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性格,怎么cope with stress是可以学习,也必须学习的。人不是说我不要压力就没有压力了,压力无处不在,小的包括考试,重要的presentation,大的比如失业,家人生病。。。这些都是压力,要循序渐进的训练自己减压,self talk,听音乐,健身,和朋友聚会,到大自然中去。。。等等都是proven effective的减压舒缓焦虑的方法。 还有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不自信,压力更大更焦虑。举个简单的例子,public speaking,很多人对这个非常紧张,压力很大,但是通过多练习多准备多学习techniques,达到自如以后这也就不是什么source of stress了。
干活,家务活,外面打工,知道人生都是不容易的。不是天天美美的开心的,随便做点什么都great job!然后发ribbons,medals just for participation. 这些都干不了,没时间,那就参加体育活动,一定要参加比赛,从小就参加,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小挫折经历了,慢慢经历大挫折,慢慢就能越来越有韧劲,能抗一些了。
🔥 最新回帖
你说的是性格,怎么cope with stress是可以学习,也必须学习的。人不是说我不要压力就没有压力了,压力无处不在,小的包括考试,重要的presentation,大的比如失业,家人生病。。。这些都是压力,要循序渐进的训练自己减压,self talk,听音乐,健身,和朋友聚会,到大自然中去。。。等等都是proven effective的减压舒缓焦虑的方法。
还有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不自信,压力更大更焦虑。举个简单的例子,public speaking,很多人对这个非常紧张,压力很大,但是通过多练习多准备多学习techniques,达到自如以后这也就不是什么source of stress了。
这个心理强壮的小孩的培养问题有点类似于怎么培养身体健康强壮的小孩,身体强壮的培养主要营养和锻炼,还有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等。有的孩子先天强壮,运气好,不用太费神,不太强壮的那些,锻炼的意义更为重大。心理强壮的培养也一样道理。
心理方面的营养就是各种认知,nonfiction 的脑神经和心理控制调节理论,锻炼就是fiction和实际情形下的心理控制和实践。
所以需要做的是,读有益的名著小说,历史故事,参加实际学校,社会活动的从模拟到实际的多方面立体的锻炼,这些锻炼需要适合孩子,不要太强烈,也不要太肤浅,每次孩子能handle,又能有领会和学习到的压力程度最好,不同孩子适合的不一样,就像锻炼身体的负荷一样,在最适合的范围锻炼,效果最好。
相配合的是,就是给孩子提供营养,父母需要懂得这些理论,读些脑神经和心理书,选择合适孩子的历练的文学,历史和现实的case study的素材,建立与孩子的信任,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每天谈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意见,给出疏导情绪,加强意志,和保持身心homeostatic 状态的指导,具体case study 的不同处理方式的讲解。逐渐从外力指导,通过孩子的学习转化为孩子的内在能力,能让孩子学会体会和观察自身的情绪微妙变化,在苗头时期就能自我控制。
当然这个对父母要求高一些,需要自己先读书,思考,懂得抗压,懂得和孩子交流,能仔细观察孩子,主动先考察选择合适孩子的锻炼素材,但你收获的是和孩子一起进步,还有孩子的终身幸福的能力,一点都不比考试和升学的重要性低。
🛋️ 沙发板凳
具体的方法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见多识广。听的见的多了,就会知道天下什么样的人都有,生活也没什么非什么什么不可,遇到的那些事,那些困难也不是什么新鲜独一无二过不去的坎。
从小经受各种竞争的失败。比如各项运动。 让孩子知道失败打击并不可怕,可以继续努力。
我认识的成年后自杀抑郁的朋友都是从小没受过挫折,一路佼佼者,成年后有点打击就受不了了。那种从小各种摸爬滚打过来的比较皮实
听着想很多读书来美的国人,
国内都是读书的佼佼者,
老师家长都保护的很好,
到了美国适应不了,
各种焦虑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大棒子打死你
一部分是天生的, 一部分是成长环境, 一部分是训练出来的
啥是 心大?
这是天生的性格,
天生是啥样就是啥样
Amygdala 太大,一碰就进入危险逃跑模式,情绪红灯,脑子没法动了。需要练习自我调节的方法,及时冷静下来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
瞎扯淡
听着就抑郁……有没可能是从小环境不好,压力较大的家庭能走出来,让你认识的孩子比例也小?农村的自杀比例比城市低吗?还是连死了也更默默无闻没有任何浪花 还有心大的人,可能也没什么上进心紧迫感,今朝有酒今朝醉
抗压能力的话就是不要care,的确是天生的,比如我,基本什么事都不care,老大也是这样。
你大可不必这么想,同意层主的,从小教孩子抗压,美国教育有个毛病就是太保护孩子,中国是太摧残(不一定是学校,主要是家长太喜欢责怪孩子了),中和下好,你可以听听李玫瑾的讲座
说的好
最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项team sports
同意
有天生的因素,但是父母面对压力的反应,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面对压力的处理模式 如果父母是乐观冷静找解决办法的类型,孩子也会学到的
抗压能力大部分是后天磨练的。 主要是经历挫折然后overcome that.是真挫折不是“对抗性的活动”。 但是有些人不能overcome不但不能增加抗压力能还会真垮掉。
这难道不是因为老二从小有个争强好胜的哥哥,老二只好走easy路线才能让父母关注到吗?
