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 不共乘电梯但是封闭空间,之前乘坐的人可能是病毒的高表达期。 龙涎香 发表于 2021-01-06 06:01
看你写出来的还是挺严格的,我也相信你自己是严格执行的。所以,你要考虑对方可能没有这么严格的执行呀 羞羞草 发表于 2021-01-06 06:03
LZ夫妇做的很仔细了,但不管多仔细,如果没受过医学手术室操作训练,及微生物和细胞室操作训练,难免有疏漏。还好发现及时,静养和充足蛋白餐,监控体温,血氧,祝早日恢复健康! mouton 发表于 2021-01-06 06:08
口罩,只有一定比例得成功率,不是100%,只有国内那种,一个医用口罩,一个N95, 外加防护服才能防住。 而且,你戴口罩,也需要外出时,外面人都戴口罩才有用。 还有,apt得空调通风,会传染。香港也有,下水道传播得。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1-06 06:10
楼主早上4点就来发帖? white09 发表于 2021-01-06 06:33
象上次的西雅图两口子都阳性的....来带节奏的? white09 发表于 2021-01-06 06:18
你们住的是啥样的?sfh ? Apt? 吃鸡蛋 发表于 2021-01-06 06:12
口罩是什么样的口罩,怎么戴的?重复使用吗?这个问题很关键 Melaniejj9991 发表于 2021-01-06 06:37
口罩是cvs卖的那种,出门在室外带一层,如果要是近室内的话,会在里面加一层。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6:42
回复 2楼nonexistance的帖子 症状是头疼,晚上会发一会儿烧,4天之后开始咳嗽, 但一直能憋气没有喘不上来的感觉。血氧一直在测,一直是99这样。出门的频率一个星期一次一般是去wholefood买菜,其它情况也没有出门的理由。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6:30
国内都是kn95, 按理说更挡不住,这样病例都很少,说明这个病毒根本没那么可怕 lovery 发表于 2021-01-06 06:45
回复 20楼ReesWitherspoon的帖子 其实搞这些真的麻烦挺头疼的,所以我们也尽量不订外卖。但毕竟还是要吃饭,不是外卖就得是grocery。所以弄成现在这样真的超泄气的。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6:45
我估计是电梯吧。 还有,你们当地的疫情怎么样?如果在病毒蔓延较严重的地方,可能一半以上的人是没办法追踪病毒来源的。 再有,你现在当务之急要想想怎么自我隔离和防护。有没有条件让他在自己房间呆10到14天? fulizi 发表于 2021-01-06 06:48
没看懂,kn95为啥防不住?除了不防喷溅,过滤效率和n95一样。 seventen 发表于 2021-01-06 06:47
谢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症状刚开始和感冒一样,稍微头疼有点累,之后几天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会发烧但没有很高。在之后会咳嗽,咳嗽的那几天鼻子不通气闻不到东西,但是味觉还是有的。然后好像就没啥了。 是这样的,我俩父母都不在这边,我们也没有孩子,周围认识的朋友不多起码最近3个月都没有面对面的往来。两个人都wfh,都是内向性格,疫情没开始的时候就是宅男宅女。 去年3月开始,我们家就设定了一系列的protocol,应该还是挺严格的也一直在严格执行。 出门:一律戴口罩,不在室内吃东西 (就算摘下来喝口水也不行),不用公共厕所,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要求的social distancing 距离,不和别人共乘电梯,兜里车里随时有酒精喷雾,碰门,把手,电梯按键的时候手中要有一片wipe垫着,摸过任何的东西之后都要用酒精喷手或用sanitizer。 回家: 先去洗第一遍手,然后脱衣服脱口罩在门口,衣服直接进洗衣机,或者不能马上洗的大衣什么的放门口3天才能再次穿 (所以有几件外衣轮换)。然后再洗一遍手,直接进浴室洗澡洗头,然后用酒精棉片擦每一部手机,再用酒精棉片擦眼镜边框镜片(我们都近视) 食物: 外卖的食物有一个人用wipe擦所有的外包装,然后食物装自己的盘子进微波炉或烤箱装。 超市购物:可以放在外面的放3天。要及时进冰箱的,用wipe或者直接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洗碗液洗外壳。 我们还买了一个uvc light,用纸箱子在里面裹上那种反亮的材质(foil啥的)把邮寄来的东西放进去照几分钟。 然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家里另一位确诊新冠。我俩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个月内任何一个有疏漏的场景,我们根本就不怎么出门。 这件事让我觉得比较毁三观的是“我们原来认为有效的防护措施难到根本就不管用?” 我开始怀疑这个病毒也许根本没有防住的可能性。目前为止大家还没事儿可能是自身免疫力好,或者到目前从你身边走过的人恰好都没有病。 我们的口罩真得能防住吗?酒精肥皂真的能杀死它们吗?另一个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是:我们还能还敢生孩子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开始不确定了。。。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5:57
我们住16楼,之前还真想过出门爬楼。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6:31
