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贴子有大娃妈妈说小朋友中文可以读金庸, 我推小孩中文的目标, 在文学方面就是能读个金庸就可以了。感觉比哈利波特还是有趣的多, 更主要的是写给成人的, 跟哈利波特风格差不多, 但是三观上更sophisticated, 希望将来家里的ABC能读。 不过想问问, 所谓read to learn, 除了文学方面, 中文到底有没有用呢?我自己学英语, 高中之前单纯是对语言的兴趣, 高中开始书店里很多理科都有英文原版教材, 看了才真正喜欢上英语。统计、化学、生物还有一些环境和医学的大学课本, 很多都拿英语速速翻过一遍, 非常喜欢。再之后才学了拉丁语和看英语的大部头比如哲学类和古英语的文学作品。说实话对后者并没有兴趣, 只是周围有比较文艺的同学, 出于peer pressure读了, 读完没有任何印象。 那么ABC大娃们, 尤其是读高中了中文还非常好的, 会拿中文把STEM学一遍吗?如果娃跟我一样, 将来就是理科生一枚, 最终对fiction、drama和更文艺的内容都没有兴趣, 那到了高中大学, 中文还会有有趣的地方吗? 每天都 发表于 2022-02-08 16:24
有些父母很忙 take turns照顾孩子 孩子得到的中文exposure就会少很多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2-02-08 16:09
美国孩子拿中文学STEM是找虐吗?数学物理里头各种方程公式定理,跟的人名都不是中文,跟着音译读什么柯西洗袜子不等式,读着不觉得别扭么;CS里的这算法那算法,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名词,本来用英文读着十分顺的,这回还需要先音译成中文,然后读了中文再猜原文是啥,很多余啊。中文母语的那是没办法,英语母语的当然直接学这些更容易。 本来娃学这些语言一大半都是为了娱乐的。我家老大自打开始看日漫,已经学了不少日语了。= = 我在琢磨要不要让她去正经上点儿日语课。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2-08 16:34
作为一个业余的中文老师,我想说说我这几年看到的。先说教材,我不喜欢马立平,很多课文的内容幼稚简单。同样四年级对应英文四年级孩子的认知,这种课文他们完全提不起兴趣。孩子们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我要去重复的读。而五年级以后的西游记,六年级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又一下子太难了,阅读量太多。拼音要三年级学,太晚了。我记得六年级有一则故事《高尔基和小摄影师》,这种故事太假了,ABC根本不会喜欢。相对来讲,暨南的那套教材对于普通ABC来说更适合。然后说孩子。那些学的特别好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家花了很多时间复习预习的。有些是拿着人家版的教材在家里另外开课的。如果指望一周一次中文课能学会很多词汇那是不可能的。但很遗憾那些父母花了大力气的孩子在中文学校毕业后再遇到已经满口英语了。也许在家还会坚持说中文,但是真的越来越少。理想来讲,毕业后更应该提高中文阅读。读书读报,哪怕看秀呢,坚持使用才对得起这些年的努力啊。再说老师,中学学校是周末学校,老师很多都不是专业的。负责的学校对老师还有所要求,很多小学校华人本来不多,老师更是拿到篮里就是菜。我以前和一个要来中文学校教书的妈妈聊过。她认为能讲中文就能来上课,来做老师就是想顺带教自己的孩子。我真心觉中国人都说中文,真得都能做老师吗?做老师除了会认字,你多少该有点文学修养,历史知识吧。不能把孩子带入中国文化里,没办法培养他们的认同和喜欢。唯有喜欢才能持久。我有一个口齿伶俐的孩子,生活里中英文转换自如,但他常说中文学校的孩子都是在做他们爸爸妈妈喜欢他们的事。但我只想做我自己喜欢的事。他更喜欢花时间读英文小说。而为另外一个孩子因为讲话语速慢,常在中文学校读课文时被其他孩子鄙视。然而,这样的孩子却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中国历史,并以此为骄傲。我教他颐和园时,给他看那座没有了镀金的铜牛,他立刻会把清末那段历史翻出来,还能告诉我鸦片战争,以及鸦片和毒品的危害。虽然他在中文学校那些优秀学生面前是学渣,但我更看好他的未来。至于说什么学的好,学不好和聪明有关,这也许不太全面。语言能力只是能力的一种。长远来讲喜不喜欢更重要。 小青花 发表于 2022-02-08 16:05
你不觉得化学生物医学的中文比英文简洁的多吗?中文的元素周期表我到现在还能背过呢。英文有的一个元素的词够中文四个元素了吧?医学就更夸张了。我家三岁娃把sphygmomanometer说明白比血压计得晚半年。 数学我只看过统计的比较多。刘来福的生物统计好薄一本, 美国的生统课本我还真见过奔1000页去的。当然了, 美国的课本例子更多, conceptual level讲的更好, 但是考试突击复习要点, 能拿中文过一遍也可能有用呢。 不过我看过很多huaren上的中文贴, 确实只看到拿中文读文学作品的。所以想问一下大娃有没有拿中文帮助学STEM的? 每天都 发表于 2022-02-08 16:44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老人只待半年or 2-3年不算给娃有个好的中文环境呢,比起双职工没有老人娃3个月送daycare,这算赢在起跑线了吧。 stacych8008 发表于 2022-02-08 16:48
lz偏执了,这跟老人在不在根本没有关系。 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吧。说中文好的abc就是语言能力强,或者说就是聪明。 不过,人总要找借口才能更心安理得,我们心领神会了哈哈。 爱慕忘机 发表于 2022-02-08 10:22
因为我认识好几家,孩子很大,中文还能保持很好的,包括老二和老三,都能说流利地道中文。(多子女家庭都知道,这个很难吧) 都不是靠老人带大。都是父母+幼儿园组合。 他们告诉我的经验就是,家里不能说英文。父母常年强行执行家里全中文环境。这个比老人带大的效果更显著。而且更持续。 学中文也不是送到中文学校就不管了。父母要带着学,带着读书,带着看电视,生活中要对讲多营造中文文化环境。要孩子对中文有兴趣。 说白了,还是靠父母上心。 mylittle9 发表于 2022-02-08 16:55
