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隔壁楼也说半生缘,张爱玲到底在美国经历了什么

临时工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半生缘本来是十八春,张爱玲到美国后,去掉了十八春政治化的结局,改写了个结尾。原来是十八章,改了后结束在十七章。 其实十八春基本上也就结束在十七章,最后一章是大家去了东北。 比较一下两个版本的十七章结尾,我认为改写后的半生缘结尾很糟糕,简直让人怀疑张爱玲在美国倒底遭遇了什么(玩笑)
原来的版本,曼桢和世钧在许家重逢后,一起走出来,先是沉默的走,没话找话讲去东北的事,然后世钧提议去吃饭聊聊,正巧有家广东小馆,进去坐下,藤椅,描述了曼桢穿的格子衣服,两人都沒说话。曼桢拿菜单看,世钧注意她手上玻璃划伤的深深伤口,才讲起那段经历。之后两人很久都没说话。 "这许多年来使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改了以后的版本,两人在许家遇见,世钧说去吃饭,曼桢说不了要回家,世钧说去坐坐不吃也行,曼桢不置可否。进了馆子,先坐个卡座,后来世钧换了个包间,进去就抱住了,亲吻起来。还回忆一大段从前亲吻的事。然后曼桢问世钧"你幸福吗?"世钧说"我只要你幸福"。然后俩人哭起来。然后看到手上伤,讲故事。 最后,他在桌子上握着她的手,默然片刻,方微笑道:“好在现在见着你了,别的什么都好办。我下了决心了,没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让我去想办法。”曼桢不等他说完,已经像受不了痛苦似的,低声叫道:“你别说这话行不行?今天能见这一面,已经是……心里不知多痛快!”说着已是两行眼泪直流下来,低下头去抬起手背揩拭。
大家看完以后什么感想?曼桢和世钧本来是张爱玲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改的版本里怎么变成渣男和大妈出轨感觉?渣男还微笑,还下决心,大妈还"叫起来""心里不知多痛快!" 简直了…… 还有什么两行眼泪直流下来,完全是早期作为反例的白先勇式的低级写法。
首先,原来的版本两个人并没有哭。多年不见,以曼桢和世钧的性格,那种淡淡的凄凉,我以为不哭是正常的,哭了才是低级言情剧。 其次,曼桢也不是那么矫情的人,去吃饭坐坐聊聊,没必要假意推托。不是我喜欢的曼桢。 亲嘴,吻耳朵什么的更别提了,这是曼璐附体的曼桢。或者是为了迎合观众,要不就是作者自己心态变了。


 

🔥 最新回帖

l
lizissmiling
106 楼
半生缘本来是十八春,张爱玲到美国后,去掉了十八春政治化的结局,改写了个结尾。原来是十八章,改了后结束在十七章。 其实十八春基本上也就结束在十七章,最后一章是大家去了东北。 比较一下两个版本的十七章结尾,我认为改写后的半生缘结尾很糟糕,简直让人怀疑张爱玲在美国倒底遭遇了什么(玩笑)
原来的版本,曼桢和世钧在许家重逢后,一起走出来,先是沉默的走,没话找话讲去东北的事,然后世钧提议去吃饭聊聊,正巧有家广东小馆,进去坐下,藤椅,描述了曼桢穿的格子衣服,两人都沒说话。曼桢拿菜单看,世钧注意她手上玻璃划伤的深深伤口,才讲起那段经历。之后两人很久都没说话。 "这许多年来使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改了以后的版本,两人在许家遇见,世钧说去吃饭,曼桢说不了要回家,世钧说去坐坐不吃也行,曼桢不置可否。进了馆子,先坐个卡座,后来世钧换了个包间,进去就抱住了,亲吻起来。还回忆一大段从前亲吻的事。然后曼桢问世钧"你幸福吗?"世钧说"我只要你幸福"。然后俩人哭起来。然后看到手上伤,讲故事。 最后,他在桌子上握着她的手,默然片刻,方微笑道:“好在现在见着你了,别的什么都好办。我下了决心了,没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让我去想办法。”曼桢不等他说完,已经像受不了痛苦似的,低声叫道:“你别说这话行不行?今天能见这一面,已经是……心里不知多痛快!”说着已是两行眼泪直流下来,低下头去抬起手背揩拭。
大家看完以后什么感想?曼桢和世钧本来是张爱玲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改的版本里怎么变成渣男和大妈出轨感觉?渣男还微笑,还下决心,大妈还"叫起来""心里不知多痛快!" 简直了…… 还有什么两行眼泪直流下来,完全是早期作为反例的白先勇式的低级写法。
首先,原来的版本两个人并没有哭。多年不见,以曼桢和世钧的性格,那种淡淡的凄凉,我以为不哭是正常的,哭了才是低级言情剧。 其次,曼桢也不是那么矫情的人,去吃饭坐坐聊聊,没必要假意推托。不是我喜欢的曼桢。 亲嘴,吻耳朵什么的更别提了,这是曼璐附体的曼桢。或者是为了迎合观众,要不就是作者自己心态变了。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7 17:55

别的先不说,我也不喜欢白先勇,莫名不喜欢那种,没有原因
i
iloveGelato
105 楼
回复 98楼lctig的帖子
我第一次看十八春,看到最后那部分,简直有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感觉,假的。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迎合政治气氛加上的光明的尾巴。张爱玲当然不甘心,离开大陆以后就改回去了,把这尾巴去掉了,变成半生缘,这才是这部作品本来的模样。
b
blushpeony
104 楼
回复 95楼cathayet的帖子
他想走的也是旧式文人的路 可惜这条路在他那个时代实在是走不通 他写每一任女人 其实不过是他自己山路十八弯 每一弯碰到一个 谁也不是谁的港湾 走完这一弯 大家就拜拜 下一弯就是另一个了
m
manoe
103 楼
被他骗到手的这些女人可太惨了。纯利用啊。 想起那句话, 女人,女人, 你的名字叫弱者。
Heiniu 发表于 2020-09-28 20:22

