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全民医保,就做好跟英国加拿大一个医疗质量的心理准备。

l
lovedarre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英国生孩子六个人一个病房,家属不能整晚陪床,指望护士照顾你,想太多,除非你有危险,护士看你,不是需要服务的客户,而是你从她那里获得资源,她是给予者;你的医疗决定首先是要在治疗结果一致的前提下,选择最省钱的,不是让你最舒服体验最好最有效果的,甚至副作用也不会尽量给降低,英国的父母奋斗很多年,才逼迫他们的医保系统给儿童脑瘤患者去美国接受质子治疗买单,否则就是传统的放疗,对大脑其他部位有损伤。文学城一个加拿大的爸爸,孩子脑垂体瘤,有人建议质子,相对安全很多,他说加拿大没有,来美国看,系统不能批准,自费也没钱。而在美国,这就不叫事儿。
在英国,预约眼科医生,五月份预约,八月底见到医生;美国预约眼科医生,两个星期最多,大热大牛的医生也许需要三个月,一般的好医生最多俩礼拜;在英国,一个孩子被烫到眼皮上方,在急诊,从八点多等到凌晨两点才见到医生是常态。至于加拿大,有新闻说过,病人等到看到医生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的不行了,我记得看过youtube的视频的。
在美国,咳嗽难受去急诊,打一针激素就好很多,我co pay 30 ;娃咳嗽太厉害,担心去做个检查,去一个叫eliet emergent care的地方,半小时不到,该做的检查包括x光都做了,我co pay150,剩下的保险包括,一千三百多吧,我很满意,这比让我免费但是等俩礼拜然后在里面等七个小时见医生二十分钟好多了。
好吧,改一下,英国发烧咳嗽这样的事儿,急诊是不能随便去的,你先要去家庭医生,而你当天见到你家庭医生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去私人急诊?对不起,基本没有。那时候的私人急诊估计会比如今你有保险的情况下,更贵。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基本不会被赔偿,也告不赢,整个医疗体系就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从没听过谁告倒nhs的。
特殊孩子,在英国,等语言训练等了一年半,给六次,一次半小时,然后你要‘take a break‘几个月,才有机会继续进入系统继续排队,感统基本没有,我当年问过,告诉我,‘我们知道他需要感统训练,但是我们没有预算’,而来到美国后,我随便做ot/st,只要合理,哪怕超过保险规定的六十次一年也都是扣除自费部分,in network全报,off network报销百分之八十的。
全民医保你也要付费,走税的形式,没有全民医保,三十个人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每个人付一百块,平均花费四十块,变成全民的,一百二十个人包括七十个非法移民,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付钱的大头还是那之前的三十个,然后他们的医疗质量集体下沉。
可以在美国现有基础上改革,而不是一刀切,涵盖非法移民。
l
lovedarren
在美国,小孩住院或者做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装个central line在胳膊上给药的手术,除了医生护士,还有child life specialist 负责跟他互动,给他玩具,调节情绪。全民医保后这些细致服务有没有就不敢保证了。
p
pop
全民健保和私立医院又不冲突,你这种美国有钱人,就算美国有了全民健保去做手术要排队了,你们还是可以花钱自费去私立医院马上手术啊。
l
lovedarren
全民健保和私立医院又不冲突,你这种美国有钱人,就算美国有了全民健保去做手术要排队了,你们还是可以花钱自费去私立医院马上手术啊。
pop 发表于 2021-06-17 23:40

没钱,有钱人不担心这个,有全民医保后,我们保费未必下降,但是服务肯定会下沉,因为不是有钱人,挑不出系统外。美国医院大部分都是私立的,白卡的人也可以用吧,美国不是没照顾贫困人口,现有基础上,加一个失业人员的医保走社保那条路我看更合适。
英国有钱人也是来美国看病的,但是大部分赚工资的没这钱,为啥,因为税太重,扣完了就没钱了。
普罗旺斯的淡紫
全民医保影响不到你们这种有钱人的。
s
skyline2020
全民医保还不是再加税,坑人,苦了中产
l
lovedarren
全民医保影响不到你们这种有钱人的。
普罗旺斯的淡紫 发表于 2021-06-17 23:43

你那个眼睛看到我有钱的?有工作的人都有医疗保险,我只不过是把你们买投资房的钱用在买更好的医保和我需要的医疗服务上了。
B
Beau
我在加拿大🇨🇦生娃,单人间病房带陪护床的那种,住了一个星期没花一分钱,产后midwife家访3次。
大衣被禁
这就是美国医疗问题的本质:穷人的医疗太好了。
童童童鞋
我在英国住过几年,那里在美国住过的人聊到医疗都很自豪,嘲笑美国的医疗
c
craigslist
加拿大有urgent care啊,walk in clinic也乌央乌央的,有个头疼脑热地不非得去看家庭医生,除非需要转专科。 我在新闻里也看到美国有人在急诊室等了好久没见到医生就死了的。还有很多美国人因为没保险不敢看病的。
b
brownianmotion
谁告诉你发烧咳嗽不能看急诊的?我在加拿大身体不舒服去了急诊,包括x光什么检查全都做了,不过确实等了几个小时
f
fitzroy
看看人均寿命,看看新冠表现,你就知道全民医疗好处了。
b
brownianmotion
谁告诉你发烧咳嗽不能看急诊的?我在加拿大身体不舒服去了急诊,包括x光什么检查全都做了,不过确实等了几个小时
brownianmotion 发表于 2021-06-17 23:51

