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是什么rules,basic rules就是要遵守,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观念不同的东西可以讨论。至于孩子独立以后,爱干嘛干嘛,我根本无所谓。同意大学学费不是必须的,老美家长在这方面比我们规矩多多了。比如说我老板,犹太人,要求孩子全A后,作为奖励,他的车可以借孩子开一个周末。华二代左我支持,但是对父母take it for granted绝对是问题。 l4528 发表于 2020-10-24 19:31
啊...烧父母钱的事当然要父母同意。我的意思是说出了大学学费就要求小孩找工作找对象都要听自己的,高中有分歧就”my house my rule”,这种家长挺toxic的。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0-10-24 19:12
那要看是什么rules,basic rules就是要遵守,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观念不同的东西可以讨论。至于孩子独立以后,爱干嘛干嘛,我根本无所谓。同意大学学费不是必须的,老美家长在这方面比我们规矩多多了。比如说我老板,犹太人,要求孩子全A后,作为奖励,他的车可以借孩子开一个周末。华二代左我支持,但是对父母take it for granted绝对是问题。
这个要看楼主的父母是只自己吃变味的点心而不要求楼主,还是也要求楼主一起吃。前者是真的对孩子什么都舍得但对自己另一个标准。后者是要控制孩子的生活。 我父母属于前者,所以我的办法就是给他们花钱来改变他们。我公婆尤其我婆婆是后者,弄的我老公很不喜欢她。同时我婆婆对我非常好,绝对是way better mother in law than mother,所以我就很努力也很不成功的在试图改变她们母子关系。
这个说得真好。我和我大学三个同班同学先后出国,现在还住在一个城市,关系挺好。从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式来讲,每个人放手的程度不同。孩子们也都很争气,不过我们家的孩子大学一年级放假回家谈起来在学校里遇到的家境不太好的同学,自我评价是“we didn't realize this... he said that we are so entitled" 看到年轻朋友的心声我们老留很欣慰。放手了放手了
这个要看楼主的父母是只自己吃变味的点心而不要求楼主,还是也要求楼主一起吃。前者是真的对孩子什么都舍得但对自己另一个标准。后者是要控制孩子的生活。 我父母属于前者,所以我的办法就是给他们花钱来改变他们。我公婆尤其我婆婆是后者,弄的我老公很不喜欢她。同时我婆婆对我非常好,绝对是way better mother in law than mother,所以我就很努力也很不成功的在试图改变她们母子关系。 股动 发表于 2020-10-23 17:29
我是高中出国,男友是ABC,各自有很多美高/ABC朋友。我们非常感激父母给我们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用负担学费的压力。不过同时,我们希望父母在物质支持之外,能关心一下我们的心理健康,理解我们的难处。
一辈人相差至少二三十年,二三十年间的社会发展与变化,是我们很难想象的。而在学校这个与外界社会相对隔绝的环境,家长们很难真正理解现在的学校里都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我们华人从中到美还要重新适应。我很多ABC朋友在学校被bully,包括我自己高中被孤立了都不愿意告诉家长,因为家长从来不认为种族歧视是个大事,于是即使成年之后家长都不知情。但是这些事是有影响的,我们内心深处对霸凌弱小的行为深恶痛绝。我们在学校里遭受的种族歧视是非常野蛮与理直气壮的,因为小孩子还没学会政治正确。我们深知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正确是必要的,也不认同自己父母对于其他弱势群体的鄙视。甚至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认为如果种族歧视不改善,即使上了Ivy也没多大意义,毕业之后还是继续被歧视。这就是我们和父母一辈的区别。
还有一个朋友,男生,也是美高。跟我吐槽他家长,说他哭起来特别不像个男人。他感觉非常委屈,也非常不喜欢家长因为他是男生而不准他哭,即使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家长还一直觉得男人就不能有情绪。老一辈可能习惯了这些对人的各种约束,而不认为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是现实存在并且会有严重后果的。而我们不太认同,认为这样没必要而且对心理健康不利。
