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谈谈:孩子有没有天赋真的是天生的吗?自推的牛娃真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t
tidewater
难道要我说不会做题都是天生笨就叫empathy?你的empathy可真是奇怪 我可以肯定我当时有好些同学如果小时候机遇好一点,绝对是能做出来的。我也曾经有给她讲过题之后明显进步的同学。
家有二猫 发表于 2022-02-01 23:57

你教了当然能有明显进步。但再进步,人也没法凌波微步乱中取胜。是复读做得更好一些。
你小时候教学渣数学,你不能 feel 对方的 feel 吗?
我初中时,教校短跑队班花数学。教得她妈妈后来都忍不住跑出来说,她在旁边也没听懂 。。。lol 。。。 教班花和自己做题不完全一样,或者说,完全不一样 。。。 班花她妈妈就是暗示我要往简单直接的方向教,别教啥凌波微步或乱中取胜。
坛笑封声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家长的作用,就是创造条件。
s
superdog97
比运气更重要的是有个楼主这样省队出身的推爸或推妈。
公用马甲3 发表于 2022-02-01 23:02

某大省数学省一等奖,LD也得过,没上任何竞赛班,他说自己运气好。不过他数学本来就好,T2读书也是名列前茅。当然,竞赛再往上走,必须训练了。
我娃比爸爸数竞更有talent,他不练,五年级AMC10 能做98分,当然如果娃愿意学点数竞,还是要鼓励,总比打游戏强。我看有的孩子,竞赛练的比较辛苦,如果娃乐意辛苦去做某事,并enjoy,也没啥不好的。如果只是为了升学,那么辛苦,不知道值不值。
家有二猫
你教了当然能有明显进步。但再进步,人也没法凌波微步乱中取胜。是复读做得更好一些。
你小时候教学渣数学,你不能 feel 对方的 feel 吗?
我初中时,教校短跑队班花数学。教得她妈妈后来都忍不住跑出来说,她在旁边也没听懂 。。。lol 。。。 教班花和自己做题不完全一样,或者说,完全不一样 。。。 班花她妈妈就是暗示我要往简单直接的方向教,别教啥凌波微步或乱中取胜。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2-02 00:02

你还是没搞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小孩做题之前,甚至上学之前就已经打下基调了。他的思维方式,习惯在那之前就已经慢慢建立了,有时甚至是很偶然的情况下就已经对某个科目有畏惧心理,如果不好好纠正过来,只会恶性循环。我当然能feel学渣的困惑,我也知道他们哪里卡住哪里联系不上。然后呢?就是因为他们天生笨?你摸良心讲,小学的题真的需要什么了不起的天赋吗?
2
201120152019
我相信是天生的
我家有一个娃就是听到喜欢的歌能直接把主旋律弹出来 而且是第一次听 不需要反复听 但是这个娃做事拖延生活邋遢
另一个乐感明显不行 但是生性整洁麻利 time management很好
一个妈生的 生活教育环境完全一样



Lavender_tutu 发表于 2022-02-01 23:31

我跟我妹就是这样的。。。我妹是乐感超级好的这种,她从小学声乐和钢琴,我是怎么推都推不上去。但是我妹生性就懒散,做事也没有什么计划。我就超级自推,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考好大学的那种。
W
WithMyHeart
能力 是否自推绝对是天生多。能力强的人自推的人这个不成那个也能成,不行的就是不行,中不溜秋的就是中不溜秋。
m
minijing
你还是没搞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小孩做题之前,甚至上学之前就已经打下基调了。他的思维方式,习惯在那之前就已经慢慢建立了,有时甚至是很偶然的情况下就已经对某个科目有畏惧心理,如果不好好纠正过来,只会恶性循环。我当然能feel学渣的困惑,我也知道他们哪里卡住哪里联系不上。然后呢?就是因为他们天生笨?你摸良心讲,小学的题真的需要什么了不起的天赋吗?
家有二猫 发表于 2022-02-02 00:09

都说了这是你自己的体会,因为你就是这种性格,正反馈负反馈的对很多人根本不会有影响。有的人负反馈会萎靡不振,也有的人越负反馈越要更努力做出个样子来,性格不同,天生的。
k
kitty2
楼主有娃么, 有几个?有俩娃的都知道,很多东西都是天生的,跟父母怎么养育几乎毫无关系。

a
arcueid
是天生的,句号。 你从自己的经历, 觉得是自己不断学习“后天逐步开发出来的”, 是一种错觉, 这只能说明你的天赋需要在特定条件下/经过某个生长发育阶段才能激发。没那个天赋的人再怎么推也没用。人在一生中能进步的很有限。 但是这不是说引导孩子学习就没意义了,在他下一个,下下个人生中可能不知道哪次就量变引起质变。
退一万步说,能做到"不断自推"本来就是一种天赋,有这种性格的人并不多。




花花朵朵
楼主不算有天赋,就是个数学不错的普通人而已。有天赋的孩子如果有机会展现,很明显看出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绝对天生的。天赋不一定能转化成成绩好事业好就是了。
o
ostrakon
我觉得和性格有很大关系,你学数学那件事,有的孩子可能就放弃了,你“扭亏为盈”了。
t
tidewater
你还是没搞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小孩做题之前,甚至上学之前就已经打下基调了。他的思维方式,习惯在那之前就已经慢慢建立了,有时甚至是很偶然的情况下就已经对某个科目有畏惧心理,如果不好好纠正过来,只会恶性循环。我当然能feel学渣的困惑,我也知道他们哪里卡住哪里联系不上。然后呢?就是因为他们天生笨?你摸良心讲,小学的题真的需要什么了不起的天赋吗?
家有二猫 发表于 2022-02-02 00:09

不是的,就像楼上那位五年级 AMC10 考 98 分,我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到。跟我小时候如何学,没啥关系。
这就好比说,要是不吃饭不吃肉,就算是初中短跑队主力班花,也饿死了上不了跑道。这话没错。
但反过来说不行的。我吃的比初中短跑队班花更多更好牛奶鸡蛋样样不缺,但撑死我也跑不过她啊。
E
Ethangirl
主楼够长堪比裹脚布。可惜还是改变不了天性大于后天培养这个事实
t
tidewater
都说了这是你自己的体会,因为你就是这种性格,正反馈负反馈的对很多人根本不会有影响。有的人负反馈会萎靡不振,也有的人越负反馈越要更努力做出个样子来,性格不同,天生的。
minijing 发表于 2022-02-02 00:20

猜测比如乔布斯有点阿斯伯格的性格,咋说可能都影响不大。人乔布斯可能就根本不 empathy ,无风哪来的浪。
y
yolandos
天生差别很大。不信生四个娃比较一下。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2-01 23:03

知道朋友双胞胎的,一个大藤+MIT,一个勉强州大
L
Lavender_tutu
我跟我妹就是这样的。。。我妹是乐感超级好的这种,她从小学声乐和钢琴,我是怎么推都推不上去。但是我妹生性就懒散,做事也没有什么计划。我就超级自推,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考好大学的那种。
201120152019 发表于 2022-02-02 00:09

长大后你妹发展如何?
我家这个懒散没计划的娃一直让我揪心
t
tidewater
知道朋友双胞胎的,一个大藤+MIT,一个勉强州大
yolandos 发表于 2022-02-02 00:42

对父母养娃而言,尽职就行。至于成果如何,上帝的饭碗咱不抢。
h
hhg_ong
同意楼主。华人太看重所谓天赋,其实是一种偷懒,想走捷径的想法。根据自己,家人和小朋友的经验,天生的东西有那么一些,但是后天的发掘,培养,努力,鼓励和机会更重要。
guppyff 发表于 2022-02-01 23:27

