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一般也是有家底的人家,只不过比去世的正妻家要差点。妾的话,什么样的出身都有,没有那么讲究。一般好人家女儿做继室也要考虑很久的。 servien 发表于 2022-02-02 18:42
搜了下,他跟原配50年坦白后, 没有离婚,一直在一起生活在北京,外室和女儿生活在上海,原配67年过世他把外室接回来才跟儿子闹翻了。 不过说起来儿子也很有bone啊,没有贪图有权势的爹带来的资源,可能也是因为一直生活在国外。倒是跟外室的这个女儿受到不少惠泽,初中毕业后来进修了党校研究生,现在是茅以升基金会的秘书长,生的儿子也姓茅,叫茅为中,取名也是按照茅家的为字辈排行。是上海的一个公务员干部,所以家世显赫不论儿子女儿family name都是carry下去哈。 violetstar 发表于 2022-02-02 10:57
从20岁起就和50岁的老头在一起,想不抑郁都难。 oldbear1 发表于 2022-02-02 02:12
"在老一辈中,他们往往一生只爱一个人,但中国著名的桥梁建筑家茅以升是一个例外。" -----你这是有什么误解吗?老一辈的革命家文学家大多都是一生爱了很多人吧。 blurbluebbb 发表于 2022-02-02 20:52
这种情况在以前民国非常普遍,因为是包办婚姻,大老婆通常没有感情。男人发达后,会找一个合得来的自由恋爱的老婆。 蒋介石,鲁迅都是如此,没人说什么外室,小三,小老婆之类,那会没有这个概念。 这个文章应该是来损茅的。dukenyc125 发表于 2022-02-02 08:59
是啊,有些人真有意思,以为过去的人三妻四妾是随随便便的娶回来的,笑死人。 1)纳妾,必须要得到嫡妻的同意,敬了茶(妾向嫡妻敬茶),嫡妻也喝了茶,并给了礼物(通常是手镯之类的),这个妾才可以正式纳了,否则,就算抬回家里,妾也没有名分。 2)嫡妻生的孩子,叫嫡子嫡女,有些朝代,有勋爵的人家,无子(嫡子)夺爵,庶子承爵的,要通过宗人府特批。嫡子可以继承家里的财产,庶子嘛,有很多是成年人就打发出去自己生活了。嫡女嫁妆也会比庶女多。 3)妾永远不可以扶正,妻死了,再娶,叫继室,在原妻面前执妾礼(也许每个朝代不一样)。宠妾灭妻,官员的话会被弹劾的,商人可能就没人管。 4)妾,就是女子站立,说到底,就是伺候人的,在大家庭里,庶子庶女算是主子,妾是半个下人。 5)。妾生的孩子,不属于妾,属于嫡妻的。 6)外室,连妾都算不上,孩子也不会上族谱。 7)我个人想,嫡妻拥有的权利,是不是丈夫为了“纳色“而向嫡妻贿赂呢?毕竟男人很狡猾的,什么都要占有,既要有贤妻,也要有美妾,只好给点好处嫡妻,否则,那个女人肯嫁给男人呢? 深秋2020 发表于 2022-02-02 14:05
古代妾地位是真低
现在,哈哈哈 个个想推翻大房自己当老大
我觉得真是妈教育得好,靠自己的永远靠自己
靠别人的永远靠别人
基因也是
哈哈哈哈哈😄
一生只爱自己吧
的确挺普遍的,稍微有点财力的很多都有2房,解放后不可以了,我爷爷就是,2边的孩子都是同时段的,我奶奶生了5个,老家那边3个,2边孩子也没记嫌,一直都有来往,毕竟也算半个兄弟姐妹。 年轻一代很多不知道,其实去墓地看一看就知道,起码江浙上海一带,我爷爷在苏州的墓地,就可以看到不少3个墓穴一起,就是一个男人2个老婆那种。
谁说没这个概念啊?许广平让鲁迅给正室保留家庭地位和名分,虽然她管人家原配叫“遗产”,还叫鲁迅不要当农奴。鲁迅本人则是说“父母给的礼物(负累)”,反正是一个意思吧。许高明之处在于,一边让男人觉醒抛弃包办婚姻,一边让他名义上不要休了原配,给她点生活费。原配被叫成遗产真的也是悲哀,而且守了一辈子活寡,给鲁迅母亲养老送终完了她自己也死了……
妾,立着的女人,伺候大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