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关系的视角来聊几句--Circe读后感之一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城)

前几周刚读完Circe, 深深打动了我。 这本是当代美国女作家Madeline Miller的又一部古希腊神话的modern retelling, 正在被HBO MAX 改编成电视剧。 Miller的第一本书是用10年改编荷马史诗的Iliad。 这本是她的第二本书, 用5年写的, 截取了荷马史诗的Odyssey。

说到荷马史诗, BBC前几年评选“the 100 stories that shaped the world”, Odyssey排名第一, Iliad排名第十。 我想, 几千年可以代代相传下来的故事, 原因是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可以在故事里找到共鸣。 比如 Odyssey可以被当代人改写成Circe, 马上成为畅销书, 打动无数读者。 荷马史诗的魅力之一在于, 它们就像万花筒, 读者可以从那么多不同的角度解读。 也可以像洋葱, 一层层剥下去。可以确信的是, 几千年后, 荷马史诗还是满满的生命力。
https://www.bbc.com/culture/article/20180521-the-100-stories-that-shaped-the-world

Circe这本书串起来了很多神话故事,比如盗火的Prometheus; 比如Olympians vs titans之间的斗争; 比如Minotaur; 比如荷马史诗的Odyssey。 熟悉希腊神话的读者会拍案叫绝, 古希腊神话庞杂,而作者的取舍太有功力了,都紧紧围绕她想要表达的意思。 Circe本来是荷马史诗里面一个次要人物, 但作者给了她起始, 给了她血肉, 给了她情义。 


先聊聊从家庭关系来解读Circe。 我的两分钱。 
1. Circe来自神界最有权势的家庭之一, 然而她的家庭是个Dysfunctional family
Circe的父亲是太阳神, 是titan神族族长,titan神族曾统治世界,但被奥林匹斯山家族推翻并取代。太阳神家族成了神界的老二, 而太阳神跟宙斯就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然而太阳神俩口子对自己的孩子们都很冷淡, 甚至冷酷。 不仅这样, 这本书读下来,会体会到不论是titan神族, 还是奥林匹斯山诸神, 都冷酷无情。 

读书的一个乐趣就是connect the dots. 心里有了问题后, 往往答案很快就能找到。 最近在BBC reel 看到这个现代心理学家的一段解释-- 越富有或者越有权势,人的同理心就越弱。 现代心理学是科学,不是玄学。科学都是有各种数据支持的。 
https://www.bbc.com/reel/video/p07vts5j/the-surprising-psychology-behind-being-rich

这也就解释了希腊神话体系里诸神的冷酷。 

另一方面我要是引申一下,在孩子年幼的时候, 父母何尝不是无所不能, 有绝对优势的神呢? 父母对幼儿的同理心就一定很强吗?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句老古话让我汗毛倒立。 我以为,父母要是没有一点自省精神,那不过是一场自我感动。更可悲的是,下一代重蹈覆辙,不仅不由自主的重复父母的模式,还以为自己理解了当年的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自省精神, 也许就会明白孩子的感受才是“爱”的铁证, 也许就可以打破这个死循环。 

而且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为尊者讳”, 不能说任何父母的不是, 这跟如今“批评政府立马删帖”不是同出一辙吗。 

2. 允许犯错的女性
Circe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隐喻。书里女主角Circe是个女巫, 这本书里她被允许犯错, 而且是无法弥补的错误--年经的时候,她在嫉妒之下将情敌女神Scylla变成一个6头海妖。 女主非常后悔, 但无法改变既成事实。 
古希腊神话里, 男英雄们都被允许犯错, 然后live with it. 然而对女性的期待往往是“无过”。 

我要是引申一下,传统社会对妈妈的期待就更高了。 这样的坏处是妈妈们压抑自己,去做一些“自我牺牲”, 然后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希望, 反正老娘都牺牲这么多了, 你们还不争气?你们还不好好报答我? 你们对老娘就这么不体贴? 

如果妈妈们当年不是忙着去做一些感动自己的“自我牺牲”, 而是勇于追逐自己的梦, 在逐梦中犯错, 犯错就是自我成长的必然经历, 那么妈妈们是不是就可以更理性更智慧一些呢。 

望沙
赞,读书体会非常好
l
lovecat08
有点意思!棒!
c
cxyz
好像以前看谁推荐过这本。

很佩服读英文书的同学。我试了几次,只读完过一本小说。

 

a
applebee3
糯米厉害,熟读儒家经典及名言!我刚查了”为尊者讳”由来典故。关于荷马史诗确实是西方文化的重头来源。太阳神的故事在古希腊古

罗马时代有侧重。荷马史诗中太阳神的出现确实是突出英雄的故事,所以当代美女作家以太阳神女儿角度来诠释古希腊神话故事是一种新颖的尝试,与以往古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时期,还有文艺复兴时期包括现代的欧美作家诠释古希腊神话故事有了差别。关于西方文化中的对于允许错误的发生并反思,也允许自我成长我也是有感受,这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吧。古希腊神话中的众多故事我最近也在阅读,我们再探讨!谢谢你的阅读感想。

紫若蓝
感谢分享,放进书单里了!
浮云驰
糯米理解的很深啊!两个层面都特别好,为尊者讳引申到政府,这个是中国特色,在很多国家政府并不是尊者。对于妈妈的想法也很同意

只不过我觉得妈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天平上,不要认为孩子的要求高于自己,这样才能避免牺牲和奉献这些词,同时也就不会在没做好时那么自责。

k
kirn
糯米阅读量真大,俺以后就追你的读书笔记好了
糯米粥
也许试试听书?我好多时候一边做饭一边听,或者一边跑步/走路一边听
糯米粥
等你有空也来聊聊你对古希腊神话的理解!嗯,我觉得他们对human fallibility 的认识比我们传统文化要更客观

更深刻,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儒教/道教了,这方面我的理解是一个是不切实际的道德要求,另一个过于出世。

古希腊人这方面在我眼里更有智慧多了,而且就像你说的,也更宽容。我觉得,只有在认识/接受真相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糯米粥
嗯,很同意你的观点。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都支持妈妈们有自己追求的情况下,

我敢打赌还是会有妈妈们非要“奉献”自己--其实这是她们满足自我的途径。反正自己懒得去努力,反正自己一辈子看的到头,还不如推孩子。顺便打个“自我奉献”的幌子。

如果自己的感情诉求就是“推”孩子,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糯米粥
真不敢说大…有空的时候大伙儿一起来胡侃
a
applebee3
嗯,古希腊神话包括英雄传说都是赤裸裸地展示了人性。这是一种教导方式,教育意义。儒家文化也是有这方面的教导,很多典故出处就

包含其中。我最近也在学习儒家文化,目前还理不清弊端在哪。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你不可否认。象我们不都是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吗?

东风再起
引申得蛮好。可以把神族,富人,父母,用阶层、阶级、不同朋友圈来看。和凡人,穷人,屁娃是完全不一样的圈子。要想打通这个结界

就需要下真功夫了。

糯米粥
等你以后有机会来聊聊学习儒家的体会。我的了解太有限了,皮毛都算不上
糯米粥
”结界”—这个隐喻有道理
a
applebee3
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自个琢磨着。都是个人感想,我们就互相交流沟通吧。这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