完全不同意你说的。
b
buchi
这两天看到好几个帖子讨论孩子学习申请学校之类的,看到好些人都在说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是天生的,或者娃自推是运气好,其实我是不太同意的。我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一些同学的经历来看,觉得其实喜欢什么或者擅长什么,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偶然形成的正向反馈,然后在适合的环境催化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说偶然是因为这个正向循环的起点很多时候就是偶然造成的。然后所谓的自推娃,也是需要父母,老师,环境多方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同一个父母生的两个孩子,一个自推一个了了。
比如说我自己的经历,其实小时候的喜好并没有和普通的小孩子有什么大区别。但是在一次幼儿园老师提问,我正好回答了前几天爸妈告诉我的关于鸭子的知识后大受表扬,老师还跟我爸妈说我很聪明,其实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比其他的小孩有什么显著的聪明,但是老师的这次表扬和我爸妈对我重复说我很聪明,这就是一个正向反馈的起点,我很受鼓舞(因为在那之前我因为身体弱吃饭慢一直被老师批评),也开始相信自己是聪明的,也对动物和自然这一方面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而且看书或者听故事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搜集一些知识记在脑子里,而这样做之后大人们就会更为我的知识范围小吃惊,也就越发会对我另眼相看,这就是我说的正循环。而且小孩子的话,喜欢一件事往往源于她擅长这件事,她可以做得好,就会更激励她继续做下去。但那是真的需要天才般能力的擅长吗?其实不需要,只要一个偶然的,局部范围内的小小的擅长,就可以打开这个正循环的开关。比如提问前几天正好看到鸭子的知识,那就是偶然不是吗?
之后还有,我小时候对数学并没有特别擅长,九九乘法表背了好久才背完,然后练运算那块那时候学校还会发录音带里面读:47+21等于多少,24*3 等于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我们要在作业本上写答案,最后录音带会报答案让你自己订正。我那时很不熟练,一直错,又跟不上录音带的速度,又急又怕,结果就想偷懒作弊,就是录音带问问题的时候不管,等报答案的时候写上去。这里我其实就是陷入了负向反馈,因为一开始有点不擅长,所以做的时候就很有挫败感,然后越来越不想做,甚至走歪路作弊。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因为没有真正练习,所以能力也不会有进步,到考试的时候肯定会一塌糊涂,更不想学,以后说不定就会对数学有恐惧心理。这个流程很多小孩都有过吧?有的甚至就一直变成弱势科目了。但是我做弊没几天后,被我妈发现了……惊天动地,被狠狠打了一顿(此处完全不提倡),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然我妈也不是打完就完事了,她听我说是因为速度跟不上越做越没信心,就说先不做了,先从基础的笔算题开始,然后那一个周末一直在练习,当然我也感觉得到练习中我的能力是在进步的。一个周末练完之后回外婆家(我那时在外婆家附近上学,我妈陪读,周末回自己家见爸爸),在公交车上就开始紧张等下要做录音带,但一边又在想,练了一个周末呢,总该比之前好吧。然后到了,拿出录音机开始听,结果发现之前我那么害怕的题目居然变得轻松很多,完全跟得上速度,做完之后对答案全对。这时候真的是大大舒了一口气,一边又很开心努力是有回报的,一边又觉得数学也没有那么难。此时就是开始进入正向循环了,努力之后困难的变成了擅长的,这种成就感,脑子里那时分泌的多巴胺是会强化这个过程的,觉得数学没有那么难,以后可以继续搞定。顺便又养成了好的习惯,知道不能走歪路,不能投机取巧,好好努力就是有效果的,而且结果没那么重要,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才是最开心的。那天即使最后对答案我错了一两题而不是全对,应该也是会很开心的,因为比之前好太多了。从那以后我对数学就是很有兴趣的,会有意识地训练口算能力,或者是在心里列竖式的能力,看到难题是会兴奋的,如果做出来其他人没做出来的题被老师表扬又会不断强化这个循环,雪球越滚越大到了4,5年级时我已经是公认数学好的孩子了。而且那时老师会把数学好和理科好划等号,所以在我还没升入初中学物理化学时,我已经接受了很久的“我有数理化的天赋”的这一个信息了。之后初中的学习过程也有一些机缘巧合,比如物理老师说女生学不好物理,反而让我更有动力了(一路下来我已经完全是看到难题或者小困难会更兴奋的类型,所以考试从来不会失常),比如班里最帅的男孩子是搞了很久的数学竞赛,也让我对偏竞赛的题很有兴趣。
中途还有个小插曲就是,我妈妈其实空间想象能力很差劲,她一直说她高中时学到立体几何就开始不行了。所以我一直还蛮怕万一遗传了她怎么办哈哈哈。但是有个偶然就是,我初中看到了一篇小说,有点科幻的意思,是讲一个学生从小就对莫比乌斯带着迷,他可以在脑海中像莫比乌斯带一样把折叠着的纸条展开看到里面写的字(很科幻),然后他某天发现了学校的围墙是个莫比乌斯带,可以沿着墙走从里面到外面blahblah。然后我就很中二地也开始在脑海里想象,比如桌上放的东西,我会把它在脑子里翻过来倒过去想象其他看不到的面是什么样的。我练了好几年吧,最后发现高中学立体几何的时候很轻松,可以在脑子里随意翻来转去的,我觉得绝对是和我这些练习有关系的)还有马丁加德纳的趣味数学类的书,尤其是一本叫《矩阵博士的魔法数》,里面就会介绍各种数的很有意思的特性,我看了就很迷,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看到一个数就会分解因数,然后找这个数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特性。这样一套强化下来,就对数学越来越喜欢,对数字的敏感性也上升了。而且脑子越用越活络,记电话什么也会很快,因为会把一长串数字拆成一堆有关系或者很有特点的数。记性什么也会变好。
接下来高中就更是了,因为是女生所以被凑人头机缘巧合分到了理科竞赛班,赶鸭子上架开始学竞赛,喜欢上一个男孩子是数学和化学大牛,我的兴趣就完全从物理转移到了数学和化学上了(当然放弃物理现在想来也是不太理性的行为),因为有之前的性格打底,即使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数学一直是班里倒数很少及格也没有让我有什么困扰,因为知道只是因为自己没学过竞赛进度落后同学而已,我就慢慢按照自己的节奏补,暑假做了一些题后突然有开窍的感觉,之后就开始稳步上升,也能做得出其他人都没做出来的题了,最后拿了个省二等奖,比好些从小学就搞竞赛的同学还强。也顺利进了某top3大学的数学系。现在做的工作也和数学很有关系,也很喜欢。
按照版上很多人的说法来说,我是天生有数学天赋吗?我是天生就自推?我天生就不怕困难,在一堆好学生里面当凤尾也绝对自信一点不会有心理问题吗?我自己当然知道不是这样的,这些兴趣也好,擅长的东西也好,或者迎难而上的性格也好,都是过去一点一点因为某些事或者偶然形成的正向反馈而培养出来的。如果幼儿园没有因为某个知识点被老师表扬,或者我妈没有发现我作业走歪门邪道,或者我没有看到那篇小说那本书,我还会是像现在一样喜欢数学擅长数学立体几何很好,看到难题会兴奋,即使在一群大牛中当凤尾也能保持绝对自信吗?我觉得真的不好说。
但是,虽然某个具体的正向循环的起点往往带有一点偶然性,这不意味着说就是完全偶然的。家长的作用真的是非常大的,老师次之,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会有偶然,但生活中有那么那么多的事,总会碰巧建立起一些正向反馈的。这时候家长就要把握时机,适当的强化,当雪球开始滚起来了,就带有一定的自主性了。而不小心遇到负向反馈的时候,家长要早早发现,打断这个不好的循环,想办法用正面的循环代替(就像我妈抓住我录音作弊一样)。而且,最一开始,家长给孩子培养的习惯越好,读的书越多,或者尝试的越多,那碰到正向反馈的几率也就越大(比如没看到鸭子的知识,但是另一天回答了长颈鹿的知识。)厉害的家长甚至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布线,让孩子从一开始尝试某些事时就能尝到甜头,开始好的循环。 同样的,如果家长自己自己不懂这一套,只是偶然某个孩子进入了这么一个正向循环,所以变得越来越好,他们只会觉得孩子自己有天赋,而另一个孩子没有这个偶然,就没有这个结果,大家看到的就是,同一对父母,一个孩子有天赋,一个没有,得出错误的结论“完全是天生的”。
家有二猫 发表于 2022-02-01 22:58



