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叫虱:从下岗工人到浙大博士:英语助力我的公知之路

a
aiyan8887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在豆瓣偶遇一个大学老师叫虱,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比较喜欢看到文科的知识分子写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喜欢欢迎大家微信关注他。 我经常想如果鲁迅生活在当代会怎样的生活和创作。这位老师是我网上见过最接近他的人了,我说最接近也是很汗颜,我深知自己在文史社科类别见识浅薄,欢迎各位有喜欢的读物和作家分享给我哈。谢谢。
下面付上文章的豆瓣链接,已获得作者许可。 昨天分享的上一篇文章链接如下:看多了知识分子的丑态,我选择躺平,从副教授降为讲师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710392&fid=398 豆瓣来源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804345196/
标题:从下岗工人到浙大博士:英语助力我的公知之路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叫虱(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98981384/
文章来源 | 公众号:叫虱
 导读:有代表提出取消中学英语主科地位,我不得不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英语非常重要。公知已如过街老鼠,我偏偏大言不惭想当公知,就是因为我英语好,哪怕炸号了,哪怕失业了,也勉强能养活自己。
2008年春天,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辞去工作,背水一战,专心考研,考不上打算出家当和尚的我,终于上线了。
然而,笔试成绩排在面试名单最后一位。在差额复试中,技校出身、已经35岁的我,会遭到这所百年名校的第一学历和年龄歧视,惨遭淘汰吗?那几天,我坐卧不安,毕竟从未受过正规的本科教育,而和我一起面试的同一专业考生中,有一半是来自985和211高校的本科生。
让我意外,也让我感动的是,我非但没有因为自己的技校出身遭受歧视,在场的浙大教授全都给我打了最高分。我从排名最后一下子跃居第一,还拿到公费研究生名额。

1992年高考,我为何惨败?原因在于偏科太严重。语文和英语成绩好,但是,数学差到极点,比钱钟书好不了多少。自知偏科严重升学无望,从高二开始,我便自暴自弃,唯独英语学习没有放松。尽管高考总分不到300分,全班倒数第一,我的中学英语底子却非常深厚。
读了一年技工学校,1994年七月毕业后,通过父亲单位内招,我被分配到一个小镇国企。在那个单位,没有人追求精神生活。上班时间,勾心斗角。业余时间,麻将喝酒,人生几乎一眼望得到头。但是,和我一起进去的青年人,个个都志满意得,毕竟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我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属于那个地方,迟早有离开的一天。以何种方式离开?
读中学的时候,好几位语文老师说,我有成为作家的天赋。何不从事写作呢?于是,我偷偷摸摸写了大量小说和随笔,只是投出去的稿件全都杳无音信。想当作家的文学爆破手太多了,能成功跃龙门的人寥寥无几,怎么办呢?我如何才能跳出小镇?

偶然看到一本关于留学美国的书,我突然想,为何不学习英语呢?作家当不了,英语总能学好吧?学好英语,我就有机会离开小镇,到厦门外资企业打工。在那个几百年见不到一个老外的小镇,在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外贸业务的单位上班,学英语有啥用?于是,绝大多数同事把我学习英语本身当做大笑话——耗费大量时间,去做一件毫无用处的事情,而不是像其他年轻人那样积极巴结领导搞关系,简直是大傻瓜。
那几年,只要看到我拿着大学英语书阅读,就有人会窃窃私语并蒙着鼻子笑,或是正儿八经一脸严肃地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好好学,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学好了,县城粮食局长将来说不定会调你上去当翻译。”这种“鼓励”既是为了看我浪费大把时间和精力做“无用之事”的笑话,也是为了少一个人在领导面前跟自己争宠。正因为单位很多人争相巴结领导,我却从不讨好他,领导早就看我不顺眼了。1
998年底,我和领导淤积多年的矛盾终于爆发。那天下午,我和他大打出手,从办公室二楼打到三楼,又从三楼打到二楼,双方都流了血,彼此都把对方头发扯下了一大把......
打完架,我躲到房间流了很多泪。哭,不是因为打架本身,而是因为内心淤积多年的孤独喷涌而出,实在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我决定,乘着年轻,鼓起勇气豁出去,放下国企工作,到特区去闯荡一番。
1999年底,我提着几个箱子,主动下岗,离开了小镇。

