应该么? 成年的孩子能做到理解,尊重么?
温和而坚定。 美国家长也不是无条件接受孩子的任何想法的。但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标准就是:温和而坚定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呵呵,你的文明你定义的呗。 就是pua父母。 美国文化不就是always blame the parents.
别人变性的权利我当然支持,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孩子今后还在teens时要变性,我估计心里很难接受吧
父母 vs 未成年子女,在影响力上不对等,所以有 unconditional love 一说,边界提供双方的安全感和信任。
你个当年蒙古铁骑蛮族,当然不用说啥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反正赢了以后都是都是男人杀光,女人性奴光。unconditional surrender 鬼才相信!
我不知道动不动就断绝关系算不算温和而坚定
那个当然不算啊。很不冷静的对抗方式。估计那个女孩的父母都是搞技术的,不怎么和人打交道。所以我才提出我自己的建议啊。
如果孩子不接受, 在学生群里会被打成Transphobia , 被别的孩子嘲笑的。 从高层到社会到学校都在Push 这个Agenda, 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无条件的爱,和接受任何行为,是两码事
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your behavior/plan/thoughts...
一直跟孩子说不要怕 say No to friends, you're still friends even though you say No. True friends could accept No.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父母和孩子
如果孩子希望父母接受他的任何行为,为什么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任何行为,比如,不同意孩子的变性
单方面的高要求是不公平的
这是因为变性是新生事物。而 unconditional love 的边界,是一般社会公认的没有大的争议范畴内。
新生事物,还有很大争议,当然不包括在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
就好比藤校学费,不是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但如果是本州的州立,并且父母收入超过联邦 student loan 的线,算在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内。
我说的是teen以前,以前 至少我家两个样本现在时不时让我感到他们爱我比我爱他们多。teen之后什么样我还不知道,敲敲木头
但是还是无法改变蒙古铁骑的思维。
+1 楼主也多听听孩子想法, 既不要直接用对错判断句式就给他下结论, 但也不需要全盘接受孩子的思想,恰恰应该彼此都明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的 。 具体到变性这件事, 首先,人有权利自主决定自己这一生怎么生活。但是,有些决定非常非常重大,不仅是心理上 更是生理上, 不可逆的改变, 会改变一生,会经历很多困境。这样的决定一定要非常慎重,而不是受朋友或者社会风气的影响, 与时代潮流无关而应该遵从本身的取向,应该在成年后慎重考虑再决定,与家人充分沟通,别意气用事。 给孩子讲讲那些负面的例子, 但也讲讲正面例子。我觉得金星就是正面例子, 她二十大几了才想明白的。
MARK. 这个MM的答复好。下次我遇到同样的问题就这么回答。 我就说嘛,华人MM藏龙卧虎,有那么几个好答案就值得发帖子问。
也MARK。
teenager 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实际上自主权利越多,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围就越小。
另外 unconditional != unlimited。
或者这么说买菜大妈可能容易理解,uncondtional love,就是类比买菜不许讨价还价的意思。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特斯拉是 uncondtional pricing,无论客户西装还是嬉皮装,进门一个价。
而两田的 dealer 是 conditional pricing,给多少价看 dealer 心情上下浮动。
而不是说,特斯拉比烤肉拉更便宜。
当然这个比方不是很确切,但适用于华人版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
我 其实正想说这个例子不好。州立学费的这个例子估计只能在华人中间适用。
LGBQT 怎么伤害女权了, 莫名其妙
我自己可以接受unconditional love这种说法,也觉着自己能做到。但就像楼里有些回复提到的,概念上不能混淆love和支持娃的任何决定。
比如我不会支持娃直接去变性的决定,所以娃如果提出这个决定,我会告诉他我认为这是个很serious的决定。作为关爱他的家长,在没有全面了解他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这个决定的所有可能后果之前,我没法同意支持他的决定所以没法finance his proposal but I will finance all diagnostics and research related expenses he wants to do on himself and the operation as long as all resulting information are shared with me。不失去自己独立的判断,但也不刚愎自用(能被足够多的客观证据改变自己的立场),才能保证自己的情感包括爱是对家人有益的。
其实家长们也可以做个思想实验:假如娃无论你如何反对,自己找到了资金(比如靠打工过苦日子攒钱)还是去做了这个手术,然后做完手术后一年被真实的副作用教训了但想改回到最初已不可能了。这时学到了血的教训并反思后的娃找你求援,你会说我们已经断绝关系了你需要自己面对这个决定的一切后果,还是会接纳他然后帮他从现在的状态重新开始积极向上的生命历程呢?
