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attorney-client privilege对律师来说,尤其是defense lawyer,不是比生命还重要吗?怎么随便放到网上说? jsq 发表于 8/21/2017 3:44:00 PM
不过从隔壁楼主下面几十层楼的膜拜看,华人上的傻大妈一点都没变少。我打赌那个假律师不会再回来讲完故事了。 vickiemm 发表于 8/21/2017 1:14:47 PM
我看那个帖子唯一question的就是她说她入行偶然,是phd时候开学术会发言后一直有人等着她。这种事情得很巧才行吧,比如他必须得是那一个会场最后一个发言的,之后就是长break或散会人才会都走掉吧。 minijing 发表于 8/21/2017 3:48:40 PM
每次看到这种不合常理的帖子我都会先做一个安安静静地美大妈 然后等待吃瓜群众挖线索 看大戏 萏 发表于 8/21/2017 3:54:07 PM
你们为什么不等故事讲完? singleton 发表于 8/21/2017 4:04:37 PM
看那个贴就一个感觉,真是刑事律师会有时间上华人? rosemary 发表于 8/21/2017 3:54:29 PM
这就反转了?不会吧☆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11 mediumpig 发表于 8/21/2017 1:24:50 PM
那个完全是玛丽苏网络小说的套路 mago 发表于 8/21/2017 3:50:11 PM
嗯嗯,终于反转了。这样的牛人估计早就忙的脚不点地了,居然还有时间上华人码字给我等大妈讲故事。 tigerose 发表于 8/21/2017 4:17:13 PM
我默默说,有。做诉讼就是,忙的时候累死,但是slow 的时候一天没活儿也可能。还有看文件累了也出来晃晃也行。我就是做诉讼,我也有空上华人。但是她说的,确实有点,不好评价。太牛了,以至于我问了一圈,没人知道她 reparteewise 发表于 8/21/2017 4:14:28 PM
楼主的故事更新了。人家说,早知道你们会人肉,所以早早做了处理。太聪明了! Sallyon 发表于 8/21/2017 4:20:21 PM
不用小说,现实生活就用,我就认识一个,phd没毕业的在某个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被他postdoc导师看上了,老师会后主动找的他问要不要 毕业后去他那做postdoc。所以那个lz写的这点 我倒是相信。怀疑的就是感觉她有点太闲了,partner的人,会上网发帖子? maidouzhu 发表于 8/21/2017 4:15:33 PM
处理?就是说所说的内容都要加双引号,大家听听故事就好了,其实早这样不就好了?人物完全虚构而已 goldfish 发表于 8/21/2017 4:25:00 PM
z这跟那个lz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啊学术会议都是一个领域的啊 对于快毕业的phd来说 去学术会议的一大作用就是network和找工作的法律系的faculty去听science的seminar的可能性大么? cynthia_YXJ 发表于 8/21/2017 4:25:13 PM
哇塞看完日食就翻转了啊。我jd朋友说八年熬出par是正常的。八年熬不出就走人了。所以成par不仅是你牛,还得能熬,把其他牛人熬走了你就成par了 冰冰mm 发表于 8/21/2017 4:28:57 PM
那个mm已经更新楼层了,从她的发言,我个人觉得她确实是做刑法的,也确实可能升par,也确实可能是理工科转JD成功的。其他我不知道。attorney-client privilege 她也确实目前还没有违反法律最难的地方其实不是语言,是逻辑和“善解人意”,直接接触人心最脏的部分,其实比医生接触生理最脏的还要难。都是常人,法律从业的在客户走后,关起门来讨论八卦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大家想的高高挂起--学术界有点高高挂起,我能说我的几个女教授朋友平日在wechat一个比一个粉嫩可爱么。。下面是她的更新1) 好吧,我早就知道国人一定会喜欢“人肉”什么的,所以提早对一些相关“信息”做过处理。如果你觉得能靠“耶鲁”什么就能人肉到我,那么我也太失败了。2)我不认为写过去的案例违反“attorney-client privilege"。首先,这个案件已经close,一切已经盖棺定论了,无论说什么,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客户的利益。并且,我没有泄露他们的私人信息,也做了适当处理。这个案件是我所pro bono program的受益者之一。3)为了保护隐私,我不准备回答更多细节问题。-------------- stonyfire 发表于 8/21/2017 4:21:13 PM
走去哪儿了? 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4:31:31 PM
in-house counsel purplebasil 发表于 8/21/2017 4:34:03 PM
我没听说过。 pwwp 发表于 8/21/2017 1:31:13 PM 所以到底是不是刷流量? 孔雀翎 发表于 8/21/2017 1:35:21 PM
我没听说过。 pwwp 发表于 8/21/2017 1:31:13 PM
