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现在想一想我家老大很多学习的习惯就是不太好,到了初中以后出现了各种问题。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小时候推的比较厉害有关系。基本上也是进了学校的GT,比小学正常进程快了不少,6岁读HP之类的。当时确实是洋洋自得,哈哈哈,现在看,弊大于利啊。 经历过才明白,有没有超前都不是事儿。最重要的是求知欲,好奇心,学习习惯。这些才是go long way的重要的素质。如果你娃真的超前,同时还能在学校每天学到他觉得有趣的东西,保持feed给他的求知欲,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学校能够专注学习,那就没有问题。通常被超前feed的孩子很难做到上面这些。
🔥 最新回帖
我们这儿的公校,四年级还在教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还能怎么学透学扎实?前面有人说分流相当于分文理科,我对分文理科没意见,可是一直把数学教的很简单,然后突然变难,跟不上的就去慢班,这也太坑不在校外补数学的娃了。
所以看娃吧,适合哪种学习方式、有哪些缺点需要加强。一般娃都是遗传家长的,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和得失也许也会有帮助。
四岁前读100本书那是家长给读啊,不是娃自己读
这是老师比较好。 不怕教的少,也不怕教的多,就怕老师教的少还不带着小朋友一起玩。 如果你家读chapter book,然后老师反复abc讲一节课,绝对得烦
所以不知道哪一种更适合小孩。 我家现在在play-based prek,老师以前是教k的,但也是权当玩去了,老师天天搞点花样,今天哄孩子孵恐龙蛋明天在公园埋个宝箱带着小孩field trip去挖。回家用kumon补,但是我也不喜欢kumon,进度赶得挺快但是太枯燥了,而且学的不扎实。 平民私立赶进度非常狠,虽然我暗搓搓地觉得里面大半个班肯定都没学透。 gt私立我看了一下,低年级不会赶进度,homework基本没有,四年级才开始往上赶。我能理解真的天才肯定厚积薄发到时候迎头赶上,但是有点risky。。万一娃不是非常聪明那种,只是普通聪明,还不如去平民私立抓的紧点
🛋️ 沙发板凳
就当复习了嘛。 实际上,有的孩子会了加减乘除,却不知道理论知识,听听也没坏处,长大了至少可以辅导自己的孩子。
可以申请跳级但你又会担心心智不成熟。所以不用太早推娃。
我家孩子属于在家疯玩,去学校非常专心的跟老师学,连K都复读两次的放羊娃。当时因为班级里其他孩子的家长要求评估,老师就一并把俩娃都推荐了。需要老师的推荐信、家长还要填好几页的表格,外加GT老师评估,过了之后学区派人来评估。折腾一番之后,俩娃倒是都进入GT了,嘻嘻哈哈的蛮开心😃
谢谢回复 我们这二年级以后可能会有评估 我可以找老师问问
千万别给耽误了
现在就可以跟老师联系一下,说明孩子的情况,看看学校有什么相关的选择。我家这边好像K就有GT。
想起来我家孩子当时二年级刚开学,班里有个孩子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数学已经是五年级的水平了。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水平,把班里的孩子分成几个组,这个娃太超前了,被分到水平最低的那一组,帮助小伙伴学习,也不错哦。
总之,跟老师沟通协调一下,毕竟孩子在学校呆的时间久。
k如何复读两次啊,是先送私校吗?
哈哈,的确是。上中学后家长不再关心学校科目,彻底沦为司机
我还在想怎么没人提ap课。过两天就有人提问小学考的ap申大学有没有用了。
当时也是误打误撞,娃所在的幼儿园有自己的K班,生日截止日期是一月底。我家先跟着K班学了一年,然后去公校,又玩了一年。孩子倒没觉得无聊,说两位老师教音标的方法不一样😂
就是这样卷上去。 正式回答一年级没乘除,即使gt班。 然而测试如果是Map, 会一直做上去到不会为止,比如四则运算都会的话会考分数小数几何代数。。。总之到娃不会为止。
估计我们这没这么先进的测法,可能就是发个测试纸,上面简单的两个数加减法。
我娃读K的时候,还没搬家前在某大镇是选拔出来的语言尖子生,每周有精英论坛的那种。搬到了这个小一点的镇居然语言的grade就是中等了,也不知怎么搞的,这些 assessment 结果差距这么大。
平民私校小学低年级一般进度很快。 有的地方k就有hicap,一年级考gifted。 啥也没有的你给学区打电话比问华人有用。 最不济homeschool吧
我觉得学的内容要age appropriate,学那么快干嘛?美国这进度高中也上微积分了,再快又能怎样
三年级才有乘除法
我有几个困惑。 需要测智商的私立看似很fancy,但是课程进度并没快很多,还不如平民私利,这究竟是为什么? 就算测智商,比如卡在97,但是97也就大概130吧,如果145+送去,跟130的一起,学的不如平民私利快,这样还有没有必要送?
