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的帖子 同意你说的,除了“成功的定义不是挣钱多少”。 我理解的成功就两个定义,要么对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要么就是在道德范围内赚钱多。赚钱多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纬度才可能介入来衡量成功。比如一个赚5w一年和500w一年的,肯定是后者更成功。但是500w和1000w的两个人,就可以有其他准则来比较。 也有一些人穷但是坚持自己的追求,那他们是快乐的,但不是成功的。如果我小孩对我说,我只想追求快乐,那么he can follow his heart,但如果他说我想成功但我鄙视赚钱,那么我必须要告诉他,不赚钱的成功是弱者想象出来的成功。 可能有人会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这句话错了,其实是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快乐是自己的感受,是主观的东西,而成功是社会的认可,不是你自己可以定义的。而社会对有价值的东西最大的反馈就是市场,就是付你钱。
楼主是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但是感觉你的父辈和他们的同时代的多数人不大一样。我基本是你父辈年龄的人,你父母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更像我父母经历过饥荒物质生活贫乏的那辈人。我认识的同龄人基本没见过那么节俭的。 关于上大学离家之后父母态度的缓和,这个大概和中国文化有关,孩子小时候管的会比较多,进入大学之后父母意识到孩子已经是独立的大人了,不再容易控制。但是相比更传统的父母已经好很多,传统父母(甚至国内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恋爱结婚都干涉甚多,更有些父母在孩子婚后还会干涉小家庭的内部。 我觉得在美国的一代移民父母在思想观念上已经比传统父母进步很多。我自己是从孩子初中快毕业开始就很少干涉他,给予指导建议但是尊重他的选择决定。 关于bully,怎么说呢,我的观点是,不管在哪里,中国美国或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孩子的世界里都会有bully,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地方bully的原因也会不同。因为种族的原因被bully,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我们可以抗议争取改善,期望消除,但是我不认为能够彻底消除,用川普的话说: this is life. 当然我同意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这方面的遭遇和感受,帮助孩子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参与学校事务纠正其他孩子的bully行为。 孩子的世界也很残酷。
虽然你的目的是在想沟通,通篇读下来感觉你站在思想或者生活的高点在批判父母。一代总是比一代进步的,一代人的思想受时代和教育所限,把自己放到父母的shoes,想想她们为什么这么想,一味要求父母理解,等你们成家当父母了,会认同父母的一些想法,子女也会一样觉得你们想法落伍了或者不对 COA 发表于 2020-10-24 09:24
再一点,你非常幼稚的以为:华人成绩好(才艺好),被录取藤校才是天经地义,就能堵住那些种族歧视人群bully的嘴。 你以为如果把这个黑人孩子换成一个亚裔男生,在他出去上厕所的功夫,这群羡慕嫉妒恨有种族歧视倾向的白人孩子们不会在后面说难听话?(这群人能称呼黑人同学为rapist,他们能称呼亚裔同学什么呢,chinese virus?)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你会觉得这样的经历对你自己一些问题上的思考有帮助吗? 我老公的观点是,过度的了解社会的真是底层会戳破孩子的童话bubble,会让他变得很depressed,因为他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我的观点是,应该了解facts,而并不是粉刷美化过的世界,可能残酷,但是知道均值总比眼高于顶过度天真好 还有一点是,我老公非常担心过于割裂化的环境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社会属性产生疑问;而我觉得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take it for granted的思维,她应该意识到她拥有的是privileged的 covid前,我们大概在shelter每周工作4个小时
我觉得是a little bit of both. 在国内的时候物业住在地下室,我们从小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小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就是他们学习差一点,大了之后天差地别,也会有些感叹。 我觉得长期接触和广泛接触并不矛盾。接触社会上的底层人物,广泛了解各种人的故事,并且可以持续跟进他们的人生轨迹,比如网上加个好友,通过update知道这个人放弃北漂了,那个人结婚生孩子了。比如餐厅服务员,如果一直在那里工作,就可以一直和那个人聊天update。 话说我之前提到自己参加的volunteer活动,接触的也不算特别底层的人物,至少我觉得没有shock,还挺有意思的。