跟有没有老人没关系。就是父母坚持不坚持说中文。朋友家混血娃,没有老人,从小幼儿园。娃爹能听懂一些中文,这小孩在家完全说中文,中文比我娃都地道。 我娃,语言天赋没有很好,一岁上幼儿园,两岁开始老人不来了。他三岁才能说英语句子。现在小学,仍然说流利的中文。每周给两边老人视频,能用微信给老人发简单消息。跟中国人说中文,跟美国人说英语。身边坚持跟小孩说中文的人家,小孩就没有不会说中文的。我们这儿还是亚裔5%的地方。倒是小孩四五岁才来美国的人家,想要融入,家里只说英语,小孩到六七岁就完全不讲中文了 uncutjade 发表于 2022-02-08 16:26
化学生物医学里有大量的拉丁文词汇,这一点的确没辙。你要是有一个全中文的环境,学这些可能是省事一些;但是指望中文对学这些的美国孩子有辅助作用,我觉得还是不太可能。 中文背化学元素周期表比较省事,写那些化学的反应式还是得用拉丁文缩写啊。铁是Fe铜是Cu,我们那时候都是这么毫无道理地硬记;有点拉丁文的基础不是更加容易理解么。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2-08 16:54
比较眼前的问题, 比如娃认字1000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 应该配合读些什么样的绘本?我看到很多“桥梁书” 都是故事书, 但是我留意了一下, 娃现在特别喜欢的神奇校车系列, 其实生字一点都不多。如果自主阅读开始就多搭配科学书而不是故事类的, 是不是就可以比较自如的切换到中文学STEM了呢? 我初中的时候还真的见过一个德国去中国的女生, 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初二回中国不到半年跟着考了中考的历史地理生物, 初三中考考上了我们市的重点高中。德文英文中文都是母语水平。当时只是惊讶她中文好, 没有想过她为什么可以用中文学理科。有了娃看了很多推中文的贴, 有点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读西游记、金庸还是文言文?好像从来没看到过有妈妈提到用中文学STEM。对此觉得困惑。或者说想知道大娃的妈妈们是试过中文学STEM确实难呢?还是说就直接觉得没必要? 每天都 发表于 2022-02-08 17:09
回复 2楼爱慕忘机的帖子 语言能力强,一定的,但一定聪明,不一定, csliz 发表于 2022-02-08 16:54
中文还有发音歧视😂 家里老人如果不是北方的,不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孩子中文再好也带口音。其实这算什么。但你搁在中文学校那就是大事。演讲比赛就是普通话比赛。流利不算,发音标准才算。那么老人也担心了,他们倒是有时间教,可是带口音怎么办?在学校开口被笑话怎么办?在我看来会点方言多好。家里什么事都瞒不住孩子,那种语言都给你破译了😂😂😂 小青花 发表于 2022-02-08 17:45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比起喜欢神奇校车的年纪,我家Preteen可能也勉强算大娃,就简单说一下我的感觉吧。 我觉得用中文学STEM当然是可行的,但对父母的要求比较高。不完全是高在推娃学中文读写上,也在于对孩子课业进度、对相关中文学习材料的搜集上。首先你要了解学校math、science甚至social study的进度,然后及时找相关的中文素材。其实国内STEM方面有意思的课件或者科普视频不少,比如学而思的礼花蛋系列,如果能系统地跟着学下来也不错。不过我觉得上上策是学校进度为主、中文素材为辅,适时和孩子讨论,然后一起看有关的中文资料;而不是同时用中英文两套教学体系,给娃太大压力。当然,我家是普娃,和那些比学校超前的牛娃不能比。。。 thymetime 发表于 2022-02-08 17:43
我们三岁。谢谢分享。也很感谢前面妈妈们的分享 我确实是想问与其搜集相关中文学习材料, 为啥不直接偷懒, 用国内的小学自然、初中理化生的教材呢。等我们再大一些, 如果觉得教材压力太大, 也试试学校进度为主找中文素材。是个好主意。 另外不记得在哪个楼里看到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最近跟娃一起看, 第一集里面还有“扑街pugai”, 很好笑。顺手推荐一下 每天都 发表于 2022-02-08 18:01
为什么要娃用中文学stem?我自己理工科,来了美国后真是巴不得之前都是直接英语学的那些专业课。那什么傅立叶变换,还有化学里的人名反应,医学里的各种syndrome什么的,用中文不觉得怪吗? Tun. 发表于 2022-02-08 17:21
回复 227楼每天都的帖子 有,我 我希望小孩数学,物理都达到中国高考水平后 再衔接英文的系统。 因为美国的初等数学,初等物理的基础 实在无法承接大学数学,物理的学习。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2-08 18:27
回复 227楼的帖子 有,我 我希望小孩数学,物理都达到中国高考水平后 再衔接英文的系统。 因为美国的初等数学,初等物理的基础 实在无法承接大学数学,物理的学习。 高等纯理科的教育,英文有优势(描述准确,娓娓道来。对比中英文线性代数就可以) 初等纯理科的教育,中文有优势(抓主要意思, 虽然解释不清楚。对比中国小学6本数学课本加起来是加州1年级数学课本,美国小学数学课本那么厚,小朋友可能自己从头读到尾吗?)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2-08 18:27
混血娃跟他爹也说中文吗 lash 发表于 2022-02-08 17:09
好奇,用中文教材学数理化,谁教呢?每天得多少时间,全home school才可能吧? alemon 发表于 2022-02-08 18:32