前面有附加条件,父母的收入超过联邦学贷的标准。
法院有过判例,父母不肯付,法院要求父母一定要付。
大部分州,父母不能随便不付小孩的大学学费的,如果父母收入超过联邦学贷截至先,而又被告上法院的话。
当然看具体州。
大学学费不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收入超过这个坎儿,但是要孩子自己挣学费或者贷款的有的是。
华人版真的是蛮族 ~~~ 就不能谷歌搜索一下吗?
你可以要求娃自己付,民不告的话,官不管。但如果小孩告上法庭,有判例的。当然还是取决于具体州。
有道理。如果是我,不会试图去挑战孩子学校或朋友已经无争议的事,这样容易让孩子误会我只是想“赢”想“control”。可以谈谈一个群体中无争议的事,换一个环境就未必是无争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什么。
有无争议,指目前的大众群体。
否则我们用蒙古铁骑群体好了,可以屠城,可以性奴,那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有意义吗?
属实
+1
这和强奸杀人完全不是一码事
这个角度好像有点道理,现在同学们一面倒的支持那个女孩,认为她家长是错的,我们提出站队家长会让孩子不理解,认为我们要control他们,没有自主,teen正是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候吧
不需要站队,只需要问他们一些基本的逻辑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unconditional love是单方面的吗?如果单方面,是否公平?
如果不是单方面,孩子是否应该接受父母的一切行为?如果不能,那是否可以降低对父母的要求?
不要说孩子没能力啥的,这里纯讨论“爱”,人人都有能力“爱”
没错
就是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something of you.
你没看明白,对孩子来说,他的学校和同学就是“大众”,所以要给他指出来,有些其他的“大众”并不认同,而不是强调家长自己的不认同。讲事实总是没错的,由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属于哪个“大众”。
对错可以讨论,意见可以讨论。
但一般原则,具体这个不属于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
就好比现在红州不许堕胎,蓝州允许合理条件下堕胎。
这样的话,因为存在一般意义下的争议,堕胎问题就不算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要看具体情况。
否则的话,家里万一有两党,这党争也能 uncondtioanl love 吗?
我绝对不是蛮族,这个至少我附近听说的,不是法律,没有强制意义
蛮族也可以听蛮族说啊 ~~~
而且没有强制意义,可能是指警察不管。这个属于民事,警察真的不管。得先上法院。
好吧你赢了!
楼主你和儿子的观点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其实没那么重要,不过可以预见你儿子会对你们的谈话越来越失望,这对他的认知和你们的关系是一种负面打击。 我相信无条件的爱,但不代表无条件接受。我爱我的孩子,但我确实没法接受她们所有的选择。我觉得爱和不能接受,不冲突吧
说的没错。当然更精确一点不是反对他,而是反对他做的事情或是决定。
很多人总把爱和approval揉在一起,整的好像要么就是溺爱要么就是分手,感觉还没有掌握沟通的基本能力,没法处理需要和平处理意见分歧的场景。
其实这事本身对大多数人是旁观,不需要上升到爱的高度的,你孩子失望的是误会你们以后在同样关乎他自我的问题上会不支持他,而他将来的自我问题大概率是自由择业之类的,不要让他有这种误会。
我感觉是这样,后悔提出写论文的提议了,原本他就是当个新闻和我说的,我们亲子关系原本很好的,他基本上啥事都和我说
非常有道理,上升到我们不支持他任何的自我决定,想控制他,只有他按我们的意愿做才会爱他,这个让我很不适,不知道怎么说他才能懂,学辩论的孩子就想着说服别人
变性,非我所愿,但是应该不会影响对孩子的感情。
你就明示不支持,因为用你自己的 discretion。
如果被继续问,因为这不属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 unconditional love 的范畴。unconditional 不是说 unlimited。
如果继续被问,那就说 unconditional love 通常只适用于在大众范畴,已经是定论没有争议的范围。
如果再被继续追问,那就说,我要说的都已经说清楚了,我们现在不需要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那如果儿子说如果他的儿子变性他完全可以接受,那么我们作为父母是否就应该接受儿子变性呢?
