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人教社:历套教材都是“是人”

b
bilibiniu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近日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懵了。“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均为“是人”。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


 

🔥 最新回帖

如梦飞花
371 楼
90年代江苏,用的人教版,是人。应该就是这本语文书。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自己语文书的封面吗,如果记得找一找就知道了。如果连语文书封面都不记得。。。那凭什么对自己的记忆力那么自信呢
Pumpkinpie. 发表于 2022-10-29 18:50

这什么狗屁逻辑?学的时候要求背课文又没有要求记住封面。我现在中小学课本全部忘记封面啥样的,是不是学过的东西都不算数了。
i
insighteyse
370 楼
我觉得各地不一定都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啊,人教版没有斯人,不见得其它教材就没有。斯人是人哪个其实都无所谓,非要说我们记性不好太气人。我上学时是照相机记忆,背东西连标点符号都不错的,这个不可能记错的。当年天津用的学校教材上就是斯人。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2-10-28 14:00

很抱歉我有天津同学说是“是人”,我相信她
我也“是人”派,我可以肯定我省考生说“斯人”的都是记忆被覆盖了。非教科书文本里“斯人”占压倒性多数,被覆盖不是非常自然的事吗
i
insighteyse
369 楼
不都一样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现在还改成星座了呢 特么为什么是星座
destiny2008 发表于 2022-10-28 13:26

没有改,我小时候唱的是“五十六个星座”
我是“是人”派,都是口腔肌肉记忆
n
nothappymajia
368 楼
我的版本是“是人”。
b
bran
367 楼
这个一看就不是语文课文正篇,要背诵的不可能是这个
ljmdtc 发表于 2022-10-30 00:32

我也想说,一看就是引用的时候抄错了

 

🛋️ 沙发板凳

w
woganni2019
一直都是“是人”啊 斯人不是错别字吗
c
cutie
斯人 一直是这样
n
nongminf
从没听过斯人的说法,有啥好争辩的
f
feifeiduan
我的印象,是人
d
doublemint
是人
开心
我学的是 斯人,1000%确定
v
vaormd
斯人。教科书上是斯人。记得清清楚楚。从没听说过是人这种说法。
G
GRACECHEUNG
斯人也,背的都是斯人 课本里写的就是这样的
f
feifeiduan
一直都是“是人”啊 斯人不是错别字吗
woganni2019 发表于 2022-10-26 22:01

对,我的第一反应斯人也是白字
n
nongminf
我去大家读得书怎么不一样。我一直是“是人”
c
ccheetos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斯人”!
真理只在射程内
印象中是斯人,听人说好像是有两个版本混用。
s
shirley951951
斯人啊!
冷月凝香
斯人
h
heartone
课本都是 “”“是人”
s
sleepykittie
课本是“ 斯人”, 绝对没记错。
j
jeweljewel
我用的课本里面反正绝对是斯人。我现在记性不好,但是那个时候记性好着呢,那个时候学的很多东西都是不会忘的
w
wtorchid
我学的版本是“是人”,但是当时就见过别处有写“斯人”的...
x
xiaohuihui
学的绝对是"是人"


R
Ruth
我学的斯人。
n
nongminf
通假字 都可以
f
feifeiduan
看看古籍不就知道了
f
feifeiduan
但是有的地方的课本…..写的
s
shubashuba
学的是“斯人”
e
ellen_1010
我们学的是斯人
f
feifeiduan
哈哈,我突然明白了,是不是有些地方“是人”和“斯人”读音很接近啊???
Si Shi 不分
x
xiaoywz
学的斯人
c
caffeine_free
子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N
Neverlate
斯人
我隐约觉得这是个年龄暴露贴😂
f
feifeiduan
斯人
我隐约觉得这是个年龄暴露贴😂
Neverlate 发表于 2022-10-26 22:28

应该是个地域贴
N
Neverlate
应该是个地域贴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2-10-26 22:29

斯人 - 上海教材
f
feifeiduan
北方人,所以记忆很清楚是 是人
c
caffeine_free
子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2:27

所以,请“是”方同学举出古文中“是人”的出处来?
f
feifeiduan
所以,请“是”方同学举出古文中“是人”的出处来?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2:31

一大堆啊,反而“斯人”一个古籍都没有,就是 Si Shi 不分
f
feifeiblue
我还以为某人念成是人,所以改成是人了。。 这事很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
c
caffeine_free
回复 35楼feifeiduan的帖子
我是叫你举出“是人”在其他古文中出现的地方,做交叉验证。
O
OrangeZest
斯人
我隐约觉得这是个年龄暴露贴😂
Neverlate 发表于 2022-10-26 22:28

