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在一个play-based的幼儿园和同龄娃没有任何互动,老师也放羊,他一天下来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术和social啥都学不到。后来在蒙校进步了不少,经常有大孩子带他玩和他说话,老师也特意安排他和大孩子一起活动。有次去接他的时候,老师兴奋的和我说He was speaking full sentences with his classmates!然后总有几个社牛的大娃和我show off说我今天教XX种花了,我今天照顾XX了,我今天带XX去potty了。。。特别有爱。 自闭或社交障碍娃都需要额外的帮助,并不是放到集体环境里就会自动变好,很感激我娃班里的老师和大孩子愿意帮助他。 我娃和同龄人以及比他小的娃根本玩不起来,问题是他不会主动发起互动也不感兴趣,只能靠热情的大孩子带着他。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5岁可以带3岁的玩,8岁可能就不愿意带6岁的了。最终目的还是要发展为和同龄人一起玩。
自闭娃家长有相当一部分为了拿服务,把娃的情况说得严重一点。尤其是在确诊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评估才能确定是否继续提高服务的时候。
有道理。
太同意关于“贴标签”的那段了。中国父母特别排斥自己的孩子被诊断,觉得被“贴标签”是一种耻辱。其实在美国“贴标签"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很多还是免费的社会资源。对孩子来说,及早干预纠正,对于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就是可以改变一生轨迹的。
自闭孩子家长有一些自己也有一些边缘症状,很容易出现老师医生都看出来了,但总和家长说不透的情况。
楼主你搞不好自己也在这个上面,对一些事不敏感,所以你娃的问题你没有早发现。然后现在发贴也是各种暗示自己娃正常。
我明白你的concern,所以我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有自闭的标签,就是当正常孩子带。去的也是普通幼儿园,但是每周都有therapists去幼儿园帮助他社交和融入集体。还有一些therapy是在家里做,主要以游戏为主,帮助沟通。这个年龄做therapy的孩子也挺常见的,只不过我们的频率要高一些,所以老师也没有觉得他很特殊。
你的问题是中文阅读能力
那以前陈景润不是走路还撞电线杆,还作为美谈宣传吗。牛顿还煮鸡蛋放错手表进去呢。爱迪生小时总闯祸被退学他妈妈拒绝接受娃不正常,自己在家教他。如果现在妥妥要去吃ADHD的药了。。。然后推体育推leadership最后社会又多了一个夸夸其谈泯然众人的MBA.... 我用这些例子只想说明有些outlier不能用标准去套。公共教育每个娃就只有那么多资源,稍微麻烦一些的娃,如果加上special ed的标签,学校就可以多拿些政府资金,所以也可以理解。家长自己心里明白就行。
说得太对了! 因为自闭症的确存在遗传倾向,那些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孩子自闭的父母,也许不能接受的是自己也有自闭倾向
对极了!这件事体现了自闭症里面非常典型的钻牛角尖的现象
正常的反应难道不是说:这个公式我还没有学到?
这思路很普遍 我认识的自闭症家长都基本是这么个想法——赶紧拿到诊断好拿到资源 没有label又如何 问题还是在那里不会消失 而有了label在美国也不会被另眼相待 当然 我的sample是非常biased 因为不愿意被label的家长根本不会参与这些讨论
Specialist跟我聊的时候也提到我符合自闭症症状,只是没有测。孩子他爹埋怨孩子遗传了我,我俩还吵了一架。这个就不说了,说了来气。 我现在尽量配合医生的方案帮助孩子治疗,按照他们给的instruction一步一步做,希望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能有改善吧。
真是勇于面对现实负责任的好妈妈,了不起! 夸一下!!
陈景润是非常典型的阿斯伯格 根本不是正常人中的outlier 他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正是自闭症干预的意义
外出购物这个问题一般孩子可能会说,没有,我还不会开车呢,我都是跟我爸爸妈妈一起去的。或者pretend game瞎编一个自己怎么去购物的故事。或者转头去问妈妈我自己买过东西吗? 这一类的答案。 不吭气像是脑子里检索不出来没干过的事情,其实挺像自闭症症状的。
被干预了以后就不是陈景润了,这是我的意思。当然多了一个“正常人”,看家长以及社会是觉得正常人更重要,还是陈景润更重要。时代不同,回答不同。
1 干预了不一定就不是陈景润了 这是个伪命题 2 我个人觉得不是看社会需不需要陈景润 而是陈景润自己想成什么样的人 扪心自问 你是想让做一个没法与人交谈、被开除无数次、不会做饭用家电的天才 还是正常的普通人呢?我是肯定prefer后者
你恶不恶心,别人确实有特殊需求你羡慕嫉妒恨成这样
不明白为啥被干预了就不是陈景润?干预改变智商了?陈景润幸运在遇到了伯乐华罗庚,现在社会普通人幸运在大家对自闭症有更多认识包容,陈景润活在当代只会更好。
直说的话,从你对孩子情况的描述,你可能是有点。而且女方有一般遗传下去的也会严重些。 你老公是个负责任的人的话、更应该站出来挑起担子而不是“追责”抱怨。
Re 完整的自闭测试有好几项,每项都至少两三个小时,我家一共测了两到三周才陆续全部做完。只有一个测试听着不太对?
