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人和他们的代表作你绝对知道的: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很有名吧,我最喜欢的是人性的枷锁和刀锋,他写的英文是最简单最规范的但同时也非常有深度,很好懂,还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就能看懂毛姆的原文了;亨利詹姆斯最有名的可能是贵妇画像,但我很讨厌女主,而且他其他所有作品都非常晦涩难懂,只有这本华盛顿广场最容易读懂,女主最硬气,我喜欢;Edith Wharton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了,她最有名的是纯真年代,得过普利策奖,也拍成了电影,我喜欢她全部作品,字字珠玑,有点美国版张爱玲的意思,百读不厌的是House of Mirth,她的Ethan Frome篇幅不长,非常感人,是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
🔥 最新回帖
有道理。权游第一本就是纯热爱翻译的,译者那个时候还在读本科,精雕细作的。
后来几本就是凑热点另外一个译者翻译的,读起来感觉哪个学生翻译的日记。
觉得翻译的黄金年代是late 70s到early 90s,那时候的译者不仅外语功底好,中文功底也同样出色,知识面广,所以译本的可读性非常强。当时人功利心没那么强,对文艺的复兴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现在年轻一代外语功底不见得有多好,另一方面译出来的中文简直没法读,还有好多常识性错误,看了想掀桌的那种
和现在谷歌翻译搞得那堆垃圾不是一个层次的。90年代很多翻译家其实也不错,当年我还要去瑞典学翻译来着。。。。
不过老先生后来命运如此唏嘘。
🛋️ 沙发板凳
维多利亚时期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都挺好看的。哈代,狄更斯也好看,但是完全没到看很多遍,每次不同感悟的程度。
《战争与和平》的出场人物 500 多!!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于1869年的《战争与和平》,便是如此经典巨制。说其是巨制,第一,本书很厚,110万字;第二,小说故事时间跨度大,从1805年到1830年,整25年历史;第三,出场人物众多,大大小小559个人物;第四,以拿破仑侵略俄国的真实历史为背景;最后,用俄、法两国语言交织写成。
楼主要读英文原版的
那就读哈代吧!!
哈代的作品特别特别多的悲剧!!
哈代太悲,真的很不喜欢,不过有的人就是喜欢悲剧……
那看 傲慢与偏见吧 喜剧 语言诙谐幽默
德语的还喜欢君特格拉斯,卡夫卡
法国的喜欢福楼拜,莫泊桑,雨果
美国的塞林格,斯坦贝克,Scott Fitzgerald好看
都是我初中时的最爱
这是入门款言情小说,就是轻松,其实没什么格局
深刻的哪有几本不悲剧的?又要深刻又要不悲剧其实还挺难的
狄更斯啊,现实浪漫主义,前面基本都是黑暗的现实,最后给你来个浪漫的HE。我其实也不是反对悲剧,但是哈代的是让人比较绝望的那种惨,看完会让人很难受,平时消磨时间的话没必要看那么惨的东西
主要是简.奥斯汀的粉丝太多太多了吧!!
估计美国也有很多她的粉丝吧?
莎士比亚还是看戏吧,原著都是剧本一般人没法看
对比不妥。
法国小说也要读原文的才行,英翻的没意思!
这个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样属于意识流作品,太难读了……
另外能反复看的只有伟大的俄国小说和法国的了,常看常新。 如果不会原文的话可以直接看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以前出的的中文也不错的。千万不要看新译本。
同推这个,特别喜欢,不同年龄看感觉不同。先是看的中英文对照,男女主多年之后再见面时,"So long wanted,so long"中文翻译为长相思啊长相思。很美的小说。
可是约翰克里斯朵夫非常好看呀(我看的傅雷的译本)。我原来听说这部小说太慢,这下被种草了 😅
可能我看的时候年级太小了,读了两页感觉啥都没说真的很烦[ali124]
莎翁的戏剧里面有不少十四行诗,也有韵脚啥的,不过不要说中国人了,大部分英美人也并不能欣赏啊
莎翁对多少人来说,耳熟能详的, 尤其是稍微有点文化的英美人士。
说到诗歌, 比较流行的lord of ring里边有很多诗歌还是用独创的语言呢。
嗯,也可能和偏好有关。同样是名著,双城记我到现在都看不下去,虽然它的开篇非常惊艳 😅
我也很喜欢哈哈哈哈哈哈哈,细节很丰富,虽然没有什么诗歌(可能有一点点),但是还有很多咒语,哈哈哈哈哈哈哈
读harry potter,还不如nyt 上找一个popular writer算了。 Jodi Picoult应该很多大妈会喜欢。 Where the Crawdads sing,很流行的一本小说, 非常值得推荐。 最近有个剧吗,小说, little fires everywhere也很好看。
可能是翻译的缘故吧我读英文的就没那么多感受,Gutenburg project里面可以直接下载的。
对,很多名诗名句,其实买本带现代英语翻译的对照本,读起来容易多了而且比较烧脑,还是很有趣的。
矛盾文学奖 纯属垃圾。
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本!
不喜欢男主,一个被野心吞噬了的人。女主有点傻头傻脑
同喜欢毛姆和松本清张,但松本的只能看一遍
哈哈,同意。什么 平凡的世界 之类。建国后这几十年的文学垃圾相信很快都会被时间冲走,不留痕迹
.
我个人就不是很喜欢红楼梦的写法,除了对历史考古有用外,这些繁琐细节对主题有任何提高吗?现在小说如郭敬明这种动不动“她戴着Gucci墨镜挎着香奈儿复古包”的描述叫好吗,单单从文字本身来说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平凡的世界》文笔之稚嫩,意淫之忘形,简直是现代网文的鼻祖。
不要忘了第二个太阳,这种恶心的作品。
有点价值的就是白鹿原。
Maugham:of human bondage.
Henry James: Washington Square
Edith Wharton: House of Mirth 其实她所有的书我都喜欢反复看。
英文版的實體書我有, 可是看不下去,非常不舒服的英文, 語感太奇怪了. 完全不像別的英文好書一樣拿起來就放不下.
第一反应也是飘
红字是我高中的噩梦, 晦涩难懂。。。。。。。。
因为英文是林语堂写的啊,他虽然英文好但也不是native speaker
真有品味。居然一本都没听说过。
好看是好看,但是值得反复看吗?感觉一遍就完全看懂了。不像红楼梦,每次拿起来随便翻开看,都有,啊,这点以前没注意到有意思。
这几个人和他们的代表作你绝对知道的: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很有名吧,我最喜欢的是人性的枷锁和刀锋,他写的英文是最简单最规范的但同时也非常有深度,很好懂,还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就能看懂毛姆的原文了;亨利詹姆斯最有名的可能是贵妇画像,但我很讨厌女主,而且他其他所有作品都非常晦涩难懂,只有这本华盛顿广场最容易读懂,女主最硬气,我喜欢;Edith Wharton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了,她最有名的是纯真年代,得过普利策奖,也拍成了电影,我喜欢她全部作品,字字珠玑,有点美国版张爱玲的意思,百读不厌的是House of Mirth,她的Ethan Frome篇幅不长,非常感人,是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
知道啊, 一直聽說他英文多好多好, 看了之後真是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