你会觉得这样的经历对你自己一些问题上的思考有帮助吗? 我老公的观点是,过度的了解社会的真是底层会戳破孩子的童话bubble,会让他变得很depressed,因为他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我的观点是,应该了解facts,而并不是粉刷美化过的世界,可能残酷,但是知道均值总比眼高于顶过度天真好 还有一点是,我老公非常担心过于割裂化的环境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社会属性产生疑问;而我觉得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take it for granted的思维,她应该意识到她拥有的是privileged的 covid前,我们大概在shelter每周工作4个小时 jaehn 发表于 2020-10-24 14:45
我同意,从这个层面说亚裔中产孩子和白人中产就是拥有privilege的,这是大部分华二代和白人中产的想法,当华二代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学习时,底层的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能学什么?凭什么要求大家分数一样呢?当然孩子应该感谢父辈,而不是take it for granted,因为他们的privilege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
我同意,从这个层面说亚裔中产孩子和白人中产就是拥有privilege的,这是大部分华二代和白人中产的想法,当华二代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学习时,底层的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能学什么?凭什么要求大家分数一样呢?当然孩子应该感谢父辈,而不是take it for granted,因为他们的privilege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 l4528 发表于 2020-10-24 16:01
我觉得挺好,家长适当参与参与学校生活,了解一下氛围。
哇,好奇lz父母年纪,我也有孩子,从不认为言语bully和排挤没什么大不了,反而觉得非常严重,甚至比身体上的一两次冲突更需要关注和帮助孩子。
这些事情我们都没有和父母说过,自然不太知道他们的态度,其实心底我们认为父母是向着我们的。 但是通过父母对弱者的无情态度,我们更害怕的是在父母那里自讨没趣,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想跟父母说这事。如果真的和父母直说,那往往是bully比较严重,孩子自己已经承受不了了。
是的,ABC家长们区别还很大呢,有佛系的有狠推的,有非常liberal的也有极度conservative的,不过总体来讲比中国父母liberal。
从你俩这的对比,是不是可以说高中校园里的bully歧视比较严重啊?
先问问楼主 - 你们这个generation 会有工作以后援助父母的想法吗?比方帮助父母还房贷或者弟弟妹妹的大学学费。去年圣诞新闻 有个ABC拿了奖金 帮助父母还清了房贷 一直质疑是否真实。
有的人是一种遗留下的习惯,有的人是为了环保。 活着, 不是一定为了自己的所谓的生活品质, 给这个地球多添一些没必要的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极简主义的流行。
大学<高中<初中/小学
这个看家庭经济情况,还有父母和小孩的协定,比较因人而异。 家境还行,父母能自己养得起老的,ABC一般默认不养老,如果家里突然有什么意外,ABC手里有养自己小家以外的闲钱,可能会补贴补贴父母。 家境一般,实在养不起自己的,这个看父母和小孩怎么商量了,但是ABC不太时兴给父母养老这一说,更偏向小家。 同理,关于学费和首付,每家也有不同,但是一般父母不说的话,默认首付是ABC自己付,学费家里付得起就付,付不起拿学生贷款也不是不行。
同意你说的,除了“成功的定义不是挣钱多少”。
我理解的成功就两个定义,要么对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要么就是在道德范围内赚钱多。赚钱多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纬度才可能介入来衡量成功。比如一个赚5w一年和500w一年的,肯定是后者更成功。但是500w和1000w的两个人,就可以有其他准则来比较。
也有一些人穷但是坚持自己的追求,那他们是快乐的,但不是成功的。如果我小孩对我说,我只想追求快乐,那么he can follow his heart,但如果他说我想成功但我鄙视赚钱,那么我必须要告诉他,不赚钱的成功是弱者想象出来的成功。
可能有人会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这句话错了,其实是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快乐是自己的感受,是主观的东西,而成功是社会的认可,不是你自己可以定义的。而社会对有价值的东西最大的反馈就是市场,就是付你钱。
一开始是让我跟着吃的,但是后来我有次吃坏了肚子,就没人再提这茬了。
我非常支持他们的爱好,只不过父母人到中年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不敢放开手脚去尝试,也是被我们和他们自己的父母所限制吧,中年人挺不容易的。
我们家也没那么穷,父母买衣服珠宝眼睛都不眨的,就是生活方式还是他们小时候受苦时的样子,我也理解,只不过我自己不会这么做。
