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来的:这个指挥家 is a Russian conductorand opera company director. He is general directo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Mariinsky Theatre, chief conductor of the Munich Philharmonic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White Nights Festival in St. Petersburg. 这里没有提到他跟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卡耐基音乐厅的雇佣关系,他目前的职位也跟这两个地方不相关,应该就是借用卡耐基音乐厅的场地指挥几场音乐会,被音乐厅拒绝了,不是什么被雇主解聘 apple2april 发表于 2022-02-26 22:18
Freedom of speech includes the right: 1. Not to speak (specifically, the right not to salute the flag). West Virginia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319 U.S. 624 (1943). 2. Of students to wear black armbands to school to protest a war (“Students do not shed their constitutional rights at the schoolhouse gate.”). Tinker v. Des Moines, 393 U.S. 503 (1969). 3. To use certain offensive words and phrases to convey political messages. Cohen v. California, 403 U.S. 15 (1971). 4. To contribute money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o political campaigns. Buckley v. Valeo, 424 U.S. 1 (1976). 5. To advertise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with some restrictions). Virginia Board of Pharmacy v. Virginia Consumer Council, 425 U.S. 748 (1976); Bates v. State Bar of Arizona, 433 U.S. 350 (1977). 6. To engage in symbolic speech, (e.g., burning the flag in protest). Texas v. Johnson, 491 U.S. 397 (1989); United States v. Eichman, 496 U.S. 310 (1990). 不知道你的判断来自哪里,但这是gov网站po出来的基本权利 https://www.uscourts.gov/about-federal-courts/educational-resources/about-educational-outreach/activity-resources/what-does 鸢 发表于 2022-02-26 20:51
你的客厅比喻不太确切。你没有讨论到音乐家因为被禁止上台而遭受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和职业影响。即使这音乐家在卡耐基和维也纳爱乐团没有长期职位,但依旧涉及到工作合同和报酬。你朋友去你家做客也是冲着某种经济交易去的?
还有,这两个音乐家的政治立场不是刚刚被这些机构所知吧?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为啥不考虑?为什么要临时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取消/改变合同?是因为战争的原因需要即时即刻惩罚不同政见者?你的这个拿片子去以色列上映被拒也不是很好的例子。
嗯 没有区别了
现在真的太太太过分了 各种不让人说话
公众场合说话要再三思量 比如你们能通过姓氏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谁谁谁是俄国人还是乌克兰人吗?我是不能的 都是啥啥啥sky的 我看起来都一样
遇到不太熟的熟人 为了防止说错话 只好不说话
我看现在很多官方语言也是 只说基于国际形势 blablabla
真的 说句话都不容易
我的意思是,你只能指责政府或公权力侵害了你的言论自由,但你不能指责你的朋友,你的同事,某个商家侵害了你的言论自由,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保证你言论自由的义务。另外雇主是不是能够因为言论而解雇某个雇员,我说了我不了解,前面一个id说了可以因为言论解雇不能因为歧视解雇。但无论能不能,这个指挥家和钢琴家跟卡耐基音乐厅并不是雇佣关系,顶多是租赁场地关系,音乐厅拒绝他们演出并不是作为雇主解雇了他们
所以我已经完全脱离了脸书,twitter,instagram这些社交平台,尽量少说话不说话。也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憋得慌,才会这样在华人上灌水。
真是满吃惊那么多人居然不知道什么是“言论自由”~~不管是哪方。
简单地说,言论自由,就是你随便说什么(除了明文规定不受保护的言论),都不会受到政府的迫害。 其他随意,当然其他时候,可能会有其他法律来管,但是不属于言论自由first amendment涵盖范围了。
之前有id讲自己的乌克兰同事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了 我就想 那你要怎么判断对方是乌克兰还是俄国人呢?假设人家没有主动说
如果以后万一两百斤也入侵那啥 我们不是很被动?
我也想到这点。。。乌克兰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军队时时刻刻能给你打出纳粹旗帜。不过我以前不知道这个国家是纳粹合法化的。
这位喜剧达人同学真的真的… 把大家都搅进去了
估计是在乌克兰办公室的同事吧。默认是西乌的,反俄的。他们平时也不支持自己政府,乌克兰政府彻底买办,比独裁还狠,属于每个人都想捞一笔就跑,压根也没长期的打算。现在不是二选一么,不得不支持?
你快别naive了,舆论和所谓的大众对持不同思想和政见的人进行社死的采取的各种手段,就是对言论自由的伤害。美国如果也往这个方向前进,不知道你高兴个什么。 “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两位音乐家跟这几场音乐会和卡耐基音乐厅有商业合约关系。他们的商业利益被直接或间接触犯。这一点总不能否认吧?