反倒是在美国我身体不舒服需要预约,因为我怕贵不敢去急诊
e
eemmm
好像在美国看病就不要等似的???
想想美国的in/out network 就烦
l
lovedarren
这就是美国医疗问题的本质:穷人的医疗太好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6-17 23:47

上面的人说我有钱,到你这我又成了穷人了,你们先统一一下看法吧。
l
lovedarren
我在英国住过几年,那里在美国住过的人聊到医疗都很自豪,嘲笑美国的医疗
童童童鞋 发表于 2021-06-17 23:48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事儿,没有真正的遇到医疗挑战。
f
fitzroy
不但是买保险,买了保险你还要费劲脑汁去弄清,你的麻醉师在不在network里你的检查在不在cover里你的医生在不在network里,然后和保险公司扯皮,等到扯清楚一两个星期过去了。 生着病还要bargin
大衣被禁
上面的人说我有钱,到你这我又成了穷人了,你们先统一一下看法吧。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54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不需要统一了。 当然啦,一切以你的说法为准。
l
lovedarren
反倒是在美国我身体不舒服需要预约,因为我怕贵不敢去急诊
brownianmotion 发表于 2021-06-17 23:52

你的医保卡上写着你看急诊的co pay呢。
b
brownianmotion
你的医保卡上写着你看急诊的co pay呢。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57

好吧,那是我太蠢了。。。反正每年重新选保险时我都头疼不知道选哪个....
l
lovedarren
不但是买保险,买了保险你还要费劲脑汁去弄清,你的麻醉师在不在network里你的检查在不在cover里你的医生在不在network里,然后和保险公司扯皮,等到扯清楚一两个星期过去了。 生着病还要bargin
fitzroy 发表于 2021-06-17 23:55

我自己的经验看,只要你去的医院在network里,那么其他服务的基本也都在,medical这一块我基本没有查过谁在谁不在,因为一般是医院先给你要保险,如果你的保险不包括,医院会告诉你,但是大部分医院都在里面的,尤其是儿童医院,没听过哪家保险不含盖的。mental的,有严格的区分,反正是好的大部分都是off network的,那我家的是自己付费两千,剩下的报销百分之八十直到达到out of pocket上限。
c
craigslist
在美国,小孩住院或者做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装个central line在胳膊上给药的手术,除了医生护士,还有child life specialist 负责跟他互动,给他玩具,调节情绪。全民医保后这些细致服务有没有就不敢保证了。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38

当然有,不要自己脑补
l
lovedarren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不需要统一了。 当然啦,一切以你的说法为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6-17 23:57

我的看法就是你可以去单独开贴说,以后你也别买医保,否则你也会感叹自己‘医疗待遇太好了’。
l
lovedarren
当然有,不要自己脑补
craigslist 发表于 2021-06-18 00:06

你保证,你实施这个计划?
幽幽寸草心
不知道都是什么人说楼主。 这个不是common sense. 饼就那么大, 付钱的也就交税的中产, 享用的人多了, 每个人分到的不就少了么? 这个最基本的道理有什么好辩驳的。 至于谁受益, 不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吗
庚子
在美国,小孩住院或者做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装个central line在胳膊上给药的手术,除了医生护士,还有child life specialist 负责跟他互动,给他玩具,调节情绪。全民医保后这些细致服务有没有就不敢保证了。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38

我家娃有次去急诊就有一个child life specialist一类的人跟娃互动,用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大人陪着小孩住院的时候,病室里有沙发床,父母可以睡在那儿陪娃。当时感觉非常人性化,体验非常好。也有不如意的,比如娃要做一个检查,不能吃早饭,说好8点30,等到10点还没做。娃哭着要吃东西,当时我们也很冲动朝实习医生发火(现在想其实不应该)。但是实习医生还是很平和地给解释,很赞当时医生的态度。不过能充分理解娃不能及时看到医生或者处理的那股虚火。 最后开销不含糊,3天2晚保险扣除之后out of pocket大概$3000。看账单光病房每晚$4000多,还有无数药水和操作的钱。
l
lovedarren
我家娃有次去急诊就有一个child life specialist一类的人跟娃互动,用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大人陪着小孩住院的时候,病室里有沙发床,父母可以睡在那儿陪娃。当时感觉非常人性化,体验非常好。也有不如意的,比如娃要做一个检查,不能吃早饭,说好8点30,等到10点还没做。娃哭着要吃东西,当时我们也很冲动朝实习医生发火(现在想其实不应该)。但是实习医生还是很平和地给解释,很赞当时医生的态度。不过能充分理解娃不能及时看到医生或者处理的那股虚火。 最后开销不含糊,3天2晚保险扣除之后out of pocket大概$3000。看账单光病房每晚$4000多,还有无数药水和操作的钱。
庚子 发表于 2021-06-18 00:11

