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及专职佛教信徒-出家人,确实与养生方面对现代大众的建议提示多;而对现在科学方面涉及的很少。
我们大家所能接触的佛经,是释迦摩尼佛的弟子们,把佛陀平时讲佛法的内容记载下来编成的书。所以每本书一开始要说:如是我闻。就是说下面的内容不是我创作的,是佛陀哪天在哪里给谁讲的。如果不是佛陀讲的,开头就不会这么讲。现代流传下来的佛经,都是古代上师用当时的古文翻译过来的。我们现代人阅读起来略有生涩。佛讲法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因果和前世今生来世的真相,引导大家通过习修联系解脱,脱离生死六道,得到自由。
修行就像学习游泳一样,懂得原理之后,需要自己理解领会修习。他人无法代替。佛陀之后,也有历代上师对弟子对机讲法,留下著作。著作中很多都是针对不同基础的人修行中遇到的具体状态和问题进行答疑讲解。
现在末法时期,众生欲望深切,求佛祖保佑求名求利求健康者众,真正愿意接受佛法道理,通过习修放下名利从生死六道轮回中解脱的凤毛麟角。
至于佛法为什么对养生方面有很多提示?修行佛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养生。但是深入修行时,如果方式方法对机,首先会把这个修行人的肉身调理好,然后有可能开智惠。所以修行人深入修行后,大多有一个调理身体的过程。这些修行人有了经验,就知道如何可以把身体调理好。这个与练武久了的人多少都会通晓治疗跌打损伤有点类似。这些修行人遇到大众关于养生的困扰,就会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佛陀讲《十月怀胎报恩经》里曾经一一指出胎儿在母亲腹中每个月的成长状态,胎儿和母亲的感受等。现代医学现在通过超声波仪器也可以看出来了。佛陀和上师们为什么不引导佛弟子去早早不超声波仪器研究出来?佛陀看到大家的前世/今生/后世,认为生死六道轮回太苦了。不若早日踏上解脱路,自利利他。
成道的心,佛教里称发愿,当然是越强烈越好。但是最后阶段,这个心也要放掉的,因为有这个愿你就没法到达“无我”。
没必要成道。世间法很多都可以让一个人这辈子活得很好。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反正死就死了,一辈子也就几十年。生重病的,遇到人生重大困难的,有可能触发寻求解脱的心。
否则,也就是很快的,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年纪很大了,走路都不稳了,还抓住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房产自己的虚荣和地位不放。可怜啊。
看看那些老人没过世几天就开始为遗产打成一团的儿女们,老人尸骨未寒,这边就开始打官司啦。。。。唉。。。。。
一辈子啥都不知道,就没啦。
修学过程中,如能善调身体,不仅有益于生活、工作,也有助于悟道;在悟道之前,身体上的障碍可能障碍修学和悟道。
而一旦悟道了,身体上的病苦不会障碍生死轮回的解脱;但是,身体上的病苦总会影响生活、工作,再说,修学悟道了的人要利用这个身体为有缘众生服务,身体不好会影响做事;所以,即使悟道、了脱生死的人也不妨注意点养生之道,把身体调养好。养生之道,这属世间有为法;大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所以,悟道了,也不妨广学一切法门,以更好地利益一切众生。
惭愧。
佛教的空,即是无常,这个理论指导人们放下执念,顺其自然,对事物不再深究。科学家承认万事万物不停变化的空,在此基础上转而研究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是和尚里少有科学家的原因。
这一切都是梦。梦醒了就叫开悟。在一个圆满的觉者那里,是“无我”的,没有一个个体的“我”的感觉在那里。或者在灵修书籍中,也叫做“小我”(自我或者ego)的湮灭。
那么就有人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怎样消除这个小我(Ego)呢? 回答,本来就没有,你要消除什么?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绝妙的回答,跟这两个偈子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小乘是站在ego的角度上讲佛法(神秀的偈子),而大乘是站在宇宙绝对真实(就是如来空性)的角度上讲佛法(慧能的偈子)。没有哪个更好,角度不同而已,就看你是什么根器,你适合那条路就走那条路,最终终点是一致的。
