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们可能是上班太累了脑子不太灵光了,除非你回上海可以用passive income 来 support living, 否则会比现在更累。杨浦1室老公房会比湾区小黑屋舒服?想想每天上班路上地铁高峰的拥挤,以及在公司的各种卷,还有没完没了的各种攀比和应酬,50万人民币在上海想躺平?我怎么也想不通为啥两个人出去花$100吃顿饭可以让你们愤怒到愿意倒退那么多。 切实可行的是搬离湾区,美国之大有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地方,你们可以非常舒服地躺平。
re 总有人说美国你买的是别墅,国内买的是公寓。但是首先比房价就要比类似的区域,比如上海北京类比纽约曼哈顿和湾区的好区,南湾类比北上广的郊区。其次国内的钢筋水泥联排就不用说了,就算公寓,也比美国所谓的木头house,其实还好一些。再就是你提到的房产税。 而且同样收入50万税钱,国内的税要低很多。然而,国内就算税低,房价大部分地区都很便宜maintenance cost几乎没有,物价也低,但无解的地方在于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回去找不到工作,回国怎么办呢,退休回去比较好吧。
事情的起因是昨天想试试一家南湾新开的中餐,可一看价格,一小盆酸菜鱼40,一小盘干锅花菜27,两个人吃饱没有小一百不可能。于是就开始了各种胡思乱想。
像我们这样两口子都不是码公的,在湾区税前满打满算50万一年(股票bonus都全算上了,base才不到40,税后更是没得看了),真的已经是累到吐血的程度。晚上和周末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几乎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唯一的休闲就是在家种种花养养鱼,偶尔出去散个步。
我在想,我们这种工作强度,回去上海生活的话赚50万人民币一年应该可以吧?还是我想多了?我们都40出头,不知道这年纪在国内会不会被年龄歧视。如果能找到工作,那会不会生活质量还高一点?我不了解国内的税率,应该不会比在加州还高吧。生活的话无非是衣食住行再加一个看病。衣食行我觉得国内都还蛮便宜的,上海住得可能差一点。我们有一个1b小黑屋在杨浦,装修一下两个人也不是不能住,所以也不会有额外的房贷压力。看病这块还真没仔细了解过,不过我觉得美国现在的医疗也是很糟糕啊,约个家庭医生一不小心就约到一两个月后,小病基本上就是靠自己扛。
想想是不是真的应该转换思路了,十几年前我来美国的时候还是无脑留美的时代,但现在看美国的各种乱象,真的没信心了。美元如果再一崩盘,那可能真的直接沦为第三世界国家了。
🔥 最新回帖
我觉得你们可能是上班太累了脑子不太灵光了,除非你回上海可以用passive income 来 support living, 否则会比现在更累。杨浦1室老公房会比湾区小黑屋舒服?想想每天上班路上地铁高峰的拥挤,以及在公司的各种卷,还有没完没了的各种攀比和应酬,50万人民币在上海想躺平?我怎么也想不通为啥两个人出去花$100吃顿饭可以让你们愤怒到愿意倒退那么多。
切实可行的是搬离湾区,美国之大有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地方,你们可以非常舒服地躺平。
我回上海吃的大董烤鸭为啥快300块钱?
