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left lane ends,为什么司机不和右边的同向的车相撞? 而是和对面的逆向的车相撞呢? microsat 发表于 2021-12-13 15:24
不太懂你的问题。 我只是觉得left lane ends确实比right lane ends要危险。我20年的观察,一般没有隔离带的乡间道路,设计者通常还是尽量做right lane ends。其实你拿笔画画,如果是直道,right lane ends可以保障中间的黄线不用错位。left lane ends有时候是弯道顺势,这种是有点危险的
这种天气高速速度也不会很大的,开个缝不会有问题。 如果是水汽凝结在车窗,那是因为外面很冷?需要用雨刷,一边喷防冻液?我们当年在nj的时候,下雪很大,就是需要一边不挺喷,一边雨刷,才能防止凝固。 有雾的天气,那就没有办法,不是车的问题。
前面没车,想开就开啊,看到对面开始有灯影就赶紧关
你没开雨刷吧。
我住的地方年年下雪。我还是清楚的。新车旧车的功能不同。新车我只要一开除雾的那个按钮,雾气立刻散。
当然了,你除雾的时候不能把风的温度调太高,维持60-65,不要超过70.
熊牙路山顶没开过。
哎,自从来到麻州,这个路已经比90%的麻州路好开了,视野多开阔啊,麻州这里的路,一下雨,啥线也看不见,更要命的是对面的各种车的灯的影子直接感觉到地下4米,这里而且很多没有路灯。
我记得上defensive driving课的时候说过,这种2条lane的路,限速默认50 或者45?
外面太冷雨刷也会慢慢结冰,越来越刷不干净,再有冻雨,啧啧
买结实的车
哈哈,是的,大暴雨的时候也看不见。
这种我也赶上过,瞬间深度理解啥叫倾盆大雨,感觉以前写的作文都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是的,雪大到雨刷也刷不下去。如果有加热功能,我猜不会那么狼狈。10几年前的事情了,车子功能没现在fancy。对啊,就是一个人开车,一个人刷。时不时身子探出去刷。
雨太大见过。雪好像没见过,再大的雪也比暴雨下的温柔,我在大加拿住了快10年了,不过都在西部。可能是我无知了。
比这种路更差更奇葩的在麻州到处都是,而且没有路灯,即使不下雨,路上的线也不明显,很多地方政府根本不重新画线,这个路要是在麻州,那可以算是上上层级别的路了
开了很不舒服啊,高速上潮热的空气。。。
雨刷的速度可以调快但是力道不够,遇到很大块的雪堆积起来怕是真的不容易去除。而且那位的车没有车窗玻璃加热的功能,我的理解就是一般车子可以冲着前窗吹暖风的那个空调方向那位的车没有。遇到雪天结冰这真是要人亲命的事儿。换我是副驾驶我会强烈要求靠边停车,开进去出不来回头大不了挖出来,这高速上看不清路出事了就没命了啊。
怎么可能?楼主去德州看看?双向一共两车道还是土路限速75
大暴雨也比不上,对面车道开过来一辆卡车,溅你一窗户泥浆,来的什么都看不见,雨刷开到最大,也是等了10秒才刷干净。。。。。。
画虚线的地方肯定视野开阔,能看到很远处的对方车道。视线不好的地方肯定是实线。画实线的地方千万别逆行超车。画虚线的地方可以谨慎超车。像这个司机一直在逆行道上开还没有发觉,那确实无解了。
到处下雨都是一样的。。。不过一条路上会有地方是基本固定的比别的地方雨大
雨刷刷雪,雪太快下来,雨刷撸过去雪会积压成霜,重量高,雨刷刷不动。
对但虚线如果碰上视线不好或者傍晚看不清黄色白色可能不知道自己逆行了。当然这个司机开车自己lane右边是双实线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啊……
下雨天,雾天,林子里弯道,我打highbeam。但对面一旦有车过来就把高光关掉。总之对面没人的时候打一下看路挺好的。 我们有次夜里在南卡的沼译林,有水雾的天,90%都打高灯了。关键是对面一有车立马调低。之前有老夫妻夜晚开车回家失踪了,找了很久才找到遗迹,就是滑陷进去了
冻雨, 雨落到车窗上立刻结成冰, 立马成睁眼瞎
有热风吹前窗如果外面温度过低一样会雨刷结冰,然后慢慢就刷不动了,那时候防冻洗窗液好像都喷不出来了
冻雨还有black ice是最可怕的两样东西
当时开山路 high altitude。天气预报有雪,但是没有暴雪警告。上了山突然暴雪了。开几十年车,也就遇过一次那么大的雪。
最大的教训,要么开车比较熟,要么最好找个男性朋友一起开车 。。。
晚上少开车。长途旅行,我都是早8点出门,下午5点就不开。
晚上开车能不换道就不换。
买结实的车也没用,在这里无论工作好坏,每天出门都是觉得随时牺牲的感觉,一点不夸张,我可是开了很多年的老司机,自从读书时就拿了驾照的,我lg更是技术好了,来这里后,他也是每天非常感叹,恨不得马上逃离,反正呆满2年后确实要逃了,
雾天打high beam?薄雾估计可以,大雾不行,以前没经验赶上过大雾,能见度很低,又是晚上,就开了high beam,然后就彻底看不见了,眼前就是白墙
是。不是没有功能,而是刷子一次也刷不来,吹风也没有那么有效,就开始结冰,刷了还更模糊。冬天车里还是要加满防冻液。一边喷,一边刷就好很多。
出事前至少5个警告牌。 高速上的牌子分三种颜色:绿色,白色,黄色 没看到绿牌子:多花点时间,多烧点汽油。 没看到白牌子:吃罚单,破财。 没看到黄牌子:要命。
你千万不要随便开车。。。你才奇葩
的确是薄雾。山区的浓雾,很可怕唉,大雾山附近开过一次,简直……全靠惯性😱 。而且后面的车还紧紧跟着,慢也害怕!快也害怕!