宇宙真实(就是佛教里的“空”)和大千世界。 给个比喻吧,这个比喻是原创哦,我想了好久终于神给了我启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把宇宙真实比作一堵白墙 假定你出生开始就带着一副眼镜, 从来没有摘掉过 那么,你的镜片是红色的 你就看到了红色 你的镜片是绿色的 你就看到了绿色 你的镜片是紫色的 你就看到了紫色 你的镜片是五颜六色的 你就看到了五颜六色 而这大千世界 就是你看到的红色,绿色,紫色,五颜六色 而宇宙真实是什么颜色都没有 或者说它什么颜色都有 感官和大脑就是你的眼镜 要看到真实吗? 那么,摘掉你的眼镜
宇宙真实透过滤镜认知它自己,把它自己认知成了大千世界。 这个滤镜是,人类的五个感官和大脑逻辑(佛教里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有六贼的说法,六贼在时时刻刻地欺骗我们)。 所以说不是说大千世界,你我他山河大地不是宇宙真实,而是被处理过的,被人类处理过的宇宙真实,虽然是它,但是不是它本身的样子了,是经过了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处理过的认知了。所以佛教说这个大千世界如梦幻泡影,因为如果你没有了一切人类的认知了,就是滤镜拿掉了,真相就显现了。
这些判断成立需要证明吧。
怎么证明呢?这个问题来自于大脑。要抛弃大脑一切认知才可以,注意是一切认知,这是要让我们失去ego的。所以用大脑永远不行的。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用心。。。。。
继续找吧,可能还早了点,还需要时间。。。。请继续。。。找能够说服自己的信仰。。。多看开悟的人的书,老子庄子也可以,就是年代久远了,不好懂。。。。不是现代语言。。。
洞穴比喻是古典哲学最著名的比喻之一。作者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公元前428/427–348/347)。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对话集第七卷的开篇,让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文学化身)叙述了这个比喻。该比喻旨在阐明哲学教育,作为思想解放过程的必由之路,其意义所在。哲学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从物质世界,到纯粹的精神世界的昇华。前者是感官能认知的、可逝的物质世界,可以比作地下的洞穴,而后者则是不变的本体(存在)世界。尽管每个人实现这种昇华的过程不同,但是因为都需要外界的帮助,所以它势必也是一种集体的努力。苏格拉底在先前的第六卷结尾处,讲述了太阳比喻,以及线段比喻。作为这些比喻集的结尾和高潮,洞穴比喻不愧为柏拉图哲学的基础篇章。因为它阐明了柏拉图的存在论和认识论的中心思想。
比喻内容:
苏格拉底描述了一个地下洞穴住所,洞里有一条宽阔的通道通向地面。这个山洞里居住着终生被关押在那里的囚犯。他们被捆绑着大腿和脖子坐在那里,以致他们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墙壁,而不能转身回头顾望。因此,他们永远看不到背后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出口。他们也不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囚犯。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是他们面对的墙壁。他们的住所被身后远方高处燃烧的火炬照亮。囚犯只能看见这唯一的亮光,照亮着墙壁。但是看不见光源。在墙上他们只能看见光影。
监狱内部同火炬之间,有一堵不会遮挡光线的矮墙。沿着这堵墙壁,有人来回穿梭,搬运着不同的物品,包括一些用石头和木头做的人体和其他生物模型。这些物体高出那堵矮墙,但是他们的搬运者比墙低。其中的一些搬运者相互交谈着,另一些则保持沉默。
由于囚犯面对洞穴墙壁,那些来回移动的物体,在墙上投射的阴影,被穴居人看见当作会移动的影子。但他们想到有人在搬运这些东西。当有人说话时,洞壁上的回声,就如同那些影子自己在讲话一样。因此,囚犯以为那些影子会说话。他们把这些影像当作生物,把所有发生的事情理解为这些生物的行为。墙上演绎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真相,当然是真实的。他们从这些影子中研发出一整套学问,试图从它们的出场和动作中,找出一系列规律,并且预告将要发生地事情。那些预测最准确的人,还会得到嘉奖。