作为一个专业的中文老师,我想说马立平中文教材挺好的。课文是不是幼稚简单,也要看老师怎么讲,怎么给到他们课文相关、但是又没写在书上的东西。四年级的小孩学习中医知识,一点都不幼稚吧?西游记,如果前面四年基础打好了,读起来轻松加愉快,一点都不难。六年级教材确实不好,我已经跳过不用了。马老师教材的精华是8、9年级,不知道你有没有教过? 但我同意你说的,美国很多中文学校老师水平很菜,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我更加同意你说的,喜欢最重要。学习中文可以是终身的,更应该是快乐的。😊 BINGBINGLIANG 发表于 2022-02-08 19:26
娃年龄小的时候,中文的听说还是挺容易抓的,但识字挺难推进的,简单文章能读出来,抽一些字出来就不认识了。如果每天定量学几个字,总是学着忘着。 大家有啥好办法么? Scorpius 发表于 2022-02-08 19:49
小孩儿中文好坏和有没有老人帮忙没有绝对关系。主要还是看父母是不是坚持和孩子在家里说中文,是不是送中文学校afterschool, 暑假是不是常回国。 loveactually 发表于 2022-02-08 16:17
我家是暑假常回国,因为她喜欢国内的好多东西,食物,商场,景区,亲戚聚会,这些也会激励她学中文。 loveactually 发表于 2022-02-08 16:22
迪士尼我们也是到第5级读不下去了。当时换了鼠小弟的绘本,字很少。还有亲爱的小熊很适合入门。有套小狐狸系里的“黄色小水桶”。然后看了企鹅机动队,123动物园,彼得兔。原创其实就看语文课本和配套的“和大人一起读”。还看了金波和张秋生的短篇童话集。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2-08 11:49
关键是这几年暑假回不去啊。。。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感觉已经错过学语言的黄金时间了 anotherhome0713 发表于 2022-02-08 20:36
楼主酸葡萄了吧。我家就是既没有老人(两个娃都是老人帮忙到半岁就回国了,双职工孩子送daycare),我俩工作都很忙很忙。但是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我就是那个坚定的必须学好中文听说读写都要求的妈妈。老二还小,刚开始学中文没多久,我不敢妄言。但我老大现在中学生,虽然没有语言天赋记性不好,却已经在中文杂志发表文章,读中文网络小说看无字幕中文电视没有问题,非常喜欢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打个网游都要下载中文字包开中文配音。 人要是对自己的root都不了解也不自信,不说远的,青春期的困惑就没法熬过去。 brotherband 发表于 2022-02-08 12:29
说说我们的中文经验和教训 我们22个月的时候随便试过大概5-10个中文字, 发现28个月的时候还记得, 觉得可能ready了。 28个月的时候上了中文daycare, 混龄的, 老师只说中文, 孩子之间说英文。那段时间对中文整体比较有兴趣, 每天晚上看2-3集巧虎, 一共五分钟。一开始我就只随他看, 过了一个月发现只有个别他特别有兴趣的字能记住, 大部分都是在看画面, 就每集之间pause一下, 把字写到白板上重复一遍。这样2个月大概认了100字。中文daycare因为其他娃比我们大很多, 教笔划, 其实有些负面影响, 所有在daycare学的字娃只记得笔画顺序, 不知道读音和意思。但是学了很多中文儿歌和古诗, 可能对语感有点用。 两岁半巧虎认了100个字之后我家认字走了不少弯路, 这个可能主要是娃本身特点不同。当时读的网上的经验是要在阅读中认字, 我就试了小羊上山, 第一级那十本花了两个月的样子。主要是那60个字跟他会的100个字overlap很大,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放到句子里他就不认识了, 一度以为娃认知还不能读句子。然后当时他英文开始可以读一点句子了, 我就不知道中文为什么不能过度到句子。停了一段时间。期间换去了英文daycare, 为了帮娃适应家里也说英语, 两个月之后中文说和读都退步严重。 34个月的时候, 感觉娃在英文环境问题不大了, 就把中文捡起来了, 巧虎认的字还是跟没认过很不同的, 基本一遍就捡回来了。小羊上山认的字基本跟没学过一样。这个时候想起来试试四五快读, 才发现问题出在小羊上山的图上。娃读词和句子没有任何问题, 关键是不能全篇都是图, 字印在画上。不然娃就光看图去了。四五快读第一次用了不到一周, 因为字基本都认识, 第2册开始生字多了, 一天一课, 巧虎又继续往下看, 养成了每天10-15分钟认字的习惯。第3册开始1-2天一课, 这个时候认字就比较开心了, 可能跟三岁整体能力上来了也有关系。第3册学完娃已经很适应读句子和小短文了, 这时候再回到小羊上山和迪斯尼我会自己读, 单纯为了拓展一下阅读, 就非常顺利。每页先看图, 聊一聊图, 最后再读字。 现在四五快读第4册, 每天一课很顺利, 最多十分钟, 双职工+daycare晚上回家完全可以handle。加上巧虎、小羊、迪斯尼, 大概认字400的样子。主要是感觉进入了正轨, 每天5-10个字娃完全不struggle, 四五快读的故事大娃可能觉得无聊, 对他来说还挺喜欢。每个月找个周末复习一次。发现学的最扎实的还是四五快读里的。感觉那套设计的重复频率很适合小朋友。 我觉得可能只是学认字这事, 每个娃都很不同, 有的重复阅读就可以学, 有的娃对字特别感兴趣, 不容易受图干扰, 那小羊上山可以作为最早的启蒙。我当时看的一个贴里的小朋友可能就属于这种。要是重来一遍的话, 我觉得开头各种都先试试, 看看哪个最适合比较有效率。 每天都 发表于 2022-02-08 20:27
这些我家也在看,但识字水平还是不行。句子能读出来,单个字拎出来就不认识了。请问你是怎么教会娃那么多字的呢?每天读书时间长?用字卡教?记忆曲线反复刷字 Scorpius 发表于 2022-02-08 20:43
转了几圈,看来还是我闺女中文超常。6岁时识字量3000,开始自助阅读(长篇小说)。7岁每个月的阅读量在40-60万字,学习了史记原著30余篇。还有几天就8岁了,我们已经按计划开始读古文观止,读了10多篇,基本是读一篇背一篇。这是前几天用2种识字软件测试的 hiv2 发表于 2022-02-08 21:20
