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18楼azenis的帖子 With EPA combined ratings that range from 111-131 mpg-e the Lucid Air is America's most efficient large electric sedan, ranking just ahead of the Tesla Model S (96-120 mpg-e), and well in front of the Audi E-tron GT and Porsche Taycan(70-79 我们就事论事,仅讨论谁是最有效率的电动机。您不看电机测评数据,反而又拿市场来说话。另外L上个月底已经开始向消费者出货了。承认说错了很难吗?
🔥 最新回帖
论坛除非特别有耐心的,很难有人给你大段大段打字,这里就是个灌水放松的地方。了解的渠道很多,你如果真想学习的话,不应该是在华人学习的。
它有便宜的,从7万多快8万开始,但是这个价位的完全没办法和model Y比,所以卖得不好。
握手。有的时候冲就对了。比如技术分析的都觉得tsla会回到900一线,然后脑残粉从1000以下就开始抄。谁做的对很难说。
With EPA combined ratings that range from 111-131 mpg-e the Lucid Air is America's most efficient large electric sedan, ranking just ahead of the Tesla Model S (96-120 mpg-e), and well in front of the Audi E-tron GT and Porsche Taycan(70-79 我们就事论事,仅讨论谁是最有效率的电动机。您不看电机测评数据,反而又拿市场来说话。另外L上个月底已经开始向消费者出货了。承认说错了很难吗?
🛋️ 沙发板凳
离$3500 还远着呐!
可是你想它多久能涨到3500?一天?一周?一个月?不要这么暴力吧,但凡好的股票没这么个涨法儿的,想一夜暴富应该去赌博或者买penny stocks
一天不翻倍的股票大妈看不上
关键是 他翻倍了之后下跌之前被人喊了
如果倒过来 翻倍以前有人喊 那估计还是可以看的
我只会回答第二个问题 voo
哈哈 明白你的风险偏好了,你还可以考虑qqq和tqqq,qqq就是美国的国运
这当然啦 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呀
炒房炒股炒币都是 除非你有unfair advantage 学习一下规避风险还是很有用的
嗯,Tsla是要传给娃的。马教主加油。
你确定?年初版上有个tsla大空头,天天来喊tsla去300,400,最近也没见出来溜达了。
等什么时候开始show账户 理财版有人喊单 就要小心了
昨天那个喊tal的不算 他已经很透明和温和了 年初有个啥姐的 从wxc来的 不是质疑她的水平 而是这种喊单会埋韭菜的
嗯,记得这个。
笑死我了。
TSLA今天一整天就没有跌过低于昨天的收盘价。
我生活中遇过很多看空TSLA的朋友或家人。我就很简单的问他们一个问题:今天TSLA的股价的justification是大家觉得电车是未来,而电车的龙头就是TSLA。他在业界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而且不论技术,规模,设计,眼光都是电车业里远远的第一名。那今天有什么新闻是关于他这龙头地位被撼动了吗?
没有。今天TSLA在电车界说他哪项硬项是第二,没有任何厂商敢跳出来说自己是第一,做的比Tesla还要好。这就是TSLA的market dominance. 强到连质疑的空间都没有。
Rivian/NIO/XPEV/LCID充其量只是跟风而已。因为现在TSLA股价已经比以前高很多,1T的market cap就代表就算一个基金想砸个几千万,几亿下去,也不过是一天交易的零头。所以一些投机的人或机构宁愿去炒作那些他用个几百万,几千万还能够弄出一些波动的股票。 今天大家可以来讨论这样的dominance值不值1T的mkt cap. 因为价值观本来就是subjective的。但任何什么说Tesla Killer或competition is coming等等的新闻,基本上我都直接忽略。因为不存在。而哪间公司有开发出什么跨时代的电车黑科技,不好意思。第一个一定是去找Tesla... 因为他最有钱。他随便弄个2% dilusion就是20B+... 其他的电车公司哪个比Tesla更出的起钱?他们全部加起来都没一个Tesla值钱。这就是为什么大公司大到一个地步的时候就大者恒大。
Interesting
我记得有人一直说去两百就买,我五百多的时候忍不住买了
拜登打压马一龙都毫不掩饰的,先前邀请汽车大佬去白宫讨论电车发展,独独不邀请马一龙,马一龙也对记者明确表达不喜欢拜登,记者问: 你想川普回来吗? 马一龙很明确: NO! 我希望总统是个既不太左又不太右的温和派。虽然马一龙心心念念要去火星,一众科技大佬里,还是他最接地气了。
赞总结!
对,跌就加,不确定能不能到900,到了那当然好。
这技术上的差距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差太远了。
认真的吗?