楼主更新了,说她用的Yale是假的,是为了防止人肉。好吧,可以理解,那么楼主至少应该是哈佛,哥大毕业的。最最不济也是T14的。谁都知道Yale在法学界的地位,总不能一个普通州立的把自己编成耶鲁吧。按照这个信息处理的套路,那么所谓升了Partner也许是升了Manager?17岁毕业也许是21岁毕业?读得JD也许是LLM?同时还读了PhD也许是同时还读了Master? vickiemm 发表于 8/21/2017 4:30:27 PM
其实也不奇怪了,前几天不还有个做公司法的藤校毕业律师和老公分享客户信息,老公炒股赚了点钱,然后进去了的吗? mago 发表于 8/21/2017 3:48:17 PM
楼主更新了,说她用的Yale是假的,是为了防止人肉。好吧,可以理解,那么楼主至少应该是哈佛,哥大毕业的。最最不济也是T14的。谁都知道Yale在法学界的地位,总不能一个普通州立的把自己编成耶鲁吧。按照这个信息处理的套路,那么所谓升了Partner也许是升了Manager?17岁毕业也许是21岁毕业?读得JD也许是LLM?同时还读了PhD也许是同时还读了Master?所以楼主故事的高配版是:17岁大学毕业,20岁Yale JD+ 某校PhD同时毕业。21岁赢了被陪审团定罪的谋杀案上诉。28岁升了partner。低配版是:22岁大学毕业,25岁某校LLM和master同时毕业,26岁在某移民律师事务所做paralegal,34岁升了manager。真正的情况可以是高配和低配之间的任意点。 vickiemm 发表于 8/21/2017 4:38:42 PM
她把所谓自己的案子都摆上来了,行内人稍微捣腾一下就能把律师信息调出来,还怕什么人肉如果这么多同行中国人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这么个22岁PhD,Top JD双学位,30岁升par的牛人,可信度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mamaroorocking 发表于 8/21/2017 4:38:00 PM
8年升partner倒是正常。但是,升啪收入是20万到>50万的概念,区别主要是能分红,又说去香港当负责人工资涨30%。。。而且香港做刑法。。。除非她还有香港律师执照。。。Anyway RedCrayon 发表于 8/21/2017 4:36:09 PM
估计为了防止人肉,年龄上模糊了10岁也可以理解。 闲话鲜花 发表于 8/21/2017 4:41:06 PM
那为什么不大家都等到八年升par呢?肯定是大多数八年都升不了吧。。。。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4:42:50 PM
是自己走还是八年升不到par就必须走了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4:43:15 PM
她都说啦细节处理过了,所以这些信息可能都不是真的,案子是不是她lead都说不准呐。 SnowieWhite 发表于 8/21/2017 4:42:06 PM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30616"可怜lz对Kohls不熟,又舍不得浪费了75刀,为了在有限的几天内花钱,昨晚钻研一直到凌晨2点才总算把这75刀花掉了,感觉快没半条命了。。"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18974"昨晚辛苦的在saks下了一单,主要是为了买BBR,为了凑齐2000折腾了几个小时,下了BBR和一些beauty,刚刚看了一个贴说saks经常1000送300gc,上次是2个月前的,心理觉得很不爽了,在纠结着是否cancel order了,然后等saks的1000送300gc。。。。有像我这样的吗??" 胡茗薇 发表于 8/21/2017 4:44:40 PM
我刚才专门去问公司的律师 像楼主这种天才有没听说过?他说有!他一个中国律师朋友就是这么优秀。我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他那个中国律师朋友的名字? Sallyon 发表于 8/21/2017 4:48:00 PM
是自己走还是八年升不到par就必须走了 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4:43:15 PM
听说哈,听说。。。首先是律所很辛苦,很多人熬不到年头就自己走了,一般都是转in-house吧,三四年的律所经历据说是最好转的。少数人觉得自己有本事升趴呢,会继续熬,到了七八年的时候一般会被考虑一下能不能升趴,升不了的最好就自己知趣地走了,这时候进in-house的level就比较高了,有时侯反而不容易转,也有人就干脆被律所搞成counsel,这个就相当于一个比associate高工资但是没有分红的职位,就不再是partner track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律所都是如此,我也是随便听过一耳朵,大概是这么回事吧。 purplebasil 发表于 8/21/2017 4:52:47 PM
我刚才专门去问公司的律师 像楼主这种天才有没听说过?他说有!他一个中国律师朋友就是这么优秀。我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他那个中国律师朋友的名字? Sallyon 发表于 8/21/2017 4:48:03 PM
其实就是太辛苦,一部分人受不了就早早跑路。剩下的,因为房子孩子拖累,或者有个升趴的梦想,熬啊熬。但是到年头了,越来越贵,没客户就没人给活儿,没活儿不走也得被赶走。有客户就升趴,没客户就只能走人。Of counsel 也不好当,没客户照样要走人。 reparteewise 发表于 8/21/2017 4:59:44 PM