关于物质,我认为我们的父母一辈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时代。我妈经常因为我洗碗水开大了而跟我吵架,有时候点心有点变味了还要继续吃。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即使理解父母的苦衷,也不认同为了这一点点饭菜/水电让自己难受,毕竟我们的学费都出了,平时出去下馆子消费也不少,为什么在这些提高生活质量的小支出上这么抠门呢。
关于隐私,甚至很多相对liberal的家长在这点做的都不是特别好。当然这是个很难balance的问题,给了孩子隐私又怕他们学坏。但是我发现青春期小孩们针对家长侵犯隐私的对策往往是说谎,阳奉阴违。家长越是激进小孩越是sneaky,结果反而更糟,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躲猫猫上了,真正的问题反而没有解决。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即使我们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心底却总有一些隔阂。除非我们互相妥协,愿意放下各自的骄傲与偏见,去弥合代沟的峡谷。
大概介绍一下我们的价值观吧:ABC/美高一般认同中国的家庭观,憧憬自己未来的小家庭,重视教育与个人奋斗。同时认同美国的自由民主,隐私与独立,希望自己能被当作独立的人看待,不喜欢中国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再限定于挣钱多,很多人开始追求自己喜欢/觉得有意义的事,当然这是建立在父母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我们的婚姻观,我可能后面再发一个帖子讲讲父母的婚姻关系对我们的影响。
🔥 最新回帖
我们还是先不谈AA了吧,AA这个形式很不好。我们支持一定程度的政治正确,但这个显然是走上歧途了。 这个黑人小哥SAT考满分的时候全校公示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这些1400分不到的人还这么恶毒,说Princeton招他是因为政治正确,还说他rapist,明摆着就是找茬儿。
你这位黑人小哥被反歧视了。
高法大法官Clarance Thomas 在自传里说,自己的耶鲁法学位只值15cent, 因为他毕业了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他是AA进耶鲁的,不是靠自己实力考进去的。找工作没人敢要。
今时今日,黑人总统都有了,高法有了,各行业黑人领袖能有的都有了。这是政治实力的体现。30年前不敢说,但2020年,真正有实力的黑人是AA的受害者,因为没有AA他们也能qualify. 有了AA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是啊,看不惯父母的陋习,却对其他族裔的陋习十分理解。
那要看是什么rules,basic rules就是要遵守,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观念不同的东西可以讨论。至于孩子独立以后,爱干嘛干嘛,我根本无所谓。同意大学学费不是必须的,老美家长在这方面比我们规矩多多了。比如说我老板,犹太人,要求孩子全A后,作为奖励,他的车可以借孩子开一个周末。华二代左我支持,但是对父母take it for granted绝对是问题。
🛋️ 沙发板凳
也理解,我们和父母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到了最后往往是通过权力转移而达成和解的。
我身边几乎所有美高和ABC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上大学离家之后,父母说话比之前态度缓和很多,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感觉。我们说的话他们也慢慢开始听进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我认为孩子成年离开父母,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控制权了,才会开始思考怎么和儿女平等交流。
edit:同时我们进入社会,知道家长的这些柴米油盐麻烦事,也开始理解和体谅他们。人无完人,我们自己做家长一定会比他们好吗?也不一定。
能问问你是多大来美国的吗?你现在是更喜欢美国还是中国?你有没有过一丝丝的埋冤父母把你带到了美国?