你这娃语言太先进了!三岁就学了这么多汉字,还读神奇校车。其实四五快读是给四五岁娃启蒙用的。不过顶锅盖,也可能因为你娃年纪小又聪明,所以你觉得以后可以教一遍中文版Stem教材。其实到时候就看你有没有耐性了。我个人觉得你带娃读读中文版nonfiction童书即可,国内出了很多,不用强求同步学国内数理教材。这个目标太高大了。同步到国内语文课已经需要很多父母的耐心和娃的毅力了。 kindaichi 发表于 2022-02-08 21:24
回复 243楼张小多的帖子 是的,6年级的非常不好,我已经不用了,跳过去。7年级第三单元非常好的。1、2单元主要是学习范文,写作文。很多时候好不好,要看老师怎么讲,书是死的,人是活。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或不喜欢一套教材,都很正常,哈哈~ BINGBINGLIANG 发表于 2022-02-08 22:08
转一篇我最近写的关于古诗文的学习。 古诗词我基本不讲,熟读到背诵。语言也是量的积累,会几十首不算什么,当背诵量达到几百首时,对诗词的内容,意境就可以领悟许多。小古文是学习古文的“桥梁”,这个要讲解,内容、历史背景、通假、古今异意等。同样,学几篇小古文不算什么,当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时,基本上学习古文的“经脉”就打通了。接下来学习《史记》,每篇都是几百上千字,这时除了个别生僻字,孩子基本可以通篇自己读了。只需要先介绍些历史、人物。读1-2篇也不算啥,等读到30多篇时,战国,秦汉(初)的故事,人物可以联系到一起,成线成面,孩子学习的兴趣就更高了。我们学《史记》也主要是诵读,读3-4遍就很流利,可以录制喜马拉雅了,读到5-6遍时,闺女开始尝试背诵。因为有背诵古诗词、长诗、小古文打下的基础,背诵长篇古文,尤其《史记》这样故事性强的,也变得简单了。所以贯穿闺女中文学习,包括古文,其实就是两个字:背诵。最后说说古文观止,文章风格、时代各异,难易差别很大。古文观止有很多文章选录在初高中课本中,比如大家熟悉的《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陋室铭》、《马说》、《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等等,我们未来一年主要就学习古文观止。从目前已经学习(背)的10余篇看,闺女还是一招“背诵”通吃。“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像古诗词一样,古文同样也朗朗上口,对称押韵,背古文没有想象中那样难。 hiv2 发表于 2022-02-08 22:31
不服不行,您是每个中文帖的terminator! US2020 发表于 2022-02-08 22:36
我把那个id给屏了,跟复读机一样,为啥不签在签名里,多省事呀? hemonc 发表于 2022-02-08 22:45
华人喜欢一个极端,一下子跑到另外一个极端 要么就不说中文跟孩子, 要么突然雄心壮志,推中文是推读写,马丽平,最后大人孩子都累的不行,还是放弃 不可否认语言上是有天才,是反映智商水平的, 但是,易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一代华人、为什么要在家里和孩子说英语?? 我有朋友就这个样子,是懒么? 还是脑子不清楚? 还是自己英语太烂,要跟ABC练英语? pwwq 发表于 2022-02-08 10:31
我们没有老人帮忙。感谢上帝我们有华人教会。 我家孩子的中文完全是自己教的,的确不容易。 但因为学中文也和孩子有很多快乐时光,比如一起看中文动画片,看综艺节目。 现在他们可以打字和国内亲人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疫情前回国的时候,单说话没有人觉得他们是国外回来的。 给小娃家长一个血泪教训:一定不要上来逼孩子会写字。笔画笔顺更不要管。 会认字就行了,以后他们会打字。 中文的基础是象形文字,所以可以很早就开始认字,孩子喜欢就可以更早。四五快读很好。 大概因为这今年孔子学院的外展,现在国内有很多分级阅读的书,是以前没有的。 日积月累,不要怕孩子忘,父母不要太焦虑 US2020 发表于 2022-02-08 10:37
索性多转点(中文群问答摘录) 识字量的提高,每个孩子方法不尽相同。闺女主要是两条路,一是通过学习45快读和部编课本,456岁三年学完了国内部编小学四年级。这个识字量应该在2500左右。另一个就是我上次提过的背诵。反复听诗词,再背诵,然后再去读(识字)。这三年每年的背诵量都在6000字以上,诗文中大量生僻字。所以在7岁前她的识字量就达到了3000多。 我家是真没有写过字,我们学习中文的方法就是读和背。不写字不写作业,这是我建议海外孩子学习中文的比较重要的一点。阅读,自主阅读是在7岁前开始的,也就是在识字3000多以后才开始的,所以阅读并没有帮助识字,但是肯定巩固了识字。 国内学习语文就不一样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你不能不写字。国内有中文大环境,孩子们有大量的时间花在语文上。孩子的中文水平是与日俱增的。国外不一样,没有语言环境,照搬国内的方法肯定行不通。没有环境,没有时间,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写字造句和写作业上。把孩子耽误了却不自知。孩子年龄越大活动越多,学习中文的时间就越少。所以我的原则就是中文要走在英文之前,在上小学之前就基本掌握中文(3000字吧)。 光读对课和按部就班学习部编教材还不够。要有大量阅读来复习巩固学习过的东西和文化储备。 我家现在还是两条路啊,一是大量阅读,二是精读。我们精读选择的是读史记和古文观止(孩子不一样,我并不推荐大家都这样做)。我这样做是为了拔高孩子的文学功底。以前朗读群里一个妈妈极度反对我让孩子读古文。认为让六七岁的孩子读十一二岁的东西不合适。其实在国内是不需要这样做的,但是在海外,恰恰要反过来。想让海外的孩子在12岁时能读12岁的东西,就得在七八岁时能读10岁的东西。所以我倡导的海外孩子学习中文的另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提前学,要一直提前学。 绘本,还长知识。不过我家错过绘本了,好些都没开封。