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的四万副作用只是2020年12月到2020年2月,90天的数据。打了应该没有多少,具体数据辉瑞没透露,期间卖的疫苗数被图黑了,刚开始90天,从哪里来两亿呢。前边那位,想得倒好。 liying2022 发表于 2022-03-04 23:19
对的对的,不孕不育还面瘫,千万不要打!!! 永远闭关锁国吧!!!! somuch 发表于 2022-03-04 23:19
我特佩服那些抢着给孩子打的父母们!傻了吧唧的!老公搞药的,十多年了,知道药啊,疫苗产生的各种程序,mRNA就是不应该这么快批准,政府和药厂勾结,看不清真相了!if science can't be judged, it is not science! yuzhou 发表于 2022-03-05 00:27
公共卫生政策,不能基于无限外延假设或者阴谋论 过去两年急诊室压力,在有疫苗之后,相当程度来源于没有打疫苗的。这个是事实,不是无限外延假设或者阴谋论。我觉得可以影响急诊室优先权政策,在不强制疫苗的大前提下。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3-05 19:50
没想到一天了,这个帖子还在有人顶。不如耐心听听科学声音频道的辟谣好了。估计有些人也不愿意看。。。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wmydF1gIwwc?showinfo=0 fibril 发表于 2022-03-05 21:23
“if science can't be judged, it is not science!” 对呀,科学必须容许质疑的声音。科学如果没有质疑,根本就不可能发展。 FireFireFire 发表于 2022-03-05 21:26
佛罗里达没有关闭全州,也不强制疫苗,他们的感染率也不高。现在还为疫苗辩护,有意思吗? FireFireFire 发表于 2022-03-05 21:24
刚才看小浣熊的解释,其中有一条明显错误,显然她不是做临床前期和临床试验出身,大概不太了解这方面,提出指正以免误导。 " 其次,关于老鼠注射100微克mRNA之后体重下降和掉毛,要知道这个剂量是我们打的疫苗的3倍多,然后人的体重是老鼠体重的1000-2000倍。正常剂量5000倍都不死人的可能也就只有中药了吧(假设没撑死的话)。“” 对于老鼠和人剂量相关,远远不是体重倍比这么粗暴,还涉及到体表面积,药物分布,计算出来correction factor(Km)和重要的一点:代谢率。老鼠的代谢率是人的7倍,意味着药物在老鼠体内的半衰期比人体内快7倍,所以除了剂量还有药代的考量,以确定给药频率。简化来说,单从剂量来说,Human dose (mg/kg) to mouse dose (mg/kg) - multiply by 12.3 一篇简单的文献说明换算。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04402/ 三生三世 发表于 2022-03-06 02:43
对的 小鼠大鼠和人之间剂量有个换算公式,药动学基本常识,小浣熊连这个都不知道?她是什么专业来着? Beau 发表于 2022-03-06 03:11
体育系的? mappycarol 发表于 2022-03-06 03:23
说来说去,小浣熊就两个意思:疫苗于人就类似于饭,你不得不吃。你觉得这款疫苗有问题,那下次换另一款,另一款有问题,再换一款。 还要记住她说的另一意思:支持混打,效果更好。是人都要积善行德。常识是混着喝酒更容易醉,对小浣熊而言混着打疫苗就可以负负得正啦。 liying2022 发表于 2022-03-06 09:07
喝酒和疫苗怎么能混为一谈? 何大一的鸡尾酒疗法就是混打。 cafe1123 发表于 2022-03-06 09:13
何大一的鸡尾酒疗法针对的是爱滋病患者,不是普通健康大众,谢谢! 当然“科学”研究发现,混打产生的抗体更多,相信“科学”的希望能多打,混打,因为“混混”更健康。 liying2022 发表于 2022-03-06 09:26
药厂赚不到死人的钱。他们更希望你长期服药治疗检测,成为他们的终身顾客。你后面去医院花的每一分钱都相当于给药厂打工。 mappycarol 发表于 2022-03-05 19:07
我还记得,最开始是说打了以后,可以达到群体免疫,阻断传播,后来打了也感染,根本不防传播,甚至打了疫苗的人也会传播,结果就改口说,防重症,后来呢,又说防死亡,反正这么短时间内根本没有靠得住的数据,效果随他们编,骗人去打疫苗。不知道现在为什么风向变了,他们的资料要公开了。是好事。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公开呢?为什么疫苗的说明书是空白呢?为什么不给公众知情权,一直隐瞒到现在呢? FireFireFire 发表于 2022-03-05 21:21
混着喝酒容易醉也科学证据吗?还是拍脑袋我觉得。 cafe1123 发表于 2022-03-06 09:34
对某些人而言,这和伊维菌素可以早期治新冠一样,都是拍脑袋出来的。只有“人民的希望”和辉瑞神药才能救人。 对某些人而言,涉及到疫苗的拍脑袋理论就是,新冠人人都要的,不打疫苗非死即残。 liying2022 发表于 2022-03-06 10:02