我家宝宝带着那个central line一个多月,每个礼拜有护士来家里换dressing 保持清理, 做那个手术一小时,账单一万多,但是我好像就付八百多还是几百块,可能八百都没有吧,然后麻醉师那里我要给46块,就这样吧。我对我们家的保险非常满意,老公单位人多,self funded的,一年我们全家的费用一万几千,外加几千块的out of pocket.
f
fitzroy
不知道都是什么人说楼主。 这个不是common sense. 饼就那么大, 付钱的也就交税的中产, 享用的人多了, 每个人分到的不就少了么? 这个最基本的道理有什么好辩驳的。 至于谁受益, 不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吗
幽幽寸草心 发表于 2021-06-18 00:11

每个人医疗费用比其他国家多了一倍,人均寿命却比其他国家短,很多人现在没有保险, 显然制度出了问题。
让私人保险公司参与医疗,抬升医疗花费却得不到效果。
3亿人,每人多花4000,5000医疗费,得多少钱。你没有意见,
只怕穷人占了你的便宜, 但是对钱进了富得流油保险公司口袋你表示满意?


h
hehemie2
我在加拿大🇨🇦生娃,单人间病房带陪护床的那种,住了一个星期没花一分钱,产后midwife家访3次。
Beau 发表于 2021-06-17 23:47

我也是。生病住院根本不用担心什么deductible,out of pockets, 更不担心来个out network的麻醉师。而且美国人花在医疗上的GDP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人均寿命却短很多。
l
lovedarren
每个人医疗费用比其他国家多了一倍,人均寿命却比其他国家短,很多人现在没有保险, 显然制度出了问题。
让私人保险公司参与医疗,抬升医疗花费却得不到效果。
3亿人,每人多花4000,5000医疗费,得多少钱。你没有意见,
只怕穷人占了你的便宜, 但是对钱进了富得流油保险公司口袋你表示满意?



fitzroy 发表于 2021-06-18 00:22

我家的情况是医保公司貌似就类似保管员,钱其实是全公司的钱,因为人足够多,self funded。没占社会的便宜。何况保险的意思就是众筹对抗风险,大家都要添柴。
d
dvdhe
明年如果全家选择PPO,要9233一个月

今天收到明年的医保选项,如果全家选择PPO,要9233一个月,欧巴马医保真心玩不起了
一个月9000多美金买PPO,这就是奥巴马医保带来的好事。
无法理解支持欧巴马医保的中产。
至于全民医保好不好,看看VA医院的老兵受的医疗是啥水平就知道了。 VA医院的老兵就是看病不要钱,等一个APPT要半年,等一个专科APPT要一年,还有很多老兵等不到医生就死了。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605139&fid=398
梅干茶泡饭
楼主在英国生过孩子?我在英国这几年身边生娃的同事朋友都不少,从来没听说六人间的情况。的确条件不如美国的高档次医院那样豪华,但没听说谁抱怨条件档次不够的。
英国公立NHS生娃的话,产前待产生产都是单间,丈夫或者家属可以自愿选择是否陪伴。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选择水中分娩。产后恢复室看情况分配。大部分情况都还是在单间。但是某些医疗资源紧张的比如城市里,或者赶上高峰,是三到四人间。之间也是拉帘子有分割的,可以有访客,能保证一定privacy。没听说过六人间。你是在哪里生娃遇到六人产房了?哪个郡?什么医院?
我的一个同事就在伦敦生娃,单间产房后来住了一天半单间出院,就在泰晤士河南岸,窗户望出去就是议会。。。白天访客没啥限制,爷爷奶奶啥的都去了,晚上有限制只能留一个人陪伴。
以上说的是免费的NHS
你如果想条件更好服务更周到,可以选择私立的。价格都是明码标价的,可以查询。我一个朋友大概三年多前吧生了娃,因为家里比较有米,选择的是伦敦的私立医院package,花了两万英镑,这两年物价上涨可能更贵了。她当时没有买私立保险,不知道如果是私立保险会不会打折。当然可能医院没有美国高端医院那样的大理石地面上档次装修,但是绝对不差了很舒适。
这些都是疫情前的事情,疫情之中什么样不知道了。
美国的医院的确舒适,豪华,没的说。但是某些医院豪华的大楼真的有很必要么?
l
lovedarren
楼主在英国生过孩子?我在英国这几年身边生娃的同事朋友都不少,从来没听说六人间的情况。的确条件不如美国的高档次医院那样豪华,但没听说谁抱怨条件档次不够的。
英国公立NHS生娃的话,产前待产生产都是单间,丈夫或者家属可以自愿选择是否陪伴。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选择水中分娩。产后恢复室看情况分配。大部分情况都还是在单间。但是某些医疗资源紧张的比如城市里,或者赶上高峰,是三到四人间。之间也是拉帘子有分割的,可以有访客,能保证一定privacy。没听说过六人间。你是在哪里生娃遇到六人产房了?哪个郡?什么医院?
我的一个同事就在伦敦生娃,单间产房后来住了一天半单间出院,就在泰晤士河南岸,窗户望出去就是议会。。。白天访客没啥限制,爷爷奶奶啥的都去了,晚上有限制只能留一个人陪伴。
以上说的是免费的NHS
你如果想条件更好服务更周到,可以选择私立的。价格都是明码标价的,可以查询。我一个朋友大概三年多前吧生了娃,因为家里比较有米,选择的是伦敦的私立医院package,花了两万英镑,这两年物价上涨可能更贵了。她当时没有买私立保险,不知道如果是私立保险会不会打折。当然可能医院没有美国高端医院那样的大理石地面上档次装修,但是绝对不差了很舒适。
这些都是疫情前的事情,疫情之中什么样不知道了。
美国的医院的确舒适,豪华,没的说。但是某些医院豪华的大楼真的有很必要么?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6-18 00:40

