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城》的罗生门

水母
最初对杨绛产生反感是读《洗澡》,她极力想刻画的“完美”姚宓真是讨厌极了。对书中人物的态度是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的人的,比如杨绛写“脱俗”的姚宓背后和妈妈八卦某位女同事是姨太太生的,想表现得是她们俏皮机敏。而且我忍不住想到孙柔嘉说苏文纨太贱,“什么大家闺秀,我猜是小老婆生的”,还忍不住的思维飘逸到林徽因的母亲就是妾。
后来看她对张爱玲的评价果然又印证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她这辈的文人不喜欢张爱玲其人其文很正常,但她反复贬低张爱玲的外貌只能说本质八婆。
一年明月
最初对杨绛产生反感是读《洗澡》,她极力想刻画的“完美”姚宓真是讨厌极了。对书中人物的态度是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的人的,比如杨绛写“脱俗”的姚宓背后和妈妈八卦某位女同事是姨太太生的,想表现得是她们俏皮机敏。而且我忍不住想到孙柔嘉说苏文纨太贱,“什么大家闺秀,我猜是小老婆生的”,还忍不住的思维飘逸到林徽因的母亲就是妾。
后来看她对张爱玲的评价果然又印证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她这辈的文人不喜欢张爱玲其人其文很正常,但她反复贬低张爱玲的外貌只能说本质八婆。
水母 发表于 2020-10-09 21:42

《洗澡》是写得不好,可以说还不如不写,白白暴露了她的弱点。她要攻击我喜欢的张爱玲,没办法也只能站张那边。
但是顶锅盖说,比起楼主mm首贴说的什么何姑娘赵姑娘,她还是稳赢的吧。特别是暗示何姑娘是钱老婚后的红颜知己,也没有很高雅或是厚道啊。
水母
《洗澡》是写得不好,可以说还不如不写,白白暴露了她的弱点。她要攻击我喜欢的张爱玲,没办法也只能站张那边。
但是顶锅盖说,比起楼主mm首贴说的什么何姑娘赵姑娘,她还是稳赢的吧。特别是暗示何姑娘是钱老婚后的红颜知己,也没有很高雅或是厚道啊。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0-10-09 21:51

赵萝蕤可不是nobody,货真价实的芝大博士,翻译家,也是很被捧的。钱穆说 “同事陈梦家,先以新文学名……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及是夫妇同来联大。其夫人长英国文学,勤读而多病。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也有个性,比如晚年有人问她陈梦家的情诗是不是当年写给她的,她说不是,是写给孙多慈的。并不营造神仙眷属人设,遮掩丈夫婚前爱过别的女人。(btw, 孙多慈是徐悲鸿蒋碧薇的小三)
顺便赵萝蕤不太欣赏钱钟书,
(赵萝蕤)又说起近来对某某的宣传大令人反感,“我只读了他的两本书,我就可以下结论说,他从骨子里渗透的都是英国十八世纪文学的冷嘲热讽。十七世纪如莎士比亚那样的博大精深他没有,十九世纪如拜伦雪莱那样的浪漫,那样的放浪无羁,他也没有,那种搞冷门也令人讨厌,小家子气。以前我总对我爱人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何必浪费在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耍小聪明,最没意思。”
i
iloveGelato
最初对杨绛产生反感是读《洗澡》,她极力想刻画的“完美”姚宓真是讨厌极了。对书中人物的态度是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的人的,比如杨绛写“脱俗”的姚宓背后和妈妈八卦某位女同事是姨太太生的,想表现得是她们俏皮机敏。而且我忍不住想到孙柔嘉说苏文纨太贱,“什么大家闺秀,我猜是小老婆生的”,还忍不住的思维飘逸到林徽因的母亲就是妾。
后来看她对张爱玲的评价果然又印证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她这辈的文人不喜欢张爱玲其人其文很正常,但她反复贬低张爱玲的外貌只能说本质八婆。
水母 发表于 2020-10-09 21:42

钱杨两人肯定感情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也不是这些年吹的那么神仙眷侣。 两人有很多共同爱好,其中一项就是在背后一起刻薄别人,给自己生活增添乐趣,彼此也欣赏对方的刻薄,可以说心心相印了。
那一代文人被祸祸得剩不下几个了,山中无老虎,钱又是个识时务的,所以官方一力捧钱,这才成了一代大师。要说大师和神仙眷侣,赵元任杨步伟那两口子其实更名副其实。要说博闻强记,前面说了,Google时代人人都可以。要论英文水平,张爱玲的英文都比钱杨两口子强多了, 很多作品都是她先用英文写的,然后自己再用中文重写一遍。钱写英文喜欢卖弄辞藻行文浮夸,还好意思批评Hawks译红楼梦把石头变砖头。当然,钱怎么也比杨的水平高出一截那是肯定的。所以杨这辈子最看重的事情就是维护钱和自己的形象,随着以后书信的慢慢公开,相信后来人对他们两个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b
buzhidao2000
请参见我前面举例,对两个汉奸,厚此薄彼,可见不是出于公心。我不是张粉。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09 13:42

你这就是吹毛求疵了,杨对苏青有多好并没看出来。再说了,杨又不是大法官在判案,苛求对她汉奸的态度要绝对的一碗水短平属于诛心论,没什么讨论的意义。 她对张在汉奸事情上的看法,是那个时代文人圈大多数人的态度,就事论事,他们鄙薄汉奸,道理也很正常,不是说非得道德标兵或者人品完人才有资格鄙薄汉奸吧。
说起翻译,想起杨绛妹妹杨必翻译的《名利场》,妈呀,它是我当年的最爱!好的翻译绝对是精彩的二次创作。多年后读过别人翻译的《名利场》,中规中矩,可是看过杨必的版本后,后面的版本简直就是个渣。杨必的版本太精彩了,一直记得书里那些幽默俏皮的描述,以及看似朴实却把人生都写透的文字情节。
这么想来《名利场》似乎有点围城的影子啊,表面机智幽默活泼讥诮,但内里却能把人生的辛酸苦辣写的入木三分,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人估计不是啥厚道人,哈哈,可是艺术创作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一味的要求厚道,是无趣的,也是徒劳的。
杨必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M
MollyMom2016
回复 101楼水母的帖子
看这段话“以前我总对我爱人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何必浪费在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耍小聪明,最没意思”,觉得赵大气聪慧。
临时工
你这就是吹毛求疵了,杨对苏青有多好并没看出来。再说了,杨又不是大法官在判案,苛求对她汉奸的态度要绝对的一碗水短平属于诛心论,没什么讨论的意义。 她对张在汉奸事情上的看法,是那个时代文人圈大多数人的态度,就事论事,他们鄙薄汉奸,道理也很正常,不是说非得道德标兵或者人品完人才有资格鄙薄汉奸吧。
说起翻译,想起杨绛妹妹杨必翻译的《名利场》,妈呀,它是我当年的最爱!好的翻译绝对是精彩的二次创作。多年后读过别人翻译的《名利场》,中规中矩,可是看过杨必的版本后,后面的版本简直就是个渣。杨必的版本太精彩了,一直记得书里那些幽默俏皮的描述,以及看似朴实却把人生都写透的文字情节。
这么想来《名利场》似乎有点围城的影子啊,表面机智幽默活泼讥诮,但内里却能把人生的辛酸苦辣写的入木三分,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人估计不是啥厚道人,哈哈,可是艺术创作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一味的要求厚道,是无趣的,也是徒劳的。
杨必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0-10-09 22:59