病毒在变,最早说的阻断传播那是针对wild type和alpha的,数据有一大堆你自己不看,现在omicron出来以后你看还有人这么说吗?至于重症和死亡打没打疫苗的比例,各国、美国各州的数据一样有的是,CDC每隔几周都会更新,你自己不看或者不愿意相信而已,觉得都是“左媒”编造的。你要是有相反的数据可以拿出来啊! 图太多了我懒得一张张的给你截,贴一个截止到1月底18-49岁的住院率数据。各个年龄组,疫苗两针还是三针,确诊、住院、死亡的比例,CDC都是有数据的,链接在这里: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covidnet-hospitalizations-vaccination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2-03-06 09:59
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打疫苗,但是在已经完全开放的社会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反复地接触新冠病毒的抗原,要么是疫苗要么是自然感染,这是客观事实。现在完全没接触过新冠抗原的人已经非常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继续搞vaccine mandate已经过时。但是对于有比较多高危因素的人来说,免疫记忆不完全靠得住,体内没有足够的存量抗体是很危险的,booster该打的还是要打,如果对mRNA反应比较大的话可以选择细胞外抗原的疫苗比如重组蛋白,我不知道这话有什么问题。 美国这方面数据不完善,英国和美国的情况类似,他们成年人中有多大比例的人有新冠抗体呢?答案是98%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articles/coronaviruscovid19latestinsights/antibodies OMG,才发现居然能把疫苗混打和混着喝酒相提并论。。。我觉得我敲这么多字真是在浪费时间,屏蔽了,走好不送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2-03-06 10:10
感觉你脑子里的常识全部来自极右翼自媒体。事实上IVM被你们吹到现在,一大堆第三世界国家搞得临床实验一个接一个造假被抓包,几个比较严格的大规模RCT啥都没做出来。你要说看实战效果的话,IVM使用率最高的几个红州新冠死亡率也是最高。 同样的话我不愿意一遍一遍地说,NIH搞的activ-6很快就要出结果了,里面有IVM的arm,我们等着这个实验来盖棺定论吧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2-03-06 10:22
您引用的是FDA guidance estimating maximum safe starting dose in heathy volunteer 中一个换算表格,基本适用小分子药物的。 至于Biologics,选FIH starting dose是不一样的. 参见MABEL (minimum anticipated biological effect level)方法。 Rutang48 发表于 2022-03-06 10:12
大家讨论这个话题,无非就是不用等55年或75年,在有生之年可以自己甄别打到身体里的东西,安全不安全。是人就希望这疫苗安全并有效,假若这疫苗不是宣称的那么安全和有效,那么打的针数越少,累计的副作用越少。 现在不是你打完三针就完事,全球政府都在说像流感疫苗一样要年年打,然后说流感是季节性的,一年一针即可。这新冠吗,全年都有,所以一年需要两到三针。30%的人信奉科学,看着针就跑步去了。不那么信奉科学的,有那么一点点犹豫的,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这资料,收益和风险到底有多大? 尤其是现在是强制两针,如果以后三针四针算完全接种呢?还打不打? liying2022 发表于 2022-03-05 19:41
FDA报告里面的副作用你们都不知道看什么 这里面最吓人的其实是有老鼠在注射疫苗48小时内就发生早期肝部癌变 药物癌变实验,一般要半年老鼠才会癌变,这么快癌变,可能就是因为mRNA疫苗被逆转录到DNA了 最近瑞典的研究就发现mRNA疫苗容易聚集到肝部,并且分别在8小时,16小时,24小时逆转录到DNA mybbs 发表于 2022-03-06 11:19
好消息是,经过几次全球大范围的反对强制的大游行,大药厂要想再强制第四针,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小浣熊和她的信徒,你们打100针都随你们,没人拦着 liunicv 发表于 2022-03-06 11:48
48小时就癌变?谣言就是这么出来的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1:49
细胞癌变很快啊,癌变的细胞失控不断分裂长成大块肿瘤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Seeking668 发表于 2022-03-06 12:11
