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下属的607研究院是中国家唯一专业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空空导弹的单位,下设科技发展部、生产部、发控所、民品部、三产部五大经济实体,共有5700余名职工,其中科技人员2200余名,高级工程师1300余名,高级技工1100余名,成为世界科技开发实力最雄厚的空空导弹研究机构,其主要产品是霹雳系列空空导弹。
一:中国空空导弹发展
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1961年7月建所,刚开始一无图纸、二无经验、三无产品,手上只有一枚1958年检来的AIM-9B近程空空导弹残骸,当时空空导弹研究院无法仿制,只能送给苏联仿制成K-13近程空空导弹,苏联又把技术转让给中国,成为中国第一代空空导弹霹雳-2,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又获得了型号更先进的AIM-9C空空导弹和AIM-7空空导弹,AIM-9C空空导弹后来仿制成为霹雳-5,但仿制AIM-7空空导弹很失败,80年代初,中国获得了意大利的阿斯派德中程空空导弹以及以色列“蛇”3近程空空导弹,分别仿制为霹雳-11和霹雳-8,90年代中国又从俄罗斯购入了数千枚R-73近程空空导弹和R-27半主动雷达/红外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后来又购入了千余枚更先进的R-77中程空空导弹,主要装备苏-30MKK、歼-11/歼-15、歼-10等战机上。
2002年,外国媒体首次发现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报道称俄罗斯“玛瑙" 设计局为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提供了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使用的9B- 1348导引头图纸,使用的是国产发动机,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公里。虽然比R-77少10公里,但它让中国获得了与AIM-120和R-77同一级别的“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2005至2006年,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开始出现在歼-10、歼-8 I1、歼-11B战斗机以及歼轰-7A歼击轰炸机上,2008年中国互联网上还出现了数张中国正在研制的第四代空空导弹图片,最大速度可能达4马赫以上,射程在160公里以上,这种大射程非常有利于攻击预警指挥机、电子战飞机以及加油机等高价值支援飞机,也暗示着解放军第5代战斗机研制装配了远程探测雷达,这就正在研发试验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称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比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更长,尺寸4~4.5米,弹径为203毫米,弹长小于歼- 20战斗机的内置弹仓长度,几乎是量身定做的,弹仓可以并排挂载4枚,原以为采用了结构与俄罗斯R-77M-PD空空导弹非常相似的冲压式发动机,但弹体表面浑圆光滑,看不出进气道的痕迹,估计采用的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预期超过200公里,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称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出现有的绝大多数中距空空导弹,这一优势很有可能成为对美国空军威胁最大的空空导弹,不仅对大多数美国战斗机构成威胁,还对美国预警机、轰炸机和加油机构成巨大威胁,未来的空战中,歼-20隐形战斗机会第一时间发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击落美国加油机和预警机,对美军来说,没有了加油机和预警机就是一场灾难,想要打赢空战就难了。
一般空空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9秒,飞行时有两个状态,前17公里是加速到4马赫的动力飞行状态,后面都是无动力惯性滑翔状态,命中率最高的区域就是动力射程状态,也叫不可逃逸区,超出攻击包线后速度和动能都在快速流失,降到到音速以下目标只需要一个侧滑就可以甩掉,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最大特色是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同一燃烧室内用阻燃隔热层将燃料分成两段,每段各有独立的点火系统,由控制系统确定点火时间分配能量,达到射程、不可逃逸区和末端机动性的最优方案,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还采用惯性制导加双向数据链加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导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传给战斗机和预警机,战斗机和预警机可以把目标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发送给导弹。
