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你不是上半年说会归零吗?一定会的。相信自己。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11-10 18:56
还会涨吧。毕竟很多人疫情赚到钱了。看到附近一个加价70万买的小黑屋,要拆掉重建。 SophieHo 发表于 2021-11-10 18:59
哈哈,我觉得都比我挣钱容易 买不起宇中我就买远的,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 买完了就踏实了,钱在手里总是惦记着 买房子想多了就买不成了,那么多小伙伴都是好几米买的小黑屋,不能太执着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11-10 19:03
这话说的 瞧你幸灾乐祸开心的 我挣钱不容易 不像躺赢的人生 可以股市一跌就买 房子随手买几套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11-10 18:30
那个时候买房的表示:2020年初确实开始涨了,很夸张,疫情压下去了。2019年是买房最好的时机,可是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盼着继续跌,没下手。2020年初开始涨了后,也准备入,但疫情来了,觉得肯定无脑跌,准备看戏,结果,房市反而一路绝尘。股市也是这样。真是魔幻。 SophieHo 发表于 2021-11-10 18:32
这么破的房子还这么贵?在这里只值几万 AlexW 发表于 2021-11-09 15:47
10年涨4倍,未来10-15年再涨4倍,就是1000万了。 dodgers 发表于 2021-11-09 16:07
一辈子都窝在小黑屋里了,悲凉啊 公用马甲46 发表于 2021-11-09 16:08
凄凉,都wfh之后没有接盘的了更凄惨。 黑墨白印榨干湾区最后一丝红利后乘着疫情把房子都抛售给华人,临走还通过改造当地酒店把湾区建成流浪汉的大爱家园。真是吃干抹净拍屁股走人,让华人又做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6:13
硬伤房还是便宜很多 就是太硬了 https://www.redfin.com/CA/Cupertino/20667-Cleo-Ave-95014/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11-09 15:50
哪点硬伤?太靠高速? hehemie2 发表于 2021-11-09 16:21
还真是,看看Redfin上面的买家agent,今年以来95%都是华人名字。 小妖精 发表于 2021-11-09 16:18
人间真实!今年看房买房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至少在那几个超级贵的好区。连卖房的都知道最好找到中国人接盘,价格可以无脑冲高,所以即使老外卖房的都有着中国人listing agent,listing agent看见中国人buyer agent也是热情似火 马甲1号 发表于 2021-11-09 16:40
说起来不厚道, 但时不时看看弯曲小黑屋的价钱, 我心情真是好多了。 shanggj 发表于 2021-11-09 16:24
加州的人到底图的啥?这房子能住人嘛?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1-11-09 17:28
你怎么就没想湾区马公40岁卖掉小黑屋搬去你那里,可以全款买仨个你住的房子?一个自住两个出租,完美。 我是马甲 发表于 2021-11-09 16:50
这还叫小黑屋啊。 放多伦多算不错的啦。 Cath226 发表于 2021-11-09 17:37
住鹤岗别墅的也不能理解在北京买鸽子笼的图啥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11-09 17:43