2000年春节过后,我坐了一个晚上的长途汽车,到厦门找工作,寻觅新的人生轨道。当时,我带在身上的只有技校文凭和工作六年存下的五千元。对于我来说,厦门非常陌生,我唯一的寄托就是那里有一个中学玩得不错的汪同学。

到了厦门,我没有马上联系他。我想等租好房子之后再联系,以免给人家添太多麻烦。在厦大附近租好房子之后,我马上给汪同学打了电话。他一听说我不是来旅游,而是来找工作,语气一下充满警觉。他说他那段时间很忙,忙完就跟我联系。然而,他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一个月之后,鬼使神差地在公交车上碰到他。他态度冷淡,简短问了几句,就说自己最近很忙,就下车了。此后,我在厦门七年时间里,和他断绝了联系。也许,他是担心技校文凭在厦门混不下去,我会不时给他添麻烦。
无一技之长,我体力活做不了,做脑力活,文凭又不够。接下来几个月,找工作屡屡碰壁,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打道回府,已经没有退路了。继续在厦门呆下去,找到工作的前景又十分渺茫。强烈的孤独无助感,加上存款一天天减少,心里越来越紧张,我经常半夜吓醒,偷偷流泪。一次次夜里,独自到厦大白城海滩静坐,望着茫茫的大海,已近三十岁的我,不知道人生的路在哪里。
唯一给我信心,让我坚持下去的,就是在不断进步的英语学习。我庆幸自己在高中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个月之后,我进入厦门海沧一家工厂当磨具工人。每天在温度高达40几度的车间上班八个小时,经常热到流鼻血。由于不满来自台湾的副经理,经常让女性工人两班倒,导致她们在打工子弟学校寄读的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工会不想多事,我看不下去,便独自到办公室向董事长和总经理提出抗议。结果,干了不到三个月,我不得不离职。第一份工作就这么没了。
那段时间,我先后换了几家工厂,和不同的机器打交道,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艰难,仍然坚持周末自学,英语突飞猛进。不到半年时间,跳过大学英语四级,于2000年6月第一次直接报考6级,竟然轻轻松松考过了。(当时社会考生可以报考)第二年初,拿到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证书后,我进入了一家台资企业做技术资料翻译。接下来几年,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我拿到了成人教育本科文凭。
那几年,经常看《南方周末》的我正义感爆棚,总想成为于建嵘那样的学者,能为底层老百姓说说话。于是,决定辞职考研。
2008年3月底,在浙大研究生复试现场,面试的几位教授让我用英语回答问题。于是,我用英语讲述了以下内容:“1994-2000年在小镇工作那些年,看到一些基层地方官明目张胆的腐败,看够了底层农民的愚昧和短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在我的内心滋长。我一度把鲁迅当偶像,想成为一名学者型作家,把自己看到听到的都写成文学作品。这就是我大龄求学的动力”
2010年硕士毕业,我报考了博士。一开始是联系上海某所著名985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那位从美国回来的海龟教授用英文回信,非常热情地欢迎我报考,还主动把他的博士生介绍给我认识。和他用英语邮件交流了几个回合,发现他非常像现在的张维为,我断难接受。年底了,改考其他老师已经不可能了,我仍然宁愿晚一年读博士,也不选择他。
就这么耽搁了一年。2011年,我选择报考浙大博士。尽管浙大博士英语入学考试的难度在全国数一数二,自学出身的我,英语成绩竟然考了浙大全校第一。读博士期间,在一个有几位美国学者参加的学术讲座上,我丝毫不留情面,不担心被报复,当着这几位美国教授的面,用英语反驳浙大某位战狼教授的极端民族主义言论,把他气得浑身发抖。当时,我还连汤带水地把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也给批判了。那几位美国教授事后向系领导竖起拇指夸我:“文科博士就应该这样。”
2014年博士毕业,我进入了学术圈子。不过几年时间,我对中国科研“生产”体制便几近于绝望。学术学术,“学”却靠边站,“术”成了主流。于是,大多数人的精力不放在“学”上,纷纷去钻研各种“术”。只要钻研得好,无论真实水平如何,课题也能拉到,论文也能发表,教授博导头衔轻轻松松到手。(当然,真才实学的教授也还是有的。)
不愿意同流合污,我选择主动边缘化,宁愿工资低,也不再削尖脑袋争夺职称。去年初,在很多朋友和老师的强烈建议下,我重拾作家梦,开启写作之路。尽管公知已经被严重污名化了,我仍然“厚颜无耻”,毫不掩饰自己想当公知的“不良企图”。
当公知招人嫉恨,不少熟人、同学、老乡......天天盼着我早日被喝茶或进去。一听说警察和几个特殊部门领导关注和加我微信,他们脸上的表情马上就生动起来。明明我的每篇文章他们都跟铁粉一样必仔细研读,跟排雷似的搜索“敏感”内容举报,还假装不知道我的公众号。
学校工资微薄,公众号收入有限,偶尔还得靠英语接点家教做做,既补贴生活和写作支出,也能减轻一点万一失业的后顾之忧。毕竟就算真的失业了,以后靠做英语家教,我也能勉强养活自己。 
1
17thfloor
“当公知招人嫉恨,不少熟人、同学、老乡......天天盼着我早日被喝茶或进去。一听说警察和几个特殊部门领导关注和加我微信,他们脸上的表情马上就生动起来。明明我的每篇文章他们都跟铁粉一样必仔细研读,跟排雷似的搜索“敏感”内容举报,还假装不知道我的公众号。”
----------现在能不同流合污的人很可贵,但是这句话让我觉得这个人会不会有点臆症
a
aiyan8887
回复 2楼17thfloor的帖子
文人相轻,老毛病了哈哈哈
羞羞草
回复 2楼17thfloor的帖子
文人相轻,老毛病了哈哈哈
aiyan8887 发表于 2021-07-24 00:21

