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up的说法的确不准确。我感觉它指的是pre-ipo或低股价的小药厂。 很多pre-ipo的药厂募集个几百mil funding没问题的。 至于你说一个三期试验起步价100mil,你是多写了一个0吗?你上过药厂R&D批study的governance meeting吗?你看过临床试验的budget吗? 我自己公司的事就不说了。随便google一下,median cost per patient in a registrational ph3 study is around $41k。一般三期试验200-500病人也够了。
Start up的说法的确不准确。我感觉它指的是pre-ipo或低股价的小药厂。 很多pre-ipo的药厂募集个几百mil funding没问题的。 至于你说一个三期试验起步价100mil,你是多写了一个0吗?你上过药厂R&D批study的governance meeting吗?你看过临床试验的budget吗? 我自己公司的事就不说了。随便google一下,median cost per patient in a registrational ph3 study is around $41k。一般三期试验200-500病人也够了。
Expo睡莲 发表于 2022-03-09 22:38
我不是做运营的,但是还是可以看临床实验budget,的部门。当然我一般也不看。 看过的有oncology first time in human, $40 million. 三期的基本是150 million 左右。 但是你说的都对。
我不是做运营的,但是还是可以看临床实验budget,的部门。当然我一般也不看。 看过的有oncology first time in human, $40 million. 三期的基本是150 million 左右。 但是你说的都对。 moonandsixpence 发表于 2022-03-09 23:27
Start up的说法的确不准确。我感觉它指的是pre-ipo或低股价的小药厂。 很多pre-ipo的药厂募集个几百mil funding没问题的。 至于你说一个三期试验起步价100mil,你是多写了一个0吗?你上过药厂R&D批study的governance meeting吗?你看过临床试验的budget吗? 我自己公司的事就不说了。随便google一下,median cost per patient in a registrational ph3 study is around $41k。一般三期试验200-500病人也够了。
Expo睡莲 发表于 2022-03-09 22:38
cost per patient这不好说,跟study complexity关系挺大的,investigator fee都差不多,cro的钱和lab啥的差距挺大,而且要招多少病人做三期要看indication,有的indication 2000多病人,有的lcm 200多就够
你这就是在semantics上跟我较真儿了。我还可以说,none of the functions is supportive - everyone is a critical player in a cross-functional team. supportive不supportive在我看来取决于能否在重要决策上给出关键性意见,以及这些意见有没有可能categorically影响一个project的方向、collectively影响一个project的成败。
回复 166楼Expo睡莲的帖子 小药厂一大堆part time 的小活,不找full time 的找谁?难道叫别人把full time 辞了,跑来on-site 干你这个part time 的六个月的活? 你就是个神经病,自以为是最后发现其实混的很差的那种苦力。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2-03-10 14:27
哈哈。气急败坏只好人身攻击了? 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我是技术工种里做的太好很快到了career development天花板(不是title天花板),转去别的function做strategy了。三十出头已经是D了。 有时候走在路上莫名其妙看见一只疯狗汪汪叫。what can you do?你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拿石头砸这只疯狗赶ta走所以它不会伤害别人尤其是小朋友。the last thing any normal people would do is to bark back at the mad dog. :-)
挺累的,我是cro派到药厂去的,就当攒经验了。 基本上午全是会议,下午干活几小时,晚上还加一会儿班。但是也算flexible,至少下午有时间出去接小孩,送课后活动班。
Start up的说法的确不准确。我感觉它指的是pre-ipo或低股价的小药厂。
很多pre-ipo的药厂募集个几百mil funding没问题的。
至于你说一个三期试验起步价100mil,你是多写了一个0吗?你上过药厂R&D批study的governance meeting吗?你看过临床试验的budget吗?