你是自推娃 因为你对外界的表扬批评等看法非常敏感 俗称要强,所以才形成正反馈负反馈什么的 不自推的就对这些不敏感 俗称没有上进心 还比如lz担心妈妈空间想象力不好 会遗传给自己。不自推娃会想这?
H
High.eee
后天有作用,但非常有限。天生资质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后天推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改善一点,或者锦上添花,改变不了天生的局限。这是说往好的方向。 反过来说,要想毁掉一个天才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麻花辫
人的天赋肯定不完全一样,但绝大多数人都相差不大。 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决定的因素不是先天,而是后天环境,儿时父母的教育对以后的成长肯定至关重要。
t
tidewater
人的天赋肯定不完全一样,但绝大多数人都相差不大。 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决定的因素不是先天,而是后天环境,儿时父母的教育对以后的成长肯定至关重要。
麻花辫 发表于 2022-02-02 01:19

从百米赛跑角度,跑 9.8 秒 vs 跑 15.8 秒,也就差了 6 秒。差别不大。
t
tidewater
后天有作用,但非常有限。天生资质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后天推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改善一点,或者锦上添花,改变不了天生的局限。这是说往好的方向。 反过来说,要想毁掉一个天才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High.eee 发表于 2022-02-02 01:06

赞同
o
ocmom
猜测比如乔布斯有点阿斯伯格的性格,咋说可能都影响不大。人乔布斯可能就根本不 empathy ,无风哪来的浪。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2-02 00:41

😄Elon mask 也是阿斯伯格,他自己在SNL里也说了。我个人是相信天赋的。
麻花辫
如果你平平淡淡,那就是你父母没给你天赋; 如果你后来努力取得成绩,那就是你本来有天赋,只是过去没有被发掘出来。
杠精永远是对的。
K
KOH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b
baby16
天生的,两个娃以上,各方面差距巨大
g
guoxiang
怎么我觉得楼主这种稍微表扬一下就能自推,稍微自己注意一下就后来居上,这样本来就是天生会读书、思维方式正确的典范啊,这能力就是天生的。
N
Ninjadog
楼主,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大多数人觉得孩子都是天生的,其实自推娃也是可以培养的,有的家长无意培养了自推娃却不自知。 我家就是四个孩子,每个都不同,但是在小时候培养他们使之可以自推。我家老大18大学毕业,老二17大学毕业,我觉得家长培养占大比重,其实那些少年大学生都是家长培养的,只是大家更愿意相信是天生的而已
h
heyykitty0
大脑有可塑性。正向反馈有用。
h
heyykitty0
天生的,两个娃以上,各方面差距巨大
baby16 发表于 2022-02-02 02:01

生在一个家里的二娃个人经历也不一样的。
只想躺平
楼主,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大多数人觉得孩子都是天生的,其实自推娃也是可以培养的,有的家长无意培养了自推娃却不自知。 我家就是四个孩子,每个都不同,但是在小时候培养他们使之可以自推。我家老大18大学毕业,老二17大学毕业,我觉得家长培养占大比重,其实那些少年大学生都是家长培养的,只是大家更愿意相信是天生的而已
Ninjadog 发表于 2022-02-02 02:17

17岁大学毕业这种不觉得是推出来的,普罗大众理解不了为啥不能跟同龄人在一起长大。
只想躺平
生在一个家里的二娃个人经历也不一样的。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2-02-02 02:31

双胞胎都完全不一样。
你信吗
有些人天生逻辑更强,有些人天生是艺术脑。这种天生大概很难改。但是只要不是做爱因斯坦之类的超级绝学,一般的工作,从职员。到ceo,高管,开公司之类,我觉得是后天的影响更大。
数学竞赛这种在人生里,就是一粒沙吧
要让我重活一次,我一定不再追求那些数学竞赛之类的,我一定要早早的学会人际关系,大局观,金钱观,生意关,产品观,等等,早早的理解这个人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早早的学会怎样做对一般人”有用”的产品
s
starry.night
我就想说我也看过那篇莫比乌斯环的科幻!但我从里面理解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啊,我记得里面有个描述是大家一起看谁表演魔术,其实就是莫比乌斯环从中间剪开变成一个大环,别人都觉得很神奇,只有那个小孩直接自己也贴了一个环,站在那里自己表演起来。还有说过之前日本鬼子占领了中国人的房子,结果发现半夜上厕所的时候直接从屋里走到院子外,也是这个莫比乌斯环的原理,然后他们学校的围墙,我也记得。
我。。。看完以后就只是担心我家也是莫比乌斯环,半夜走外边去了,吓得不敢上厕所而已。。。
总结:还是你强。
b
blueno
只能说我娃坐不住,不专心的问题也不能赖别人,我看到lz写了这么一大篇,看到中间周末回去听录音带紧张那里我就看不下去了。。。也太多字了,而且这几岁的事现在都记这么清楚,我那么大记得全是玩儿的事
h
hhxx89
自视过高 过于自我的人都是屁大点事都能记得 而且屁大点久远的事都可以拿出来炫耀
a
aipple
你说得没错。有时大家都没注意到的一个契机、家长都无意识的一个做法,都可能对孩子很有帮助和激励。但是谁也不会留意到,就会说,这孩子自推。没管过他。
但是最主要还是天分。你的天分还是在。我教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得越多越体会天分的差异。当然,也体会努力的魅力。
H
Hah
我想到我家奇葩娃,不可复制的奇葩,我们是华人论坛贫困线家庭,孩子高中没有参加任何补习,培训,孩子学习态度一直吊儿郎当,我们也给不了孩子任何意见和帮助,申请大学什么的我们都没参与,我们最大的奢望娃就是能进入专业好点的州大,然后他收到t5其中一所,认识我们的人觉得我们赚大了,整个高中时期就花了买两台电脑的钱,台式和笔记本
我是你的朱丽叶
楼主,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大多数人觉得孩子都是天生的,其实自推娃也是可以培养的,有的家长无意培养了自推娃却不自知。 我家就是四个孩子,每个都不同,但是在小时候培养他们使之可以自推。我家老大18大学毕业,老二17大学毕业,我觉得家长培养占大比重,其实那些少年大学生都是家长培养的,只是大家更愿意相信是天生的而已
Ninjadog 发表于 2022-02-02 02:17

