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好主意,不过我还是不弄了,上班挺忙的,我这抽个空儿回大家的帖子,大家都挺关心我们的,不回不好。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10:45
回复 198楼Peacelife的帖子 楼主说得感染9千人应该是从开始到现在吧?能不能说说最近得情况以及阳性率? vinca 发表于 2021-01-06 11:17
是只有症状还是test positive?如果是test positive的话要不要试试换一家再测一次?难以相信做到楼主这样还能感染。 胡桃小丸子 发表于 2021-01-06 11:18
谢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症状刚开始和感冒一样,稍微头疼有点累,之后几天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会发烧但没有很高。在之后会咳嗽,咳嗽的那几天鼻子不通气闻不到东西,但是味觉还是有的。然后好像就没啥了。 发这个贴想让大家看看我俩哪里出了问题,外加树洞一下,费了半天劲感觉没有效果有点沮丧。另外也是给大家提个醒,感觉冬天最近更容易得,所以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最后,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说我“带节奏”的逻辑 ?我没有很喜欢国内所以选择毕业后留在这边,所以那几个id认为我代表国内说话?这逻辑在我这儿不通啊。 ----------------------------------------- 是这样的,我俩父母都不在这边,我们也没有孩子,周围认识的朋友不多起码最近3个月都没有面对面的往来。两个人都wfh,都是内向性格,疫情没开始的时候就是宅男宅女。 去年3月开始,我们家就设定了一系列的protocol,应该还是挺严格的也一直在严格执行。 出门:一律戴口罩,不在室内吃东西 (就算摘下来喝口水也不行),不用公共厕所,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要求的social distancing 距离,不和别人共乘电梯,兜里车里随时有酒精喷雾,碰门,把手,电梯按键的时候手中要有一片wipe垫着,摸过任何的东西之后都要用酒精喷手或用sanitizer。 回家: 先去洗第一遍手,然后脱衣服脱口罩在门口,衣服直接进洗衣机,或者不能马上洗的大衣什么的放门口3天才能再次穿 (所以有几件外衣轮换)。然后再洗一遍手,直接进浴室洗澡洗头,然后用酒精棉片擦每一部手机,再用酒精棉片擦眼镜边框镜片(我们都近视) 食物: 外卖的食物有一个人用wipe擦所有的外包装,然后食物装自己的盘子进微波炉或烤箱装。 超市购物:可以放在外面的放3天。要及时进冰箱的,用wipe或者直接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洗碗液洗外壳。 我们还买了一个uvc light,用纸箱子在里面裹上那种反亮的材质(foil啥的)把邮寄来的东西放进去照几分钟。 然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家里另一位确诊新冠。我俩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个月内任何一个有疏漏的场景,我们根本就不怎么出门。 这件事让我觉得比较毁三观的是“我们原来认为有效的防护措施难到根本就不管用?” 我开始怀疑这个病毒也许根本没有防住的可能性。目前为止大家还没事儿可能是自身免疫力好,或者到目前从你身边走过的人恰好都没有病。 我们的口罩真得能防住吗?酒精肥皂真的能杀死它们吗?另一个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是:我们还能还敢生孩子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开始不确定了。。。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5:57
我们坐标纽约,春天的时候天天出门散步,从夏天开始每周在外面吃饭两三次,外卖两三次,电梯每天至少用五六次,春天买的grocery喷酒精,从夏天开始买的grocery基本不擦,外面回家就是肥皂洗手,没有其他措施(当然,除了吃饭都戴口罩)。测了两次都是阴性。楼主你都没去测为啥就认为自己是新冠呢? iheartnyc 发表于 2021-01-06 11:39