我觉着带了也没用,后面的门有什么防御力量吗,还是个日本车,纸糊的一样
不系安全带,在撞击瞬间,头会撞到各种硬物上,比如窗玻璃,车天窗....
说到冻雨,一回车玻璃上都是冰花,雨刷毫无用处。一朋友一盆热水浇下去结果车窗整个裂了……
好可怕,不敢去大雾山了
热水我只浇过车门,幸亏没想到过车窗。。。
原贴主说的,她是死者的好朋友,事后和同车人有过交流,红字部分是她的回复。
楼主| emilyyyshao 3 天前 来自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100% (1) 0% (0) 👎 全局: 👍 99% (509) 0% (5) 👎 cathydsy 发表于 2021-12-10 13:46:04 司机没有美国驾照?那她可能会有criminal liability
我也怀疑 但同行者说在那个州中国驾照行得通(会开车的三位均只持中国驾照)
为什么不开电扇吹玻璃吗?开窗也行啊冷就冷点
薄雾我也赶上过,不过好在天蒙蒙亮了,感觉冬天开山里是很吓人,我还是半新手的时候有次半夜从外州开回学校,没有gps的年代,走错了很多路,后来临晨4、5点到了山区,啥天气现象都赶上了。。。开到学校早上7点多,感觉终于安全了。好在现在的地方一马平川基本没有山了
后座不会吧
大雾山那里有的路真的是很难开。
开车开的少?这路太正常了。
哇塞, 德州真是野啊,牛。
对啊,肯定黄线可以识别啊,这个应该很清楚的。是不是在车里说话分散了注意力了
德州是美国本土最大的州啊,只有靠提高限速缩短城市距离了。。。高速有的地方限速85,本着限速+10的原则,到了德州就加不上去了
感觉美国的道路标识真的做的很好的,开车的时候就想当然还感觉不明显。去过一次加拿大就会觉得美国路牌做的很细心很照顾,加国的路牌看的那个难受,好几次开错路。一回到美国境内立刻眼睛都舒服了
你也信
德州只有austin到san antonio之间的一小段toll road限速85,其他地方和其他州没啥区别。
天黑 弯道 对面没车
冬天,新手司机常常不知道该开空调。
车内除雾,最有效的是开着空调吹玻璃,切记切记。冷气暖气无所谓,关键是A/C要ON。空调既是调温,也是除湿利器。就算外面的湿度再大,也可以让车窗内部干燥。车窗外面靠雨刷,如果雾太大,只能减速再减速。
这也是为什么车设计的时候都保留了A/C ON的单独按钮,而不像房子那样只需要温度控制器就行了。
2008年从Maui的山顶下来的时候,雾大到只能看见5米开外,以5mph的龟速下来,但车窗内壁从来没问题。
以前快到休斯顿的几条高速就有到85的路段,在东部一般限速65,大家默认开75,遇到这种到85的,简直加不下去了,不知道后来是不是改了。10开新墨西哥那边也有到85的
你说的不对。
这种公路设计很少见 - 美国也是。全隔离双向路左侧lane取消并且没有任何隔离带直接和对面无隔离错车,也不在坡路/直路上 是我们道路设计的大忌。你好好想想,这种错车一般是单独lane或双lane从分隔到无隔离错车,如果要缩减lane一般在无隔离错车前/后1500feet,不会这么突然。并且多数在能见度高的直路,或者车速变化大的坡路上(一般过山顶)。
当然司机有责任,但这个例子完全可以起诉county了我觉得,尤其是最关键区域双黄线磨损严重(其他路牌也有用但是英文,起提示作用,道路设计双黄线是全球都能理解的标志,是最重要的一环)一个生命就这么没了。太遗憾了。当然 这个悲剧决定因素是超速和安全带,但道路设计可以民事起诉了
我们当时i40横穿德州,一路都是85吧路上车速基本90。
我们就是随便找了个i40的出口想下去休息一下,结果下去一片荒地,路边野草半人高,双向土路中间没有线路边立个牌子写着限速75…
我们当时的感觉也是,德州真野
这个学会开车都不学交规吗?