这么早读大学 赶着去投胎么 正常的大学一点都体验不到 拉远一点看 几年很重要么? 81岁和84岁有区别么? 为你家娃默哀 少年班好多精神不正常是有道理的
3
3906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top 3大学????
中国只有北青,985,一本三档
你我对面不相识
这两天看到好几个帖子讨论孩子学习申请学校之类的,看到好些人都在说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是天生的,或者娃自推是运气好,其实我是不太同意的。我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一些同学的经历来看,觉得其实喜欢什么或者擅长什么,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偶然形成的正向反馈,然后在适合的环境催化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说偶然是因为这个正向循环的起点很多时候就是偶然造成的。然后所谓的自推娃,也是需要父母,老师,环境多方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同一个父母生的两个孩子,一个自推一个了了。
比如说我自己的经历,其实小时候的喜好并没有和普通的小孩子有什么大区别。但是在一次幼儿园老师提问,我正好回答了前几天爸妈告诉我的关于鸭子的知识后大受表扬,老师还跟我爸妈说我很聪明,其实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比其他的小孩有什么显著的聪明,但是老师的这次表扬和我爸妈对我重复说我很聪明,这就是一个正向反馈的起点,我很受鼓舞(因为在那之前我因为身体弱吃饭慢一直被老师批评),也开始相信自己是聪明的,也对动物和自然这一方面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而且看书或者听故事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搜集一些知识记在脑子里,而这样做之后大人们就会更为我的知识范围小吃惊,也就越发会对我另眼相看,这就是我说的正循环。而且小孩子的话,喜欢一件事往往源于她擅长这件事,她可以做得好,就会更激励她继续做下去。但那是真的需要天才般能力的擅长吗?其实不需要,只要一个偶然的,局部范围内的小小的擅长,就可以打开这个正循环的开关。比如提问前几天正好看到鸭子的知识,那就是偶然不是吗?
之后还有,我小时候对数学并没有特别擅长,九九乘法表背了好久才背完,然后练运算那块那时候学校还会发录音带里面读:47+21等于多少,24*3 等于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我们要在作业本上写答案,最后录音带会报答案让你自己订正。我那时很不熟练,一直错,又跟不上录音带的速度,又急又怕,结果就想偷懒作弊,就是录音带问问题的时候不管,等报答案的时候写上去。这里我其实就是陷入了负向反馈,因为一开始有点不擅长,所以做的时候就很有挫败感,然后越来越不想做,甚至走歪路作弊。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因为没有真正练习,所以能力也不会有进步,到考试的时候肯定会一塌糊涂,更不想学,以后说不定就会对数学有恐惧心理。这个流程很多小孩都有过吧?有的甚至就一直变成弱势科目了。但是我做弊没几天后,被我妈发现了……惊天动地,被狠狠打了一顿(此处完全不提倡),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然我妈也不是打完就完事了,她听我说是因为速度跟不上越做越没信心,就说先不做了,先从基础的笔算题开始,然后那一个周末一直在练习,当然我也感觉得到练习中我的能力是在进步的。一个周末练完之后回外婆家(我那时在外婆家附近上学,我妈陪读,周末回自己家见爸爸),在公交车上就开始紧张等下要做录音带,但一边又在想,练了一个周末呢,总该比之前好吧。然后到了,拿出录音机开始听,结果发现之前我那么害怕的题目居然变得轻松很多,完全跟得上速度,做完之后对答案全对。这时候真的是大大舒了一口气,一边又很开心努力是有回报的,一边又觉得数学也没有那么难。此时就是开始进入正向循环了,努力之后困难的变成了擅长的,这种成就感,脑子里那时分泌的多巴胺是会强化这个过程的,觉得数学没有那么难,以后可以继续搞定。顺便又养成了好的习惯,知道不能走歪路,不能投机取巧,好好努力就是有效果的,而且结果没那么重要,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才是最开心的。那天即使最后对答案我错了一两题而不是全对,应该也是会很开心的,因为比之前好太多了。从那以后我对数学就是很有兴趣的,会有意识地训练口算能力,或者是在心里列竖式的能力,看到难题是会兴奋的,如果做出来其他人没做出来的题被老师表扬又会不断强化这个循环,雪球越滚越大到了4,5年级时我已经是公认数学好的孩子了。而且那时老师会把数学好和理科好划等号,所以在我还没升入初中学物理化学时,我已经接受了很久的“我有数理化的天赋”的这一个信息了。之后初中的学习过程也有一些机缘巧合,比如物理老师说女生学不好物理,反而让我更有动力了(一路下来我已经完全是看到难题或者小困难会更兴奋的类型,所以考试从来不会失常),比如班里最帅的男孩子是搞了很久的数学竞赛,也让我对偏竞赛的题很有兴趣。
中途还有个小插曲就是,我妈妈其实空间想象能力很差劲,她一直说她高中时学到立体几何就开始不行了。所以我一直还蛮怕万一遗传了她怎么办哈哈哈。但是有个偶然就是,我初中看到了一篇小说,有点科幻的意思,是讲一个学生从小就对莫比乌斯带着迷,他可以在脑海中像莫比乌斯带一样把折叠着的纸条展开看到里面写的字(很科幻),然后他某天发现了学校的围墙是个莫比乌斯带,可以沿着墙走从里面到外面blahblah。然后我就很中二地也开始在脑海里想象,比如桌上放的东西,我会把它在脑子里翻过来倒过去想象其他看不到的面是什么样的。我练了好几年吧,最后发现高中学立体几何的时候很轻松,可以在脑子里随意翻来转去的,我觉得绝对是和我这些练习有关系的)还有马丁加德纳的趣味数学类的书,尤其是一本叫《矩阵博士的魔法数》,里面就会介绍各种数的很有意思的特性,我看了就很迷,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看到一个数就会分解因数,然后找这个数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特性。这样一套强化下来,就对数学越来越喜欢,对数字的敏感性也上升了。而且脑子越用越活络,记电话什么也会很快,因为会把一长串数字拆成一堆有关系或者很有特点的数。记性什么也会变好。
接下来高中就更是了,因为是女生所以被凑人头机缘巧合分到了理科竞赛班,赶鸭子上架开始学竞赛,喜欢上一个男孩子是数学和化学大牛,我的兴趣就完全从物理转移到了数学和化学上了(当然放弃物理现在想来也是不太理性的行为),因为有之前的性格打底,即使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数学一直是班里倒数很少及格也没有让我有什么困扰,因为知道只是因为自己没学过竞赛进度落后同学而已,我就慢慢按照自己的节奏补,暑假做了一些题后突然有开窍的感觉,之后就开始稳步上升,也能做得出其他人都没做出来的题了,最后拿了个省二等奖,比好些从小学就搞竞赛的同学还强。也顺利进了某top3大学的数学系。现在做的工作也和数学很有关系,也很喜欢。
按照版上很多人的说法来说,我是天生有数学天赋吗?我是天生就自推?我天生就不怕困难,在一堆好学生里面当凤尾也绝对自信一点不会有心理问题吗?我自己当然知道不是这样的,这些兴趣也好,擅长的东西也好,或者迎难而上的性格也好,都是过去一点一点因为某些事或者偶然形成的正向反馈而培养出来的。如果幼儿园没有因为某个知识点被老师表扬,或者我妈没有发现我作业走歪门邪道,或者我没有看到那篇小说那本书,我还会是像现在一样喜欢数学擅长数学立体几何很好,看到难题会兴奋,即使在一群大牛中当凤尾也能保持绝对自信吗?我觉得真的不好说。
但是,虽然某个具体的正向循环的起点往往带有一点偶然性,这不意味着说就是完全偶然的。家长的作用真的是非常大的,老师次之,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会有偶然,但生活中有那么那么多的事,总会碰巧建立起一些正向反馈的。这时候家长就要把握时机,适当的强化,当雪球开始滚起来了,就带有一定的自主性了。而不小心遇到负向反馈的时候,家长要早早发现,打断这个不好的循环,想办法用正面的循环代替(就像我妈抓住我录音作弊一样)。而且,最一开始,家长给孩子培养的习惯越好,读的书越多,或者尝试的越多,那碰到正向反馈的几率也就越大(比如没看到鸭子的知识,但是另一天回答了长颈鹿的知识。)厉害的家长甚至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布线,让孩子从一开始尝试某些事时就能尝到甜头,开始好的循环。 同样的,如果家长自己自己不懂这一套,只是偶然某个孩子进入了这么一个正向循环,所以变得越来越好,他们只会觉得孩子自己有天赋,而另一个孩子没有这个偶然,就没有这个结果,大家看到的就是,同一对父母,一个孩子有天赋,一个没有,得出错误的结论“完全是天生的”。
家有二猫 发表于 2022-02-01 22:58