我自己公司的事就不说了。随便google一下,median cost per patient in a registrational ph3 study is around $41k。一般三期试验200-500病人也够了。
又来个神经病。非要拼死拼活的把别人拍死。 不爱去on-site 就是药厂这种女神经病太多。公司离开她就要死过去。大家都不在乎质量只有她鞠躬尽瘁,整天到处把人呼来训去。
药厂统计师的确地位很高,女的拿的director 就觉得自己是queen 了,开个会尽是不同部门的director level 的女神经病,杀来杀去,看着就烦死人。
反正我就是不爱开会跟人打交道。在家躺平干活拿钱。
我这种人多的是。
我不是做运营的,但是还是可以看临床实验budget,的部门。当然我一般也不看。
看过的有oncology first time in human, $40 million. 三期的基本是150 million 左右。
但是你说的都对。
学习了,那前期也是挺忙的,光写protocol,database lock, 写CSR也够折腾的了。
其实你说的没错,一个完整的三期下面会有几个studies,招的人多就是这么贵。主要还是取决于什么疾病,有些病招的人多,有些少。但我在业界也就6年经验,还有很多没看过的事。至于三期还是有一些小公司能做到,很多在submission前或者2期做完准备进入3期就被大厂买了,我们公司就是用这个方法增加pipeline.
😂 你怎么这么有才啊
cost per patient这不好说,跟study complexity关系挺大的,investigator fee都差不多,cro的钱和lab啥的差距挺大,而且要招多少病人做三期要看indication,有的indication 2000多病人,有的lcm 200多就够
弱问一句,为什么统计是不是认真做,会影响药好不好呢? 另外“hands on苦活累活的”,指的是什么。
“博士统计师把体力活全扔给硕士,干纯粹脑力活动,” 这里的体力活和脑力活分别指的是什么?我以为statistian都是脑力活。
有些药本身效果不好,再认真做都会砸。有些药效果好,不认真做也会砸。
举个例子,有个药效果好,但是可能因为design的不好导致最后结果不好。这种事情其实不算少见。但有的时候FDA会力保通过这个药。
我想这个层主的意思应该是做统计要好好做,不要想偷懒取巧吧。结果不好有的时候不是单一原因。
我理解的脑力活指设计study design这种,review开会也勉强算得上吧。体力活就是自己写SAP,program这种啊
是的。统计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部门,也是一个关键的决策部门。一个药单纯被统计搞砸是不多见。但一个药如果在一个糟糕的统计组手上,想做好是很难的。做药不是被批上市就行了。很多药上市了但并不赚钱。呵呵。
统计不是搞下model就完事儿了。干的好的统计师都是又跟clinical参与试验设计,又跟data 和ops部门扯皮解决data issues,还得盯programming确定写的程序没有错误。
特别是有些early phase结果出来不尽人意的时候,好的统计师可以看到很多不明显的事实或make informed assumptions。会解读数据非常重要。这对公司决策来说很关键。
在我眼里统计师是被under pay的工种。但优秀的统计师屈指可数,符合我上述标准的也不多。所以行业行情也合理。
知道median是什么意思吗?
那个层主拍拍脑袋说起步价,那就算不是minimum,算个1st quartile没毛病吧?人家统计出来的median轻轻松松严重低于ta说的起步价。that is my point。
歪个题,药成不成跟几重validation真的没关系。药不好你十重都是白搭。药如果highly significant,只要别差得离谱,怎么做都显著。 我也是统计,每次deliver东西习惯性地自己都要validate一遍,但是还是觉得统计工作就是supportive,并不决定药的成败
以前我也不信。不过100million 不是梦。药厂研发人员的工资比起来就是小意思。
不是recruiter 到处追着你嘛?火坑公司别去就是了。去了干得吐血不得不跑路,还把简历搞得很难看。实在不小心碰到三个月内赶快找下家,不要死撑。
具体哪一些是火坑公司就不提了,得罪人。
正解。 所以说一堆女老板把一个活干成十个活,整天干一些无用功,还觉得公司离了她会死,实在烦死人。
统计就是一个supportive 工种 — 我不同意。现状是很多统计师能力不足,只能做技术工种提供support,无法在关键时间点影响一个药的development strategy。所以很多人认为统计就是一个supportive function。
重要的话再说一遍。