这个我好像看到有真实水平的筒子们说过了 没有新内容 海鲜市场的序列并没有比其他的序列更早
但同意你说的 又不知道在渲染个啥了
那时候难道不是旗帜鲜明加注个青天白日旗? 还能支持两百斤犯台不成?
China Initiative已终止,一大票人需要开发新焦点继续拿钱。
这个时间点。估计是想和普金捆绑销售。再或者觉得China initiative 结束不甘心,迫不及待的想继续加害吧。那些被洗脑的也不会认真去读。组织起来,多hate我们吧。以前欧洲联合搞犹太人也是差不多方法。
商业合约关系能不能因为政治观点分歧而违约这个我不了解,但这已经不是侵犯公民言论自由的范畴了
我是这波看中文社交媒体看到的。反正就得两边看,只看一边太容易被洗脑了。据说之前有个投票不让美化纳粹的,俩个主要国家反对—-也就是默认可以美化纳粹——乌克兰和美国。
Exactly 美国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国家,大家留下来很多也是留恋这里自由的民主的氛围。但现在的reality是,一旦和主流西方媒体的意见不一致,就很可能被大型社死解约解雇,这样的氛围是令人感慨的
商业合约就是某种雇佣关系。既然所谓的言论自由不能保护这两位音乐家的经济利益和职业规划,那就说明这一权利的范畴很有限了。很有可能它只保障公民骂骂大统领的权利。很可惜,我们大部分人不是靠骂大统领吃饭的。
这种规模,这样有组织性。背后给钱不少吧。英文5毛厉害的很,之前咱们亚裔奥运冠军,压根没多少浪花,这种的,乌泱泱的,当然还有媒体故意扭曲问abc花滑运动员政治问题,各种下套,使绊子,贼坏贼坏。 Asian Hate没完~
是不是美国投反对票的时候援引自由言论这一公民权?我猜是。很搞笑。
可我有何勇气青天白日呢?tw同事们不会误解我冒充tw人?
是说这个截图里的新闻是今天各媒体通稿一样发的?这有啥时效性?还是以前的?
商业合约咋成了雇佣关系了,你去餐馆吃个饭去酒店住个店,你还成了服务员的雇主了?再说一遍,那个指挥家的雇主是Mariinsky theatre 和慕尼黑爱乐乐团,等啥时候他被这俩解雇了你再去抗议指挥家的言论自由被侵犯了吧,俄罗斯和德国的言论自由都是骗人的
exactly
这是今天的。你去Twitter 上看
没有亲身经历过文革,难道连起码的文献资料也没读过吗?
这个我不知道,就迅速看了一下各种科普。还有之前被算法推荐了一个在乌克兰华人的频道,各种细节看上去确实祖上日子不错,现在彻底衰败的样子
😻😹
我记得很久以前 比如科技公司 有的可能背地里红蓝两边都给钱 (当然有的可能更偏一边)但不管怎样 都不支持披露自己倾向的 就是为了不要捆绑
现如今也不知怎的 各种异象 哎
你去住旅馆,旅馆会跟你商业分成吗?比如旅馆从其他顾客那里收取多少费用,然后分你几成?
雇佣难道不是双向选择?老板可以开除你,你也可以开除老板~ 脸书有的是不赞同小扎的政治观念辞职走人的年轻人~~
这是正常操作啊。你们倒底是不是在美国啊。 你在公司发表政治观点,随便什么政治观点,不需要公司出面,员工就可以把你告去HR,当天你就可以出门。
哎那你说谁是谁老板?既然是雇佣关系,总该有雇主雇员吧?你说音乐厅是雇主还是雇员?指挥家是雇主还是雇员?你跟你雇主商业分成吗?
你这怎么告?那个法律保护你这个“权利”?
捷杰耶夫是把马林斯基剧院和乐团起死回生的指挥家。相当牛。欧美各大音乐厅很受欢迎的。
哪有 某人出现之初 我们都是可以大肆宣传自己不喜爱他的 只有喜爱他的人才默不作声 (当然那时我在一个比较小规模的公司)
现在想想也是不对 完全不让另一方的人讲话
音乐和政治就不能分割开来嘛?life is so hard
那是人家没让你走是对你客气啊。公司里面说这些就一个字,走人。
其实很多因为言论被老板开除的,都可以用反歧视条款打官司起诉老板的, 可惜,比如你是俄国人,为普京辩护而被开除,可以告老板歧视俄罗斯人~~
难道不是员工都在讨论政治?就你自己有必要讨论吗?
我跟我的雇主有商业合同。我的工资来自雇主的收益的一部分。 你的意思是,这两位音乐家从他们各自的雇主那里领工资,友情无报酬出演在卡耐基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音乐厅/维也纳爱乐团收取的门票收入及其他收益跟这两位音乐家完全无关?或者这两位音乐家原本是要以购票入场的消费者身份参演这些音乐会的?