你有天赋 正反馈也起到加强和触发的作用
我是你的朱丽叶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top 3大学????
中国只有北青,985,一本三档
3906 发表于 2022-02-02 07:51

top3 的第三名 起码有十所
3
3906
top3 的第三名 起码有十所
我是你的朱丽叶 发表于 2022-02-02 07:58

肯定不止十所。
所以大家对天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人,考个985就觉得自己是天才了。很多人少考一科都能进985吧。有人,没拿到图灵诺贝尔就觉得不够天才。
我就发现一点,所有家长评论自己小孩都是拿自己作为标准的。特别笨的家长老觉得自己小孩是天才。评论自己的时候总是拿父母作为标准的。有个初中文化的父母就会觉得自己是天才
C
Cyabce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天赋不是天生的就不叫天赋
2
201120152019
长大后你妹发展如何?
我家这个懒散没计划的娃一直让我揪心
Lavender_tutu 发表于 2022-02-02 00:54

挺好的。虽然成绩一般但是毕业后顺利的当了很不错的国际学校的老师。然后前两年又开始创业,做得也不错,挣得比我多了现在。她性格很好,对人热情大方,我觉得其实一直有点傻白甜,老担心她被人骗这样。事业上一直很顺,在哪都能遇贵人。
a
ashouluo
其实我最不明白的是,为啥那么多推妈记忆里,高中时是如此热衷于数学美物理美。
而我作为高中校第一竞赛种子,我只记得两个班花都很美。
我说的真的是大实话。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2-01 23:33

为什么你的记忆里,总是班花校花。。。。。。
只想躺平
是啊 10000个小时
pwwq 发表于 2022-02-01 23:48

这个时间必须做正确的,不然也是白搭,问题是没人能保证是正确的,所以很扯淡。
L
Lavender_tutu
挺好的。虽然成绩一般但是毕业后顺利的当了很不错的国际学校的老师。然后前两年又开始创业,做得也不错,挣得比我多了现在。她性格很好,对人热情大方,我觉得其实一直有点傻白甜,老担心她被人骗这样。事业上一直很顺,在哪都能遇贵人。
201120152019 发表于 2022-02-02 08:22

姐妹俩都很好👍
新年快乐!
p
perch88
就这点事,可真能写。。。主要是通过热议主题,在凡尔赛自己
S
Scorpius
但就学习而言,正反馈可以促进与提升,但一锤定音的,还是智商本身。
V
Vickiemouse
说个真事支持楼主。有个初中比赛叫math league,一年一次,知道的家长很少,但很多中学参加。题目不难,比math counts简单多了,但要求快。估计练的人很少,网上几乎没有真题。我特意官网买了真题,跟女儿说只有我们练,肯定会提高很多。结果还真拿了county第一:)从此她就有动力做额外的题,因为相信别的孩子不会去做,轻易就可以beat others
百香果柠檬
我觉得k12那点东西学不会/好还是因为小孩不够成熟/经历太少。 大脑开发了就好了。所以有些人大学一般但不代表工作不行。
2
201120152019
姐妹俩都很好👍
新年快乐!
Lavender_tutu 发表于 2022-02-02 08:51

谢谢。也祝福你和你的家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北美翠花
说个真事支持楼主。有个初中比赛叫math league,一年一次,知道的家长很少,但很多中学参加。题目不难,比math counts简单多了,但要求快。估计练的人很少,网上几乎没有真题。我特意官网买了真题,跟女儿说只有我们练,肯定会提高很多。结果还真拿了county第一:)从此她就有动力做额外的题,因为相信别的孩子不会去做,轻易就可以beat others
Vickiemouse 发表于 2022-02-02 09:14

简单的努力一下管一点用,再到后来难了就不管用了。楼主估计没有很多小孩,有很多小孩的话,一下子就知道天赋的不同了,不管聪明不聪明,最终孩子们还是殊途同归,都过得差不多。
n
nktong
第一段的最后两句话,同样的爹妈,家庭环境一样,两娃可以差别很大。正说明了天生的重要性。
b
bellamia
基因论的好处是反正都是天生的,所以做什么都没有用,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h
heyykitty0


你是自推娃 因为你对外界的表扬批评等看法非常敏感 俗称要强,所以才形成正反馈负反馈什么的 不自推的就对这些不敏感 俗称没有上进心 还比如lz担心妈妈空间想象力不好 会遗传给自己。不自推娃会想这?
buchi 发表于 2022-02-02 01:03

我觉得完全不自推的娃是少数吧。人要生存是本能,不自推,在没有父母保护伞的情况下,怎么活下来?
c
chatchat
基因论的好处是反正都是天生的,所以做什么都没有用,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bellamia 发表于 2022-02-02 10:39

一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是不要对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三是坦然接受孩子的失败。 有个ID说得很好,这一万个小时要用在正确的地方。想象郎朗作一万小时数学题,C罗练唱一万小时,他们今天会有什么成就。
h
hiv2
peer pressure
u
utasutine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所谓天生的 也是前几辈子 一步一步地修炼出来的
t
tidewater
一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是不要对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三是坦然接受孩子的失败。 有个ID说得很好,这一万个小时要用在正确的地方。想象郎朗作一万小时数学题,C罗练唱一万小时,他们今天会有什么成就。
chatchat 发表于 2022-02-02 11:07

对。不是把锤子变成斧头,而是帮锤子找的适合锤子的工种,帮斧头找到适合斧头的职业。
所谓男怕搞错行,女怕夹错狼。
n
nktong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家长的作用,就是创造条件。
坛笑封声 发表于 2022-02-02 00:03

赞。一看就是在国内念过大学,考过研。
y
yayapig
我觉得完全不自推的娃是少数吧。人要生存是本能,不自推,在没有父母保护伞的情况下,怎么活下来?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2-02-02 10:52

有的有的,很多. 不自推的人有别的能力, 也可能欲望小, 活下来不难. 我教书的, 教过不少笨学生, 就大学本科的东西, 不需要天赋, 够认真的学生都能搞定. 天赋的作用就是能花的时间短一点. 最麻烦的学生是有点聪明, 可也不是大聪明, 又没有老实干活的心态. 毕业后这类普遍混得更差一点. 家长推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要不然为什么亚裔后代收入比其他族裔高.

兽兽
不是天生的,不能叫天赋吧,天赋么。。。。自然是天生的。
可樂爆米花
天才智力要好,智力多多少少靠爹娘遺傳的吧
C
CINA2020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也不是在炫耀, 成长环境就是很重要的,瑞士小孩都精通三种语言,难道瑞士小孩都是语言天才?
家有二猫 发表于 2022-02-01 23:10

你对天才的定义也太低了,会几个语言跟天才没什么大关系
A
Aprilsunshine
说不是天生的都是只生了一个娃的,做父母的才会对自己的育儿能力有蜜汁自信。
lilyzoo 发表于 2022-02-01 23:18

咱们这代大多独生子女,没什么机会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后天很难弥补的。如果自己有》2个孩子,就会慢慢意识到了
t
tidewater
为什么你的记忆里,总是班花校花。。。。。。
ashouluo 发表于 2022-02-02 08:42

呃 。。。 我也不知道 。。。 也许是选择性记忆? 。。。 也许是进化压力? 。。。 或者确实是 7/24 还不给加班费?
满城飞花
你生一打有好有坏,你就知道父母作用及其有限,一切都是天生的了。
btbklgx 发表于 2022-02-01 23:07