我们开始阅读直接就是40万字的凯叔西游记。所以我觉得阅读不一定非要早推。也许因人而异。现在阅读速度快,阅读量大,一会儿就一本书读完了。 “点评” 谈不上啊,我不是专家。我家闺女的朗读也有不少需要提高的。一般4-5年级朗读水平会明显改善,跟口腔颌部肌肉群成长有关。朗读是可以训练的,有些2-3年级的已经很好了。在国内待过几年的明显利好。另外也跟父母甚至家中老人有关。总而言之,坚持读书学习,坚持朗读,会越来越好。群里小朋友朗读背诵好的,可以给孩子多听听看看 家长亲自教,坚持天天学。说起容易做起难。闺女从4岁开始学中文,几乎没有哪天没有学习。即便是在夏威夷,也要背诵。 我们也是充分利用了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不学习也就打游戏,看电影了。本来我们每天也就半小时,疫情开始,除了每天学习的半小时,还要朗读背诵半小时,再加上她自己读中文书半小时。这个学习强度坚持了近一年。 hiv2 发表于 2022-02-08 22:48
另外再说一下中文想学好光靠在家说中文还是不够,最好系统的跟着中文学校上课,听说读写都加强,认识很多老人带大的小孩,中文学校低年级的时候都很突出,但到了高年级读写任务多了就大家都一样了astarisborn 发表于 2022-02-08 22:59
45快读不教拼音,我们学完第一册发现孩子发音有问题,比如zcs和 zhchsh等等,就停下来用部编一上花了3周掌握了拼音。不用担心跟英文会混淆,孩子清楚着呢。 hiv2 发表于 2022-02-08 23:07
回复 278楼baobaocaicai的帖子 淘宝搜 “汉语分级阅读” US2020 发表于 2022-02-08 23:05
中文说得好的,应该是家里有老人帮忙。又或者是加州,送的台湾人开的family care,全部都说中文的。 但是能读写的,肯定还是家长下了功夫教的,这种爹妈一般都是学霸出生。 stacych8008 发表于 2022-02-08 10:24
美国孩子拿中文学STEM是找虐吗?数学物理里头各种方程公式定理,跟的人名都不是中文,跟着音译读什么柯西洗袜子不等式,读着不觉得别扭么;CS里的这算法那算法,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名词,本来用英文读着十分顺的,这回还需要先音译成中文,然后读了中文再猜原文是啥,很多余啊。中文母语的那是没办法,英语母语的当然直接学这些更容易。
本来娃学这些语言一大半都是为了娱乐的。我家老大自打开始看日漫,已经学了不少日语了。= = 我在琢磨要不要让她去正经上点儿日语课。
对 我觉得大人之间交流比跟小孩说还重要 小孩很多话都是从大人之间的谈话中pick up来的
你不觉得化学生物医学的中文比英文简洁的多吗?中文的元素周期表我到现在还能背过呢。英文有的一个元素的词够中文四个元素了吧?医学就更夸张了。我家三岁娃把sphygmomanometer说明白比血压计得晚半年。
数学我只看过统计的比较多。刘来福的生物统计好薄一本, 美国的生统课本我还真见过奔1000页去的。当然了, 美国的课本例子更多, conceptual level讲的更好, 但是考试突击复习要点, 能拿中文过一遍也可能有用呢。
不过我看过很多huaren上的中文贴, 确实只看到拿中文读文学作品的。所以想问一下大娃有没有拿中文帮助学STEM的?
说的好!有老人另外一个好处是词汇量会大很多,再一个夏天能长回去最好了
语言能力强,一定的,但一定聪明,不一定,
化学生物医学里有大量的拉丁文词汇,这一点的确没辙。你要是有一个全中文的环境,学这些可能是省事一些;但是指望中文对学这些的美国孩子有辅助作用,我觉得还是不太可能。
中文背化学元素周期表比较省事,写那些化学的反应式还是得用拉丁文缩写啊。铁是Fe铜是Cu,我们那时候都是这么毫无道理地硬记;有点拉丁文的基础不是更加容易理解么。
因为我认识好几家,孩子很大,中文还能保持很好的,包括老二和老三,都能说流利地道中文。(多子女家庭都知道,这个很难吧) 都不是靠老人带大。都是父母+幼儿园组合。
他们告诉我的经验就是,家里不能说英文。父母常年强行执行家里全中文环境。这个比老人带大的效果更显著。而且更持续。
学中文也不是送到中文学校就不管了。父母要带着学,带着读书,带着看电视,生活中要对讲多营造中文文化环境。要孩子对中文有兴趣。
说白了,还是靠父母上心。
还真是,我老公中文连小学生都不如,他姐姐平时交谈听不出来是ABC,他姐姐确实聪明很多
对,就是看家长能否坚持 小时候孩子就是白纸 怎么要求怎么做 要是坚持家里只说中文 电视动画片只看中文版 小孩中文肯定不会差
混血娃跟他爹也说中文吗
比较眼前的问题, 比如娃认字1000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 应该配合读些什么样的绘本?我看到很多“桥梁书” 都是故事书, 但是我留意了一下, 娃现在特别喜欢的神奇校车系列, 其实生字一点都不多。如果自主阅读开始就多搭配科学书而不是故事类的, 是不是就可以比较自如的切换到中文学STEM了呢?
我初中的时候还真的见过一个德国去中国的女生, 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初二回中国不到半年跟着考了中考的历史地理生物, 初三中考考上了我们市的重点高中。德文英文中文都是母语水平。当时只是惊讶她中文好, 没有想过她为什么可以用中文学理科。有了娃看了很多推中文的贴, 有点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读西游记、金庸还是文言文?好像从来没看到过有妈妈提到用中文学STEM。对此觉得困惑。或者说想知道大娃的妈妈们是试过中文学STEM确实难呢?还是说就直接觉得没必要?
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读啊,fiction,non-fiction都读呗,识字量够就是read to learn了,肯定没坏处。 我觉得孩子会切换的,那些科学知识不管哪个语言学的都是知识。
语言能力强的还不算聪明?iq不是光看数理化哦,语言能力里包含记忆力,应该是智商高的体现。
为什么要娃用中文学stem?我自己理工科,来了美国后真是巴不得之前都是直接英语学的那些专业课。那什么傅立叶变换,还有化学里的人名反应,医学里的各种syndrome什么的,用中文不觉得怪吗?
