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昆明,我们只玩儿两个地方,一个是今天下午的【海洪湿地】,另一个是明天早上的【海埂大坝】。我们住宿的地方在【海埂大坝】对面的小区里,是一栋排屋里面的一个单元,名为【昆明近海客栈】,老板是母女两人。妈妈提前退休,女儿三十岁左右,不上班,在家帮妈妈经营民宿。她们一家三口住在一层;二层和三层各有两间客房,四层还有间阁楼,也是客房。【海洪湿地】距离【海埂大坝】五千米左右,司机师傅想让我们自己打车过去,他好赶紧回家,我不同意,我说你还是等我们玩儿完【海洪湿地】再回家吧。当时是下午3点刚过,师傅想开溜可以,但这也太早了吧。
师傅把我俩从【海埂大坝】拉到【海洪湿地】,一路沿着滇池边上开,居然堵车。师傅说,幸亏今天不是周末,否则都开不进来。住在昆明的人现在都有个习惯,几乎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都喜欢去滇池沿岸的各个湿地进行全家郊游,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捞渔河湿地、南滇池湿地、斗南湿地、海东湿地、宝丰湿地、王官湿地、是众多玩友观光悠闲的备选之地,但是疫情期间新开张的【海洪湿地】,很多人还不太熟悉。
【海洪湿地】于2020年1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湿地公园景色优美,观赏植被、森林小桥、木质步道、观景平台、停车场应有尽有。几千亩的水上森林、芦苇荡,古韵的观景台,穿梭其中的木栈道,海洪湿地让滇池又多了几分旖旎多姿,令人流连忘返。在我眼中,【海洪湿地】挺像我家门口的【太古德池塘】,都是健走、骑车、遛弯、拍照的好去处,只不过太古德池塘没有泡在水里的树木。
来【海洪湿地】的本意是来观赏傍晚5点集中喂殴粮的盛景,但我问了两位卖殴粮的摊主,他们都告诉我要等到晚上快6点的时候,殴粮协会的志愿者才会来这里投喂红嘴鸥。【海洪湿地】滇池一侧的观景台不够开阔,拍海鸥的话,没有【海埂大坝】那边好看。我想想还是不等了,让师傅把我们送回【海埂大坝】,就让他赶紧回家吧。收到定位,师傅飞快地来接我们,在车上闲聊的时候,他愉快地纠正着我,不是“喂鸽子”,而是“喂红嘴鸥”。作为昆明土著,师傅很喜欢红嘴鸥,他说这些小家伙很有灵性,一看就是喂过“鸽子”的人。师傅把我俩放在【海埂大坝】上闲逛,他就一溜烟回家去喽!
滇东南这趟,我们路上遇到的游客几乎都是退休的人士,但【海埂大坝】可不一样,年轻人很多。到了傍晚时分,更是各位网红出动的时间。我看到好几对年轻人,都是一个举着麦克边走边唱,另外一个举着手机跟拍,估计是在直播。这一对对的自媒体人,沿着【海埂大坝】的临海长廊,走过来又走过去,他们是我眼中的风景,我是他们直播的背景。【海埂大坝】的对面是西山森林公园,因为有山景,落日很美。但傍晚的【海埂大坝】却没有多少红嘴鸥,据说是因为它们早上吃太饱了,下午就飞走了,那就明天早上起个大早,再来看这些小精灵吧!
红嘴鸥每年都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往昆明过冬,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3月底都是观海鸥的季节。红嘴鸥身上只有4种颜色:红色的嘴和脚蹼,黑色的眼睛,和黑白灰三色的羽毛。为了出片好看,我专门穿了跟它们一样配色的衣服,黑白灰红。早上的日光柔和,脸上的瑕疵都自动消失,拍出来的人像格外美丽。
清晨7点的【海埂大坝】没有什么人,有辆洒水车正在打扫临海长廊上的一个广场。洒水车开过,我妈说,过来拍个倒影吧,就有了上面这张,我家摄影师的构思的确新颖。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埂大坝】上的红嘴鸥越聚越多。我妈疑惑:这些“鸽子”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昨天傍晚他们又去了哪里?