对啊,所以肝脏prominent structual change 不是几十个小时能观察到的。几十个小时一般癌细胞也就从一个分裂成四个那样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2:12
但用显微镜应该可以看到细胞癌变 Seeking668 发表于 2022-03-06 12:23
回复 19楼wakingup的帖子 我们公司现在还在强制打booster, 不上传证明的 公司系统就每周给经理和组里的头头发信息,提醒组里谁谁谁还没有打booster.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2-03-06 09:06
显微镜也看不出来吼吼,一整个肝脏你能找到那几个癌细胞?另外你知道prominent lobular structural change 是啥意思?别说外行话了。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2:24
回复 557楼Seeking668的帖子 疫苗的mRNA能逆转录到DNA,癌变自然就快了 癌变不就是细胞不受控的分裂增值,逆转录破坏细胞DNA功能,自然会很快产生这样的效果 mybbs 发表于 2022-03-06 12:28
回复 567楼Togepyshimbu的帖子 你以为癌细胞是按照正常细胞速度分裂?这样还叫癌细胞? mybbs 发表于 2022-03-06 12:52
回复 570楼Togepyshimbu的帖子 你以为逆转录只在一个细胞发生? mRNA疫苗一次注射进多少纳米包裹的颗粒,在肝部聚集能有多少,进细胞也不可能只进一个 mybbs 发表于 2022-03-06 13:08
还是说明你不了解癌症,多位点同时发生癌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真这么恐怖,为啥只有发现一个老鼠有肝病变?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3:10
多点发生癌症概率低,是因为不是直接逆转录到DNA的。 不过是炎症或者化学物质引起细胞损伤,导致细胞修复出错或者其他错误。这种当然是随机的。 mybbs 发表于 2022-03-06 13:13
我们今天还在要求强制强制,怎么办?希望大家多提供一些反驳的数据信息 zhuier 发表于 2022-03-06 12:25
回复 569楼Rutang48的帖子 LINE-1 逆转录酶 今年1月18日,瑞典Lund大学临床科学系科学家Markus Aldén、Francisko Olofsson Falla、Daowei Yang、Mohammad Barghouth、Cheng Luan、Magnus Rasmussen、和Yang De Marinis等人发表的论文《Intracellular Reverse Transcription of Pfizer BioNTech COVID-19 mRNA Vaccine BNT162b2 In Vitro in Human Liver Cell Line》,在体外测试中证明,Pfizer BioNTech COVID-19 mRNA疫苗BNT162b2在人肝细胞系中发生细胞内逆转录! mybbs 发表于 2022-03-06 12:58
请问人体内外源mRNA怎么进入细胞核?人体内有逆转录酶吗? 不谈剂量把老鼠tox study 的发现影射到一定会发生在人身上? 特定剂量的抗癌药在老鼠试验中都可以把肿瘤清除,是不是可以宣告人类巳经攻克癌症了? Rutang48 发表于 2022-03-06 12:55
癌症单克隆这个理论,是自然病变模型。如果有放射性或者toxic的environment,同时DNA damage大量的细胞,是不同的情况。以前有study show过多克隆的情况。现在有单细胞的技术研究tumor evolution,说不定以后会发现癌症单克隆这个理论适用性,没有现在认为的这么dominate。 Jxnc 发表于 2022-03-06 13:36
谢谢。但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说他们并不知道在体外细胞中逆转录的DNA是不是会整合到genome吧。 Rutang48 发表于 2022-03-06 13:32
唉,不在这儿夹缠不清了,爱信啥信啥吧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3:15
你可以从欧盟,WHO,NIH的数据库里看一看,已经六百万起副作用报告了: https://www.adrreports.eu/en/ https://openvaers.com/ http://vigiaccess.org/ 至于癌症是不是和疫苗有关,自己在网上找找Thomas Renz 一月的听证会,美军去年癌症上涨了300%, 肺栓塞上涨467%,艾滋病590%。 https://rumble.com/vti3g8-leaked-database-shows-u.s.-military-disease-skyrocketing-after-covid-19-ino.html dreamwalk 发表于 2022-03-06 13:52
哈哈,反疫苗的真是想象力丰富,什么吓人疫苗就导致什么,先是可以吸硬币,现在致癌艾滋病了,过两天估计可以核辐射了。 只要说一句长期影响未知,那真是什么都可以往上忽悠。这逻辑简直无懈可击,讨论的都是未来的事啊,发生不发生你现在肯定没法反驳呀,天才呀! baobaoguaiguai 发表于 2022-03-06 14:00