父母之恩,这辈子是不可能完全偿还的,他们也不指望我们偿还,只希望我做个正直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也不指望我养老,也不缺我这点钱,我能做的就是在他们老了之后经常去看看他们,消减他们的孤独。扪心自问,我们谁能偿还父母的恩情呢?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但是我们最爱的往往是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水往低处流,我认为偿还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好我的下一代。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是中国人心目中传统家庭的意义。
是这样的。我妈就是这种思路,出现什么问题第一件事就是在责怪我哪里做错了,哪怕我差点被人拐走也说是因为我走路太慢的缘故,而且也没想着为我去报警。所以我有了孩子之后,就觉得当孩子遇到事家长的责任就是站出来维护孩子的权益,而不是躲起来不出声还埋怨孩子给别人犯错的机会。
有次我小孩在学校里被人拉眼角做鬼脸。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找老师解决这件事,让那个孩子知道这么做是错的。我当时都已经想好要是老师想糊弄过去就直接找校长谈。所幸学校课后班的老师都是年轻人,对种族问题很重视,转天就找了那个孩子和家长谈话,然后给娃当面道歉,之后他也再也没找过娃的麻烦。这件事很明显的让我感觉到了政治正确有多重要,可以说是少数族裔的护身符,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这种歧视的举动不是个玩笑,可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是他第一次遭遇歧视,消化了好几天才跟我说。其实那一周我明显感觉到他脾气非常不好,很烦躁。回想起来,应该是觉得收到了侮辱,却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件事,也不知道这件事该不该report(小孩子都鄙视打小报告),所以憋了好几天才跟我说。当他知道他面对的歧视是不对的,也是可以解决的时候,我感觉他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英语都可以,以后大概是会来美国养老的,我们也是这么计划的。不来说明他们在国内过的更开心而且有人照顾,那就每年回去看他们几趟。
香港老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洗礼。
楼主是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但是感觉你的父辈和他们的同时代的多数人不大一样。我基本是你父辈年龄的人,你父母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更像我父母经历过饥荒物质生活贫乏的那辈人。我认识的同龄人基本没见过那么节俭的。
关于上大学离家之后父母态度的缓和,这个大概和中国文化有关,孩子小时候管的会比较多,进入大学之后父母意识到孩子已经是独立的大人了,不再容易控制。但是相比更传统的父母已经好很多,传统父母(甚至国内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恋爱结婚都干涉甚多,更有些父母在孩子婚后还会干涉小家庭的内部。
我觉得在美国的一代移民父母在思想观念上已经比传统父母进步很多。我自己是从孩子初中快毕业开始就很少干涉他,给予指导建议但是尊重他的选择决定。
关于bully,怎么说呢,我的观点是,不管在哪里,中国美国或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孩子的世界里都会有bully,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地方bully的原因也会不同。因为种族的原因被bully,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我们可以抗议争取改善,期望消除,但是我不认为能够彻底消除,用川普的话说: this is life.
当然我同意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这方面的遭遇和感受,帮助孩子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参与学校事务纠正其他孩子的bully行为。
孩子的世界也很残酷。
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你有没有觉得,就是这方面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这次对抗疫情的结果差异?我不是说东方这种文化就好,西方这种文化不好,只是就事论事。
只能说,通常讲,每种文化都有优劣有利弊,有长处和短处。虽然总体上我也更喜欢西方价值观。
黑人问题是制度问题?你可以开个主题具体讲讲吗?我觉得是历史文化问题,感觉很无解。你看非洲来的黑人就基本没有美国本土黑人这些问题。
drug-free hs 很少吧。我们是在很一般的hs,我听我孩子说过学校有孩子吸毒贩毒,吸烟更多一 ,他去学校有两条路可走,他走过其中一条遇到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抽烟,后来他就不再走那条路。
他在学校有没有被bully过不知道,他没有讲过,但是我感觉肯定和别人有过冲突。学校的事情他不大讲,我们也问不出啥。但是他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我们高中孩子基本白人,亚裔和黑人都是极少数。他的小圈子有白人有黑人有亚裔。
说得对!
