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were not there, 怎么就凭空说物理竞赛班难度更大? 我们小学奥数的底子非常结实 最大的区别就是年龄:越往大女生收到的“女生理工科不好”的隐形暗示越多 女生数学成绩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算了,女生数学不好也正常,男生数学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你一个男生,怎么数学这么差? 有压力,有些人自然会努力改进,导致不同的结果,nudge的力量非常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期,男生的理工科好的比例越大,如果看小学低年级,男女差异没那么大的。
you were not there, 怎么就凭空说物理竞赛班难度更大? 我们小学奥数的底子非常结实 最大的区别就是年龄:越往大女生收到的“女生理工科不好”的隐形暗示越多 女生数学成绩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算了,女生数学不好也正常,男生数学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你一个男生,怎么数学这么差? 有压力,有些人自然会努力改进,导致不同的结果,nudge的力量非常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期,男生的理工科好的比例越大,如果看小学低年级,男女差异没那么大的。
回复 257楼的帖子 那个ID就是low到了极点。这个帖子回复的很多都是非常激进毫无素质的。你别跟那些很low的人扛了,有些人总是喜欢人身攻击,歪曲别人的意思。 我在很多其他方面是很赞同尊重和平等, 我也相信每个人deserves the same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而对于这个stem话题,没有任何歧视和打击的意思,只是想表达的是男女各自的长处短处思维逻辑都不大一样,我的观点是尊重每个孩子的长处和喜好,不做任何方面的打击。现在的孩子都很宝贵,不论男女,只要去哪方面学的好那就鼓励去学,而不是盲目跟从。
问题是你找不到没有偏向的环境来做这个实验,给女孩选择有娃娃图案的小衣服,给男生选择有车车图案的小衣服,从孩子出生之前偏向就已经开始了
非常同意,一路理工科长大女生自然会懂
我们小学奥数课上的女生很多,高中就很少了,都是整个年级考试然后排名进去一个竞赛班这种
那就创造出实验环境,我自己另类小实验的结果是哪怕给男孩穿女孩化衣服他还是喜欢机械(因为我想要女儿而不得),不过这种只能证明一个个体。
这个完全同意,包括大学选人不看性别种族,这些信息都隐藏。
难度不同了,物理竞赛其实更明显。
女生数学成绩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算了,女生数学不好也正常,男生数学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你一个男生,怎么数学这么差?
有压力,有些人自然会努力改进,导致不同的结果,nudge的力量非常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期,男生的理工科好的比例越大,如果看小学低年级,男女差异没那么大的。
我本人倾向于认同 男女 的分布曲线差不多,top 10%里男女差不多,bottom 10%男女也差不多,中间这80%里,因为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导致很多理工科没有顶尖的女生被劝说着放弃了治疗,而男生因为环境不断的鼓励而一直在努力进步,导致结果上看到高中以后理工科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
这也是为什么简简单单的说“女生理工科不好”是非常有害的
you were not there, 怎么就凭空说物理竞赛班难度更大? 我们小学奥数的底子非常结实
最大的区别就是年龄:越往大女生收到的“女生理工科不好”的隐形暗示越多
女生数学成绩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算了,女生数学不好也正常,男生数学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你一个男生,怎么数学这么差?
有压力,有些人自然会努力改进,导致不同的结果,nudge的力量非常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期,男生的理工科好的比例越大,如果看小学低年级,男女差异没那么大的。
我本人倾向于认同 男女 的分布曲线差不多,top 10%里男女差不多,bottom 10%男女也差不多,中间这80%里,因为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导致很多理工科没有顶尖的女生被劝说着放弃了治疗,而男生因为环境不断的鼓励而一直在努力进步,导致结果上看到高中以后理工科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
这也是为什么简简单单的说“女生理工科不好”是非常有害的
你得另类小实验设计完全不对,得从出生开始保证这些孩子接触到的所有人,看到的所有书和媒体,听到的所有话,包括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没有任何倾向性才行 实验样本还得足够大,单个样本不说明问题
至少我的成长环境没有大人和老师这么说,反而女生因为成绩稳定刻苦更容易得到青睐,因为高考难度有限所以数学并不能说明什么,老师从来没有过性别歧视。低年级的数学有难度吗?
所以我说我是单个个体实验,应该做个集体科学实验就明白了。
说实话,自从我在美国上班了,再也没感受到歧视了(虽然我的美国长大的女同事们还在狂骂),可能是小时候被虐的太厉害现在这些小事都感受不到了
“低年级的数学有难度吗” 呵呵,你接受过完整的奥数教育吗?