感觉楼主的例子有点误导, 那些列出来的并不是自闭的确诊标准。楼上有个层主说的, 确诊标准三条: 沟通/交流障碍(5岁有语言的小孩可能会表现为语迟, 没办法进行一到两轮的back and forth conversation, off topic, 不理解简单的social cues, etc. ), 重复/刻板行为, 还有兴趣狭窄。按这三条去看, lz举的例子并不怎么沾边。很多自闭孩子会有transition困难, sensory方面的问题, 但那些不是确诊自闭的依据。所以楼主孩子要么是误诊, 要么就是没把核心问题写出来。
这种是outlier,少数中的少数,绝大多数自闭孩子和家长都很struggle. Outlier的例子只会让其他人对high functional ASD有误解,以为他们不需要帮助
我们去的地方有几间巴掌大的屋子,没有窗户,只能勉强摆一张桌子三张椅子,侧身才能坐下。我和LG并排坐,孩子坐我腿上,医生在对面,拿出四五大本题摞成一摞,一页页翻着让孩子做。我们那时候还都戴着口罩,椅子往后一挪就撞到了墙,不光挤,还热,喘气都累。
是分两组测的,我们观察的是第一组,两个小时以后出来了。第二组家长没跟着,也是两个小时,是孩子和医生单独聊。
国内其实也有很多自闭症 只是大家不知道。。。。
是的,就被简单地分成了“傻子”、”呆子"、“内向”、“安静” 等等。
是的, 其实我见过ados2的评估和观察过程, 处处是雷点, 很多情况并不是看孩子会不会答题, 答得对不对, 而是看孩子给到一个task后的反应。真的闭娃很难全都绕过雷区, 所以ados是目前确诊自闭准确率很高的一套测试。
自闭本身是一个很广的谱系,有high functional low functional, 也有亚斯伯格和非亚斯自闭。小孩子诊断的意义在于他可以得到学校和老师的accommodation, 得到专业的帮助,有的孩子在有效的干预下会非常幸运地outgrow, 从这一点讲,哪怕是过度诊断也没什么不好。楼主孩子的确有一些典型ASD行为,不知道为什么描述上还是显得对自闭理解很少,有可能还是处在self denial的阶段拒绝去了解。
re 帖子里太多误解了 没法一一回复 我在国内从小就觉得身边很多智力障碍的、哑巴的、成绩好但性格古怪的 回头看说不定很多都是自闭症 没人诊断或是诊断了不敢说而已
从报告上看,没有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每个大项前面有个表,表里的小项会列出standard score, percentail和descriptive category,然后下面有细致的举例描述。孩子主要是social interaction这块问题多。
我当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会问那些奇怪的问题,后来楼里有mm说其实医生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你看到问题之后的反应,那我就明白了。
自闭是没有药的,只有行为认知干预。所以我觉得哪怕是过度诊断,对一些晚熟的,或者感统失调的孩子来说,早期干预和学校的支持都是很必要的。否则天天被老师告状,哪个家长也受不了吧
在病人的push下给个轻度自闭的诊断?什么医生这么不靠谱?病人还能干预医生的诊断? 匪夷所思。
那我家做的测试项目比你这个多好几项
测试还需要让学校老师和家长各自填一份调查问卷,家长的问卷里面问题非常多,比如你的孩子会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刷牙,系扣子等等,家长的回答是会影响测试结果的。
对头, 很多高功能娃行为没什么问题的老师未必会注意到, 但很多问题是越大越明显。所以早期干预很重要, 能干预就趁早。
你们测的比较全啊,医生建议我们治疗一段时间再测一次,我打算换一家机构。
还有很多ASD的孩子在测试里会同时出现某一项或者两项极强➕某一项或者两项极弱的得分,而普通孩子往往在这些项目上得分很平均。这也是一个区分标准。
家长的问卷调查也起很大作用。
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幼儿园还有小学班上也有特别调皮的孩子,那时候就是被老师打,好像打了几次那些小孩也听话了,现在想想挺残忍的
这个问卷调查有家长做的,也有daycare老师/语言治疗师做的,应该可以减少“一面之词”吧?