问问自己遇到压力会焦虑会抑郁吗?怎么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不就有答案了
请展开说说为什么?
我在国内是学渣,经过各种磨练,脸皮厚了很多。 来到美国读书特别适应。
从小玩运动,而且要认真去玩,能得到锻炼。
elite atheletes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各项目之间也有一些差别
先从家长做起,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别老拿别人家孩子当例子“你看看谁谁。。。。。。”,别给孩子设定藤校做目标。
我闺女课外活动被另外一个娃说是slow learner,非常沮丧,陆续休息了俩月,我还逼着去,现在她已经OK了,她说人家比她每周多练好几次,又有DNA,比她强正常。我现在也不知道她这些想法是我灌输的还是她自己的。反正即使我灌输,也是得变成她自己的才行。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自己强的千千万,不如自己的万万千。愿意努力,接受现实就行。当然,我希望我女儿再稍微上进一点点,不要像我这么佛系。
不上进这怎么行?父母激励孩子上进,吊打碾压熟人的孩子,你不能承受压力就是废品,父母多生孩子,鸡蛋不要放一个篮子里,5个里面总有一个成器可以给父母养老的孩子?
同意很大部分是天生的。不过父母的爱还是要的,告诉孩子,父母兜底做后盾,不管外面有多少风雨,总能回家,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没用,抑郁倾向很多是天生的。
这句话是正解。不少得忧郁症的孩子是很优秀的,就是因为对自己期望太高。
一方面是这样。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孩子schedule真的太满,脑子里面有的部分用得太多,有的部分用得太少,脑子physically not healthy
我不能理解的脑回路就是自己卷一辈子,还要娃接着卷。 难道我们不是应该让娃去尽量经历自己没有享受的丰富,而不是让娃走自己的老路。
那种输多了就皮实了,不怕压了的言论我不敢苟同。
哈哈其实我从小父母沒给一点压力,对于我考不考上大学都无所谓。 不过我现在在一个压力非常大的环境,失败率百分之五十以上,看了自杀抑郁精神出问题的,总结周国人的经历,得出的小样本结论罢了。
可拉倒
你说的那些朋友是因为生活不给他们可以失败的容忍才无法接受失败的
但凡他们的生活里多点退路,都不至于
我同意
就跟什么很别扭的穷养富养一样,别瞎折腾孩子
认同这个,跟从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有的父母就是p大点事一惊一乍制造焦虑,孩子也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这个实情真不清楚。自杀的已经走了,没有办法去问他了。抑郁和精神不正常的同学后来也失联了。
只能推测,其实他们很多是自己逼自己,以前一直很优秀,人中龙凤,结果在一个压力太大的环境里,他们已经很难成为最优秀的,受了挫折,于是对自己不满,不能和自己和解。
其他在压力环境下正常survive 下来的,其实不比这些精神出问题的更优秀。但正常survive 的受挫无所谓,以前就受挫,看得比较开,怎么打压都行,最后能够顺利地走下去。
家长的作用就是适时给点风雨 使长得强壮 适应环境变化 然后关键时刻挡住雷暴冰雹。
楼里说了 基因也很重要 不抗病易倒伏的确实没办法
同意,抑郁症的人应该脸皮厚一些,除了生和死,其他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的娃是自推型,外界沒给压力,自己给自己压力。
不认同。 这种态度,其实就是选择看不见压力,钝感压力。这不是抗压能力。 该来的压力终归会来,除非所有事情,任何事情全部无所谓,这世界,呵呵,不会一直美好!
对的,经历挫折,由小及大,生活能力强比生活态度好更游刃有余!
不是所有压力都有必要抗的
父母的作用就是最后那个能兜底的, 就行了。
这个由不得你,孩子也不想中年人那样想的开,所以要面对,不是远离
单回复这个- 家长的想法孩子会内化成自己的。你天天这么说,她也会觉得是真的
小孩抑郁无非是学业不满意,或者社交不满意。这俩其实爹妈都可以帮忙改进的。成年后的抑郁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