如果left lane ends,为什么司机不和右边的同向的车相撞? 而是和对面的逆向的车相撞呢?
我绝对,网上太多“大牛”
其实,这个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面上的双黄线看不清了。就这么简单。
所谓的“大牛”其实一般般。
你要么就是在说很久以前的事情,这些地方我都去过不止一次,上个月还在Van Horn拿了张warning,木有见过那么高的限速。 这里也说的很明白了,只有highway 130有一段41mile的限速8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eed_limits_in_the_United_States
美国牌子不可能,都是灯可以照到反光能看清楚的,当然如果视力不济可能看不到,那也就不要开夜路。
我遇到过一个情况:对面的来车的探照灯,根本让我看不到双黄线。当时,我就是命悬一线,做好死的准备了。准备和右侧的车的司机同归于尽。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被告知亚利桑那有一个famous suicide lane 就是高速最当中的lane每天中午会改变方向
想着就很酸爽啊
完全有可能。我遇到过很多。
德州乡下路75的很多,尤其是west texas,不过I40我2个礼拜前刚开过,限速75,也许很久以前85过,那我就不知道了
一个人车技好不好,不是你彪多高的速度,而是你能彪多低的速度而不撞车。
比如:在停车场,你的车技高还是低,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低手,进车位,往往需要下车来回看几次。这是谨慎的司机。遇到“大牛”,直接就在进停车位的时候把别人的和自己的车头车屁股撞裂了。
如果外面空气湿度大,Windshield除雾要用冷气,不能用暖气 。用暖气或者ambient temperature吹只会令情况变坏。打开AC,把冷气直接吹在windshield,雾气会马上消失。原理跟dehumidifier一样,潮湿空气通过汽车冷气系统的evaporator后会变成dry air。用dry air吹才可以除雾。其实现在几乎所有汽车windshield defrost功能都是AC联动的,把出风口位置调这里
不太懂你的问题。
我只是觉得left lane ends确实比right lane ends要危险。我20年的观察,一般没有隔离带的乡间道路,设计者通常还是尽量做right lane ends。其实你拿笔画画,如果是直道,right lane ends可以保障中间的黄线不用错位。left lane ends有时候是弯道顺势,这种是有点危险的
美国的公路时间久,很多老路以前车少时候设计的没什么,现在车多了很差,我们这里很多出入口都在一起,后面入口前面exit,特混乱,新来的车要挤进来,马上要出的往外走,基本上能撞一起,当然习惯了大家会互相礼让,对于不熟悉的就容易抓狂。这点加州好多了,完全没有这种问题。
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 所以到冬天晚上,我上高速连ld的车都不开,只开我自己的车,最熟悉。开ld的,我就宁愿走local,想着有事情还能赶紧找地方停车。
是不是传说中的highway lane zipper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MeQnStAH0U?showinfo=0
其实问题就是为什么一直要在左边开 ? 黑灯瞎火的 又是新手 又一车的人 乖乖的在右道开不好嘛 非要一直在左边开? 左道是快车道 一半就用来超车的 潮完继续回右道开 不好吗
这个还行 不会搞错方向的
我听了以为是当中没有隔离带 然后时刻有可能对面会有一辆车没搞清楚就逆行了
也有特殊情况的可能
我曾经就经历过,有一次去一个地方,限速忽然从40变25,但是限速牌只有右侧的车道靠右边有,当时我在左车道视线刚好不右侧的车挡了,结果就无意识超速吃了张ticket
我们这儿也是。两个freeway交接的地方,下来的要换到左边,同时,要上去的换到右边,都在短短的一段同时进行。
没错,这才是大问题,开车经验少的人,为了自己那点“方便”,最后酿成这种大祸。
好吧,还没去过中部,我们这里都可以看清,如果不行亮大灯也可以很清楚,不熟悉的地方有牌子前面又没的车跟都会亮大灯瞅瞅。。。
左边开为什么方便?我觉得晚上右边开才方便,左边开对面的车不晃眼么?
赞,是的,现在的车除雾按钮都是自动开空调
我也这么想 我胆小
可能胆肥的不这么想
一直开这个不过不知道是冷气,以为跟设置温度有关。不过偶尔会有相反情况,尤其外面冷,有一次就是开了结果窗户上反倒起雾,雨刷刷了就好,也就那么一两次好奇怪,不过都是车刚发动,可能车内温度低?
左车道开车,如果中间没有隔离带,那么司机必须一直紧盯双黄线。 而且还要注意对面来车。想想,即使你不撞人,不能防止别人要撞你啊。 而且,黑夜,对方来车的探照灯会很不舒服的。
总之,左车道开车累。 想一边开车一边和师妹聊天,最好呆在右车道,车速34miles per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