我們當時是neurotologist測的,不過當時娃太小,有的測試不耐煩不太配合沒做完。現在回頭看,醫生給了一個比實際情況要嚴重一些的結論,應該是希望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support.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爲這些support,孩子現在才會有很大的進步。我是一向支持及早干預的。
嗯,他们应该是会综合看的。我带娃看过的医生,只有一个要了daycare老师的问卷调查,就是psychologist+老师+家长。最全面那次是psychologist+SLP+家长+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没有daycare老师。最后拿到label的那次评估最简单,只有psychologist+家长。
自闭一般不吃药的。除非是伴随自残 aggression这种,才会吃针对某一个症状的药。吃药比较多的是ADHD。
楼主你去年发的孩子跑丢的帖子其实就挺符合自闭症的。家里都要请跑得块的阿姨了你觉得正常吗
我觉得在边缘的情况下贴个标签其实挺好的。可以有resource早期干预。special needs得到关注,补短。其实特别小的时候的干预,训练正常孩子也是收益的。被追捧的蒙氏教育,其实就是照顾脑损伤孩子总结经验而成的体系。你说的知道某个孩子有special needs,就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和这个孩子玩,这种stigma肯定有,但是这么judgmental的家长,其他正常小朋友人家也不愿意和你家的玩吧。一般是否speical needs,这种信息是保密的,除了老师,其他家长不会知道。当然,小孩子是否古怪,不合群,大家能看出来。但是能看出来的,一般都比较严重了。
有些医生不给level的。听说有的保险会根据level来决定approve多少服务。对于小龄娃来说,level也不准,随着发育和干预也会变。
daycare太差 测试不靠谱 转学吧去蒙校,不用听老师的自己安排想干啥干啥
蒙校对自闭症孩子是最不合适的。
请教下为啥说蒙校对自闭不好?有什么依据吗?
蒙校都是混龄的吧,自闭的孩子本来就有社交障碍,再把他们跟比自己大的孩子放在一起,更没法有效沟通吧
应该是测的是面对这些情况的反应吧。自闭症的反应比较典型。
前面有妈妈说担心小孩根闭娃一起,有样学样。在蒙校,大娃成熟一些,不是一个更好的榜样吗?大娃会不会比同龄人更包容一些?自闭娃很多社交delay,通常晚一两年,难道应该和比自己小一两岁的一起玩?有没有比较懂的妈妈来谈谈。
这都啥啊,我娃去测肯定也自闭。。
我孩子在一个play-based的幼儿园和同龄娃没有任何互动,老师也放羊,他一天下来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术和social啥都学不到。后来在蒙校进步了不少,经常有大孩子带他玩和他说话,老师也特意安排他和大孩子一起活动。有次去接他的时候,老师兴奋的和我说He was speaking full sentences with his classmates!然后总有几个社牛的大娃和我show off说我今天教XX种花了,我今天照顾XX了,我今天带XX去potty了。。。特别有爱。 自闭或社交障碍娃都需要额外的帮助,并不是放到集体环境里就会自动变好,很感激我娃班里的老师和大孩子愿意帮助他。
我娃和同龄人以及比他小的娃根本玩不起来,问题是他不会主动发起互动也不感兴趣,只能靠热情的大孩子带着他。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5岁可以带3岁的玩,8岁可能就不愿意带6岁的了。最终目的还是要发展为和同龄人一起玩。
所以说脾气倔就是自闭?
自闭娃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融入集体进行group activity,这个能力是正常上学的前提。蒙校强调自己玩自己的,集体活动少,就无法起到训练自闭娃进行集体活动的目的。
另外说一句,看到有些人说担心小孩和自闭娃一起,这种说法让自闭娃家长很心痛也很无奈。其实很多美国人会更喜欢这种inclusive的学校,你的孩子如果能学会跟各种不同的人相处,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很大的asset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我最近在帮孩子看幼儿园。我娃主要问题是转换困难和社交困难。我就担心他去普通幼儿园老师放羊,他每天自己玩,社交没有进展。最近正在看蒙校。听你说了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去蒙校。
对了,我因为要带孩子一周两次OT,和老板请假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孩子也是自闭,去的蒙校,感觉很好,上到三年级的时候,再转到public school,花了几个月适应,现在已经outgrow,行为都正常了。
一开始看楼主的帖子,觉得孩子是被误诊的,跟着你说的翻了一下楼主以前的帖子,倾向于没有误诊。孩子不清楚和不会处理危险是自闭症的一个典型的症状
那次气得我,把他训哭了,之后不敢乱跑了。现在是我,阿姨,医生,老师一起督促他。虽然我不喜欢ASD,ADHD这些label,要是按照那些标准我自己也是。但是事实如此,也必须接受行为治疗,他的行为问题确实需要纠正。如果现在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学上班以后team work怎么办。
同意
你留意一下是不是他往前跑的时候不回头看你,不找大人。还有你跟他对视一下,看看会不会对视时间短
对的。我娃在boarder line上,医生说他最后下了诊断认为我娃有Asperger,就是因为我娃逻辑和语言99%,Working memory,visual spatial 这两项只有72%。看来以后学立体几何会有点困难。
训完他之后好多了,出门拉着手,跑的时候经常回头,看不见我,会回来找我,问我累不累,因为我跟他说了我跑得慢。对视没问题,我俩老玩那种盯着对方看,看谁先笑的游戏。
这可能说明你的孩子进行干预之后效果很好,你多跟医生交流,对孩子有很大好处
我觉得医生的诊断很可能是对的,如果真的有自闭症,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孩子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