你高中的几年还在克服语言问题吧
无关中华文化,根本就是井底之蛙,只能在家里称王称霸,觉得能给别人洗脑的人生活里都很讨厌。
虽然你的目的是在想沟通,通篇读下来感觉你站在思想或者生活的高点在批判父母。一代总是比一代进步的,一代人的思想受时代和教育所限,把自己放到父母的shoes,想想她们为什么这么想,一味要求父母理解,等你们成家当父母了,会认同父母的一些想法,子女也会一样觉得你们想法落伍了或者不对
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你和你的abc朋友在学校是怎么被bully 的?
另外跟楼主说一句,爱与代沟是共存的。代沟是由于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造成,这个不可能没有。不要以为有爱就会没有代沟。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以这件事去指责父母。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不要说80后,70后还在纠结父子关系的都不是少数,这个版上就不少见。
高中verbal/physical abuse相对少一些,更多的是被排挤/孤立。没人一起玩,午餐没人一起吃,有啥活动不叫上你,这样的,还有背后的nasty gossip。小学初中也是排挤/孤立为主,但是verbal abuse明显比高中多。
小孩子的Bully不需要理由的,可以因为你鼻子上有个黑点,可以因为你口音怪,也可以因为单纯看不惯你。我也不太清楚白人是不是也被bully,可能除了主流白人之外其他瘦小一点,不那么popular的也一样被bully。美国bully似乎挺普遍的,不过一般不会到physical abuse的程度,所以很多家长不知道。但是今年这个上行下效你懂的,中国孩子肯定更难过些,因为小孩子嘴上都不把门的。
我在高中上了两年学之后才意识到美国的隐形bully/racist多么活久见: 我校有个黑人小哥SAT考了满分(这事全校表彰过,大家都知道),被Princeton录取了,我跟他一堂课,课上除了我俩都是白人。上课时他去了趟卫生间。 他刚走出门,我就听见好多同学在(大声)窃窃私语: “他被Princeton录取了诶” “就因为他是个黑人?凭什么?” “Princeton太政治正确了” “我听说他还是个rapist” “这样啊,难怪了,他有次碰过我的肩膀,怪恶心的” “...” 这些人的SAT换算一下大概都不超过1400/1600,不知道咋这么厚颜无耻。也是从此事我知道,不可能让racist公正对待我,不是因为我学习好、外向、有才艺他们就会喜欢我的。
我认识的ABC都不太吃这套,觉得这挺没意思的。养小孩和开公司一样,靠话事权控制小孩的选择而不是互相尊重和理解,那就别怪以后子女不愿回家。
因为过来的很多都是大家庭,从小互相走动多,家人聚会多,更容易保持传统。印度人也是,很多都是一大家堂兄堂弟的。而我们更多的是单个家庭,大家族的氛围差很多。如果父母与子女关系在青春期前没建设好,青春期时候没维持好,孩子当然恨不得离父母越远越好
可能是难免有点怨气,但这不是我本意,只是说给老一辈/现在有小孩的家长们说说我们的需求,以及他们可能会忽略的一些差异。有些代沟确实很难逾越,我们只能求同存异。 确实,等我们成为家长的时候,不一定能做得比他们更好,我们的下一代也会有代沟。只能说我们会尽量避免自己的偏见,希望能带着尊重与儿女沟通。
你是认真的吗?我孩子还小,我都不可能什么都控制,完全不让他们独立做决定,更不用说孩子到了高中大学,十几二十几岁,你还不让他们独立做决定,你是打算养个巨婴吗?这种父母太可怕了,只要孩子经济不独立,思想上精神上也不能独立,只能被父母控制。这种父母,要么养出一辈子无法独立的巨婴,要么孩子经济独立后只想远离。
我明白楼主的意思,也很感谢楼主share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我觉得有的父母真的没必要这么defensive,不要上来就挑刺,为自己(作为父母)辩解,多借鉴一下,多理解一下,多思考一下不好吗?感觉楼里有些都是中国父母的思维模式:我们给你们钱给你们交学费了,我们就是非常好的父母了;我们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你;我们养你们,你们就得什么都听我们的。
这就是人性。大多数情况是人需要一个重大事件来醒悟和反思自己以前一直惯性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孩子离家了。 其实很多情况是很多人在发生了重大事件后还不能反思和醒悟。你父母其实算她们同龄人里比较先进的了。 希望你们这代和后面的人更能够连续的坚持反思学习和成长。
支持楼主!只是发声让大家了解一下矛盾的现实,不是跟人来吵架的。如果有人担心自己小孩怪罪自己就应该多听听楼主这样的同学的想法而不是不让人说话了
你这个黑人同学就是种族观念的受害者,不过他是reverse discrimination 的受害者。如果所有种族人群的入学标准一样,大家一碗水端平,那他被大藤录取就不会被解读为因为肤色受了照顾。事实上AA的效果就是,很多人认为某些肤色的人即使进了藤校水平也只是一般,这样其实损害了那些族群里真正优秀的人的利益。