杨对苏青的评价:"很老实","请我改编她的结婚十年"(很看得起我,给面子)。 心理学上说,请别人帮个小忙,传递善意和尊重,很容易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我也理解杨对苏的态度。 这么打个比方,量化一下杨对苏和张的评价,零为neutral,正负坐标十分,张是负七,苏是正二,应该不为过吧?
我并没有苛求她一碗水端平,只是客观地指出厚此薄彼的区别,指出"恶评是因为对汉奸绝不宽容"is not an honest statement这个事实。而且这两段话是在同一封信里,不存在语境和时间的偏移。
诛心说我表示有点难以接受。 我的发言针对的是观点,并不针对个人。
b
buzhidao2000
杨对苏青的评价:"很老实","请我改编她的结婚十年"(很看得起我,给面子)。 心理学上说,请别人帮个小忙,传递善意和尊重,很容易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我也理解杨对苏的态度。 这么打个比方,量化一下杨对苏和张的评价,零为neutral,正负坐标十分,张是负七,苏是正二,应该不为过吧?
我并没有苛求她一碗水端平,只是客观地指出厚此薄彼的区别,指出"恶评是因为对汉奸绝不宽容"is not an honest statement这个事实。而且这两段话是在同一封信里,不存在语境和时间的偏移。
诛心说我表示有点难以接受。 我的发言针对的是观点,并不针对个人。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09 23:49

或许在你的标准里,杨对苏是有了偏袒的“私心”(其实不过就是淡淡的几句话,又没有混成闺蜜),但这一点也不能用来削弱杨对张看法的合理性,因为当时主流文人圈里对张的看法就是那么回事,一码归一码。 其实倒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同样有汉奸交往污点的苏青为啥会被赞“厚道人”,而且很多人对她的评价都是:苏是个实在人,其实人不错。
对不同的人厚此薄彼,本来就是常见的事。你也不知道这分数的差距里有没有平时为人处事不同贡献的力量。
s
sioc
顶锅盖说,钱和杨都比较mean...当然也可以说是自己才高八斗于是就看不上其他人了。
临时工
或许在你的标准里,杨对苏是有了偏袒的“私心”(其实不过就是淡淡的几句话,又没有混成闺蜜),但这一点也不能用来削弱杨对张看法的合理性,因为当时主流文人圈里对张的看法就是那么回事,一码归一码。 其实倒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同样有汉奸交往污点的苏青为啥会被赞“厚道人”,而且很多人对她的评价都是:苏是个实在人,其实人不错。
对不同的人厚此薄彼,本来就是常见的事。你也不知道这分数的差距里有没有平时为人处事不同贡献的力量。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0-10-10 00:28

厚此薄彼当然没问题,举此例只为驳斥杨写的"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这个伪命题。概字划下重点。 事实是"我讨厌的汉奸是敌人概不宽容,我不讨厌的汉奸可以网开一面,谈不上朋友至少也不是敌人。" 其实人各有好恶,都是正常。人前背后藏否也在所难免。我从来没说杨对张或对苏评价不合理,她有言论自由评论自由。我反复说了,我针对的是这个statement not true,前后文自相矛盾。由此推导出的她差评张只是(或主要是)因为政治原因的这个论点is also not true。唉,好累。洗洗睡了
c
cadgn
回复 101楼水母的帖子
看这段话“以前我总对我爱人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何必浪费在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耍小聪明,最没意思”,觉得赵大气聪慧。
MollyMom2016 发表于 2020-10-09 23:23

的确大气。
杨不太了解,钱的确总给人一个“小”的感觉。
c
catakiri
唉,说了不解释,管不住自己的嘴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 杨绛在背后贬低张爱玲不是什么政治观点的问题,就是大妈之间看不惯。
杨绛这样说张"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性饥渴者,你生活的时期和我不同,你未经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 好吧,她说不宽容汉奸,那么看看她怎么说苏青的"她的朋友苏青却来找过我。苏青很老实,她要我把她的《结婚十年》编成剧本……" 苏青是什么人?苏青不光是陈公博情妇,还在汪伪政府任职,办刊,文化汉奸,和论汉奸资历,比张爱玲高好几个档次。 她对真汉奸苏青评价为什么如此宽容,甚至流露明显好感?大家一看就明。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09 11:01

土共对杨绛评价颇高一直都很追捧,可我一直觉得能跟土共同流合污的人,人品应该不怎么样。她讽刺张爱玲爱出风头,可张晚年明明可以在台湾过着镁光灯的生活,但偏要在美国平平静静度过晚年,死了N天后才被人发现,实在不懂这样的人怎么就爱出风头了??
对于张爱玲死要“奇装异服”/“旗袍”,这点真的无语了,张爱玲就因为这点,才早早逃到香港的,逃过了类似“老舍”的命运。
不过这世界也公平,杨绛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后代全部死绝了,这就是道德匹配其相应的下场。
焱焱
一分为二地说,虽然文学上个人觉得杨绛根本不配对张爱玲的才华和作品指手划脚,但她对张的讨厌,我却是非常理解的。 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女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被鲁迅痛骂的杨荫榆,也就是杨绛的嫡亲姑妈,抗日战争时因不满日本暴行被活活射杀,死得很惨。家仇国恨,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杨绛都有理由讨厌和汉奸混在一起的张。 钱杨夫妇尤其杨绛比较精明圆滑,wg中才得以自保,没像其它海归那样落到悲惨下场。wg后被捧得高,也是因为同辈中人大多数没能活过wg,活下来的又都没风骨地掺合到政治中,他们夫妇则比较中庸刚刚好。
m
manoe
土共对杨绛评价颇高一直都很追捧,可我一直觉得能跟土共同流合污的人,人品应该不怎么样。她讽刺张爱玲爱出风头,可张晚年明明可以在台湾过着镁光灯的生活,但偏要在美国平平静静度过晚年,死了N天后才被人发现,实在不懂这样的人怎么就爱出风头了??
对于张爱玲死要“奇装异服”/“旗袍”,这点真的无语了,张爱玲就因为这点,才早早逃到香港的,逃过了类似“老舍”的命运。
不过这世界也公平,杨绛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后代全部死绝了,这就是道德匹配其相应的下场。
catakiri 发表于 2020-10-10 05:02