LOL 同意
N
Namama
绝对是 斯人
f
feifeiduan
回复 35楼feifeiduan的帖子
我是叫你举出“是人”在其他古文中出现的地方,做交叉验证。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2:36

这句话就这么说的,你可真逗,因为有“斯人”这个词,所以说话的时候都得用“斯人”这个词吗?
还要其他古文交叉验证,所以孟子说了个大白词,被现代人纠正了,成了吗???

x
xiaoywz
不同教材不一样呗,有啥可争的
l
liangss39
1995-2001的中学 学的是斯人 我们用的好像是什么改革的语文课本 古文的含量比较少
m
missara
人教版语文书学的是“是人”,我因为学之前就有读过其他民间各种书里写成“斯人”的,正式学的时候惊讶了一下应该是“是人”,印象非常深刻。
n
newsong
斯人
g
generalB
s
sillynut
肯定是斯人。国内只要口径一致,啥历史都能改,问题是这也不算个啥历史吧
C
Cumberbitch
我们学的是斯人
m
meishan123
我学的是斯人。这是不是年龄暴露贴。感觉教材改了。
g
generalB
孟子肯定说的“是人”。我猜是古代科举南方人比较多,没有后鼻音,教书先生也把“是”读成“斯“教给小朋友,小朋友长大了考中进士更是推广了斯这个发音。北方话混入了很多鞑靼人的语言,所以有后鼻音,是不读成斯了。
c
caffeine_free
这句话就这么说的,你可真逗,因为有“斯人”这个词,所以说话的时候都得用“斯人”这个词吗?
还要其他古文交叉验证,所以孟子说了个大白词,被现代人纠正了,成了吗???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2-10-26 22:49

我前面已经举了一堆“斯人”出来, 说明“斯人”是个挺普遍的用法。 然而你说,孟子在这句话里面说“是人”, 其他类似情况下都是“斯人”, 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就好比所有人都知道通商宽农, 你偏说其实是“宽衣”,这是个通假字, 说不过去的。
枫丹白露
斯人 一直是这样
cutie 发表于 2022-10-26 22:02

我学的时候是“斯人”
s
sugarbabylove
90版人教语文课本是“是人”。我有pdf,是在这件事上热搜之前收藏的,所以不存在改历史的可能性。
s
shanggj
孟子肯定说的“是人”。我猜是古代科举南方人比较多,没有后鼻音,教书先生也把“是”读成“斯“教给小朋友,小朋友长大了考中进士更是推广了斯这个发音。北方话混入了很多鞑靼人的语言,所以有后鼻音,是不读成斯了。
generalB 发表于 2022-10-26 23:07

想起当年一电视剧, 姜子牙被老婆数落,愤然道: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g
generalB
我前面已经举了一堆“斯人”出来, 说明“斯人”是个挺普遍的用法。 然而你说,孟子在这句话里面说“是人”, 其他类似情况下都是“斯人”, 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就好比所有人都知道通商宽农, 你偏说其实是“宽衣”,这是个通假字, 说不过去的。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10

逝者如斯夫,里面的斯的意思:这,这个。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的意思也是,这,这个。 其实是一样的。不过输入法敲字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c
caffeine_free
回复 52楼sugarbabylove的帖子
某党篡改文字篡改历史又不是从新世纪开始的。
s
sugarbabylove
回复 52楼sugarbabylove的帖子
某党篡改文字篡改历史又不是从新世纪开始的。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14

我也讨厌ccp,但问题是大家要拿证据说话啊,不然就和ccp一样了嘛,而且这又不是历史政治,改这个没有多大意义。。。
d
darkspear
根据王玉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校勘和研究》所载,1949年修订本自1949年8月出版,到1951年10月,共印8次,发行量达29万册,到1952年底,发行近70万册。 需要注意这是我国的1950年左右,当时我国的文盲率为80%以上,五亿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万中学生。 而这篇文章的70万册的发行量影响可以说是相当巨大,并且由于文章的特殊性,知道里面内容的人数要远多于发行量的数字,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这句“古文”就是来自这里,更不必说分清什么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在他们的朴素认知中,这句话就应该是这样的,根本没有考虑过还有“是人也”的版本。 而从1950年到后来,这些人↑在各场合下想要引用这句话时,就会下意识地将“斯人也”的版本当作是原文,从而一传十十传百,将这种记忆扩散出去。 从1949至今已经七八十年,更是让这种共识几乎被每个人所熟知,渗透进了百度百科、教辅资料、影视剧、讲话稿之中。 所以,与其说是“课文里学的是斯人”,不如说是你从别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听到了各种“名人名言”“经典古文”,在课本之前就早已经在心中留下了印象。 之后,看到这个问题开始回想的时候,这种占据记忆主流的印象首先被大脑调动出来,造成了“我记得是斯人”的印象。
m
mindstorm
我学的时候是“斯人”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2-10-26 23:12

