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肯尼迪遇刺8万页未删节档案,这封信很关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19日 10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64268 阅读
13 评论
腾讯新闻

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悬案,终于迎来新的转折。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开了8万余页肯尼迪遇刺机密档案,兑现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尽管尘封的纸张泛黄模糊,部分内容仍被黑条遮盖,但这场“信息轰炸”足以让历史爱好者与阴谋论者彻夜翻查。从凶手奥斯瓦尔德的枪法评分到苏联公民的预警信件,档案中的细节拼凑出更多未解谜团,而特朗普政府的“透明化运动”也随之浮出水面。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街头遇刺的画面,至今仍是美国历史上最震撼的影像之一。新解密的文件中,一份苏联公民的匿名信引发关注——信中声称早在案发前三个月,他已向美国官员警告“奥斯瓦尔德计划刺杀总统”。另一份军方记录则评价这名凶手“枪法拙劣”,与官方认定的“单独精准作案”形成微妙矛盾。档案中夹杂着潦草的手写笔记与模糊的扫描件,甚至出现整段文字被涂抹的痕迹,仿佛有人刻意将关键线索隐入阴影。

奥斯瓦尔德的背景调查同样耐人寻味。文件显示他与古巴及苏联情报机构存在联系,但其动机始终成谜。一张达拉斯警局拍摄的嫌犯照片旁,标注着此人被捕时坚称自己只是“替罪羊”。六十年过去,这些碎片依然未能拼出完整真相。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新档案不会改写既定的案件结论,但为研究冷战时期的政治暗流提供了新视角。

特朗普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宣布解密时,称美国人将对这些文件“感到震惊”。他声称自己未做任何删减,并揶揄道:“你们得读很多纸。”事实上,特朗普早在首个任期就推动档案公开,却因种种阻力未能实现。如今借助众议院新成立的“联邦机密解密工作组”,他不仅翻开了肯尼迪案卷宗,更将目标投向UFO档案、爱泼斯坦丑闻等敏感议题。工作组负责人安娜·保利娜·卢娜议员甚至公开质疑官方结论,声称“刺杀现场存在第二名枪手”。

这场解密风暴的背后,是当代美国对历史真相的集体执念。从社交媒体上狂欢的阴谋论者,到深夜下载文件的业余侦探,公众对“被掩盖的真相”展现出惊人热情。有人翻出2008年装订成箱的物证照片,试图从泛黄的纸页中寻找弹道轨迹;也有人重提目击者拍摄的“消失的录像带”,幻想某天它会突然现身。正如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如果真有人策划了这场谋杀,他们恐怕早已化作尘土——但真相永远值得追寻。”

当8万页档案涌入网络,历史并未因此改写,却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有些谜题注定超越时间。或许正如泛黄纸页上晕开的墨迹,真相永远介于清晰与模糊之间,而人类对答案的追逐,本身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b
bluetag
1 楼
没有任何新东西
羽衣甘蓝
2 楼
已经推翻了以前说只有一名枪手的结论。 现在的官方观点是存在第二名枪手。
裘千里
3 楼
既然要公开,为什么还要黑条遮盖呢?遮遮掩掩必藏奸,也就是说必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根本就不想让人民知道真相,川普的所谓公布全部文件,实在是太虚伪了,拿美国人当猴耍。
有门部关
4 楼
如果真有阴谋,肯定也不会留在纸上。
量子纠结
5 楼
黑条遮盖是以前就盖住的,更见不得人的文件早就被销毁,就像爱泼斯坦的文件一样,嫖客信息早就被删除,只留下受害者的信息。
x
xyz18
6 楼
川普宾州遇刺那件事促成了他公开肯尼迪遇刺事件内幕,不过都过去那么年了,什么也查不出来了,这些遇刺事件肯定有第二名枪手在场,一个是用于灭口,也是怕第一个枪手关键时刻掉链子完不成任务,第二个枪手就上场了,估计川普宾州那次也有第二个枪手在场隐身
寒冰精灵
7 楼
全都喂给ai看看结论
体制内
8 楼
萝莉岛的名单呢,怎么没消息了
点火
9 楼
刺杀川普的凶手也该好好查查,不可能没有黑历史。
p
pirate88
10 楼
毫无兴趣
p
pirate88
11 楼
说说你自己为什么要舔鹅吧
P
Panda-2020
12 楼
UFO 感兴趣 影响未来
还有没被注册的用户名没
13 楼
等啥呢?几十年过去难道还有什么秘密会留下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