這神邏輯.....那張愛玲也沒後代呀,中年窘迫,晚年孤絕,難道也是「道德匹配的下場」?我認為楊錢張三人都沒什麼道德問題,作品才華各有千秋。你這樣以「道德」為出發點的古怪評價,庸俗得連張愛玲都覺得尷尬。
一年明月
赵萝蕤可不是nobody,货真价实的芝大博士,翻译家,也是很被捧的。钱穆说 “同事陈梦家,先以新文学名……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及是夫妇同来联大。其夫人长英国文学,勤读而多病。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也有个性,比如晚年有人问她陈梦家的情诗是不是当年写给她的,她说不是,是写给孙多慈的。并不营造神仙眷属人设,遮掩丈夫婚前爱过别的女人。(btw, 孙多慈是徐悲鸿蒋碧薇的小三)
顺便赵萝蕤不太欣赏钱钟书,
(赵萝蕤)又说起近来对某某的宣传大令人反感,“我只读了他的两本书,我就可以下结论说,他从骨子里渗透的都是英国十八世纪文学的冷嘲热讽。十七世纪如莎士比亚那样的博大精深他没有,十九世纪如拜伦雪莱那样的浪漫,那样的放浪无羁,他也没有,那种搞冷门也令人讨厌,小家子气。以前我总对我爱人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何必浪费在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耍小聪明,最没意思。”
水母 发表于 2020-10-09 22:41

我不认识这个赵mm, 不过这个学历和说话的语气,如果在围城中对号入座不像唐小姐,更像苏小姐有没有?如果说罗生门是钱追求赵而不可得,一怒之下把她写成一个倒追的角色,这倒是有理论上的可能。

m
manoe
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在source和target language之间的平衡,而不是自己发挥。中国读者(可能除了你之外)想看的是Cervantes, 不是杨绛。如果完全按照市场,名气来对待译作,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ps, 文学创作和翻译两者的质量衡量标准是不同的,前者你可以随便品评,而后者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光靠你大嘴一张说好是不顶用的。
没人说她完全靠老公,但是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除了你之外)是通过钱钟书知道的她。这也不是坏事,多一个可看的作家难道不好吗?干嘛非要梗着脖子立一个打死不靠老公的人设呢?再说了,你自己都说了人设不重要,看作品就好,可为什么反复强调她是才女呢,下蛋的那只鸡就是3D打印的也没关系啊?她有才华没错,但一定需要无限拔高么?
我最喜欢看书的致谢部分了,如果发现提到谁谁和谁谁是夫妻或者子女,都会沿着线索去找来看,完全不会歧视他们是靠配偶或者父母出的名,你不用觉得所有人跟你一样狭隘。
Papyrus 发表于 2020-10-09 20:34

什麼叫無限拔高?跟誰比?跟你比嗎?楊的名聲一向是「錢鐘書夫人」,然後是著名翻譯家、作家、教育家。人自己有才華和有著名老公不矛盾,自己優秀更容易找到匹配的伴侶,符合大部分的認知邏輯。大部分通過錢知道楊又怎麼樣,如果她自己寫得不好,會有人僅僅是錢夫人就買她的書嗎?你反覆嘮叨的「半內行」細節,都是公開出版物內容,我早就看過。網上放炮,需要什麼資歷?有資歷就把簡歷作品論文集擺一擺,看你有沒有狹隘刻薄的資格。你討厭楊的刻薄,她評價張的口吻用詞,確實是居委會大媽,有失文人水準,你評價她的話,也是一樣的的思路,不過是有失文科學生水準,你連專業圈子最後都沒混上呢。
m
manoe
我不认识这个赵mm, 不过这个学历和说话的语气,如果在围城中对号入座不像唐小姐,更像苏小姐有没有?如果说罗生门是钱追求赵而不可得,一怒之下把她写成一个倒追的角色,这倒是有理论上的可能。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0-10-10 09:20

哈哈,有可能喔,化求而不得的懊惱為藝術,也不失風雅呀。趙陳兩口子下場都非常慘,陳死於自殺,趙晚年精神失常,長期藥物成癮,98年去世,可想而知她晚年精神上的痛苦。其實三四十年代中國upper middle class知識份子的那個小圈子,文化沙龍裡大家互相judge,爭風吃醋、打筆仗全部是正常文藝生活的一部分,歐美文壇也是一樣,沒有誰因此失業失戀精神崩潰,和反右文革裏互相瘋狂傾軋、斗得你死我活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錢楊兩人嘴上刻薄,關鍵時刻並沒有陷構他人、落井下石的舉動,要說看人品,這才是真正看人品的時刻。
r
ray_golden
必须滴呀。她经常评论别的女人相貌,显然自视颇高。 75%的女的都以为自己姿色中上(top 25%),这明显是不符合统计学的,但是符合心理学。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08 23:03

是的,只有别人评判的才是客观的,大部分人喜欢听恭维话
临时工
同志们请原谅我的轴和书呆子气。我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个数学方法可以完美诠释杨张苏例子。绝不是为了和人争执或说服谁,是我有強迫症。:)
如果用一元方程表达杨对人的评价和这人是否汉奸之间的关系,y(评价)=ax(汉奸值)+b。 杨对张的评价Y是-7,张的汉奸值X是2。杨对苏的评价Y是2,苏的汉奸值X是5。如果画出图,这个slope a 是的positive的,也就是说汉奸值越高评价反而越高。这显然不成立。和杨自己的说法以及大家的共识截然相反。
所以评价体系必定不是一元方程而是多元函数。y=f(x1,x2,x3... xn)。一个女人讨厌另一个女人可以有一万种理由。n可以趋近于无穷。在这个例子里其他变量。很可能是x1=奇装异服,x2=相貌丑,x3=粉刺,x4=性饥渴……etc. 还可能有更多上不了台面或无法诉诸于纸的原因,汉奸甚至根本算不上其中一个dominant的变量。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汉奸是主变量,难道不应该主要陈述和汉奸相关的恶行而不是以奇装异服开头?
这下说清楚了吗?还是更糊涂了?