不惨,除了乡下老婆,其他女人自己都活得好好的,该move on就move on了。这些女人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但他确实能满足她们的情感需要,至少在一段时间以内,有时也能在经济上扶助她们。女人是不是弱者,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临时工
102 楼
胡兰成瞎话张嘴就来,堪称渣男标本。也不是所有女的都吃他那一套,也有很烦他的。他在温州当教员时学校女生叫他红头苍蝇。我很讨厌他的文字和书法,感觉都如其人,虚浮造作,徒有其表,有名无实。

 

🛋️ 沙发板凳

k
kindaichi
她在美国和赖雅认识结婚。赖雅大她很多岁,后期又生病需要她照顾,后来又过世了她又一个人住。感觉她在美国这段婚姻看客观条件(老公大龄、生病、两人也钱不多),不怎么样。不过她那个时代能移民美国,已经很好了,选择也不多。好像后来她妈把古董遗产留给她,她的作品又被重新介绍到华人世界,她的出版商帮她运作出书拿版税后生活才更好起来的。
临时工
她在美国和赖雅认识结婚。赖雅大她很多岁,后期又生病需要她照顾,后来又过世了她又一个人住。感觉她在美国这段婚姻看客观条件(老公大龄、生病、两人也钱不多),不怎么样。不过她那个时代能移民美国,已经很好了,选择也不多。好像后来她妈把古董遗产留给她,她的作品又被重新介绍到华人世界,她的出版商帮她运作出书拿版税后生活才更好起来的。
kindaichi 发表于 2020-09-27 18:02

我开玩笑的,知道她的经历,只是感觉写作水平大幅下降。或者更直面人生的龌龊......
k
kindaichi
不过作家生活太舒适优越,可能就写不出深刻戏剧性的作品。张爱玲作品中的冷静甚至被批冷漠,也有部分是因为她受个人生活影响,本身的人生观、性子如此吧。 她晚年好像几乎闭门谢客什么人都不见,除了极少部分出版商、学者和她的资深粉丝。
k
kindaichi
回复 3楼临时工的帖子
抱歉,开始没看明白你是这个意思。你真是她的书迷,会比较不同版本差异。厉害了。
看你头像,我也觉得郑业成演的顾逢恩很帅!他在《别云间》演小顾将军完全不笑了,和前期盼若两人。
临时工
回复 4楼kindaichi的帖子
貌似好的作品都在五一年以前,此后不但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感觉连文字都粗糙了(详见上面举例)。也许是当爱好变成了生计,不得己,挺可惜
s
somuch
张内心还是很高傲的,但是应该说一辈子也没过到她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吧。 来美后的生活其实也很不如意的。 有时想想上天给了她一般人难有的才情和名望,其它地方就不会太圆满。
q
qqfen
写作对于张爱玲一直都是生计,但的确她的光彩都留在了四十年代。
临时工
回复 3楼临时工的帖子
抱歉,开始没看明白你是这个意思。你真是她的书迷,会比较不同版本差异。厉害了。
看你头像,我也觉得郑业成演的顾逢恩很帅!他在《别云间》演小顾将军完全不笑了,和前期盼若两人。
kindaichi 发表于 2020-09-27 18:10

握手。:)别云间出来了,可惜小顾将军戏份不多,虽然粘了胡子,看起来还是比较稚气。在离人心上里就很成熟了。
焱焱
从香港回上海以字为生的那段日子是她生命的高光期,恣意飞扬,所有的好作品都出自那段时期,离开了上海,似乎她的人生和作品都黯然失色了。
a
artdong

张爱玲后期在美国的婚姻,是很典型的女人经历渣男之后对男人彻底放弃的 any man would do 婚姻。

临时工
谢谢楼上各位回帖,恕我偷懒不一一回了。 我主要是感慨岁月摧残人心,按歪哥的话说贵在真诚,难道真实的状况就是久别重逢饱经磨难的恋人一见面先假客气一下然后马上抱住亲嘴,然后问钱够𣎴够用。也许这才是真诚和真实,可是太残酷太不美了。
或者可以这样看,十八春版本里是三十多岁的久别重逢。半生缘版本是四五十岁的
焱焱

很典型的经历渣男之后对男人彻底放弃的 any man would do 婚姻。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18:30

和胡兰成燃烧了回,后又被桑弧伤了回。如果先碰到桑弧,其实他俩满登对的,也许成就一段姻缘了,桑弧家里不就是不满意她和汉奸有一腿嘛。
b
blushpeony
回复 1楼临时工的帖子
我觉得是她本来深受古典影响 (跟后期相比) 所以有种欲语还休的风格 好像一切尽在不言中 后来到了美国 发现大家一口一个 i love you 抱起来就是说句吃饭了吗 于是她就换了个方式说吃饭了吗
临时工
回复 1楼临时工的帖子
我觉得是她本来深受古典影响 (跟后期相比) 所以有种欲语还休的风格 好像一切尽在不言中 后来到了美国 发现大家一口一个 i love you 抱起来就是说句吃饭了吗 于是她就换了个方式说吃饭了吗
blushpeony 发表于 2020-09-27 18:47

是吧?风格突变简单粗暴直奔主题了....哈哈哈。美国令人粗糙
B
Biden
还好吧, 幸亏她逃到了香港和美国
要是她继续呆在中国大陆, 一个个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  我估计她都活不到 文化大革命!!
国内50, 60,70 年代的政治运动太激烈了!!