单纯不同意金庸比哈利波特三观更sophisticated. 要fit in现代社会, 哈利波特的三观更合适吧。金庸太直男癌了。
我是觉得没有必要。STEM应该什么语言都一样。
对于专有名词,认字和知道什么意思还差很远。而对于其他部分,科学知识类的书语言很平实,逻辑直接,对学习语言和文化帮助不大。学外语实用性上要能看懂报纸新闻和社科nonfiction,了解文化,丰富性上要读文学作品,体验语言艺术的美。
不过我平时给娃念书,题材不限,各种学科都有,希望娃能多少学到些词汇,但不会特意去学。
我觉得你家娃要是喜欢科学类的书,你可以试试看啦。地理的科普书确实可以有,反正地名绝大部分都是音译的,来回切换难度不大。你还可以让娃玩中文版大航海。生物之类的……用中文读了生物之类再切换到英文版看那些拉丁文词汇,我想想都觉得受罪。
这就是马立平教材的安排。五年级西游记,六年级里皮皮鲁和鲁西西还不是主要课文,是课后阅读。我让我家五岁的听过皮皮鲁的故事,她可以完全听懂。但我让六年级的学生听反而理解不了。我很喜欢喜马拉雅,每天晚上睡前听一则故事,很有用。四五岁的孩子爱听黑猫警长,猴子警长的故事,还有葫芦娃。孩子都很喜欢。大一点了。当他们读过哈利波特后再看中文课本那些简单故事就没滋味了。但是给他们看蔡志忠漫画,双语的父与子,他们会愿意自己读。我把山海经放在家里一年,终于等到孩子说,给我们讲讲吧。这种书家长要负责解释的,孩子自己读了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比起喜欢神奇校车的年纪,我家Preteen可能也勉强算大娃,就简单说一下我的感觉吧。
我觉得用中文学STEM当然是可行的,但对父母的要求比较高。不完全是高在推娃学中文读写上,也在于对孩子课业进度、对相关中文学习材料的搜集上。首先你要了解学校math、science甚至social study的进度,然后及时找相关的中文素材。其实国内STEM方面有意思的课件或者科普视频不少,比如学而思的礼花蛋系列,如果能系统地跟着学下来也不错。不过我觉得上上策是学校进度为主、中文素材为辅,适时和孩子讨论,然后一起看有关的中文资料;而不是同时用中英文两套教学体系,给娃太大压力。当然,我家是普娃,和那些比学校超前的牛娃不能比。。。
说明家里的中文环境不够强,就像父母说英文有口音也不会带偏孩子,因为大的英文环境更强。如果家里中文动画电视等其他输入够多,老人的口音并不是问题。除非像粤语那样,方言配音强大,家里很少看普通话电视歌曲。
靠中文学习科技知识真是是舍本逐末。学一些中文了解一些文化历史知识就可以了。就算是西游记金庸那其实也不是多重要的文学巨作。说白了任何学科深入的学习最后的知识体系基本都是英文,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研究除外
我们三岁。谢谢分享。也很感谢前面妈妈们的分享
我确实是想问与其搜集相关中文学习材料, 为啥不直接偷懒, 用国内的小学自然、初中理化生的教材呢。等我们再大一些, 如果觉得教材压力太大, 也试试学校进度为主找中文素材。是个好主意。
另外不记得在哪个楼里看到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最近跟娃一起看, 第一集里面还有“扑街pugai”, 很好笑。顺手推荐一下
同意每一个字
而且科普书英文的有趣得多
因为优秀的英文学习材料太多了,扔给孩子一本书,孩子自己就可以搞定了。不要说只有自推娃才这样,是事实是,孩子不自推,给他们中文材料更费劲耗时耗力效率低,孩子自推,英文更省力气。
学中文真没有那么重要。但凡各个学科,很少有尖端的中文书籍被广泛翻译成其他文字。选好书的中文版,你还不知道那个翻译的水平怎么样。
中文AP还是不难的, 坚持学习几年差不多9年级都能考下来
对 还有什么鲁棒性 一堆术语翻译后变的很奇怪 我觉得这个事情真没必要强求 当然想两边发展的可以考虑
有,我 我希望小孩数学,物理都达到中国高考水平后 再衔接英文的系统。 因为美国的初等数学,初等物理的基础 实在无法承接大学数学,物理的学习。 高等纯理科的教育,英文有优势(描述准确,娓娓道来。对比中英文线性代数就可以) 初等纯理科的教育,中文有优势(抓主要意思, 虽然解释不清楚。对比中国小学6本数学课本加起来是加州1年级数学课本,美国小学数学课本那么厚,小朋友可能自己从头读到尾吗?)
好奇,用中文教材学数理化,谁教呢?每天得多少时间,全home school才可能吧?
可能只是理念不同吧,我自己不太喜欢循规蹈矩地学东西,对中文也不是像其他牛妈一样买教材亲自教。一直觉得对中文的兴趣比实际读写能力重要,所以除了拼音因为中文学校开班时间不合适,自己在家教了。正式的读写学习我都是交给中文学校的,自己只负责保持家里的中文环境,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适时分享有趣的中文故事音乐影视,让他们在实际语境下使用中文,自然也就对读写过的字加深了印象。目前效果还不错,中文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我也没考虑过系统地用国内的教材,我家从父母到娃都只是普通资质,维持两套体系的负担实在太重,为了身心健康我还是不要自己亲自上场了
对。这个就是我觉得比较理想的。
前面说科学发展体系是英文的, 在专业上当然是这样的。教科书到博士一年级后用处就不大了, 从科学史到科学最前沿, 两头肯定都是英文的世界, 教科书反而是比较中间那段, 才有个完整的中文体系。
但是我觉得三岁甚至初、高中, 首先考虑的是理科通识教育, 就是数理化生环医整体的理科基础。在这个范围内我觉得中文来学还是很有优势的。具体一点物理和化学大致就是MCAT考试里physical science那个水平。我觉得中国高考不错的, 来考MCAT这部分, 在知识点上问题不大, 有机化学可能稍差一点, 物理甚至大部分题目国内初二初三就学了。这方面似乎双语娃可以take advantage?你说英语体系的科学读物质量那么好, 数学+理科, 在美国学生的非专业科目(比如生物PhD学生的数理化)上, 那基础怎么就那么吓人呢。。。
作为一个专业的中文老师,我想说马立平中文教材挺好的。课文是不是幼稚简单,也要看老师怎么讲,怎么给到他们课文相关、但是又没写在书上的东西。四年级的小孩学习中医知识,一点都不幼稚吧?西游记,如果前面四年基础打好了,读起来轻松加愉快,一点都不难。六年级教材确实不好,我已经跳过不用了。马老师教材的精华是8、9年级,不知道你有没有教过? 但我同意你说的,美国很多中文学校老师水平很菜,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我更加同意你说的,喜欢最重要。学习中文可以是终身的,更应该是快乐的。😊
两种都说。他爹听不懂的娃再换英语。当然他爹跟他说英文
朋友家仨娃,绿卡老人常年一起住,娃几乎不讲英文。
我们家里5个娃.我是国内长大的,十几岁过来读书,另外有3个ABC,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普遍中文都没有问题,能讲,但不能看跟写,讲还是有口音的,但口音不重.我来美后跟他们住一起,他们3个之间也是讲英文的,有老人在他们才转中文.最后一个也是ABC不过是双职工带大的,中文一般般,一听就是外国人口音.而且很多词不懂表达,说着说着也会转英文.