二:远程空空导弹的优势
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可以由歼-11BS/H、歼-15、歼-16、歼-10B/C和歼-20等战斗机携带,歼- 20战斗机携带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对预警机发起攻击时,E-2D和E- 3C空中预警机对歼- 20战斗机发现距离只有120公里,根本没机会逃往安全空域,预警机为了避免被击落,只能远离战区,F-22战斗机就不得不单独作战,歼-20战斗机装备的光电跟踪系统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可在无需开雷达的情况下对F-22战斗机搜索距离达110千米,而F-22战斗机没有装备光电系统,只打开机载雷达,F-22战斗机凭借沿海密不透风的雷达网和数量众多的空警500预警机,完全保持电磁静默的情况下凭借数据链就可以获得F-22战斗机的位置,然后发射霹雳-15空空导弹攻击,等导弹进入导引头工作范围,F-22战斗机距离被命中只有不到10秒了,印巴空战中阵风战斗机怎样被击落的,F-22战斗机也会怎样被击落。
美军最先进的AIM-120D导弹最大射程也比霹雳-15导弹少了40千米,对高机动的歼-20战斗机有效射程最多只有80千米,假设双方都在100千米距离上发现对方,F-22战斗机需要先运动到距离歼-20战斗机80千米处才能发射AlM-120D导弹,歼-20战斗机已经在100千米处首先实施攻击了,就算是歼-16战斗机,F-22战斗机虽然能早早发现,但还是必须运动到距离歼-16战斗机80千米处才能发射导弹,而歼-16战斗机雷达性能与歼-20类似,同样可在100千米处首先实施攻击,如果是F-15EX战斗机,歼-20战斗机可以在200千米处对F-15EX战斗机发动攻击,而携带AIM-120D导弹的F-15战斗机显然只能在80千米处发动攻击,这100千米的距离优势意味着F-15EX战斗机就像印巴空战中的阵风战斗机,就算是歼-16战斗机对战F-15EX战斗机也有40千米的距离优势。
除了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中国空军也将装备正在研发的霹雳-21大型远程空空导弹,导弹长5.8米,直径300毫米,体积是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三倍,使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射程达到400千米,气动面仅有四片尾翼,表明导弹飞行速度很快,单靠弹体升力就能满足机动需求,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相控阵导引头受203毫米的弹径限制无法设置共形天线,只能设置在弹翼上,但尾翼的运动会改变天线波束的指向,霹雳-17的大型远程空空导弹头部空间较大,直接使用小型化的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在特定波東方向上提高能量增益,,大大提升探测跟踪锁定距离和远距离命中精度,苏联1984年研制的K S-172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达到400千米,但所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5平方米目标最大锁定距离仅为40千米,与射程不相匹配,后来没有下文。
霹雳-21空空导弹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则可以很好匹配超远射程,使得超远程拦射战斗机成为可能,远程精确制导是远程空空导弹的关键技术,导弹发射后会立即爬升到高空,利用稀薄的大气减少阻力,途中利用惯性导航系统保持航向,并通过数据链修正航向,这阶段持续4分钟,在距离目标80~ 100千米时开启主动雷达寻的器寻找目标,由于射程大幅度提高,制导精度需满足脱靶量要求,这对惯性组件和控制系统的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惯性组件任务是控制导弹以足够高的精度达到预定位置,使其以完成中-末制导段的交接,影响中制导精度是目标定位误差、对准误差、惯性组件误差、数据传输误差、数据处理误差、制导控制误差,交接成功概率由中制导精度,雷达定位精度,导引头天线预置精度和导引头截获概率决定,这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做到的。
三:美国的挣扎
美国很早就有了超远视距攻击的概念,概念是依靠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远程空空导弹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杀伤,消减苏联的数量优势,但越战时期,美国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受制于电子技术水平,无法把雷达装在导弹,只装了灵敏度有限的接收器,只有在距离目标很近才能接收到信号,导弹载机要逼近到导弹的导引头接收到目标反射信号才能发射,而且载机雷达需要始终跟踪并照射目标,一旦载机机动或载机雷达停止照射导弹就失控,所以杀伤概率只有0.08,虽然可以先敌发射,但在击落敌机之前对手己进入机炮射程,美国海军的对手是苏联携带远程反舰导弹的图22M“逆火"式轰炸机,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射程满足不了远程截击轰炸机的要求,美国海军研制了F-14“雄猫"战斗机和与之配套的A1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可在38秒内同时发射6枚攻击203千米外的目标。
