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问问历史爱好者,为什么改朝换代总是发生在中国?

C
ChristinaW
也不會 這年頭少東家很難有出息
美國人用 MBA 系統跟華爾街系統
確保各國的少東家沒出息
這才是美國推行民主的終極武器
想想 連家嫡長子

phlin 发表于 2020-07-27 20:28

科举制度呢?
明朝的文官们很厉害的,把皇帝们压得死死的~~
p
phlin
科举制度呢?
明朝的文官们很厉害的,把皇帝们压得死死的~~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30

科舉啥啊
帝 直接拿博士學位
少東家們 直接拿博士學位 還能拿哈佛
夥計還是被壓在底下
C
ChristinaW
美军没有从挪威登陆,难道是因为挪威的德军打了胜仗吗? 英国的指示很明确,不必进攻广州,而应该取得舟山,然后直逼北京。英军执行了命令,封锁了珠江口后就开始北上。 就好象美军,我都能登陆法国直扑柏林了,和你在挪威纠缠个什么劲?
dmllglm 发表于 2020-07-27 20:30

别闹,林则徐在广州的时候,英国人拿不下广州,所以北上找机会。 林则徐被罢官以后,谈判破裂后开战,英国人就攻下了广州,哪有什么不必进攻广州的命令~~
C
ChristinaW
科舉啥啊
帝 直接拿博士學位
少東家們 直接拿博士學位 還能拿哈佛
夥計還是被壓在底下
phlin 发表于 2020-07-27 20:34

明朝,明朝,不是说本朝~~
本朝已经倒车直接开到1500年前了。
d
dmllglm
别闹,林则徐在广州的时候,英国人拿不下广州,所以北上找机会。 林则徐被罢官以后,谈判破裂后开战,英国人就攻下了广州,哪有什么不必进攻广州的命令~~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34

不知道谁在闹,九龙和穿鼻打了两仗,英军各有一条船参战。此时英国军队还没有到,只是两艘护卫商船的英舰。英方记录九龙有人受伤,穿鼻海战连受伤都没有,清军舰队在三刻内就被一艘英舰击败逃窜。 而林则徐报告击翻了英舰,打死数十名英军,但同时他向道光说:英国两船未去,顽固不化,不如以守为战,以逸待劳,万无一失。 显然林则徐是吃了大败仗,不然为何面对两艘英舰就不敢出海,听任对方封锁珠江口? 派来的后续六千英军根本没有攻打广州的计划,取得定海做补给点后,就直奔天津了。英军又不打算从广州陆地北伐,打广州干啥?
d
dmllglm
科举制度呢?
明朝的文官们很厉害的,把皇帝们压得死死的~~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30

明朝文官被皇帝又打又杀,皇帝见大臣的时候或躺或卧,大臣要跪着说话,不知道谁把谁压得死死的。
C
ChristinaW
明朝文官被皇帝又打又杀,皇帝见大臣的时候或躺或卧,大臣要跪着说话,不知道谁把谁压得死死的。
dmllglm 发表于 2020-07-27 20:42

哦,好吧~~
p
phlin
明朝,明朝,不是说本朝~~
本朝已经倒车直接开到1500年前了。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36

明朝在茱蒂之後 諸王沒有封地 只有領錢
所有權力集中在皇帝一人
即使在明朝 這個需要的能力也遠超過人的能力
要麼找士大夫
要麼找太監
就成那樣了
N
Namama
明朝文官被皇帝又打又杀,皇帝见大臣的时候或躺或卧,大臣要跪着说话,不知道谁把谁压得死死的。
dmllglm 发表于 2020-07-27 20:42

说说罢了,要不是明朝皇帝被文官各种压制,也不至于搞那么多宦官参政来制衡。。。
C
ChristinaW
明朝在茱蒂之後 諸王沒有封地 只有領錢
所有權力集中在皇帝一人
即使在明朝 這個需要的能力也遠超過人的能力
要麼找士大夫
要麼找太監
就成那樣了

phlin 发表于 2020-07-27 20:46

有道理,少东家太少,只允许一个,所以被伙计们欺负了~~
少东家多了,又怕店给自己人抢去了~~店长也很难啊。
p
phlin
有道理,少东家太少,只允许一个,所以被伙计们欺负了~~
少东家多了,又怕店给自己人抢去了~~店长也很难啊。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47

帝 現在連 大公安 都砍
蔡奇這班人 能力是地方級 的 放中央就差一大截了
帝 現在會被美國整 也是看他把自己的基礎給刨了
d
dmllglm
说说罢了,要不是明朝皇帝被文官各种压制,也不至于搞那么多宦官参政来制衡。。。