这种口罩根本不行,外加坐电梯,这就是你为什么被传染了。我天天看新冠病人冲我咳嗽都没传上,全靠n95 抗 lovery 发表于 2021-01-06 06:59
是的,每次回家拿消毒纸巾擦,擦得我烦死了。 看起来你的家人症状很轻,希望能快快好起来。好好休息,多吃VC。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1-01-06 06:49
我还以为楼主有多严格呢,结果并没有。说说我的: 不住公寓没乘过电梯 除了去上班和去过一次药店坐过三次飞机,没去过任何室内公共场所。 我们上班的地方就是保证每个人都采取防护措施的,比超市这些公共场所安全多了。首先我们本来就是二级防护的实验室,大家都受过训练,平时就戴护目镜手套穿白大褂。现在门口发医用外科口罩、酒精,检查温度,并且有任何症状和接触过阳性的不得进入。一人一个办公室。厕所也限制一次进一人,有指示灯的。门要么是装了用脚开的装置要么有纸巾在门边。去了只能做实验不能交谈。每个实验室都限制人数,每天在calendar上统计人数。就这样我也是不在室内吃饭,回家后也立刻洗澡换衣服。 当然我过得并不闷。住的地方人少,在室外活动没问题。 再说坐飞机。我从出门打车到最后到家(两边都是我家),全程都戴kn95和护目镜。我兜里揣着酒精洗手液,每次碰口罩前后都给手消毒。回家也是洗澡全身换。换下来的衣服放一个星期再洗。而且显然从uber司机到机场和飞机上所有人都是全程戴口罩的。唉我是不得已要飞,马上还要飞一次,我也害怕得很,昨天刚下单了n95。 如果你去的公共场所不能保证别人都一直戴口罩,你就要戴k n 95和护目镜。 另外你老公轻症你没事,也许是防护有用,接触的病毒量少 lianqiao 发表于 2021-01-06 08:16
回复 63楼lianqiao的帖子 能问下您N95在哪里下单的吗? 谢谢 Littlesun2014 发表于 2021-01-06 09:13
我们不在西雅图,所以您想带什么节奏?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6:38
打码出示下你的阳性报告? 公用马甲38 发表于 2021-01-06 09:25
早都觉得防不住了,能不能得,得了怎么样都是命。我现在就按照政府要求执行,剩下的,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 美国人看的更开。有一次我买外卖排队。看到俩加起来能有一百五六十岁的老奶奶亲热的拥抱,然后室内堂食,连室外的桌子都不去。 withbighope 发表于 2021-01-06 09:19
症状刚开始和感冒一样,稍微头疼有点累,之后几天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会发烧但没有很高。在之后会咳嗽,咳嗽的那几天鼻子不通气闻不到东西,但是味觉还是有的。然后好像就没啥了。
发这个贴想让大家看看我俩哪里出了问题,外加树洞一下,费了半天劲感觉没有效果有点沮丧。另外也是给大家提个醒,感觉冬天最近更容易得,所以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最后,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说我“带节奏”的逻辑 ?我没有很喜欢国内所以选择毕业后留在这边,所以那几个id认为我代表国内说话?这逻辑在我这儿不通啊。
-----------------------------------------
是这样的,我俩父母都不在这边,我们也没有孩子,周围认识的朋友不多起码最近3个月都没有面对面的往来。两个人都wfh,都是内向性格,疫情没开始的时候就是宅男宅女。 去年3月开始,我们家就设定了一系列的protocol,应该还是挺严格的也一直在严格执行。
出门:一律戴口罩,不在室内吃东西 (就算摘下来喝口水也不行),不用公共厕所,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要求的social distancing 距离,不和别人共乘电梯,兜里车里随时有酒精喷雾,碰门,把手,电梯按键的时候手中要有一片wipe垫着,摸过任何的东西之后都要用酒精喷手或用sanitizer。 回家: 先去洗第一遍手,然后脱衣服脱口罩在门口,衣服直接进洗衣机,或者不能马上洗的大衣什么的放门口3天才能再次穿 (所以有几件外衣轮换)。然后再洗一遍手,直接进浴室洗澡洗头,然后用酒精棉片擦每一部手机,再用酒精棉片擦眼镜边框镜片(我们都近视)
食物: 外卖的食物有一个人用wipe擦所有的外包装,然后食物装自己的盘子进微波炉或烤箱装。
超市购物:可以放在外面的放3天。要及时进冰箱的,用wipe或者直接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洗碗液洗外壳。 我们还买了一个uvc light,用纸箱子在里面裹上那种反亮的材质(foil啥的)把邮寄来的东西放进去照几分钟。 然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家里另一位确诊新冠。我俩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个月内任何一个有疏漏的场景,我们根本就不怎么出门。 这件事让我觉得比较毁三观的是“我们原来认为有效的防护措施难到根本就不管用?” 我开始怀疑这个病毒也许根本没有防住的可能性。目前为止大家还没事儿可能是自身免疫力好,或者到目前从你身边走过的人恰好都没有病。 我们的口罩真得能防住吗?酒精肥皂真的能杀死它们吗?另一个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是:我们还能还敢生孩子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开始不确定了。。。
🔥 最新回帖
你们这个出去一次就回来洗头洗澡这个, 我看95%的人都做不到。很多人估计就把外衣脱了,外裤都不会换,都照样穿在家里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有人说15有人说30秒。我曾经试过把酒精擦上之后计时,30秒还没有挥发完,不知道是不是达到了要求。不过我觉得擦两遍应该肯定ok了。那些wipe应该也会挥发呀?