但只能攻击机动能力不佳的轰炸机,难以有效攻击100千米以外的战斗机,苏联解体后用途单一、维护成本高昂的F14和A1M54导弹成了鸡肋了双双惨遭退役,80年代中期启动的270千米射程“先进空空导弹”项目也因为冷战结束而取消,由美国雷声公司1975年研制的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取代,违是美国第四代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具有不需要机载雷达照射,发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和下视下射,上视上射等性能,实战杀伤概率为0.59,超视距击落比例猛增了43倍,美军在实战共发射过17枚AIM-120空对空导弹,击落了10个目标,不过对手要么正在逃窜,并未机动,要么没有雷达,要么没有采用了电子对抗措施,所有目标也没有装备任何目标超视距空对空导弹,战斗完全不公平的形势下进行的,而且还有4次不是超视距击落,但显示出超视距空战的时代已经临近。
美国在AIM-120A空对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了AIM-120B. AIM-120+、AlM-120C和AlIM-120D等改型,射程从A/ B型的55至75千米,到C5型的105千米,到D型的160千米,AlIM-120D采用双向数据链,GPS增强型惯性测量装置,AlIM-120D大量采用新技术,增大了研制风险,研制过程曲折不断超远距离目标搜索、识别、锁定,导弹中继制导等,技术瓶颈一时难以突破,拖延了研制进度,2015年美军突然发现,中国无论在哪个技术领域与美国的差距都在迅速缩小,2016年9月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霍克卡菱尔表示:中国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拥有极长射程,美军急需发展射程更长的导弹反制,2017年,歼-16战斗机挂载霹雳-21大型远程空空导弹试飞的照片曝光后美国海空军受到强烈刺激,马上立项研制射程达到200千米AIM- -260空空导弹,计划在2021年开始试射,但至今还没有任何消息。
等不及的美国海军于是决定把“标准”-6改为远程空空导弹,“标准”-6本来是舰空导弹,但单价贵到令人咂舌,逼得使军方还要购买“标准" -2 MR BLOCK3C部分替代,改机载就是弹体上重新设计挂点和相应的电气接口,去掉M72型助推器,弹长从6.5米缩短到4.5 米,弹重从1500千克降到816千克,但也超过AIM- -54 “不死鸟”空对空导弹一倍,相比长3.7米、重152千克的A1M-120空对空导弹“标准" - 6Dual II空对空导弹是个庞然大物,对动力不算强劲的F/A- 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来说,挂4枚“标准”- 6Dual II空对空导弹后几乎丧失了机动性,而且其装备的APG- -79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也无力支持“标准”-6 Dual II导弹200千米的最大射程,只能依靠预警机,F- 22、F- 35战斗机及无人机提供初始目标信息,并在其飞行中段提供航向修正信息,直至弹载主/被动雷达导引头工作,
目前“标准" - 6 Dual 11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用的是AIM- 120C7导弹的102毫米平板缝隙天线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频率为8 - 10GH2),作用距离只有15至20千米,面对隐身目标作用距离只有3千米,要想增大导引头对隐身目标的烧穿距离,换用大直径氮化镓T/R模块有源相控阵天线,但并不容易,但这种战法需要高速数据链支持,改装高速数据链需要对机载设备大动干戈,成本也很昂贵,波音公司就像变卖祖产拼命维持体面生活水准的破落八旗子弟,所有产品都是在60-70年代老祖宗留下的古懂上修修补补,“标准" - 6 Dual 11导弹实际上只是为了应急,实战中毫无作用,当F/A- 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挂着“标准”- 6Dual II空对空导弹艰难飞行时逼近歼-15T战斗机时,歼-15T战斗机早在200千米外就打出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然后转身加速脱离,追都追不上。
四:结语
目前,中国海空军将形成以霹雳-10A、霹雳- 12、霹雳- 15和霹雳- 21为代表的近程、中程、远程和超远程空空导弹的空战武器体系,构筑起中国的“鹰之墙”,美国海空军则在玩PPT、炒冷饭,如果中美发生空战,美国海空军的战机可能就像印巴空战中阵风战斗机一样成为靶机了。