哈哈哈,so true。感觉这人现实中很不好相处的样子。
公用马甲7
在豆瓣偶遇一个大学老师叫虱,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比较喜欢看到文科的知识分子写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喜欢欢迎大家微信关注他。 我经常想如果鲁迅生活在当代会怎样的生活和创作。这位老师是我网上见过最接近他的人了,我说最接近也是很汗颜,我深知自己在文史社科类别见识浅薄,欢迎各位有喜欢的读物和作家分享给我哈。谢谢。
下面付上文章的豆瓣链接,已获得作者许可。 昨天分享的上一篇文章链接如下:看多了知识分子的丑态,我选择躺平,从副教授降为讲师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710392&fid=398 豆瓣来源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804345196/
标题:从下岗工人到浙大博士:英语助力我的公知之路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叫虱(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98981384/
文章来源 | 公众号:叫虱
 导读:有代表提出取消中学英语主科地位,我不得不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英语非常重要。公知已如过街老鼠,我偏偏大言不惭想当公知,就是因为我英语好,哪怕炸号了,哪怕失业了,也勉强能养活自己。
2008年春天,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辞去工作,背水一战,专心考研,考不上打算出家当和尚的我,终于上线了。
然而,笔试成绩排在面试名单最后一位。在差额复试中,技校出身、已经35岁的我,会遭到这所百年名校的第一学历和年龄歧视,惨遭淘汰吗?那几天,我坐卧不安,毕竟从未受过正规的本科教育,而和我一起面试的同一专业考生中,有一半是来自985和211高校的本科生。
让我意外,也让我感动的是,我非但没有因为自己的技校出身遭受歧视,在场的浙大教授全都给我打了最高分。我从排名最后一下子跃居第一,还拿到公费研究生名额。