非常艰难。。。我当初来美国的时候完全没有预想到。
上次冬奥会,Nathan Chen 就被个政治搞音乐的害惨。
不可能啊 不喜爱某人的筒子辣么多 怎么会说了都走人?
exactly
感觉也许是为了保护音乐家。。。
是的 这波操作太猛 都来不及预见
比如音乐会民众要求即兴来一曲乌克兰国歌呢?这个喜欢普金的指挥的和拉提琴的该咋办?比如来一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你这个音乐家你奏不奏?
有道理。。。
而大家对言论自由常有误解,实际上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国家也有很多人喜欢扯言论自由来唱高调,乱用这大旗来给自个儿脸上添彩儿。比如,某人发表了啥言论被抗议时,他/她的上司/公司用:“我们尊重他的言论自由”来作为自己不采取任何行动的理由,这种事发生的可不是一次两次。其实言论自由和这没关系。完全可以一边尊重他的言论自由(他有说的权利嘛,别人不使用政府权力把他抓起来),一边解雇他(或者对他进行合乎自己职权的其他惩罚)。不这么做的真实原因,就是因为公司/雇主对他的言论没有那么反感 - 或者觉得那言论不值得惩罚而已。
而正是这些动不动就拿“尊重言论自由”的说法,遮盖自己真正动机的行为,才造成了很多人对言论自由的理解偏差。
re,反正普通人想要安安稳稳好好生活,别管在哪里都不可能放肆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所以我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在公司被点名表态。要根据现时场景说出四平八稳的表态话是门高深技巧,我技艺还不过关,很容易被揪把柄。
公司有规定的话,所有说了政治话题的都可以被叫走。不然什么叫规定? 第一修正案说你有言论自由不假,2010补充条例规定私营公司里面你没有谈论政治,性,和宗教的自由,如果和公司条例违背的话,按公司条例办。
不过有人的感受也不假,美国的言论自由范围,当然也是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以前自由的,现在不一定就自由了。然而为什么大家都还是在美国,因为这里给的言论自由,依然是最多的。
+1
同不会
这个时候到底是勇于表态好 还是捣糨糊好啊?
我感觉两者都不会
对 怕的就是这个 会不会从因言获罪进而演变到其他什么的……
你没懂我的意思,言论自由是约束公权力的,个人的言论即使是不正确甚至危险的也不能成为公权力起诉或关押这个人的理由。但是言论自由不约束私权利,私权利的交往准则是合同,公司可以因为员工的不当言论解雇他,只要雇佣合同中有相关条款。品牌可以因为明星的不当言论解除代言关系,只要代言合同中有相关规定。网络上可以骂战,管理员也可以删帖,当然被删被解雇的也有权告。
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只是保护公民不因言论被政府迫害。private party不受这个法律约束。
所以卡耐基hall有权解雇他想解雇的任何人,对方违反合同也好,音乐厅做姿态也好,都不触犯宪法。当然也有可能是音乐厅违反了合同法,russian艺术家可以告,能告赢就拿赔偿,这个过程不会涉及人身自由和监狱,言论自由的意义在这儿
捣糨糊,模棱两可。就说希望世界和平,做好给战后重建捐款的准备。
不太清楚,作为在美国的华人总是有种不详的感觉。
这要真是回到冷战的氛围,版上不知道还有没有百万贫困线。
ok 这个我也认可 这么说并不违心 谢谢层主
肯定木有了 想什么呢 我感觉我们可以继续在集中营里无偿的码个code的
到时候是不是可以比一下谁的废话comments最多??
所以怎么讲呢 我是支持这边的乌克兰筒子们在名字后面挂一个美国国旗外加一个乌克兰国旗的
氮素呢 等轮到了我们头上 恐怕除了美帝国旗我会无旗可挂光秃秃的一个美帝国旗 是不是还不如不挂?
这事 就怕随便牵连 不打仗的时候话都说的好听 一打起来什么都忘了
最保险的做法是不管什么话题,都痛骂中国政府专制独裁。我以前还当老将的时候,可以来长篇大论一套一套批评中国政府。这些话我现在说不出口。
这个好!要Mark。
没有必要这样,来美国还要趋炎附势,还不如回国呢。
就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干脆提前放弃使用社交媒体。我们的公司用Teams。还好还好,Teams上的头像目前还没有挂国旗的选项,希望能持续下去。
是呀… 传说中的必然发生的(蓝转红)变化并没有发生到我身上 (尽管我也不喜欢蓝了) 可能和我这代人还很苦哈哈、不少还背着学贷有关吧
我以前也很烦墙国 现在感觉其实都是利益关系而已 谁比谁又高尚呢?