因为物理更抽象,物理竞赛我被送出去盲考过。数学奥数班我从小就送孩子上,不管男生女生都送,自然知道往上读下去是怎么回事,没人拿入门级的小学奥数说事的。现在的环境更少见男女歧视,毕竟国内大多数人家只有一个孩子。
你什么年代?我是八零后大城市,到处都是说女生理科不好的,或者女生理科现在好以后就会落后的
家长同学老师社会媒体,那么多环境,你能控制的很少
哎,看来搞过奥数的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歧视
独生子女年代,一线城市。
所以我拿婴幼儿时期说
我的理解是很sutble 而且现在政治正确导致这种歧视不敢明目张胆的了,前阵子我们组lead还说:有孩子以后女生很难兼顾事业和家庭,我们组有个白人女生私底下就跟我说:这么明目张胆的话让她非常不舒服,还建议我可以打小报告,我lead也时候华人,平时人很好,当然我也没有打小报告了,但是很多思想是非常根深蒂固的
女生生孩子以后在职场上有challenge,应该整个社会帮忙解决,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好的family care可以选择,给男的更多产假,公司更多的支持,比如facebook那个让mom返回工作的program,都是很好的例子。轻飘飘的一句“有孩子以后女生很难兼顾事业和家庭”,简直就是袖手旁观,隔岸观火,还带点落井下石,得意洋洋
女的生娃养娃都是为了整个社会做贡献,可不是只是为了自己
奥数从小学到中学,培养的是整个的思维体系,这么说吧,参加过奥数培训的人,不管是刷题还是手推反向传播公式,基本没有在怕的
物理竞赛更大层面是application,我经历过的物理竞赛更多的是超前学习,比如高中就强行学相对论什么的,其实很多时候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个可能跟每个人的经历,以及授课老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
但是你那么轻飘飘的说一句:小学奥数没什么难度,我只能说你没学到精华
你这个是在用结果倒推过程,如果倒回去100年,清华里面大多数班级一个女生都没有呢。都不用一百年,我同事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美国人,说那时候当工程师都要穿着正装做实验,戴着领带搞电焊搞坏了好多条领带。我特别吃惊说那女生还要穿着套裙搞实验吗,他说,欧,那个年代没有lady干这个。
如果只看现象,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女性对理工领域的适合度,是从"完全不适合"(一个人也没有),发展到了"没有男性适合"(成为了少数),再过一百年,会不会发展成"差不多适合",真的谁也不知道。
我一直对于女生喜欢粉色,男生喜欢蓝色非常有意见,我很喜欢蓝色, 淡蓝,深蓝,灰蓝都很美很高级,对粉色表示无感,感觉芭比娃娃的发明是对这个世界上所有女娃的一种恶意。
小时候因此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够女生,幸好莫兰迪色系确认了我的审美
没错
硬件试错成本大,女生一直被要求做乖乖女,对于容易错的事情,不敢下手。
有时候过于保护也是一种歧视,女人打仗也未必差, generally来说女生相比男生,最大的优势是没有ego挡道(ego也是这个社会对男生潜移默化慕强的一个毒果) 没有ego,因势利导,做事灵活,不会误事
其实很明显的一个观察就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所谓的女生以后理科成绩就不如男生越来越推迟了。我从小就被说什么等你上了中学,上了高中物理化学科难了,你成绩就不如男生了,well it didn‘t happen。我是千禧年后上的大学,我那个时候hardcore工科院系成绩前几名也是女生居多,教授还很惊讶的说现在的女生都那么jiegu啊,我们系以前连女生都不多的。结果那时候的说法是等以后工作结婚了女生就不行了,呵呵。
现在我看我们校招的新人,理工专业的女生很出色,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些00后年轻女生受到的干扰什么学理工的女生都难看啊,美女不聪明啊都比我们那时候小多了,希望一代比一代好。
纯粹想反对这一句话: “实话说,智商高的女生不会因为这些话就学习不好了。男生也不会因为这种唯心的说法就成绩提上去了,只不过知道努力了是努力的结果。”
很多影响不是直接打压,而是nudge的潜移默化,就算你自己不受影响,身边的女生小伙伴纷纷选择了文科,你一个人在物理竞赛班待着,是什么感受?
除了碾压来碾压去, 就没有第三种观点吗?how about equally intelligent?
你这个帖子倒是非常self-explained
为啥其他小伙伴就去学文科?不可能就一个女生特立独行啊,成绩好为啥不去学?没道理的。
没错 是越来越好了,一亩三分地上的人群比华人更年轻,那里的女性自强观点也是更明确的,大家都不傻,看过好的了以后为啥要选择差人一等,能挣大钱为什么要当老妈子做贡献,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啥那么多男的想当官?
