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9楼 shuxin 的帖子 Onsite 其实真的没什么好处。 每天50% 的精力耗在 commute 上面,干活两个小时,剩下时间装作干活也很难受。因为坐班必须花额外的钱课后班,接送,小孩放假看病。。。 在家上班时间精力金钱都可以省下来,实际工作时间四个小时,也比 on-site 两个小时要好。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11:05:00 AM
回复 1楼不快乐的心的帖子[/url]趋势到下半年就比较明显了。现在裁员刚刚开始,加上H1B的60天grace,夏天没有intern,new grad搬来弯曲的会比之前都少,加上卖家这covid期间没上市的房子,估计夏天过后这些供需的factor才会在房价上显现出来 luckysi 发表于 5/5/2020 6:11:24 PM
有一定道理,是不是交通房影响最大? BZH 发表于 5/3/2020 1:32:39 AM
希望会跌,但是感觉没这么快,如果经济维持衰退,也得个2、3年才能比较低,最多跌个40% ray_golden 发表于 5/3/2020 2:30:08 AM
回复2楼 BZH 的帖子 湾区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房子并不贵。 开车一两个小时每周去公司报道一下就可以了。 湾区太挤是因为大家同时朝九晚五坐班,同时接送小孩。 我有一份工作wfh 几个月之后,一直 prefer wfh. 如果所有员工都 prefer wfh 或者 partial wfh, 公司为了招到比较好比较便宜的劳工也会妥协。 而且现在 zoom Skype 基本上随时能找到你,根本没必要去公司 face to face.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5/3/2020 1:45:00 AM
有一定道理,是不是交通房影响最大? BZH 发表于 5/3/2020 1:32:39 AM 难道lockdown结束就不要commute了?这个不合逻辑吧 小猪QQ 发表于 5/3/2020 9:34:33 AM
Coronavirus 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1)WFH 变成流行。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在家上班效率并未降低,但是 cost 却低了很多。2)Social distance 导致很多行业萎靡,进儿传导到高科技行业3)全美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签证政策收紧。湾区,你知道的,大部分是老印而且老印大部分是h1b 以及h4.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5/3/2020 1:24:17 AM
都是一帮打工的在说WFH 更好。打工的还一致认为给员工的工资越高越好。 资本家也这样认为吗? zxy2018 发表于 5/3/2020 11:59:00 AM
如果WFH总体效率开销小了,资本家何乐而不为? piranha 发表于 5/3/2020 12:04:16 PM
回复 31楼zhulin的帖子印度人质量没保证吧。伪造简历。别的国家又不讲英语。还有时差问题。公司的系统在不同的国家又很难管理。除非公司上下都是印度 manager, 不然谁愿意外包印度啊。在美国中西部招人,受美国教育,美国大公司工作经验,人也可以来短期 training, 又没有身份问题。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11:49:53 AM
都是一帮打工的在说WFH 更好。打工的还一致认为给员工的工资越高越好。资本家也这样认为吗? zxy2018 发表于 5/3/2020 11:59:37 AM
回复 2楼BZH的帖子湾区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房子并不贵。开车一两个小时每周去公司报道一下就可以了。湾区太挤是因为大家同时朝九晚五坐班,同时接送小孩。我有一份工作wfh 几个月之后,一直 prefer wfh.如果所有员工都 prefer wfh 或者 partial wfh, 公司为了招到比较好比较便宜的劳工也会妥协。而且现在 zoom Skype 基本上随时能找到你,根本没必要去公司 face to face.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5/3/2020 1:45:47 AM
主要是害怕裁员 周围朋友去了startup的都比较担忧 很多还没绿卡 主要是现在大公司也不招了 万一被裁找不到下家 身份真的很难办 往年被裁员整体市场不错2个月还是够找一份新工作 现在真的很难 fishbrook 发表于 5/3/2020 3:40:00 AM
如果WFM 成為常態,需不需要美國的僱員反而是我擔心的問題,聘請海外員工的成本比美國WFH更便宜啊 zhulin 发表于 5/3/2020 11:38:39 AM
怎么我觉得几个大厂还是不会欢迎wfh,只是政策会相对宽松了。社交软件,尤其是可以白板画图讨论问题的,一定会有更大的需求。硬件的配置,每人一个大屏幕、升降桌,这也是趋势。另外,大家都觉得在家办公太忙了,比以前还忙,很多明明可以见面几句话解决的,现在要定时间开会,每天日程满满的。在家久了大家都说boring。 guoxiang 发表于 5/3/2020 1:00:53 PM