确实,我和我弟弟的性格天赋天差地别,要不是外貌五官实在太相似,都要怀疑我俩有一个是抱错了。
w
wenipu
楼主说的正反馈我挺理解的。不过你这和天赋没啥关系啊。我的教育和竞赛背景和你一样,但我觉得自己就是普通数学水平,和天赋扯不上关系。大学里经常一个证明半天都做不出来,被别人碾压
F
FionaCA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我觉得你写得挺好的。我喜欢看个案。哈哈哈! 我就一个孩子,所以没有横向比较。他现在7年级,阅读很强,就是从小读书的结果。很喜欢计算机。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弄了计算机课,就是code.org。他爹当时看他做题,惊为天人!其实有些难的,他做不出来的,但我知道怎么帮他。嘻嘻嘻。现在在游泳,他起步慢,跟水平高的,两年前是没法比的。最近一年,进步很快,差距就小了很多。倒不是说他一定能赶上,我只是觉得他愿意练习,那就有机会。我的态度就是少跟别人比,多跟自己比。做什么事情,尽量想办法做得开心点。最后结果嘛,只要能坚持,不会差的。
t
tidewater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我觉得你写得挺好的。我喜欢看个案。哈哈哈! 我就一个孩子,所以没有横向比较。他现在7年级,阅读很强,就是从小读书的结果。很喜欢计算机。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弄了计算机课,就是code.org。他爹当时看他做题,惊为天人!其实有些难的,他做不出来的,但我知道怎么帮他。嘻嘻嘻。现在在游泳,他起步慢,跟水平高的,两年前是没法比的。最近一年,进步很快,差距就小了很多。倒不是说他一定能赶上,我只是觉得他愿意练习,那就有机会。我的态度就是少跟别人比,多跟自己比。做什么事情,尽量想办法做得开心点。最后结果嘛,只要能坚持,不会差的。
FionaCA 发表于 2022-02-02 12:22

问题是娃长大了,有婚恋压力,家庭压力,生娃压力,养娃压力,还能这么被父母赶着拼小时数吗? 长大能拼小时的,至少天生的体力精力不一般。
纯靠父母推出来的,将来很难说。小时候把别人玩耍的时间放在读书上,但鲁迅先生说,问题是大了以后能不能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放在写作上。
其实只有一个娃的,这 bias 太大了。好歹有两娃或者四娃的,最好有娃上大学了,比较中肯些。
d
darcy
楼主自己有孩子吗? 生几个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我家老大老二,就差很多 老大智商还凑合,学习态度一般。我和爹一路推着学,成绩虽不顶尖,但也算可以,都是我们心思堆出来的。 老二特别聪明自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且过目不忘,闭着眼睛都秒杀老大,常常震惊到我们。因为在老大身上花了太多精力,大多时候并不管他,他追着我们要求教他。 我觉得无他,就是天生的。智商是天生的,甚至你能不能努力,也是天生的。
kissyingying 发表于 2022-02-02 00:00

每个字都赞同!
F
FionaCA
回复 171楼tidewater的帖子
推,想象的画面就是孩子哭哭啼啼、家长骂骂咧咧的。我的经历不是这样的。说到学计算机,两年前我搞了一个学习小组,就是邻居小孩、孩子的朋友加我孩子。喜欢的,就是追着我问,啥时候能学?不喜欢的,就跑啦。😂 所以,我的想法是兴趣引导,让孩子开心、愿意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这也是推的一种。
F
FionaCA
回复 171楼tidewater的帖子
你说得不错。有大娃的家长分享比较有价值。这也是我看中楼主分享的原因,是个人成长的经历。
不喝可乐的猫
每个小朋友发育早晚不一,智商情商都是multi-dimension的,有人可能数学开窍早,有人晚,早开窍的有可能是对数字敏感,如果抽象思维能力没跟上,未必走得更远。拿数学来说,如果在中国长大的目前30-50岁年纪的(1)没进冬令营,(2) 不在基科元培,真的不好说多有天赋。。。如果你认识金牌,或者冬令营的人,跟他们一起上过代数几何,调和分析,或者泛函的话,会感受到智商差距的,思维方式太不一样的,那种碾压的感觉,一辈子都忘不掉,就是你憋了好几天的证明,人家谈笑间,先propose一堆lemma, 然后开始prove main theorem....就搞定了。这些人以后转行(比如有不少后来进工程学院做计算,或者转码,或者转金融,或者进商科当faculty灌水,效率都是不一样的)。研究生时跟一个南美小哥一起上控制论,大规模系统的数值仿真模拟,百万行百万列的矩阵,做分块,然后降维,人家一边跟我聊天,一边拿张草稿纸一下午就搞完了;同一时期还有个20岁phd毕业研究扭结理论的朋友,当年一起学欧洲小语种,完全没办法搞定那些动词变位。。。
BTW: 理科竞赛省一没有多难的,我自己当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联赛是两个省一,两个省二,一路读数学,但是基因突变生了个文科生娃的悲愤飘过。。。小孩还是顺其自然朝他/她擅长的领域因地制宜推比较省心。长大能养活自己,不啃老就算及格了,其他都是bonus
d
darcy
这么说吧, 就跟人的相貌一样是天生的,然后后天培养就好比化妆和保养。 后天在先天的基础上可以有上下浮动非常大,一个会化妆的一般人很可能比不倒饬的美女好看, 但是遇到又美又会化妆的,你是望尘莫及的。 然后爱不爱倒饬,也是天生的。
F
FionaCA
这么说吧, 就跟人的相貌一样是天生的,然后后天培养就好比化妆和保养。 后天在先天的基础上可以有上下浮动非常大,一个会化妆的一般人很可能比不倒饬的美女好看, 但是遇到又美又会化妆的,你是望尘莫及的。
darcy 发表于 2022-02-02 12:50

还真没有这么想过。但好有道理啊。哈哈
c
copycat1691
我老公就是放养长大的,零早教,但天生自推,去了top 2。 但是他抱怨过我公婆,说如果能推他一把,他可能成绩更好,尤其文科方面。而且他小时候对航模非常感兴趣,我婆婆嫌贵没让他学,他一直觉得遗憾。我妈属于推妈,所以我一上学在academic方面就比同龄人先进,极大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后来一直都挺自推的。所以我觉得天生是一方面,推一推还是有必要的。
z
zzsummer
我小时候真的没有什么人使劲推我啥的,正反馈也是因为考的好呗就正反馈了,没什么人鼓励我啥的,大家都说女生小时候学习好很正常,不用担心,高中自然就不行了… :D 我也是无动于衷反正,也没有一定要争口气的想法,也没有discouraged ,本来以后的事确实就变数多…然后我一直全校第一…我真觉得这些都是天生的…
n
notaname
很多东西跟小孩三岁之前的训练也有关,比如对声音的敏感度。小时候不听各种声音,长大了语言容易有困难。
还有家里环境,如果家里都是书,那小孩学大人样子读书也是自然而然的。
基因肯定是很大一部分,但也不可能什么都赖基因。以这论坛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智商的差异还不到需要谈天赋的程度。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2-02-01 23:00

以前是这样认为的,自从有了娃,我就不这么认为了。也许是我家两娃都继承了两家上一辈不同的占主导的基因,养娃的过程基本是和基因做斗争的过程。
j
justice
回复 172楼darcy的帖子
我家也有同款老大老二。因为她是老大,耗费了我和她爹大量的时间,盯着她推着她,才勉强混在中游,没时间管老二。老二因为学习效率高,经常有大把时间多出来没事做,自己会摸出笛子吹吹,找个魔方玩玩。惊闻隔壁五年级的娃都考AMC10了,我还感慨是不是把我家老二耽搁了。他数学也很好,但我们没那么多精力了。。。。。 老大,也并不是不努力,但就是慢呀,学得慢,复习的慢,理解的慢,让我们充分理解英语单词里“SMART"这个词的反义。。。。。美国人的聪明就是要求反应快的。。。。各种竞赛,活动,project都是抢时间的。动作慢思维慢的人无法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
s
summerline
楼主说得很对啊!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不过你能记住这些瞬间和事情说明你从小自我觉知就很强了 Nature Vs nurture的确都有用,但大部分家长养娃都是随机过程 普通家庭出天才当然是极小概率事件, 但那些真的有心且科学培养孩子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家长往往都是家里几个孩子都很棒
t
tidewater
回复 171楼tidewater的帖子
你说得不错。有大娃的家长分享比较有价值。这也是我看中楼主分享的原因,是个人成长的经历。
FionaCA 发表于 2022-02-02 12:48