B
Biden
从香港回上海以字为生的那段日子是她生命的高光期,恣意飞扬,所有的好作品都出自那段时期,离开了上海,似乎她的人生和作品都黯然失色了。
焱焱 发表于 2020-09-27 18:23


她这种小资要是继续呆在上海,
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哈哈哈哈
各种政治运动, 我估计她要给红小兵们批死了!!

a
artdong
和胡兰成燃烧了回,后又被桑弧伤了回。如果先碰到桑弧,其实他俩满登对的,也许成就一段姻缘了,桑弧家里不就是不满意她和汉奸有一腿嘛。
焱焱 发表于 2020-09-27 18:38


她的小团圆,真是 cry of a bleeding heart 啊。
y
yykk913
她非常非常聪明 解放后及时察觉到了诡异的氛围 及时跑出来了 得以善终
B
Biden
她非常非常聪明 解放后及时察觉到了诡异的氛围 及时跑出来了 得以善终
yykk913 发表于 2020-09-27 18:59


如果她不逃出中共的魔爪
真不知道 在那么多的政治运动里, 会把她整成什么 
她根本不是江青大妈的对手吧?
B
Biden
她非常非常聪明 解放后及时察觉到了诡异的氛围 及时跑出来了 得以善终
yykk913 发表于 2020-09-27 18:59

极其极其聪明的女生
要是呆到 50年代末期, 就很危险了
b
blushpeony
回复 15楼临时工的帖子
lol 前面是开个玩笑啊 不过我觉得这个改变还好 因为一个有情的人要怎样淡漠 这个表现其实可能会随着作家本身经历而变化 就说后来的 也许张爱是觉得曼春回避去吃饭 就是因为她知道去吃饭了 就克制不住了 于是她推脱了 但真要去了 这份情 和与那份情共存的时光就避无可避的回来了 真情流露好与不好 这个见仁见智 但是这小说还是个有真情的小说 曼春他们到底相爱过 挣扎过 所以不是个真的凉薄的小说 不像她的其他小说那是没爱过的
b
blushpeony
还有一个就是 原先张爱未必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相逢 于是觉得在那种时刻可以淡淡的处理 经历了50年代取道香港出逃美国 经历了在美国的挣扎 再回头看如果能够和少年时代有感情的人相逢 会怎样呢 那时候的张爱 也许觉得再淡淡的人可能都难以避免把这一路艰难轻描淡写 再遇到了那个人 他知道你原来的人生 他知道你现在的人生 也许世上就这么一个人能如此了 怎么能忍得住呢 跟他抱在一起 也许就跟自己的旧时光抱在了一起
b
baobao557
谢谢楼上各位回帖,恕我偷懒不一一回了。 我主要是感慨岁月摧残人心,按歪哥的话说贵在真诚,难道真实的状况就是久别重逢饱经磨难的恋人一见面先假客气一下然后马上抱住亲嘴,然后问钱够𣎴够用。也许这才是真诚和真实,可是太残酷太不美了。
或者可以这样看,十八春版本里是三十多岁的久别重逢。半生缘版本是四五十岁的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7 18:31

楼主这个问题,我在当年刚看书和电影的时候也有过类似想法哈。我当时年轻,也觉得,已经是回不去的状态,见了面那么亲热,亲热过后又能怎样呢?格调就下去了。我理想中的重逢应该是拜伦的春逝那样: If I should meet thee 若我会见到你, After long years, 事隔经年。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我如何问候你, With silence and tears. 以眼泪,以沉默。 ——George Gordon Byron
但是,现在人到中年了,经历也多了,发现真实情况下,这样的重逢固然唯美,但是见面抱着痛哭一场也是很接地气很真实的。张以文笔犀利著称,或许她就是要写出他俩中年后的烟火气吧,不会像少年时期那样唯美了。我一个堂姐,去年回国无意重逢到20年前刻骨铭心的前男友,当年因为各种误会也好赌气也好,反正各种阴差阳错分手了, 见面后一边说清了这些,一边两人抱头痛哭。后来堂姐回来后还大病了一场,足足两三个月才缓过来了。堂姐这些年一直对这个初恋的前男友耿耿于怀,后来的感情经历也一直受这段感情影响,所以真见面了,爆发一下而不是淡淡地略过,我觉得也挺正常的。
临时工
还有一个就是 原先张爱未必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相逢 于是觉得在那种时刻可以淡淡的处理 经历了50年代取道香港出逃美国 经历了在美国的挣扎 再回头看如果能够和少年时代有感情的人相逢 会怎样呢 那时候的张爱 也许觉得再淡淡的人可能都难以避免把这一路艰难轻描淡写 再遇到了那个人 他知道你原来的人生 他知道你现在的人生 也许世上就这么一个人能如此了 怎么能忍得住呢 跟他抱在一起 也许就跟自己的旧时光抱在了一起
blushpeony 发表于 2020-09-27 19:10

你写得真好,谢谢这么有意义的探讨。我也想随着生活经历的变化,我们自己在处理感情处理重逢和分别的时候可能会和年轻时不一样。都是真实的人生吧……
b
baobao557
是吧?风格突变简单粗暴直奔主题了....哈哈哈。美国令人粗糙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7 18:49

这个令我想起亦舒的文笔变化。当年在香港时期写的文,基本上就是讲情,你到底爱不爱,怎么爱,爱多久,爱到什么程度。。。。但是几乎从不涉及情色ooxx描写。就是含蓄的,上床过夜都是一笔带过,写的都是两人的心情,环境氛围等等。结果后期尤其近些年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移民加拿大的缘故,好几个故事,那满满的荷尔蒙都要溢出字里行间了,好几个男主都是汗毛浓密行走的荷尔蒙那种,然后女主欲望满满。真是看得吓坏人,那些穿白衬衣卡其裤的家明们一去不复返了。
临时工
楼主这个问题,我在当年刚看书和电影的时候也有过类似想法哈。我当时年轻,也觉得,已经是回不去的状态,见了面那么亲热,亲热过后又能怎样呢?格调就下去了。我理想中的重逢应该是拜伦的春逝那样: If I should meet thee 若我会见到你, After long years, 事隔经年。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我如何问候你, With silence and tears. 以眼泪,以沉默。 ——George Gordon Byron
但是,现在人到中年了,经历也多了,发现真实情况下,这样的重逢固然唯美,但是见面抱着痛哭一场也是很接地气很真实的。张以文笔犀利著称,或许她就是要写出他俩中年后的烟火气吧,不会像少年时期那样唯美了。我一个堂姐,去年回国无意重逢到20年前刻骨铭心的前男友,当年因为各种误会也好赌气也好,反正各种阴差阳错分手了, 见面后一边说清了这些,一边两人抱头痛哭。后来堂姐回来后还大病了一场,足足两三个月才缓过来了。堂姐这些年一直对这个初恋的前男友耿耿于怀,后来的感情经历也一直受这段感情影响,所以真见面了,爆发一下而不是淡淡地略过,我觉得也挺正常的。
baobao557 发表于 2020-09-27 19:16