另外华裔孩子里SAT考满分进不了藤校的多了去了。你们那些白人同学的comment不一定是错的。你在入学这件事上把自己跟黑人划等号,简直让人不能相信你真的是在美国读的高中和大学。
楼主你妈妈英语这么好,考虑到她大约的年龄范围,我猜她不是贫下中农出身的吧?搞不好小时候是黑五类?黑五类当年在各种运动中受的罪可比你在高中被孤立要严重多了。要不你跟你妈多了解一下你外祖家的经历?也许会帮助你思考一下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如何……
她没被批斗过,家境也一般,是自己真特别聪明跟着磁带学上来的,有点天之骄女的感觉。所以她觉得我不如她,着急,也可以理解。 我家真被批斗的可以说是太爷爷太奶奶那辈的人了。
把一个被录取上藤校的黑人同学称呼为“rapist",然后你还能为这样的行径做辩护,说明racism确实在某些人心里顺理成章。 同意有人说的:到美国的一代大陆移民,自己就是从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路厮杀过来的,到了美国后,因为语言文化的隔阂,也同时因为已经成年后的环境里,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比较能掩饰修饰自己,所以一代美华对种族歧视浑然不知。 然而他们的孩子们的遭遇将完全和父母不同,在这一点上,父母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为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帮助和开导孩子的。
我觉得父母如果都是这种倚老卖老的态度,真的是无法交流,上来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年纪比你大,人生阅历比你多,所以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你以后年纪大了就会明白了,你现在什么都不懂。
不是,这位小哥SAT满分去Princeton有什么特别大争议吗?是说他不qualify还是怎么?能推娃的黑人家庭,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其他和SAT分对等的activity呢? 要是同样考满分没被藤校录的我理解,那些人1400都不到酸什么酸。
再一点,你非常幼稚的以为:华人成绩好(才艺好),被录取藤校才是天经地义,就能堵住那些种族歧视人群bully的嘴。 你以为如果把这个黑人孩子换成一个亚裔男生,在他出去上厕所的功夫,这群羡慕嫉妒恨有种族歧视倾向的白人孩子们不会在后面说难听话?(这群人能称呼黑人同学为rapist,他们能称呼亚裔同学什么呢,chinese virus?)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为你孩子感到悲哀
我觉得有些人受到国内一些东西毒害挺深的。比如在国内经历过或者见识过各种毫不掩饰的赤裸裸的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对穷人的歧视等等,所以美国这边只要不是太明显的歧视他们都觉得无所谓,甚至自觉比白人低一等比黑人高一等。比如在国内各种激烈竞争,对弱势群体的欺压,也自动带到这边来,对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保障和保护深恶痛绝,恨不得把美国变成中国那样的丛林国家,取消对弱势群体一切的福利,让他们自生自灭。
层主...我洗碗多用多少水,少吃多少变味点心,花的钱都不如下一趟馆子多。我家真的没那么穷...父母都是高知,英语口语可以直接来美国自驾游,不是你说的China Town打工那种背景。 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话说的有点难听了吧,我只是不认同父母过度的节俭,万一吃出病来花的钱遭的罪实在非常不值当。
我通篇有说rapist这事吗?我单纯说SAT考满分被大藤录取这事,对华裔来说还真不一定发生。楼主是个乐于思考讨论的好孩子,虽然我不认同她的很多政治观念但是喜欢她的态度。你别来没事儿找茬儿。
为了一个双方(楼主父母和她自己)都不大了解的政治问题扯来扯去,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多看看书,多看看视频讲座采访,深入了解。
楼主父母歧视人家是不对的,楼主所看到的所谓保护弱小的政策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在保护弱小。不过楼主不歧视别人这个是很好的。
楼主也就从高中来美国这个经历。美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小朋友大部分就是这个思想。楼主现阶段要超越肯定有难度的。这个不用强求吧。真感兴趣的,那不是在这里热血沸腾就可以的。那得从左到右,从黑人白人等等媒体自媒体书籍都经常看一看的。只听一面之词肯定很容易热血。
楼主讲的不受父母控制,父母不开心这个是我们新一代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之路。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会这样control freak.
