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首页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他用35年,把一个小脏摊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7年8月13日 10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50544 阅读
21 评论
综合新闻
大约 5 年前
在你的印象里,米其林餐厅大概都是这样的▼
优雅的环境,吃不饱的精致菜品,动辄成百上千的消费,每次品尝过后都要回(肉)味(疼)好几天。
而大排档呢?则完全是两个世界。烟熏火燎,人声鼎沸,满满的都是人间烟火气。
你能相信吗?在新加坡的一家小脏摊上,人均10元竟然能吃到米其林餐厅的菜品?!
这个奇迹,是他用了35年的时间创造的!
他叫陈翰铭,196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
因为家里穷,他从小就学会了给家人做饭,养猪养鸭种菜,听锅碗瓢盆的碰撞。
日积月累下,他对食物和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
15岁时,陈翰铭不得不放弃学业,出来谋生。他来到新加坡,没有考虑其它职业,而是一头扎进了厨师这行。当时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穿上自己的厨师服。
15岁的他瘦弱得连锅都颠不动,只能打下手,在后厨洗菜、倒泔水...尽管如此他却是学徒中最勤快的一个,就是为了能站在旁边看师傅怎么做烧腊。
出师之后他的“苦日子”并没有结束,常常在疲惫中睁开眼,拿菜刀的右手酸痛得抬不起来,但还是要打起精神开始一天的忙碌。
危险也总是不期而至,陈翰铭已经不记得被烫伤过多少次,但尽管如此,他仍未放弃当初的梦想。
2008年,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开在新加坡牛车水的一个2平方米的摊位。陈翰铭想到自己是跟着香港的师傅学做的油鸡,因此给店取名叫“香港油鸡饭·面“。店里主打油鸡,顾客可以选择配饭还是配面。
平凡的油鸡,在本地人看来连主菜都不是,陈翰铭却说,只要调配出好的卤汁配方,油鸡也能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开业之初,陈翰铭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限量售卖30只油鸡,售完即止。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虽然摊前人来人往,但他却连30只鸡都卖不出去。
陈翰铭很苦恼,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终于他发现,自己的油鸡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太正宗”了,忽略了当地人的口味和香港人的口味不一样,这里的人更喜欢口感偏甜、色泽偏深的油鸡 。
陈翰铭一点点改良油鸡的口味,用了一年时间,终于从无人问津做到了回头客络绎不绝。
为了保证10点准时营业,陈翰铭每天5点半起床,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自己的生意,自己不看紧,谁看紧呢?”陈翰铭这样说。
在油鸡的制作上,陈翰铭用30多年的时间,研制出了自己的独家秘方。鸡要选肥瘦适宜的嫩草鸡,用清汤慢火细炖,20分钟后取出,放在冰水中。取出后晾干,上色。
将调制好的酱料一层一层地涂在鸡身上,使酱料逐渐渗入鸡肉中。酱香味与鸡肉本身的鲜香完美结合,诞生了全新的美味。
在油鸡的制作过程中,最难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最后的烤制。而陈翰铭对于火候和时间的把控已经像呼吸一样习惯成自然,每只鸡都拿捏得刚刚好。
用来搭配油鸡的面条和米饭,陈翰铭也毫不含糊。
在港式传统手擀面中加入碱水,使面条更筋道弹牙。
米饭是用进口的泰国香米做的,米饭中加入熬鸡用的清汤和特制的酱油,再将切好的油鸡块铺在上面,这一盘美味,拿什么都不换!
为了吃上这样一碗油鸡饭,每到午饭时间,食客们通常要排队2小时。而陈翰铭也用每天17个小时的工作,回馈顾客的热情。
此时的陈翰铭生意兴隆,但他内心还是有些许遗憾。他时常想起初入行时一位前辈告诉他,作为一名厨师,能获得的最高褒奖就是米其林的认可。陈翰铭一直认为,米其林之于自己就像太阳一般遥不可及,他甚至都没吃过一次米其林,更别说奢望得到米其林的认可了。
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天米其林真的邀请陈翰铭参加米其林美食指南的颁奖典礼!