是的,有人想要bully你总是找得到理由的,不管你是啥race。见过一个白人男娃被bully,就因为他有个弟弟是唐氏综合征
感觉年轻一代做父母的更能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新一代的abc们又会有新的面貌了
我是高中来的美国,当然是更喜欢美国,毕竟我极其反感国内的应试教育和对女性的歧视,国内没有种族歧视的唯一原因是身边都是华人,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收入歧视一样不少。
一切都是相对而言。我还是很感激父母让我高中就出国的。
就我跟朋友聊天聊到的:“我们的父母并不理解新时代的思潮,也不理解美国的思想内核,却有此等远见放手让我们出国,非常奇妙。”
学校里的种族歧视越往高走越不明显,比如小学中学的歧视是最明显最自然而然的,大多数会直接verbal abuse或者明确排挤你,高中生就会收敛很多,一般就是主流圈子孤立你。 大学各扫门前雪,一般来说想孤立也没那个环境。 至于PhD Master....基本体会不到吧
哈哈你想多了,国内大把中年人清楚自己娃的资质考不上重点大学,加上炒房啥的一下子有闲钱了,觉得还不如送出国自己脸上比较有面子
父母是高知,并不缺钱,在一线城市过得很好。 不过是的,我非常感激自己父母不像美国很多父母一样把钱霍霍了,让孩子背贷款。
其实很多家长不是不觉得这是大事,但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愿意替孩子出头,就只能期待孩子继续忍耐,然后他们自己可以继续假装不知道。
+1 我也是90后,高中来的美国。在德州读的高中,没感受过种族歧。跟父母相处的struggle也主要体现在消费观上,我觉得唯一划清界限的方法就是自己变强。互相尊重,不要cross the line
的确,小孩子的世界其实是很残忍的,因为还没学会隐藏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西方不一定完全就是好的,我觉得父母应该多鼓励小孩critical thinking,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完全抛弃自己的identity 和文化,是很危险的,容易lost. 中年和青年的观念冲突,不论你是哪种文化,都会碰到。 我觉得家长不要强加意志给自己的小孩非常重要,但是小孩也要明白,你终归有一天会长大,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负责了,一旦有了这种认识,家长的一些行为就不会bother 你了
那种一般不会让小孩高中甚至初中就出来,这种情况家长孩子都挺难的,和镀金不一样。 大学出来和其他小留抱团太容易了,容易陷在comfort zone里,最后很多还是回国了。
美国很多minority的文化都跟西方文明格格不入,比如Mormon,穆斯林原教旨 ,ashkenazi Jews 等等。只不过人家因为宗教有自己的community,而华人没有互相帮助紧密的community,所以想强融white Judeo-Christian文化,才出现那么多身份认同的问题
你这其实是中美生活习惯的碰撞,你已经适应美国生活,你父母还停留在中国,虽然在经济上不缺钱,但是生活条件好也真就是这10-20年的事,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都是年轻时候养成的,他们错过了改变生活习惯的时机。
这边长大的ABC反而好一些,比如节约用水用电,比如扔吃的,即使是同样的高知父母,中美生活肯定有区别,在ABC的老留父母当年一下飞机就已经被训练过了,这么多年下来也已经适应了美式消费(浪费),不至于省成这样
先说一下你提到的“个体”和“集体”吧。美国文化里个体高于集体,中国文化是集体高于个人。集体高于个人,极易发展滋生成打着“集体”的旗号,侵占个人的利益。其实就是流之成为了一种强权政治,民主的暴政。100个人里,99个人打着集体的名义,消灭其中一个人,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悲哀的是,牺牲的那个人,因为长期文化的洗脑,还觉得很光荣。)然后剩下的99个人,打着98个人的名义,消灭挑出的另一个牺牲者。。。如此循环下去,其实就是个体集结成团消灭弱势。相反一个尊重个体的社会,每个人都看重自己,保护自己,用保护每个人的公平的法律来解决争端,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
其实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前者是一个崇尚等级的文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西方文化尊崇人生而平等,不论贫富老小,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我不是90后,但我更喜欢美国的价值观。
ABC也不是全盘接受西方思想,比如美国的主流teenage culture就是sex&drug,多数ABC不太吃这套。 然后虽然很多ABC对自己的家庭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是受中国家庭文化影响,还是非常憧憬未来拥有自己的小家庭的,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比父母更好的家长。然后也默认要孝顺父母,虽然不是像国内说的那种物质上的孝顺。即使和父母有各种矛盾,但是等父母老了还是会定期去visit他们,让他们不要太孤独。
关于物质,我认为我们的父母一辈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时代。我妈经常因为我洗碗水开大了而跟我吵架,有时候点心有点变味了还要继续吃。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即使理解父母的苦衷,也不认同为了这一点点饭菜/水电让自己难受,毕竟我们的学费都出了,为什么在这些提高生活质量的小支出上这么抠门呢。
这个我同意,孩子还是挺受我们影响的,至少现在他们憧憬的未来模式都是和现在的家庭类似,说想要做到比我们好的就是要给他们孩子更多打游戏的自由:)
中国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社会,近几十年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才有些许改变,但是在那之前就已成年的封建文革一代,怎么和那之后才成年的我们这代人会有统一的思想?