这边也可以每天去买菜,可惜的是没有时间才不得不买一星期的。国内的打工者估计也是一周买一次菜吧。
🛋️ 沙发板凳
湾区50万美元生活水平大概相当于国内150万人民币 美元人民币真实汇率应该是1:3
食物生活用品1:2 上学服务业消费1:3 奢侈品,车1:6 新能源特斯拉等除外 房子1:10
这边一个老婆,回国一个老婆加两个小三
国内现在也不便宜了 上海路边摊各种面条都是20-40价格,大约就是美元1:3吧 德林酸菜鱼火锅88,大约就是美元30$可以点到的酸菜鱼火锅吧 如果不考虑房子的话,50万美元按照税后28万美元x3=84万人民币吧。 考虑房子那就没法比了。 湾区小黑屋250万,大约等于国内2000万的condo吧? 那就是税后100万也回不起国啊
我在南加,家庭医生一般会约到同周,隔天是常见,最晚是第二周还基本是因为当周我时间不合适,没遇到过一两个月后的。不知道为什么北加会这么难约。 因为是PPO,约专科医生不需要refer,有的专科医生也可以约到第二周,但有的科确实会到一两个月后
现在中国城类似国内酸菜鱼也要50刀以上了,堂吃烤鸭一只要85刀
算房子一定要把美国的房产税和学区税算上才公平啊
弯曲的小黑屋又小又破,几十上百年的房子,一股子霉味。
和上海近郊2000万的钢筋水泥联排别墅没有可比性
sorry我打的时候不知道在想什么,我本来是想说包括专科的,不知道怎么就打成家庭医生了。家庭医生是会快一点。
首先说房子。上海房价是贵,但我觉得和湾区半斤八两吧。如果不是非要住内环核心地段 ,比方老静安、黄埔、陆家嘴这种地方,1500万左右,还是可以买一个品质不错的小区的三房到四房。我回国租的就这种房子,精装修,有地暖,小区环境和物业都很好,快递外卖送货上门,有什么东西坏了 当天打个电话,物业就来修了。如果能有2000万的预算,内环都可以买一个很不错的了。 我周围的同事(在外企,大家收入都还可以),除非是家里很有钱或者已经是高层大老板了,普通同事大家其实也都是住在中环、外环,房子在500万到1500万(市场价)这样的地方。内环的老破小除了老人,基本没啥人住了,房子太小,停车也不方便。 而且国内没有什么maintenance cost,虽然这些年物业费涨了不少,但比起房价,还是不值一提。一年差不多一两万人民币。
然后是吃饭购物,这个我感觉其实没有比美国便宜特别多,至少和大家印象中的有差距。我们当时在上海,我爸妈有段时间过来,每天做饭,基本在盒马app上买吃的,蔬菜、水果、牛奶、鸡蛋还有海鲜、牛肉排骨等,都不便宜。四口人吃饭、一天要300到400左右。我回美国之后,和老公两个人,周末买菜,两个人 一周也是要200到300美金。所以感觉如果是吃饭这部分1:2 差不多。
然后外面吃饭,午饭如果在写字楼商圈这种地方吃快餐,50到100之间。我之前在纽约曼哈顿上班,中午楼下吃快餐 是7到15刀,还是20年疫情前,估计现肯定涨价了。然后吃好一点,和朋友聚会,基本在人均300左右,档次稍微高一点,500到1000 也有。感觉比美国也没有便宜多少。国内的fine dinning,米其林这种,基本是和美国一个价位,就是不用付小费罢了,但是西餐也会收一笔service fee。
其他购物,衣服鞋子电子产品等,就丰俭由人了,我的感觉是会便宜一点,但最多也就1:2。
湾区50万的,我其实觉得也就相当于国内超一线100万。或者大家可以这样想,国内大厂的senior ,阿里P7吧,也就100万,对标湾区大厂senior,其实从钱的角度过的日子都差不多的。。。
去掉房子的花销 日常生活我觉得就是1:2 到1:3 国内衣食行都很丰俭由人 而且没有房子支出的话 日常生活占50万收入的比重很小 就看你是想存10万美金一年还是20万人民币一年了
相对于日本,中国在近代历上都是选择了最坏的道路,目前来看中国还是选择了一条最坏的道路。
美国的优势就是有纵深,便宜的地方有的是,而且living standard也不错。
“没有住房压力的话” that’s a really big if
我从2013年就中美两头跑,得出的结论是,有钱还是两头跑吧😂。 两个国家都各有优缺点。等哪天必须选边站的时候再说。
国内生活压力也许小一些 尽量回上海去吧
煎饼果子居然15了。。。我上大学的时候(2005年)才1.5,加个蛋或者火腿肠2块。。。翻了十倍。
有几年像样的海外工作经历的,回去拿50万人民币没什么难的吧
超过35岁,你要证明你值得那个价钱,最好联系一下能拿到offer再说其他
而且是两个人五十万,一个人25万,这很难么?