回复 582楼Rutang48的帖子 那是个法轮功id,被我屏蔽已经很久了,看了你回复才知道她说了啥 这篇文章是个意义不大的体外实验,所以只能发在junk journal上面。第一huh7 cell line是个复制活跃的肝癌细胞系,和正常人的肝细胞差别很大,连染色体数量都不一样了。第二细胞质内检出一些逆转录出来的DNA碎片和被整合到基因组里面还有很长的距离,所有的单链rna病毒都能在体内生成mrna,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一样会被逆转录,如果人类的基因组这么不稳定的话这个物种早就被灭绝了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2-03-06 13:58
长期影响确实未知 如梦飞花 发表于 2022-03-06 14:04
就算多克隆也不可能在三十小时之内就发生器官结构显著变化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3:47
这句话跟放屁一样,要我说长期反疫苗的会变成驴,你也没法反驳我呀。反正没发生的事,可能对也可能错,薛定谔的驴嘛! baobaoguaiguai 发表于 2022-03-06 14:09
带任务的误导普通人,她这人应该被送上绞刑架 cutecutegirl 发表于 2022-03-06 11:51
唉,借着这个回复感叹一下,新冠疫情两年来美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本来一直都是GOP比较decent,民主党鱼龙混杂总有人说些出格的话,这两年眼看着整个GOP连带着川普本人都被神棍给绑架了,narrative从一开始的害怕经济成果被lockdown毁掉,变成了总有刁民想害朕(因为辉瑞是在大选后才公布的中期结果),现在已经变成了政府/比尔盖茨/药厂/学术界/主流媒体全都在反人类,赶紧把他们都杀光。我最近来的不多,还屏蔽了一长串ID,仍然能够时不时的收到这种death threat,可见我没看到的还会有多少。。。事实上过去的两年来,我周围不管是不是做新冠相关的科研,只要针对疫情/口罩/疫苗公开发表过意见的,几乎都收到过各种骚扰和攻击,人身威胁也是有的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2-03-06 14:18
你以为呢?我天天做癌细胞实验大概比你知道略多些 Togepyshimbu 发表于 2022-03-06 12:55
我想咨询下,我今年breast被确诊为DCIS,目前size是0.5cm,我很想知道这跟疫苗有没有关系。我问医生,医生当然说跟疫苗没关,但我没有家族史,也没有不良生活习惯。 woshisophie 发表于 2022-03-06 14:38
如果我确诊是三阴乳腺癌,那肯定跟疫苗完全没有关系,但我的乳腺癌显示跟雌激素孕激素指标高度相关,都是大于90%,很多人打了疫苗后月经为什么受影响,就是雌激素被疫苗大幅影响。 woshisophie 发表于 2022-03-06 15:09
说得对!
佛罗里达没有关闭全州,也不强制疫苗,他们的感染率也不高。现在还为疫苗辩护,有意思吗?
“if science can't be judged, it is not science!” 对呀,科学必须容许质疑的声音。科学如果没有质疑,根本就不可能发展。
“过去两年急诊室压力,在有疫苗之后,相当程度来源于没有打疫苗的”这一点,这是你读主媒得到的消息,不是事实。
别再拿着鸡毛当令箭啦,除了有个人贴的知乎,没人说疫苗死亡率是2.9%,二十几楼已经辟谣了,何苦一遍一遍的拿着那一个回帖没完没了?太晚了,黄瓜菜都凉了!
Most people do not want to admit, or even believe, that they were duped, and that their perception of reality is false.
难道不是祝她集齐108针,可以召唤神兽?
对于老鼠和人剂量相关,远远不是体重倍比这么粗暴,还涉及到体表面积,药物分布,计算出来correction factor(Km)和重要的一点:代谢率。老鼠的代谢率是人的7倍,意味着药物在老鼠体内的半衰期比人体内快7倍,所以除了剂量还有药代的考量,以确定给药频率。简化来说,单从剂量来说,Human dose (mg/kg) to mouse dose (mg/kg) - multiply by 12.3 一篇简单的文献说明换算。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04402/
对的 小鼠大鼠和人之间剂量有个换算公式,药动学基本常识,小浣熊连这个都不知道?她是什么专业来着?
体育系的?
修正之后就是相当于注射了正常剂量的500倍的疫苗到人体。差不多是50克的纯疫苗。就是注射这么多的盐水也许人也受不了吧。
政治教育系的
我们公司现在还在强制打booster, 不上传证明的 公司系统就每周给经理和组里的头头发信息,提醒组里谁谁谁还没有打booster.
还要记住她说的另一意思:支持混打,效果更好。是人都要积善行德。常识是混着喝酒更容易醉,对小浣熊而言混着打疫苗就可以负负得正啦。
喝酒和疫苗怎么能混为一谈?