雨花
一分为二地说,虽然文学上个人觉得杨绛根本不配对张爱玲的才华和作品指手划脚,但她对张的讨厌,我却是非常理解的。 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女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被鲁迅痛骂的杨荫榆,也就是杨绛的嫡亲姑妈,抗日战争时因不满日本暴行被活活射杀,死得很惨。家仇国恨,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杨绛都有理由讨厌和汉奸混在一起的张。 钱杨夫妇尤其杨绛比较精明圆滑,wg中才得以自保,没像其它海归那样落到悲惨下场。wg后被捧得高,也是因为同辈中人大多数没能活过wg,活下来的又都没风骨地掺合到政治中,他们夫妇则比较中庸刚刚好。
焱焱 发表于 2020-10-10 06:22

杨绛不喜欢她姑母杨荫榆。
h
hzlcyy
一分为二地说,虽然文学上个人觉得杨绛根本不配对张爱玲的才华和作品指手划脚,但她对张的讨厌,我却是非常理解的。 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女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被鲁迅痛骂的杨荫榆,也就是杨绛的嫡亲姑妈,抗日战争时因不满日本暴行被活活射杀,死得很惨。家仇国恨,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杨绛都有理由讨厌和汉奸混在一起的张。 钱杨夫妇尤其杨绛比较精明圆滑,wg中才得以自保,没像其它海归那样落到悲惨下场。wg后被捧得高,也是因为同辈中人大多数没能活过wg,活下来的又都没风骨地掺合到政治中,他们夫妇则比较中庸刚刚好。
焱焱 发表于 2020-10-10 06:22

钱钟书曾经翻译过毛泽东诗词,挺精明的,不觉得中庸刚刚好
m
manoe
钱钟书曾经翻译过毛泽东诗词,挺精明的,不觉得中庸刚刚好
hzlcyy 发表于 2020-10-10 10:59

那個時代點名要你翻譯毛主席詩詞,還是翻譯組長,你敢不幹嗎?
有意思
a
ajimm
回复 117楼临时工的帖子
更更更糊涂了! 更在这里属于变量,对我来说是正数,对看明白了的妹妹来说是负数
V
Viviennedd
同志们请原谅我的轴和书呆子气。我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个数学方法可以完美诠释杨张苏例子。绝不是为了和人争执或说服谁,是我有強迫症。:)
如果用一元方程表达杨对人的评价和这人是否汉奸之间的关系,y(评价)=ax(汉奸值)+b。 杨对张的评价Y是-7,张的汉奸值X是2。杨对苏的评价Y是2,苏的汉奸值X是5。如果画出图,这个slope a 是的positive的,也就是说汉奸值越高评价反而越高。这显然不成立。和杨自己的说法以及大家的共识截然相反。
所以评价体系必定不是一元方程而是多元函数。y=f(x1,x2,x3... xn)。一个女人讨厌另一个女人可以有一万种理由。n可以趋近于无穷。在这个例子里其他变量。很可能是x1=奇装异服,x2=相貌丑,x3=粉刺,x4=性饥渴……etc. 还可能有更多上不了台面或无法诉诸于纸的原因,汉奸甚至根本算不上其中一个dominant的变量。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汉奸是主变量,难道不应该主要陈述和汉奸相关的恶行而不是以奇装异服开头?
这下说清楚了吗?还是更糊涂了?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09:59

哈哈哈,这是在家辅导网课副作用么?
逻辑简单化评杨:比我有才的没有我好看,比我好看的没有我有才,比我有名的没有我有品,比我有品的没有我有名,其他以此类推。
一年明月
同志们请原谅我的轴和书呆子气。我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个数学方法可以完美诠释杨张苏例子。绝不是为了和人争执或说服谁,是我有強迫症。:)
如果用一元方程表达杨对人的评价和这人是否汉奸之间的关系,y(评价)=ax(汉奸值)+b。 杨对张的评价Y是-7,张的汉奸值X是2。杨对苏的评价Y是2,苏的汉奸值X是5。如果画出图,这个slope a 是的positive的,也就是说汉奸值越高评价反而越高。这显然不成立。和杨自己的说法以及大家的共识截然相反。
所以评价体系必定不是一元方程而是多元函数。y=f(x1,x2,x3... xn)。一个女人讨厌另一个女人可以有一万种理由。n可以趋近于无穷。在这个例子里其他变量。很可能是x1=奇装异服,x2=相貌丑,x3=粉刺,x4=性饥渴……etc. 还可能有更多上不了台面或无法诉诸于纸的原因,汉奸甚至根本算不上其中一个dominant的变量。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汉奸是主变量,难道不应该主要陈述和汉奸相关的恶行而不是以奇装异服开头?
这下说清楚了吗?还是更糊涂了?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09:59

我觉得mm指出的问题是这样的:很多人的好恶其实是由结论到证据。杨绛先讨厌了一个人,然后去找讨厌的理由,就如愿找到了一个,但是她的系统是不自洽的。而我先喜欢了杨绛,就去找原谅她的理由;如果这话是冰心说的看我不把她拍死。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
D
DDee
同志们请原谅我的轴和书呆子气。我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个数学方法可以完美诠释杨张苏例子。绝不是为了和人争执或说服谁,是我有強迫症。:)
如果用一元方程表达杨对人的评价和这人是否汉奸之间的关系,y(评价)=ax(汉奸值)+b。 杨对张的评价Y是-7,张的汉奸值X是2。杨对苏的评价Y是2,苏的汉奸值X是5。如果画出图,这个slope a 是的positive的,也就是说汉奸值越高评价反而越高。这显然不成立。和杨自己的说法以及大家的共识截然相反。
所以评价体系必定不是一元方程而是多元函数。y=f(x1,x2,x3... xn)。一个女人讨厌另一个女人可以有一万种理由。n可以趋近于无穷。在这个例子里其他变量。很可能是x1=奇装异服,x2=相貌丑,x3=粉刺,x4=性饥渴……etc. 还可能有更多上不了台面或无法诉诸于纸的原因,汉奸甚至根本算不上其中一个dominant的变量。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汉奸是主变量,难道不应该主要陈述和汉奸相关的恶行而不是以奇装异服开头?
这下说清楚了吗?还是更糊涂了?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09:59

哈哈哈,笑死了。
i
iloveGelato
回复 120楼manoe的帖子
钱要不是平时就精明识时务,要是不紧抱胡乔木大腿,这好差事能轮到他?那年月英文好的大学者多着呢。傅雷他们要能捞着这机会也不至于自杀了。
c
chatchat
回复 120楼manoe的帖子
钱要不是平时就精明识时务,要是不紧抱胡乔木大腿,这好差事能轮到他?那年月英文好的大学者多着呢。傅雷他们要能捞着这机会也不至于自杀了。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10-10 13:49

有个东西叫运气,还有个东西叫性格。钱钟书能得到翻译毛选这个好差事和他身处北京有关系,而傅雷在上海,留学的是法国,当然论不到他。他那个性格也是个得罪人的。 钱之所以未遭大难,和他不出头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我人为他虽未人民鼓与呼,但也没有为虎作伥,也算难能可贵了。
H
Heiniu
回复 110楼catakiri的帖子
“不过这世界也公平,杨绛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后代全部死绝了,这就是道德匹配其相应的下场。”
哇, 说这话的人像冷血动物。人世上任何人都不应该受这种诅咒。
j
jzxc
我们仨里,杨好像对她的亲家表示了蔑视,让我吃惊
f
feifeiblue
我觉得mm指出的问题是这样的:很多人的好恶其实是由结论到证据。杨绛先讨厌了一个人,然后去找讨厌的理由,就如愿找到了一个,但是她的系统是不自洽的。而我先喜欢了杨绛,就去找原谅她的理由;如果这话是冰心说的看我不把她拍死。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0-10-10 12:31