回复 27楼gokgs的帖子 这两个地都是六千多尺吧。。。 所谓小而精。。。尤显惊艳。。。 abrams7g 发表于 2021-11-09 17:10
北京鸽子笼旁边都是吃喝玩乐的地方,下楼出门走两步就能撸三家的串儿。弯曲小黑屋出门走两步是别人家的小黑屋,赚那么多钱都浪费在小黑屋里了,住的水平是别的地方劳模小工的水平 generalB 发表于 2021-11-09 18:03
不管怎么嘲笑,最后湾区的房子能卖这个价那就没啥说的,我是服了。而且,大家别把湾区的华人想的多人傻钱多好骗,我遇到的都挺聪明的。一家两家卖飞了也许是被忽悠了,都那么贵卖了,只能承认市场就是认可这个价格。迷迭香的愿望 发表于 2021-11-09 18:17
40多岁马公搬离弯曲,大部分地方都没合适工作。等疫情结束了,wfh心里又不踏实怕失业 generalB 发表于 2021-11-09 17:59
亲, 那个是平方英呎, 不是平方米。 LOL gokgs 发表于 2021-11-09 18:00
回复 23楼我是马甲的帖子 问题是趋势变了,湾区面临最后一棒的问题,而别的地方也已经涨起来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7:03
多伦多也是按呎算的吧?湾区的小伙伴在美国被惯坏了,想想帝都的码农挣70万撑一千万的房子,湾区的码农挣70万才撑3米的房子,利息才不到3%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11-09 18:32
撸三家串儿听起来完全没有吸引力,换一个吧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11-09 18:30
其实身边真的没有太多人抱怨的,倒是这版上不在湾区的很多人替湾区人扼腕叹息鸣不平,真是太操心了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11-09 18:38
有吸引力的是去一家湾区知名餐馆,价高量少排队久还被咸得齁飞起来,然后上论坛抱怨被人埋汰吃不起不要吃。 湾区的房价服务生活学习大抵如此,餐饮业就是一缩影,卷者自卷,别人看来也是一番乐趣和调侃。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8:39
回复 57楼IsabellaQ的帖子 湾区的中餐馆确实比不上NY和LA,但比美国别的地方也好太多了。今年趁着WFH,把大半个美国走了一遍,好多地方那中餐,真不是给人吃的。 Laker_2486 发表于 2021-11-09 18:47
吃不到葡萄可不就得嫌它是酸的么,自己开心就好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11-09 18:27
回复 61楼CleverBeaver的帖子 大城市的米其林也会尝一尝,不过咱就是中国胃,不吃中餐的时候也是日餐韩餐吃得比较多。 Laker_2486 发表于 2021-11-09 18:51
恩,吃着3000+尺饱满光亮葡萄的在说1500尺的干瘪黯淡葡萄有点酸,这也是合理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8:51
萝卜青菜,你自己enjoy不就好了 btw,我当多大豪宅呢,也才3000尺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11-09 18:52
1200呎也还行吧,国内三居室不是也就这面积。而且我觉得湾区所谓黑屋不一定是屋里黑,是外面太亮了,阳光刺眼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11-09 18:57
去年一尺一千五都觉得难以置信,曾几何时.... abrams7g 发表于 2021-11-09 15:44
回复 25楼HaiNanYi的帖子 谁和你说的?我看到的是别的地方已经开始跌了,湾区还在涨。湾区疫情期间涨得幅度不算多,马上大公司WFH结束了,外地还得跌,湾区补涨。 Laker_2486 发表于 2021-11-09 18:38
回复 62楼HaiNanYi的帖子 贵自然也有贵的道理。人家转手一卖马上在你家旁边买3栋4000呎房子,还不用贷款。当然,不卖一直住着还是有区别的。 huangleboluo 发表于 2021-11-09 19:05