我娃确实英国出生的,我说的是生完出来住院,六人间,但是一般住不满,西北地区,柴郡,不是生的时候六人间,生娃老公要跟进去,怎么可能六人间。
我老公九点就必须离开,那时候特别无助,因为孩子都是他学着照顾的,我不会。
我没有抱怨环境吧,你去急诊等几个小时难道不是真的?你预约专科医生等几个月难道不是真的?至于u语言训练和感统训练,都是真实经历。我是自己付费每个半小时37.5英镑找的st给我家宝宝促进语言。
我个人经历有对比,所以我很怕美国变成英国那样子,你可以去周围看看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看看他们的孩子拿到什么服务,伦敦地区肯定比西北好,但是你不妨去看看。
N
Namama
如果能只花现在一半的钱,达到英国/加拿大的医疗水平,那非常好啊
N
Namama
这就是美国医疗问题的本质:穷人的医疗太好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6-17 23:47

也不是穷人不穷人的问题,中产也一样。
基本就是有保险的人,往往过度消费。。而没保险的人,直接破产。。。
适当降低大多数人的医疗水平,换取更少的整体医疗支出,和全民医保,这才是出路。。。
n
noshock
英国生孩子六个人一个病房,家属不能整晚陪床,指望护士照顾你,想太多,除非你有危险,护士看你,不是需要服务的客户,而是你从她那里获得资源,她是给予者;你的医疗决定首先是要在治疗结果一致的前提下,选择最省钱的,不是让你最舒服体验最好最有效果的,甚至副作用也不会尽量给降低,英国的父母奋斗很多年,才逼迫他们的医保系统给儿童脑瘤患者去美国接受质子治疗买单,否则就是传统的放疗,对大脑其他部位有损伤。文学城一个加拿大的爸爸,孩子脑垂体瘤,有人建议质子,相对安全很多,他说加拿大没有,来美国看,系统不能批准,自费也没钱。而在美国,这就不叫事儿。
在英国,预约眼科医生,五月份预约,八月底见到医生;美国预约眼科医生,两个星期最多,大热大牛的医生也许需要三个月,一般的好医生最多俩礼拜;在英国,一个孩子被烫到眼皮上方,在急诊,从八点多等到凌晨两点才见到医生是常态。至于加拿大,有新闻说过,病人等到看到医生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的不行了,我记得看过youtube的视频的。
在美国,咳嗽难受去急诊,打一针激素就好很多,我co pay 30 ;娃咳嗽太厉害,担心去做个检查,去一个叫eliet emergent care的地方,半小时不到,该做的检查包括x光都做了,我co pay150,剩下的保险包括,一千三百多吧,我很满意,这比让我免费但是等俩礼拜然后在里面等七个小时见医生二十分钟好多了。
好吧,改一下,英国发烧咳嗽这样的事儿,急诊是不能随便去的,你先要去家庭医生,而你当天见到你家庭医生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去私人急诊?对不起,基本没有。那时候的私人急诊估计会比如今你有保险的情况下,更贵。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基本不会被赔偿,也告不赢,整个医疗体系就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从没听过谁告倒nhs的。
特殊孩子,在英国,等语言训练等了一年半,给六次,一次半小时,然后你要‘take a break‘几个月,才有机会继续进入系统继续排队,感统基本没有,我当年问过,告诉我,‘我们知道他需要感统训练,但是我们没有预算’,而来到美国后,我随便做ot/st,只要合理,哪怕超过保险规定的六十次一年也都是扣除自费部分,in network全报,off network报销百分之八十的。
全民医保你也要付费,走税的形式,没有全民医保,三十个人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每个人付一百块,平均花费四十块,变成全民的,一百二十个人包括七十个非法移民,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付钱的大头还是那之前的三十个,然后他们的医疗质量集体下沉。
可以在美国现有基础上改革,而不是一刀切,涵盖非法移民。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36