所以杨绛在这个问题上是双标吧。。 上面那个方程式我打算放弃了。。
p
pineappletin
问题是杨绛认为自己就是九分啊。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10-08 23:26

她自我感觉也太好了……
水母
杨绛说杨荫瑜
我母亲曾说:“三伯伯其实是贤妻良母。”我父亲只说:“申官如果嫁了一个好丈夫,她是个贤妻良母。”我觉得父亲下面半句话没说出来。她脱离蒋家的时候还很年轻,尽可以再嫁人。可是据我所见,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栓桔,就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b
buzhidao2000
同志们请原谅我的轴和书呆子气。我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个数学方法可以完美诠释杨张苏例子。绝不是为了和人争执或说服谁,是我有強迫症。:)
如果用一元方程表达杨对人的评价和这人是否汉奸之间的关系,y(评价)=ax(汉奸值)+b。 杨对张的评价Y是-7,张的汉奸值X是2。杨对苏的评价Y是2,苏的汉奸值X是5。如果画出图,这个slope a 是的positive的,也就是说汉奸值越高评价反而越高。这显然不成立。和杨自己的说法以及大家的共识截然相反。
所以评价体系必定不是一元方程而是多元函数。y=f(x1,x2,x3... xn)。一个女人讨厌另一个女人可以有一万种理由。n可以趋近于无穷。在这个例子里其他变量。很可能是x1=奇装异服,x2=相貌丑,x3=粉刺,x4=性饥渴……etc. 还可能有更多上不了台面或无法诉诸于纸的原因,汉奸甚至根本算不上其中一个dominant的变量。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汉奸是主变量,难道不应该主要陈述和汉奸相关的恶行而不是以奇装异服开头?
这下说清楚了吗?还是更糊涂了?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09:59

哈哈,你果然很轴,数学公式代入了。不管是否同意你的观点,用数学公式来解析人的观点,很有创意的轴,真心赞一个。

这个论坛上讨论到当年这批名媛们的往事,就有一堆人跳出来护主,偶像是批评不得的,如果被批评了,大约其实是对方出于种种说不上台面的理由。 我前面已经说了:能不能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
张的汉奸往事,对此诟病的人多了去了,杨的说辞完全自洽。
至于你觉得参照物苏青为啥没被杨鄙视,OK,最简单直接的结论难道不是:杨立场不坚定,没有贯彻她的原则,对苏留了情面。(至于什么苏青的汉奸值是5, 张的汉奸值是2,这说法,哎,这俩后来被批为文化汉奸,她们在日伪政府时期的经历....看看同时期其他文人都在干什么,算啦,大姐就别说二姐了)
用苏做参照,来去考据杨对张喜恶背后的“隐秘”的心理,呃,这种曲里拐弯的做法,恰恰倒说明了太在乎杨对张的评价。 张自己对别人批评她汉奸瓜葛之事的反映,是沉默不语。因为张是聪明玲珑剔透的人,知道自己什么做的对,什么做的错,追求是什么,代价是什么。
说白了,后人好好欣赏她们的作品,好好的崇拜心中的偶像就可以了,这些名媛们的纠缠纠结,若她们地下有知,让她们自己去撕吧。
h
hive
杨绛的外貌显然不符合唐小姐,小说和电视剧里的唐小姐很美 杨绛还是很有才华的,记得当初看洗澡,为姚小姐和许先生的感情抱憾许久,觉得他们才该是在一起的人啊
临时工
哈哈,你果然很轴,数学公式代入了。不管是否同意你的观点,用数学公式来解析人的观点,很有创意的轴,真心赞一个。

这个论坛上讨论到当年这批名媛们的往事,就有一堆人跳出来护主,偶像是批评不得的,如果被批评了,大约其实是对方出于种种说不上台面的理由。 我前面已经说了:能不能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
张的汉奸往事,对此诟病的人多了去了,杨的说辞完全自洽。
至于你觉得参照物苏青为啥没被杨鄙视,OK,最简单直接的结论难道不是:杨立场不坚定,没有贯彻她的原则,对苏留了情面。(至于什么苏青的汉奸值是5, 张的汉奸值是2,这说法,哎,这俩后来被批为文化汉奸,她们在日伪政府时期的经历....看看同时期其他文人都在干什么,算啦,大姐就别说二姐了)
用苏做参照,来去考据杨对张喜恶背后的“隐秘”的心理,呃,这种曲里拐弯的做法,恰恰倒说明了太在乎杨对张的评价。 张自己对别人批评她汉奸瓜葛之事的反映,是沉默不语。因为张是聪明玲珑剔透的人,知道自己什么做的对,什么做的错,追求是什么,代价是什么。
说白了,后人好好欣赏她们的作品,好好的崇拜心中的偶像就可以了,这些名媛们的纠缠纠结,若她们地下有知,让她们自己去撕吧。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0-10-10 22:59

咦?好好的为什么要扯到偶像和护主上去?!! 这三个人我都不太喜欢,所以不存在什么偶像和护主,而且你好象也没明白我在说啥。 楼上几位聪明的MM棒棒的,言简意赅,就是双标和先有结论再找理由。你们几个字就概括了,赞
h
hive
土共对杨绛评价颇高一直都很追捧,可我一直觉得能跟土共同流合污的人,人品应该不怎么样。她讽刺张爱玲爱出风头,可张晚年明明可以在台湾过着镁光灯的生活,但偏要在美国平平静静度过晚年,死了N天后才被人发现,实在不懂这样的人怎么就爱出风头了??
对于张爱玲死要“奇装异服”/“旗袍”,这点真的无语了,张爱玲就因为这点,才早早逃到香港的,逃过了类似“老舍”的命运。
不过这世界也公平,杨绛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后代全部死绝了,这就是道德匹配其相应的下场。
catakiri 发表于 2020-10-10 05:02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才说出这样的话啊,至于吗
b
buzhidao2000
咦?好好的为什么要扯到偶像和护主上去?!! 这三个人我都不喜欢,所以不存在什么偶像和护主,而且你好象也没明白我在说啥。 楼上几位聪明的MM棒棒的,言简意赅,就是双标和先有结论再找理由。你们几个字就概括了,赞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23:22

