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追求顶尖私立,不是为了多学数理化,是为了以后孩子有更好的社交圈,未来大英首相就是这样,认识的印度家庭也是这样,不算很宽裕也会送娃去顶尖私立,印度人喜欢读mba,也是拓展社交圈锻炼交际的能力,至于英文好不好是次要的,老印英文口音重,不妨碍人家开会喜欢speak up ,另外他们喜欢take ownership ,这也是老板喜欢的原因。学校里印度妈妈们会很积极,组建club 这种,人家文化非常自信 COA 发表于 2022-10-24 13:30
印度人追求顶尖私立,不是为了多学数理化,是为了以后孩子有更好的社交圈,未来大英首相就是这样,认识的印度家庭也是这样,不算很宽裕也会送娃去顶尖私立,印度人喜欢读mba,也是拓展社交圈锻炼交际的能力,至于英文好不好是次要的,老印英文口音重,不妨碍人家开会喜欢speak up ,另外他们喜欢take ownership ,这也是老板喜欢的原因。学校里印度妈妈们会很积极,组建club 这种,人家文化非常自信 COA 发表于 2022-10-24 13:30
再补充一条,有中国人和其他种族实在干活。 公司只有印度人的话也不行。
是啊。这适用于各族人。中国人也有。 水平高的人容易清高傲气不像水平差的人目标明确不择手段
对,是文化的原因。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不是口气或者做派问题,是三观问题,他们真那么想,什么封建帝王什么唯我独尊是很多国男真真切切在希望并且国内有人在实施的。你说他们古怪也好,不懂现代思维也好,反正他们就想将全世界都变成金字塔塔尖最好只有他一人的等级社会。
哈哈太精准了,最后傻的只有他们自己
你这样的无论中美都能够混得不错,一位把上不去归咎于不如印度人是不对的,在美国很多华人过于清高,不屑于做,情商低,当然情商高的很多人也都海归了,也有很多情商高的人在美国做得不错。
西方社会是很排斥中国与俄罗斯,同意。
西方社会是很排斥印度,也非常可能。
但是印度人在美国的表面功夫和形象塑造就是比中国人强。中国人很多时候连表面功夫(英语:“Professional”)的意识都没有。
我觉得印度人信佛教也是一个容易融入取得西方人信任因素。
印度佛教可不是主流,
不觉得佛教有任何的关系。公司里面极少极少看到烙印说佛教的事。我知道的一些烙印能上去的主要还是抱对大腿。加上能说会道,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面前说正确的话。
中国出来的理工背景的多,这些人性格方面也是不喜欢管理的多。完全可以理解。喜欢的不介意的那就自己找机会啊。还是有一些华人这方面做得不错的。不过比例比较低而已。
拉倒吧,烙印之间被踩瘪的也不少,拉扯一下的无非是要建立自己的ally,想要独立的爬到自己头上的一样拍下去,不是见过烙印自己斗还不知道他们戏多。
个人选择没有问题,但大家得知道这样是不好的,对工作不利的,而不是觉得光荣
这还真不是这样。有些公司的CTO就是莫名其妙的一个烙印,上上下下都没有印度人。这肯定不是团结可以解释的。我觉得他们就是野心大,敢想敢干,普通且自信。中国人都没有自信去申请这种职位。
公司里开荒的项目都是招老中干活,老白建立部门关系,招女的做好project plan。 然后部门建立起来了,一概踢走,换成烙印。
印度人一般来说更加open to feedback 中国人受一点委屈 就骂老板跳槽走人 不去想想怎么解决这些conflict 怎么提高自己处理situation的能力
还有就是有一些中国人不太trust老板 不能很好判断老板是真心帮还是忽悠 跳槽时候处理都比较burn bridge
他们很执着,对权力,对金钱。 最result oriented,中间过程一盖无所谓。非常有韧性。 他们尊重职位权力,个体没有尊重纽带是利益,不在情绪上消耗精力。 这是我的观察,怎么做到纯物质,不被个人情绪左右 还没看懂,的确减少内耗。
这个不着急,得一个先爬上去,后面慢慢坑就会填起来的。前面有人说的对,相比之下烙印胆子大,至少敢于表达。老中背地里嘲讽自我感觉好的不在少数,真到了白人manager前面屁也不敢放,烙印就敢说敢做得多了,被提拔上去可以理解
老中格局太小了, 就只盯着能把其他老中比下去,从小比到大的恶习
这不敢苟同. 烙印cto下面会有很多烙印
Community service 说白了就是些消耗女性员工的精力和智商工作,和倒咖啡差不多。
你说这些negative 的话有意思吗?大家都说了不是不想爬,是爬不上去,得想办法;
