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有些人真有意思,以为过去的人三妻四妾是随随便便的娶回来的,笑死人。 1)纳妾,必须要得到嫡妻的同意,敬了茶(妾向嫡妻敬茶),嫡妻也喝了茶,并给了礼物(通常是手镯之类的),这个妾才可以正式纳了,否则,就算抬回家里,妾也没有名分。 2)嫡妻生的孩子,叫嫡子嫡女,有些朝代,有勋爵的人家,无子(嫡子)夺爵,庶子承爵的,要通过宗人府特批。嫡子可以继承家里的财产,庶子嘛,有很多是成年人就打发出去自己生活了。嫡女嫁妆也会比庶女多。 3)妾永远不可以扶正,妻死了,再娶,叫继室,在原妻面前执妾礼(也许每个朝代不一样)。宠妾灭妻,官员的话会被弹劾的,商人可能就没人管。 4)妾,就是女子站立,说到底,就是伺候人的,在大家庭里,庶子庶女算是主子,妾是半个下人。 5)。妾生的孩子,不属于妾,属于嫡妻的。 6)外室,连妾都算不上,孩子也不会上族谱。 7)我个人想,嫡妻拥有的权利,是不是丈夫为了“纳色“而向嫡妻贿赂呢?毕竟男人很狡猾的,什么都要占有,既要有贤妻,也要有美妾,只好给点好处嫡妻,否则,那个女人肯嫁给男人呢? 深秋2020 发表于 2022-02-02 14:05
这种情况在以前民国非常普遍,因为是包办婚姻,大老婆通常没有感情。男人发达后,会找一个合得来的自由恋爱的老婆。 蒋介石,鲁迅都是如此,没人说什么外室,小三,小老婆之类,那会没有这个概念。 这个文章应该是来损茅的。dukenyc125 发表于 2022-02-02 08:59
小三也抑郁的比较少见! 小小宇宙 发表于 2022-02-02 01:32
他后面生的这个女儿混成了院士。。。 eragshs 发表于 2022-02-02 01:45
一心投入工作,六个孩子基本是原配拉扯大。而且三儿的孩子不是一直陪伴么。老头儿啥也没拉下。 shoeholic 发表于 2022-02-02 01:54
我有点不太信外室能因为和正房的子女搞不好关系而抑郁而终。 DDee 发表于 2022-02-02 01:38
他就是克妻吧,老的死,年轻的也死。就他老不死。 baobao557 发表于 2022-02-02 03:06
搞不好是男女关系一直不消停,不管几婚外面都有彩旗飘飘。。。而且建筑行业男女关系复杂的人很多。 Writingpad 发表于 2022-02-02 04:30
从20岁起就和50岁的老头在一起,想不抑郁都难。 oldbear1 发表于 2022-02-02 02:12
这个写的有点泼脏水,明明是离婚以后的第二任老婆,啥外室dukenyc125 发表于 2022-02-02 08:56
真特么人生赢家 霍伯森的选择 发表于 2022-02-02 01:58
这个是命理上的先奸再娶,跟正经续弦二房的命理是完全不同的 参见赵四 先勾搭成奸。这些人都很水性的。就瞅杨贵妃留下的那首诗,烟花女子的品味 woainizenmeban 发表于 2022-02-02 08:58
re。没想到这世界上会有想跟人家老婆孩子搞好关系的小三 lotusever 发表于 2022-02-02 09:03
不能拿现在道德观来衡量,那会民国时候是很普遍的,合法的行为。 dukenyc125 发表于 2022-02-02 09:00
在如今的社会中,恋爱结婚越来越“快餐式”,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老一辈中,他们往往一生只爱一个人,但中国著名的桥梁建筑家茅以升是一个例外。 人们都知道茅以升对铁道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新中国的功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家庭的“恶人”,尤其对不起相濡以沫的妻子,作为丈夫、父亲的茅以升则是不合格的。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茅以升终生致力于桥梁建设,对新中国的桥梁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死后获得无上尊荣。 但他生前却亲手毁了自己美满的家庭,临终前六个子女没有一人前去探望。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摧毁了原本幸福的家? 桥梁大才 1896年,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不久后全家迁往南京居住。 在茅以升10岁的时候,家乡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龙舟比赛,乡亲们都站立在文德桥上观看,茅以升因为身形较小没能挤上桥。 最后由于人数众多,那座桥没能承受住,从而导致倒塌。那次的事故中死伤无数,让小茅以升决心做出世界上最坚固的桥梁。 