父母对子女,辛苦肯定辛苦,但这种辛苦难道不是自愿的?为什么要用这样自觉自愿的付出来绑架小朋友?如果不愿意付出,没人逼着生儿育女啊。
我没说你的这位同学凭自己的条件不该上藤校。我说的是,如果有太多因为肤色被降低标准录取的情况,那么别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孩子有了偏见。这对这些孩子是不公平的。就如同国人中好多人一说某个top2的孩子是北京生源以后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是一样的。
哦哦,这样。我解释一下,这位小哥SAT考满分的时候是全校表彰了的,平时成绩也一直很好。大家都知道他考满分这个事,也是因此我觉得这些人这么说他实在是柠檬精附体了。
但是楼主的故事中,"rapist"就是一个经典的种族歧视标志词汇啊,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怎么回事,这群人用这样的词汇来称呼黑人,骨子里是认为他们是低一档的族群,他们不配上藤校,如果上了就是被照顾的。
而你看完整个故事就盯住了藤校和政治正确这个两个词,完全忽视了这个事件中对当事人用肤色来说事的贬低。 给楼主找茬的人恰恰是你。
你将来可以和自己的娃一起来分享这个故事,看看ABC们在这一点上是否和你有共鸣。
问题是她的同学在背后叫黑人同学rapist等对话,充分证明了不少人种族歧视。换了亚裔孩子学习好上藤校,他们一样会在背后贬低亚裔孩子。
并且,你前面几个发言都是倚老卖老的态度,各种脑补来给楼主指责楼主,我完全看不出来你喜欢楼主的态度。
后面楼主也反复说明了这位黑人同学成绩优秀,在学校里被表彰过,所以实力是不容怀疑的。然而这批白人同学仍然这么贬低他,说明问题就不仅仅是出于对政治正确的不满。
就好像大家都说河南人骗子多,然而你们一群同事中有一个河南人工作很出色被上司提拔,结果这河南同事一离席,几个人就说:河南骗子多,这家伙就是个满嘴谎言的骗子。
然后你说这种评论无关地域歧视?!
我们确实不够了解黑人的想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只知道种族歧视是有深层原因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具体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太懂,也不应该特别笃定地做什么断言。 政治正确是把双刃剑,它是弱者的护身符,但同时造成了很多认知上的空白,因为有些问题不能被放到台面上来说。而政治正确被用来当枪使的时候,弱者的声音会被媒体引导的舆论淹没。 非常神奇,BLM声音这么大,我却很少看见媒体宣传对“Chinese Plague”这种词的outrage。
那个人就是魔怔了的,你再解释那个黑人同学优秀,她也不会承认美国校园存在种族歧视,而是胡搅蛮缠说是因为黑人自己把自己名声搞臭了,说是政治正确造成大家的偏见。所以,这样的父母,孩子遇到种族歧视的时候,肯定只会deny 孩子的feeling。
这个其实和黑人本身和种族歧视没有多大的关系。体制问题。政府的问题。
简单的例子就是外国移民来的第一代第二代黑人,比美国本土的黑人更勤奋更容易成功。我有个朋友是1.5代黑人移民,她说她妈妈也会觉得怎麽美国黑人小孩不怎么学习。
同样都是黑人。
但是美国本土黑人的问题,不是黑人自己造成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政治正确AA"保护弱小"的问题。水深。
啊对,这个我在之前的某个帖子里也解释过。我有个大学室友是非洲来的PhD,很聪明,家里非常重视教育,和本土黑人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也不太关心BLM。所以说黑人天生蠢,智商低,活该陷入泥潭是不对的。 不过我通过这事也发现,虽然很多人被打了同样的标签,但是内部分歧是很大的。就比如亚裔这几个民族互相看不上,Latinx里古巴裔看不起墨西哥裔,非洲移民看不起本土黑人。
我个人认为,黑人对种族歧视问题反应特别大,一方面是黑人人数多,另一方面是大部分黑人依然在底层贫困中挣扎,还有一个原因老一辈黑人经历过种族隔离时代,所以有着深刻痛苦的记忆。像现在美华绝大部分都是90年代后来的美国吧,对种族隔离没有什么概念,没有经历过坐公交车只能从前门上车投币再下车从后门上车坐后排,公共场合什么都分白人和有色人种,对黑人的切肤之痛没有办法感同身受,我们一直以来对美国的印象都是自由民主。如果我们的上一代在美国经历过严重的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相信这一次被喊Chinese plague我们会分外激愤。
孩子长大了就给他们自由吧。我觉得父母供到大学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孩子大概5岁就开始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者了,但是我丈夫其实是反对她过早的接触社会复杂的一面
如果你也有类似经历的话能不能分享一下?