如果10年内能升级成2000sqft以上的还行 , 又或者推倒重建; 要是小破屋住到退休感觉太不值了 人一辈子黄金时期也就是20-50岁吧, 回头看看照片回忆都是在这种中部5万刀小破房里度的,年收入60万生活质量和年收入6万的殊途同归, 这还有啥意思. 还有说以后relocate的, 等子女都不在身边七老八十了住外地再豪华的大房子也没劲 jianzhiqi1234 发表于 2021-11-09 19:00
这个帖子充满了湾区小黑屋房主的喜、惊,悲,怒,夹杂了没资格住宇宙中心的农村人民的酸。Free_fish 发表于 2021-11-09 19:28
现实点解决了上班的交通问题,马公拿大包的没那么容易搬家,金手铐也不是谁都愿意摘的 心理上可以自我安慰,虽然住的差点,但是增值多,住监狱也是居住条件差还不挣钱,住湾区小黑屋少说一年涨10万,三十年刨去房产税利息涨了三米,只是住的差点一年白落10万,还有人身自由,这回报得羡慕死翻墙的廊五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11-09 19:51
然儿你说的这些都是给外人看的身外之物。 每一个住小黑屋的日子,都是对青春年华的辜负。。。不知为何想到了折翅的天使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9:54
以及住解放区人民的庆幸和调侃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9:32
加州人民愿意住小黑屋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气好,一年四季户外活动很多。像我们自己,经常在外, 回家就是吃饭睡觉而已,跟旅馆差不多。几年前我们考虑搬东部的时候,就觉得必须要大房子。因为很可能冬天几个月就只能待家里了。 dr 发表于 2021-11-09 20:03
所以现在还能不能入手南加的房子呢? 找个好记的 发表于 2021-11-09 20:01
黑屋不只是说窗户少采光差,而是泛指房屋的整体质量层新旧程度楼层高低装修采光等等。 HaiNanYi 发表于 2021-11-09 18:59
🔥 最新回帖
是吗
不印钱的话应该会归零吧
印钱么应该to da moon了
所以说啊 之前都说要跌就涨了
现在都说to da moon
到底怎么样也是很难看的
我们买房的时候也是这个心态。买完就老实了。有地方住就行了。里面破,装修一下也不错。以后想住新房子。攒钱再买,或者建个新的。反正想少一点。
哈哈,我觉得都比我挣钱容易
买不起宇中我就买远的,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
买完了就踏实了,钱在手里总是惦记着
买房子想多了就买不成了,那么多小伙伴都是好几米买的小黑屋,不能太执着
是啊,19末20初有在市场的完全可以感受到当时持币买家很多。
🛋️ 沙发板凳
回头看都是deal!
每周一贴
只能说明你住的地方太破了
https://www.redfin.com/CA/Cupertino/20667-Cleo-Ave-95014/
https://www.redfin.com/CA/Santa-Clara/393-La-Salle-Ave-95051
再10年就4000万了,35岁买俩小黑屋,55岁身价一个亿轻轻松松
凄凉,都wfh之后没有接盘的了更凄惨。 黑墨白印榨干湾区最后一丝红利后乘着疫情把房子都抛售给华人,临走还通过改造当地酒店把湾区建成流浪汉的大爱家园。真是吃干抹净拍屁股走人,让华人又做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还真是,看看Redfin上面的买家agent,今年以来95%都是华人名字。
哪点硬伤?太靠高速?
嗯 应该会吵
说起来不厚道, 但时不时看看弯曲小黑屋的价钱, 我心情真是好多了。
人间真实!今年看房买房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至少在那几个超级贵的好区。连卖房的都知道最好找到中国人接盘,价格可以无脑冲高,所以即使老外卖房的都有着中国人listing agent,listing agent看见中国人buyer agent也是热情似火