在这之后,茅以升对桥充满了兴趣,不管遇到石桥还是木桥,他总要仔仔细细地把桥的整体构架看一遍,看书时遇到有关桥的句子都要摘抄下来。 由于自身对桥梁建筑充满兴趣,茅以升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6年从该校毕业。同年,参加清华留美公费研究生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出国留学。 1917年,茅以升获得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桥梁专业硕士学位,但他追求的不止于此。两年后他又从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获得了工科博士学位,并且是该校的第一个工科博士。 美国为了留住人才,给他承诺了很好的职务和薪资待遇,但茅以升学习桥梁建筑专业就是为了为祖国修建坚固的桥梁。他没有贪恋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 学成回国的茅以升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1933年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至此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桥梁建筑的封锁。后又参与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等,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是个爱国巨匠,为了中国桥梁事业奋斗终生,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但其子女却对他充满了不屑。因为茅以升导致了他们的母亲过早离世,从小家的角度来看,他不是一个特别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安置外室 一切还要从他的妻子戴传蕙说起。二人是经由父母包办的婚姻,虽然结婚前没有见过面,但茅以升一眼就被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吸引了,和妻子的婚后生活也是十分甜蜜,一共育有6个子女,其中4个女儿,2个儿子。 茅以升是个事业心很重的男人,整天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桥梁建筑上,妻子帮他打理各种琐事,还要独自一人照顾6个孩子。修建桥梁具有一定的危险,每次茅以升奔赴现场指导施工,戴传蕙总是要担心他的安危。 因为工作的需要,茅以升还需要不断更换工作地点,戴传蕙就一个人忙着搬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逐渐患上抑郁症。 看着日渐消沉的妻子,茅以升也心怀愧疚,他终于放下了工作,悉心照料妻子,在茅以升的尽心照顾下,戴传蕙有了好转。 妻子患病时茅以升没有抛弃她,但当一个年轻女子出现时,他却选择了背叛。 看到妻子逐渐好转,茅以升又转身投入工作了,1946年茅以升被调到上海工作。这次妻子由于身体原因没有一同前往,二人开始分隔两地。 这时茅以升已经50岁,仍旧活跃在各个施工现场。在一次聚会上,朋友把年仅21岁的权桂云介绍给茅以升认识,而茅以升也被权桂云的年轻活力所吸引,二人认识没多久就同居了,并生下茅以升的第7个孩子茅玉麟。 1950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针对知识分子的“诚信运动”,迫于压力,茅以升不得已告诉了妻子自己有外室的情况,妻子得知后抑郁症再度复发,1968年时因不堪压力抑郁而终。 集体远离 孩子们得知父亲背叛家庭后,把母亲的死都归咎在了父亲身上,除了大儿子茅干越外其他子女先后和父亲脱离了关系。 当时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茅干越想和父亲做一次深度的交谈。一进到父亲另外购置的家中,就见到父亲在和外室的孩子玩耍,茅干越感到十分恼火,父亲竟然这么快就忘记了母亲的死,他没有和父亲说一句话,转身离开院子,自此和父亲断了联系。 又过了一段时间,茅以升把权桂云和茅玉麟带回了老家,其他的孩子则再也没有回去过。 权桂云多次想和茅以升妻子的孩子搞好关系,但都没有成功,在极度的心理压力下也抑郁而终。茅以升一生中的两个爱人都是抑郁而死,这和他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没有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也没有做到忠诚于婚姻。 