斯人是错的。是人才对,是人有指定的意味,特定的意味。斯人,只是那个人的意思,老天哪有这么闲。。
c
caffeine_free
根据王玉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校勘和研究》所载,1949年修订本自1949年8月出版,到1951年10月,共印8次,发行量达29万册,到1952年底,发行近70万册。 需要注意这是我国的1950年左右,当时我国的文盲率为80%以上,五亿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万中学生。 而这篇文章的70万册的发行量影响可以说是相当巨大,并且由于文章的特殊性,知道里面内容的人数要远多于发行量的数字,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这句“古文”就是来自这里,更不必说分清什么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在他们的朴素认知中,这句话就应该是这样的,根本没有考虑过还有“是人也”的版本。 而从1950年到后来,这些人↑在各场合下想要引用这句话时,就会下意识地将“斯人也”的版本当作是原文,从而一传十十传百,将这种记忆扩散出去。 从1949至今已经七八十年,更是让这种共识几乎被每个人所熟知,渗透进了百度百科、教辅资料、影视剧、讲话稿之中。 所以,与其说是“课文里学的是斯人”,不如说是你从别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听到了各种“名人名言”“经典古文”,在课本之前就早已经在心中留下了印象。 之后,看到这个问题开始回想的时候,这种占据记忆主流的印象首先被大脑调动出来,造成了“我记得是斯人”的印象。

darkspear 发表于 2022-10-26 23:24

所以孔子也受了刘少奇的影响,写下了斯人有斯疾。 杜甫也受了刘少奇的影响,写下了斯人独憔悴, 然而千百年来却没有人受孟子影响,去用“是人”。
d
darkspear
所以孔子也受了刘少奇的影响,写下了斯人有斯疾。 杜甫也受了刘少奇的影响,写下了斯人独憔悴, 然而千百年来却没有人受孟子影响,去用“是人”。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31

如果你看完这篇内容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那真的没什么好争论的了
m
mindstorm
看看古籍不就知道了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2-10-26 22:14

赞。果然是”是人“
h
hijklmn
一直都是“是人”啊 斯人不是错别字吗
woganni2019 发表于 2022-10-26 22:01

一直都是斯人,怎么可能是错别字,错别字的话为什么记住的发音也是“si”。。。
f
feifeiduan
我前面已经举了一堆“斯人”出来, 说明“斯人”是个挺普遍的用法。 然而你说,孟子在这句话里面说“是人”, 其他类似情况下都是“斯人”, 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就好比所有人都知道通商宽农, 你偏说其实是“宽衣”,这是个通假字, 说不过去的。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10

我举的古籍贴图你看不到,举出一堆有“斯人”这个词有什么意义?是有斯人这个词,可是孟子说的是“是人”
按你的意思,只能是这句话他说了个大白词了,四库全书也写成错的了,可以了吧。
c
caffeine_free
如果你看完这篇内容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那真的没什么好争论的了
darkspear 发表于 2022-10-26 23:32

我只是想让你们从古文中找出几个“是人”的例子来支持你们的说法, 你们找不出,这个甩锅刘少奇的文章,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d
darkspear
我只是想让你们从古文中找出几个“是人”的例子来支持你们的说法, 你们找不出,这个甩锅刘少奇的文章,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35

上刘少奇文章勘误只是尝试解释一下这种记忆传播开来的原因,必须承认在之前的语料检索便中民国年间,就已经有不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错误用法。在全国报刊索引中,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于斯人也”的出现次数不亚于“于是人也”的用法。但那篇文章可能是影响最深远的原因。
虽然觉得你的逻辑十分堪忧不想和你争辩,但上一些古籍证据给更多人看到还是有必要的。不够我还可以再贴 现存《孟子》古籍,至少99%的内容都是“是人”,1%是因为我不想把话说太死,“斯人”版本是否存留于世还有待证实,如果你有欢迎上图 《孟子集注》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
孟子——宋嘉泰间两浙东路茶盐司刊元明递修本
孟子集疏——宋刻本
孟子集注——宋刻本
《孟子集注》元刻本
《孟子》明闵齐伋万历四十五年本
清代补刻碑林十三经《孟子》

h
hijklmn
我举的古籍贴图你看不到,举出一堆有“斯人”这个词有什么意义?是有斯人这个词,可是孟子说的是“是人”
按你的意思,只能是这句话他说了个大白词了,四库全书也写成错的了,可以了吧。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2-10-26 23:34