这很有可能哈
前几天不才有个两年转手赚100万的帖子么,怎么就一辈子了
你怎么就没想湾区马公40岁卖掉小黑屋搬去你那里,可以全款买仨个你住的房子?一个自住两个出租,完美。
问题是趋势变了,湾区面临最后一棒的问题,而别的地方也已经涨起来
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了
这两个地都是六千多尺吧。。。 所谓小而精。。。尤显惊艳。。。
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今年乘高卖了湾区搬到西雅图或者南加的真是聪明人
住鹤岗别墅的也不能理解在北京买鸽子笼的图啥
湾区人民会告诉你,全美都没有一个可以跟湾区比得上的地方,只有卷输了的才会离开湾区。
40多岁马公搬离弯曲,大部分地方都没合适工作。等疫情结束了,wfh心里又不踏实怕失业
亲, 那个是平方英呎, 不是平方米。 LOL
北京鸽子笼旁边都是吃喝玩乐的地方,下楼出门走两步就能撸三家的串儿。弯曲小黑屋出门走两步是别人家的小黑屋,赚那么多钱都浪费在小黑屋里了,住的水平是别的地方劳模小工的水平
赞美,歌颂
这还真不是,同样价钱的房子还是小黑屋比北京的鸽子笼强
吃不到葡萄可不就得嫌它是酸的么,自己开心就好
这个和股市不一样 南湾的房市大概和柴犬币一个类型的
撸三家串儿听起来完全没有吸引力,换一个吧
那两套房子房租是白收的?绝对可以退休了好吗。
多伦多也是按呎算的吧?湾区的小伙伴在美国被惯坏了,想想帝都的码农挣70万撑一千万的房子,湾区的码农挣70万才撑3米的房子,利息才不到3%
现在冲高的真的得考虑这个最后一棒的问题
跟股票一样,如果刚好急涨了一大波买入,但同时guidance变了,那就真的是被割韭菜妥妥的
为啥不厚道?赚钱了谁不开心?想搬走了一卖房子瞬间财务自由。
其实身边真的没有太多人抱怨的,倒是这版上不在湾区的很多人替湾区人扼腕叹息鸣不平,真是太操心了
谁和你说的?我看到的是别的地方已经开始跌了,湾区还在涨。湾区疫情期间涨得幅度不算多,马上大公司WFH结束了,外地还得跌,湾区补涨。
有吸引力的是去一家湾区知名餐馆,价高量少排队久还被咸得齁飞起来,然后上论坛抱怨被人埋汰吃不起不要吃。 湾区的房价服务生活学习大抵如此,餐饮业就是一缩影,卷者自卷,别人看来也是一番乐趣和调侃。
这些是傻子,马上大家回湾区工作了,西雅图买房的准备站岗吧。湾区搬过去的在西雅图呆一个冬天,估计纷纷搬回湾区。
还工作什么,靠两个房子房租养活啊,有非湾区的loser打工养湾区马公。
这位估计年纪大 周围也是年纪大的
君不见现在小年轻孩子都不敢生了 买了学区房却生不起孩子
学校都在关门 因为入学人数每况愈下 要靠学区以外的生源来补充才能制止继续关学校的势头了 (其实完全可以住外区 搞个transfer过来 不过要受得住学区内家长群不加你微信的困扰哈)
只能说有钱人太多了, 住的地方就那么多。
笑死😆湾区就这一句家餐馆吗,好吃的餐馆也犯不着上这来告诉你啊. 这种抬杠最没意思了.
羡慕嫉妒恨呗,让码农天天大包裹,发的钱都交了mortgage和地税,大概是这个心理吧,哈哈哈😄
湾区的中餐馆确实比不上NY和LA,但比美国别的地方也好太多了。今年趁着WFH,把大半个美国走了一遍,好多地方那中餐,真不是给人吃的。
lol 好吧 还好我不去网红餐馆
最后一句亮了
你去全美玩 居然可以一直吃中餐 有毅力的
恩,吃着3000+尺饱满光亮葡萄的在说1500尺的干瘪黯淡葡萄有点酸,这也是合理
大城市的米其林也会尝一尝,不过咱就是中国胃,不吃中餐的时候也是日餐韩餐吃得比较多。
👍👍
萝卜青菜,你自己enjoy不就好了
btw,我当多大豪宅呢,也才3000尺
不只是中餐,不只是口味,湾区的中餐口味比起全美的确还行,但要综合比起其他几个华人大区只能说是选择少价高质次,更不用说非中餐已经用餐环境。
大半个美国都能吃到中餐?美国有这么多华人,还是华人真么多开饭馆的。我怎么觉得大半个美国只卖burger,你应该是走了大半个美国一直吃牛排,吃的再也吃不动了,上火,猛喝冰水
是啊,所以说卷者自卷,旁人也就看看热闹,有时想不明白有时想想也合理。聪明人有行动力的自会做出选择。