美国现在的医疗系统对最富的人,及最穷的人有利。最富的人,不用买保险,可以看任何顶级医生,最穷的人,也不用买保险,政府帮着付。所以美国还是有一种全国医疗保险体制的,除去富人之外。
l
lovedarren
也不是穷人不穷人的问题,中产也一样。
基本就是有保险的人,往往过度消费。。而没保险的人,直接破产。。。
适当降低大多数人的医疗水平,换取更少的整体医疗支出,和全民医保,这才是出路。。。

Namama 发表于 2021-06-18 00:46

‘过度消费’这话说的诛心,你不要羡慕,你也有机会的。‘适当降低’的医疗水平里包括减低一毫米就是生死之差的病情吗?要不先降低你的吧,免得你‘过度消费’了。
没有人喜欢生病,更不希望自己爱的人生病,你的医疗需要是你的主治医生决定的,包括体检项目是你的保险条款规定的,你一年只能一次。

梅干茶泡饭
我娃确实英国出生的,我说的是生完出来住院,六人间,但是一般住不满,西北地区,柴郡,不是生的时候六人间,生娃老公要跟进去,怎么可能六人间。
我老公九点就必须离开,那时候特别无助,因为孩子都是他学着照顾的,我不会。
我没有抱怨环境吧,你去急诊等几个小时难道不是真的?你预约专科医生等几个月难道不是真的?至于u语言训练和感统训练,都是真实经历。我是自己付费每个半小时37.5英镑找的st给我家宝宝促进语言。
我个人经历有对比,所以我很怕美国变成英国那样子,你可以去周围看看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看看他们的孩子拿到什么服务,伦敦地区肯定比西北好,但是你不妨去看看。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8 00:43

特需娃我的确没啥接触 这个没有发言权
但是你娃成年后在美国打算医保怎么办呢?还可以继续挂在父母名下吗?
产后恢复室现在虽然有的是三四人间,不知道柴郡那边这么夸张能有六人间,但是没听说住满,甚至我的这几个朋友里只有一个有一个人share,其他都是单间。可能运气好吧,也可能因为她们都是比较快最多两晚就出院了。
夜间陪伴的rule这两年也改了,很多地方允许留一个家属陪伴。如果C产没听说过要share的。当然可能我的朋友们都比较lucky.
如果自然产之后一两个晚上必须家属带娃娃,那我觉得还是选择付费的私立医院吧。NHS应该是兜底的, 不是luxury的。如果有资金应该用在其他病症上,他们更需要。
j
jakon
英国生孩子六个人一个病房,家属不能整晚陪床,指望护士照顾你,想太多,除非你有危险,护士看你,不是需要服务的客户,而是你从她那里获得资源,她是给予者;你的医疗决定首先是要在治疗结果一致的前提下,选择最省钱的,不是让你最舒服体验最好最有效果的,甚至副作用也不会尽量给降低,英国的父母奋斗很多年,才逼迫他们的医保系统给儿童脑瘤患者去美国接受质子治疗买单,否则就是传统的放疗,对大脑其他部位有损伤。文学城一个加拿大的爸爸,孩子脑垂体瘤,有人建议质子,相对安全很多,他说加拿大没有,来美国看,系统不能批准,自费也没钱。而在美国,这就不叫事儿。
在英国,预约眼科医生,五月份预约,八月底见到医生;美国预约眼科医生,两个星期最多,大热大牛的医生也许需要三个月,一般的好医生最多俩礼拜;在英国,一个孩子被烫到眼皮上方,在急诊,从八点多等到凌晨两点才见到医生是常态。至于加拿大,有新闻说过,病人等到看到医生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的不行了,我记得看过youtube的视频的。
在美国,咳嗽难受去急诊,打一针激素就好很多,我co pay 30 ;娃咳嗽太厉害,担心去做个检查,去一个叫eliet emergent care的地方,半小时不到,该做的检查包括x光都做了,我co pay150,剩下的保险包括,一千三百多吧,我很满意,这比让我免费但是等俩礼拜然后在里面等七个小时见医生二十分钟好多了。
好吧,改一下,英国发烧咳嗽这样的事儿,急诊是不能随便去的,你先要去家庭医生,而你当天见到你家庭医生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去私人急诊?对不起,基本没有。那时候的私人急诊估计会比如今你有保险的情况下,更贵。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基本不会被赔偿,也告不赢,整个医疗体系就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从没听过谁告倒nhs的。
特殊孩子,在英国,等语言训练等了一年半,给六次,一次半小时,然后你要‘take a break‘几个月,才有机会继续进入系统继续排队,感统基本没有,我当年问过,告诉我,‘我们知道他需要感统训练,但是我们没有预算’,而来到美国后,我随便做ot/st,只要合理,哪怕超过保险规定的六十次一年也都是扣除自费部分,in network全报,off network报销百分之八十的。
全民医保你也要付费,走税的形式,没有全民医保,三十个人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每个人付一百块,平均花费四十块,变成全民的,一百二十个人包括七十个非法移民,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付钱的大头还是那之前的三十个,然后他们的医疗质量集体下沉。
可以在美国现有基础上改革,而不是一刀切,涵盖非法移民。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36