🛋️ 沙发板凳
说实话,你们做的比大部分美国人都强很多了。👍祝LZ的家人早日康复!
还有,apt得空调通风,会传染。香港也有,下水道传播得。
症状是头疼,晚上会发一会儿烧,4天之后开始咳嗽, 但一直能憋气没有喘不上来的感觉。血氧一直在测,一直是99这样。出门的频率一个星期一次一般是去wholefood买菜,其它情况也没有出门的理由。
我们住16楼,之前还真想过出门爬楼。
我觉得对方比我还认真小心(性格的问题)
谢谢
对,原来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开空调的,也是怕大楼都串在一起。后来问了大楼管理还咨询了懂美国这边建筑code的朋友,说都是独立的。
我们在东边,这边6点半了。
我们不在西雅图,所以您想带什么节奏?
我们住的是那种apartment building,因为刚结婚还没有考虑sfh。
口罩是cvs卖的那种,出门在室外带一层,如果要是近室内的话,会在里面加一层。
在他生病期间你更要好好保护自己,娃还是要生的,总不能一个病毒就把未来也剥夺了吧。
是的,有条件的话口罩不要重复使用,打湿了要换。
那你们真的是非常小心了。比我们小心多多了。还好是轻症
国内都是kn95, 按理说更挡不住,这样病例都很少,说明这个病毒根本没那么可怕
其实搞这些真的麻烦挺头疼的,所以我们也尽量不订外卖。但毕竟还是要吃饭,不是外卖就得是grocery。所以弄成现在这样真的超泄气的。
国内有一轮,几乎所有人都呆家里60天得过程, 你总是忽略大家做得事。
口罩只能降低概率,不能完全隔离。
没看懂,kn95为啥防不住?除了不防喷溅,过滤效率和n95一样。
是的,每次回家拿消毒纸巾擦,擦得我烦死了。 看起来你的家人症状很轻,希望能快快好起来。好好休息,多吃VC。
还是要振作,陪你老公打一场硬仗,注意他的体温血氧,多补充蛋白质。
我们这个county到目前为止的case是9000多。现在已经被隔离了,我在书房打地铺。家里只有我,但是我目前为止没有阳性(敲木头)。
因为不密封,所以实际戴上过滤效果根本到不了90%。你看国产的n95 有几个通过FDA 测评的,大部分都没过
这种口罩根本不行,外加坐电梯,这就是你为什么被传染了。我天天看新冠病人冲我咳嗽都没传上,全靠n95 抗
我们有时也用kn95,去年家里给寄过来几个,我们省着用因为戴起来很舒服
楼主比我们家严格多了
感觉电梯可以不碰到人就传染 不是sfh
而且电梯如果是16楼就必须换气,那就和出去和别人共处一室没什么区别了
会不会是住公寓的问题?出门难免会解除到其它人散播的病毒?我们住sfh,不出门购物,连网购的退货都不退了,熬过这阵再说
除了口罩,新冠病人冲你咳嗽,这还得有面罩吧?
喷酒精吧 这个挥发得快
你不也早上六点发帖吗
说实话 不要立flag.... 你其实风险也挺大的, 也是运气好,
能问下您N95在哪里下单的吗? 谢谢
Costco搜“N95”,只能网上买。
美国人看的更开。有一次我买外卖排队。看到俩加起来能有一百五六十岁的老奶奶亲热的拥抱,然后室内堂食,连室外的桌子都不去。
我也看到了,昨天注册,马上发帖,新晋职员啊。
100%带节奏的
打码出示下你的阳性报告?
请问医用三级可以代替N95吗?
同意。这么严格我觉得还得上没有道理。否则只能猜lz老公和人偷偷喝咖啡去了。
另一位你如果没有24小时盯着 啥事情都可能。
奇怪啥呢? 跟情投意合的偶然出去吃饭聊天可能没有告诉楼主
我们的浴室里有一个通风孔.它把浴室中湿空气往上抽从顶楼排出.这个抽气的效率有可能已经不太好了,楼层高的话更容易抽气效率不太好.冬天时空气往下沉,会通过这个通风孔往下走, 我们冬天时甚至楼上烧菜味道有时候也能闻到. 如果楼上感染了,他在家不见得会用口罩.所以疫情后我们是自己用透明胶带纸把这个通气口给封了.我们市是规定每个高楼浴室都需要有这么一个通风孔抽气, 如果楼主的楼也有,那有可能是个潜在问题.
Office Depot 搜n95
不是看得开,是接受事实啊!长期居家就是会免疫力低下,适当外出与环境融入是必要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红采访隐居在西伯利亚的老太太,人类的来访对于她来说就是“灾难”。 再挺挺吧,希望疫苗早日普及。
啊隐居的老太太是不是agafia lykova呀!我前两天也在youtube上看到,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