海外雇员水平和QC都是问题,主要员工还是会在美国,这个不必太担心 欧茉莉 发表于 5/3/2020 1:02:47 PM
回复 36楼ceciliaring的帖子Amazon 这些年已经把所有的实体店全部干掉了。Online 上班也是大势所趋。高科技发展这么快,病毒拖上一两年 home office 的技术都会突飞猛进,日趋成熟。我有个朋友做 remote 软件这块,股票涨疯了最近。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12:58:20 PM
意思是经过大规模wfh体验,公司对wfh经验,会对wfh宽松化,导致交通房优势减弱,至少我知道有人买交通房死命加价,现在layoff刚开始,下面三个月如果复工稳定还好,如果有变故,单职工真不要想一百多万贷款,拿命赌么? BZH 发表于 5/3/2020 10:40:58 AM
看不到跌,🏠出來一天就pending cuteseahorse 发表于 5/3/2020 15:55:00
回复43楼 guoxiang 的帖子 如果公司A给你20万wfh, 公司B 给你30万 on-site, 你选哪一个? 没小孩的会选B, 有娃的一般选A, 因为远一点学区房差几倍了,还有课后班,接送,算下来A 更便宜。 公司不可能光找没经验没娃的吧,也需要有经验有娃的人。 最后就是blend 吧,看菜吃饭,不是一刀切的坐班。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1:10:00 PM
同没看到,listing最近也多了不少,连东湾的很多普通小黑屋都比19年涨了8-10%左右,还是这两周的事情。没事可以多看redfin、zillow,多做点research。只知道身边的很多人拿着不多的存款在天天等房价下跌入场,这个demand一直没降下来,而且自住房刚需的话涨跌都与自己无关了,即便经济下行湾区也不会有08年的那种房价了(小声认为最低也不会跌多于20%)。而且即使经济不好反映在楼市也不会太长时间,反而要留意不断印钱通货膨胀而造成下一波房价高峰(参考sars后的香港和内地),如果等来的是高峰的话那才是真惨。我还留意到,每次身边最起劲跟大家说现在房价是高点,很快会有经济衰退房子要跌的那群人,反而就是一直都没有买过房子的。 chewywo 发表于 5/3/2020 4:11:02 PM
楼上的别胡说了,现在湾区房子你看看去,很多新楼盘都卖不出去。 还什么喊跌的都是没房子的,我买房好几年了,也喊跌。 wwwzz77 发表于 5/3/2020 4:20:33 PM
回复 65楼chewywo的帖子[/url] 最烦这句忽悠:而且自住房刚需的话涨跌都与自己无关 同样的自住房,250万买和160万买与自己无关?差了90万税后的钱,与自己无关? hs2016 发表于 5/3/2020 4:37:59 PM
我觉得大老板们,VP/SVP level,比如要做PPT给CEO的,还是必须要面对面讨论问题。但是像我这种每个月雷打不动的几个file,要自己专研data找问题的analyst,一周起码3天可以WFH。我愿意take pay cut 10K来换这三天WFH。 stacych8008 发表于 5/3/2020 4:43:32 PM
回复 77楼SophieHo的帖子18年买的还站岗着吧。尤其所谓交通房炮楼硬伤房那种。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5:10:38 PM
都WFH需要大空间,小黑屋满足不了。 janeloveschocolate 发表于 5/3/2020 3:26:42 PM
回复 82楼欧茉莉的帖子湾区的 housing crisis 迟早要解决啊。这么小的弹丸之地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我还是觉得远程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5:22:08 PM
记得你是弯曲的?我只知道弯曲房子贵而且破,没听说过housing crisis,意思是供不应求? 欧茉莉 发表于 5/3/2020 5:23:37 PM
自住房无所谓这句话太有趣,今天买房子我150万半年后 100万无关吗虽然不买不卖但是 150万多少首付呢 凑的费劲呢 iwadvm 发表于 5/3/2020 5:32:29 PM
回复 85楼欧茉莉的帖子新闻上说最近找来太多人,新房不够,短十万个? 懒人一个 发表于 5/3/2020 5:29:45 PM
这个crisis说的就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房价奇高,房租奇贵啊 生如夏花 发表于 5/3/2020 5:28:58 PM
🔥 最新回帖
感觉等年底再看吧,现在确实很多不利因素
🛋️ 沙发板凳
是的,都WFH了,也就没有交通问题了。
湾区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房子并不贵。 开车一两个小时每周去公司报道一下就可以了。 湾区太挤是因为大家同时朝九晚五坐班,同时接送小孩。
我有一份工作wfh 几个月之后,一直 prefer wfh. 如果所有员工都 prefer wfh 或者 partial wfh, 公司为了招到比较好比较便宜的劳工也会妥协。
而且现在 zoom Skype 基本上随时能找到你,根本没必要去公司 face to face.
40%还不够啊,你想怎么个跌法。我觉得20%我就满足了。
如果 wfh 变成常态,还愿不愿意住在湾区都是问题啊。 小黑屋根本不是价钱的问题,很多看着就很恶心啊,就是因为工作在这里不得不凑合。 美国别的地方的房子多漂亮啊。
如果在同一个公司应该可以延长的吧。h1b 延期也不是大问题啊。就是不知道现在trump 新法令有什么影响。移民局卡住?