接着,苏格拉底问Glaukon,如果给一名囚犯松绑,让他站起来,转身向出口望去,看见这些以往所见的影子的原型,能否想象这时会发生什么?这个人可能会在强光刺激下痛苦不堪,产生错乱。相比于过去熟悉的光影,他可能会认为届时所看到的东西不是现实的。因此,他可能希望重新返回自己习惯的位置。因为他相信只有在洞壁上能看见真相。而不去会相信一个善意解放者的相反说教。
如果使用武力将松绑的囚徒从洞穴中拖出来,穿过对他来说陡峭难行的通道,来到地面,他也许会觉得特别别扭,愈发神志错乱。因为璀璨的阳光会使他睁不开眼,开始时什么都看不见。慢慢地他也许会适应看见的新鲜事物。其过程也许是首先识别光影,然后是水中的倒影,最终才是人和事物本身。如果往上看,他也许会先习惯夜晚的星空,然后才是白天的日光,最后他也许才敢于直接目视太阳,从而感受太阳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时他才能理解,太阳造就了光影。有了这些经历和认识,他应该不再愿意回到洞穴,去探究那里的光影学问,获取其它囚徒的赞誉。
如果他还是回到故地,那么他肯定需要重新慢慢地适应洞穴里的黑暗。由此他肯定会在一段时间内,落后其它囚徒对后续光影估算能力。而洞里其它的囚徒则会认为,他在上面把眼睛弄坏了。他们会嘲笑他,觉得离开洞穴显然是宗蚀本生意,根本不值得一试。如果有人试图解放他们,把他们带到地上,他们会杀了他,如果可能的话。
色就是完全虚幻的假象,一切都是假的,都没有意义。
印度教有绳蛇之喻,旅行时把前面路上一根绳子看成蛇,吓个半死,仔细看才发现是绳子,但也许从更高的层面看,绳子也是假象,所以一切都是假象,都不足虑,只应该追求永恒不变的东西。
但人为什么把某物看成红的,另一物看成绿的,狗为什么看的颜色和人不一样,是存在者明确的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
真正的大乘空宗正是强调因果,所有存在都是有条件有因果的存在,不是永恒的无条件无缘起的存在,更不是一片虚无。
虚无主义对生活有害,对社会有害,对科学有害。
健康坛以前有位ID千年守望,就是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他的做法(其实他是从健康着手的,道理是一样的,那种观念就是如来空性的观念),被排挤出去了,但是还好,至少他的博客还在。还有一位ID存在无法说,这个ID就惨了,不但被封,连博客都没有留下。。。。。我估计我这ID也快了。。。。。
空=有条件、有因果、有缘起的存在,既不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存在,也不是一片虚无。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没有联系,这话你也敢说?
简 介
主张“一切皆空”的空观思想集中体现于佛教的般若部类经典之中,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石。一般认为,活跃于公元二三世纪的印度论师龙树(Nāgārjuna)梳理并论证了这一思想体系,被称为“中观”(Madhyamaka)思想。龙树的偈颂体著述言词简洁而思想跳跃,后世论师基于各自立场发展补充,在瑜伽行派和因明学的影响或刺激之下,由清辨、月称等所建立的“中观派”体系发生了思想转向。
基于现有材料,我们可能很难还原出一个“真正的”龙树,而发掘其思想体系之中的关键点,找出这些点之间的最短连线,仍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讲座有意识地抛开后世诸师的理论阐释,基于龙树本人的著作考察其主要批判对象——自性的含义,进而明确无自性而空的意义。
以认识论怀疑主义为前提,龙树指出一切概念都同时含示着固定不变的存在主体及其必须参与的变化和观待,从而导致自相矛盾而不能有所指向。其语境中的自性即是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由此龙树主张众生的一切概念皆无所指对象,也就是一切唯是空名而无自性,这一意义的空即是所知世界的彻底不存在。
这一空观立场是印度中观学的坐标原点,龙树思想体系中 “缘起”、“中道”、“不立自宗”和 “二谛”等几个关键概念,皆拱卫这一立场。龙树的缘起观否定了缘生法的存在,而将“ 缘起”等同于空性的无生之理。其中道观是由彻底否定以远离二边,而非调和二谛。其不立自宗的声明有助于避免虚无主义悖论,破尽一切概念而不确立任何概念。其二谛理论只是为了教化权便,而不是对空观做重新布局。因此,龙树的思想,与后世中观论师以二谛为框架的理论体系有巨大差异。