陈翰铭懵了,反复问美食密探:“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即使美食密探对他说“我们的评比只针对你的食物,而非环境”时,陈翰铭仍是难以置信。
直到上台领奖的一刻,陈翰铭才确信,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年过半百的他,就像拿到毕业证的孩子,捧着证书开心地笑着。
典礼结束后,陈翰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店里为明天的营业做准备。“明天会有更多的顾客,不能让他们等太久了”,陈翰铭如是说。
如今,陈翰铭店里的菜品仍没有涨价,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接地气。但在米其林的光环下,却是“一饭难求”。据说,每天开业前一个小时就会有人来排队,甚至还兴起了“油鸡饭代购”,一次打包120盒!
曾经门可罗雀的小店,如今已经成了名满全国的热门餐厅,但这一切对陈翰铭都没什么影响,他所专注的,仍是每一口出自他手里的味道。
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平凡而伟大!
在卑微的现实与遥不可及的梦想之间,只隔了用心和坚持。
将平凡的日子过成诗,用心对待每一餐饭、每一件事,不为得到他人认可,只为接近心中理想的模样!
t
tomcats
大约 5 年
1 楼
赞了,还要赞!
国
国境之南
大约 5 年
2 楼
认真做事情的人都值得尊敬!
T
Timberwolf
大约 5 年
3 楼
有人吃过?来评论评论
b
blueflame
大约 5 年
4 楼
不喜欢
老
老朱
大约 5 年
5 楼
吃过,鸡的味道确实比纽约3星的Eleven Madison Park\Chef's Table要重还很嫩,不过未必比香港湾仔那家烧鸡店更好。
学
学习旅
大约 5 年
6 楼
都什么时代了,怎么叫香港油鸡,而不是中国香港油鸡?
二
二吐为快
大约 5 年
7 楼
励志啊他妈的我当初要是去学修车现在也该拿到porsche认证了
读
读书行路
大约 5 年
8 楼
匠人精神。如果是别人很可能开始做加盟店了
0
055A
大约 5 年
9 楼
祝福
松
松丹
大约 5 年
10 楼
精神可嘉!
D
DANIU_S
大约 5 年
11 楼
valley 那家海南鸡饭不错,但现在给的鸡肉的量,越来越少了,我都吃不饱。
小
小猪猪抱抱
大约 5 年
12 楼
感动
青
青花
大约 5 年
13 楼
做事认真的人会有回报
y
yuan222
大约 5 年
14 楼
十分赞!好像是2016年上榜的?十分的敬业,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也十分敬佩那位日本东京只做Sushi的小野二郎。好像是米其林三星。
l
lalagua
大约 5 年
15 楼
穷极一生做好一件事,那种荣誉感跟骄傲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淡
淡定哥
大约 5 年
16 楼
这种烧腊店很常见,并不一定就是最好吃的
i
ikeller
大约 5 年
17 楼
我春节期间去新加坡玩,专门去找了这家店。他们已经搬迁至一家独立门面的餐厅。但是春节期间关门,气死我了。
g
gameon
大约 5 年
18 楼
学习旅 发表评论于 2017-08-13 11:03:16 都什么时代了,怎么叫香港油鸡,而不是中国香港油鸡? 。。。。。。。。 您每时每刻都是一只好斗的公鸡,大周末的都不收起翅膀休息一下?
g
gameon
大约 5 年
19 楼
香港油鸡饭,海南鸡饭都是人间美食之一。 每个中国人一生至少都应该尝试它们一次,才不虚度此生。
无
无法弄
大约 5 年
20 楼
我对这个一般,通常没的吃才吃
位
位面
大约 5 年
21 楼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17-08-13 17:21:54 学习旅 发表评论于 2017-08-13 11:03:16 都什么时代了,怎么叫香港油鸡,而不是中国香港油鸡? 。。。。。。。。 您每时每刻都是一只好斗的公鸡,大周末的都不收起翅膀休息一下? ———————————— 那不行,人家要挣钱吃饭的,晚餐还没着落呢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在你的印象里,米其林餐厅大概都是这样的▼
优雅的环境,吃不饱的精致菜品,动辄成百上千的消费,每次品尝过后都要回(肉)味(疼)好几天。
而大排档呢?则完全是两个世界。烟熏火燎,人声鼎沸,满满的都是人间烟火气。
你能相信吗?在新加坡的一家小脏摊上,人均10元竟然能吃到米其林餐厅的菜品?!
这个奇迹,是他用了35年的时间创造的!