现在网上教育部课程不都是免费吗?孩子自己听就行吧。类似谷爱凌去黄庄补奥数。
真的吗,那我回头把8,9年级的书买来看看 作为一个孩子学马力平的家长,我觉得前四年教材非常好,识字循序渐进,课后阅读和作业设计配合也好。五年级还可以,我家孩子不觉得难,就是花一整年不太值 六年级七年级课文选择我是不太满意的
说说我们的中文经验和教训
我们22个月的时候随便试过大概5-10个中文字, 发现28个月的时候还记得, 觉得可能ready了。
28个月的时候上了中文daycare, 混龄的, 老师只说中文, 孩子之间说英文。那段时间对中文整体比较有兴趣, 每天晚上看2-3集巧虎, 一共五分钟。一开始我就只随他看, 过了一个月发现只有个别他特别有兴趣的字能记住, 大部分都是在看画面, 就每集之间pause一下, 把字写到白板上重复一遍。这样2个月大概认了100字。中文daycare因为其他娃比我们大很多, 教笔划, 其实有些负面影响, 所有在daycare学的字娃只记得笔画顺序, 不知道读音和意思。但是学了很多中文儿歌和古诗, 可能对语感有点用。
两岁半巧虎认了100个字之后我家认字走了不少弯路, 这个可能主要是娃本身特点不同。当时读的网上的经验是要在阅读中认字, 我就试了小羊上山, 第一级那十本花了两个月的样子。主要是那60个字跟他会的100个字overlap很大,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放到句子里他就不认识了, 一度以为娃认知还不能读句子。然后当时他英文开始可以读一点句子了, 我就不知道中文为什么不能过度到句子。停了一段时间。期间换去了英文daycare, 为了帮娃适应家里也说英语, 两个月之后中文说和读都退步严重。
34个月的时候, 感觉娃在英文环境问题不大了, 就把中文捡起来了, 巧虎认的字还是跟没认过很不同的, 基本一遍就捡回来了。小羊上山认的字基本跟没学过一样。这个时候想起来试试四五快读, 才发现问题出在小羊上山的图上。娃读词和句子没有任何问题, 关键是不能全篇都是图, 字印在画上。不然娃就光看图去了。四五快读第一次用了不到一周, 因为字基本都认识, 第2册开始生字多了, 一天一课, 巧虎又继续往下看, 养成了每天10-15分钟认字的习惯。第3册开始1-2天一课, 这个时候认字就比较开心了, 可能跟三岁整体能力上来了也有关系。第3册学完娃已经很适应读句子和小短文了, 这时候再回到小羊上山和迪斯尼我会自己读, 单纯为了拓展一下阅读, 就非常顺利。每页先看图, 聊一聊图, 最后再读字。
现在四五快读第4册, 每天一课很顺利, 最多十分钟, 双职工+daycare晚上回家完全可以handle。加上巧虎、小羊、迪斯尼, 大概认字400的样子。主要是感觉进入了正轨, 每天5-10个字娃完全不struggle, 四五快读的故事大娃可能觉得无聊, 对他来说还挺喜欢。每个月找个周末复习一次。发现学的最扎实的还是四五快读里的。感觉那套设计的重复频率很适合小朋友。
我觉得可能只是学认字这事, 每个娃都很不同, 有的重复阅读就可以学, 有的娃对字特别感兴趣, 不容易受图干扰, 那小羊上山可以作为最早的启蒙。我当时看的一个贴里的小朋友可能就属于这种。要是重来一遍的话, 我觉得开头各种都先试试, 看看哪个最适合比较有效率。
最近这些年暑假都没希望回国了吧 中文肯定废了 我们这儿中文学校都不开 上网课 孩子还小,网课坏眼睛又坐不住 学中文基本条件越来越差了
你对美国中学的STEM教育可能有一些误解。它的教育体系上限比中国中学要高多了。学校不能提供的课程可以去CC,可以网课,可以去CTY这种机构学习挣学分。想好好学习数理化的孩子在这边不知道有多如鱼得水,资源太多了。
美国小学数学英文都没有啥统一课本,初中也没有,algebra是高中数学课,终于有课本了,这之后都有课本。但是小学时期的STEM启蒙读物很多,有兴趣的孩子都自己看。听说过的天才儿童人家四年级就开始自己看微积分了。
数学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个思维的训练过程,不是一个机械计算的培训过程。在数学上早早养成自己读书思考,自己寻求知识的习惯,不知道要比掌握计算速度珍贵多少倍。同样的,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美国的学霸不是靠老师喂出来的,是靠自己寻求知识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那些以为,用中国的教材,中国的教育方法就可以帮助孩子速成,这条路大概率是走不通的。因为学中文特别强调记忆,重复性的记忆,而中文的教育思路,绝大部分教孩子照搬照抄,因为教的特别具体。短期有效,孩子一下什么都题都可以做,长期对教育没有多大益处。
我教了十多年中文了,最近几年教中高年级中文为主。我的学生对中文都不反感,我们课堂上讨论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有意思,但是他们都不会想用中文学习STEM课程。这些年来,我觉得ABC孩子中文要想学好,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定位要准确,准确的定在二外上。试图让孩子以中文为主的思路大概率是失败的。当然有人说我孩子中文好,中学可以读射雕了,这当然很好。但是这对大多数孩子都是不现实的,总有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定位准确了,孩子对学中文不那么抗拒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范围了,自然就会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感兴趣,能接受,也能记住,不是靠死记硬背。
关键是这几年暑假回不去啊。。。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感觉已经错过学语言的黄金时间了
这些我家也在看,但识字水平还是不行。句子能读出来,单个字拎出来就不认识了。请问你是怎么教会娃那么多字的呢?每天读书时间长?用字卡教?记忆曲线反复刷字
只有想办法多跟孩子用中文交流了, 看中文动画什么的。小时候每天接孩子回家路上在车里给她听中文故事,睡觉前她也喜欢我给她读中文书。
好牛,能具体介绍下推中文的方法么
你这娃语言太先进了!三岁就学了这么多汉字,还读神奇校车。其实四五快读是给四五岁娃启蒙用的。不过顶锅盖,也可能因为你娃年纪小又聪明,所以你觉得以后可以教一遍中文版Stem教材。其实到时候就看你有没有耐性了。我个人觉得你带娃读读中文版nonfiction童书即可,国内出了很多,不用强求同步学国内数理教材。这个目标太高大了。同步到国内语文课已经需要很多父母的耐心和娃的毅力了。
哈哈哈哈哈,这版上理工科的多了去了。学理工科的不能评价,需要教中文的跑来评价美国stem水平?