我的眼科医生为啥只能约到六个月以后 受伤在眼睛附近去急诊等了五个小时 你们美国又贵又好的医保比别的国家强在哪儿了呢
l
lovedarren
我的眼科医生为啥只能约到六个月以后
jakon 发表于 2021-06-18 00:57

你换一个试试,有些医生太popular,预约不上,我一般就换一个口碑好没那么热的。特别牛的三个月。
l
lovedarren
特需娃我的确没啥接触 这个没有发言权
但是你娃成年后在美国打算医保怎么办呢?还可以继续挂在父母名下吗?
产后恢复室现在虽然有的是三四人间,不知道柴郡那边这么夸张能有六人间,但是没听说住满,甚至我的这几个朋友里只有一个有一个人share,其他都是单间。可能运气好吧,也可能因为她们都是比较快最多两晚就出院了。
夜间陪伴的rule这两年也改了,很多地方允许留一个家属陪伴。如果C产没听说过要share的。当然可能我的朋友们都比较lucky.
如果自然产之后一两个晚上必须家属带娃娃,那我觉得还是选择付费的私立医院吧。NHS应该是兜底的, 不是luxury的。如果有资金应该用在其他病症上,他们更需要。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6-18 00:56

成年后也可以挂在我老公名下啊,我记得这方面有法律规定的。何况我家娃是high function, 如果找到工作,就跟着工作走啊。
很高兴看到英国有改善了,当年真是大跌眼镜。
梅干茶泡饭
不过就我和其他欧盟人交流的看法是
英国的确有点nhs兜底的体验有点低,私立医疗的体验又有点贵的问题。中间衔接度不够好。
这是相比于奥地利的 我的一个奥地利朋友说他们的也是公费兜底,私立部分自愿买,衔接的更好,体验比英国好。
当然奥地利比英国有钱 英国也就是英格兰南方有钱 北方比较穷一些
在美国如果公司有好的医保,一般来说体验的确比英国NHS好。比英国的私立这部分比相差不太多。

j
jakon
你换一个试试,有些医生太popular,预约不上,我一般就换一个口碑好没那么热的。特别牛的三个月。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8 00:59

这就是我长期看的医生,不是新病人。 如果随便找个好约的医生,你可能没经历过美国医生多坑,没专业能力,乱开检查,乱判断,不仅浪费钱,更恶心人,伤害身体。
梅干茶泡饭
成年后也可以挂在我老公名下啊,我记得这方面有法律规定的。何况我家娃是high function, 如果找到工作,就跟着工作走啊。
很高兴看到英国有改善了,当年真是大跌眼镜。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8 01:03

也有可能是柴郡的问题
恕我直言那边算比较穷的又人多的地方。。。
l
lovedarren
这就是我长期看的医生,不是新病人。 如果随便找个好约的医生,你可能没经历过美国医生多坑,没专业能力,乱开检查,乱判断,不仅浪费钱,更恶心人,伤害身体。
jakon 发表于 2021-06-18 01:09

还以为你是新病人,如果是你常见的,那一般眼科医生都是看完你,你check out的时候,前台会说下次预约,一般都是六个月再约你的,半年看一次,我的经验。

n
noshock
不过就我和其他欧盟人交流的看法是
英国的确有点nhs兜底的体验有点低,私立医疗的体验又有点贵的问题。中间衔接度不够好。
这是相比于奥地利的 我的一个奥地利朋友说他们的也是公费兜底,私立部分自愿买,衔接的更好,体验比英国好。
当然奥地利比英国有钱 英国也就是英格兰南方有钱 北方比较穷一些
在美国如果公司有好的医保,一般来说体验的确比英国NHS好。比英国的私立这部分比相差不太多。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6-18 01:03

照这样说,美国的Medicare 可以与英国私人医疗相抗衡?许多人说Medicare 是美国最好的保险。
z
zyzzz
澳洲的医疗呢?nhs确实不错
z
zyzzz
不过就我和其他欧盟人交流的看法是
英国的确有点nhs兜底的体验有点低,私立医疗的体验又有点贵的问题。中间衔接度不够好。
这是相比于奥地利的 我的一个奥地利朋友说他们的也是公费兜底,私立部分自愿买,衔接的更好,体验比英国好。
当然奥地利比英国有钱 英国也就是英格兰南方有钱 北方比较穷一些
在美国如果公司有好的医保,一般来说体验的确比英国NHS好。比英国的私立这部分比相差不太多。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6-18 01:03

苏格兰和威尔士就是shithole啊
y
yangerchenamu
这就是我长期看的医生,不是新病人。 如果随便找个好约的医生,你可能没经历过美国医生多坑,没专业能力,乱开检查,乱判断,不仅浪费钱,更恶心人,伤害身体。
jakon 发表于 2021-06-18 01:09