1989年,茅以升缠绵病榻,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想要得到孩子们的原谅,却没有一个人理会他。 茅以升就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自己从小就疼爱的大儿子茅干越身上,他开始一封一封地给儿子写信,但没有一封来信,只有外室生的女儿茅玉麟陪伴茅以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满怀愧疚和遗憾地离开了人世。茅以升是可怜的,临终前6个子女都没有守在身边,但谁又能说他无辜呢,应了那句“有因必有果。” 茅以升作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为中国工程技术作出卓越贡献,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在生活和家庭上不免让人感到唏嘘,没有经受住诱惑的茅以升落得个凄惨收场,这或许就是他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小黄蓉 发表于 2022-02-02 01:03
别洗了,他又不是没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教育。在美国念书拿到博士了,连一夫一妻制,不要出轨的观念都没有?就是旧社会,50岁娶20岁的,也明显是贪图对方年轻。 hideandseek 发表于 2022-02-02 10:38
搜了下,他跟原配50年坦白后, 没有离婚,一直在一起生活在北京,外室和女儿生活在上海,原配67年过世他把外室接回来才跟儿子闹翻了。 不过说起来儿子也很有bone啊,没有贪图有权势的爹带来的资源,可能也是因为一直生活在国外。倒是跟外室的这个女儿受到不少惠泽,初中毕业后来进修了党校研究生,现在是茅以升基金会的秘书长,生的儿子也姓茅,叫茅为中,取名也是按照茅家的为字辈排行。是上海的一个公务员干部,所以家世显赫不论儿子女儿family name都是carry下去哈。 violetstar 发表于 2022-02-02 10:57
其实有可能啊,她终于被扶正后,可能觉得元配儿子的认可等于家族的认可,得不到,就是名不正吧。 不过我对故事的表述方式,50年坦白导致元配抑郁症复发有点怀疑。 我知道的一个朋友家祖辈故事,抗战中元配带女儿逃离南京城,和在军中的丈夫失联,男的派人找来找去几年没找到就放弃了,娶了个女学生,说是续弦,抗战胜利后男的回到南京故宅,被元配找到,女学生大怒,她嫁是做填房,并不是妾,男的不忍休妻,但更不舍得后面的这个和她生的儿子,就跟后面的生活,不见元配,让孩子定时过来拿生活费。 解放后,不许他这样两房含混着,他正式和元配离异。 我觉得茅的元配之前知道外室存在,50年被离弃而复发抑郁症可能性更大。 Ruth 发表于 2022-02-02 09:22
主贴说1950年跟原配坦白,1968年原配抑郁而终。这个时间线也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feifeiblue 发表于 2022-02-02 12:22
回复 51楼dinglingling的帖子 原配的孙女吧,好像是百花奖最年轻得主?现在是个钢琴家。话说他们家基因真好,子女孙辈个个成器,且不是建筑行当。 violetstar 发表于 2022-02-02 11:45
记得小时候 看过一些上海电影制片拍的电影里有个小演员说是他的孙女, 不知道是外室的还是原配的 . dinglingling 发表于 2022-02-02 11:14
厉害国特色给国防机密工作者找文工团外室。 lulu_lemon 发表于 2022-02-02 07:44
别拿鲁迅比,鲁迅可没一边说包办婚姻没感情一边生娃。 Ruth 发表于 2022-02-02 09:05
握手握手。鲁迅没跟朱同房,也愿意把她当妹妹供她上学自立,可惜朱的思想太传统了不肯离婚。 maple3839 发表于 2022-02-02 13:12
民国时候混乱的多了去了,有纳妾的有娶几房的,也没有统一的婚姻登记 大妈拿了现在的一套去骂前朝的事情,有点可笑。dukenyc125 发表于 2022-02-02 13:27
“……至此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桥梁建筑的封锁” 咋封锁了? 博士都给培养出来了。 snow-fox 发表于 2022-02-02 01:37
matlab这种快三十年的软件不白给国内用都是掐喉咙,何况没有派人白帮建桥梁,那肯定时封锁呀。乙肝疫苗merck基本白送还帮助建厂培训员工,你看国内有人说过一句感谢么? babyflynn 发表于 2022-02-02 13:58