是啊,但是从唯美的少年变成聒噪油腻的中年,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其实拥抱甚至亲吻我都可以,主要接受不了世钧最后一段里"微笑"说要想办法挽回。怎么挽回,回去离婚?他不是这么轻佻的人呀。还有叔惠也变成一个软饭男。
主人公都变成了我不那么喜欢的人了……
临时工
这个令我想起亦舒的文笔变化。当年在香港时期写的文,基本上就是讲情,你到底爱不爱,怎么爱,爱多久,爱到什么程度。。。。但是几乎从不涉及情色ooxx描写。就是含蓄的,上床过夜都是一笔带过,写的都是两人的心情,环境氛围等等。结果后期尤其近些年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移民加拿大的缘故,好几个故事,那满满的荷尔蒙都要溢出字里行间了,好几个男主都是汗毛浓密行走的荷尔蒙那种,然后女主欲望满满。真是看得吓坏人,那些穿白衬衣卡其裤的家明们一去不复返了。
baobao557 发表于 2020-09-27 19:25

不光是亦舒,也老一辈作家於梨华晚年的作品也充满荷尔蒙直白得吓人...... 倒是非常诚实。 也可能年纪大了放开了也看开了,人生不过吃睡这几件事而已……
m
manoe
回复 4楼kindaichi的帖子
貌似好的作品都在五一年以前,此后不但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感觉连文字都粗糙了(详见上面举例)。也许是当爱好变成了生计,不得己,挺可惜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7 18:11

我觉得小团圆的文字就不错啊,色戒也是后期作品吧?经济状态不佳,照顾瘫痪在床的赖雅,肯定对创作状态有影响的。那年代又没有网络,不能远程交流,不然她中年以后也不至于那么孤绝。独居久了的人,工作效率和思维敏锐度都会受影响,再聪明内向的人,也还是需要一些高质量的同行交流和读者反馈的。
b
baobao557
是啊,但是从唯美的少年变成聒噪油腻的中年,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其实拥抱甚至亲吻我都可以,主要接受不了世钧最后一段里"微笑"说要想办法挽回。怎么挽回,回去离婚?他不是这么轻佻的人呀。还有叔惠也变成一个软饭男。
主人公都变成了我不那么喜欢的人了……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7 19:30

不是的,就是因为爆发了一下,人一下子像穿越了回去,想法不受控制的应激反应,所以当下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过后冷静下来就知道不可能了。我堂姐也跟我说,他们当时抱头痛哭,简直是把过去20年的爱和恨都翻涌出来了。男的也边哭边说我们这次一定要在一起好不好,她心里也是又甜蜜又痛,恨不能时间凝固就停留在这一刻,死了也罢。哭完冷静下来后也知道事不可为,两人都有家庭孩子,又不在一个国家。所以堂姐回来又病了几个月才走出来了。情就是这样极具摧毁性,尤其经过那么多年的压抑痛苦,在爆发那一刻确实没有理智可言的。当然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双方目前的伴侣感情都一般的前提下。
m
manoe

张爱玲后期在美国的婚姻,是很典型的女人经历渣男之后对男人彻底放弃的 any man would do 婚姻。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18:30

赖雅可不是any man,他很有才华的,人品也比胡兰成decent多了,就是年纪太大。虽然经济上他拖累了张爱玲,在感情上他其实给张爱玲很大的宽慰和安全感。张爱玲致死都以赖雅夫人自号,可见两人感情不错。
二向箔
这个令我想起亦舒的文笔变化。当年在香港时期写的文,基本上就是讲情,你到底爱不爱,怎么爱,爱多久,爱到什么程度。。。。但是几乎从不涉及情色ooxx描写。就是含蓄的,上床过夜都是一笔带过,写的都是两人的心情,环境氛围等等。结果后期尤其近些年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移民加拿大的缘故,好几个故事,那满满的荷尔蒙都要溢出字里行间了,好几个男主都是汗毛浓密行走的荷尔蒙那种,然后女主欲望满满。真是看得吓坏人,那些穿白衬衣卡其裤的家明们一去不复返了。
baobao557 发表于 2020-09-27 19:25

哈哈哈,穿卡其裤的家明们,写的太好玩了
你怎么看

张爱玲后期在美国的婚姻,是很典型的女人经历渣男之后对男人彻底放弃的 any man would do 婚姻。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18:30

其实莱雅跟她挺登对的,就是穷了点
p
pop
.
a
artdong
其实莱雅跟她挺登对的,就是穷了点
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20-09-27 19:48


俺是张迷,特别不能接受这个比她大近三十岁的老头子,张爱玲 can do so much better。
但是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旁人也不好说啥的。


B
Biden
其实莱雅跟她挺登对的,就是穷了点
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20-09-27 19:48


这个人怎么这么穷啊??

B
Biden
其实莱雅跟她挺登对的,就是穷了点
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20-09-27 19:48

美国的社会救济体系太差太差了.
感觉这种文学类的女生男生应该住在北欧,德语国家吧.
起码生活保障没啥问题啊.
美国的社会救济和福利实在太差了.

B
Biden

俺是张迷,特别不能接受这个比她大近三十岁的老头子,张爱玲 can do so much better。
但是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旁人也不好说啥的。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20:09


50-60年代的西方社会流行金发美女吧?
我记得 50,60年代的美国电影里, 很少能看见亚洲人的影子.
基本全是金发美女.

估计当年亚洲人在欧美国家生活很难很难.

a
artdong

50-60年代的西方社会流行金发美女吧?
我记得 50,60年代的美国电影里, 很少能看见亚洲人的影子.
基本全是金发美女.