我觉得统计对大方向的影响主要在design 阶段,做的假设合不合理,分析方法是不是最优。validation确实没那么重要,两重validate再加统计师最后review一下就够了。
你得看哪的cro,包给中国的质量非常好,想问题比内部的人还仔细。
CRO之间差别真的好大,包给中国的真的有的质量超级好,又细又全面,想得很深入。当然也遇到过中国的CRO做的就极其粗,少说了一句话就想当然乱做了
做contractor当然轻松了,没有大的responsibility, 不用考虑performance, 不用加班,不用做project statistician, 就查查data issue, 做做QC, 一般还有个full time的带着,就follow instructions 干就行
博士好拿,funding 拿到手软,这两点 好矛盾啊,几乎不可能同时发生。有这么牛的估计都是高境界有追求的业界大牛, 既不可能来灌水发帖,也看不上那药厂那点毛毛雨。
我认识的在斯坦福,估计是的吧。也可能我说的这些只apply 硅谷,不是ucsf 就是 Stanford. 东部估计另外一回事。
一家多少钱能透露一下吗
可以master毕业找个工作,然后parttime读phd。不是每个学校都有parttime program,但是先录取了再转parttime绝大多数学校都可行。
但是按前一位层主说的,马公40就要退休,得需要25-40岁一直高薪才行吧?现在40+的人没赶上好时候,现在25的人,你就能确保一直干到40都顺顺利利拿大包吗?马公跳个槽面试也挺辛苦的,要不想gap就得一边fulltime干活一边准备面试。这还是job market比较好的情况。我是干不了那种活。
我同学确实有干统计干了两年转码的,工资确实高,懒人如我也只是羡慕一下,并不想follow人家的路子。
一年才15万?那得做多少家才能够到贫困线
你给我指个路,哪个斯坦福或者ucsf的统计教授是两年读完的phd呗。
比硕士多两年。不是两年拿到。
读了统计phd的谁甘心十几万拿到退休 入门就这个价了 本来就不是一类人追求不一样 也无所谓比较性价比
请问统计phd是什么牛学历?我的妈呀,还看不起十几万拿到退休的。啧啧啧。。。精算可比统计phd含金量高多了,十几年经验的精算师都是30万+,你先考完十门精算考试再说。
我们药厂刷试管的相比之下太惨了
之前我在另外一个帖子说现在Boston药厂bench work生物化学fresh phd有15w+一年了 很多人还说高了
和楼主这种一比 我们简直就是工地乞丐...
体力活那不如水管工了
抓住楼主再问问你,请问社科类博士,毕业论文也是统计类的。 如果再加上个biostatistics的硕士,或者,上一些培训班。以后能在药厂混吗?能往上走吗?
我在银行搞统计的都去考精算去了。银行没多少钱。 药厂的就不搞了,三十万不是什么钱,你真的不怕苦想搞钱绝对可以搞到很多钱。
直接做programmer 不需要统计硕士,如果你看得上的话。资深programmer 专门做SDTM/ADaM spec 的可以接到很多零活,也是一百多一小时。很多烙印专门搞这个。
职业前途的话,必须读统计PhD, 可以爬ladder, 去start up 搞钱也容易,什么公司都好进,不干琐碎的活,躺平也容易。
精算现在入门工作非常难找,一开始要边工作边考试,也不容易
哪里的精算啊?哭死了,家里有个精算的,差不多才一半吧,我一直抱怨他之前不转码现在就是熬年头
咋算的,应该是至少每周5000*50周
精算比较头疼的是要不断的考试 一把年纪娃还小再要准备考试很难过
刚才确实算错了。算成一周工作20小时了。应该是150*40*50=300K
这个绝对瞎吹牛,VP差不多这个价
教授不就是10几万拿到退休,统计phd好牛b啊
硬杠就没有意思了,教授的工资是十几万,别的benefit也很多。再说做教授更多是学术的追求和自我的追求,本来对钱就没有那么在乎,至少在我心中,教授是最尊敬的职业选择也是能力最top的那群人。只是单纯说钱的追求,fresh phd就十几万了,谁还会追求再过二十多年退休的时候还停滞不前在十几万。
任何function都是supportive,关键还是药好。
学生思维
你这就是在semantics上跟我较真儿了。我还可以说,none of the functions is supportive - everyone is a critical player in a cross-functional team.
supportive不supportive在我看来取决于能否在重要决策上给出关键性意见,以及这些意见有没有可能categorically影响一个project的方向、collectively影响一个project的成败。
好药可能被做砸。普通药可能被做的很成功。都是相对而言的。
千里马还得有伯乐呢。呵呵。
什么叫哪里?
同样有这样问题!