何大一的鸡尾酒疗法就是混打。
小浣熊以前帖子有个assumption几乎每贴她都会重复,就是不打疫苗就一定得新冠,疫苗和新冠二选一。至于打了疫苗是不是仍然得新冠她轻描淡写。没打疫苗没得新冠她认为是稀有人种
别胡扯,感染率,死亡率,和感染致死率,红州普遍比蓝州高,而且比率跟红脖子的红色程度正相关。有些人永远在捣糨糊或者本身就是浆糊,这数字看上去差不多嘛
何大一的鸡尾酒疗法针对的是爱滋病患者,不是普通健康大众,谢谢!
当然“科学”研究发现,混打产生的抗体更多,相信“科学”的希望能多打,混打,因为“混混”更健康。
混着喝酒容易醉也科学证据吗?还是拍脑袋我觉得。
而且你用混着喝酒容易醉,不更加证明混打有效吗?
酒的有效成分使人醉,混喝更加容易醉。
以后你得病千万别吃药了,坚决不要给药厂打工。
多谢指正,不好意思昨天随便回个帖子,没有仔细去查文献
我知道老鼠和人的剂量不能直接换算,主要的point是给老鼠打的mRNA远远大于人用疫苗的剂量,不能拿来类推疫苗在人身上的效果。
病毒在变,最早说的阻断传播那是针对wild type和alpha的,数据有一大堆你自己不看,现在omicron出来以后你看还有人这么说吗?至于重症和死亡打没打疫苗的比例,各国、美国各州的数据一样有的是,CDC每隔几周都会更新,你自己不看或者不愿意相信而已,觉得都是“左媒”编造的。你要是有相反的数据可以拿出来啊!
图太多了我懒得一张张的给你截,贴一个截止到1月底18-49岁的住院率数据。各个年龄组,疫苗两针还是三针,确诊、住院、死亡的比例,CDC都是有数据的,链接在这里: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covidnet-hospitalizations-vaccination
对某些人而言,这和伊维菌素可以早期治新冠一样,都是拍脑袋出来的。只有“人民的希望”和辉瑞神药才能救人。 对某些人而言,涉及到疫苗的拍脑袋理论就是,新冠人人都要的,不打疫苗非死即残。
你用混着喝酒容易醉来类比,先不谈这个类比有没有道理,难道这个类比本身不更加证明混打有效吗?
酒的有效成分使人醉,混喝更加容易醉,不就是更有效吗?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别人,请去研究一下Scotland的数据,所有的数据都在网上。PDF格式。看看这疫苗到底对重症和死亡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处。 https://www.publichealthscotland.scot/publications/covid-19-statistical-report/covid-19-statistical-report-2-march-2022/
re
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打疫苗,但是在已经完全开放的社会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反复地接触新冠病毒的抗原,要么是疫苗要么是自然感染,这是客观事实。现在完全没接触过新冠抗原的人已经非常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继续搞vaccine mandate已经过时。但是对于有比较多高危因素的人来说,免疫记忆不完全靠得住,体内没有足够的存量抗体是很危险的,booster该打的还是要打,如果对mRNA反应比较大的话可以选择细胞外抗原的疫苗比如重组蛋白,我不知道这话有什么问题。
美国这方面数据不完善,英国和美国的情况类似,他们成年人中有多大比例的人有新冠抗体呢?答案是98%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articles/coronaviruscovid19latestinsights/antibodies
OMG,才发现居然能把疫苗混打和混着喝酒相提并论。。。我觉得我敲这么多字真是在浪费时间,屏蔽了,走好不送
您引用的是FDA guidance estimating maximum safe starting dose in heathy volunteer 中一个换算表格,基本适用小分子药物的。 至于Biologics,选FIH starting dose是不一样的. 参见MABEL (minimum anticipated biological effect level)方法。
这是他们报告里面的截图,有什么问题吗?
我也是吃饱撑着了,和他谈了半天混着喝酒。
感觉你脑子里的常识全部来自极右翼自媒体。事实上IVM被你们吹到现在,一大堆第三世界国家搞得临床实验一个接一个造假被抓包,几个比较严格的大规模RCT啥都没做出来。你要说看实战效果的话,IVM使用率最高的几个红州新冠死亡率也是最高。
同样的话我不愿意一遍一遍地说,NIH搞的activ-6很快就要出结果了,里面有IVM的arm,我们等着这个实验来盖棺定论吧
出来结果他们也不会相信的。只有证明它有效的才会相信。
层主需要表达什么信息? 这篇Scotland的报告显示booster对防omicron重症还是有效的啊。 https://www.research.ed.ac.uk/en/publications/severity-of-omicron-variant-of-concern-and-vaccine-effectiveness-
不打疫苗的是受益方,那打了疫苗的是活雷锋吗?打了疫苗的没受益?打了疫苗,就是受益于降低重症,降低死亡率。既然都是受益方,为什么医疗资源要倾斜给其中一方?还是你觉得打疫苗付出的代价要远高于不打疫苗,所以要用医疗资源来补偿?