主要是诉讼的好做billable hours吧?哈哈~ 她的主要疑点是说中国人都去做移民律师。。。我身边的中国JD没有一个做移民的,也没有做criminal的。 purplebasil 发表于 8/21/2017 4:22:34 PM
想起以前有个叫周励什么的人,写了本什么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自传,好像就是一个投行的analyst,硬把自己吹成了花街金融大鳄 mamaroorocking 发表于 8/21/2017 4:47:36 PM
走了去哪呢?还是继续当律师? fidelity123 发表于 8/21/2017 5:03:02 PM
听说哈,听说。。。首先是律所很辛苦,很多人熬不到年头就自己走了,一般都是转in-house吧,三四年的律所经历据说是最好转的。少数人觉得自己有本事升趴呢,会继续熬,到了七八年的时候一般会被考虑一下能不能升趴,升不了的最好就自己知趣地走了,这时候进in-house的level就比较高了,有时侯反而不容易转,也有人就干脆被律所搞成counsel,这个职位比associate工资高但是没有分红,就不再是partner track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律所都是如此,我也是随便听过一耳朵,大概是这么回事吧。 purplebasil 发表于 8/21/2017 4:52:47 PM
感觉有点像tenure似的 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5:06:27 PM
比tenure 惨,趴如果客户没了,照样要被赶走。tenure一般不赶人吧 reparteewise 发表于 8/21/2017 5:07:20 PM
那种叙事方法和文风,早上看到开头就觉得是爱妞妞的马甲 erxin 发表于 8/21/2017 5:06:45 PM
大家熟悉“King of Queens"吗?女主人公Carrie 是律师事务所的秘书,也是能说出一些术语的;也许这位少年版牛人和Carrie是同行。 屁歪歪屁 发表于 8/21/2017 5:19:00 PM
你们太坏了,我来帮lz澄清吧。lz是日理万机的大律师,平时没有时间来华人。这次趁着休假来华人灌水,不耐烦注册之后还要等一天才能发言,所以是借了朋友的ID。 NUMB3RS 发表于 8/21/2017 4:54:35 PM
par了被赶走又怎么样啊,比如说我own 0.5%这个律所,那以后赚了的也是我的啊,我走呗干别的去tenure不赶人,但是也不给你钱啊 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5:14:19 PM
啊?不是这么算的啊……赶走了就没分红了。。。而且收入和赚的钱成正比啊,案子少的趴钱少很多啊 reparteewise 发表于 8/21/2017 5:32:30 PM
这样的啊?还以为partner就是拥有公司一部分的呢。。。公司挣多少自己都分成又学到了一些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5:34:26 PM
爱妞妞不就是法庭书记员嘛,所以知道那么多名词术语 vickiemm 发表于 8/21/2017 5:22:00 PM
这样的啊?还以为partner就是拥有公司一部分的呢。。。公司挣多少自己都分成又学到了一些 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5:34:26 PM
哈哈那样旱涝保收的话,没人出去拉生意了,大家都去度假啦。没饭吃了要reparteewise 发表于 8/21/2017 5:40:32 PM
别的不说刚发了一段 一群人就在那里直拍大腿 说 “逻辑如此清晰” 是什么情况 简直莫名跟邪教似的 archie 发表于 8/21/2017 5:33:00 PM
最近好多那些转载知乎当原创的都是你请来的吗?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Cumberbitch 发表于 8/21/2017 1:46:19 PM
工作十年不到就partner了 真没人奇怪么 henshuhen 发表于 8/21/2017 1:27:19 PM
不认识08-10年yale 的JD 有这么一位倒是认识一个男生是10年后毕业的,还有若干JSD,但是08-10在法学院的中国人我应该都认识,有个北大师姐毕业后去香港了,还有一位师兄现在清华教书。 plutol 发表于 8/21/2017 1:37:51 PM
像那种把国内论坛文抄过来还像模像样假装当事人互动的,忘了写转贴才见鬼了。你说你压根不知道知道华人有写手,恐怕要太阳从西边出来才有人信吧? vickiemm 发表于 8/21/2017 2:09:06 PM
这就是真的你不懂了,big law firm顺利的话8年升partner,有个别firm 6年升 cuyana 发表于 8/21/2017 6:10:15 PM
其实也不奇怪了,前几天不还有个做公司法的藤校毕业律师和老公分享客户信息,老公炒股赚了点钱,然后进去了的吗?
纯粹觉得这句超搞笑
不用小说,现实生活就用,我就认识一个,phd没毕业的在某个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被他postdoc导师看上了,老师会后主动找的他问要不要 毕业后去他那做postdoc。所以那个lz写的这点 我倒是相信。怀疑的就是感觉她有点太闲了,partner的人,会上网发帖子?