这个真是不能同意更多。 好约的不是新医生就是水平差对于乱撞来的病人要很宰一刀的
l
lovedarren
也有可能是柴郡的问题
恕我直言那边算比较穷的又人多的地方。。。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6-18 01:10

可能吧,但是我当时群里也有谢菲尔德和南部地区的妈妈,没觉得大家经历太差异。
我当时也有朋友在伦敦,单说特教医疗这一块,也是一言难尽的,只是私立资源多一点。希望现在也有好转。


g
godwot
全民醫保沒樓主說的那麼誇張,更何況美國現在的醫保並不見得真能替中產省錢
I
Irisblue19
天气太冷天气太热就去急诊,住个两三天当休假,反正也是一身的毛病,总能找出点不对的。然后该出院的时候赖着不走,得保安抬轮椅上推出去,刚推出去医院门转头就去急诊。这些费用还不是大家摊了
m
mouton
全民医保未必都像LZ描述的没效率,西欧很多国家有别,急诊除非性命攸关的,的确等4个小时不是事。约专科家庭医生一封信很快,一周内。美国医疗问题积重难返,非动大手术不可救
b
badgerbadger
这就是我长期看的医生,不是新病人。 如果随便找个好约的医生,你可能没经历过美国医生多坑,没专业能力,乱开检查,乱判断,不仅浪费钱,更恶心人,伤害身体。
jakon 发表于 2021-06-18 01:09

哎,是的,而且他们也刷好评。 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推荐,千万别去随便看医生。 乱charge也就算了,骗人也就算了,技术还不行。
l
lovedarren
天气太冷天气太热就去急诊,住个两三天当休假,反正也是一身的毛病,总能找出点不对的。然后该出院的时候赖着不走,得保安抬轮椅上推出去,刚推出去医院门转头就去急诊。这些费用还不是大家摊了
Irisblue19 发表于 2021-06-18 01:27

你想的有点多,正常生活的人没有谁乐意去医院的。 还有,没让你摊,很多单位是self funded,保险公司是管账的不是付账的,有事儿跟hr沟通比跟保险沟通有效果的多。
b
badgerbadger
全民医保未必都像LZ描述的没效率,西欧很多国家有别,急诊除非性命攸关的,的确等4个小时不是事。约专科家庭医生一封信很快,一周内。美国医疗问题积重难返,非动大手术不可救
mouton 发表于 2021-06-18 01:28

美国很多不那么紧急的急诊也得等四个小时以上 最近我一朋友刚因为中暑半身失去知觉被送去ER,结果等了七个小时。当然我也不知道他医保是啥情况,但这也太过分了。
梅干茶泡饭
照这样说,美国的Medicare 可以与英国私人医疗相抗衡?许多人说Medicare 是美国最好的保险。
noshock 发表于 2021-06-18 01:14

Medicare是老人医保吧?我记得是可以掏钱买什么附加的包的。效果咋样我不知道啊,我在美国的家人还没有到这个岁数的。。。不知道咋样。。。

总的来说我觉得医疗这个东西要看一个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问题。花多少GDP回报多少,然后公立私立的衔接做到怎么样等等。。。资源怎么分配才公平。我个人觉得英国现在因为几届首相骚操作NHS在原地踏步,应该学一学欧盟做的好的国家。
说起来可能因为英国人抠门吧,所以唐氏综合征在这里是可以无限abortion的不像美国管得那么严格。毕竟生下来就要花NHS的钱。
毕竟大家不是中东土豪,否则就直接一个私人航班去看麻省总院好啦...

模拟人生
经常看版上美国的华人抱怨看病检查被charge了几百几千保险公司不包,怎么办,有谁看到过欧洲的华人抱怨过? 虽然楼主抱怨英国公立医疗不好有些夸张,不让walk in emergency还是有也可以去的,等2-4个小时左右。但我也有同感,相比其他欧盟国家英国医疗确实不咋地。像德法西意奥瑞等这些西欧国家,都是公立社保兜底,再自愿加私人保险update医疗条件,比英国好很多。 英国就是上面资深英国ID说的,NHS不要钱但是体验感太差,私人诊所要钱但很贵。 我西欧来的都无力吐槽。
j
jakon
还以为你是新病人,如果是你常见的,那一般眼科医生都是看完你,你check out的时候,前台会说下次预约,一般都是六个月再约你的,半年看一次,我的经验。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8 01:10

楼主你的问题是爱把别人当傻子。谁会刚看完医生非要约第二天的呢?
模拟人生
Medicare是老人医保吧?我记得是可以掏钱买什么附加的包的。效果咋样我不知道啊,我在美国的家人还没有到这个岁数的。。。不知道咋样。。。

总的来说我觉得医疗这个东西要看一个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问题。花多少GDP回报多少,然后公立私立的衔接做到怎么样等等。。。资源怎么分配才公平。我个人觉得英国现在因为几届首相骚操作NHS在原地踏步,应该学一学欧盟做的好的国家。
说起来可能因为英国人抠门吧,所以唐氏综合征在这里是可以无限abortion的不像美国管得那么严格。毕竟生下来就要花NHS的钱。
毕竟大家不是中东土豪,否则就直接一个私人航班去看麻省总院好啦...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6-18 01:36

