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得一塌糊涂,好吗?那些说不撑的难道工作是铁碗饭吗?2000年和2008年那样的经济危机来一次,这些人就老实了。月供加地税一个月就要快6000了,每月还有水电煤气网络和保险,也得700-1000了。22万收入还没奖金,这是打算401K一分钱不放吗?不放的话,taxable income 减少不了,白白多交税,还牺牲了投资收益和未来的养老。买房子量体裁衣,别好高骛远。万一经济不好,工作和收入受影响,房子被银行收走哭都来不及。
撑得一塌糊涂,好吗?那些说不撑的难道工作是铁碗饭吗?2000年和2008年那样的经济危机来一次,这些人就老实了。月供加地税一个月就要快6000了,每月还有水电煤气网络和保险,也得700-1000了。22万收入还没奖金,这是打算401K一分钱不放吗?不放的话,taxable income 减少不了,白白多交税,还牺牲了投资收益和未来的养老。买房子量体裁衣,别好高骛远。万一经济不好,工作和收入受影响,房子被银行收走哭都来不及。
撑!我们家收入跟楼主一样,地税也是一样,估计以后工作会有点上涨空间。两娃,首付卖了th所以比楼主多,最后买的70万的房子,再往上就很撑了,当然主要是我们还要付几年的daycare ,但是大娃即使上小学了也没省多少钱,after school care, Sumer camp, 课外活动的钱也很多。我们只是搞了游泳和钢琴,其他就是打酱油的象棋网球英语啥的,一个星期的开销也快150(钢琴游泳单次课就要50)。买房时想过以后收入会涨,但是算来算去,一米的房子太撑了,光地税就2万多了。基本上就是月光,不敢有任何额外的开销。但是实际上房子每年都有这样那样额外的开销。如果还想旅游买包啥的,基本上就不可能了,所以最后买的70万。
why big house is not needed in texas?
楼主没说downpay多少,大家居然可以出主意。。。hhi 22万,首付60-70万 和30万还是不一样的
X4是说贷款量还是房价?
还行,家庭收入税前乘5以内的房价一般都撑得住
lz不是写了downpay 25w左右么
前些年Rule of thumb 房价是税钱收入的3~4倍为宜
但如果是高房价区那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撑了
既不能存钱也不能失业。
对。不是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说撑。剩下还有5000多 ,很好了,美国中位数household收入也不过如此。
5倍贷款没有问题
分析的对!太撑的房贷,让惬意中产变房奴。
不知道楼主在那个地方,房地产是 local 的事儿。 我这里有几个地方买 multihouse 经济上很合算。 比如我一个 4家的房子房租是mortgage 的四倍多, 所以年轻人如果有首付的话买个 multifamily 房子, 自己住一个单元,把别的单元租出去几年比较合算。 现在房地产市场炒的太高了, 除非碰到好的 deal,大致说来不是买房子的好时间
Re 收入水平最主要不是看地区是看行业,纽约又如何,传统行业低收入行业收入就是没有上涨空间,说收入一定能上涨基本是何不食肉糜
一般是3--4倍吧 你这才3倍,可以的 楼主4倍也应该是不到90万的房价啊
为啥不敢买?
这都能说你撑,你朋友是不是没买过房?
你一家每月到手2万,120万的房月供税保险一起6000,还剩14000在手上,撑啥呀。
30万的贷款,一个月才还1000多,加税七七八八3000不到。这都月光?
。。。。。。
夫妻一共年入税前22万,是怎么做到两个人401k 存满之后还能还88万贷款的?
nynj那种3左右的地税,税前四倍我觉得就是顶上天了
有娃没娃区别太大了,有一个娃,光全天daycare一项就得去掉2600,更别提两个娃了。即便娃上公立,after school➕课外班,每个月也好几千,还有summer camp,平均600刀一周,到下午4:30左右的。我都不提800,900, 1000一周的了。我也是养了娃以后才意识到有娃以后,花钱就由不得你了。我还没说旅游,一年总得一次远的,一次近的吧。不然公立那么多假期,一周一周地放,真吃不消,这出去旅游总不能就逛国家公园吧。去趟Disney,或者邮轮,算是相对省力气的,酒店机票吃喝➕门票,一周下来又是几千,更不提出国游了。这都没敢请阿姨打扫房间做个饭啥的,具体小项目也多也没法算,就这几项大的就够月光的了。
你这是15年的贷款,不具代表性,30年的贷款,贷税前收入的3倍没问题。
30w贷款如果30年一个月才需要还多少,你非要弄15年还2000多然后说自己月光。
印钱印的,不光房价涨,物价也涨,中产阶级活生生的给印成穷人。 但是 mindset 又还是一个中产,觉得自己应该住中产的房子,过中产的生活方式,结果就发现哪儿哪儿不够了。
现在利率便宜了,我之前贷43万是30年比现在还贷额还多一点,买房时4.5%的利率,这几年refi了几次才下来
先问银行 110万房子的房贷能批吗 如果批下来问题不大,出非你日常消费特别高
估计就算房子付清了还是剩不了多少。 大家只注意到房子涨,其实别的刚需涨的更厉害。现在汽油也在飙,汽油上去通货膨胀更加压不住了。
没错!付清了还有地税以及房屋的maintain。东北光取暖每年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周围很多人孩子大了都搬去地税低的地方。
这里有两个主要区别:楼主的所在地的地税比湾区高,每年的地税差别基本就是税后一万块。另外,在湾区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有很大上升空间,所以前面紧几年,等后面工资涨了以后就宽松了。而楼主说家里收入上升空间很小,基本就是和通胀持平,那样现在紧,以后也紧,很难存下钱来,以后的一二十年搞不好就一直这样紧巴巴地过日子付房贷了。 哦,楼主还有个娃,那还要加上课外活动的开销。
为什么44万买200多万没问题?
因为湾区人民觉得没问题 不花200多万买不到房子
同样的 Boston人民觉得 20多万买110-130小黑屋没问题 因为不花100多万买不到房子
其实都是被逼的 没有办法 把吃喝玩乐的钱省下一部分在房子上
如果湾区150w能买到不错的房子 44万收入的也不会要去买200多万的房子
如果boston 70w能买到不错的房子 22万收入的也不会要去买110万的房子
不太一样吧。加州地税低一些。而且撑不撑和工作市场有关。湾区双职工,一方掉了工作再找本地容易些。换工作去外地可能性也小些。
可以的,22w,最后交的所有的税不到4.5w (那几年地税,贷款利息都还可以deduct),2015-2016的时候401k cap 在1w8,俩人3w6,所以 税和 401k 加起来刚好 8w,剩14w,俩人医疗HSA啥的 1w 出头,大概到手收入一年12w5。 房子贷款一年 4w5,地税保险utility 2w 差不多了。还剩6w过日子。每月5k,吃饭穿衣加油我们俩人每月大概3k多,剩下的还可以旅游啥的。
我觉得如果一直存不下来钱挺吓人的,一想到这辈子两手空空好可怕啊
我只是说一下我的情况供参考而已,按照这几年湾区房价的涨幅,2015年买个110w而不是80w的房子,是个很正确的决定,虽然我们收入也增加了一些(我俩都不是马工,所以涨幅也不是那么多),但是我家房子现在的价格,我们是买不起的。
我知道有娃没娃区别大,湾区学区房太贵,如果不是大厂双马很少有人能买得起。我家两口子都不是马工,同事当然也都不是。但是还是可以在湾区生存下去不是?学区房买不起,很多人上平民私立,我同事给我计算过,一个娃学费一年大概2.5w,娃的其他的开销大概2w,所以一个娃的价格是每年4.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