单个字不认识,就叫会认字?把故事背下来假装指着读,这是一岁半的水平吗?
这是天才吧。。。
嗯,先计划着,到时候不行就算了,像之前一位妈妈说的,配套英文课内的找点中文素材读读
我主要是也不会别的呀,只会理科。文言文啥也不会,要推娃还得自己先学,能找着素材还得找白话文翻译。。。STEM中英文都可以上手就来,真正的语文别说高中水平的,初中的古文都不记得啥了。自己的语文上限就是个看个金庸的水平
我天,史记我都看不懂。。。这孩子是将来能写古风小说的节奏啊
谢谢分享。小朋友好聪明好学,大人也上心。
是的,6年级的非常不好,我已经不用了,跳过去。7年级第三单元非常好的。1、2单元主要是学习范文,写作文。很多时候好不好,要看老师怎么讲,书是死的,人是活。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或不喜欢一套教材,都很正常,哈哈~
。
你决对了,说不说中文和各种因素相关,每家情况不一样,从不聪明语言能力强不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未必是必须的因素。没啥好酸,也没啥值得称道。
不服不行,您是每个中文帖的terminator!
嗯嗯众口难调。学中文要先过识字关这一点大概所有人都同意,马力平教材这部分做得很好。认识1500字能自主阅读之后,家长们对下一步的目标各有各的想法了,没有一套教材能满足所有人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7odSdI5S0vQ?showinfo=0
我把那个id给屏了,跟复读机一样,为啥不签在签名里,多省事呀?
我家是真没有写过字,我们学习中文的方法就是读和背。不写字不写作业,这是我建议海外孩子学习中文的比较重要的一点。阅读,自主阅读是在7岁前开始的,也就是在识字3000多以后才开始的,所以阅读并没有帮助识字,但是肯定巩固了识字。
国内学习语文就不一样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你不能不写字。国内有中文大环境,孩子们有大量的时间花在语文上。孩子的中文水平是与日俱增的。国外不一样,没有语言环境,照搬国内的方法肯定行不通。没有环境,没有时间,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写字造句和写作业上。把孩子耽误了却不自知。孩子年龄越大活动越多,学习中文的时间就越少。所以我的原则就是中文要走在英文之前,在上小学之前就基本掌握中文(3000字吧)。
光读对课和按部就班学习部编教材还不够。要有大量阅读来复习巩固学习过的东西和文化储备。
我家现在还是两条路啊,一是大量阅读,二是精读。我们精读选择的是读史记和古文观止(孩子不一样,我并不推荐大家都这样做)。我这样做是为了拔高孩子的文学功底。以前朗读群里一个妈妈极度反对我让孩子读古文。认为让六七岁的孩子读十一二岁的东西不合适。其实在国内是不需要这样做的,但是在海外,恰恰要反过来。想让海外的孩子在12岁时能读12岁的东西,就得在七八岁时能读10岁的东西。所以我倡导的海外孩子学习中文的另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提前学,要一直提前学。
绘本,还长知识。不过我家错过绘本了,好些都没开封。我们开始阅读直接就是40万字的凯叔西游记。所以我觉得阅读不一定非要早推。也许因人而异。现在阅读速度快,阅读量大,一会儿就一本书读完了。
“点评” 谈不上啊,我不是专家。我家闺女的朗读也有不少需要提高的。一般4-5年级朗读水平会明显改善,跟口腔颌部肌肉群成长有关。朗读是可以训练的,有些2-3年级的已经很好了。在国内待过几年的明显利好。另外也跟父母甚至家中老人有关。总而言之,坚持读书学习,坚持朗读,会越来越好。群里小朋友朗读背诵好的,可以给孩子多听听看看
家长亲自教,坚持天天学。说起容易做起难。闺女从4岁开始学中文,几乎没有哪天没有学习。即便是在夏威夷,也要背诵。
我们也是充分利用了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不学习也就打游戏,看电影了。本来我们每天也就半小时,疫情开始,除了每天学习的半小时,还要朗读背诵半小时,再加上她自己读中文书半小时。这个学习强度坚持了近一年。
到底谁的帖子更有营养,自有公论。
人家说什么语言还值得你这么来Judge?做你朋友太可怜了! 有时候就是很简单的工作日一直说英文,所以下班了也会说英文,有这么难理解吗?微信群里还很多人发全英文消息呢,不就是打英文顺手吗
请问能推荐中文的分级阅读吗?
请问什么时候应该教拼音呢?是部编一年级课本的时候就教吗?如果四岁就教的话,会不会刚好跟英文拼读冲突呢?先谢过。
淘宝搜 “汉语分级阅读”
淘宝上挺多的,我家孩子都大了,也没有用上。 搜:汉语分级阅读,现在挺多的,可以看孩子年纪选感兴趣的。
8
谢谢。我们也打算把四五快读读完了用人教版, 在犹豫要不要跳过拼音。那我先试试不跳过的
这个贴对小龄娃好有帮助呀。正在找分级阅读。谢谢分享
没,我就是躺平的家长。老大七岁,写几笔还是可以的,至少看起来是很希望把中文学好。老二完全看不出来。所以重点看孩子自己想不想学好了。
我们当初也买了四五快读,只教完第一册,娃没什么兴趣,我也觉得里面的内容很陈旧,后来就没有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