早都开始了,gm超过10%的车是电车,第二大,volkswagen bmw mercedes audi 都在卖ev
当然了。怎么,你又打算看空tsla? 在你光辉的反指道路上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哈哈 单纯觉得这也太不懂装懂了
传统汽车公司不做电车和technology barrier没有关系 单纯是cost
特斯拉也是被政府扶持着长大的
musk肯定是个疯子 但我觉得他最近的行为艺术蛮有趣的
你说一个天天业余时间研究full self-driving beta测试的不懂装懂😓没关系,咱俩关于比特币特斯拉房市还有疫情的看法都是反的,time will tell。
电影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 就讲述的GM 三十年前就已经做出了EV-1 但是shutdown了。
对,这些都不会构成威胁。电车是增量市场,所有player都会吃分到一些Share,但是最大的蛋糕肯定是tsla的,就是上面那个长贴的意思。
再打压也不管用,是要这些巨头的收入主要还是从油车上来,他们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去研发电车
那你说说技术壁垒都在哪里?我有亲盆好友的内线消息 看看你的业余水准到底多水
哦,所以认识几个在特斯拉上班的就叫有内线消息了,那我觉得湾区80%的人都有内线消息。真的不太想浪费时间和反指讨论专业问题,就看你给提供操作指南即可。
GM 和F我上半年也买了 纯属题材炒作 赚点 但是不敢无脑长持
所有车企都会最终转向电车和自动驾驶 但特斯拉只有一个 传统车企要转身太难 很多会在电车时代活下来 但没有一个能打倒特斯拉
特斯拉也不止是一家电车公司
自从我也能一手接触所谓内线消息后 不是指特斯拉啊 发现靠内线炒股 根本不靠谱
是啊,这么大的上市公司,连自己management和board都不知道股价会是啥。
这是增量市场,大家都是在抢燃油车的份额,而且趋势在加剧,不存在彼此瓜分的问题。
这些汽车巨头也不是傻子,如果电车真的能挣大钱,他们早抛下汽车直奔电车去。他们之所以没这么做,只能说明电车挣不了钱。tesla现在靠的是股票挣钱,而不是卖电车挣钱吧?
这个自己研究吧,谁也不能喊单。前面妹子和我一样,做tsla有些时日了,所以我才说的跌就补。完全没买过的这个位置很高了,这个时候的基本面已经不能justify,还是自己多研究增加了解比较重要吧。
没人不承认这是个high growth的市场啊。现在argue 的是以后谁是龙头老大。
哦,那我觉得特斯拉是老大,其他的跟着喝汤。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2HUh82J2arw?showinfo=0
刚看到这个 纯转发 好玩
rivn跌是必然的,打新的机构赚了一波该退场了
虽然我neural on Tesla, 但是上面这个逻辑也不一定合适,Bill Gates 卖了他的微软股票以后微软股票涨了多少?有人算过,他要是没卖,他的身家是现在的5-10倍
其实TSLA再一次split不是完全out of context. 一来已经又接近了上次split的数字。
二来,TSLA已经是S&P500 component。那下一步还可以奔什么?DJIA... 不过因为道琼是price-weighted. DJIA不可能会考虑一股四位数的TSLA进入DJIA。所以假如还有split... 那我估计至少是10:1. 因为要把股价,包括发表这个消息之后的可能溢价压到一两百。
当然TSLA董事会也不太可能为了去进入DJIA去做任何打算。DJIA才30间公司。但不排除因为Austin/Berlin要上线,TSLA想让股价变数目小一点,相对的股票多一点,继续用股票来吸引人才。TSLA是个几乎所有员工都是股东的公司。所以股价太高,TSLA这方面不好操作。你想offer多少股的option? 一股1100,那每个产线员工要给多少股的option才对?产线员10股好了。那engineer会觉得要多少股才能吸引他们?50? 100?
这。。。感觉就是个大号go kart。。。还是个三轮的
GM生产电车是新闻吗?他家不是2016年就开始生产Chevrolet Bolt了吗?
真的吗?特斯拉账上的160亿美元现金都是卖股票来的吗?他家最近没有增发新股啊?
差不多吧
您不是讨论技术壁垒吗?怎么又转股价上去了?说不出也没啥 也不是头一回这样了
对的 前半句很同意
Highly doubtful
if you don’t even know what you meant by technological barriers
很多人不喜欢一样东西时,就想尽办法去唱坏他。不论这些办法是否真实。
说那些legacy汽车巨头能赶上Tesla的,我想你们看一下这个影片:
这个人是前Tesla员工。他有大概讲了一下Tesla内部作业的方式。他说的东西非常惊人。至少以legacy auto在作事的protocol来看。他说的东西只要1/10是真的,那legacy auto就永远没有追上Tesla的机会。不。应该说,没有公司有赶上Tesla的机会。
当Tesla的更新速度是以小时为单位,而你的是以季度或年来计算,那这中间根本一点可比性都没有。因为当你完成任何能"超越" Tesla的东西时,Tesla已经自我超越了无数次。
那现在哪家车企敢说 自己坚守汽油车 电车没前途?又有几家宣布了到20xx年不在研发新款汽油车 我记得GM是2025或者2030
纯评论 没别的意思。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 很多事情一定要套在自己的公式里得出最优解才满意 但凡有点不合脚的就坚决不出手 买房 社区 疫苗 等等
你怎么确定你的公式就是对的呢?