Namama 发表于 2020-07-27 20:47

明朝皇帝被文官怎么压制法了?明朝对臣子最好的就是孝宗了,他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赏赐田地和盐引给外戚,把臣子的反对当耳边风。孝宗是不听但是也不打,其他的明朝皇帝对臣子都极为残暴。除了孝宗,对臣子最宽容的可能是隆庆,可隆庆都可以因为好恶把徐阶这样的老臣往死里整,极尽羞辱侮辱之能事,完全不体恤徐阶的功劳和资历。你怎么看出来明朝臣子能压制皇帝的?孝宗放在宋朝,就是个宋徽宗,但这样已经是明朝最尊重臣子的一个皇帝了。
C
ChristinaW
帝 現在連 大公安 都砍
蔡奇這班人 能力是地方級 的 放中央就差一大截了
帝 現在會被美國整 也是看他把自己的基礎給刨了
phlin 发表于 2020-07-27 20:50

所以,现在的 帝 很有思宗的气象, 除了太监一样的马屁精,谁都信不过~~
a
asd1997
你再强行解释,给林则徐扣屎盆子也没用了,
要是不去改帖子的话,你自己已经把自己的话给否定了,现在再想圆也圆不回来了~~
林则徐是两广总督,在两广没让英国人上岸,两江,天津不归他管, 他打了胜仗,别人打了败仗,皇帝迁怒他,怎么也成了他的罪过了~~ 有点脑子,有点是非观念好不好。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15

英军行动是根据伦敦的战争计划做的,战争计划就是封锁珠江,占领舟山,封锁扬子江。和林则徐布放有什么关系,英军当时不想打,想打的随便就打破了。后面事实证明了这点。
林则徐对即将来临的战争根本一点预见都没有,这是他最大错误。 1839年7月1日,林则徐给道光夹片里说了:“即路途遥远致使主客众寡之势迥殊、船坚炮利无法得逞于内河、正经买卖即可获利三倍后,得出了结论:“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私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该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最后,林则徐还提醒道光帝,义律来华多年,狡黠素着,时常购觅邸报,“习闻有‘边衅’二字,藉此暗为恫喝……且密嘱汉奸播散谣言”,要道光帝不要上义律的当。 一句话,打包票说边衅不会开。
1840年2月,林则徐听到澳门葡萄牙人在传闻,英国将从本土及印度各调军舰12艘来华。对此,他在给澳门总督的谕令中称:“此等谎言,原不过义律等张大其词,无足深论。” 1840年3月24,英舰“都鲁壹”号(Druid)抵达广东海面。林闻讯后,写信给密友怡良:“所云尚带二三十船之语,则皆虚张而已。” 1840年4月,美国领事禀林则徐,告以本国及英国报纸载,6月份英国将封锁广州港,要求尽早让美国船入口开舱。林则徐对此仍斥责为谣言。 1840年6月中旬,英军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达4艘,而林则徐在奏折上却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竟将一次即将到来的战争,判断为一次大规模的鸦片武装走私。这份报平安的奏折离开广州后不到10天,6月21日,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率领第一批部队到达虎门口外;而这份报平安的奏折到达北京的那天,7月17日,英军已占领舟山12天了。 战争到来了, 前方主帅没有发出战争警报. 在已经知道如此多的战争警报情况下,还说是谣言,不是欺君是啥。
道光希望的不开边衅,边衅即开,主事的林则徐当然要撤职。但林则徐是撤职留用,杨芳到广州后,对林则徐是言听计从的,广州布防都是听林则徐的意见,当时广州实际主事的就是林则徐。据林则徐日记,从3月5日至18日,或杨芳来拜,或林拜杨芳,短短的14天内,见面就有11次之多。3月19日,因局势紧急,很可能杨芳认为如此来来往往,仍有不便商及之处,干脆搬到林则徐的寓所,同住了8天。3月13日琦善已经押离广州了。
然后呐,广州内河大败。20天的广州内河战斗,英军共摧毁清军大小炮台、军营十余座,击毁各种战船数十艘,缴获大小火炮共计约400位。据林则徐日记,3月18日晨,林则徐“往晤”杨芳。而英军于当日下午4时占领商馆。 林3月19日日记,杨芳和怡良当日一起来到林则徐的寓所,“竟日议事”,共同商量对策。 商量出啥来了呐,就是3月20日杨芳同意义律要求,广州停战,恢复通商。这期间杨芳谎报大捷的各折,林则徐都有参与。
杨芳被解职后,奕山来广州,4月13日,奕、林会晤于佛山。此后,他们在4月15日和18日,在广州有两次时间甚长的会晤。林则徐给奕山六条建议,建议火攻,奕山照办。最后结果没啥稀奇的,清军大败。最后奕山交出600万两赎城费。
杨芳奕山这期间,林则徐是参赞筹划,诸葛亮的角色,结果怎么样,一败涂地。杨芳奕山期间对道光撒的谎,林则徐都参与筹划,一起骗皇上。
最后你到底上没上过大学,怎么不敢回答啊。
a
asd1997
林则徐要是没打胜仗,英国人干嘛不在广州登陆?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19