反正我相信她牛。群众非要扒皮那就扒,但在我心中已经看到了新的目标高度,真实或者虚幻,这是我在华人上看到过的最震撼人的简历。
attorney-client privilege 她也确实目前还没有违反
法律最难的地方其实不是语言,是逻辑和“善解人意”,直接接触人心最脏的部分,其实比医生接触生理最脏的还要难。都是常人,法律从业的在客户走后,关起门来讨论八卦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大家想的高高挂起--学术界有点高高挂起,我能说我的几个女教授朋友平日在wechat一个比一个粉嫩可爱么。。
下面是她的更新
1) 好吧,我早就知道国人一定会喜欢“人肉”什么的,所以提早对一些相关“信息”做过处理。如果你觉得能靠“耶鲁”什么就能人肉到我,那么我也太失败了。
2)我不认为写过去的案例违反“attorney-client privilege"。首先,这个案件已经close,一切已经盖棺定论了,无论说什么,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客户的利益。并且,我没有泄露他们的私人信息,也做了适当处理。这个案件是我所pro bono program的受益者之一。
3)为了保护隐私,我不准备回答更多细节问题。
--------------
主要是诉讼的好做billable hours吧?哈哈~ 她的主要疑点是说中国人都去做移民律师。。。我身边的中国JD没有一个做移民的,也没有做criminal的。
z这跟那个lz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啊
学术会议都是一个领域的啊
对于快毕业的phd来说 去学术会议的一大作用就是network和找工作的
法律系的faculty去听science的seminar的可能性大么?
按照这个信息处理的套路,那么所谓升了Partner也许是升了Manager?17岁毕业也许是21岁毕业?读得JD也许是LLM?同时还读了PhD也许是同时还读了Master?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4141
in-house counsel
or a smaller firm
如果这么多同行中国人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这么个22岁PhD,Top JD双学位,30岁升par的牛人,可信度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楼主故事的高配版是:17岁大学毕业,20岁Yale JD+ 某校PhD同时毕业。21岁赢了被陪审团定罪的谋杀案上诉。28岁升了partner。
低配版是:22岁大学毕业,25岁某校LLM和master同时毕业,26岁在某移民律师事务所做paralegal,34岁升了manager。
真正的情况可以是高配和低配之间的任意点。
excuse me? a successful criminal defense litigator asking 华人大妈 whether someone has committed a crime of abandonment?
认识一个小时候来美的华人妹妹,货真价实本科法学院都top, 大所做securities, 差不多10年生了partner, 大概35-6样子。是属于很标配的优秀track。30岁做合伙人神人
such a joke
估计为了防止人肉,年龄上模糊了10岁也可以理解。
隔壁妹子补充,去香港开分所,也许是允许一个月wfh三天?
"可怜lz对Kohls不熟,又舍不得浪费了75刀,为了在有限的几天内花钱,昨晚钻研一直到凌晨2点才总算把这75刀花掉了,感觉快没半条命了。。"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18974
"昨晚辛苦的在saks下了一单,主要是为了买BBR,为了凑齐2000折腾了几个小时,下了BBR和一些beauty,刚刚看了一个贴说saks经常1000送300gc,上次是2个月前的,心理觉得很不爽了,在纠结着是否cancel order了,然后等saks的1000送300gc。。。。有像我这样的吗??"
大多数都升不了。知道完全没戏的会早些离开。有戏没戏边缘的还是会留下拼拼的
up or out
楼主不要理他们,一群loser就是妒忌!
哈哈,好莱坞这些神剧呀,把人人都整成了半个专家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11
听说哈,听说。。。首先是律所很辛苦,很多人熬不到年头就自己走了,一般都是转in-house吧,三四年的律所经历据说是最好转的。少数人觉得自己有本事升趴呢,会继续熬,到了七八年的时候一般会被考虑一下能不能升趴,升不了的最好就自己知趣地走了,这时候进in-house的level就比较高了,有时侯反而不容易转,也有人就干脆被律所搞成counsel,这个职位比associate工资高但是没有分红,就不再是partner track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律所都是如此,我也是随便听过一耳朵,大概是这么回事吧。
lz是日理万机的大律师,平时没有时间来华人。这次趁着休假来华人灌水,不耐烦注册之后还要等一天才能发言,所以是借了朋友的ID。
tenure不赶人,但是也不给你钱啊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11
刚发了一段 一群人就在那里直拍大腿 说 “逻辑如此清晰” 是什么情况 简直莫名
跟邪教似的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又学到了一些
这个科普贴真涨知识。谢谢楼主。
把那个楼主的帖子整个翻了一遍,没找到跟杨洋和三生三世的任何相关帖子,造谣真是张口就来,呵呵
但我觉得刑事诉讼的案件,可能没有实效性,应该都属于保密范围,除了对同行拿来做培训,一般还是得保密的吧。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