我说的是“一堆人”,并没特指谁,不需要对号入座。
说起双标,认为苏的汉奸值是5,张的汉奸值是2,就不是双标了?就不是先有结论再找理由了?
替这些早已作古的名媛们纠结这些有的没的往事,没有必要,也无益处。

b
buzhidao2000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才说出这样的话啊,至于吗
hive 发表于 2020-10-10 23:28

嗯,这话说的是很蠢,毕竟张的结局在世人眼中看来好像不算什么特有福气的。 按这位层主的逻辑,岂非张的下场也是和她道德匹配的。
一个张,一个林,近年被神化严重,搞得要把同时期的其他名媛打翻在地才能衬托她们俩一样,也许这俩当事人自己回顾往事,都说不定会一笑泯恩仇,外人雾里看花,又何必如此呢。
临时工
既然上面层主问了,非常严谨的我来讲一下为什么苏青汉奸值为5,张为2 苏青是陈公博情妇,张是胡兰成情妇。陈公博是汉奸排名第二号人物,胡兰成连前二十都进不了,陈璧君排名第九。所以在汉奸老婆一项苏青得两分,张得一分。 苏青1943年在汪伪上海市政府任专员,并在古今杂志发"谈做官"一文颇有得色。张爱玲从末在汪伪政府任职。在这一项苏青独得一分。 苏青1943年十月,接受陈公博十万元支办"天地"杂志,是收了汪伪政府资金的。张爱玲只投稿,苏青既投稿又办刊,苏青在这项上得二分,张得一分。 我认为这个打分是公平的。 同是汉奸,受审的时候是有排名的,汪精卫独占头牌。 我这里只讲汉奸值这一点,不扩展到个人私德。若论个人人品私德是另外话题。
h
hive
哈哈,有可能喔,化求而不得的懊惱為藝術,也不失風雅呀。趙陳兩口子下場都非常慘,陳死於自殺,趙晚年精神失常,長期藥物成癮,98年去世,可想而知她晚年精神上的痛苦。其實三四十年代中國upper middle class知識份子的那個小圈子,文化沙龍裡大家互相judge,爭風吃醋、打筆仗全部是正常文藝生活的一部分,歐美文壇也是一樣,沒有誰因此失業失戀精神崩潰,和反右文革裏互相瘋狂傾軋、斗得你死我活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錢楊兩人嘴上刻薄,關鍵時刻並沒有陷構他人、落井下石的舉動,要說看人品,這才是真正看人品的時刻。
manoe 发表于 2020-10-10 09:51

爬了半天楼,最喜欢这条评论。谁也不是圣人,是人就有缺点有毛病,大节不亏就好了。文人相轻,自古历来如此,还是看作品吧。这些人的书都是在少年时代读的,对自身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批人的才华在今人中很少见了
另外,我不能同意因为现在有Google,钱钟书的记忆力就失去了价值。事实上即使有Google,博学的人还是比啥都要搜的人强许多,一个只是知识点的搜集,多数时候还是看过即忘,博学的人可以在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思想
临时工
我说的是“一堆人”,并没特指谁,不需要对号入座。
说起双标,认为苏的汉奸值是5,张的汉奸值是2,就不是双标了?就不是先有结论再找理由了?
替这些早已作古的名媛们纠结这些有的没的往事,没有必要,也无益处。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0-10-10 23:33

汉奸值打分我绝不双标,下面已详细回答了打分的标准,如有不服欢迎来战
g
gard
不喜欢杨绛。傍大款傍出来的才女。好意思酸张爱玲。
党首肯的才女,没一个有货的。有货的都禁干净了。
临时工
我说的是“一堆人”,并没特指谁,不需要对号入座。
说起双标,认为苏的汉奸值是5,张的汉奸值是2,就不是双标了?就不是先有结论再找理由了?
替这些早已作古的名媛们纠结这些有的没的往事,没有必要,也无益处。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0-10-10 23:33

闲着也是闲着,不做无聊之事 何以遣有涯之生
b
buzhidao2000
既然上面层主问了,非常严谨的我来讲一下为什么苏青汉奸值为5,张为2 苏青是陈公博情妇,张是胡兰成情妇。陈公博是汉奸排名第二号人物,胡兰成连前二十都进不了,陈璧君排名第九。所以在汉奸老婆一项苏青得两分,张得一分。 苏青1943年在汪伪上海市政府任专员,并在古今杂志发"谈做官"一文颇有得色。张爱玲从末在汪伪政府任职。在这一项苏青独得一分。 苏青1943年十月,接受陈公博十万元支办"天地"杂志,是收了汪伪政府资金的。张爱玲只投稿,苏青既投稿又办刊,苏青在这项上得二分,张得一分。 我认为这个打分是公平的。 同是汉奸,受审的时候是有排名的,汪精卫独占头牌。 我这里只讲汉奸值这一点,不扩展到个人私德。若论个人人品私德是另外话题。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23:42

苏青是陈公博情妇的实锤有多少?只有坊间传言吧,后来苏是绝不认这笔关系的,哈哈,你要说她是事后不认帐也行,反正相比于“现世安好”的实锤婚姻关系和“低到尘埃”的各种当事人自述往事,苏是陈情妇的真实性远比不上张是胡合法妻子的真实性,所以你以陈公博汉奸位份beat胡兰成,来为苏青加分,这个说法恐怕没啥说服力。
苏办《天地》拉稿,张投稿赚钱,张不光在苏的杂志上投稿,还在一系列日伪有染的杂志上投稿。由于张的文字声势逐渐鼎盛,远超苏的影响力,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你可以说后台操控,可大家看到的都是前台的表演,两个人在这个一点上完全是平手。
抗战结束后,苏和张虽然被骂为文化汉奸,都没有受到什么真正的惩罚,可见,社会体系对二者的评价是一致的。在司马文侦的《文化汉奸罪恶史》将张爱玲和苏青都列在其中,张爱玲名列前茅,所以,从某些人眼中看来,张恐怕文化汉奸的印象还更深一些。
综上所述,二者是半斤八两,哪里有什么5 cents and 2 cents的差距。
H
Heiniu
哈哈,有可能喔,化求而不得的懊惱為藝術,也不失風雅呀。趙陳兩口子下場都非常慘,陳死於自殺,趙晚年精神失常,長期藥物成癮,98年去世,可想而知她晚年精神上的痛苦。其實三四十年代中國upper middle class知識份子的那個小圈子,文化沙龍裡大家互相judge,爭風吃醋、打筆仗全部是正常文藝生活的一部分,歐美文壇也是一樣,沒有誰因此失業失戀精神崩潰,和反右文革裏互相瘋狂傾軋、斗得你死我活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錢楊兩人嘴上刻薄,關鍵時刻並沒有陷構他人、落井下石的舉動,要說看人品,這才是真正看人品的時刻。
manoe 发表于 2020-10-10 09:51

well said.
C
Chinese American
那个初恋真丑
j
jiajia2018
钱钟书对应的是谁啊 他如果是方鸿渐,那谁是孙柔嘉不一目了然么
lunchmm 发表于 2020-10-08 23:11