50万一年对于国内大多数人每月几千块的工资实在是高太多了,你得证明你值这个价钱
我还记得一些大菜的价格😂,一个酸辣牛蛙是108,老家吃的。上海某小区邻里中心吃的本帮菜,三个大菜,两素菜,三冷菜500多,外加一瓶玉米汁。因为是我付的钱,所以记得很清楚。😂
我和老爸吃海底捞,一瓶可乐,我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吃的很少,吃了220。 美国如果没有税的话和小费的话,感觉餐馆价格1:2左右。
re 总有人说美国你买的是别墅,国内买的是公寓。但是首先比房价就要比类似的区域,比如上海北京类比纽约曼哈顿和湾区的好区,南湾类比北上广的郊区。其次国内的钢筋水泥联排就不用说了,就算公寓,也比美国所谓的木头house,其实还好一些。再就是你提到的房产税。 而且同样收入50万税钱,国内的税要低很多。然而,国内就算税低,房价大部分地区都很便宜maintenance cost几乎没有,物价也低,但无解的地方在于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回去找不到工作,回国怎么办呢,退休回去比较好吧。
楼主要去杨浦住一室的公寓。她的收入弯曲纽约住一室公寓也很容易啊。更别说杨浦对等的区域也不是曼哈顿核心区域,可以更便宜。
我觉得问题在于,他们在这双职工,回国可能变成单职工,因为女方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有没有试过的来说说,技术工作,35之后甚至40,45之后女生容易找到吗?
不审题的吗?lz都说了有小黑屋可以住了
汇率不是这样看的。否则东南亚买东西更便宜,那样的话,越南币和马来西亚币更值钱。
美国人工贵,国内人工便宜,大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在送外卖当房产中介。你一个中年大叔大妈回去能干啥?这边的工作经验一般来说拿回去也没啥用,不值钱
认知障碍,估计中共洗脑洗多了。
其实1000万要除3到5, 大部分上海本地人是卖了市区老公房换大的售价1000万的, 老公房当年单位集资的没几个钱等于白送忽略不计。
是的 联系过。50万人民币一点不难拿。楼主还是两个人,即使不是热门专业两人50万人民币也没什么问题
这没算贷款利息啊
别的学科不知道,cs相关的没个50万+,除了留不下的谁回去呢
她那小黑屋除非一辈子不生娃不然不够住吧,而且也不一定是学区房
谢谢啊,你就是那种不讲逻辑的恨国党呗,只能说国内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工资最低,民不聊生,关键是,通胀上天又到处裁员的是美国好吗?
两个人非热门专业,50万刀,回国50万人民币?如果找不到只能说明国内就业市场实在太差了 反正我从来没听说过1比1工资就直接回国的。各种专业都算
考虑存款或者有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貌似很少听说CS回去的。
是的,回去的至少是美元工资数乘3的。有几个在因特尔搞芯片的,本来工资也不高,回去乘5以上。是比较辛苦
为啥有娃就无脑在美国?
ABC男娃在美国生存就容易么?从小到大要经受多少精神上的折磨和心理阉割? 还是你还指望ABC女能找到一个不是种族主义者的白男,把华裔女看成是同等层次值得尊重的人?
话说上海大部分其他人也都是condo, 弯曲其他人至少有个汤豪斯,你这就个破condo?
哈哈, 这个思路好。
是的, 美国的房子比北京上海好多了, 美国的房子中国的厨子, 哈哈
为啥?虽然大家都说国内小孩上学辛苦。但是上学辛不辛苦其实是不是也看娃的自身资质和家长的EXPECTATION?
公立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首先要有户口,其次你确定娃能跟上国内的中文进度?
私立曾经对比过,收费简直碾压美国
国内150万人刀的生活水平比弯区50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还相当呢
收费就另说吧
质量,我觉得就付出的价钱来说,硬件是可以比拼,但是软件恐怕就不值那个价
但是谁也不是冲着回国读国际学校才决定回国的
肯定是父母有了更好的机会才会带着孩子全家回
所以有这样的国际学校就行了,不用多考虑
我们在北加,家庭医生都能约到一两天之内的。只要发message给医生,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没空就会问我想不想看团队里面的其他医生然后给几个选项,小毛病其实无所谓了我就谁有空就看谁。专科我没约过,不知道要多久。
我眼瞅着肉夹馍从2块一个,涨到5块一个,再然后8块,10块,12块,15块
上海户口还是很好拿的,私立学校参差不齐,有的真的很贵,比香港还贵。想回一定要趁孩子小时候回,大了融入确实可能有点难。楼主好像没娃,不需要多考虑这个。我觉得楼主回去生活应该不错,房子升级下,在湾区能赚50万俩人,回去大概率不至于只有50万人刀。上海工资还是挺高的。不过前提是要先拿到offer再回去。 至于说国内不行的,也不看看美国现在什么样子了,中崩论这么多年了,等美元储备货币地位都被撼动的时候,中国还没崩,郁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