对于一般人而言,龙树的《中论颂》太难了,其实道理很简单。
就是指我们认为的这个“我”,围绕这个我的所有一切都来自ego。ego 的特点就是所有人的特点,缺点和习气。比如佛教里说的贪嗔痴慢疑,一点习气没有了,那ego也就相当于消失了,其实也就是无我了,这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开悟的人如此之少。
就会攻击。就是大家都认为的人正常的行为吧
当下的每一个思考,每一个抉择,都与世界观密切相关,不仅仅是由人的动物性决定的。而人的世界观,是被宗教哲学科学等层层叠叠渗透着的。想明白宗教哲学很重要,尽管经常想不明白。
但也不是说不能忆念过去和计划未来。
关键还是要认识自心,而且要会善用其心;用心时就一心地去做事;事完了就歇心、返本归源;这个样子,身心才自在安乐。
我依据的是过去汤门(汤用彤)所传的解释和我在印度所学到的理解以及英国佛教哲学家的看法。对于叶先生的看法第一次听说,还需要研究,但总体上看,恐怕理解有误。
我不太相信他的梵文会超过鸠摩罗什大师。
赵博士是70末~80年代学数学和地球物理出身的;在佛法上不仅通教理、而且重实修,他修习过止观禅定、藏密大圆满 等法门。和他讨论,大概不会被误导。他目前在美国。
他常参与的论坛是:
http://www.xinwenwuzhe.net/
洞穴的比喻很好。但你想想,你现在看到的即使是影子,你还是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接受的东西,连个影子都没有,你如何知道它是真实的呢?
祖师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
佛教及专职佛教信徒-出家人,确实与养生方面对现代大众的建议提示多;而对现在科学方面涉及的很少。
我们大家所能接触的佛经,是释迦摩尼佛的弟子们,把佛陀平时讲佛法的内容记载下来编成的书。所以每本书一开始要说:如是我闻。就是说下面的内容不是我创作的,是佛陀哪天在哪里给谁讲的。如果不是佛陀讲的,开头就不会这么讲。现代流传下来的佛经,都是古代上师用当时的古文翻译过来的。我们现代人阅读起来略有生涩。佛讲法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因果和前世今生来世的真相,引导大家通过习修联系解脱,脱离生死六道,得到自由。
修行就像学习游泳一样,懂得原理之后,需要自己理解领会修习。他人无法代替。佛陀之后,也有历代上师对弟子对机讲法,留下著作。著作中很多都是针对不同基础的人修行中遇到的具体状态和问题进行答疑讲解。
现在末法时期,众生欲望深切,求佛祖保佑求名求利求健康者众,真正愿意接受佛法道理,通过习修放下名利从生死六道轮回中解脱的凤毛麟角。
至于佛法为什么对养生方面有很多提示?修行佛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养生。但是深入修行时,如果方式方法对机,首先会把这个修行人的肉身调理好,然后有可能开智惠。所以修行人深入修行后,大多有一个调理身体的过程。这些修行人有了经验,就知道如何可以把身体调理好。这个与练武久了的人多少都会通晓治疗跌打损伤有点类似。这些修行人遇到大众关于养生的困扰,就会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佛陀讲《十月怀胎报恩经》里曾经一一指出胎儿在母亲腹中每个月的成长状态,胎儿和母亲的感受等。现代医学现在通过超声波仪器也可以看出来了。佛陀和上师们为什么不引导佛弟子去早早不超声波仪器研究出来?佛陀看到大家的前世/今生/后世,认为生死六道轮回太苦了。不若早日踏上解脱路,自利利他。
成道的心,佛教里称发愿,当然是越强烈越好。但是最后阶段,这个心也要放掉的,因为有这个愿你就没法到达“无我”。
没必要成道。世间法很多都可以让一个人这辈子活得很好。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反正死就死了,一辈子也就几十年。生重病的,遇到人生重大困难的,有可能触发寻求解脱的心。
否则,也就是很快的,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年纪很大了,走路都不稳了,还抓住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房产自己的虚荣和地位不放。可怜啊。
看看那些老人没过世几天就开始为遗产打成一团的儿女们,老人尸骨未寒,这边就开始打官司啦。。。。唉。。。。。
一辈子啥都不知道,就没啦。