前面竞赛省一省二但省到三就不行了,这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一般人望尘莫及。
只是成绩不总是一定能说明问题,看具体是啥问题,这是因为测试本身的偏差的存在。
我用这个例子,我曾经推过大娃数学,大娃小时候数学成绩一直比小娃同期更好。大娃六年级 AMC 8 考得还可以,因为准备过。小娃六年级的 AMC 8 成绩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但问题是,大娃那些小时候成绩根本没用。在小娃没开始学数学的时候我不知道。一旦小娃她开始学,我看到小娃她不仅能在想象的空间里心算(这个大娃小时候也还可以,主要是大娃她懒得打草稿),但小娃能够在想象空间里“凌波微步”,也就是在想象空间里的结构上,在想象中换序重组。这个是天生的差别。
我小时候给两个娃看科普 science documentary。大娃看到 astronomy 就不太看了,不喜欢。我开始是以为女生不喜欢 astronomy。后来发现是 stereo type,小娃从 astronomy 看到 cosmology 然后一直看到 quantum mechanics,当然是科普。我觉得大娃小时候不是没兴趣,而是没太看懂。
但说到这里,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到底有啥用,是做理论科研吗?我觉得不是。
因为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其最大的优势,不是提高成绩到确保省一,而是把复杂度从指数级降低到线性级。也就是不管知识面多宽,所需要的大脑复杂度,就是知识面的线性函数,而不是指数函数。当然,代价是常常不那么靠谱。
而这个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最有价值的地方,如果从个体生存而不是人类一大步的角度,是在于刷题转码,而不是理论研究。因为目前搞理论研究的,一辈子也就搞一个定理就完了哈哈哈(半开玩笑),需要更多的是毅力扎实狠狠狠,最好连谈恋爱做爱前戏的时间都省下来。凌波微步反而是小聪明。
但另一方面,刷题转码人生赢家,反而凌波微步的小聪明有优势,因为在不同领域之间三级跳。
但退到最后一步,这还是在 STEM 的智商领域 。。。 而我当年在魔都一线写字楼能遇到校花,是因为校花数学比较好吗? 。。。 well 。。。 从我们基因是 build for survival 的角度,我们当年的班花系花们,最后日子好像都不错。当然,都花了不少时间在婚恋上 。。。 从人类一大步的角度,这很没有品味 。。。 但从父母养娃的角度,生存是硬道理,也是进化动力。
写的比较乱,见谅。但就是这个意思。
3
3906
前面竞赛省一省二但省到三就不行了,这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一般人望尘莫及。
只是成绩不总是一定能说明问题,看具体是啥问题,这是因为测试本身的偏差的存在。
我用这个例子,我曾经推过大娃数学,大娃小时候数学成绩一直比小娃同期更好。大娃六年级 AMC 8 考得还可以,因为准备过。小娃六年级的 AMC 8 成绩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但问题是,大娃那些小时候成绩根本没用。在小娃没开始学数学的时候我不知道。一旦小娃她开始学,我看到小娃她不仅能在想象的空间里心算(这个大娃小时候也还可以,主要是大娃她懒得打草稿),但小娃能够在想象空间里“凌波微步”,也就是在想象空间里的结构上,在想象中换序重组。这个是天生的差别。
我小时候给两个娃看科普 science documentary。大娃看到 astronomy 就不太看了,不喜欢。我开始是以为女生不喜欢 astronomy。后来发现是 stereo type,小娃从 astronomy 看到 cosmology 然后一直看到 quantum mechanics,当然是科普。我觉得大娃小时候不是没兴趣,而是没太看懂。
但说到这里,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到底有啥用,是做理论科研吗?我觉得不是。
因为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其最大的优势,不是提高成绩到省第一,而是把复杂度从指数级降低到线性级。也就是不管知识面多宽,所需要的大脑复杂度,就是知识面的线性函数,而不是指数函数。当然,代价是常常不那么靠谱。
而这个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最有价值的地方,如果从个体生存而不是人类一大步的角度,是在于刷题转码,而不是理论研究。因为目前搞理论研究的,一辈子也就搞一个定理就完了哈哈哈(半开玩笑),需要更多的是毅力扎实狠狠狠,最好连谈恋爱做爱前戏的时间都省下来。凌波微步反而是小聪明。
但另一方面,刷题转码人生赢家,反而凌波微步的小聪明有优势,因为在不同领域之间三级跳。
但退到最后一步,这还是在 STEM 的智商领域。而我当年在魔都一线写字楼能遇到校花,是因为校花数学比较好吗? 。。。 well 。。。 从我们基因是 build for survival 的角度,我们当年的班花系花们,最后日子好像都不错。当然,都花了不少时间在婚恋上 。。。 从人类一大步的角度,这很没有品味 。。。 但从父母养娃的角度,生存是硬道理,也是进化动力。
写的比较乱,见谅。但就是这个意思。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2-02 13:40

你这个帖子写的idea不错
班花系花的资源你是想都想不到的。我认为直接经济价值至少是两科目的国际金牌。我对我女儿保持皮肤身材身体的要求比学习严格
当然,要想长远坐得稳。人品是#1,不然只有第一笔,没有come back的
l
ljj1218
很大一部分在于天生,我家两个小娃从样貌性格体型喜好脾气都完全不一样,但都是能看出有一部分来自父母。 从出生两人的哭声就能感觉很不一样,到现在一个很爱说话,一个半天蹦不出一个p的的,一个天天赖床,一个早晨5点起床,真的是没有一个相似点。期间我们都是想把孩子往中间教导,但现在看来变化很小。
c
cauchy
楼主自己有孩子吗? 生几个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我家老大老二,就差很多 老大智商还凑合,学习态度一般。我和爹一路推着学,成绩虽不顶尖,但也算可以,都是我们心思堆出来的。 老二特别聪明自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且过目不忘,闭着眼睛都秒杀老大,常常震惊到我们。因为在老大身上花了太多精力,大多时候并不管他,他追着我们要求教他。 我觉得无他,就是天生的。智商是天生的,甚至你能不能努力,也是天生的。
kissyingying 发表于 2022-02-02 00:00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家庭,两个孩子差别巨大,而父母往往在弱的一方倾注了更大的心力栽培,活生生天资碾压的例子。
t
tidewater
你这个帖子写的idea不错
班花系花的资源你是想都想不到的。我认为直接经济价值至少是两科目的国际金牌。我对我女儿保持皮肤身材身体的要求比学习严格
当然,要想长远坐得稳。人品是#1,不然只有第一笔,没有come back的
3906 发表于 2022-02-02 13:43