难道lockdown结束就不要commute了?这个不合逻辑吧
Onsite 其实真的没什么好处。 每天50% 的精力耗在 commute 上面,干活两个小时,剩下时间装作干活也很难受。因为坐班必须花额外的钱课后班,接送,小孩放假看病。。。
在家上班时间精力金钱都可以省下来,实际工作时间四个小时,也比 on-site 两个小时要好。
房价开始跌的时候房东都是死撑啊。19年delist 20又拿出来卖的很多。 关键你能撑周围邻居有撑不住的,房子也会跌啊。 反正08年那一次从06年开始堆积,一直跌到12年到底。股市跌一年就到底了。 一般是股市暴跌,公司裁员或者倒闭,freeze, 然后一年后经济开始恢复,才慢慢把人召回去。
印度人质量没保证吧。伪造简历。 别的国家又不讲英语。还有时差问题。 公司的系统在不同的国家又很难管理。 除非公司上下都是印度 manager, 不然谁愿意外包印度啊。
在美国中西部招人,受美国教育,美国大公司工作经验,人也可以来短期 training, 又没有身份问题。
都是一帮打工的在说WFH 更好。打工的还一致认为给员工的工资越高越好。
资本家也这样认为吗?
绝对的。很多公司这些年都往市中心跑,现在发现90%以上的都可以在家完成而且并不影响效率,那么那些昂贵的租金就可以省下来,而且是持续的省。
还有安全问题,外包信息泄露的概率更高
当然,很多公司租金极高,少人上班就不用那么大的地方。
Amazon 这些年已经把所有的实体店全部干掉了。 Online 上班也是大势所趋。 高科技发展这么快,病毒拖上一两年 home office 的技术都会突飞猛进,日趋成熟。 我有个朋友做 remote 软件这块,股票涨疯了最近。
RE这个。我们是不能完全WFH的行业,但是今年所有的会议都变成online了。。。
海外雇员水平和QC都是问题,主要员工还是会在美国,这个不必太担心
请问哪个remote work的公司?
而且家里地方小的,现在都想换大房子了。没院子的都想要院子了。总之湾区不是一概而论的,因为大家都有钱。另外,瘟疫过后,感觉大家会继续往湾区跑,这里工作机会最多。面试、上班,还是见面更方便这没得说。总觉得wfh不像大趋势,而是个小水花,可以短期热火,更多人会周五周一wfh,但不觉得会代替onsite。
同觉得。
如果公司A给你20万wfh, 公司B 给你30万 on-site, 你选哪一个?
没小孩的会选B, 有娃的一般选A, 因为远一点学区房差几倍了,还有课后班,接送,算下来A 更便宜。 公司不可能光找没经验没娃的吧,也需要有经验有娃的人。 最后就是blend 吧,看菜吃饭,不是一刀切的坐班。
几个星期前跟我老板的一次1:1,他说他觉得这次疫情过去之后大家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有很多改变,比如网上办公,wfh都会增加很多。
交通房还有个问题是特别吵,一年四季不能开窗换气,神经衰弱的人比较痛苦。
这病毒真是没完没了。 希望大家在家上班,买菜吃外卖的时候,长期接触低量病毒,然后不知不觉就免疫了!
WFH的productivity比在office差很多,不会成为常态。
有时差的问题。除非南美的开发中心。否则美国/加拿大以外的开发中心覆盖不了美国的工作时段。出了P0 bug连码工都找不到。另外有法律问题。外国开发中心上美国production server很难。能不能上production能上多少系统显示码工地位,而不是title/level。
Listing price 只能说明卖家还没有ready降价,还有幻想
问题是有买家接盘吗?股票下跌,到处裁员,银行收紧房贷。
出来一天就pending 的,绝对是极少数,不要在这儿忽悠买家高位接盘了。
中介们都急了,呵呵
湾区的房价下跌的空间远远大于上涨的空间
股票下跌 , 码工的包裹缩水 + 裁员,银行收紧,
国内的钱也过不来
你理解错了,agent的意思是说,你的自住房的涨跌都与他们自己无关,你高点站岗破产了关他们啥事?他们只要能继续忽悠人进场赚钱吃香的喝辣的就行。
同感。房子的涨跌都与经纪人自己无关。 小韭菜不知道实情,就只能被忽悠。还是自己多做点功课,别站岗了
你们以前完全不能wfh 吗?
18年买的还站岗着吧。 尤其所谓交通房炮楼硬伤房那种。
湾区的 housing crisis 迟早要解决啊。这么小的弹丸之地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
我还是觉得远程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记得你是弯曲的?我只知道弯曲房子贵而且破,没听说过housing crisis,意思是供不应求?
还是远程上班,拿湾区的钱去别的地方生活最好。 减30%都行。
这个crisis说的就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房价奇高,房租奇贵啊
新闻上说最近找来太多人,新房不够,短十万个?
自我安慰而已,要是邻居比你买的便宜几十万,等于你自己白干好几年,天天看着人家房子可能要抑郁
确实我认识很多人都搬去弯曲了
明白了,只要大公司不搬家,不鼓励wfh,弯曲房子应该跌不下来
所有的公司都 prefer onsite, 远程上班也是被员工给逼的被迫给的福利。 如果所有员工都prefer remote, 又有一些公司不好找人愿意 offer, 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主流。
继续忽悠。
这有啥难理解的,这俩不是一回事吗 因为供不应求,所以破房子都卖个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