修学过程中,如能善调身体,不仅有益于生活、工作,也有助于悟道;在悟道之前,身体上的障碍可能障碍修学和悟道。
而一旦悟道了,身体上的病苦不会障碍生死轮回的解脱;但是,身体上的病苦总会影响生活、工作,再说,修学悟道了的人要利用这个身体为有缘众生服务,身体不好会影响做事;所以,即使悟道、了脱生死的人也不妨注意点养生之道,把身体调养好。养生之道,这属世间有为法;大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所以,悟道了,也不妨广学一切法门,以更好地利益一切众生。
惭愧。
佛教的空,即是无常,这个理论指导人们放下执念,顺其自然,对事物不再深究。科学家承认万事万物不停变化的空,在此基础上转而研究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是和尚里少有科学家的原因。
这一切都是梦。梦醒了就叫开悟。在一个圆满的觉者那里,是“无我”的,没有一个个体的“我”的感觉在那里。或者在灵修书籍中,也叫做“小我”(自我或者ego)的湮灭。
那么就有人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怎样消除这个小我(Ego)呢?
回答,本来就没有,你要消除什么?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绝妙的回答,跟这两个偈子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小乘是站在ego的角度上讲佛法(神秀的偈子),而大乘是站在宇宙绝对真实(就是如来空性)的角度上讲佛法(慧能的偈子)。没有哪个更好,角度不同而已,就看你是什么根器,你适合那条路就走那条路,最终终点是一致的。
宇宙真实(就是佛教里的“空”)和大千世界。
给个比喻吧,这个比喻是原创哦,我想了好久终于神给了我启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把宇宙真实比作一堵白墙
假定你出生开始就带着一副眼镜,
从来没有摘掉过
那么,你的镜片是红色的
你就看到了红色
你的镜片是绿色的
你就看到了绿色
你的镜片是紫色的
你就看到了紫色
你的镜片是五颜六色的
你就看到了五颜六色
而这大千世界
就是你看到的红色,绿色,紫色,五颜六色
而宇宙真实是什么颜色都没有
或者说它什么颜色都有
感官和大脑就是你的眼镜
要看到真实吗?
那么,摘掉你的眼镜
宇宙真实透过滤镜认知它自己,把它自己认知成了大千世界。
这个滤镜是,人类的五个感官和大脑逻辑(佛教里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有六贼的说法,六贼在时时刻刻地欺骗我们)。
所以说不是说大千世界,你我他山河大地不是宇宙真实,而是被处理过的,被人类处理过的宇宙真实,虽然是它,但是不是它本身的样子了,是经过了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处理过的认知了。所以佛教说这个大千世界如梦幻泡影,因为如果你没有了一切人类的认知了,就是滤镜拿掉了,真相就显现了。
这些判断成立需要证明吧。
怎么证明呢?这个问题来自于大脑。要抛弃大脑一切认知才可以,注意是一切认知,这是要让我们失去ego的。所以用大脑永远不行的。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用心。。。。。
继续找吧,可能还早了点,还需要时间。。。。请继续。。。找能够说服自己的信仰。。。多看开悟的人的书,老子庄子也可以,就是年代久远了,不好懂。。。。不是现代语言。。。
洞穴比喻是古典哲学最著名的比喻之一。作者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公元前428/427–348/347)。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对话集第七卷的开篇,让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文学化身)叙述了这个比喻。该比喻旨在阐明哲学教育,作为思想解放过程的必由之路,其意义所在。哲学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从物质世界,到纯粹的精神世界的昇华。前者是感官能认知的、可逝的物质世界,可以比作地下的洞穴,而后者则是不变的本体(存在)世界。尽管每个人实现这种昇华的过程不同,但是因为都需要外界的帮助,所以它势必也是一种集体的努力。苏格拉底在先前的第六卷结尾处,讲述了太阳比喻,以及线段比喻。作为这些比喻集的结尾和高潮,洞穴比喻不愧为柏拉图哲学的基础篇章。因为它阐明了柏拉图的存在论和认识论的中心思想。