武则天的妈,胡适的妈,都还是明媒正娶的续弦,老公死了以后,都被老公原配的孩子们往死了欺负。况且这么一个连妾都不是的人 还是古代好,大房要妾跪着,妾也不敢不听 哪像现在,哪个小三都立志赶走大房。现在的社会,大房惨,小三爽。连台湾都没有通奸罪了。 结个屁的婚 woainizenmeban 发表于 2022-02-02 13:45
朋友把年仅21岁的权桂云介绍给茅以升认识 ————— 这什么朋友,拉皮条的吧 MajiaX 发表于 2022-02-02 14:10
女儿生的儿子也姓茅?这女婿是倒插门吗 goodwill 发表于 2022-02-02 14:01
感觉这个女儿还挺不以私生女为耻,反以为荣的,她妈估计知道自己是性贿赂品又被原配的子女恶心多少还有点廉耻心,这个私生女倒一副主人翁的嘴脸 pipi888 发表于 2022-02-02 14:46
包子她妈也是类似的情况,习仲勋和包子妈在一起时没离婚,看公开报道也应该有一年的重叠 October_wind 发表于 2022-02-02 14:14
人生赢家。女权咬牙切齿屁用没有。搁现在更不算个事儿。有本事女的也养小三。 goodchange 发表于 2022-02-02 17:38
在如今的社会中,恋爱结婚越来越“快餐式”,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老一辈中,他们往往一生只爱一个人,但中国著名的桥梁建筑家茅以升是一个例外。
人们都知道茅以升对铁道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新中国的功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家庭的“恶人”,尤其对不起相濡以沫的妻子,作为丈夫、父亲的茅以升则是不合格的。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茅以升终生致力于桥梁建设,对新中国的桥梁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死后获得无上尊荣。
但他生前却亲手毁了自己美满的家庭,临终前六个子女没有一人前去探望。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摧毁了原本幸福的家?
桥梁大才
1896年,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不久后全家迁往南京居住。
在茅以升10岁的时候,家乡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龙舟比赛,乡亲们都站立在文德桥上观看,茅以升因为身形较小没能挤上桥。
最后由于人数众多,那座桥没能承受住,从而导致倒塌。那次的事故中死伤无数,让小茅以升决心做出世界上最坚固的桥梁。
在这之后,茅以升对桥充满了兴趣,不管遇到石桥还是木桥,他总要仔仔细细地把桥的整体构架看一遍,看书时遇到有关桥的句子都要摘抄下来。
由于自身对桥梁建筑充满兴趣,茅以升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6年从该校毕业。同年,参加清华留美公费研究生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出国留学。
1917年,茅以升获得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桥梁专业硕士学位,但他追求的不止于此。两年后他又从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获得了工科博士学位,并且是该校的第一个工科博士。
美国为了留住人才,给他承诺了很好的职务和薪资待遇,但茅以升学习桥梁建筑专业就是为了为祖国修建坚固的桥梁。他没有贪恋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
学成回国的茅以升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1933年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至此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桥梁建筑的封锁。后又参与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等,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是个爱国巨匠,为了中国桥梁事业奋斗终生,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但其子女却对他充满了不屑。因为茅以升导致了他们的母亲过早离世,从小家的角度来看,他不是一个特别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安置外室