没打胜仗。穿鼻之战,林就在骗道光。 后来英军直接北上,是在伦敦的战争政策,北上逼清廷和谈。
a
asd1997
大一统思想深入中华文化,搞得现在一提分裂大部分国人会下意识炸毛。可能是中国分裂时期的历史太过残酷,两国战争动辄死掉几十万,百姓饿死逃荒甚至易子相食,这种地狱般的记忆把一代代国人吓怕了吧。
小新de小白 发表于 2020-07-27 20:23

易子而食,这种事,大一统和分裂时期都差不多。这种事中国是平均隔个二、三十年就来一次
a
asd1997
别闹,林则徐在广州的时候,英国人拿不下广州,所以北上找机会。 林则徐被罢官以后,谈判破裂后开战,英国人就攻下了广州,哪有什么不必进攻广州的命令~~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34

再说一遍,英军战前计划就是北上。后来道光答应在广州谈判,英军才又南下。琦善谈判稍有不乖,英军就开打,打虎门,广州轻轻松松。林是运气好。
a
asd1997
说说罢了,要不是明朝皇帝被文官各种压制,也不至于搞那么多宦官参政来制衡。。。

Namama 发表于 2020-07-27 20:47

这就和老毛,为啥搞文革小组一样。 但你说老毛不当家,那不起哄。 大大不修宪,继续当总书记兼军委书记,把国家主席让给其他马仔当,大大就不是老大了,就有人敢不听大大话了。当然不是。无非是想要更听话而已。
p
phlin
所以,现在的 帝 很有思宗的气象, 除了太监一样的马屁精,谁都信不过~~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0-07-27 20:53

因為現在 帝 沒有真的太監
所以 帝 應該誰都信不過
包括蔡奇這班人
d
dudu8972cn
其他地方即便有,貌似没有那么有规律,这是为啥了?然后世界上排华也是隔上时日便有重演。。。
思考过的朋友们来讨论讨论。
雁过 发表于 2020-07-25 21:34

简单地说,西方中古之前也就是罗马帝国衰亡天主教/基督教兴起之前没有一个大致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基本上都是部族民族之间的厮杀,一个部族经历过一次中国式改朝换代的动荡,基本上总有一方被灭族了。人可能没死绝但文化语言基本上都会消亡。 现在的希腊意大利埃及跟上古(罗马帝国衰亡之前吧)没有文化乃至人种上的直接继承关系,整个欧洲在罗马灭亡之后变成了当时被罗马人称之为蛮族的天下,现在欧洲主要民族国家的前身就是凯尔特人、罗曼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建立的(这些民族称谓在人种学和历史学上定义有很大区别,很繁杂,也有交叉)那时候在罗马人的眼里都是蛮族,当时的罗马人应该被称作拉丁人。 古希腊古罗马是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时代这些蛮族后代给自己找的文化上的爹,这不算太过分的调侃。基督教天主教兴起之后,虽然世俗世界的诸族诸国任然相互征伐不断,但基督教俨然已经成为欧洲诸国的统一文化象征了,它有一定能力调停很多欧洲内部的战争,客观上避免了过去经常发生的灭族悲剧,还有一个因素,生产能力普遍比上古发达了,单一民族或王国人口规模增加,灭族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口太少的民族被灭族还是时有发生的,但不算大事儿也不怎么被历史学家提起。 无论上古中古,欧洲当然有过大帝国的兴起,比方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等,相比中国而言时间短暂,在后世文化中留下了一些痕迹,谈不上完整的文化延续。
欧洲没有王朝轮替的实际含义我觉得应该是,罗马之前轮替模式主要是灭族,罗马之后没有像样的大一统帝国,除了基督教也没有像中国那样的文化上的统一,轮替也无从谈起。 说中国王朝轮替不断,其实也只是描述了中国的一个特有现象,有一个从商周时期形成的文化没有被灭族断代而是一直延续发展下来形成了一个文化主体。 边缘民族要么彻底消失了(血脉文化的断绝),要么血脉未断文化融入,更多的我想是血脉和文化都融入。所以中国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民族共同体。汉族不是什么人种学意义上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含义更广。
2
2000jh
回复 180楼asd1997的帖子
手滑点了踩 不是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