如果EV能有你们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要支持唱衰阿,有唱衰的才有未来,哪天都歌颂了那差不多发展到头了。我根本懒得去研究车,很无聊的东西,musk靠这个赚够去火星的钱才是王道。
我真的只是懒得和你说罢了,浪费时间。有时间为什么听你胡说八道,自己去学习一会儿不香吗。
好啊。你这句话我也mark, 坐等你piapia打脸
还有学校。那天CB说的那一堆理想中的学校,让人恍惚这种学校能存在在地球上吗。。。估计她娃高中毕业她还在纠结学校的问题
人类文明或者在马教主带领下去星辰大海,或者在元宇宙里面意淫。总感觉追求的东西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分股是expected. 本来上次gamma squeeze能到$1300的,如果没有卖股票的消息。总感觉这次卖完股票(还有小一半),就快了,等着吧。分的话大家都估计1拆5。不负责任的乱预测。
传统车厂是想做电车而做不出来卖座又赚钱的电车。如果他们能做到像特斯拉那么牛的电车,他们早就做了。一万亿市值谁不想要?就一个特斯拉的gigapress一体成型技术,你问问哪个车厂能做到?都是臣妾做不到啊。
没看懂逻辑
你是说有技术壁垒还是没有呢?
哈哈 壁垒是什么那么久了也说不出来
还打脸?空气么?
今天ford有新闻出了 倒是一个产生壁垒的地方
我不唱红唱黑特斯拉 人家销售有手段就行
但是你非要说壁垒 起码要能摸到个边对吧?
这和理想木有关系 纯粹是某id鼓吹的时候稍稍花了一个边 又圆不出来 所以我就想问问清楚到底说的什么壁垒 能自圆其说否
如不能自圆其说 起码以后鼓吹的时候稍稍可以自洽?
我说的理想学校是怎么样的? 是不是你理解错了呢?
弱弱说,苹果说要2025才造出。。。。。到时候特斯拉可能都会飞了 😂
solar EV 2023 出来,还是德国造的。 美国车到时候又得让路了。
你要是这么扣字眼就没有你一贯的风度了
1 我不是回你关于技术壁垒的
2 tesla有别的车企没有的技术优势,这些优势不光是你看到的电池,芯片,自动驾驶什么的,这些基本还是理工科做实验的思维方式,扣技术细节,搭积木,看有没有。一个企业要生存就要挣钱,不可能永远烧钱,不可能永远电车的价格高高在上。manufacturing/operation方面也很重要,这就是ppt造车和量产的本质区别。
你可以去看2021年至今美国电车的销量排行,tesla是碾压,几倍量的碾压。今年市场上有machE,Bolt也一直在市场几年了,audi,大众等等都推出了。为什么他们销量不行呢?所有买tesla车的都是中了邪教?
新闻标题可以看,数据也可以看,数据还要全面的看。 不同观点可以开放讨论,不要似懂非懂/上帝视角。
我自己感觉唯一能和特斯拉抗衡的就有可能是苹果,当然特斯拉起飞比较早。所以两家股票都有做对冲吧。现在股票承压主要还是教主在卖股票。
说的太对了!
嗯,支持你全仓福特,壁垒好高,总统也说是big boy big one呢。我真的不愿意跟你浪费时间提供免费咨询。我就看你空啥我买啥,买啥我空啥而已。
我还是觉得车和手机不一样 我看好apple最终把自动驾驶/车整合到robotaxi service,以及VR/AR所谓的metaverse,要不人坐在车里干嘛 总不能再盯着手机了吧
单纯卖车 不一定销量能干过tesla
就是老师要围着你娃转,对他们婴儿般全身心呵护,要inspire, 打满学习兴趣,又不能刷题,学校也要有牌子哦,还有最好是公校不收钱。你坐在租的房子里继续畅想就好。
我有上帝视角嘛?
我是询问一下上帝视角的同学们 壁垒在哪里 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来一句顾客不是邪教
销售和技术有关联的 但不是完全对应的 一个公司可以技术好销售也好 另一个公司可以技术不过尔尔但销售很牛(比如脑黄金)第三个公司可以技术很好但卖不出货 当然最差的是技术也不好销售也不卖力
我仅仅是说 觉得销售好就技术一定突出 这里面有一个较大的逻辑漏洞和误区 特别是其实在引擎方面电车比传统汽车容易造 但是量产需要整个chain 那现在传统的汽车公司也调转方向了 搞不好有个很大的synergy呢?
三藩市姐姐也许用词不当吧 您说的这些都不是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