一切还要从他的妻子戴传蕙说起。二人是经由父母包办的婚姻,虽然结婚前没有见过面,但茅以升一眼就被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吸引了,和妻子的婚后生活也是十分甜蜜,一共育有6个子女,其中4个女儿,2个儿子。
茅以升是个事业心很重的男人,整天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桥梁建筑上,妻子帮他打理各种琐事,还要独自一人照顾6个孩子。修建桥梁具有一定的危险,每次茅以升奔赴现场指导施工,戴传蕙总是要担心他的安危。
因为工作的需要,茅以升还需要不断更换工作地点,戴传蕙就一个人忙着搬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逐渐患上抑郁症。
看着日渐消沉的妻子,茅以升也心怀愧疚,他终于放下了工作,悉心照料妻子,在茅以升的尽心照顾下,戴传蕙有了好转。
妻子患病时茅以升没有抛弃她,但当一个年轻女子出现时,他却选择了背叛。
看到妻子逐渐好转,茅以升又转身投入工作了,1946年茅以升被调到上海工作。这次妻子由于身体原因没有一同前往,二人开始分隔两地。
这时茅以升已经50岁,仍旧活跃在各个施工现场。在一次聚会上,朋友把年仅21岁的权桂云介绍给茅以升认识,而茅以升也被权桂云的年轻活力所吸引,二人认识没多久就同居了,并生下茅以升的第7个孩子茅玉麟。
1950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针对知识分子的“诚信运动”,迫于压力,茅以升不得已告诉了妻子自己有外室的情况,妻子得知后抑郁症再度复发,1968年时因不堪压力抑郁而终。
集体远离
孩子们得知父亲背叛家庭后,把母亲的死都归咎在了父亲身上,除了大儿子茅干越外其他子女先后和父亲脱离了关系。
当时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茅干越想和父亲做一次深度的交谈。一进到父亲另外购置的家中,就见到父亲在和外室的孩子玩耍,茅干越感到十分恼火,父亲竟然这么快就忘记了母亲的死,他没有和父亲说一句话,转身离开院子,自此和父亲断了联系。
又过了一段时间,茅以升把权桂云和茅玉麟带回了老家,其他的孩子则再也没有回去过。
权桂云多次想和茅以升妻子的孩子搞好关系,但都没有成功,在极度的心理压力下也抑郁而终。茅以升一生中的两个爱人都是抑郁而死,这和他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没有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也没有做到忠诚于婚姻。
1989年,茅以升缠绵病榻,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想要得到孩子们的原谅,却没有一个人理会他。
茅以升就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自己从小就疼爱的大儿子茅干越身上,他开始一封一封地给儿子写信,但没有一封来信,只有外室生的女儿茅玉麟陪伴茅以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满怀愧疚和遗憾地离开了人世。茅以升是可怜的,临终前6个子女都没有守在身边,但谁又能说他无辜呢,应了那句“有因必有果。”
茅以升作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为中国工程技术作出卓越贡献,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在生活和家庭上不免让人感到唏嘘,没有经受住诱惑的茅以升落得个凄惨收场,这或许就是他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 最新回帖
妾,立着的女人,伺候大老婆的
谁说没这个概念啊?许广平让鲁迅给正室保留家庭地位和名分,虽然她管人家原配叫“遗产”,还叫鲁迅不要当农奴。鲁迅本人则是说“父母给的礼物(负累)”,反正是一个意思吧。许高明之处在于,一边让男人觉醒抛弃包办婚姻,一边让他名义上不要休了原配,给她点生活费。原配被叫成遗产真的也是悲哀,而且守了一辈子活寡,给鲁迅母亲养老送终完了她自己也死了……
的确挺普遍的,稍微有点财力的很多都有2房,解放后不可以了,我爷爷就是,2边的孩子都是同时段的,我奶奶生了5个,老家那边3个,2边孩子也没记嫌,一直都有来往,毕竟也算半个兄弟姐妹。 年轻一代很多不知道,其实去墓地看一看就知道,起码江浙上海一带,我爷爷在苏州的墓地,就可以看到不少3个墓穴一起,就是一个男人2个老婆那种。
🛋️ 沙发板凳
怕又有小四?或者整天被人指点
咋封锁了? 博士都给培养出来了。
这下脸丢大了
真特么人生赢家
查了一下,党校研究生,啥院士?