这里面最吓人的其实是有老鼠在注射疫苗48小时内就发生早期肝部癌变
药物癌变实验,一般要半年老鼠才会癌变,这么快癌变,可能就是因为mRNA疫苗被逆转录到DNA了
最近瑞典的研究就发现mRNA疫苗容易聚集到肝部,并且分别在8小时,16小时,24小时逆转录到DNA
多谢补充。FiH(fisrt-in-human trial) starting dose的选择其实有几种方法,比如MRSD(maxium recommended safe dose)重点在于选择higest dose you think is safe,比如MABEL (minimum anticipated biological effect level)重点是在于选择lowest dose you think is active;还比如PK/PD modeling。各有利弊各有成功失败,确定FiH并不容易, 选择何种方式case-by-case 更加合适。就这个讨论话题,毒性更为关注,所以着眼在最大安全浓度了。
好消息是,经过几次全球大范围的反对强制的大游行,大药厂要想再强制第四针,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小浣熊和她的信徒,你们打100针都随你们,没人拦着
48小时就癌变?谣言就是这么出来的
太恐怖了
带任务的误导普通人,她这人应该被送上绞刑架
prominent lobular architecture是肝细胞早期癌变的迹象
现象观察和cause要联系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三十小时就出现这么prominent的结构改变?癌变是一个慢性积累的过程,有点常识好不好。
细胞癌变很快啊,癌变的细胞失控不断分裂长成大块肿瘤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对啊,所以肝脏prominent structual change 不是几十个小时能观察到的。几十个小时一般癌细胞也就从一个分裂成四个那样
看看这接近三个月的数据,请问哪位可以得出完全接种可以有效防住院和死亡。
天天以科学的名义给人扣帽子容易。腐其代表的科学现在是个贬义词。
但用显微镜应该可以看到细胞癌变
显微镜也看不出来吼吼,一整个肝脏你能找到那几个癌细胞?另外你知道prominent lobular structural change 是啥意思?别说外行话了。
我们今天还在要求强制强制,怎么办?希望大家多提供一些反驳的数据信息
谢谢,我们不需要鳖盖子,老鼠脸们赞助的研究盖棺定论。记住一句话,实践可以出真知!这个你们应该赞成啊。这不辉瑞在没有完成科学实验的前提下,全球打疫苗的实践:对某些人而言证明了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对另一些人而言证明副作用很大并且没有P用。伊维菌素的大量民间使用也是一样的道理。
PS:本人从不看微信公众号,知乎和大小自媒体。
疫苗的mRNA能逆转录到DNA,癌变自然就快了
癌变不就是细胞不受控的分裂增值,逆转录破坏细胞DNA功能,自然会很快产生这样的效果
自然是大面积普遍癌变了,巨多很容易看到,而不是正常情况下孤立的某个细胞突变,他们既然能出paper,自然都是专家不会犯什么101的低级错误,lol
再快也得细胞double再double一阵子才能被观察到!能不能不要不懂装懂误导人了。其实我也不赞成一针一针无休止地扎疫苗,我自己和娃都在抵制第三针疫苗,因为不知道长期副作用有没有。但是也不能无中生有捏造疫苗副作用,这样只会显得很无知和失去credit。
你以为癌细胞是按照正常细胞速度分裂?这样还叫癌细胞?
请问人体内外源mRNA怎么进入细胞核?人体内有逆转录酶吗? 不谈剂量把老鼠tox study 的发现影射到一定会发生在人身上? 特定剂量的抗癌药在老鼠试验中都可以把肿瘤清除,是不是可以宣告人类巳经攻克癌症了?
你以为呢?我天天做癌细胞实验大概比你知道略多些
LINE-1 逆转录酶
今年1月18日,瑞典Lund大学临床科学系科学家Markus Aldén、Francisko Olofsson Falla、Daowei Yang、Mohammad Barghouth、Cheng Luan、Magnus Rasmussen、和Yang De Marinis等人发表的论文《Intracellular Reverse Transcription of Pfizer BioNTech COVID-19 mRNA Vaccine BNT162b2 In Vitro in Human Liver Cell Line》,在体外测试中证明,Pfizer BioNTech COVID-19 mRNA疫苗BNT162b2在人肝细胞系中发生细胞内逆转录!