现在发生的这许多家庭内部冲突,实际和大环境有关系,一个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国家,没冲突才有鬼了。
我们理解,同时也不理解。 理解父母挣钱不容易,而且他们小时候真的穷怕了。 不理解的是家里实在不缺这点钱,相比健康和舒适,我宁愿不吃变味的点心。
本质还是两代人消费观不同了。
为啥父母的utility要让孩子交?我觉得这么想都挺讨厌的。
我作为美高小留,身边ABC朋友比大学来美的小留朋友还多,毕竟价值观更相符,兴趣相投。我和很多大学来美但是一直在comfort zone里待着的小留实在没啥共同语言。
为啥就是编的呢...那会儿离文革都不是很远吧,过得不难受吗?尤其是农村/小城镇的。
Re 吃变味的点心也太奇怪了,我80岁的祖父母都不会这么干,国内一线城市50岁的高知大妈大叔都穿得人模狗样,很会享受花钱的
文革的时候你爸妈还在上小学哎
我父母就是这样,你说他们奇怪也好,我有时候也觉得挺奇怪的。 买珠宝首饰/上课外班眼睛都不眨,但是吃喝这些花不了几块钱的事这么计较。 还是小时候的习惯,受苦了,即使现在日子好了也很难改。
北京的顶尖公立之一吧,但是英语都是我妈从小亲自教的。她英语好极了,年轻时翻译了好多书。
变味的点心确实可以不吃啊!同意你。我的点是只有自己有了孩子你才知道好的爸妈对孩子什么都舍得,对自己是另一个标准。
能不能留下来主要看有没有H1b啊,跟你是小留还是小小留没半毛钱关系啊,年纪小出国的普遍心理问题更多。另外让小孩初中一个人出来读书的父母都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人家爸妈没说这话,我是说住在爸妈家还嫌弃爸妈抠门儿,其实家长扣着自己,对孩子大方,只是个习惯。我的意思是只有他自己长大了知道赚钱难了,就会稍微改变这种不理解。
很多70后都还是这样,有些高级中产的朋友,顶级学区房也有了,但是还是喜欢收集各种麻绳塑料绳盒子罐子,家里塞满各种垃圾。
我是觉得这种情况下互相尊重就好了,我们不干涉他们生活方式,他们也不干涉我们的就好。以前我家长辈试图把这些当作美德希望让我们传承,被我们怼过以后就不再说了。。。
各有利弊吧,个人感觉ABC更理想主义一些,更单纯,对CCP一般非常厌恶。但是在美国融入得更好,一般有自己的圈子。不过ABC也有特别会来事儿的,在合适的环境能混得风生水起。 国内读完初中可以看到国内的很多弊端,同时理解人性的一些限制,对中国大概是又爱又恨的感觉,像艾青的那首诗。到美国之后可以对比审视两国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中国圈子和外国圈子都可以混,就是culturally和中国美国本地人都有一些断层,很难自然融入任何一个圈子。我个人挺喜欢和ABC玩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看你的切入点是什么地方,如果你认为中国文化只有等级制度而全盘否定而且社会不能强调集体,有些极端,而且除非你否认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益于社会的发展,那么过于个人主义而忘记集体,也会引发社会性问题,比如现在的新冠的戴口罩问题。 而且我不觉西方的文化完全强调生而平等的,if so,那些proud boy 怎么不buy it?我觉得不要太意识形态化,集体,socialisim,这些词一看到就是洪水猛兽,冲上去就要给别人讲课,承认这些观念有可取之处就是被洗脑,你在说别人被洗脑之前,问问自是不是被洗脑,critical thinking一下行不行, 在你全屏否定一个问题之前,想想除了你自己认为的解释之外,有没有其他解释,多思考, 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你不是90后是00后,那你可能太年轻了,如果你是90之前,我只能说,你似乎有点single minded. 一个成年人,看待问题非黑即白,有点幼稚。 而且大家讲得是亚裔的成长问题,那中国identify 不可回避,上来就是中国就不好,都是被迫害,弄得小孩不知所。。。。正是有些自以为是的家长太多了,上来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才造成小孩的心理问题.
首先表示支持楼主的主贴,真心希望楼主的主贴可以帮助到一些人,无论是做父母的还是现在的小孩子。 其次劝楼主想开点。咱们人的认知就是这个层次,通过权利转移达成和解是大概率,所谓谁有实力谁有发言权。至少在过去是这样。也许以后能好一点?