谢谢
我有去过一个黑人为主的church帮忙带着小孩活动。有去小学帮忙coaching。陪special ed小孩玩。在网上也有个blog,有上万粉丝。应该还有其他的,但是时间有点久远我不太记得了。
是这样的。以前我也不明白,美国大学对黑人这么多优惠政策,为什么他们还是上不了大学呢?但是,如果你从小出生成长在黑人社区贫民窟,不知道爸爸是谁,妈妈从早到晚打工挣钱,没有时间管你,你周围都是黑帮,都是暴力毒品,你耳濡目染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底层生活,没有人告诉你要努力读书,没有人告诉你只有上大学读一个好专业比如CS,你才能能够过上好生活,你就跟着身边的朋友一起混,于是你要么就是小小年纪怀孕当单亲妈妈,要么没有读大学一辈子还是在底层干苦力,要么吸毒贩毒打架。一代一代,恶性循环,没有希望。
我觉得非洲来美国的黑人,能够搞到来美国的渠道,已经说明他们是有相当能力的了,他们一般都比较有行动力有韧性,所以在美国也更容易过上好日子。
你会觉得这样的经历对你自己一些问题上的思考有帮助吗?
我老公的观点是,过度的了解社会的真是底层会戳破孩子的童话bubble,会让他变得很depressed,因为他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我的观点是,应该了解facts,而并不是粉刷美化过的世界,可能残酷,但是知道均值总比眼高于顶过度天真好
还有一点是,我老公非常担心过于割裂化的环境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社会属性产生疑问;而我觉得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take it for granted的思维,她应该意识到她拥有的是privileged的
covid前,我们大概在shelter每周工作4个小时
我是非常外向的,喜欢和各种人聊天。从小就喜欢和服务员、楼下老人、水管工、军官、学者...各种人打交道。可能先通过聊天了解这些人,戳破bubble,然后再亲身去底层观察比较好。我们谈到底层的时候,好像默认所有人指的都是一个底层,但是我们之下有好多阶层,很多人认为China Town已经是底层了,但是China Town相对于芝加哥南城又不知道好了多少。所以这个接触底层,可以一点一点往低走,这样也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shock。
我觉得还是要recognize自己的privilege,我在国内待了这么久都没听说过礼金,只听说过嫁妆。没想到在有些地区礼金这是这么大一个事。即使我在大城市接触了这么多我能接触到的“底层”,距离真正的底层还是差的远。
我老公有点偏向于你的观点,他认为说一般交往以及参加一些活动足够补足这部分认知;因为孩子的时间很宝贵,应该更多的用在family time、学习或者体育上而不是浪费时间去volunteer 特别是我老公的企业在国内有扶贫的program,每年暑期回国我老公都可以带着孩子去帮扶的地区探访,所以他认为这个已经足够了
我认为是如果要了解一个人,你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接触, 短短的几个小时远远不够。我孩子在shelter认识的小伙伴都已经玩了一年多了,和她在学校里认识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不过大概岁数还小,并没有太多的阶级差异,可以玩到一块去。 她会知道她shelter的朋友和学校的朋友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可以enjoy一样的活动和project。 我觉得就这一点足够花每周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2hr一次,一周两次,加上travel time),而我老公不认可。
我问你主要也是想说从孩子的视角你会觉得这样的安排合理吗?还是说我老公那种安排即可。
我觉得这只是其一,还有个主要原因,是孩子离开家之前,并未成年,父母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孩子,很难让父母背负这样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完全把孩子视为独立个体。 还是同年龄相关,父母再如何,也毕竟有走过那么多年岁的经验在,有些经验是只好意会不能言传,而孩子尚有稚嫩的时候。我也是做了父母,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明白自己当初的一股子劲里自以为是的成分比我年轻时候理解的多的多。 这不光是父母子女的问题,也参杂了两代人的问题(而两代人的问题里,往往双方都会希望对方能有所理解,看来有是有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家庭里,双方都并没有在行为上充分体现这种理解),ABC又参杂了文化差异的问题。