你让大家小心小心再小心 我觉得做到一点都没可能了 自己种菜自己做 绝对不出门可以做到比你小心 Lol 另外 发这么个贴 都被说带节奏 这个真让人无语 崩理杠精 好好修养aneklb34 发表于 2021-01-06 11:49
回复 41楼maijiala的帖子 我带kn95总觉得上面会漏气。。。 vanillamm 发表于 2021-01-06 11:49
楼主做得不错,但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1)买菜频率进一步减少,比如两周一次,或者选择送货上门 2)出门带一次性手套(就是那种薄的vinyl or latex手套),比酒精洗手液更好,直接隔绝病毒 3)口罩不要反复用,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 4)快递包裹邮件,如果可以,放两周以后再拆包,如果要提前打开,紫外灯照射半小时(几分钟不够) 5)外出的外套尽量马上清洗烘干,如果不能洗也可以用紫外灯照射消毒;过后马上消毒洗衣机,用affresh washing machine cleaner tablet 6)尽量少用电梯,实在不行,至少戴一次性手套触摸按键。 7)尽量别买外卖了 8)买回来的带包装的都喷酒精再进冰箱,不能喷酒精的单独放几天再接触 我以前是做实验的,所以知道微生物有多么难防,稍有不慎就沾上了。 aq2016 发表于 2021-01-06 11:45
我感觉还是apt的问题,你住16楼可见这apt住户还蛮多的,公共区域的风险性肯定比sfh高,再就是互相有联通。我以前住apt经常能闻到谁家抽烟了之类的味道。楼主现在也别瞎想了,做好隔离,注意休息,看样子你们都很年轻,应该还好的。 azurepiggy~2代 发表于 2021-01-06 11:53
楼主俩口子已经做到非常好了,我们没有这么细致。感觉病毒有可能来自apt的空调或电梯,不然真是没天理。 waypin 发表于 2021-01-06 11:55
我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住的是apt 好像香港以前有过案例 就是根本没出门的也有人得了 是因为住的apt 某个楼层有人得 气溶胶传播 wanttoknow 发表于 2021-01-06 11:55
奉劝大家都戴两个口罩(里面一个医用或者KN95,外面再戴一个布的),另外一定要戴上眼镜或墨镜 somuch 发表于 2021-01-06 11:56
说真的你们要做到的是不要用电梯和不要去超市购物,其他那些虚头巴脑的未必有什么用。 rollarrollar 发表于 2021-01-06 06:07
回复 184楼一朵蘑菇的帖子 这么容易中招,那么多超市餐馆工作都没事,也是很神奇 jessicajoy 发表于 2021-01-06 11:59
天啊。你比我们小心多了。 我最近买菜都不用消毒纸巾擦手了,一直到家里才洗手。 买回来的东西,大部分时间也不擦了。我LG还兢兢业业擦外包装,我已经是买回来就直接拿进屋了。 我也没有uv light. 外卖也打开就直接吃了。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1-01-06 06:36
那种apartment绝对是串联的,不需要开空调,厕所的通风口是上下通的,我们没买房之前也住过一段时间的high rise apartment,也是10几楼,有人在厕所半夜不知道是抽烟还是drug,我半夜上厕所闻着巨难闻,找楼里管理员也查不出是哪家,后来实在忍不了了,用保鲜膜把厕所天花板上的通风口贴上了。 superbeibei111 发表于 2021-01-06 10:21
回复 246楼201120152019的帖子 我三月份在一亩三分地建议纽约的搬到上州去租个sfh,一时半会完不了, 上州还便宜 被喷死了。。。 underdoc 发表于 2021-01-06 12:02
我们住的是那种apartment building,因为刚结婚还没有考虑sfh。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6:40
通风口贴上了,请问暖气怎么进来 hangel3 发表于 2021-01-06 12:02
住公寓最大传染可能性一个是电梯和公寓大门把手,另一个就是中央空调系统了和上下水系统。整幢公寓里有一个重病的在家隔离的,她/他的 排泄物和咳嗽形成的气溶胶就可以通过这俩系统传播。 封了以后,可以自己买电暖器用。但是上下水系统如果是老式的,也许无解。 Lavender_tutu 发表于 2021-01-06 12:26
我们有时也用kn95,去年家里给寄过来几个,我们省着用因为戴起来很舒服 maijiala 发表于 2021-01-06 07:00