其实我们现在做 machine learning ,对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也许有些不再是那么玄学了。
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也就是说,能不能只用一个数据点,就 build 一个 superior predictive classifier,虽然代价是不总是靠谱。
当然,对于上面这个世纪难题,我们的统计系已经全盘崩溃了。君不见,范进在街上狂奔曰:一个数据点连 linear regression 都做不出来!
但是,金庸伙同周伯通说,我们的 干干干 network (GAN network) 可以左右互博啊。而灌水红军二万五的精神就是,没有数据点创造数据点也要上!
当然,我在伊甸版灌水的时候,总是被嘲笑我只有一个数据点,怎么可能做出 predictive classifier 。。。 对此我只能两手一摊,回帖的肯定是传统型统计系的荼毒哈哈哈!!!
F
FionaCA
前面竞赛省一省二但省到三就不行了,这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一般人望尘莫及。
只是成绩不总是一定能说明问题,看具体是啥问题,这是因为测试本身的偏差的存在。
我用这个例子,我曾经推过大娃数学,大娃小时候数学成绩一直比小娃同期更好。大娃六年级 AMC 8 考得还可以,因为准备过。小娃六年级的 AMC 8 成绩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但问题是,大娃那些小时候成绩根本没用。在小娃没开始学数学的时候我不知道。一旦小娃她开始学,我看到小娃她不仅能在想象的空间里心算(这个大娃小时候也还可以,主要是大娃她懒得打草稿),但小娃能够在想象空间里“凌波微步”,也就是在想象空间里的结构上,在想象中换序重组。这个是天生的差别。
我小时候给两个娃看科普 science documentary。大娃看到 astronomy 就不太看了,不喜欢。我开始是以为女生不喜欢 astronomy。后来发现是 stereo type,小娃从 astronomy 看到 cosmology 然后一直看到 quantum mechanics,当然是科普。我觉得大娃小时候不是没兴趣,而是没太看懂。
但说到这里,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到底有啥用,是做理论科研吗?我觉得不是。
因为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其最大的优势,不是提高成绩到确保省一,而是把复杂度从指数级降低到线性级。也就是不管知识面多宽,所需要的大脑复杂度,就是知识面的线性函数,而不是指数函数。当然,代价是常常不那么靠谱。
而这个凌波微步和乱中取胜,最有价值的地方,如果从个体生存而不是人类一大步的角度,是在于刷题转码,而不是理论研究。因为目前搞理论研究的,一辈子也就搞一个定理就完了哈哈哈(半开玩笑),需要更多的是毅力扎实狠狠狠,最好连谈恋爱做爱前戏的时间都省下来。凌波微步反而是小聪明。
但另一方面,刷题转码人生赢家,反而凌波微步的小聪明有优势,因为在不同领域之间三级跳。
但退到最后一步,这还是在 STEM 的智商领域。而我当年在魔都一线写字楼能遇到校花,是因为校花数学比较好吗? 。。。 well 。。。 从我们基因是 build for survival 的角度,我们当年的班花系花们,最后日子好像都不错。当然,都花了不少时间在婚恋上 。。。 从人类一大步的角度,这很没有品味 。。。 但从父母养娃的角度,生存是硬道理,也是进化动力。
写的比较乱,见谅。但就是这个意思。
tidewater 发表于 2022-02-02 13:40

你写得不错。有两娃,就更有说服力。我觉得一般家长(像我这样的)也就是想帮孩子把基础打好,上个好点的大学,找个好点工作,能养活自己。至于怎么再往上走,孩子自己去努力。 我孩子science, math都不错。但偏爱science这块,参加竞赛,愿意去上很无聊的课。math这块,就兴趣不大。四年级学校可以选音乐课,他选了小提琴。我当时跟他谈,要不要请私教?当然请私教就意味着他课外也要练。他说将来不会把音乐当职业,不要。在学校学小提琴已经三年多了,我不管,全靠他自觉。我觉得这就是兴趣、还有天赋在起点作用。我娃还小,在网上发评论,就是家长思考和学习的一种方式。
c
cauchy
是天生的,句号。 你从自己的经历, 觉得是自己不断学习“后天逐步开发出来的”, 是一种错觉, 这只能说明你的天赋需要在特定条件下/经过某个生长发育阶段才能激发。没那个天赋的人再怎么推也没用。人在一生中能进步的很有限。 但是这不是说引导孩子学习就没意义了,在他下一个,下下个人生中可能不知道哪次就量变引起质变。
退一万步说,能做到"不断自推"本来就是一种天赋,有这种性格的人并不多。





arcueid 发表于 2022-02-02 00:29

赞成。其实楼主这种强调家长因素强调个人努力因素而打压天赋意义,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消极的。如果一个人和楼主一样努力了,却达不到楼主的成功,楼主的理论就是要责备这个人的家长还有本人不够努力不够积极。这跟冰箱妈妈理论差不多,看着有道理现实生活中杀伤力更大。
好郁闷
你生一打有好有坏,你就知道父母作用及其有限,一切都是天生的了。
btbklgx 发表于 2022-02-01 23:07

同意是天生的
s
siniu
当然有天生,智商和性格一样的,天生都有不同disposition。 这和左右手类似。天生偏向右手的,当然需要后天练习,右手才能做各种事情。你也可以拗着天性,通过训练使用左手。 但哪件事更费劲,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即使左手已经训练好,本能还是会不断偏向右手。这是nurture无法改变的。 所以好的nurture就是顺着天性的培养,lz说的正反馈无非是培养的方法之一。
s
saynomore
我家双胞胎,智商目前看起来也接近,我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但俩孩子就是非常不同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父母和后天条件确实有些影响,但天生的基础就是在那里。顶多微调一下吧,没可能根本改变。
r
rainierxiu
回复 1楼家有二猫的帖子
我来撑一下楼主。 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爸妈出去买菜,把我放在书店里面。我找到了一本作文词典,就是那种分门别类列出好句子,好词汇甚至好段落的词典。后来写作文我就在里面找好资源。从此有了一个作文好的名声。但是我自己知道实际上我并不行,但是又怕被人揭穿。经常把作文带回家,让我老爸帮我写。最后因为经常看老爸怎么写,加上词典什么的,就一直语文还不错呀。 数学呢,三年级的时候,因为被选中了做口算,后来就一直在数学班。应该说我还属于比较乖,所以一直在里面,从而就跟上了。后来到了初中,有自我意识了,觉得总不至于被淘汰吧,就一直跟上了。但是如果小学的时候就没进去,估计也就不进去了。
y
yfqingl
啥是天赋。。。
某学科,我有点贪玩,不肯上课外班,也不肯预习,不爱写作业。我的同学们多数都上点补习班,提前学一下。第一次期中考试很正常,成绩在班级中等。我正常上课学习,做作业(不太多,很快就写完),课外补习班一次都没去过,练习册一本没买过,课外练习题一道都没做过。一年后在千人的重点中学里,这个科目开始占据全学年前几名,比赛能拿头奖。。。其他科目只能说不差,显然不会像这个科目这么吓人。
没啥卵用,现在很穷。就是上学的时候真的快乐,总能有时间出去玩。
t
tidewater
你这个帖子写的idea不错
班花系花的资源你是想都想不到的。我认为直接经济价值至少是两科目的国际金牌。我对我女儿保持皮肤身材身体的要求比学习严格
当然,要想长远坐得稳。人品是#1,不然只有第一笔,没有come back的
3906 发表于 2022-02-02 13:43

另外从 Computer Science - Game Theory in Multi-Agent Systems 的角度,女生们在婚恋期选男生,这不需要智商吗?
如果说不需要,那肯定是智商测试本身的测试偏差。数学证明如下:
Fact 1:李九段输给 AlphaGo
Fact 2:谷歌花点小钱就搞定了 AlphaGo,但谷歌下属 Waymo 说好洒遍全球的无人车队在哪里呀,我们看——不——见!烧了多少 billion 我们都不晓得。(当然,人类成功的秘诀是屡败屡战喽)
Fact 3:围棋是两人之间的 competitive game。
Fact 4:城市开车是 game in multi-agent system, collaborative 为主,但也存在一定 competitive。
中间结论 1:围棋所需要的智商,低于 Uber 司机。
论证: 李九段的智商分数,远低于 Alpha Go。 而 AlphaGo 的智商分数,远低于 Waymo 无人驾驶。 Waymo 无人驾驶的智商分数,目前低于 Uber 司机。
结论:李九段的智商,远低于 Uber 司机。
Reduce to absurd. Q——E——D
p
patx2449
学习习惯可以培养,智商没法提高。父母帮助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