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diversity statistics show that men make up 52 percent of the full-time undergraduate population at MIT, while women make up 48 percent of the student bodySep 3, 2022 真没差多少,大Boston很多大学的,同校不一定占优势
MIT diversity statistics show that men make up 52 percent of the full-time undergraduate population at MIT, while women make up 48 percent of the student bodySep 3, 2022 真没差多少,大Boston很多大学的,同校不一定占优势 落地无声 发表于 2023-04-22 15:52
我家才三岁,重度火车爱好者。我们带他去mit逛就跟他说如果他能上MIT,他可以每天从家坐commuter rail和红线地铁去上学。所以丫的现在每天说 I will go to MIT for college cuz I can take commuter rail and redline everyday.然后再加一句mommy you can take the train with me 😅😂
🔥 最新回帖
这又不是说开始就能开始的。家长留个心眼,慢慢准备着。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得是娃自己的想法才行,家长只能引导。看娃的成熟度吧,五六年级开始就不错了。
真正有天赋的人,不会需要推的;家长都不是一代人,多支持就够了。
天分当然最重要,但是天分到了家长再推一推就能更好。当然我们这种没天分的就直接躺平了。
拜托。二年级啊,七岁。啥community service???
🛋️ 沙发板凳
二年级小娃家长,嗯,同祝福。
MIT 举办的Math prize for girls, 进入前三十六。
2年级。。。。。。。
看爹妈吧
这么精确?MIT有明示/暗示cut off 线是36名么?
也听说过类似的项目
据说是录取比例有高达30%以上。
math prize for girl 比赛拿到honorable mention 以上的孩子(去年可能是36人,一般三,四十人)会被邀请参加Math prize Olympiad. Math prize Olympiad拿牌的孩子大都能进来年的MOP。MOP女孩申请M的都进了。
其实分享也没什么大用,重走一遍老路不一定就能有相同结果。
纯属家长想太多系列,劝你不要逼娃太狠。是mit的料不用推。
谢谢🙏
没条件捐楼,所以看看她能上需要努力做些什么。
谢谢。
刚去看一眼,第一名有五万块啊
好的,我记下来了。目前她是喜欢数学的,但她小小娃,学得好也不算啥。
这就没办法了。带娃太耗时间了,陪娃和努力提升自己只能二选一,我目前是选了花时间在她身上。不过即使没有娃,专事提升自己,我感觉也最多去选个议员啥的这种不太干实事的岗位。
确实如此
就是自己琢磨一下,也没跟娃说。娃五岁的时候已经给过我big talk,说虽然她来自我的卵子,她跟我很像,但我不能control她喜欢啥或者不喜欢啥。当时我就是随意说她可以去医学院。
我的想法,我觉得去mit的话,女娃找对象容易。
2年级不是正好,top5不是梦
看看有啥可做的,但我不强求。随便上个大学就行,等她上大学以后我就努力工作,争取给她兜底。
好的,记下来了。
我就是觉得mit的话,女娃比较容易找对象,所以想往这个方向发展。看看有啥思路,我可以照猫画虎试试。
我认真说,找nerd做老公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理工女本来就性格直。
我自己就是理工女,很烦我老公理工男。
她上大学你以后才努力工作?
其实,上mit,不是你努力不努力就可以上的
哈哈哈哈,想得长远哦,MIT男女比例也是一半一半的。
谢谢,我来琢磨一下。
MIT diversity statistics show that men make up 52 percent of the full-time undergraduate population at MIT, while women make up 48 percent of the student bodySep 3, 2022
真没差多少,大Boston很多大学的,同校不一定占优势
现在分给工作的时间不够多,早上送她上学,下午接回来去课后班,还有各种活动playdate啥的,非常耗时。
那是现在的行情,等这小学二年级的娃🈸️大学还有十年,天晓得美国大学申请变成什么样子?太乐观了!
就是先定个目标,所以定个高的。其他学校我们会考虑local的。
越往上读越耗时。。。昨天还和一个有两孩子学击剑的妈妈聊,她自己当医生的说等过两年他们上初中了她要辞职了,陪他们南征北战了。
最容易攥钱的还是没有娃和娃小的时候。 越大越花钱。
既然是定个高目标,隔壁应该也不错的,如果stem 不够顶尖,可以考虑去隔壁。从小就开个非盈利组织,服务社区,说不定真可以做出点业绩。
贴隔壁可以来mit选课。
前一阶段,MIT男杀暗恋女的订婚对象。另外Wellesley 的女校是和MIT合作的据说MIT的优质男被来自这所学校的白富美捷足先登而不是本校的女生
要找对象应该去哈佛吧
你都没看懂别人在暗讽。。。
是的,MIT男生经常bus 去女校开party的 :)
隔壁比MIT更难,MIT至少还有个录取标准就是stem竞赛。
不怎么想去纯女校。当然,这是我目前的想法。到时候娃会有她的想法。
那位层主不是建议你女儿去女校。
就当是祝福了。懒得生气。我们小小娃,设立一个最高理想,慢慢来也不错。上不成也无所谓呀。
MIT是D3,相对要求低一些,但是要靠这个进也不容易。朋友家男孩,游泳是州里前一/二吧,学业上是全校第一非常好,EC也好。教练请他们去MIT visit了,最终也只是wl,去了CIT。
女娃搞奥数,进全美前四百,就差不多了稳了
展开说说第二句话?如果不容易,就不定mit做为最高目标啦。
谢谢建议。之前有个老乡也是建议community service做起来,你觉得几年级开始比较好?六年级?