从20岁起就和50岁的老头在一起,想不抑郁都难。
可能是谁跟了他谁抑郁
克妻,和毛一样
工地出去应酬很容易出轨
是不是自愿的都两说呢。被业界大拿看上了,强迫当了外室也不是不可能。
哈哈
这个是命理上的先奸再娶,跟正经续弦二房的命理是完全不同的
参见赵四
先勾搭成奸。这些人都很水性的。就瞅杨贵妃留下的那首诗,烟花女子的品味
主要文革被折腾了一下,小三才死的
不能拿现在道德观来衡量,那会民国时候是很普遍的,合法的行为。
文革整天批斗
这小三当年想抱硬大腿,茅以升那时是交大校长
没成想文革整天挂小黑板
呸 一个大学校长
re。没想到这世界上会有想跟人家老婆孩子搞好关系的小三
后来就是环境特殊,小三想得到大众认可,文革嘛 反右嘛。勾搭成奸挺右的
别拿鲁迅比,鲁迅可没一边说包办婚姻没感情一边生娃。
没写小三
哈哈哈 真丑啊
高!实在是高!!
胡说八道
先奸后娶自古就是半淫贱的命格
其实有可能啊,她终于被扶正后,可能觉得元配儿子的认可等于家族的认可,得不到,就是名不正吧。 不过我对故事的表述方式,50年坦白导致元配抑郁症复发有点怀疑。 我知道的一个朋友家祖辈故事,抗战中元配带女儿逃离南京城,和在军中的丈夫失联,男的派人找来找去几年没找到就放弃了,娶了个女学生,说是续弦,抗战胜利后男的回到南京故宅,被元配找到,女学生大怒,她嫁是做填房,并不是妾,男的不忍休妻,但更不舍得后面的这个和她生的儿子,就跟后面的生活,不见元配,让孩子定时过来拿生活费。 解放后,不许他这样两房含混着,他正式和元配离异。 我觉得茅的元配之前知道外室存在,50年被离弃而复发抑郁症可能性更大。
文章写写的吧,抑郁就不会做小三了,
根本没离婚,也没离家, 这个外室连妾都不是。
6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才发现没感情,还好意思跟鲁迅比。
“美国为了留住人才,给他承诺了很好的职务和薪资待遇”,
感觉在吹牛。
别洗了,他又不是没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教育。在美国念书拿到博士了,连一夫一妻制,不要出轨的观念都没有?就是旧社会,50岁娶20岁的,也明显是贪图对方年轻。
哈哈哈哈
想起了崔Y。
记得小时候 看过一些上海电影制片拍的电影里有个小演员说是他的孙女, 不知道是外室的还是原配的 .
原配年轻时应该和李一桐长得很像,纤细秀美 气质温婉 有民国风韵 后来的外室一看就是红旗下长大的半边天
茅以升50多的时候,与原配的孩子应该都成年了,上岁数以后离开家庭,原来是永远被子女离开了。六个子女两男四女呢。 老头子离婚找年轻女人,活了该吧?LOL
抱歉,不与老头子共情。LOL
就是,难道20岁大姑娘对50大爷也是自由恋爱?不过是年轻时候剥削包办婚姻的妻子照顾孩子,发达了又用金钱地位来剥削年轻姑娘。
原配的孙女吧,好像是百花奖最年轻得主?现在是个钢琴家。话说他们家基因真好,子女孙辈个个成器,且不是建筑行当。
你这一八好了,小三儿孙都没脸活了,同事们最爱这种八卦,不姓茂的话倒还安全
主贴说1950年跟原配坦白,1968年原配抑郁而终。这个时间线也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矛盾,这种糟心事没几个不会抑郁,熬着婚姻而已,我家里老人就有类似的,离婚不可能,互相熬。
被老头pua了还是有可能的
同感。
没有感情,生6个孩子?没有感情,离婚再娶很难吗? 婚内勾搭上的,不是小三外室是啥?
茅找外室可不是在民国。
握手握手。鲁迅没跟朱同房,也愿意把她当妹妹供她上学自立,可惜朱的思想太传统了不肯离婚。
可是鲁迅又被批不肯给朱安一个孩子,让她守一辈子活寡终生无依太残忍……至于他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
哪朝哪代也有先奸后娶的命格。这八字流传多少朝了
这也是古人看不上的,连个妾都不是,原配父母没一个承认的,都是奸情。生的孩子叫做私生子,也就不错在中国。在朝鲜私生子更下贱。
法律上对于妾和奸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管是大明律,大清律,还是民国法律
别以为民国以前没有法律。
赵四好歹是见过于凤至,磕过头的。这女的算什么?