我觉得是a little bit of both. 在国内的时候物业住在地下室,我们从小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小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就是他们学习差一点,大了之后天差地别,也会有些感叹。
我觉得长期接触和广泛接触并不矛盾。接触社会上的底层人物,广泛了解各种人的故事,并且可以持续跟进他们的人生轨迹,比如网上加个好友,通过update知道这个人放弃北漂了,那个人结婚生孩子了。比如餐厅服务员,如果一直在那里工作,就可以一直和那个人聊天update。 话说我之前提到自己参加的volunteer活动,接触的也不算特别底层的人物,至少我觉得没有shock,还挺有意思的。
我同意,从这个层面说亚裔中产孩子和白人中产就是拥有privilege的,这是大部分华二代和白人中产的想法,当华二代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学习时,底层的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能学什么?凭什么要求大家分数一样呢?当然孩子应该感谢父辈,而不是take it for granted,因为他们的privilege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
不愿回家就不愿回家呗。一边都不能自立一边还宣告独立,这样的孩子自私的可以,不要也罢。
我有几个ABC的朋友。八十后大概是跟你有代沟。都是非常早就自己自立同时感恩父母跟父母关系很密切的。
同意。楼主的口气从做父母的人的角度听来有欠humble.
董事会要审查总裁的大的建议,小的事情总裁自己处理,这是我觉得父母可以参照的管理方式。至于你觉得这是不是不让孩子做独立决定了,随你吧。你要是跟我犟孩子两岁就要选自己衣服,我觉得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孩子远离不远离父母,你周围看一看,觉得真的跟让孩子完全独立决定关系大吗?我是觉得这事关系很小。孩子远离不远离家长,首先是决定于孩子的性向类型,其次是决定于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你要觉得随着孩子独立决定就会关系好,那是你的理解。建议你看看自己熟悉的成年人,看看他们跟父母的亲密程度再来想这个问题。
嗯。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小时候在一些方面严格管控是必须的。随着孩子成长,要有意识的逐渐放手。到了孩子成年后,亲子关系应该达到至少一半成分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不能以亲子胁迫控制子女(比如能力低的父母要介入能力高的子女的事业),子女也不能以亲子关系继续占便宜而不遵从劳资关系的基本原则(比如拿父母的钱搞事业还要对父母的生活习惯指手画脚)。说白了,成年的两代人如果继续有利益共享,贡献大的话语权更高,才是稳定现实的关系。
自立是一回事,因为受了父母资助什么事都要听大人的是另一回事。 我只是觉得“My house, my rules”这个逻辑挺流氓的,teenager不搬出去就必须听你的,这家长不是独裁吗?说的好像给小孩提供食宿不是家长的义务一样,真的把小孩踢出家门不会被剥夺抚养权吗。 顺便ABC受父母赞助一般也就是到大学毕业为止了,你要大学生完全经济独立似乎也意义不大吧,本质还是学生,但是家长不应该把大学生当半只脚踏进社会的独立人吗?有些和家长撕破脸的甚至学费也不需要了,自己take loan,如果真要闹到这样才能独立,也挺没劲吧。 亲子关系是个双方不停negotiate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强权。
是这样的,我觉得藤校那些录取的这样考虑也很正常:一个贫民窟出来的孩子,生活艰难,从小没有父母管教,全凭自己自觉努力,和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从小父母严加管教,提供各种资源,两个如果各方面表现差不多,或者贫民窟的孩子稍微差一点点,是不是也是应该比较倾向于贫民窟的孩子呢?
但是国内来的华人肯定不会同意。要知道,国内像北京上海这些越是富裕的大城市,教育资源越是丰富,反而录取分数线越低,反而那些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的地方,录取分数线越高。我记得版上有北京来的,对于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反应是:谁让你们不投胎到北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