上午8点左右,【海埂大坝】也有集中喂殴粮的,要一直沿着临海长廊往南走,走到有邮轮停靠的码头附近才到。我本以为“集中投喂”是有组织的大型活动,结果到了一看,原来就是母女俩人,托着一大袋鸥粮在那里泼洒。这对母女看着年长的60岁出头,年轻的30多。我心想,昆明人都这么悠闲的么?平时都不用上班么?我过去跟她家姑娘聊了两句。姑娘说,她们过来喂,是因为她妈妈特别喜欢小动物,每天都要喂光一大袋200块钱的鸥粮。我看那袋鸥粮得有将近1米高,好大一袋。每天200元的话,投喂5个月,这一年光喂海鸥就要花费3万人民币!我正纳闷,这不上班的母女是得有多少积蓄才能负担得起这每年3万的额外花销啊?她家姑娘忽然问我,要不要来一袋鸥粮?10块钱一袋。
海埂大坝全长2400米,昨天傍晚我俩走了一个来回,把我妈累得不行。今天早上,她拒绝跟我往南走到船坞。当时我身上没有手机,没有现金,也没有相机。我跟姑娘说,你等我,我得回去找我妈,取钱拿相机。我往回走的路上,越往北人越多,海埂大坝的中部,我妈等我的地方,人和海鸥都超级多。白色的栅栏边,摩肩接踵地站满了人;绿色的滇池里,密密麻麻地漂满了鸥;蓝色的天空中,此起彼伏地回荡着“欧欧欧”的叫声:有些是海鸥发出的叫声,有些则是人们为了勾引海鸥过来进食,而模仿的海鸥叫声。此情此景,真可谓“天上鸟屎如雨下,地下众人昂首接”,横批“滇池喂鸥”。
看来喂红嘴鸥还是得赶早。海埂大坝上,小贩卖的海鸥食物一共三种。一种叫做“昆明老面包”的,比较便宜,但是据我们客栈老板娘说,因为味道不够香甜,海鸥根本不吃。第二种是黄色的“香蕉蛋糕”,一盒5根,客栈里有卖的,标8元卖6元,大坝上卖10元。海埂大坝上有好多专门做拍照生意的小贩,他们会让你叼着“香蕉蛋糕”,拍“接吻”照。下图是我那个春节要来云南玩儿的同学在网上找的,他说幸亏戴了墨镜。
经我实践,“香蕉蛋糕”喂的时候一定要掰成大块儿,太小的话,海鸥不吃。所以一盒“香蕉蛋糕”很快就会喂完,不能尽兴。所以最推荐的还是10元一袋的“鸥粮”,鸥粮看起来很像狗粮,都是一粒粒的,能抛能撒,可以喂好久。用手托着喂的话,海鸥甚至会站在你的手上吃。海鸥的脚不是爪子,而是脚蹼,站在你手上的感觉是湿漉漉,软绵绵的,一点不疼。我俩拍完照,往回走的路上,我很困惑地问我妈:你每天早上在楼下走圈,每天能走七千米,怎么到了昆明就走不动了?原来云南这趟,我们也玩了1周了,我妈每天拎着个巨沉的单反相机走路,昨天到了昆明忽然觉得一侧的脚踝疼,所以走不动了。唉。。。我说下次我再申请帮你拿相机的时候,你能不能把相机给我?再有,你要是哪里不舒服,能不能主动交流一下?不要让我猜来猜去的,问好几遍才说?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件事情:这次回国,刚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俩在楼下碰到一位邻居,我妈跟我说:“叫阿姨”。我当时惊诧地看了我妈一眼,然后转头看向邻居,点头说了句“您好”。据我估计,我妈恐怕还觉得自己36岁,我6岁。
更多游记攻略:http://trips.maplist.org/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这次来昆明,我们只玩儿两个地方,一个是今天下午的【海洪湿地】,另一个是明天早上的【海埂大坝】。我们住宿的地方在【海埂大坝】对面的小区里,是一栋排屋里面的一个单元,名为【昆明近海客栈】,老板是母女两人。妈妈提前退休,女儿三十岁左右,不上班,在家帮妈妈经营民宿。她们一家三口住在一层;二层和三层各有两间客房,四层还有间阁楼,也是客房。【海洪湿地】距离【海埂大坝】五千米左右,司机师傅想让我们自己打车过去,他好赶紧回家,我不同意,我说你还是等我们玩儿完【海洪湿地】再回家吧。当时是下午3点刚过,师傅想开溜可以,但这也太早了吧。