所以应该把楼主的主旨扩展一下,就是大家都体会或见识过对弱势生命的歧视,现在应该努力来反对这种作法。
应该也是相互的。孩子在读书出去前,是青春期加上学业课外活动各方面压力,负面情绪都在家里发泄出来。孩子出去以后,更开始珍惜家人的好。双方都有更多的尊重,才有了更好的交流。
我感觉我的ABC 朋友,有些是在青少年时期很迷茫然后就去求之余宗教了,他们跟我说信教能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很多问题,我觉得其实造成这种问题可能是家庭环境的人文缺失。当然我不是说有信仰不好,但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monotheist, 当然no offense。我只是觉得,很多少年时期的迷茫和困惑,来源于不被理解和接受,因为我们是minority,这个问题被放大了。我自己大学在个鸟不拉屎的农村,没几个中国人,开始大家都不带我玩儿,所以我比较能理解孤独的部分。
说的真好。我觉得对楼主的建议就是:去同龄人那里找情感支持,宽容并接受父母的见识有限,如果真的时间富裕,可以尝试改变父母。不过我尝试过,可能因为能力有限,真的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交流,收效甚微。现在想想,如果时间倒流,我愿意把时间花在关心他们生活上,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上。接受父母和自己的观点有隔阂算二次成长吧。
我连我老公的很多想法都改变不了,何况别人的?讨论、理解、接受就可以了
谢谢分享
这个要看楼主的父母是只自己吃变味的点心而不要求楼主,还是也要求楼主一起吃。前者是真的对孩子什么都舍得但对自己另一个标准。后者是要控制孩子的生活。 我父母属于前者,所以我的办法就是给他们花钱来改变他们。我公婆尤其我婆婆是后者,弄的我老公很不喜欢她。同时我婆婆对我非常好,绝对是way better mother in law than mother,所以我就很努力也很不成功的在试图改变她们母子关系。
这个说得真好。我和我大学三个同班同学先后出国,现在还住在一个城市,关系挺好。从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式来讲,每个人放手的程度不同。孩子们也都很争气,不过我们家的孩子大学一年级放假回家谈起来在学校里遇到的家境不太好的同学,自我评价是“we didn't realize this... he said that we are so entitled"
看到年轻朋友的心声我们老留很欣慰。放手了放手了
其实也没什么,我也知道父母能为我做的事有限,有些事是要自己扛的。只是看不惯父母在家理所当然地指责黑人懒惰云云,好像沦落街头被歧视是他们活该,而推及自身就是别人歧视我也一定是我的错。我们不觉得被人歧视、被人讨厌需要有任何合理的理由。比如小学生排挤你,可能是因为你鼻子上有个黑点,可能是因为你的口音怪怪的,这都不是人品上的污点。高中生排挤你,是因为你不在他们的圈子里,他们也不允许你随便参与他们的事。
父母不喜欢黑人,我们理解,我们也不喜欢懒惰的人。但是我们认为黑人这样的堕落文化背后是有历史原因的,不能说他们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没人真正扶过他们,只想象征性地扶一下然后证明他们不行。我们相对父母更加同情这些人,认为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我是听了一些美国黑人自己的油管和演讲,才有所了解。 我不认为是黑人的错,总体来讲是制度问题。
这个也许你多年后能认识到。现在你还处于热血阶段,不容易看清。
我有点不懂,所以你父母说你被歧视是你的错的??他们真这么觉得?
我就想问问,如果没有父母的物质基础,譬如不给交大学学费这样的情况下,对事业的追求是否有影响?