每个个体对于具体事件的接受标准是很不同的。对这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变性不是等同于杀人放火的事情。
这个事情,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老中父母自己思想认知上和孩子差距过大的问题。也不说谁对谁不对,这种认知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父母既然来到一个新的国家,也应该相对的和孩子保持一定的沟通,接受一些新事物。
其实孩子是自己辛辛苦苦生养的,如何能不爱,让孩子18岁走人,因为和父母三观不一致,想眼不见为净,在孩子眼里就是父母不爱他们了,真的很矛盾
你有没有搞清楚啥是爱?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就是不爱了吗?不知道别瞎说。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最好分开说。观点是观点,手段是手段,爱是爱。 帮助孩子把概念分清楚更重要吧。楼里有些人概念没搞清楚,观点倒是决绝,真是让孩子寒心。
感情这个不用提。
缺省设置就是,所有 unconditional 范畴的,当然仍旧是 unconditional 的。所有不是 unconditional 范畴的,看心情,或者文言文就是个人自己的 discretion。
无条件的爱不代表无条件的支持孩子的任何决定
如果他朋友青春期荷尔蒙不稳定导致抑郁,要去自杀呢?他也支持那孩子立马去寻死吗?肯定不会吧。抑郁自杀很可能是当时冲动的想法,但是自杀这个行为是不可逆的。同理,他朋友想变性也可能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他要做的是尊重别人,鼓励人家做理性决定。而不是撺掇别人立马去变性。
我会觉得大多数选择这么做的人,必然有他们自己的苦衷。简单被洗脑就会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应该是很低的。
家长不接受孩子,如果变性就爱,如果好好学习就好,如果听话就爱。这些都不是真的爱,而是控制。
你只说你想法中的事实部分,比如让未成年人做这样不可逆的重大决定是不是合适啊?关于对方家长,说大概率家长出于爱最后都会接受,这是事实。我觉得你和孩子的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他在爱的定义上成熟起来。
这么说还挺有道理的。
我是经常这方面被我家孩子教育的。有时候看到奇装异服,譬如男生穿着比较女气,我流露出不理解甚至嘲笑,就会被我家TEEN娃鄙视。慢慢的,我也有所改变,接受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是非常多样化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好比红州通过法律不准堕胎,那么蓝州一定要通过不准堕胎的法律吗?
类比很简单,unconditional love 就好比联邦宪法。如果你能搞到联邦最高法院,成为高院判例,那蓝州就必须执行。
否则的话,各州自行其事。
小孩的家庭 vs 父母的家庭,就是两个不同的家庭。
这就好比两个不同的州。边界就在州界上。
这个合理。这种有巨大impact,甚至不可逆的,应该有法律禁止在足够成熟之前实行。
就是动物性的爱呗。小动物需要年长的动物帮助,才能存活,就美化成’爱’了。 等teen了,有独立思考能力,成活能力了。 就不‘爱’了。
那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为啥要给自己洗脑说什么无条件的爱。
这种情况讲真可能还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自己选择以此为耻。
你这么理解也可以。
unconditional love 的本质,就是定义边界。
同感,我会很不喜欢孩子做的一些事情,一些选择,但是我还是很爱他们的,会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为他们的长久喜乐付出。
就是这个道理啊。握手🤝!发现楼里好多美眉认为爱就是支持。混淆概念了啊。
然后呢,成年子女要是爱父母的话,会愿意花时间精力帮助父母成长,帮助他们摆脱‘耻辱’感么? 还是说, 父母有‘耻辱感’就是父母的不对,不能容忍, 是‘toxic parents'. 要脱离?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会生气的。只是因为想法做法不如你意,你就要踢他出家门。换成自己是个孩子,如果要选择某种生活方式,父母不喜欢,就要踢自己出家门,你生气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