师傅把我俩从【海埂大坝】拉到【海洪湿地】,一路沿着滇池边上开,居然堵车。师傅说,幸亏今天不是周末,否则都开不进来。住在昆明的人现在都有个习惯,几乎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都喜欢去滇池沿岸的各个湿地进行全家郊游,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捞渔河湿地、南滇池湿地、斗南湿地、海东湿地、宝丰湿地、王官湿地、是众多玩友观光悠闲的备选之地,但是疫情期间新开张的【海洪湿地】,很多人还不太熟悉。
【海洪湿地】于2020年1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湿地公园景色优美,观赏植被、森林小桥、木质步道、观景平台、停车场应有尽有。几千亩的水上森林、芦苇荡,古韵的观景台,穿梭其中的木栈道,海洪湿地让滇池又多了几分旖旎多姿,令人流连忘返。在我眼中,【海洪湿地】挺像我家门口的【太古德池塘】,都是健走、骑车、遛弯、拍照的好去处,只不过太古德池塘没有泡在水里的树木。
来【海洪湿地】的本意是来观赏傍晚5点集中喂殴粮的盛景,但我问了两位卖殴粮的摊主,他们都告诉我要等到晚上快6点的时候,殴粮协会的志愿者才会来这里投喂红嘴鸥。【海洪湿地】滇池一侧的观景台不够开阔,拍海鸥的话,没有【海埂大坝】那边好看。我想想还是不等了,让师傅把我们送回【海埂大坝】,就让他赶紧回家吧。收到定位,师傅飞快地来接我们,在车上闲聊的时候,他愉快地纠正着我,不是“喂鸽子”,而是“喂红嘴鸥”。作为昆明土著,师傅很喜欢红嘴鸥,他说这些小家伙很有灵性,一看就是喂过“鸽子”的人。师傅把我俩放在【海埂大坝】上闲逛,他就一溜烟回家去喽!
滇东南这趟,我们路上遇到的游客几乎都是退休的人士,但【海埂大坝】可不一样,年轻人很多。到了傍晚时分,更是各位网红出动的时间。我看到好几对年轻人,都是一个举着麦克边走边唱,另外一个举着手机跟拍,估计是在直播。这一对对的自媒体人,沿着【海埂大坝】的临海长廊,走过来又走过去,他们是我眼中的风景,我是他们直播的背景。【海埂大坝】的对面是西山森林公园,因为有山景,落日很美。但傍晚的【海埂大坝】却没有多少红嘴鸥,据说是因为它们早上吃太饱了,下午就飞走了,那就明天早上起个大早,再来看这些小精灵吧!
红嘴鸥每年都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往昆明过冬,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3月底都是观海鸥的季节。红嘴鸥身上只有4种颜色:红色的嘴和脚蹼,黑色的眼睛,和黑白灰三色的羽毛。为了出片好看,我专门穿了跟它们一样配色的衣服,黑白灰红。早上的日光柔和,脸上的瑕疵都自动消失,拍出来的人像格外美丽。
清晨7点的【海埂大坝】没有什么人,有辆洒水车正在打扫临海长廊上的一个广场。洒水车开过,我妈说,过来拍个倒影吧,就有了上面这张,我家摄影师的构思的确新颖。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埂大坝】上的红嘴鸥越聚越多。我妈疑惑:这些“鸽子”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昨天傍晚他们又去了哪里?