英国NHS哪里是原地踏步,BJ上台后退了好不好。现在即使走NHS医生看病,无论医生开的药便宜还是贵,去药房拿药都要付9镑,如果有人经常生病,那就是不小的开支。还有很多人药本身的价格低于9镑,还有人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开药...说白了就是英国政府缺钱了,变相让大家给NHS买单
o
oceanseven
英国一般公司提供的私人医保不包生娃的,如果自己掏腰包去私立生,顺产6000,剖腹1万起。那还是十来年前的事了,现在肯定会有涨。一般都是多人间,如果生产期间难产或者流产手术,会给你提供单人间。
拿处方药要交处方费,一次八九镑吧,低收入或者特殊群体会免费( 比如怀孕和产假期间),但如果需要进医院做手术的话,手术和药费都是免费的。慢性病排队时间长,但一但进了医院,体验还是不错的,医生很耐心。当然这次COVID耽误了很多病,现在排队更长了。
一般公司都会提供私人医保,我用过几次,很简单,和保险公司打电话要个号,去私人医院凭号看病手术,一分钱都不用自己掏,账单都看不到,直接和保险公司结了。所以虽然 有全民医保,但私人医保这个最好不要省。我们公司这个好象一年也就900镑左右,公司掏了。
全民医保有好有坏,但给穷人有个保障,有些程序可以改善,英国NHS浪费挺严重的,但出发点没错。
o
oceanpacific
奇了大怪了,这么多华人哭着喊着不想要基本的人权保障,深井冰么这是?拿钱给人看病总比交给无良的保险公司和医疗暴利机构强吧?你要真是有钱人也就不怕别人沾个三瓜俩枣了。不是有钱人还这么害怕,就不担心你自己哪天阶级下滑,万一遇到意外、精神突然不灵光,就不担心自己在没有基本社会保障的国家遭罪?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就是心地不善良、脑子也不灵光的人能做出来。
R
ReesWitherspoon
英国生孩子六个人一个病房,家属不能整晚陪床,指望护士照顾你,想太多,除非你有危险,护士看你,不是需要服务的客户,而是你从她那里获得资源,她是给予者;你的医疗决定首先是要在治疗结果一致的前提下,选择最省钱的,不是让你最舒服体验最好最有效果的,甚至副作用也不会尽量给降低,英国的父母奋斗很多年,才逼迫他们的医保系统给儿童脑瘤患者去美国接受质子治疗买单,否则就是传统的放疗,对大脑其他部位有损伤。文学城一个加拿大的爸爸,孩子脑垂体瘤,有人建议质子,相对安全很多,他说加拿大没有,来美国看,系统不能批准,自费也没钱。而在美国,这就不叫事儿。
在英国,预约眼科医生,五月份预约,八月底见到医生;美国预约眼科医生,两个星期最多,大热大牛的医生也许需要三个月,一般的好医生最多俩礼拜;在英国,一个孩子被烫到眼皮上方,在急诊,从八点多等到凌晨两点才见到医生是常态。至于加拿大,有新闻说过,病人等到看到医生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的不行了,我记得看过youtube的视频的。
在美国,咳嗽难受去急诊,打一针激素就好很多,我co pay 30 ;娃咳嗽太厉害,担心去做个检查,去一个叫eliet emergent care的地方,半小时不到,该做的检查包括x光都做了,我co pay150,剩下的保险包括,一千三百多吧,我很满意,这比让我免费但是等俩礼拜然后在里面等七个小时见医生二十分钟好多了。
好吧,改一下,英国发烧咳嗽这样的事儿,急诊是不能随便去的,你先要去家庭医生,而你当天见到你家庭医生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去私人急诊?对不起,基本没有。那时候的私人急诊估计会比如今你有保险的情况下,更贵。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基本不会被赔偿,也告不赢,整个医疗体系就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从没听过谁告倒nhs的。
特殊孩子,在英国,等语言训练等了一年半,给六次,一次半小时,然后你要‘take a break‘几个月,才有机会继续进入系统继续排队,感统基本没有,我当年问过,告诉我,‘我们知道他需要感统训练,但是我们没有预算’,而来到美国后,我随便做ot/st,只要合理,哪怕超过保险规定的六十次一年也都是扣除自费部分,in network全报,off network报销百分之八十的。
全民医保你也要付费,走税的形式,没有全民医保,三十个人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每个人付一百块,平均花费四十块,变成全民的,一百二十个人包括七十个非法移民,享受一百个医生护士的服务,付钱的大头还是那之前的三十个,然后他们的医疗质量集体下沉。
可以在美国现有基础上改革,而不是一刀切,涵盖非法移民。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1-06-17 23:36

一般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G
Geofan
我觉得至少英国群众活得挺踏实的,没有美国看起来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医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