古籍我没见过,我以为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b
bilibiniu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是人”
c
caffeine_free
我举的古籍贴图你看不到,举出一堆有“斯人”这个词有什么意义?是有斯人这个词,可是孟子说的是“是人”
按你的意思,只能是这句话他说了个大白词了,四库全书也写成错的了,可以了吧。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2-10-26 23:34

当然有意义啦, 四库全书离孟子都有2千年了,当然会错。 文字的考据,就是靠相互印证进行的。 这边有人这样用,那边也有人这样用,那大概就是不错的了。 如果别人都那样用,你偏偏就这样用,大概率就是你错了。 中国文字的传承,大多是手抄,抄错一个字,后人就会错一串, 所以才会有大家们花毕生的经历来注书。
o
oldyouth
曼德拉效应
h
huaren_ID
我学的是斯人,至于古人用的是哪个,咱也不知道。。。
不娶何撩
我来自于 “斯人” 宇宙。
说是人的,要不是教才不一样,要不是老师没教好
黑白无常
斯人斯人斯人
f
feifeiduan
当然有意义啦, 四库全书离孟子都有2千年了,当然会错。 文字的考据,就是靠相互印证进行的。 这边有人这样用,那边也有人这样用,那大概就是不错的了。 如果别人都那样用,你偏偏就这样用,大概率就是你错了。 中国文字的传承,大多是手抄,抄错一个字,后人就会错一串, 所以才会有大家们花毕生的经历来注书。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41

哦,所以你凭自己的超凡认知,找到了四库全书和各种古籍的错误,指正了你的记忆的正确性。谢谢你的解释。
h
hijklmn
http://www.skyedpress.com.hk/lite_new/asp_t2/03_essay/download/essay/html/1315.htm https://mypaper.pchome.com.tw/yousan/post/1312670598 https://youtu.be/HIPD4YnoIo4
找了一些台湾香港的post,5年10年前的,都是“斯人”。。。也看到有“是人”,不过还是“斯人”多。。。

m
mindstorm
当然有意义啦, 四库全书离孟子都有2千年了,当然会错。 文字的考据,就是靠相互印证进行的。 这边有人这样用,那边也有人这样用,那大概就是不错的了。 如果别人都那样用,你偏偏就这样用,大概率就是你错了。 中国文字的传承,大多是手抄,抄错一个字,后人就会错一串, 所以才会有大家们花毕生的经历来注书。
caffeine_free 发表于 2022-10-26 23:41

其实这东西不用争,斯人看起来更合理,而是人居然有支持者,这种用法现代根本不常用。故原文一定是人。
这就跟读半边字一样,有人读了其他音,99%大概率半边字读音是错的。
f
feifeiduan
而且还是两千年前的抄写错误哦,竟然连着错了两千年,然后被你这现代人指正了,太佩服了
f
facet
一直都是“是人”啊 斯人不是错别字吗
woganni2019 发表于 2022-10-26 22:01

应该是斯,是应该是某个编辑犯错了
类似的用法很多,”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m
mindstorm
http://www.skyedpress.com.hk/lite_new/asp_t2/03_essay/download/essay/html/1315.htm

https://youtu.be/HIPD4YnoIo4
都是“斯人”。。。

hijklmn 发表于 2022-10-26 23:49

人家上面的ID都给你列了那么多古书,你还斯人。。。
是在古代,有”这“ ”那” “此” 的意思,更有特指的意思。比如“是夜”,当然你非要写个“斯夜”也没错,只不过意境不同而已。
c
caffeine_free
应该是斯,是应该是某个编辑犯错了
类似的用法很多,”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facet 发表于 2022-10-26 23:52

对,这才是关键。
“斯人”有很多类似的用法,“是人”却找不到。
c
caffeine_free
其实这东西不用争,斯人看起来更合理,而是人居然有支持者,这种用法现代根本不常用。故原文一定是人。
这就跟读半边字一样,有人读了其他音,99%大概率半边字读音是错的。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10-26 23:50

不仅现代,“是人”古代也不常用。 如果有其他古人也用“是人”, 那大体可以说明,的确有“是人”这种用法。
w
wtorchid
我来自于 “斯人” 宇宙。
说是人的,要不是教才不一样,要不是老师没教好
不娶何撩 发表于 2022-10-26 23:47