1200呎也还行吧,国内三居室不是也就这面积。而且我觉得湾区所谓黑屋不一定是屋里黑,是外面太亮了,阳光刺眼
黑屋不只是说窗户少采光差,而是泛指房屋的整体质量层新旧程度楼层高低装修采光等等。
楼主你找块空地成交200万就可以宣称房价涨到每尺无穷大了。
贵自然也有贵的道理。人家转手一卖马上在你家旁边买3栋4000呎房子,还不用贷款。当然,不卖一直住着还是有区别的。
你搞笑吧,到处都是中餐啊,小镇子上都有,不过可能就那么一家。印象最深的是在crater lake附近的一个只有几条街的小镇,老板娘来美国二十年了,告诉我别点appetizer,那些都是老美吃的。
听到这句话感激涕零。已经搬来南加了,不想支付湾区premium. 现在稍微像样的房子都比去年多五十万。大家赶快回湾区吧,少二十万也好啊。
BTW, LA 的中餐就是垃圾食品。
疫情前或者疫情刚开始是这样,因为每年有全美数量最大的接盘大军进入湾区。 然儿疫情后半段以及疫情后就不是了,趋势在18年后就已经开始变化,聪明的人早已乘早行动了。 3年前湾区的小黑屋可以换一套西雅图东区的大房子,现在恐怕只能换一套相同大小甚至更小的房子了,再过一段时间等remote work更成为常态以及大厂在别处的园区都造好后可想而知。 顺便说一下,除了在三藩的某些资本助推器下,湾区早在三年前就不是startup的首选地了。
住个大房子生活质量就高了? 小房子好打扫阿。
我觉得还好。 生活质量第一是不能有压力, 有了隐形压力, 你肯定什么生活质量也没有。 金钱的焦虑, 子女的教育等等都是无形的压力。
我也希望如你所愿有这么一波反向行情,那么可以用相对更少的成本搬离湾区。然而比起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已经行动的小伙伴,落后一大截了。
现在市场确实太疯狂了。进入11月还是有这么多看房的人,几十万地往上加,生怕踏空了一样。但是究竟谁会成为最后一棒呢。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以及住解放区人民的庆幸和调侃
我不厚道地笑了
说的太对了,真是悲凉
现实点解决了上班的交通问题,马公拿大包的没那么容易搬家,金手铐也不是谁都愿意摘的
心理上可以自我安慰,虽然住的差点,但是增值多,住监狱也是居住条件差还不挣钱,住湾区小黑屋少说一年涨10万,三十年刨去房产税利息涨了三米,只是住的差点一年白落10万,还有人身自由,这回报得羡慕死翻墙的廊五。
其实跟股票投资一样,睿大妈时常数数股票资产总额,虽然一取出来就缴税交的肝颤,但是心理满足啊,不舍得花在家里床上数账户几个零也数的合不拢嘴
然儿你说的这些都是给外人看的身外之物。 每一个住小黑屋的日子,都是对青春年华的辜负。。。不知为何想到了折翅的天使
No No,对财迷来说重点不在于真的能花,而在于占有,不花了能占着也是心理满足,比吃了喝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追求,精神需求
对技术nerd来说戴上oculus,只要能喘气有地方躺着,有个屋子挥动不碰着墙,其它没太大区别,这就是Facebook搞得metaverse,最大化节省人类占用的资源,每人有个格子间,最大化产出,物理的操作都是机器人,人类有大脑这种复杂机器只需要联网面对屏幕就够了,吃最健康的沙拉,健身都不用出去跑
加州人民愿意住小黑屋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气好,一年四季户外活动很多。像我们自己,经常在外, 回家就是吃饭睡觉而已,跟旅馆差不多。几年前我们考虑搬东部的时候,就觉得必须要大房子。因为很可能冬天几个月就只能待家里了。
请问解放区在哪里?
08年以来,湾区房价基本6-8年翻一番。哪怕完全不工作也可以HELOC贷出来,每8年滚一个雪球。
这每个雪球的资产增值,中西部那些flyover states的工薪族攒一辈子都攒不出来
这么看来,确实可怜,虽然湾区贫困线70万,但是生活质量不咋地啊!
其实里面装修一下还好啦 没想象的那么不堪
北加曾是美国白领移民打工者的首选地,南加always是全世界有钱人权贵明星考虑安家的首选地,你说呢?
再盖几层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