比喻内容:
苏格拉底描述了一个地下洞穴住所,洞里有一条宽阔的通道通向地面。这个山洞里居住着终生被关押在那里的囚犯。他们被捆绑着大腿和脖子坐在那里,以致他们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墙壁,而不能转身回头顾望。因此,他们永远看不到背后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出口。他们也不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囚犯。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是他们面对的墙壁。他们的住所被身后远方高处燃烧的火炬照亮。囚犯只能看见这唯一的亮光,照亮着墙壁。但是看不见光源。在墙上他们只能看见光影。
监狱内部同火炬之间,有一堵不会遮挡光线的矮墙。沿着这堵墙壁,有人来回穿梭,搬运着不同的物品,包括一些用石头和木头做的人体和其他生物模型。这些物体高出那堵矮墙,但是他们的搬运者比墙低。其中的一些搬运者相互交谈着,另一些则保持沉默。
由于囚犯面对洞穴墙壁,那些来回移动的物体,在墙上投射的阴影,被穴居人看见当作会移动的影子。但他们想到有人在搬运这些东西。当有人说话时,洞壁上的回声,就如同那些影子自己在讲话一样。因此,囚犯以为那些影子会说话。他们把这些影像当作生物,把所有发生的事情理解为这些生物的行为。墙上演绎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真相,当然是真实的。他们从这些影子中研发出一整套学问,试图从它们的出场和动作中,找出一系列规律,并且预告将要发生地事情。那些预测最准确的人,还会得到嘉奖。
接着,苏格拉底问Glaukon,如果给一名囚犯松绑,让他站起来,转身向出口望去,看见这些以往所见的影子的原型,能否想象这时会发生什么?这个人可能会在强光刺激下痛苦不堪,产生错乱。相比于过去熟悉的光影,他可能会认为届时所看到的东西不是现实的。因此,他可能希望重新返回自己习惯的位置。因为他相信只有在洞壁上能看见真相。而不去会相信一个善意解放者的相反说教。
如果使用武力将松绑的囚徒从洞穴中拖出来,穿过对他来说陡峭难行的通道,来到地面,他也许会觉得特别别扭,愈发神志错乱。因为璀璨的阳光会使他睁不开眼,开始时什么都看不见。慢慢地他也许会适应看见的新鲜事物。其过程也许是首先识别光影,然后是水中的倒影,最终才是人和事物本身。如果往上看,他也许会先习惯夜晚的星空,然后才是白天的日光,最后他也许才敢于直接目视太阳,从而感受太阳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时他才能理解,太阳造就了光影。有了这些经历和认识,他应该不再愿意回到洞穴,去探究那里的光影学问,获取其它囚徒的赞誉。
如果他还是回到故地,那么他肯定需要重新慢慢地适应洞穴里的黑暗。由此他肯定会在一段时间内,落后其它囚徒对后续光影估算能力。而洞里其它的囚徒则会认为,他在上面把眼睛弄坏了。他们会嘲笑他,觉得离开洞穴显然是宗蚀本生意,根本不值得一试。如果有人试图解放他们,把他们带到地上,他们会杀了他,如果可能的话。
色就是完全虚幻的假象,一切都是假的,都没有意义。
印度教有绳蛇之喻,旅行时把前面路上一根绳子看成蛇,吓个半死,仔细看才发现是绳子,但也许从更高的层面看,绳子也是假象,所以一切都是假象,都不足虑,只应该追求永恒不变的东西。
但人为什么把某物看成红的,另一物看成绿的,狗为什么看的颜色和人不一样,是存在者明确的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
真正的大乘空宗正是强调因果,所有存在都是有条件有因果的存在,不是永恒的无条件无缘起的存在,更不是一片虚无。
虚无主义对生活有害,对社会有害,对科学有害。
健康坛以前有位ID千年守望,就是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他的做法(其实他是从健康着手的,道理是一样的,那种观念就是如来空性的观念),被排挤出去了,但是还好,至少他的博客还在。还有一位ID存在无法说,这个ID就惨了,不但被封,连博客都没有留下。。。。。我估计我这ID也快了。。。。。
空=有条件、有因果、有缘起的存在,既不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存在,也不是一片虚无。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没有联系,这话你也敢说?