用前面一个mm的帖子反驳你:
你这个是在用结果倒推过程,如果倒回去100年,清华里面大多数班级一个女生都没有呢。都不用一百年,我同事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美国人,说那时候当工程师都要穿着正装做实验,戴着领带搞电焊搞坏了好多条领带。我特别吃惊说那女生还要穿着套裙搞实验吗,他说,欧,那个年代没有lady干这个。
如果只看现象,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女性对理工领域的适合度,是从"完全不适合"(一个人也没有),发展到了"没有男性适合"(成为了少数),再过一百年,会不会发展成"差不多适合",真的谁也不知道。
我不管我有没有学到精华,我就拿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男孩女孩全部幼儿园就学奥数这个试验田分析,看最后进入决赛的男女比例如何。基本都只有一个娃也没有歧视不歧视了,全部心血都放上来。还是我前面的观点,现在不过是理工收入高才拼命往上靠,文科好并不丢人,文科好是多幸福的事,谈古论今。
女生数学成绩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算了,女生数学不好也正常,男生数学不好,父母身边的朋友会说:你一个男生,怎么数学这么差?
有压力,有些人自然会努力改进,导致不同的结果,nudge的力量非常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期,男生的理工科好的比例越大,如果看小学低年级,男女差异没那么大的。
我本人倾向于认同 男女 的分布曲线差不多,top 10%里男女差不多,bottom 10%男女也差不多,中间这80%里,因为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导致很多理工科没有顶尖的女生被劝说着放弃了治疗,而男生因为环境不断的鼓励而一直在努力进步,导致结果上看到高中以后理工科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
这也是为什么简简单单的说“女生理工科不好”是非常有害的
爱粉色的飘过,太喜欢了,我不会被踢出女籍吧,😄。
另一个mm的帖子你没看到,再给你贴一遍:
理工phd老留飘过。我个人的观察是男女思维肯定有差异,但是男生理科好这个观念是被夸大了,基本上大部分女生都是在这种microaggression下长大的,就是波伏娃说的男性有一条最难但是最保险的人生道路,女性却需要面对更多的distraction,大概这个意思。
其实很明显的一个观察就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所谓的女生以后理科成绩就不如男生越来越推迟了。我从小就被说什么等你上了中学,上了高中物理化学科难了,你成绩就不如男生了,well it didn‘t happen。我是千禧年后上的大学,我那个时候hardcore工科院系成绩前几名也是女生居多,教授还很惊讶的说现在的女生都那么jiegu啊,我们系以前连女生都不多的。结果那时候的说法是等以后工作结婚了女生就不行了,呵呵。
现在我看我们校招的新人,理工专业的女生很出色,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些00后年轻女生受到的干扰什么学理工的女生都难看啊,美女不聪明啊都比我们那时候小多了,希望一代比一代好。
除非能找到哪个跟stem有关的基因只出现在性染色体Y上,否则都是瞎扯。
单独反驳你这一点:
“基本都只有一个娃也没有歧视不歧视了,全部心血都放上”
关于 女生天生学不好理工科 的观点,如果你家是女儿,刚好没有落在top 10%理工科思维的人群里,你可能就说:女生学不好理工科很正常,该干嘛干嘛去吧。如果你家是儿子,理工科不是top的,你可能会说:男娃怎么学不会数学呢?再看看哇
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nudge,会导致改变一生的影响
如果从小被鼓励被肯定长大的女生和被教育妥协忍受的女生,在家庭和职场上,关键时刻的底气不一样
最后单独反驳你这一点:
“现在不过是理工收入高才拼命往上靠,文科好并不丢人,文科好是多幸福的事,谈古论今。”
这帖子讨论的是女生适不适合学STEM,不是讨论理工文科哪个更好,YMMV
你爱粉色你骄傲,我爱蓝色我低调呗
这只是文化,尤其是二战后的美国文化。欧洲贵族以前都是男性穿粉色。
我如果有女儿我不会对她爱文科还是爱理科有什么提前预设,她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她有哪方面天赋我就倾尽全力培养她。你这些应该是老思想和老环境了。
看起来是有个男娃
蓝色也很好啊,虽然其实蓝色也是排在粉色后的一种柔和色,因为我给孩子买童装的时候首选蓝色,因为实在看不上灰色黑色,只有蓝色最接近“粉色”,萌萌的嫩嫩的。
我不是一开始就说我想要个女儿吗?因为生不出女儿啊!我们那女为尊的名声也是很响亮。你应该看我自己是个女滴,而且是在没有歧视女性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然了,在政治正确的环境下我可能要给你踢出女籍。反向思考下,女性天生文科好很丢脸吗?如果如今是文科好腰缠万贯会不会一堆男的跳出来说他们是被歧视耽误了他们本身是能说会道滔滔不绝的?