按照任何现代以前的法律,这女的都可称为屁也不是
你以为古代都乱来的?哪朝哪代都有法律。谁说没有登记?没文化 笑死人了
也就现代非婚子女的财产和地位才算有保障,搁以前,就是个屁
大明律 大清律,乃至大唐律,那规定比你想象得细多了。国家什么都有规定。这种私生子没有任何地位和财产的保障。想要财产,门都没有。想获得承认?大婆公婆不承认,你就是个屁
小三们感谢当代法律吧
哇 ,你不会以为赵四就那么爱演苦情戏,在于凤至面前长跪不起吧。任何年代法律都有规定
于凤至不接受,赵四就是个屁。
现在真是小三的黄金时代,只要生了孩子,男人就得养孩子
还是古代好,大房要妾跪着,妾也不敢不听
哪像现在,哪个小三都立志赶走大房。现在的社会,大房惨,小三爽。连台湾都没有通奸罪了。
结个屁的婚
matlab这种快三十年的软件不白给国内用都是掐喉咙,何况没有派人白帮建桥梁,那肯定时封锁呀。乙肝疫苗merck基本白送还帮助建厂培训员工,你看国内有人说过一句感谢么?
嗯,老头想又当又立失败了。原配的孩子还都是有种的,干嘛非要原谅。
女儿生的儿子也姓茅?这女婿是倒插门吗
都不用说这些虚的。海华前年年初往国内邮寄那么多医疗物资,现在有任何人说一句好吗?都是千里投毒,恶意还乡。
是啊,有些人真有意思,以为过去的人三妻四妾是随随便便的娶回来的,笑死人。
1)纳妾,必须要得到嫡妻的同意,敬了茶(妾向嫡妻敬茶),嫡妻也喝了茶,并给了礼物(通常是手镯之类的),这个妾才可以正式纳了,否则,就算抬回家里,妾也没有名分。 2)嫡妻生的孩子,叫嫡子嫡女,有些朝代,有勋爵的人家,无子(嫡子)夺爵,庶子承爵的,要通过宗人府特批。嫡子可以继承家里的财产,庶子嘛,有很多是成年人就打发出去自己生活了。嫡女嫁妆也会比庶女多。 3)妾永远不可以扶正,妻死了,再娶,叫继室,在原妻面前执妾礼(也许每个朝代不一样)。宠妾灭妻,官员的话会被弹劾的,商人可能就没人管。 4)妾,就是女子站立,说到底,就是伺候人的,在大家庭里,庶子庶女算是主子,妾是半个下人。 5)。妾生的孩子,不属于妾,属于嫡妻的。 6)外室,连妾都算不上,孩子也不会上族谱。 7)我个人想,嫡妻拥有的权利,是不是丈夫为了“纳色“而向嫡妻贿赂呢?毕竟男人很狡猾的,什么都要占有,既要有贤妻,也要有美妾,只好给点好处嫡妻,否则,那个女人肯嫁给男人呢?
女方带着孩子都没有再嫁,男的自己过了几年就撑不住再娶了。男人呀…呵呵呵
————— 这什么朋友,拉皮条的吧
说实话,就是性贿赂的感觉
这倒是进步了
感觉这个女儿还挺不以私生女为耻,反以为荣的,她妈估计知道自己是性贿赂品又被原配的子女恶心多少还有点廉耻心,这个私生女倒一副主人翁的嘴脸
是啊,这私生子脸皮够厚,家里遗传。
是的戀愛是時候元配還在懷孕
祝她下辈子无论是男是女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猥琐男真恶心,妻死子散的还人赢。
继室一般也是有家底的人家,只不过比去世的正妻家要差点。妾的话,什么样的出身都有,没有那么讲究。一般好人家女儿做继室也要考虑很久的。
然后没尽职当父亲 临时就想起来一直写信求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