1992年高考,我为何惨败?原因在于偏科太严重。语文和英语成绩好,但是,数学差到极点,比钱钟书好不了多少。自知偏科严重升学无望,从高二开始,我便自暴自弃,唯独英语学习没有放松。尽管高考总分不到300分,全班倒数第一,我的中学英语底子却非常深厚。
读了一年技工学校,1994年七月毕业后,通过父亲单位内招,我被分配到一个小镇国企。在那个单位,没有人追求精神生活。上班时间,勾心斗角。业余时间,麻将喝酒,人生几乎一眼望得到头。但是,和我一起进去的青年人,个个都志满意得,毕竟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我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属于那个地方,迟早有离开的一天。以何种方式离开?
读中学的时候,好几位语文老师说,我有成为作家的天赋。何不从事写作呢?于是,我偷偷摸摸写了大量小说和随笔,只是投出去的稿件全都杳无音信。想当作家的文学爆破手太多了,能成功跃龙门的人寥寥无几,怎么办呢?我如何才能跳出小镇?

偶然看到一本关于留学美国的书,我突然想,为何不学习英语呢?作家当不了,英语总能学好吧?学好英语,我就有机会离开小镇,到厦门外资企业打工。在那个几百年见不到一个老外的小镇,在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外贸业务的单位上班,学英语有啥用?于是,绝大多数同事把我学习英语本身当做大笑话——耗费大量时间,去做一件毫无用处的事情,而不是像其他年轻人那样积极巴结领导搞关系,简直是大傻瓜。
那几年,只要看到我拿着大学英语书阅读,就有人会窃窃私语并蒙着鼻子笑,或是正儿八经一脸严肃地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好好学,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学好了,县城粮食局长将来说不定会调你上去当翻译。”这种“鼓励”既是为了看我浪费大把时间和精力做“无用之事”的笑话,也是为了少一个人在领导面前跟自己争宠。正因为单位很多人争相巴结领导,我却从不讨好他,领导早就看我不顺眼了。1
998年底,我和领导淤积多年的矛盾终于爆发。那天下午,我和他大打出手,从办公室二楼打到三楼,又从三楼打到二楼,双方都流了血,彼此都把对方头发扯下了一大把......
打完架,我躲到房间流了很多泪。哭,不是因为打架本身,而是因为内心淤积多年的孤独喷涌而出,实在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我决定,乘着年轻,鼓起勇气豁出去,放下国企工作,到特区去闯荡一番。
1999年底,我提着几个箱子,主动下岗,离开了小镇。

2000年春节过后,我坐了一个晚上的长途汽车,到厦门找工作,寻觅新的人生轨道。当时,我带在身上的只有技校文凭和工作六年存下的五千元。对于我来说,厦门非常陌生,我唯一的寄托就是那里有一个中学玩得不错的汪同学。