楼主夫妻消毒方面很到位了。但是我觉的这些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还是不要跟人接触。戴着口罩也不行。 楼主能否说说,你老公有没有跟人六尺之内接触过? 不是party吃饭这种,就是简单的说过话,在一个密闭空间呆着? 除了去超市之外真的就没有去过其他任何地方吗?公园散步之类的? 包裹啊,物品传播的效果远不如直接跟人接触吧。 mermaid512 发表于 2021-01-06 12:37
回复 153楼lambofgod168的帖子 我听新闻里说医院职工大部分是家庭团聚感染上而不是工作环境传染上得。 vinca 发表于 2021-01-06 12:22
其实室内环境一个人医用口罩 一个人布口罩 还是可以传染的 医用口罩的防护率没那么高 不过这样pick up的也是轻症为多 需要担心的是他们的家人 因为可能无口罩深入接触潜伏期的家人 所以有很多例子里都是带病毒回家的那个症状轻微 反而是老婆老公严重 但是也有的全家都没事 这玩意都是个概率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1-01-06 10:42
回复 1楼maijiala的帖子 我自己的看法,新冠的病毒是防不住的,防的是量,如果接触的新冠病毒少,自身免疫力还行,得了新冠之后大概率不会重症。这就是我最近的预防重点。 在重灾区旧金山湾区都这么久了,我还安好,我相信绝对接触过病毒了。 rainierxiu 发表于 2021-01-06 12:20
出门的时候有没有很小心,不整理头发,不扶'眼镜。有没有去看牙,看眼睛,理发?有其他人来过你们家吗 yaoyaozhu 发表于 2021-01-06 12:49
无症状感染者真的测不出来,我们科有个attending只有抗体阳性,他自己都不知道啥时候感染过了
能告诉下用哪种方法测得阳性?
楼主别理那些杠精,他们不信就不信吧,你分享了这个事例,懂得提高警惕的人自然会做,对于不愿意相信的人你也没有义务证明什么。
楼主说得感染9千人应该是从开始到现在吧?能不能说说最近得情况以及阳性率?
你们很注意, 外卖店里可不注意。 而且外卖的食物直接接触空气。
我家每周外出购物,我还去商场shopping. 但绝对不吃外卖的东西。
不好意思,手滑点了踩.....还不能取消..... 祝早日康复!
不是呼吸道疾病吗?难道病毒会从口入?我并不是非要质疑楼主,楼主家做得比我们强多了还这样,真是不让人活了。难道真是啥地方都不能去了?我还天天来上班呢。
同感。想确认下来决定接下来得生活方式。
楼主 我觉得你们做的很到位 希望你老公早日康复 也谢谢你分享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需要加强的是 清理完冷冻食物 做肉和菜的时候 是否做到反复洗手啦?因为生的食物上也可能有病毒
电梯和超市都有危险。很多人戴口罩都露出鼻子,病毒在空间飞扬完全可能
对,9000是从一开始开始算的,最近确实突然一下多了,3000,之前都是100,200,这样
我带kn95总觉得上面会漏气。。。
是test positive 也有症状,节前测得几天后通过message发过来的结果。
谢谢分享,同时,别理那些不讨论事情,上来就说你带节奏的。全是没有良心领任务拿钱发帖的烂人
我来说几句看法,你出门回家没感觉有问题,除了用电梯。还有,外卖食物,购物,邮寄戴手套操作了吗?
测啦测啦
不是杠精,那些人是他们的工作,不同ID换着发,只骂人,贴标签。
你可以试一下,炒菜能闻到味道就不行。
必须点赞,学习了!
我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住的是apt 好像香港以前有过案例 就是根本没出门的也有人得了 是因为住的apt 某个楼层有人得 气溶胶传播
大概率是电梯,人人要用手摸,密闭。
国内吧,好象说的是厕所溶胶传染。空气传的话,真的没法防了
这个建议好。别戴两个医用的!对肺不好。
这么容易中招,那么多超市餐馆工作都没事,也是很神奇
住Condo的咋办?!
换了N波人了。。你怎么知道人家没事的?去HOMEDEOPT LOWES, 小二全是新人,连结账都不会。
超市里不是有人站门口给你免洗洗手液吗?我都是进超市门要点洗手,出超市门又要点洗手
通风口贴上了,请问暖气怎么进来
我三月份在一亩三分地建议纽约的搬到上州去租个sfh,一时半会完不了, 上州还便宜
被喷死了。。。
谁都不想去住大农村啊,除了地还是地别的啥都没有
如果你们的楼是纽约老楼,然后恰巧楼里有一个超级传播者,然后如果下水道的U trap封的不太好,有可能是通过下水道传播的。hint就是如果刮大风可能能闻到下水道的的味道。之前sars在香港就有这样的。我觉得你们可以每天倒一些消毒水去洗手池之类和下水到连接的地方进行液封。
你已经做得挺好的啦,只能说运气不好。祝楼主及家人安好!