前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下属的607研究院是中国家唯一专业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空空导弹的单位,下设科技发展部、生产部、发控所、民品部、三产部五大经济实体,共有5700余名职工,其中科技人员2200余名,高级工程师1300余名,高级技工1100余名,成为世界科技开发实力最雄厚的空空导弹研究机构,其主要产品是霹雳系列空空导弹。
一:中国空空导弹发展
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1961年7月建所,刚开始一无图纸、二无经验、三无产品,手上只有一枚1958年检来的AIM-9B近程空空导弹残骸,当时空空导弹研究院无法仿制,只能送给苏联仿制成K-13近程空空导弹,苏联又把技术转让给中国,成为中国第一代空空导弹霹雳-2,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又获得了型号更先进的AIM-9C空空导弹和AIM-7空空导弹,AIM-9C空空导弹后来仿制成为霹雳-5,但仿制AIM-7空空导弹很失败,80年代初,中国获得了意大利的阿斯派德中程空空导弹以及以色列“蛇”3近程空空导弹,分别仿制为霹雳-11和霹雳-8,90年代中国又从俄罗斯购入了数千枚R-73近程空空导弹和R-27半主动雷达/红外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后来又购入了千余枚更先进的R-77中程空空导弹,主要装备苏-30MKK、歼-11/歼-15、歼-10等战机上。
2002年,外国媒体首次发现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报道称俄罗斯“玛瑙" 设计局为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提供了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使用的9B- 1348导引头图纸,使用的是国产发动机,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公里。虽然比R-77少10公里,但它让中国获得了与AIM-120和R-77同一级别的“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2005至2006年,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开始出现在歼-10、歼-8 I1、歼-11B战斗机以及歼轰-7A歼击轰炸机上,2008年中国互联网上还出现了数张中国正在研制的第四代空空导弹图片,最大速度可能达4马赫以上,射程在160公里以上,这种大射程非常有利于攻击预警指挥机、电子战飞机以及加油机等高价值支援飞机,也暗示着解放军第5代战斗机研制装配了远程探测雷达,这就正在研发试验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称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比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更长,尺寸4~4.5米,弹径为203毫米,弹长小于歼- 20战斗机的内置弹仓长度,几乎是量身定做的,弹仓可以并排挂载4枚,原以为采用了结构与俄罗斯R-77M-PD空空导弹非常相似的冲压式发动机,但弹体表面浑圆光滑,看不出进气道的痕迹,估计采用的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预期超过200公里,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称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出现有的绝大多数中距空空导弹,这一优势很有可能成为对美国空军威胁最大的空空导弹,不仅对大多数美国战斗机构成威胁,还对美国预警机、轰炸机和加油机构成巨大威胁,未来的空战中,歼-20隐形战斗机会第一时间发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击落美国加油机和预警机,对美军来说,没有了加油机和预警机就是一场灾难,想要打赢空战就难了。
一般空空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9秒,飞行时有两个状态,前17公里是加速到4马赫的动力飞行状态,后面都是无动力惯性滑翔状态,命中率最高的区域就是动力射程状态,也叫不可逃逸区,超出攻击包线后速度和动能都在快速流失,降到到音速以下目标只需要一个侧滑就可以甩掉,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最大特色是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同一燃烧室内用阻燃隔热层将燃料分成两段,每段各有独立的点火系统,由控制系统确定点火时间分配能量,达到射程、不可逃逸区和末端机动性的最优方案,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还采用惯性制导加双向数据链加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导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传给战斗机和预警机,战斗机和预警机可以把目标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发送给导弹。