为啥呢,因为老中对leadership的理解是“我最牛逼所以我当领导”,所以必须先把自己弄成top1了再说。 不信你看看,一件小事就能体现这点,但凡本版对孩子有点要求的,马上一堆跳出来问你自己做到了吗?没本事你最好这辈子别说话,就这意识形态还想让人家认可你做leader?请来worship吗? 西方的leadership并不需要自己做到no 1,只要能力能保证愿为大家出力,并能带大家往前跑就ok的。结果老中认为人家都是靠嘴巴皮子上去的,不是靠技术,还看不上眼。 本来就不是靠技术的。
我们这里提拔都只限于在北美长大的(10 岁前来北美的)。确实一代与二代移开有很多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
一代移民social economic status比后代更强不是华人独有。经济学家Thomas Sowell的美国族裔历史里面就说过。各个族裔都有类似的情况。都是一代拼,肯吃苦。后代相对躺平享福,有更多元的价值观,而不是success driven。
这个说的很准确。这是想往上走的人需要转变观念的。
其实聪明人也都很快就figure out了该咋整。哪里都能如鱼得水。
比没啥不对。竞争哪里都有。白人烙印一样要面对。但是美国的竞争方法和国内那一套还是不太一样。适应美式规则的人在这边就也混的挺好的。
我自己的观察,大部分上位的还是多多少少有些能力。忽悠也真的是个能力,别动不动瞧不上人家又忽悠的能力。
这只是你看到的一个结果而已,人家一路走到这个职位,中间经历不知道多少同胞的扶持和打掩护,才能把简历和职场经历做到很好看,能让别的公司认为胜任CTO这个职位。其实所谓高管,能胜任的人很多,能把简历做好看的人不多。比如说在同胞扶持下,此人在A行业龙头公司做到SVP之类的职位,那么规模小一些的B公司自然就认为此人有资格来当CTO,就算B公司没有同胞扶持。
这种东西属于添彩的,但是永远不会是决定性因素。
关键的还是得把business 搞定。business 不只是技术方面的成功。真的能干的人,很难不冒头。不冒头,人能干的也早走了去更好的地儿了。
第一代技术移民太吃亏了,在母国都是牛人,但….
加拿大比较愿意用HKer, 一是人家经济很强,是殖民地,很多在英美毕业的PHD;
在一个组里,啥都不会是不可能有人会让你lead的
能升上去的,无论如何基本skills set就算不是最top,也是组里能排得上的。屁都没有,光耍嘴皮子是不可能的
这才是根本原因,他们内耗确实要少一点,目标坚定,也不太看重面子
就说,我知道的烙印同事孩子,会在家里不缺钱的前提下,外州过得去的州大和垫底uc里面选垫底UC的CS。有几个老中会这么选,面子都跌光了
对,各有所长
有些公司甚至专门养着些二代,给个啥战略合作总裁的头街,真是干啥的不都心知肚明吗?给公司 拉资源啊,搞钱啊
烙印技术上也是很强,并不比老中弱很多,技术上老中可能是中流砥柱,烙印也是能搞明白全部的,有些甚至技术上非常优越。再加上人家目标明确,内耗纠结少,愿意担责任,说话也好听,提起来当个小头挺容易的。另外,当头儿这事儿真的是看你大头的意思,想留你的话,都要重用,给你高光,不然都跑了
是这样,我同学里最有领导船的那些人,早就回国了,一个个地混得如鱼得水,风起云涌。
早年的好学校理工科,都是整班整班地出国留学,自然包括这些爱好擅长玩政治的。不过大部分都早早海归了
关键还是规则不一样。 美国的lead 先不说能力和资源,最最最基本的一个mindset 就是ownership,不怕你把事情搞砸,但怕你觉得这摊子不是你的。 国人小时候学的是谦让,大了学的是等级,混几十年社会什么都学会了,单独没学会ownership。
反正社会就是很复杂的,没有什么好概括的,承认别人的优点是一种教养。只能说,能靠技术吃饭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连技术饭都不分给你吃了,才是惨
真不是,出事儿了烙印是最会找借口推托的,但是也不一定能推掉就是了。反倒咱们中国人还是老实,很多人书生气,会自己担下责任
我接触下来的感觉,一二线lead,主要还是能力+性格,以及公司想不想留你,族裔不是主要原因。有些poeple skill一塌糊涂的照样D level,就是技术上确实离开他不行。再后面确实有天花板,想往上有很多不能明说潜规则,性别族裔各方面吧
其实在别人公司混,想进入核心圈,真得看人家脸色,有本事还得自己创业,咱们老中这几年确实做出来不少。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慢慢来吧
算了吧, 顶多算是考试牛人, 回国一样被大专生干翻
嗯,很遗憾我也没在公司碰到过愿意提携自己人的中国人。。。
书生气确实重,有些人感觉活在玻璃房里一辈子
“大部分华人在大厂里没有愿意带的大佬,光打苦工也上不去” 这话说的对
大专生?难道不是小学生?lol