到了厦门,我没有马上联系他。我想等租好房子之后再联系,以免给人家添太多麻烦。在厦大附近租好房子之后,我马上给汪同学打了电话。他一听说我不是来旅游,而是来找工作,语气一下充满警觉。他说他那段时间很忙,忙完就跟我联系。然而,他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一个月之后,鬼使神差地在公交车上碰到他。他态度冷淡,简短问了几句,就说自己最近很忙,就下车了。此后,我在厦门七年时间里,和他断绝了联系。也许,他是担心技校文凭在厦门混不下去,我会不时给他添麻烦。
无一技之长,我体力活做不了,做脑力活,文凭又不够。接下来几个月,找工作屡屡碰壁,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打道回府,已经没有退路了。继续在厦门呆下去,找到工作的前景又十分渺茫。强烈的孤独无助感,加上存款一天天减少,心里越来越紧张,我经常半夜吓醒,偷偷流泪。一次次夜里,独自到厦大白城海滩静坐,望着茫茫的大海,已近三十岁的我,不知道人生的路在哪里。
唯一给我信心,让我坚持下去的,就是在不断进步的英语学习。我庆幸自己在高中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个月之后,我进入厦门海沧一家工厂当磨具工人。每天在温度高达40几度的车间上班八个小时,经常热到流鼻血。由于不满来自台湾的副经理,经常让女性工人两班倒,导致她们在打工子弟学校寄读的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工会不想多事,我看不下去,便独自到办公室向董事长和总经理提出抗议。结果,干了不到三个月,我不得不离职。第一份工作就这么没了。
那段时间,我先后换了几家工厂,和不同的机器打交道,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艰难,仍然坚持周末自学,英语突飞猛进。不到半年时间,跳过大学英语四级,于2000年6月第一次直接报考6级,竟然轻轻松松考过了。(当时社会考生可以报考)第二年初,拿到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证书后,我进入了一家台资企业做技术资料翻译。接下来几年,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我拿到了成人教育本科文凭。
那几年,经常看《南方周末》的我正义感爆棚,总想成为于建嵘那样的学者,能为底层老百姓说说话。于是,决定辞职考研。
2008年3月底,在浙大研究生复试现场,面试的几位教授让我用英语回答问题。于是,我用英语讲述了以下内容:“1994-2000年在小镇工作那些年,看到一些基层地方官明目张胆的腐败,看够了底层农民的愚昧和短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在我的内心滋长。我一度把鲁迅当偶像,想成为一名学者型作家,把自己看到听到的都写成文学作品。这就是我大龄求学的动力”
2010年硕士毕业,我报考了博士。一开始是联系上海某所著名985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那位从美国回来的海龟教授用英文回信,非常热情地欢迎我报考,还主动把他的博士生介绍给我认识。和他用英语邮件交流了几个回合,发现他非常像现在的张维为,我断难接受。年底了,改考其他老师已经不可能了,我仍然宁愿晚一年读博士,也不选择他。
就这么耽搁了一年。2011年,我选择报考浙大博士。尽管浙大博士英语入学考试的难度在全国数一数二,自学出身的我,英语成绩竟然考了浙大全校第一。读博士期间,在一个有几位美国学者参加的学术讲座上,我丝毫不留情面,不担心被报复,当着这几位美国教授的面,用英语反驳浙大某位战狼教授的极端民族主义言论,把他气得浑身发抖。当时,我还连汤带水地把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也给批判了。那几位美国教授事后向系领导竖起拇指夸我:“文科博士就应该这样。”
2014年博士毕业,我进入了学术圈子。不过几年时间,我对中国科研“生产”体制便几近于绝望。学术学术,“学”却靠边站,“术”成了主流。于是,大多数人的精力不放在“学”上,纷纷去钻研各种“术”。只要钻研得好,无论真实水平如何,课题也能拉到,论文也能发表,教授博导头衔轻轻松松到手。(当然,真才实学的教授也还是有的。)
不愿意同流合污,我选择主动边缘化,宁愿工资低,也不再削尖脑袋争夺职称。去年初,在很多朋友和老师的强烈建议下,我重拾作家梦,开启写作之路。尽管公知已经被严重污名化了,我仍然“厚颜无耻”,毫不掩饰自己想当公知的“不良企图”。
当公知招人嫉恨,不少熟人、同学、老乡......天天盼着我早日被喝茶或进去。一听说警察和几个特殊部门领导关注和加我微信,他们脸上的表情马上就生动起来。明明我的每篇文章他们都跟铁粉一样必仔细研读,跟排雷似的搜索“敏感”内容举报,还假装不知道我的公众号。
学校工资微薄,公众号收入有限,偶尔还得靠英语接点家教做做,既补贴生活和写作支出,也能减轻一点万一失业的后顾之忧。毕竟就算真的失业了,以后靠做英语家教,我也能勉强养活自己。 
aiyan8887 发表于 2021-07-23 23:56

一个技校生走到博士 走进学术圈 他经历的磨难不是我们能想像的 嘲笑他很容易 他也肯定不是完人 但是说真的 中国多一点这样的人 才有希望
a
aiyan8887
回复 5楼公用马甲7的帖子
这也是我为他第一次开了微信打赏。。。希望有良心有思想的人能坚持写作,活下去。。。
公用马甲7
回复 5楼公用马甲7的帖子
这也是我为他第一次开了微信打赏。。。希望有良心有思想的人能坚持写作,活下去。。。
aiyan8887 发表于 2021-07-24 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