女儿还是不要降临在你这样的家庭比较好,其他人至少是keep open mind,你连承认自己biased都做不到
你就不要激进了,女儿生在我家里那真是大福气,首先环境就是一等一的公平,毕竟我就是在无歧视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也没那么愤世嫉俗吧
强加 理工科女生不如男生 的观点,确实会反过来 让一些不太喜欢理工科的男生被反向PUA,这就是为什么正名不只是为了女生,也是为了男生
呵呵
完全不觉得女性比男性差,我认同你老公的看法,你的看法让我想起以前被打击的不好回忆,也不觉得in general女生高中会跟不上男生。
尊重个体喜好,也不要因为现在理工科赚钱就盲目推孩子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男女都一样。各有所长没啥不好。
200年前黑人是奴隶,中国人在美也是劳工,同性恋非法,国人与狗不能入内哦
你别做梦了,AA是事实,diversity admission是美国宪法哦
人身攻击就下乘了,不过也不意外,这种贴就是这种走向吧,激进,开除女籍人籍,和开除黑籍差不多的。拜拜了您内
那个ID就是low到了极点。这个帖子回复的很多都是非常激进毫无素质的。你别跟那些很low的人扛了,有些人总是喜欢人身攻击,歪曲别人的意思。
我在很多其他方面是很赞同尊重和平等, 我也相信每个人deserves the same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而对于这个stem话题,没有任何歧视和打击的意思,只是想表达的是男女各自的长处短处思维逻辑都不大一样,我的观点是尊重每个孩子的长处和喜好,不做任何方面的打击。现在的孩子都很宝贵,不论男女,只要去哪方面学的好那就鼓励去学,而不是盲目跟从。
没必要证明什么。从小确实被灌输女孩子学文科云云,因为理科大学录取率高才选的。也一直自己给自己灌输我不喜欢cs,学的很痛苦(bso⚠️成绩仍然是top1%)。 现在就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现自己会喜欢做的事。不想专注爬ladder兴趣不大。小孩也给他们更多空间。给无关紧要的人证明浪费时间。
很多时候“有理”就是歪理,我没见过多少有儿子一般家庭放任儿子学艺术学不赚钱的专业的,也没见过父母稍微有点钱的女孩子家庭教育女孩学没前途不赚钱的历史哲学这些。一般都是有儿子的妈妈们大放厥词“如果我有女儿就一定不这么拼”来忽悠没什么见识和没钱家有女孩子的家庭,因为通过这种pua让这些没钱没见识女生家庭放弃对女儿培养,从而让这些女孩子成为自己儿子的后宫哦。稍微有钱有势力家庭都把最好最强劲教育资源给女儿们,当爸爸都逼女儿成功的,因为这些爸爸知道男人什么德行,尽量给自己女的铺一条宽广的道路
小女孩从小喜欢娃娃,也是反复PUA的结果。小男孩喜欢小车子玩具也是PUA的结果。女孩子从小力气没男孩子大,也是反复PUA的结果。最后女人雌性激素分泌旺盛也是PUA的结果。不是PUA,男人应该不会长胡子
有些人会讲:言情剧的观众大多数是女性,也是PUA的结果
哈哈,看笑了
前面说过了。你这是用结果推原因。以前一个stem的女的都没有,难道说明明女的stem完全不行吗?
我想说的是男性女性先天在各种兴趣方面就是不同的,当样本越大的时候差别越明显。国外有个纪录片,把s十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放在一个大house里独自过几天,完全没有大人干预,十几个男孩和十几个女孩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完全不一样。
我的意思是我理工科完全可以考高分,搬砖也能胜任,但是我下了班不会再去主动研究那些,我内心热爱的都是文艺的,不挣钱的文史哲哈哈,不是说我学习STEM的能力不行,不过是个吃饭挣钱养家糊口的工具罢了。其实说来说去,不就是STEM 挣钱机会多么,人类的文明就是双刃剑,需要科技,也需要人文,我觉得人类最需要的和自己内心的对话,要学会自洽,这种力量更多来自不挣钱的学科,只不过芸芸众生都要先填饱肚子,但是不要觉得自己多挣个三五斗就可以瞧不起不挣钱的学科了。可以看看龙应台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史哲”
有很多学术界的research做过对比,男生真的不比女生stem强,这个是后天stereotype和教育的问题
这个毫无逻辑的说法,不知道为什么很流行,还被特别多人接受。同样是男人,码农和泥瓦工哪个群体体力强?泥瓦工为啥干不了码农的活,不是stem就是拼体力吗(码农也是干不了泥瓦工的活,此处不想引起任何职业歧视)?