简 介
主张“一切皆空”的空观思想集中体现于佛教的般若部类经典之中,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石。一般认为,活跃于公元二三世纪的印度论师龙树(Nāgārjuna)梳理并论证了这一思想体系,被称为“中观”(Madhyamaka)思想。龙树的偈颂体著述言词简洁而思想跳跃,后世论师基于各自立场发展补充,在瑜伽行派和因明学的影响或刺激之下,由清辨、月称等所建立的“中观派”体系发生了思想转向。
基于现有材料,我们可能很难还原出一个“真正的”龙树,而发掘其思想体系之中的关键点,找出这些点之间的最短连线,仍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讲座有意识地抛开后世诸师的理论阐释,基于龙树本人的著作考察其主要批判对象——自性的含义,进而明确无自性而空的意义。
以认识论怀疑主义为前提,龙树指出一切概念都同时含示着固定不变的存在主体及其必须参与的变化和观待,从而导致自相矛盾而不能有所指向。其语境中的自性即是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由此龙树主张众生的一切概念皆无所指对象,也就是一切唯是空名而无自性,这一意义的空即是所知世界的彻底不存在。
这一空观立场是印度中观学的坐标原点,龙树思想体系中 “缘起”、“中道”、“不立自宗”和 “二谛”等几个关键概念,皆拱卫这一立场。龙树的缘起观否定了缘生法的存在,而将“ 缘起”等同于空性的无生之理。其中道观是由彻底否定以远离二边,而非调和二谛。其不立自宗的声明有助于避免虚无主义悖论,破尽一切概念而不确立任何概念。其二谛理论只是为了教化权便,而不是对空观做重新布局。因此,龙树的思想,与后世中观论师以二谛为框架的理论体系有巨大差异。
对于一般人而言,龙树的《中论颂》太难了,其实道理很简单。
https://fh.pku.edu.cn/docs/2018-11/20181119234458555293.pdf
就是指我们认为的这个“我”,围绕这个我的所有一切都来自ego。ego 的特点就是所有人的特点,缺点和习气。比如佛教里说的贪嗔痴慢疑,一点习气没有了,那ego也就相当于消失了,其实也就是无我了,这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开悟的人如此之少。
就会攻击。就是大家都认为的人正常的行为吧
当下的每一个思考,每一个抉择,都与世界观密切相关,不仅仅是由人的动物性决定的。而人的世界观,是被宗教哲学科学等层层叠叠渗透着的。想明白宗教哲学很重要,尽管经常想不明白。
但也不是说不能忆念过去和计划未来。
关键还是要认识自心,而且要会善用其心;用心时就一心地去做事;事完了就歇心、返本归源;这个样子,身心才自在安乐。
我依据的是过去汤门(汤用彤)所传的解释和我在印度所学到的理解以及英国佛教哲学家的看法。对于叶先生的看法第一次听说,还需要研究,但总体上看,恐怕理解有误。
我不太相信他的梵文会超过鸠摩罗什大师。
赵博士是70末~80年代学数学和地球物理出身的;在佛法上不仅通教理、而且重实修,他修习过止观禅定、藏密大圆满 等法门。和他讨论,大概不会被误导。他目前在美国。
他常参与的论坛是:
http://www.xinwenwuzhe.net/
洞穴的比喻很好。但你想想,你现在看到的即使是影子,你还是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接受的东西,连个影子都没有,你如何知道它是真实的呢?
祖师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