二:远程空空导弹的优势
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可以由歼-11BS/H、歼-15、歼-16、歼-10B/C和歼-20等战斗机携带,歼- 20战斗机携带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对预警机发起攻击时,E-2D和E- 3C空中预警机对歼- 20战斗机发现距离只有120公里,根本没机会逃往安全空域,预警机为了避免被击落,只能远离战区,F-22战斗机就不得不单独作战,歼-20战斗机装备的光电跟踪系统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可在无需开雷达的情况下对F-22战斗机搜索距离达110千米,而F-22战斗机没有装备光电系统,只打开机载雷达,F-22战斗机凭借沿海密不透风的雷达网和数量众多的空警500预警机,完全保持电磁静默的情况下凭借数据链就可以获得F-22战斗机的位置,然后发射霹雳-15空空导弹攻击,等导弹进入导引头工作范围,F-22战斗机距离被命中只有不到10秒了,印巴空战中阵风战斗机怎样被击落的,F-22战斗机也会怎样被击落。
美军最先进的AIM-120D导弹最大射程也比霹雳-15导弹少了40千米,对高机动的歼-20战斗机有效射程最多只有80千米,假设双方都在100千米距离上发现对方,F-22战斗机需要先运动到距离歼-20战斗机80千米处才能发射AlM-120D导弹,歼-20战斗机已经在100千米处首先实施攻击了,就算是歼-16战斗机,F-22战斗机虽然能早早发现,但还是必须运动到距离歼-16战斗机80千米处才能发射导弹,而歼-16战斗机雷达性能与歼-20类似,同样可在100千米处首先实施攻击,如果是F-15EX战斗机,歼-20战斗机可以在200千米处对F-15EX战斗机发动攻击,而携带AIM-120D导弹的F-15战斗机显然只能在80千米处发动攻击,这100千米的距离优势意味着F-15EX战斗机就像印巴空战中的阵风战斗机,就算是歼-16战斗机对战F-15EX战斗机也有40千米的距离优势。
除了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中国空军也将装备正在研发的霹雳-21大型远程空空导弹,导弹长5.8米,直径300毫米,体积是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三倍,使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射程达到400千米,气动面仅有四片尾翼,表明导弹飞行速度很快,单靠弹体升力就能满足机动需求,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相控阵导引头受203毫米的弹径限制无法设置共形天线,只能设置在弹翼上,但尾翼的运动会改变天线波束的指向,霹雳-17的大型远程空空导弹头部空间较大,直接使用小型化的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在特定波東方向上提高能量增益,,大大提升探测跟踪锁定距离和远距离命中精度,苏联1984年研制的K S-172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达到400千米,但所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5平方米目标最大锁定距离仅为40千米,与射程不相匹配,后来没有下文。
霹雳-21空空导弹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则可以很好匹配超远射程,使得超远程拦射战斗机成为可能,远程精确制导是远程空空导弹的关键技术,导弹发射后会立即爬升到高空,利用稀薄的大气减少阻力,途中利用惯性导航系统保持航向,并通过数据链修正航向,这阶段持续4分钟,在距离目标80~ 100千米时开启主动雷达寻的器寻找目标,由于射程大幅度提高,制导精度需满足脱靶量要求,这对惯性组件和控制系统的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惯性组件任务是控制导弹以足够高的精度达到预定位置,使其以完成中-末制导段的交接,影响中制导精度是目标定位误差、对准误差、惯性组件误差、数据传输误差、数据处理误差、制导控制误差,交接成功概率由中制导精度,雷达定位精度,导引头天线预置精度和导引头截获概率决定,这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做到的。
三:美国的挣扎
美国很早就有了超远视距攻击的概念,概念是依靠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远程空空导弹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杀伤,消减苏联的数量优势,但越战时期,美国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受制于电子技术水平,无法把雷达装在导弹,只装了灵敏度有限的接收器,只有在距离目标很近才能接收到信号,导弹载机要逼近到导弹的导引头接收到目标反射信号才能发射,而且载机雷达需要始终跟踪并照射目标,一旦载机机动或载机雷达停止照射导弹就失控,所以杀伤概率只有0.08,虽然可以先敌发射,但在击落敌机之前对手己进入机炮射程,美国海军的对手是苏联携带远程反舰导弹的图22M“逆火"式轰炸机,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射程满足不了远程截击轰炸机的要求,美国海军研制了F-14“雄猫"战斗机和与之配套的A1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可在38秒内同时发射6枚攻击203千米外的目标。