他和杨绛可不是怨偶。两个人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相爱,一生相知,不离不弃。完全不是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关系。
再说,钱钟书的性格也绝对不是方鸿渐。他聪明狡黠,高过方鸿渐太多了。
j
jiajia2018
问题是杨绛认为自己就是九分啊。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10-08 23:26

关键是在钱钟书的眼里是几分啊。我觉得在他眼里分不低。
j
jiajia2018
这倒是。我就是觉得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杨绛,也许是觉得她抢了自己的男神钱钟书:D
wcy19491983 发表于 2020-10-09 03:11

我也还是蛮喜欢她的。不知道为啥很多人觉得她尖刻狭隘。其实围城的文笔是非常促狭尖利的,但是大家不是都很喜欢嘛。
j
jiajia2018
回复 32楼DDee的帖子
钱是多么两面三刀的人啊,当着水晶的面夸张爱玲,背后又说因为知道水晶捧张才敷衍他的。杨这辈子更是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和老公立完美人设。等以后他们的书信可以完全公开的时候,一定可以知道他俩到底是什么人。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10-09 11:48

就是人啊。人该有会有的,他们都会有。
围城就是因为洞察这些人性,才让人觉得生动好看。钱就是洞察这些他自己周围的人的细节,写出来的。他里面多少也有一些他自己的自嘲。 作为作家,他是很诚实的。不过他极端聪明,什么都看的很透彻。
j
jiajia2018
林徽因要从建筑学上的贡献看, 不要把她当才女吧。 她和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wonderingkid 发表于 2020-10-09 13:04

林的成就努力,大概都因为她的容貌,和名人的花边,都被掩盖勒。大家爱看八卦的心比较重。古建筑是啥,对中国文化有啥重要性,who cares
我也是看了央视纪录片,才觉得老天,原来那么多八卦也有点太跑偏勒。会非常影响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客观的认知的。
j
jiajia2018
回复 51楼wonderingkid的帖子
Google时代,不需要渊博😄 所以我其实一直觉得钱钟书所谓的博闻强记的“才能”,在Google时代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大师能把高深的学问讲得通透,钱的学术著作都是恨不能让人越看越看不明白,管锥编有几个人看得下去。宗濮在东藏记里早就讽刺过他:
“钱明经忽发奇想,要试他一试,见孟先生并不发言,就试探着说:"尤先生刚从英国回来,外国东西是熟的了,又是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东西更熟,我看司空图《诗品》,清奇一节……"话未说完,尤甲仁便吟着"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把这节文字从头到尾背了一遍。明经点头道:"最后的'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我不太明白。说是清奇,可给人凄凉的意味,不知尤先生怎么看?"尤甲仁马上举出几家不同的看法,讲述很是清楚。姚秋尔面有得色。明经又问:"这几家的见解听说过,尤先生怎样看法?"尤甲仁微怔,说出来仍是清朝一位学者的看法。"所以说读书太多,脑子就不是自己的了,有些道理,这好像是叔本华的话"明经想着,还要再问。弗之道:"江先生主持中文系,最希望教师要有外国文学的底子,尤先生到这里正是生力军。"明经暗想连个自己的看法都提不出来,算什么生力军。 …… 这对夫妇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之上,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10-09 13:11

尖刻是好的文学的一种风格。张爱玲写的东西也很尖刻。这些文章,不尖刻,怎么行呢。
他们夫妇在生活重并不见得是刻薄的人。从钱钟书怎么给人借钱,他们如何对待生活里的其他人,大概可以得知一二。
毒黓
这倒是。我就是觉得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杨绛,也许是觉得她抢了自己的男神钱钟书:D
wcy19491983 发表于 2020-10-09 03:11

re哈哈哈我中学初看围城的时候确实是这么想的,君生我未生(现在回想太中二了)
j
jiajia2018
你说的没错,但我不认为杨的批判是基于政治立场,更多只不过是个人恩怨--张的政治立场是她能抓住的小辫子。而且杨和钱也并不是那种有强烈家国情怀,比较政治化的知识分子。
ps我不是任何人的粉。
Papyrus 发表于 2020-10-09 13:35

他们不政治化,但是家国情怀绝对是很重的
j
jiajia2018
看不出来她对苏青有好感。其实苏青的男人一点不比张爱玲少啊。也许因为苏青是单身母亲,比较惹人同情?
张爱玲的生活方式和性别理念领先于她的时代,被杨这样的老式淑女嫌弃一点也不奇怪。我喜欢杨绛的散文、钱钟书的小说和短文艺论文,张爱玲的小说散文。这三人都很才华横溢,他们的私人生活的价值观念一点也不影响我享受他们的作品。喜欢某个作家的作品就必须赞同他们的人品或者人生选择,这是很奇怪的思路。我不赞成杨绛对张爱玲的评价,但这不等于我必须否认杨绛自身的才华和成就,至于她本人或者她的同行是否有足够的女性魅力,那更是不相干的无聊话题。
manoe 发表于 2020-10-09 13:48

exactly。
张爱玲 杨绛我也都喜欢。不需要分高下,也不需要厚此薄彼。
j
jiajia2018
王朔自己的长篇就不怎么样。评论别人当然容易。我觉得干校六记写得很好,杨绛自己的成就不如老公,但她老公是行业顶尖水平啊,她怎么就不是成功职业女性了?普通女作家出版社报社随便混混,从来没出过书的多了去了,说她没成就,口气忒大。
manoe 发表于 2020-10-09 14:04

可不是。随便网上评论评论人太容易勒。
j
jiajia2018
这个楼里的讨论我都好喜欢。。
只羡鸳鸯不羡仙, 感觉杨和钱夫妇是文艺界难得的活得智慧,圆满,且长寿的一对。 想不出其它人来。
(比如从男性角度, 也许胡适和江冬秀也圆满, 但是从女性的角度我就是不觉得。)
Heiniu 发表于 2020-10-09 14:12

以及她们在文革里面的对待各种厄运的态度。真的是挺让人佩服的。
j
jiajia2018
赵萝蕤可不是nobody,货真价实的芝大博士,翻译家,也是很被捧的。钱穆说 “同事陈梦家,先以新文学名……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及是夫妇同来联大。其夫人长英国文学,勤读而多病。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也有个性,比如晚年有人问她陈梦家的情诗是不是当年写给她的,她说不是,是写给孙多慈的。并不营造神仙眷属人设,遮掩丈夫婚前爱过别的女人。(btw, 孙多慈是徐悲鸿蒋碧薇的小三)
顺便赵萝蕤不太欣赏钱钟书,
(赵萝蕤)又说起近来对某某的宣传大令人反感,“我只读了他的两本书,我就可以下结论说,他从骨子里渗透的都是英国十八世纪文学的冷嘲热讽。十七世纪如莎士比亚那样的博大精深他没有,十九世纪如拜伦雪莱那样的浪漫,那样的放浪无羁,他也没有,那种搞冷门也令人讨厌,小家子气。以前我总对我爱人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何必浪费在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耍小聪明,最没意思。”
水母 发表于 2020-10-09 22:41