我觉得你最后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对于黑人问题,很多第一代移民父母(川粉)抱有的普遍观点就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我们的下一代抱有的观点就是像你所说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同样面对的现代美国社会里黑人的受歧视受压迫贫穷犯罪率高的客观事实,下一代对此是悲悯,是共情,是试图施以援手改善,而第一代华人是鄙视,是you deserve it。我每每看见“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不管在哪里,都不由地难受,愤怒。一个人已经很可怜了,你不说同情,还要找出他“可恨之处”,来justify他这种可怜处境的合理性,真的显示出了一种人性的冷漠和残忍。
社会在进步。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太期望父母能理解我们在学校的境遇,毕竟没挨揍,只是被排挤被言语攻击似乎不是家长眼中特别严重的事。 而且就家长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心态,恐怕我们要是跟父母说了,他们第一个会要求我们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当然我们清楚父母还是会向着我们,但是这些事没必要和家长说自讨没趣。
有时候会拉着我一起吃,不过看到我实在吃不下去也没强迫。
哈哈哈,中文这个问题,我妈说有一天她在睡午觉,我突然趴到她床边跟她说“醒来感觉甚是爱你”(某著名情圣的句子?),她感叹这个中文学的值了。
我感觉家长往往是因为无力,所以只能嘴上说不是大事,差不多就过去吧。所以我也很困扰以后要是我们的孩子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也不能找人冲去学校把bully都打一顿吧(虽然说不定这还真有用)。
我有个朋友的妈妈发现他小学被孤立,直接换私校去了,似乎好一点。这还是在湾区最好的学区之一。 还有些小孩是当时没觉得,心很大,长大之后突然回过味感觉不是滋味。 当时就知道自己被bully的,容易自卑一些,如果能找到一个friend group接纳他,会好很多。然后该去跟学校反映的也得反映。
我娃说他们高中里面,有drug问题的不少。我问是不是华人小孩少一些,他说不少是亚裔,很多都是因为在家里觉得太压抑了,偷偷干,家里人根本不知道。
有的,确实很多。真正的hard drug应该不多,但是电子烟和大麻还挺流行的,尤其是电子烟(juul),很多人在厕所里抽。大学有人磕聪明药,压力大的顶尖高中似乎也有。 这种似乎在socially active的ABC里更常见,但是nerdy ABC也有不少有drug issue的。有很多朋友自己抽过juul,还有发现自己上高中的弟弟妹妹在抽juul的。
题外话,疫情期间对drug是个很好的控制
啊...希望他们不是变得更sneaky了,在家也可以抽的。疫情期间很多小孩心理都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压力也变大了,需要家长调试和密切观察。 总体来说疫情期间社会上的drug/alcohol addiction问题比之前还要严重多了。
我觉得自己已经过了那个寻求父母认同的stage,虽然潜意识里肯定还是有点,但这已经不是我衡量自己人生的重要标准了。我非常感激父母为我做的各种牺牲,也佩服他们人格上的闪光点。 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吧。
让我反思时感到非常难受的,是成年以前父母对我爱好的不尊重。好像kpop/动漫这些新事物在他们眼里自动被打成邪教一样,而拒绝去了解我的世界。而离家之后,我突然有了声音,我的意见居然有人会听了,我妈居然开始给我发动漫歌曲,我爸开始说只要对你好,你找个黑人男朋友我也支持。 我很奇怪,难道尊重是我离家后突然自动给我安插的一个属性?为什么离家之前就不能尊重我呢?
那只能说你生活在自己的bubble 里面
非常赞同楼主。我觉得我们第一代移民从国内来,被那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毒害很深,并且由于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到美国过上中产生活,所以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过得不好的都是因为懒惰,对弱势群体基本没有同情心,也不愿意回馈社会。
好奇请教一下如何做到的,我家孩子高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drug-free HS
这个我也同意
不同高中不一样吧,drug-free HS恭喜您呀,可能确实会好一些吧。 我只知道很多顶尖私校drug issue都很严重,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电子烟挺discreet的,也没有特别大的味,您可以搜一下juul,长得跟u盘差不多。
钱是从家长这出的,家长怎么能不知道呢?
来美国上本科的,和在这边从小长大的ABC接触到歧视的可能性是天壤之别。
ABC可能就是更sensitive一些。哈哈哈我男友就吐槽他爸妈有点racist,如果带回来女友是黑人白人他们肯定有点意见,幸亏我是华人。 其实这都可以理解吧,他也没觉得父母真的特别racist。我说的racist父母是在孩子面前贬低弱势群体,一般人听了都会觉得尴尬那种程度的。美高父母多一些,ABC父母一般相对liberal,但是ABC又比美高更敏感。
很多孩子有allowance,还有些钱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这就是我说的sneaky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