我自己的看法,新冠的病毒是防不住的,防的是量,如果接触的新冠病毒少,自身免疫力还行,得了新冠之后大概率不会重症。这就是我最近的预防重点。 在重灾区旧金山湾区都这么久了,我还安好,我相信绝对接触过病毒了。
我听新闻里说医院职工大部分是家庭团聚感染上而不是工作环境传染上得。
今年住在城里门都不敢出,就别bb农村除了地就是地了。 你去听歌剧了嘛, 逛博物馆了嘛,还是去吃米其林了?
留学生/没娃年轻couple去上州租个sfh每个月还不到2k, 爬爬山玩玩水,最近还能country cross, 不比每天盯着马桶强多了。。。
老公寓回水不好的话马桶就是传播源, 当年香港淘大花园一幢楼因为下水管漏水传了一百多
住公寓最大传染可能性一个是电梯和公寓大门把手,另一个就是中央空调系统了和上下水系统。整幢公寓里有一个重病的在家隔离的,她/他的 排泄物和咳嗽形成的气溶胶就可以通过这俩系统传播。 封了以后,可以自己买电暖器用。但是上下水系统如果是老式的,也许无解。
电梯好象是高危。
坊间流传医生的免疫力比较特殊, 长时间接触少量病原体,很多时候不得病,有时候时候得大病。
不是接触一个病毒就能得病的,人有不依赖抗体的免疫系统,甚至不依赖免疫系统也可以抵抗一定的病毒量。 像我以前抱怨的, 我们医院十几桩楼只开放了一个出入口,所有新冠患者都用那个电梯,
搞不好现在抽我的血去做T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已经认识病毒了, o(╯□╰)o
是不是口罩的问题?我去年也是家人给我寄过来几十个KN95,但戴着觉得鼻子上方透气一点用都没有。后来偶尔有次戴在英国买的N95,可以戴得很严实,然后才察觉之前国内寄过来的质量不过关。
包裹物品的传播主要是接触完没好好洗手再不小心摸脸,单纯从包裹物品传播几乎不太可能
那个女的和老公住,孩子不一起,平时也特别小心谨慎,她老公也没得。另外一个同事就把老公给传染了。
要严格密封的N95/kn95才有作用。一般漏气的口罩根本防不住。
楼主这样防止,还感染,有些惊讶,不过非常难防止是真的。。
你这基本都是想当然,以纽约的公寓举例,大楼不是自动门就是旋转门,很少需要用手开关大门的。99%的大楼用的都是PTAC,冷暖气都跟其他住户隔绝,没有中央空调这一说。下水道都有防返流弯道。上水更不可能有传染的可能性。
唯一的风险是电梯,但是现在的电梯基本都有通风,除非你刚好紧接着一个重病而且咳嗽的人进了电梯,传染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所以得买空气净化器啊,那种99.5%过滤加杀毒的。最好每个房间放一个。家里有了潜伏期的,至少能减少一次吸入的病毒量,让大家都轻症的概率大点。
同觉得主要是住公寓的关系,漏洞百出。这段时间哪怕租个townhouse也好很多
2. 准备一个指夹血氧仪。 很多人对低血氧不敏感,你们可以经常测一测,如果低于95%就时刻关注,考虑去医院。 你们市9000阳性,死亡不到100, 说明医院正常工作没有爆满。打电话给你的医生让他知道一下,问清楚万一恶化的解决办法。 概率不大但是有备无患
3. 买个ps5,犒劳一下自己
经常去的超市,有些人还是认得的。还有去拿外卖的餐馆,他们也开堂食,老板伙计也见过,说已经开了几个月了
我也在重灾区,还在医院上班,防护远远没有楼主仔细,深深怀疑我也得过。
谢谢建议补充蛋白质,ps5本来想买都sold out了。
没有哇,头发都是家里自己用剪刀来,哪里敢让人来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