估计当年亚洲人在欧美国家生活很难很难.


Biden 发表于 2020-09-27 20:17


这个的确。
俺觉得现在的亚洲女性择偶地位还是比张爱玲那时候高了很多的。
.
.Cheers.
极其极其聪明的女生
要是呆到 50年代末期, 就很危险了

Biden 发表于 2020-09-27 19:03

有的人觉得她的作品过于尖锐的,她其实是在告诉你对什么应该放弃幻想,这份敏锐救了她,那时候有多少还是搞政治的老手都没有这份敏锐。
B
Biden

这个的确。
俺觉得现在的亚洲女性择偶地位还是比张爱玲那时候高了很多的。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20:24

50--60 年代, 估计中国人在西方国家很奇怪吧.
看 50,60年代的电影,几乎全是金发美女.
中国人的形象都是什么福满多之类的,很可怕的.
B
Biden
有的人觉得她的作品过于尖锐的,她其实是在告诉你对什么应该放弃幻想,这份敏锐救了她,那时候有多少还是搞政治的老手都没有这份敏锐。
.Cheers. 发表于 2020-09-27 20:25

她要是继续呆在红色中国的话,
估计后果是资产全部没收, 抄家,批斗, 打成反革命分子,黑五类,资产阶级的买国贼之类的
估计要关进牛棚,天天批斗到底
i
iloveGelato
看赖雅日记,他身体还算健康的时候两个人还是蛮愉快的,一起看电影,买东西,谈论喜欢的文学作品什么的。张爱玲选择伴侣总是注重谈得来而不太考虑年龄经济条件这些实际情况,所以难免要吃点苦头。半生缘其实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才作品,是借用了普利策奖作家J.P.Marquand的H.M. Pulham, Esquire那本书, 结尾那句 “darling , we can't go back。” 显然也给了张爱玲灵感。他们还在香港见过面,显然张很喜欢这部小说。
临时工
看赖雅日记,他身体还算健康的时候两个人还是蛮愉快的,一起看电影,买东西,谈论喜欢的文学作品什么的。张爱玲选择伴侣总是注重谈得来而不太考虑年龄经济条件这些实际情况,所以难免要吃点苦头。半生缘其实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才作品,是借用了普利策奖作家J.P.Marquand的H.M. Pulham, Esquire那本书, 结尾那句 “darling , we can't go back。” 显然也给了张爱玲灵感。他们还在香港见过面,显然张很喜欢这部小说。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09-27 20:51

谢谢介绍,以后有机会把这书找来看看
i
iloveGelato
有的人觉得她的作品过于尖锐的,她其实是在告诉你对什么应该放弃幻想,这份敏锐救了她,那时候有多少还是搞政治的老手都没有这份敏锐。
.Cheers. 发表于 2020-09-27 20:25

她这个人不喜欢为外物所束缚的性格也帮了她,她后来在美国也说过幸亏自己不爱买书,不然就像某某为了一大堆藏书被迫留在大陆。其实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张爱玲早就身体力行了,以前在上海时她也很少买书,借的书也是看完马上还回去,不喜欢添置东西。在美国,一个专业作家,连书桌也没有,就在箱子上写。
l
luming
她在美国和赖雅认识结婚。赖雅大她很多岁,后期又生病需要她照顾,后来又过世了她又一个人住。感觉她在美国这段婚姻看客观条件(老公大龄、生病、两人也钱不多),不怎么样。不过她那个时代能移民美国,已经很好了,选择也不多。好像后来她妈把古董遗产留给她,她的作品又被重新介绍到华人世界,她的出版商帮她运作出书拿版税后生活才更好起来的。
kindaichi 发表于 2020-09-27 18:02

她是因为当年美国的一个难民法案申请来的,到美国也很难以英文写作生活。后来主要是夏志清帮忙张爱玲很多,帮她谈作品在台湾出版,推荐她工作(但是张爱玲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工作几年就没有再继续),稿费版权费是她主要生活来源。
l
luming
从香港回上海以字为生的那段日子是她生命的高光期,恣意飞扬,所有的好作品都出自那段时期,离开了上海,似乎她的人生和作品都黯然失色了。
焱焱 发表于 2020-09-27 18:23

她在美国离开了那个环境就很难写了。 但是她后期的学术研究还不错,翻译海上花,写红楼梦魇,都是文学史上很重要的贡献。
m
manoe

俺是张迷,特别不能接受这个比她大近三十岁的老头子,张爱玲 can do so much better。
但是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旁人也不好说啥的。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20:09

我觉得她有点恋父情结,就是喜欢年纪大的,几任男友只有桑弧年貌相当,她又自卑觉得拿不住。作家的圈子小,能遇到志趣相投的就不错了。
i
iloveGelato
她是因为当年美国的一个难民法案申请来的,到美国也很难以英文写作生活。后来主要是夏志清帮忙张爱玲很多,帮她谈作品在台湾出版,推荐她工作(但是张爱玲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工作几年就没有再继续),稿费版权费是她主要生活来源。
luming 发表于 2020-09-27 21:01

后来她在台湾重新走红,拿到的版税什么的足够她不用工作也衣食无忧了,去世时账户里还20多万刀呢,比好多美国人强多了。
赖雅是个真正的白左,对中国和当时中国的文革有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想象,张爱玲嘲笑他,告诉他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她看西方的江青传记把江青塑造成女权主义者也觉得很好笑。
m
manoe
她是因为当年美国的一个难民法案申请来的,到美国也很难以英文写作生活。后来主要是夏志清帮忙张爱玲很多,帮她谈作品在台湾出版,推荐她工作(但是张爱玲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工作几年就没有再继续),稿费版权费是她主要生活来源。
luming 发表于 2020-09-27 21:01