智商这种概念把小朋友天生分成聪明和笨,贴个大大的标签和现代教育理念不符合,也完全没必要。而且既然是天生的,也没必要在意,而应该鼓励小朋友凡事尽力而为。
呃这个突然拔高没有心理准备哈。。 那要求测智商的私立,或者gifted还有必要去么? 现在不讨论小朋友尽力而为,讨论的是家长该为娃寻找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我以为是自己发帖,我跟你的经历一摸一样,不同的是我是物理。所以我现在看大家使劲推数学什么的我就很担心孩子重蹈我的覆辙,我选择不推。
是啊,正常跟着走三年级乘除法,十年级也微积分了,还能飞啊。
不急哈!我家二年级,7+8经常要想好久然后得14或者16呢,女娃。可是家里一起拼1000块的拼图就她快,弹琴学新曲子也很快,一上来就是两只手一起,我觉得不笨,慢慢来吧,有时间多练习一下,遛狗的时候一起数数。还有就是见到牛蛙做到不焦虑。
换学校 跳级 home school 不要把你的娃耽误了
说得太好啦。我也是这种观点。当然前提是:不是需要先飞的笨鸟。
我上小学之前我妈特忙,所以我一个拼音也不会。刚上小学不突出,但学的很认真。从此养成全神贯注听讲的习惯,后面就脱颖而出了。
所以我对儿子也是这么教这么要求。什么也不提前教,除非他自己超感兴趣(然而并没有)。上学要求只有一个:专心。
S手动赞👍
非常同意。孩子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其实比什么超前不超前更重要。
就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为美爹的傻缺观点狂舔洗白的样子
精辟。完全就是我家的曲线啊。现在就是能上个普通大学就行哈哈哈
so well said
老大我们也是推了不少。老二现在就完全放羊。别的群里的妈妈都在早早的各种阅读啊啥的推上了。才三岁的娃。我家娃就是傻吃傻睡傻玩。我觉得daycare让写字就已经推的够可以了。上小学了跟着小学进程就差不多可以。
哎,我现在想一想我家老大很多学习的习惯就是不太好,到了初中以后出现了各种问题。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小时候推的比较厉害有关系。基本上也是进了学校的GT,比小学正常进程快了不少,6岁读HP之类的。当时确实是洋洋自得,哈哈哈,现在看,弊大于利啊。
经历过才明白,有没有超前都不是事儿。最重要的是求知欲,好奇心,学习习惯。这些才是go long way的重要的素质。如果你娃真的超前,同时还能在学校每天学到他觉得有趣的东西,保持feed给他的求知欲,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学校能够专注学习,那就没有问题。通常被超前feed的孩子很难做到上面这些。
是这样。不过当年如果别人和我说这个,我估计也是听不进去的 LOL
找一个让孩子可以尽力而为的环境即可
譬如我这里公立的数学program不错。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娃都可以被安排比较靠前一点,符合这些娃的智力和数学水平。这样大家在一起有peer环境,学的也还比较有意思,也适合孩子。这样就比父母独自校外猛推的效果好得多了。
自己推不如学校推。独自推,不如一群娃一起被推啊。
当然这样的环境不好找。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真的,专心,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有这个品质,不管你智商如何,反正都能把智商发挥到最大程度就对了。
反之,养成了自以为是,轻佻的学习习惯,真的是贻害无穷。我都吃亏吃怕了。老二肯定反其道行之。
你这样的家长恐怕是最糟糕的。一方面凡的要死。一方面,孩子做得多好,你都只会看到他还不够好的地方。
哈哈哈,就和以前的我,一毛一样!
呵呵,这算什么美爹的傻缺观点?这是我自己在国内上学十几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任何一个点跟你的美爹有关。
你这不过是另一个角度的凡,别以为群众没看出来好嘛!