当然会。都是违规操作。瞒着雇主的。
所以lz这种是炫耀自己在灰色领域赚钱,还一副占了便宜迫不及待宣扬、嘲笑别人play by rules没ta精明。
lz跟唐人街打现金工不交税还拿社会福利的底层人嘲笑正儿八经念书大公司工作有最基本moral standards正常缴税的中产,在性质上没有区别。
哈哈,犀利。
小药厂一大堆part time 的小活,不找full time 的找谁?难道叫别人把full time 辞了,跑来on-site 干你这个part time 的六个月的活?
你就是个神经病,自以为是最后发现其实混的很差的那种苦力。
笑死了。二三十万?敢亮w2吗?这是看到码工赚的多,开始做梦了吧
我家那个在保险公司,同事全是精算师,他也有FCAS,离30+万差远了。而且他们精算不是每年都有salary survey吗?我看了真是一眼望到头,天天怼他不转码
哈哈。气急败坏只好人身攻击了?
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我是技术工种里做的太好很快到了career development天花板(不是title天花板),转去别的function做strategy了。三十出头已经是D了。
有时候走在路上莫名其妙看见一只疯狗汪汪叫。what can you do?你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拿石头砸这只疯狗赶ta走所以它不会伤害别人尤其是小朋友。the last thing any normal people would do is to bark back at the mad dog.
:-)
三十出头的D,D of what ? 好意思告诉我们吗?
:)
I don’t bark at dogs. I don’t bark at all as a matter of fact. What do dogs know about human lives?
在药厂哪个部门的别不好意思说啊。 还技术干的太好了都不屑于干d of biostat 了,搞了半天连clinical 都不是,你能接的到私活才叫太阳从西边出来。
啥意思?二三十万很多吗?
strategy, BD 什么的是比干活的D of stat高大上,soft skill要求很高的
已经是药厂统计口的天花板了LOL
对
三十万base也还行吧
BD基本是完全不同的skill sets 了。其实压力山大,还有表现不如意会裁人。BD的工作表现跟个人能力并不是100%正相关。跟手里的项目有关。之前看到一个人因为卖项目不利被裁了,觉得挺冤的。
strategy 比较笼统,不知道属于什么部门了。VP干的也只是部分strategy 了。
总包
统计总包30万是天花板?真的吗?
你都没看懂他的凡尔赛,人家急的头都快掉了。凡尔赛人说30万的base也就还行,你还在那说总包30。
药厂只有stats和clinical吗?
多年前phd没毕业就已经接$75/hr的projects了。phd毕业不到两年、业界经验不到四年的时候就先后被两个前老板offer弯曲某大药厂、还有某NJ大药厂的AD职位。因为不想继续干技术所以都没接。
Lz开这个帖子,开口闭口年入20、30w美元,非要在药厂统计和马公里争个高低,以打临时工为荣。我想lz生活里应该没见过四十出头在全球top10药厂里直接report给CMO的年入数百万的,phd毕业五年在大公司做到sr director的,家境普通不到四十在律所升par赚百万美元的,mid-30在google做到L-7的人.
But I digress, the discussion is not about me nor these top percenters.
发财都要靠股票涨,哪个行业不都一样嘛?base 谁都没几个。
统计本来就赚的不多啊,想要多赚点就换跑道吧
Business 都是耍嘴皮子吹到月球去。 你我根本不是一路人。搞不清楚你跑来这里干嘛。
对干统计的大部分人来说,10年经验以上触及职业天花板,总包20-30w之间,这个从大小公司药厂+CRO平均来看,在pre-pandemic的行情里是合理的。
最近我知道跳槽的,phd毕业四年经验能力比较好的人,sr manager title已经在大公司拿到20w+的包裹了。追求钱的应该赶紧趁行情好跳槽。再过一段时间谁知道大经济cycle怎么变。
少数能力较强在大药厂做到director和sr director的,差不多30-40w cash再加股票。这种人的级别放在科技公司应该是500k -1m的收入吧?
普通马公比普通统计收入高,顶级马公比顶级统计收入高,这个没什么好争论的。
药厂一大堆悬乎的部门title, 找工作还是要认准clinical, 实打实核心部门富的流油的地方。 别被人忽悠了去个水部门,没钱没前途没技术整天打杂。
搞钱去CS,好混去统计。 CS 太累了,不适合女生。反正我是不愿意干。
估计你没见过每天干活3小时,总包20+w的马公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