搞不好哪天就连这句话都不能说了呢
的确有很多回国的心思。但人到中年,回国并不容易。
有啥不懂的 是有言论自由 但是没人保证你行驶自由以后没有consequence
自己说的话 后果也自己担着吧
其实有的地方在blm的过程里高调站队是很划算的
但钻营这个也是要有实力的 搞不好站错了也是很恐怖的
多看人日和CCAV,哪里比较适合你。这里来错了,出门往左转。
不是的,言论自由是说不会因言论被警察和法律体系追责,被解雇不在宪法保护范围之内
我要继续学习,继续打磨技巧。今年我感觉自己有所进步,至少在这些表态场合不会引发那么多内心情绪,比以前有更多心思去琢磨措辞和技巧。不过,我目前的技艺还不行,不能保障我的安全,需要继续打磨。
哎哎哎 这个真的 要不是层主提醒⏰ 我都不大注意
不过楼立提的支持重建与和平 都是完全可以讲的
你不会为你的言论坐牢,但你会为冒犯你的同事被解雇,这叫言论自由, 懂吗?
这个就不合理了 那如果有人因为是川总的支持者而被大多数人offend了 难道要辞退大多数人?
对。这个“支持重建与和平”在以后更迫切的场合也用得上。
那个感觉有点讲不出口 其实我希望不要打的 可是他们要不要打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这感觉和在国内差不多了。国内至少没有语言文化族群区别。好没意思。
先存着,万一真的开打了,我们也想不出更合适的表达呢。用英文说“Peace and Recover,” 听上去还好。
一想到以后开打的种种可能,我就开始头疼。那时候真的会举步维艰度日如年。
这个要和HR讨论,办公室讨论政治是头疼的事,被冒犯有权申诉。公司的ethics是这样说的,我们每年还要考试。
看公司规章制度啊,可能辞退大多数人,可能辞退这个川粉,可能谁都不辞退。私权利违约有很多解决方式
还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一句话:“我希望能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句话也非常好!
打太极的终极奥义。
大家都是高手
我在中国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政治的存在,说话都不用多考虑,因为中国基本没有人和我谈论政治,也没有人问我对新疆的观点啊。而到了美国,政治无处不在。当美国白人秘书要和我讨论新疆的时候,我心里真要骂娘。我不想发表观点,只好听她说了一通。
美国的言论自由尺度其实已经很开了,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这么开放。你们感觉到的限制,那是因为对这个国家的立法,精神,还不熟悉。
很多方面的自由,是美国的立国基础。言论自由也是一种。但如果各种自由在冲突呢?例如言论自由侵犯到了生活方式的自由,或者言论自由侵犯到了安全。那就需要各种自由互相找平衡互相让步。
所以才会有各种对第一修正案的继续修正,例如虽然你有在办公室说话的自由,但是如果涉及到宗教,性,政治,那么这个自由只能屈居于办公室规定之下。
另外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美国反恐怖法规定在飞机上不能说 炸弹 这个字。如果说了你会被当成嫌疑恐怖分子处理。这就侵犯到了你的言论自由,但是这却是大家经过讨论之后,确保很多人的安全自由的情况下,牺牲的一点言论自由。在911之前,你尽可以说这个字,但是911之后,你不能说。这就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言论自由的尺度也在不断变化。
但就算如此,我前面提到了,你在美国的言论自由,仍然是世界最多的。中国没法比。比如美国的民兵组织,许多民兵组织其实是和中国理解的不一样。中国的民兵组织是对政府正式军队的一种补充,属于政府军。而美国的民兵组织很多是反政府组织。他们经常在口头上,或者书面上宣传,政府是不可靠的,然后印刷了很多教授你如何实施大规模爆炸,绑架政治名人艺术家,如何袭击兵工厂,如何与警察对抗的训练手册。这些都可以公开查找,获取,而且不限制资格。而且你可以自由地参加这些组织。这些言论自由按道理来说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潜在威胁,但美国仍然保证他们的存在。不犯法。这是针对政府的言论自由。
还有你生活中的言论自由种种,最普通的例子,你网上打字不需要用同音字来代替,也不需要用近似字。前面有人说回国算了,那你回国立马就会感觉到这样的不自由。
但你的自由如果给他人带来生活上的不自由,那么这个言论自由就属于值得探讨和妥协的范畴。比如涉及种族歧视的言论,尤其是最近黑人权利运动的大背景下,这就更加触碰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但反过来想,如果很多人都发表歧视性言论,那这个社会的公平,每个人追求生活自由的权利又在哪里呢?我只能说最近的运动有矫枉过正的问题,但社会的平等需要这样的推动,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到你自己头上。
这段文字应该套红置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