3岁娃,应该的水平,也就是数到10. 20,30好了。嗯,我娃这样。
这种事情啊,没有经历过,吃过亏的华人家长能够真的明白的,是极少数。幸运的极少数。
不可能一辈子都指望课堂。小升初那段时间的英语培训班可能是我上过最值的,学校上课确实很无聊,培训班打下基础后,后面我自学了走遍美国,刷过一阵竞赛题。大一时马上过了四六级,后面考G也比较轻松。
数学我那时想参加竞赛,五年级寒假自学完了六年级内容。后面发现自己天赋一般,但当时确实普且信,课内成绩一直是接近满分的。
我跟课堂进度走的科目水平都很一般,当然很可能是self selection。但语言我觉得是最不需要跟着课堂学的,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也确实太晚了。
提前教的时候要给孩子讲,这只是一个大概,老师教的更详细,而且如果有不知道的要好好听。 我以前上课虽然经常不注意听讲,但还是会看一眼老师在说什么的,一般她开一个头,我大概就知道她用什么方法了,如果和我的一样,我就继续玩我自己的,如果不一样,脑袋里迅速过一下这个方法,如果立刻就想通了,那就继续玩,如果是自己不知道的,就好好听一听。如果听到一半,已经完全懂了,也就不继续听了。老师讲课都很慢的。可能不够认真,但一直到phd都是好用的。
另外把学校看成玩的地方而不是学习的地方。学校一天就五个多小时,其中只有两个小时在学数学和语文,这其中又只有一个小时是在真的学,其他时间是在跟同学老师互动。一天浪费一个小时就当休息了。
做事情不专注,不够认真,无法focus,对于很多孩子就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了。后果可能没有大所谓,也可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非常正确,其实到了高中大学,基本进度都是一样的,前面跳的后面总会慢下来最后保持一致。
这种情况,你不说,老师也知道的。有经验的老师会有相应的推荐。要么单科跳级,那么skip whole grade.
我家娃数学阅读大概也是这个水平,不过是因为我在家有教一点,当智力游戏玩儿。
我觉得学校很好,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儿。我娃有个很好的朋友和他分在一个班上,每天都开心的很。 数学阅读以外,据我观察,老师还会有让写journal,玩儿玩具的活动,而且老师很了解小朋友的进度,所以没有和老师提任何要求。整体来说,即使数学阅读已经超过一年级水平,在一年级和同龄人呆着还是很有益处的。
差别不在进度,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传统学校就是老师教娃学, gt 私立都是动手或体验中自己琢磨。
我觉得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交团体活动的能力。
一年级,能天天开开心心上学,就足够了。
关键是楼主孩子因为太早学,现在觉得上学没意思不开心啊, 无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激情了。
说的太好了,人生是场长跑
有不认真听的习惯就纠正不认真听的习惯。因为自己早学就觉得同学蠢蠢笨笨,那就纠正这种思想。超前学了也可以继续认真听啊。不同课堂的experience能完全一样吗。
跟层主经历一模一样 也是小升初的暑假提前上了英文辅导班。 但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对我来说那一个月的补习终身受益
从初一开始学英文就全面领先 字母写的好看 获得英语老师的青睐 基本英文课文都让我读 并且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 因为学起来简单 又加上老师喜欢 就特别有动力 初中到大学 都是英文成绩帮助自己 别的科目考差了 加上英语就可以年级领先了 包括出国的各种英文考试…
所以提前接触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 因人而异……
是不是common core版新数,就是一年级引入乘除法概念,二年级再重新回来二三四的乘除法,然后三年级继续到多位数乘除法 分数概念也一样,也是一年级好像就开始引进,然后每年再来一遍加深
你说的这个思路,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下(至少是我们小时候的中国的教育系统下)是成立的,因为学校教的好,进度合理,只要跟着学校的进度学就行。我不知道在美国的教育系统下是否成立。听朋友说,他们老大的数学一直跟学校走,没有在外面补课,进入高中以前娃数学一直不错,学校的作业考试都没有问题。高中之后,数学突然变难,分快慢班,他们老大就只能去慢班了。现在他们吸取教训,老二从小就开始在校外补数学了。我们娃还小,不知道这是不是美国数学教育的普遍现象 - 到了高中,难度加大,学生自然分流,没有想把大家的数学都教好。仅仅跟着学校进度学数学的,肯定也有数学天分好/喜欢数学,一直跟得上的,就怕自己的娃不是这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