我身边一个步步踩对的白女,第一份工作认识一个mentor,两年后被带去甲方大公司,四年后学的差不多了就被mentor 朋友介绍到小公司建立自己的部门,两年后34岁当CCO。 另一个也是CCO的菲律宾女,第一份工作没前景,读了个JD,出来大所,大所后自己跳槽入甲方,四年后没升职,怒而跳出去跳了个坑,无奈又回甲方那个大公司,好歹谈了下头衔,四年后又没升职,只能又跑了,新公司入职的时候就谈好了,9个月后升职CCO,46岁。 第一个州大白女躺赢就有的,亚女真的要接近一生的奋斗才能有。
让不要光靠考第一来当lead,你也不至于一下就变成了啥都不会。
估计他们从小就没有怀着一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其实这些小公司的cxo挣得钱也不一定比吃技术饭的大厂senior多,如果光从钱的角度来看,也不用觉得当官就一定好。美国这个资本市场,还是看重利益。但是如果在这些小公司当头儿能多提携几个同胞也是好事。
有件事是一定的,就是要保持一辈子向上爬,百折不挠的上进心,对钱或者权利欲望需要特别特别旺盛。
走技术管理路线;我们这里更难,任何一个白皮都觉得她应该在移民之上;同事有这肿观点很难改善关系;
是这么回事。
华人二代很多学校都不错。 出来以后进小公司或创业的还好, 进了大公司因为中层经理都是烙印, 拿不到好的项目, 几年以后好的学习背景也就没有用了。 有的二代选择了去HK, SG 或 SH, 前些年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同意你的看法,移一代就更难,但我发现走技术管理的路线是很好的选择;靠高学历而不是人际关系;
陆华早就碾压印度人了。 不用替中国文化操心。
美华还是想想自己吧。
是美国职场文化 烂
是美华自己烂
热
那为啥我那个名校JD的菲律宾同事不去大厂当senior 非要去小公司当CCO呢。白女又为啥没留在四大当senior manager 非要去当CCO?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只有钱。
所以就是,有人求财,有人求权,有人啥都不求
其实读MBA这个我也挺怀疑是不是真有用
我这个年龄段,很多朋友同学为了更上一层都去读了名校MBA,出来也就那么回事,最多的结果就是码农改做PM,原来小码农,现在小pm,上不去的还是上不去
但是你看很多startup的founder都是读了S或者warton的MBA,才出来创业的。这些人在读MBA之前,其实已经是个人物了,大厂里面做到D的并不少,而且好几个都是火箭升的
我感觉还是能力强是主要原因,然后MBA给他牵线搭桥拿到VC
光想着别人提携你,你有没有先提携别人呢?
国人读mba用处不大,老印就不一样了,人家明确的知道读书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拓展人脉,很会交际
我们这文化真让人一言难尽….所以还是相互之间少交往求个和平就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烙印文化也不怎么样啊。烙印一种人最可怕:为了让别人不知道他具体是从哪个低种姓出来的,还给自己加了一个英文名字,那是性和名全都改成英文的。无语了,这不是自曝其短吗? 不过和几个这种改名字的印度人共事过:唯一的感觉是这种一般心里有隐疾,总体感觉是世界欠了他的,人都非常Toxic啊 所以印度种姓制度也没啥错,高种姓的的重用,一般也是因为不是凤凰屌丝男,至少心理比较健康啊
我读mba的同学,中国人忙于改简历找工作,印度人忙于networking 找工作。最后看到大部分中国人就是公司普通员工,或者回国了。最差的一个印度小哥却神奇地留下来了,并且成了经理
mark了
speak up也不要瞎拜拜,如果不能够正确理解culture,说该说的话,speak up只能带来负面效果。
其实看了大家说的,再想了想,觉得烙印单独看个人也就那样,到底还是被接纳度要比我们高。
我内推过很多国人,10次中大约一次能成功吧 没办法,人微言轻。。。
其实说起来都是泪,我自己没有爬上去,有心帮别人,但是能力很有限
MARK
老华人可能是你说的这样,50岁以下的技术移民都很团结了;
你是华人网上少了,现实生活中也不社交的那类人,30岁以下的高学历老中都没你讲的团结! 知道一个老中当头的,换工作,就想把手下的,资历深一点的老中提拔上去。结果这个老中一走,另外一个资历浅的老中就去上面翘资历深的老中,最后老印大老板正好安排了自己人上去。二个留下来的老中翻了脸。资历浅的老中,也就三十出头吧。工作上,中国人内斗,我就不多说了,说了真是长老印威风了。
文化糟粕造成的,和中国人回不回去关系不大。中国人就是爱窝里斗
不要说神马中国人。 是美华斗不过烙印。
陆华超过烙印多少年了。 美华是瞎了还是聋了。
美华自己有毒, 还有脸扯上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