但只能攻击机动能力不佳的轰炸机,难以有效攻击100千米以外的战斗机,苏联解体后用途单一、维护成本高昂的F14和A1M54导弹成了鸡肋了双双惨遭退役,80年代中期启动的270千米射程“先进空空导弹”项目也因为冷战结束而取消,由美国雷声公司1975年研制的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取代,违是美国第四代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具有不需要机载雷达照射,发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和下视下射,上视上射等性能,实战杀伤概率为0.59,超视距击落比例猛增了43倍,美军在实战共发射过17枚AIM-120空对空导弹,击落了10个目标,不过对手要么正在逃窜,并未机动,要么没有雷达,要么没有采用了电子对抗措施,所有目标也没有装备任何目标超视距空对空导弹,战斗完全不公平的形势下进行的,而且还有4次不是超视距击落,但显示出超视距空战的时代已经临近。
美国在AIM-120A空对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了AIM-120B. AIM-120+、AlM-120C和AlIM-120D等改型,射程从A/ B型的55至75千米,到C5型的105千米,到D型的160千米,AlIM-120D采用双向数据链,GPS增强型惯性测量装置,AlIM-120D大量采用新技术,增大了研制风险,研制过程曲折不断超远距离目标搜索、识别、锁定,导弹中继制导等,技术瓶颈一时难以突破,拖延了研制进度,2015年美军突然发现,中国无论在哪个技术领域与美国的差距都在迅速缩小,2016年9月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霍克卡菱尔表示:中国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拥有极长射程,美军急需发展射程更长的导弹反制,2017年,歼-16战斗机挂载霹雳-21大型远程空空导弹试飞的照片曝光后美国海空军受到强烈刺激,马上立项研制射程达到200千米AIM- -260空空导弹,计划在2021年开始试射,但至今还没有任何消息。
等不及的美国海军于是决定把“标准”-6改为远程空空导弹,“标准”-6本来是舰空导弹,但单价贵到令人咂舌,逼得使军方还要购买“标准" -2 MR BLOCK3C部分替代,改机载就是弹体上重新设计挂点和相应的电气接口,去掉M72型助推器,弹长从6.5米缩短到4.5 米,弹重从1500千克降到816千克,但也超过AIM- -54 “不死鸟”空对空导弹一倍,相比长3.7米、重152千克的A1M-120空对空导弹“标准" - 6Dual II空对空导弹是个庞然大物,对动力不算强劲的F/A- 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来说,挂4枚“标准”- 6Dual II空对空导弹后几乎丧失了机动性,而且其装备的APG- -79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也无力支持“标准”-6 Dual II导弹200千米的最大射程,只能依靠预警机,F- 22、F- 35战斗机及无人机提供初始目标信息,并在其飞行中段提供航向修正信息,直至弹载主/被动雷达导引头工作,
目前“标准" - 6 Dual 11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用的是AIM- 120C7导弹的102毫米平板缝隙天线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频率为8 - 10GH2),作用距离只有15至20千米,面对隐身目标作用距离只有3千米,要想增大导引头对隐身目标的烧穿距离,换用大直径氮化镓T/R模块有源相控阵天线,但并不容易,但这种战法需要高速数据链支持,改装高速数据链需要对机载设备大动干戈,成本也很昂贵,波音公司就像变卖祖产拼命维持体面生活水准的破落八旗子弟,所有产品都是在60-70年代老祖宗留下的古懂上修修补补,“标准" - 6 Dual 11导弹实际上只是为了应急,实战中毫无作用,当F/A- 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挂着“标准”- 6Dual II空对空导弹艰难飞行时逼近歼-15T战斗机时,歼-15T战斗机早在200千米外就打出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然后转身加速脱离,追都追不上。
四:结语
目前,中国海空军将形成以霹雳-10A、霹雳- 12、霹雳- 15和霹雳- 21为代表的近程、中程、远程和超远程空空导弹的空战武器体系,构筑起中国的“鹰之墙”,美国海空军则在玩PPT、炒冷饭,如果中美发生空战,美国海空军的战机可能就像印巴空战中阵风战斗机一样成为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