你以为逆转录只在一个细胞发生?
mRNA疫苗一次注射进多少纳米包裹的颗粒,在肝部聚集能有多少,进细胞也不可能只进一个
还是说明你不了解癌症,多位点同时发生癌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真这么恐怖,为啥只有发现一个老鼠有肝病变?
多点发生癌症概率低,是因为不是直接逆转录到DNA的。
不过是炎症或者化学物质引起细胞损伤,导致细胞修复出错或者其他错误。这种当然是随机的。
那你能解释为啥只有一个老鼠是这样吗。对照组又在哪里?
DETAILS - Pfizer Vaccine Becomes DNA in The Human Liver Cells Huh7
因为时间太短,这个老鼠因为非常明显的变化被看到了
能逆转率到DNA,不会有啥好的结果。
人体内的病毒基因,都是亿万年的进化,死了无数才筛选出来的
我公司也要打,今天去打了第一针,先看看反应再说
mRNA疫苗选dose主要是根据免疫反应,比如Ab titer或者T cell response,以及由此产生的AE. 一般是用non-rodent(monkey)的HNSTD为cap, 用MABEL方法。所以别再纠结小鼠的剂量怎么转换到人的人剂量。你提的MRSD也不适合Biologics.
谢谢。但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说他们并不知道在体外细胞中逆转录的DNA是不是会整合到genome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MjxlvduyJyc?showinfo=0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GC9qqpwCb7U?showinfo=0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oZTtruaB0
癌症单克隆这个理论,是自然病变模型。如果有放射性或者toxic的environment,同时DNA damage大量的细胞,是不同的情况。以前有study show过多克隆的情况。现在有单细胞的技术研究tumor evolution,说不定以后会发现癌症单克隆这个理论适用性,没有现在认为的这么dominate。
体内实验难做,怎么拿活体肝细胞,肝脏穿刺,有几个人肯做?
而且这么短时间,如果能保证穿刺找到正确的细胞?时间久了,就不会有人承认是疫苗引起的
就算多克隆也不可能在三十小时之内就发生器官结构显著变化
DNA 片段不在genome里也可以表达的,就像mitochondria DNA。如果up-regulating LINE-1的效果和repress tumor suppressor类似,造成DNA复制不稳定,在干细胞里还是很有concern的。
你可以从欧盟,WHO,NIH的数据库里看一看,已经六百万起副作用报告了: https://www.adrreports.eu/en/ https://openvaers.com/ http://vigiaccess.org/
至于癌症是不是和疫苗有关,自己在网上找找Thomas Renz 一月的听证会,美军去年癌症上涨了300%, 肺栓塞上涨467%,艾滋病590%。
https://rumble.com/vti3g8-leaked-database-shows-u.s.-military-disease-skyrocketing-after-covid-19-ino.html
那是个法轮功id,被我屏蔽已经很久了,看了你回复才知道她说了啥
这篇文章是个意义不大的体外实验,所以只能发在junk journal上面。第一huh7 cell line是个复制活跃的肝癌细胞系,和正常人的肝细胞差别很大,连染色体数量都不一样了。第二细胞质内检出一些逆转录出来的DNA碎片和被整合到基因组里面还有很长的距离,所有的单链rna病毒都能在体内生成mrna,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一样会被逆转录,如果人类的基因组这么不稳定的话这个物种早就被灭绝了
为什么艾滋病一起上升了?
长期影响确实未知
谢谢解释。体外实验确实有很多局限性。
这句话跟放屁一样,要我说长期反疫苗的会变成驴,你也没法反驳我呀。反正没发生的事,可能对也可能错,薛定谔的驴嘛!
可以用机器学习图像分析来用training data来detect early cell morphology change。
我瞎说的。不知道30小时可以分裂几次,细胞形态有多少变化?
你说的这个第一点没啥意思,除非做人体活体实验,总是有局限的。不过这个好像本身就是个肝癌cell line,是说服力比较有限。
第二点的区别是DNA片段不会象RNA一样被分解,在生命长的干细胞里,可能就stay forever了。
对于未知的影响有担忧,值得你这么口吐莲花?四环素了解一下?
唉,借着这个回复感叹一下,新冠疫情两年来美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本来一直都是GOP比较decent,民主党鱼龙混杂总有人说些出格的话,这两年眼看着整个GOP连带着川普本人都被神棍给绑架了,narrative从一开始的害怕经济成果被lockdown毁掉,变成了总有刁民想害朕(因为辉瑞是在大选后才公布的中期结果),现在已经变成了政府/比尔盖茨/药厂/学术界/主流媒体全都在反人类,赶紧把他们都杀光。我最近来的不多,还屏蔽了一长串ID,仍然能够时不时的收到这种death threat,可见我没看到的还会有多少。。。事实上过去的两年来,我周围不管是不是做新冠相关的科研,只要针对疫情/口罩/疫苗公开发表过意见的,几乎都收到过各种骚扰和攻击,人身威胁也是有的
不用理这些精神病患。感谢你在这里分享你的知识,如果没有你,这些人还以为他们已经赢了,世界已经被精神病占领了。
在众多文件中,一份有关“辉瑞疫苗不良反应”的9页报告,瞬间在Twitter上炸锅!