她主要吃亏在没有正规学历(因为战争港大没毕业),没法在大学教书。夏志清给她推荐的研究所领导对她有点苛刻,也不了解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尽指派一些跟反共情报收集有关的文字杂务给她,对她也很不客气,混不下去了才离开。张爱玲是不太social,但年轻时也并不是很难处的人,就是挫折多了以后越来越敏感。她在上海的时候还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和桑弧交往的时候。桑弧和她最般配,错过了甚为可惜。
m
manoe
后来她在台湾重新走红,拿到的版税什么的足够她不用工作也衣食无忧了,去世时账户里还20多万刀呢,比好多美国人强多了。
赖雅是个真正的白左,对中国和当时中国的文革有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想象,张爱玲嘲笑他,告诉他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她看西方的江青传记把江青塑造成女权主义者也觉得很好笑。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09-27 21:09

白左天真,但人品往往不错。想想老奸巨猾的胡兰成....
m
manoe
她这个人不喜欢为外物所束缚的性格也帮了她,她后来在美国也说过幸亏自己不爱买书,不然就像某某为了一大堆藏书被迫留在大陆。其实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张爱玲早就身体力行了,以前在上海时她也很少买书,借的书也是看完马上还回去,不喜欢添置东西。在美国,一个专业作家,连书桌也没有,就在箱子上写。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09-27 20:56

她在散文里可是说自己有恋物癖呢。不爱买书,衣服可不少。后来在美国经济状况不行又居无定所老搬家才“极简”了。
l
luming
后来她在台湾重新走红,拿到的版税什么的足够她不用工作也衣食无忧了,去世时账户里还20多万刀呢,比好多美国人强多了。
赖雅是个真正的白左,对中国和当时中国的文革有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想象,张爱玲嘲笑他,告诉他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她看西方的江青传记把江青塑造成女权主义者也觉得很好笑。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09-27 21:09

她给夏志清的信里有提到过非常感谢,说稿费版权费一年几千块是主要生活来源。那时一年几千的确也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刚来那几年困难一点。后来还要照顾赖雅。
l
luming
她主要吃亏在没有正规学历(因为战争港大没毕业),没法在大学教书。夏志清给她推荐的研究所领导对她有点苛刻,也不了解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尽指派一些跟反共情报收集有关的文字杂务给她,对她也很不客气,混不下去了才离开。张爱玲是不太social,但年轻时也并不是很难处的人,就是挫折多了以后越来越敏感。她在上海的时候还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和桑弧交往的时候。桑弧和她最般配,错过了甚为可惜。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1:16

嗯她在美国还给胡适写过信。读过她写的回忆胡适,写的蛮感人的,惺惺相惜,天涯沦落的感觉。不过胡适后来就去台湾了。。。。
l
littletiger2013
亦舒比张爱玲差远了 而且张是冷漠 亦舒感觉就是个mean 女人
i
iloveGelato
她在散文里可是说自己有恋物癖呢。不爱买书,衣服可不少。后来在美国经济状况不行又居无定所老搬家才“极简”了。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1:22

她的恋物癖是热爱和欣赏物质世界,但不是要占有物质,好看的料子她也只是欣赏一下而已啊,不是非要买来。做衣服她自己也说过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好衣服穿所以过了把瘾,穿过也就算了。
m
manoe
嗯她在美国还给胡适写过信。读过她写的回忆胡适,写的蛮感人的,惺惺相惜,天涯沦落的感觉。不过胡适后来就去台湾了。。。。
luming 发表于 2020-09-27 21:26

她就是被胡兰成连累了一辈子,背着汉奸老婆的名头,怕被华人judge,不然她离开大陆后可以去台湾定居,或者留在香港新加坡一类华文媒体多的地方,写写专栏剧本之类的,日子好过多了。美国市场完全不懂得欣赏她。其实她英文不错,就是题材和风格不对美国市场的胃口。
你怎么看
从香港回上海以字为生的那段日子是她生命的高光期,恣意飞扬,所有的好作品都出自那段时期,离开了上海,似乎她的人生和作品都黯然失色了。
焱焱 发表于 2020-09-27 18:23

确实,上海是她的沃土
i
iloveGelato
亦舒比张爱玲差远了 而且张是冷漠 亦舒感觉就是个mean 女人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0-09-27 21:27

但亦舒说过自己受张爱玲影响。亦舒也不算mean吧,她们都是非常个人主义的人,不会被外界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亦舒要说也挺敏锐啊,97年前就移民加拿大定居温哥华了,那时候房价也比现在便宜,安居乐业养闺女,不用趟现在香港的浑水。
l
luming
她就是被胡兰成连累了一辈子,背着汉奸老婆的名头,怕被华人judge,不然她离开大陆后可以去台湾定居,或者留在香港新加坡一类华文媒体多的地方,写写专栏剧本之类的,日子好过多了。美国市场完全不懂得欣赏她。其实她英文不错,就是题材和风格不对美国市场的胃口。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1:30

同时胡兰成在日本过的心安理得,后来还好意思写书回忆她。胡兰成真正是人品卑下的小人。
m
manoe
同时胡兰成在日本过的心安理得,后来还好意思写书回忆她。胡兰成真正是人品卑下的小人。
luming 发表于 2020-09-27 21:38

自恋狂都是这样的。奇怪的是台湾作家朱天心朱天文姐妹俩特别迷恋他,小团圆出版以后都还为他辩护,觉得张爱玲不该自曝隐私不体面。这姐妹俩为啥那么崇拜他啊?他在台湾教书的时候都是老头子了,能有什么魅力?也不觉得他有盖世才华呀?
i
iloveGelato
自恋狂都是这样的。奇怪的是台湾作家朱天心朱天文姐妹俩特别迷恋他,小团圆出版以后都还为他辩护,觉得张爱玲不该自曝隐私不体面。这姐妹俩为啥那么崇拜他啊?他在台湾教书的时候都是老头子了,能有什么魅力?也不觉得他有盖世才华呀?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2:00

所以胡兰成死的时候她给友人的信里表示很开心,而且收到这人死讯的同时还收到版税支票,双喜临门😄
你怎么看
自恋狂都是这样的。奇怪的是台湾作家朱天心朱天文姐妹俩特别迷恋他,小团圆出版以后都还为他辩护,觉得张爱玲不该自曝隐私不体面。这姐妹俩为啥那么崇拜他啊?他在台湾教书的时候都是老头子了,能有什么魅力?也不觉得他有盖世才华呀?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2:00