omg,吓死我啦。不过我们没选比赛太多的课外活动,实在吃不消。
D3的教练说了不算,还是得自己的条件能进才行。
必须有比赛,所有的课外活动如果没有比赛,怎么体现outstanding呢?尤其你的目标高
Mit学生父母的收入确实是T5最低。Stanford有17%的学生家庭收入top 1%, MIT只有5.7%。MIT也是T5里面唯一一个学生明普遍比父母收入高的学校。
小学也可以,先做起来,然后带动周围的孩子一起做,体现leadership。到初高中后期可以开个非盈利组织接收sponsorship,然后做大。
Re! 这年头牛校就mit的学生保证头脑聪明自己有实力了
朋友家女孩在MIT,父母收入在$25万吧,不出名大学教授,算穷么
这个套路在5年前可能管用,太老套了已经
会一直有用的,重点是不能造假包装,国内来的一整套包装就显得假
本地的一个妈妈3年级娃已经是在准备奥数,网球天天练,3次私教,4次group,说是明年去FL练球,目标MIT。
另一个是三个儿子美国白人家长,大儿子冰球和赛艇 妈妈说这个儿子是天才,所在高中每年都有4-8个MIT录取,目标MIT
真心说感觉楼主家娃 得抓非常紧,有希望
也未必,MIT也需要讲diversity的,也要录取一定比例的某些族裔。
一家中国人孩子, 学业是全校偏上,不是最好的, 游泳是小学最后一年才确认自己感兴趣, 初一开始在当地一个普通俱乐部开始练的,每周7天,每天三个小时,家里还有年龄差得比较大的小娃,家长精力主要在小的上面,勉强应付接送老大训练,靠同学家长carpool不少,
他本人就是喜欢游泳,喜欢比赛, 成绩一直稳步往上走,高2的时候在俱乐部的成绩飞跃比较大, 高3的夏天拿了当年全国比赛,一个泳姿的 29还是30名, 成绩都在美国泳协会的一个网站上可以查到,
高3的时候。自己意识到可以试着用有游泳的成绩来申请大学,
高四,自己按照自己的整体游泳成绩,联系了自己认为有可能的学校,最后是 D1的的一所藤校,教练给发了邀请,
提前参观学校,最后他选择去了,
大二上半年就不再游了,
退出了校队
现在出来工作,普通工作,
人话不多,很聪明,很知道享受生活,
不是那种工作赚钱上自推的人
家里经济条件正常,
弟弟现在在同一家俱乐部里练游泳,
和他比,差了很多
笑的不活了 父母吐噜下去很容易啊 如果下去了,娃没上来,岂不是...😂
靠体育recuite的孩子11年级就定了吧。我另外一个朋友家女孩,某个泳姿全国排名40几,recuite 去了P,S没要,游泳好的都是早早就准备了。
这是因为lower income,first generation 是另外一个pool 吧
我记得他说他是应届, 秋季学期去参观的学校, 参观完后教练就让他考虑接受offer, 他立刻就定下来
以前工作上认识的,他刚本科毕业, 干了1年多,烦了,跳槽,跳到新地方干了不到1年又烦了, 又跳了,孩子很聪明,话不多,很多事情都无所谓的样子,
工作的时候经常请假,跑到外面去旅游,野营,玩跳伞, 或者跑到南美某个地方去蹦极,我记得看他的instagram
最近几年没联系, instagram 也变成private
哈佛也是两倍。其他学校不清楚。
你都没看懂楼主其实是懂的。。。
嗯,有比赛。就是相对少一些,每年几次。每周都有比赛的吃不消。
我觉得至少得自觉性很高,专注力强。
谢谢谢谢。
MIT希望小孩是优秀的小孩,是自然优秀的小孩。你小孩足够优秀的话,自然会被录取的。
比如,能够拿全国奥赛第一名的娃,肯定不是妈妈让她去参加奥数班获得的。这东西,真的就是金子可以发光。
我娃没那么多想法。她有说过希望妈妈有很多钱,我说妈妈的情况,如果赚很多钱,就得付出很多时间,就没时间陪她了。说我做了选择,要多陪她。
难度而言,我不觉得mit和千万富翁或者州长有类比性。就是一个高校而已。去了读完也只是一个起点。
我发帖只是取取经,看看能做些什么。她去不了也无所谓呀。
还是得看你女儿自己,除非很有钱,家长真的只能是在旁边加油鼓劲不拖后腿而已。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刻意推上去的,不是自己意愿的,读完大学以后更迷茫,也许还不如一般学校出身却对自己有非常准确定位的。
我认识一个三年级网球娃也是一周六次,四次私教,两次group。我们还没有ready同样活动一周做六次。也许四年级或者五年级开始。
有的时候家长从小推一推,引导一下也是可以的。我家孩子是M录取的,但是并没有参加任何的奥赛,因为父母没有参加过这种竞赛,本身就推不了。但是孩子从小就喜欢乐高,所以我们引导后来向这个方向发展了。
对自己准确定位太难啦。
趁着她还是小学低年级,开始准备着。像楼上说的数学竞赛,非盈利组织就可以开始做起来。推动推得动或者以后她想不想mit另说吧。我就是觉得我做为家长得行动起来。
就是给她创造条件吧。毛遂自荐所谓脱颖而出,也得先被放进袋子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家长还是得做个领路人吧。小孩完全没机会接触,也很难脱颖而出的。普通老百姓,尽人力,听天命吧。努力过,如果不行,那就放弃呗。大学是人生的起点,不是终点。我们努力,也是希望娃有个好的起点。但是人生很长很长,孩子会有新起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