作为读者,大家子气的我也爱,小家子气的一样也爱啊。大家气可以看到更广薄的世界。小家子气的可以看到贴地气的人生。都是生活里切切实实的存在。多少人爱看围城,为啥?这不过是钱钟书写来玩的东西,并不是他作为学者最厉害的作品。因为大家对里面POKE的东西都有多多少少经历过观察到过,会有很深切的共鸣。
j
jiajia2018
回复 101楼水母的帖子
看这段话“以前我总对我爱人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何必浪费在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耍小聪明,最没意思”,觉得赵大气聪慧。
MollyMom2016 发表于 2020-10-09 23:23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优越感么 
j
jiajia2018
這神邏輯.....那張愛玲也沒後代呀,中年窘迫,晚年孤絕,難道也是「道德匹配的下場」?我認為楊錢張三人都沒什麼道德問題,作品才華各有千秋。你這樣以「道德」為出發點的古怪評價,庸俗得連張愛玲都覺得尷尬。
manoe 发表于 2020-10-10 09:09

没错。拿杨绛白发人送黑发人后代断绝这样惨痛的事情来贬低她?CATKAKIRI这个low的也不是一般般了。
j
jiajia2018
有个东西叫运气,还有个东西叫性格。钱钟书能得到翻译毛选这个好差事和他身处北京有关系,而傅雷在上海,留学的是法国,当然论不到他。他那个性格也是个得罪人的。 钱之所以未遭大难,和他不出头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我人为他虽未人民鼓与呼,但也没有为虎作伥,也算难能可贵了。
chatchat 发表于 2020-10-10 14:20

他们就是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吧。不想搞事情,但是也并没有失去良知。遇到厄运了,默默忍受。
j
jiajia2018
哈哈,你果然很轴,数学公式代入了。不管是否同意你的观点,用数学公式来解析人的观点,很有创意的轴,真心赞一个。

这个论坛上讨论到当年这批名媛们的往事,就有一堆人跳出来护主,偶像是批评不得的,如果被批评了,大约其实是对方出于种种说不上台面的理由。 我前面已经说了:能不能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
张的汉奸往事,对此诟病的人多了去了,杨的说辞完全自洽。
至于你觉得参照物苏青为啥没被杨鄙视,OK,最简单直接的结论难道不是:杨立场不坚定,没有贯彻她的原则,对苏留了情面。(至于什么苏青的汉奸值是5, 张的汉奸值是2,这说法,哎,这俩后来被批为文化汉奸,她们在日伪政府时期的经历....看看同时期其他文人都在干什么,算啦,大姐就别说二姐了)
用苏做参照,来去考据杨对张喜恶背后的“隐秘”的心理,呃,这种曲里拐弯的做法,恰恰倒说明了太在乎杨对张的评价。 张自己对别人批评她汉奸瓜葛之事的反映,是沉默不语。因为张是聪明玲珑剔透的人,知道自己什么做的对,什么做的错,追求是什么,代价是什么。
说白了,后人好好欣赏她们的作品,好好的崇拜心中的偶像就可以了,这些名媛们的纠缠纠结,若她们地下有知,让她们自己去撕吧。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0-10-10 22:59

我也觉得这些大家提到的人里面都没有啥大奸大恶之人。在他们那个所处的时代,各种选择作为,多少都可以理解。人性各自不同, 何必苛责。
j
jiajia2018
爬了半天楼,最喜欢这条评论。谁也不是圣人,是人就有缺点有毛病,大节不亏就好了。文人相轻,自古历来如此,还是看作品吧。这些人的书都是在少年时代读的,对自身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批人的才华在今人中很少见了
另外,我不能同意因为现在有Google,钱钟书的记忆力就失去了价值。事实上即使有Google,博学的人还是比啥都要搜的人强许多,一个只是知识点的搜集,多数时候还是看过即忘,博学的人可以在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思想
hive 发表于 2020-10-10 23:43

RE  用现在有GOOGLE了就可以鄙视从前的有学问的人,实在有点可笑了
也就是因为现在有了GOOGLE,大家貌似都可以在网上随便搜搜就出口下笔成章了,太多人更不觉得有博闻强记的必要了。但其实真的做学问,还是需要自己真的会很多东西,包括记得很多东西。不是啥都可以去临时GOOGLE着做学问的吧
f
feifeiblue
既然上面层主问了,非常严谨的我来讲一下为什么苏青汉奸值为5,张为2 苏青是陈公博情妇,张是胡兰成情妇。陈公博是汉奸排名第二号人物,胡兰成连前二十都进不了,陈璧君排名第九。所以在汉奸老婆一项苏青得两分,张得一分。 苏青1943年在汪伪上海市政府任专员,并在古今杂志发"谈做官"一文颇有得色。张爱玲从末在汪伪政府任职。在这一项苏青独得一分。 苏青1943年十月,接受陈公博十万元支办"天地"杂志,是收了汪伪政府资金的。张爱玲只投稿,苏青既投稿又办刊,苏青在这项上得二分,张得一分。 我认为这个打分是公平的。 同是汉奸,受审的时候是有排名的,汪精卫独占头牌。 我这里只讲汉奸值这一点,不扩展到个人私德。若论个人人品私德是另外话题。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10-10 23:42

你太严谨了,加上上面那个公式,笑死我了。佩服之意。
g
genia
1979年出访美国时,有人谈起吴晗一家的悲惨遭遇,钱锺书忽然对着费孝通说:“你记得吗?吴晗在1957年‘反右’时期整起别人来不也一样地无情得很吗?”(余英时《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文化昆仑》第208页)

良心
igo 发表于 2020-10-09 19:51

钱心里还是很明白的, 郭沫若从未整过人, 但很多人却不喜欢甚至嘲笑他, 呵呵
小青龙
杨绛绝不可能是唐晓芙嘛,唐是别人追不上的,不会把自己老婆套上去,可能取一两个特点放她身上,不会更多了。杨绛嘛,觉得洗澡写的很精彩,但是读了一点我们仨,对她印象大大转变,矫情自恋的感觉,完全看不下去。
河边垂钓
回复 10楼咸鱼红烧肉的帖子
一白遮三丑,她皮肤白,衬着单眼皮别有韵味的,我以前有个苏州师姐就是这个长相,黑发飘飘,白皮细眼,北方人惊为天人,追的人排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