有些才华是一定的
b
blushpeony
回复 61楼manoe的帖子
他确实才华横溢 如果不谈人品 就从我能找到的几本书读来 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 哎 我是胡兰成和张爱的双粉 这也真是没谁了
J
JBJ17
我只读过胡兰成一篇文章。内容是什么,我忘了,因为当时就没太看懂。觉得好像和我学过的汉语不太一样。我知道刚刚推广白话文时很多作家都有一点,但他的特别难懂。
A
Augustblue
回复 61楼manoe的帖子
他确实才华横溢 如果不谈人品 就从我能找到的几本书读来 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 哎 我是胡兰成和张爱的双粉 这也真是没谁了
blushpeony 发表于 2020-09-27 22:23

胡兰成文笔蛮好的。
b
brownsugar
她怎么来美国了呢?其实去台湾或者香港可能更好
水母
她就是被胡兰成连累了一辈子,背着汉奸老婆的名头,怕被华人judge,不然她离开大陆后可以去台湾定居,或者留在香港新加坡一类华文媒体多的地方,写写专栏剧本之类的,日子好过多了。美国市场完全不懂得欣赏她。其实她英文不错,就是题材和风格不对美国市场的胃口。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1:30

她在美国也依然在给香港写电影剧本。生活上她确实是受到赖雅拖累,年纪大了身体很差,看病费钱,还要看护,如果是她一个人物质上不会太困窘的。
m
manoe
回复 61楼manoe的帖子
他确实才华横溢 如果不谈人品 就从我能找到的几本书读来 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 哎 我是胡兰成和张爱的双粉 这也真是没谁了
blushpeony 发表于 2020-09-27 22:23

我觉得他的文字不好,喜欢生造词汇,古怪浮夸,没有内在的韵律和逻辑,不流畅。不过外在形式有一点古韵,乍一看比较stylish。胡兰成最大的才华大概是拍马屁,哈哈。需要的时候,他很懂得如何赞美女人,肉麻但是听起来真诚的恭维话一套一套的,尤其是对文学女青年,让女人觉得被理解被仰慕,这一点在中国男人里太稀有了,欧美男人里多一些。
i
iloveGelato
她怎么来美国了呢?其实去台湾或者香港可能更好
brownsugar 发表于 2020-09-27 22:31

她自己说过,即使逃到香港都不放心呢,一定要远远躲到美国去,离开华人世界。
.
.Cheers.
回复 61楼manoe的帖子
他确实才华横溢 如果不谈人品 就从我能找到的几本书读来 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 哎 我是胡兰成和张爱的双粉 这也真是没谁了
blushpeony 发表于 2020-09-27 22:23

《今生今世》是胡的吧,文采一般,就记得他用张爱玲赞扬他的话来反证他自己有才,也是让人无语。
q
qqfen
和胡兰成的关系让她在华人世界很难立足。否则选香港或台湾定居对她的下半生更有益处,她的英语很好的,但美国不是她的土壤。
b
blushpeony
回复 71楼.Cheers.的帖子
是他的 还有山河岁月 我还满喜欢那股 面上烈火烹油 鲜花着锦 内里啥都留不住的劲
C
Confuse
自恋狂都是这样的。奇怪的是台湾作家朱天心朱天文姐妹俩特别迷恋他,小团圆出版以后都还为他辩护,觉得张爱玲不该自曝隐私不体面。这姐妹俩为啥那么崇拜他啊?他在台湾教书的时候都是老头子了,能有什么魅力?也不觉得他有盖世才华呀?
manoe 发表于 2020-09-27 22:00

超级会夸人,而且用的都是诗词典故。看过朱天文写的回忆,她们一个动静,老头子都能吟出应景又捧人的诗。把小女孩的心都甜透了。
m
moennigk
爱玲在美国的生活,想了解可以读一本书叫《花落·张爱玲在美国四十年》 读了就知道,她的性格与心气,对于创作的执着,以及对于人与人亲密关系的悲观 读没有在大陆出版的作品比如《秧歌》,就知道如果她在国内继续呆下去连命都没有 一生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爱玲,《秧歌》里面却能把农村生活写的细腻入微,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她坦言素材只是在各种当时报纸里面大篇幅颂歌文章角落的小报道,一些作家下乡的故事,全凭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真是心思敏捷,笔下有灵气的。
j
jiayusong

俺是张迷,特别不能接受这个比她大近三十岁的老头子,张爱玲 can do so much better。
但是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旁人也不好说啥的。



artdong 发表于 2020-09-27 20:09

我也不能接受,不过没有什么人的才华能匹配张爱玲
j
jiayusong
作为张粉,秧歌和赤地是真看不下去。小团圆倒是惊喜。张爱玲离开上海就是我心中的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j
jiayusong
对莱雅没有好感可能还是因为小团圆打胎一节,太可怕了, 男人在吃烧鸡。。。
z
zhegufei
张爱玲一般啊,不知道为什么被夏志清捧一下就抬到这么高。好像天上少地上无这种。当然比严歌苓这种垃圾还是强很多。
大陆现当代文学简直了,被夏志清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i
iloveGelato
回复 79楼zhegufei的帖子
你这种语气不是客观评价而是谩骂了。你可以不喜欢,没必要说人家是垃圾。我看张爱玲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夏志清这号人。以前看的都是国内女作家王安忆、方方、张欣那波人的作品,当大学时偶然看到张爱玲的散文,立时惊为天人,再看了小说,字字珠玑啊这是,很快成为张迷,上天入地搜寻她一切周边。严歌苓你凭什么说是垃圾呢?张口就来。出国前她写的穗子系列特别青涩动人,后来写的一个女人的史诗和小姨多鹤都是我很喜欢的严歌苓作品。
h
hutong
谢谢楼上各位回帖,恕我偷懒不一一回了。 我主要是感慨岁月摧残人心,按歪哥的话说贵在真诚,难道真实的状况就是久别重逢饱经磨难的恋人一见面先假客气一下然后马上抱住亲嘴,然后问钱够𣎴够用。也许这才是真诚和真实,可是太残酷太不美了。
或者可以这样看,十八春版本里是三十多岁的久别重逢。半生缘版本是四五十岁的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7 18:31