这样说话未免太过了吧。你又没见过我们的教材,哪来的资格说我们的老师没教好?关老师什么事,教材不一样而已。
h
hijklmn
人家上面的ID都给你列了那么多古书,你还斯人。。。
是在古代,有”这“ ”那” “此” 的意思,更有特指的意思。比如“是夜”,当然你非要写个“斯夜”也没错,只不过意境不同而已。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10-26 23:54

关于斯的用法,前面也有人给了,不是只有“是”才有这个的意思的。。。
f
feifeiduan
写“斯人”的一个古籍都没有,说古籍都写错了因为“是人”不常用,“斯人”常用,未免搞笑吧。
d
darkspear
所有现存古籍中的版本都是“是人”,某id先是胡搅蛮缠说没有古籍证据,我上了那么多的图,“斯人”派为什么不愿意睁眼看看然后承认这一点呢? 同样上证据反驳也欢迎。
b
bmhrmm
这好像说是曼德拉效应,我学的也是斯人。 还记得西游记有一集孙悟空和羊力大仙比滚油锅里洗澡的,明明记得自己看过的里面有洗澡,现在却说没有这个洗澡镜头
x
xiazheteng
当然是斯人了。
g
generalB
这好像说是曼德拉效应,我学的也是斯人。 还记得西游记有一集孙悟空和羊力大仙比滚油锅里洗澡的,明明记得自己看过的里面有洗澡,现在却说没有这个洗澡镜头
bmhrmm 发表于 2022-10-27 00:12

可能是你把小说和电视剧搞混了
A
AshBringer
世界线错了
s
sunychen23
要与时俱进,体会指鹿为马的新精神LOL
c
caffeine_free
原来“是”方同学的证据全是知乎里抄来的啊,我说呢。 可是知乎里同一个条目下面,也有人提到明清的用“斯人”的书籍,怎么就不提了呢? 真没意思,就到这里了。
d
darkspear
那你贴个图,哪个“斯人”来自«孟子.告子下»原文,而不是旁人引用孟子所言? 在引述中,确实存在斯人的用法,但原文从来都是“是人”
N
Namama
所有现存古籍中的版本都是“是人”,某id先是胡搅蛮缠说没有古籍证据,我上了那么多的图,“斯人”派为什么不愿意睁眼看看然后承认这一点呢? 同样上证据反驳也欢迎。
darkspear 发表于 2022-10-27 00:02

所有教材和古籍中,确实都是 “是人”
问题是大多数人记忆中的是“斯人”,却找不到任何教材来作证。。。 这种集体记忆被篡改事件,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g
generalB
所有教材和古籍中,确实都是 “是人”
问题是大多数人记忆中的是“斯人”,却找不到任何教材来作证。。。 这种集体记忆被篡改事件,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7 00:33

肯定是古代南方教书匠的口音问题,然后让某些南方中进士当大官的人给带偏了。
d
darkspear
所有教材和古籍中,确实都是 “是人”
问题是大多数人记忆中的是“斯人”,却找不到任何教材来作证。。。 这种集体记忆被篡改事件,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7 00:33

这点我前面的帖子也有写到,斯人写法也是从晚清开始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影响力甚至比原文更广。教材能够保证自己的准确度,但部分教辅书,影视剧,甚至现在台上的小学生,都说的是“斯人”版本,这可能就是错误集体记忆的由来吧
凤凰台上凤凰游
学的是斯人,记得考试还填过空呢。老师再三强调是"斯",不是"是"
f
feifeiduan
所有教材和古籍中,确实都是 “是人”
问题是大多数人记忆中的是“斯人”,却找不到任何教材来作证。。。 这种集体记忆被篡改事件,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7 00:33

我的记忆里是“是人”,我觉得还是有地域的关系。
北方发音里“是” Shi和“斯”Si是弄不混的。所以会记得清。
但南方Shi / Si 不分的就有,所以记忆不一样也正常,而且地方课本里可能本来就有错的。
N
Namama
肯定是古代南方教书匠的口音问题,然后让某些南方中进士当大官的人给带偏了。
generalB 发表于 2022-10-27 00:37

现代的孩子,肯定都是在学校,从教科书上学的。。 这段语文通常还是需要背诵,需要默写考核的。。
现在却找不到任何证据来佐证。。 所以集体的错误记忆,就极其可怕了。。
N
Namama
我的记忆里是“是人”,我觉得还是有地域的关系。
北方发音里“是” Shi和“斯”Si是弄不混的。所以会记得清。
但南方Shi / Si 不分的就有,所以记忆不一样也正常,而且地方课本里可能本来就有错的。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2-10-27 00:38

这不就是找了一圈,找不到当初南方的课本里写“斯人”的证据吗?
翻出来的课本,不论南北,都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