精力充沛对干任何职业都有好处,但是第一,精力充沛完全不等于体(能)力(搬)好(砖),第二,能不能把理工科学好跟能不能搬(真的)砖,是两个毫不相关的素质。
层主,你之前几个回帖提到的客观统计数字和概率,我也同意,比如幼儿园里经过统计更多的女孩子喜欢娃娃之类的玩具,更多的男孩喜欢车子之类的玩具,我也同意因为性别和大脑结构的原因会让男生和女生有兴趣上的差异,但是问题是,这种差异用在各种专业领域上,比如男生女生在文科和理工科的差异上结论也应该是,in general,男生可能比女生更多对stem感兴趣,而不是说更擅长。 假设有40%的女生更喜欢理工科,60%的更喜欢文科,男生反之,但是如果averagely 这40%的女生跟60%的男生成绩相当,或者更优秀呢?这个兴趣的比例不能得出以上男生更擅长某个领域的结论。 就这层的回复关于你说的作为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同事和气而放弃争取某些利益,结论也不应该是女性天性柔和感性,也可能就是长期以来对女性的这种定义让女性不敢为自己争取,甚至觉得自己不如男同事更deserve,潜意识说服自己不去争取是更好的结果。如果是这样,这个社会对女性的stereotype已经造成了很多女性职业发展的限制。 尤其是作为一个妈妈,我觉得在对待下一代教育的时候,就更不要把这种偏见带给下一代,尤其是小孩子还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可能心智还没办法理解“生理上的差异造成的兴趣差异”,和楼主提出的“某性别在某领域比另外的性别更擅长这种观点之间的区别”这两种之间的区别,就会很容易给自己设限,我想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我这只是一个假设而已。想说明的是所谓的谁更强是比top不是比人数的。如果人数多就更强,难道印度马上要成为最牛的民族? 你如果觉得拳击的例子不好,那举羽毛球吧。世界top级羽毛球大多是亚裔,按你跟楼主的说法,是不是“in general”亚裔羽球更强?但是白人里能出了安塞龙就说明,也有可能只是白人大多对羽球没多少兴趣而已。 其实这种东西两边说都有理。但楼主老公的重点是,既然两边都有理,她怎么觉得都行,但不要出去跟人只说一头,不然别人觉得她“没文化”。
楼主,劝你别纠结这个了。这问题本身没什么意义。你老公的点在于,你不能随便地去generalize某件事情。你统计下楼里,认为你对的和认为你不对的人都很多。你自己心里怎么认为都可以,但你出去讲就是会有很多人不同意。就像你去外面说黑人不聪明,大部分人不在乎你对不对,只会觉得你这么说话不怎么聪明。
嗯。你说的是,我老公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跟我老公的讨论和看大家的议论,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不纠结啦,这个话题太大,本来确实就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BTW, 我不认为也不赞同哪个种族比哪个种族更聪明。
对你说的这个记录片有印象,第一行为模式不等于stem能力,记录片中展现的行为多数和stem学习无关,第二这些十几岁的孩子身上已经带着十几年来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不能证明先天就有不同 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兴趣也不是先天的终身不变的,只要有不断正反馈,没兴趣的事也可以被激发兴趣。外界反馈不合适,有兴趣的事也可能被打压得兴趣全无,进步快的时候兴趣就高涨,瓶颈的时候兴趣就低落。这些在生活中的例子到处都是。先天的差别也许是存在的,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绝对是把这差别放大了无数倍
说得太好了,我初中班主任(女)就当众说过女生以后学习不如男生。现在想想,那就是pua啊!幸亏我妈很肯定地告诉我那是胡说八道,智力啊能力啊都跟性别没有关系,只要想学都能学好。我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全级第一,大学上了top 2,实际行动给那个老师piapia打脸
那我就只能认命咯,是认好命。我老公不但好,还年挣百万以上。噢噢,你又嫉妒了吧。 我再没文化也比你强一百倍,因为你这样的人是既没文化又没素质,一个字, low.
十几岁已经太晚了
点赞点赞
因为男生更容易在这方面得到正向反馈,想想一个男生喜欢化妆会得到什么反馈
外界干扰的声音也很多,如果你数学没考好,刚好有人在你耳边说:女生学数学就是没后劲儿,你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