我倒觉得淡淡的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和从前爱人重逢的感觉
b
boothlilly
看过张的秧歌,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转变 当年无产阶级革全天下的命 她的根被割掉 到美国扎到《红楼梦》中 挺怡然自得的
z
zhegufei
回复 80楼iloveGelato的帖子
好的。收回垃圾言论。严歌苓的作品实在无法喜欢,接受西方工程性写作的训练,可就是作品透出虚假感。
夏志清这人做学问,有台湾学者的通病,标新立异,喜欢一个人就往死里捧,不喜欢一个人就拼命嘲讽。
临时工
我倒觉得淡淡的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和从前爱人重逢的感觉
hutong 发表于 2020-09-28 13:16

按我的想法我也认为应该淡淡,我这不是试图理解吗? 前面有网友举了四五十岁抱头痛哭的例子,也有一定说明力。:)
临时工
看过张的秧歌,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转变 当年无产阶级革全天下的命 她的根被割掉 到美国扎到《红楼梦》中 挺怡然自得的
boothlilly 发表于 2020-09-28 13:21

你提到的这种断根会对思想,内容,创作灵感等等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细节的处理,情感的表现和文字表达这些纯技术的退步(鄙人偏颇愚见)或者说变化,我觉得恐怕不是这原因。
我想到的可能是重新改写时离原创作时间比较久,人物气韵有些"隔"。还有作者的生活经历心态的变化对情感和情欲的态度产生了变化
m
manoe
超级会夸人,而且用的都是诗词典故。看过朱天文写的回忆,她们一个动静,老头子都能吟出应景又捧人的诗。把小女孩的心都甜透了。
Confuse 发表于 2020-09-28 02:17

这对于他那一代的老派文人来说,不是信手拈来的事嘛,红袖添香啊。
m
manoe
回复 80楼iloveGelato的帖子
好的。收回垃圾言论。严歌苓的作品实在无法喜欢,接受西方工程性写作的训练,可就是作品透出虚假感。
夏志清这人做学问,有台湾学者的通病,标新立异,喜欢一个人就往死里捧,不喜欢一个人就拼命嘲讽。
zhegufei 发表于 2020-09-28 13:40

学者就是要标新立异,没有original的洞见,那不是灌水文吗?夏志清的评价体系和大陆90年代以前的大陆“主流”(官方允许)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很多时候差不多相反,这是个优点。海外学者的视野广,受强权管制少,有更多言论自由。张爱玲的在大陆作品传播从50年代到80年代末被打断,显然不是正常的市场选择结果,说捧得太高,不占理。
o
otqt
张是天才级
焱焱
按我的想法我也认为应该淡淡,我这不是试图理解吗? 前面有网友举了四五十岁抱头痛哭的例子,也有一定说明力。:)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9-28 13:44

还见过七八十岁初恋情人重逢抱头痛哭的,爱而不得最是痛。
H
Heiniu
所以胡兰成死的时候她给友人的信里表示很开心,而且收到这人死讯的同时还收到版税支票,双喜临门😄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0-09-27 22:16

胡兰成是我民国时期最恨的人之一。。 有一副皮囊, 有一点才华,恬不知耻, 还每每得手。
H
Heiniu
最气不过的是胡兰成这个极品无耻渣男基本没有遭任何报应,最后还算善终。。
m
manoe
最气不过的是胡兰成这个极品无耻渣男基本没有遭任何报应,最后还算善终。。

Heiniu 发表于 2020-09-28 17:57

高端womaniser大部分下场都挺好的。womanising也是一种天赋,不管哪个种族,能让女人开心、心甘情愿养他的男人都挺稀有的,永远不会没有市场。虽然我认为胡兰成没有真正的创作才华,但他真的挺聪明的,洞悉人心,会利用人,能善终一点也不奇怪。
焱焱
胡兰成是我民国时期最恨的人之一。。 有一副皮囊, 有一点才华,恬不知耻, 还每每得手。
Heiniu 发表于 2020-09-28 17:54

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也是有婚书的,大家熟知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就是来自他俩的婚书誓言,然而,这个处处留情的花花公子,根本不会给女人安稳。
c
cathayet
回复 26楼baobao557的帖子
哈哈哈。万用主角家明们。。。。
c
cathayet
回复 61楼manoe的帖子
胡是旧式文人,写东西妙笔生花,确实厉害。 但真是个极度自私的人,我年轻时候看他写他第一任老婆去世,他却在别人家里吃饭做客,都不回去看一眼,完了还在文章里各种自我开脱解释自己的行为。当真是心下大惊,想说居然还有这样自私的人,,,厉害。。
c
cathayet
回复 64楼blushpeony的帖子
我也是有点,只能无视他文章里一些无耻的地方了。
z
zhegufei
学者就是要标新立异,没有original的洞见,那不是灌水文吗?夏志清的评价体系和大陆90年代以前的大陆“主流”(官方允许)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很多时候差不多相反,这是个优点。海外学者的视野广,受强权管制少,有更多言论自由。张爱玲的在大陆作品传播从50年代到80年代末被打断,显然不是正常的市场选择结果,说捧得太高,不占理。
manoe 发表于 2020-09-28 14:22

这个和做学问无关。
l
lctig
我很多年前看了半生缘和十八春,非常不喜欢后者。 半生缘就是彻底的悲剧,感觉很符合张爱玲的风格,十八春后面就是为了政治写的吧,就好像很多电影为了过审改结局。最后暗示了曼桢会和张慕瑾在一起,世钧还由衷地为他们祝福,并且说以前要不是有他,曼桢和慕瑾的感情一定会发展得很好,怎么看怎么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