上午8点左右,【海埂大坝】也有集中喂殴粮的,要一直沿着临海长廊往南走,走到有邮轮停靠的码头附近才到。我本以为“集中投喂”是有组织的大型活动,结果到了一看,原来就是母女俩人,托着一大袋鸥粮在那里泼洒。这对母女看着年长的60岁出头,年轻的30多。我心想,昆明人都这么悠闲的么?平时都不用上班么?我过去跟她家姑娘聊了两句。姑娘说,她们过来喂,是因为她妈妈特别喜欢小动物,每天都要喂光一大袋200块钱的鸥粮。我看那袋鸥粮得有将近1米高,好大一袋。每天200元的话,投喂5个月,这一年光喂海鸥就要花费3万人民币!我正纳闷,这不上班的母女是得有多少积蓄才能负担得起这每年3万的额外花销啊?她家姑娘忽然问我,要不要来一袋鸥粮?10块钱一袋。
海埂大坝全长2400米,昨天傍晚我俩走了一个来回,把我妈累得不行。今天早上,她拒绝跟我往南走到船坞。当时我身上没有手机,没有现金,也没有相机。我跟姑娘说,你等我,我得回去找我妈,取钱拿相机。我往回走的路上,越往北人越多,海埂大坝的中部,我妈等我的地方,人和海鸥都超级多。白色的栅栏边,摩肩接踵地站满了人;绿色的滇池里,密密麻麻地漂满了鸥;蓝色的天空中,此起彼伏地回荡着“欧欧欧”的叫声:有些是海鸥发出的叫声,有些则是人们为了勾引海鸥过来进食,而模仿的海鸥叫声。此情此景,真可谓“天上鸟屎如雨下,地下众人昂首接”,横批“滇池喂鸥”。
看来喂红嘴鸥还是得赶早。海埂大坝上,小贩卖的海鸥食物一共三种。一种叫做“昆明老面包”的,比较便宜,但是据我们客栈老板娘说,因为味道不够香甜,海鸥根本不吃。第二种是黄色的“香蕉蛋糕”,一盒5根,客栈里有卖的,标8元卖6元,大坝上卖10元。海埂大坝上有好多专门做拍照生意的小贩,他们会让你叼着“香蕉蛋糕”,拍“接吻”照。下图是我那个春节要来云南玩儿的同学在网上找的,他说幸亏戴了墨镜。
经我实践,“香蕉蛋糕”喂的时候一定要掰成大块儿,太小的话,海鸥不吃。所以一盒“香蕉蛋糕”很快就会喂完,不能尽兴。所以最推荐的还是10元一袋的“鸥粮”,鸥粮看起来很像狗粮,都是一粒粒的,能抛能撒,可以喂好久。用手托着喂的话,海鸥甚至会站在你的手上吃。海鸥的脚不是爪子,而是脚蹼,站在你手上的感觉是湿漉漉,软绵绵的,一点不疼。我俩拍完照,往回走的路上,我很困惑地问我妈:你每天早上在楼下走圈,每天能走七千米,怎么到了昆明就走不动了?原来云南这趟,我们也玩了1周了,我妈每天拎着个巨沉的单反相机走路,昨天到了昆明忽然觉得一侧的脚踝疼,所以走不动了。唉。。。我说下次我再申请帮你拿相机的时候,你能不能把相机给我?再有,你要是哪里不舒服,能不能主动交流一下?不要让我猜来猜去的,问好几遍才说?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件事情:这次回国,刚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俩在楼下碰到一位邻居,我妈跟我说:“叫阿姨”。我当时惊诧地看了我妈一眼,然后转头看向邻居,点头说了句“您好”。据我估计,我妈恐怕还觉得自己36岁,我6岁。
更多游记攻略:http://trips.maplist.org/
日式轻乳酪芝士蛋糕 种西瓜,得西瓜奶昔 纯~杏仁饼干(无麸质) 煎饼果子自由(无需特殊工具)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