“辉瑞公司被迫公布他们的疫苗试验数据。他们希望等到2085年再公布,但法院指示他们每个月发布一些。他们肯定不会想让你知道自己接种的疫苗有9页副作用。”
令人震惊的是,这份邮件中密密麻麻列出了一千多种不良反应,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很多人出现的副作用/病症:
急性皮肤红斑狼疮、急性脑脊髓炎、急性肾损伤、急性黄斑外层视网膜病变、急性心肌病、急性呼吸衰竭、注射部位血管炎、癫痫发作、斑秃、过敏休克、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心律失常、关节炎、哮喘、支气管痉挛、心脏骤停、心力衰竭、胸部不适、窒息、慢性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慢性皮肤红斑狼疮、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溶血性贫血、结肠炎、皮炎、糖尿病、播散性水痘带状疱疹、栓塞性脑梗塞、内分泌失调、眼部瘙痒症、眼部肿胀、面瘫、生殖器疱疹、舌咽神经麻痹、出血性血管炎、宫颈炎、狼疮性膀胱炎、狼疮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症、新生儿重症肌无力、脊髓炎、非感染性卵巢炎、甲状腺炎、溃疡性直肠炎......
详情链接:phmpt.org/wp-content/uploads/2021/11/5.3.6-postmarketing-experience.pdf
此事一经公开,立即在Twitter上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在辉瑞试验研究的46,000参与者中,有42,000人有不良反应,1200人死亡。FDA的规定是,在接受一种实验性试验药物后30天内只要有一个人死亡就会结束试验。但这却从未发生过,我们需要问为什么。”
“法国正取消强制疫苗,想知道这是否与辉瑞公布数据有关。报告显示,有1229名健康的人死于疫苗。”
“长达9页的副作用,他们竟然想隐藏75年。
“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会因疫苗生病或死亡,没人能知道之后几年会发生什么事情。”
“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副作用” ↓
“在接种疫苗一周后,我的大腿出现了收缩性肌肉痛,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
不过另外一方面,也有人表示,所有疫苗都可能存在副作用,辉瑞已经将实际数据公布出来,“那它就是‘最安全’的疫苗” 。
据报道,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被披露的文件是否会为疫苗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提供新的研究结果。但代表非盈利组织方面表示,“我们的工作是获取这些文件,真实的情况要交给科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来分析。”
此前,PHMPT曾表示,之所以进行这起诉讼,是希望政府通过完整可靠的过程来授权该疫苗,而不是隐藏数据。
在诉讼中,原告对监管机构声称辉瑞疫苗符合FDA要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制造质量的高标准提出异议。然而,PHMPT表示,对于批准辉瑞疫苗的“数据和信息的充分性、审查的充分性以及FDA所分析的适当性”,已经提出了许多问题。
PHMPT 在其诉讼中声称,根据联邦法律,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生物产品文件中的数据和信息将可供公开披露。
去年11月,FDA和美国司法部曾发布一份联合声明,解释了发布与mRNA疫苗相关的大量数据所面临的困难。
政府机构表示,他们必须彻底审查每个文件,以便能够编辑那些可能暴露机密细节或商业机密的内容。根据FDA数据,文件中有超过329000页与辉瑞疫苗相关。该机构有一个10人团队来处理FOIA的请求,并且该团队正在处理400多个类似的请求。如果想要发布12000页的数据,最多只能每月发布500页,但PHMPT表示这将花费太长时间。
你要不要晒一晒这些threat。
我想咨询下,我今年breast被确诊为DCIS,目前size是0.5cm,我很想知道这跟疫苗有没有关系。我问医生,医生当然说跟疫苗没关,但我没有家族史,也没有不良生活习惯。
医生不会讲任何对疫苗不利的话,会被开除的。我的医生其他方面都好,就是疫苗这一条,她劝我打。我不理睬
你的意思是,打完疫苗别的病就都不可能得了,得了就是疫苗的问题。这个逻辑要是成立,这哪是新冠疫苗啊,这是人类百病不侵长生不老的神药。
这个目前恐怕没人可以告诉你是不是关联。但是月经受影响的非常多。
如果真是疫苗导致的那真是太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