他叫陈翰铭,196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
因为家里穷,他从小就学会了给家人做饭,养猪养鸭种菜,听锅碗瓢盆的碰撞。
日积月累下,他对食物和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
15岁时,陈翰铭不得不放弃学业,出来谋生。他来到新加坡,没有考虑其它职业,而是一头扎进了厨师这行。当时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穿上自己的厨师服。
15岁的他瘦弱得连锅都颠不动,只能打下手,在后厨洗菜、倒泔水...尽管如此他却是学徒中最勤快的一个,就是为了能站在旁边看师傅怎么做烧腊。
出师之后他的“苦日子”并没有结束,常常在疲惫中睁开眼,拿菜刀的右手酸痛得抬不起来,但还是要打起精神开始一天的忙碌。
危险也总是不期而至,陈翰铭已经不记得被烫伤过多少次,但尽管如此,他仍未放弃当初的梦想。
2008年,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开在新加坡牛车水的一个2平方米的摊位。陈翰铭想到自己是跟着香港的师傅学做的油鸡,因此给店取名叫“香港油鸡饭·面“。店里主打油鸡,顾客可以选择配饭还是配面。
平凡的油鸡,在本地人看来连主菜都不是,陈翰铭却说,只要调配出好的卤汁配方,油鸡也能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开业之初,陈翰铭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限量售卖30只油鸡,售完即止。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虽然摊前人来人往,但他却连30只鸡都卖不出去。
陈翰铭很苦恼,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终于他发现,自己的油鸡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太正宗”了,忽略了当地人的口味和香港人的口味不一样,这里的人更喜欢口感偏甜、色泽偏深的油鸡 。
陈翰铭一点点改良油鸡的口味,用了一年时间,终于从无人问津做到了回头客络绎不绝。
为了保证10点准时营业,陈翰铭每天5点半起床,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自己的生意,自己不看紧,谁看紧呢?”陈翰铭这样说。
在油鸡的制作上,陈翰铭用30多年的时间,研制出了自己的独家秘方。鸡要选肥瘦适宜的嫩草鸡,用清汤慢火细炖,20分钟后取出,放在冰水中。取出后晾干,上色。
将调制好的酱料一层一层地涂在鸡身上,使酱料逐渐渗入鸡肉中。酱香味与鸡肉本身的鲜香完美结合,诞生了全新的美味。
在油鸡的制作过程中,最难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最后的烤制。而陈翰铭对于火候和时间的把控已经像呼吸一样习惯成自然,每只鸡都拿捏得刚刚好。
用来搭配油鸡的面条和米饭,陈翰铭也毫不含糊。
在港式传统手擀面中加入碱水,使面条更筋道弹牙。
米饭是用进口的泰国香米做的,米饭中加入熬鸡用的清汤和特制的酱油,再将切好的油鸡块铺在上面,这一盘美味,拿什么都不换!
为了吃上这样一碗油鸡饭,每到午饭时间,食客们通常要排队2小时。而陈翰铭也用每天17个小时的工作,回馈顾客的热情。
此时的陈翰铭生意兴隆,但他内心还是有些许遗憾。他时常想起初入行时一位前辈告诉他,作为一名厨师,能获得的最高褒奖就是米其林的认可。陈翰铭一直认为,米其林之于自己就像太阳一般遥不可及,他甚至都没吃过一次米其林,更别说奢望得到米其林的认可了。
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天米其林真的邀请陈翰铭参加米其林美食指南的颁奖典礼!
陈翰铭懵了,反复问美食密探:“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即使美食密探对他说“我们的评比只针对你的食物,而非环境”时,陈翰铭仍是难以置信。
直到上台领奖的一刻,陈翰铭才确信,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年过半百的他,就像拿到毕业证的孩子,捧着证书开心地笑着。
典礼结束后,陈翰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店里为明天的营业做准备。“明天会有更多的顾客,不能让他们等太久了”,陈翰铭如是说。
如今,陈翰铭店里的菜品仍没有涨价,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接地气。但在米其林的光环下,却是“一饭难求”。据说,每天开业前一个小时就会有人来排队,甚至还兴起了“油鸡饭代购”,一次打包120盒!
曾经门可罗雀的小店,如今已经成了名满全国的热门餐厅,但这一切对陈翰铭都没什么影响,他所专注的,仍是每一口出自他手里的味道。
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平凡而伟大!
在卑微的现实与遥不可及的梦想之间,只隔了用心和坚持。
将平凡的日子过成诗,用心对待每一餐饭、每一件事,不为得到他人认可,只为接近心中理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