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美术史英雄榜(13)---世上最牛师徒组合(下) 基尔兰达约和米开朗琪罗》
第一期说了媒体对文艺复兴三杰Overrated了。在这纠正一下,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灿烂群星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颗! 名至实归当之无愧。 他在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界所取得的成就, 在世界艺术史上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2023年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穿过佛罗伦萨狭窄喧闹的街巷,来到正墙镶着蓝色大卫之星的哥特式白色大理石的圣十字教堂。
这里有欧洲美术之父乔托最重要的湿壁画,大殿两侧是佛罗伦萨名人墓地,米开朗基罗就长眠在其中。
《 米开朗基罗墓地》
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于罗马,他生前想葬回佛罗伦萨,但罗马教皇打算将他葬在圣彼得大教堂内,于是米开朗基罗的侄子偷偷将他的遗体运回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葬礼,米开朗基罗的大弟子瓦萨里为他设计了这座陵墓。
米开朗基罗墓地 石棺前安放三座石雕:左起:绘画女神 雕塑女神 建筑女神,纪念他在绘画雕塑建筑领域的杰出贡献。 下面褐色大理石上刻着米开朗基罗的铭文:“睡眠是甜蜜的,只要世上还存在着羞耻与罪恶,不见不闻无知无觉就是我最大幸福, 请不要来惊醒我! ” 这位少年就受美帝奇家族厚爱提拔,青年出类拔萃名扬天下,中年被教皇赋予许多重任:设计梵蒂冈大教堂大顶以及画西斯廷天顶以及主祭壁的湿壁画(梵蒂冈大教堂地位大概相当于如今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老年健康长寿(老爷子89岁在自己工作室去世)。 他还是唯一生前就被人写了传记的艺术家(学生瓦萨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艺术史和艺术家传记的开创者), 居然留给后人是这样的铭文,让人感叹不已。
米开朗基罗于1475年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他的家族并不富裕,但却是佛罗伦萨的重要贵族。米开朗基罗13岁入佛罗伦萨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在那他开始了终生的艺术生涯,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在那里,米开朗基罗开始展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随后又跟随多纳泰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之后他又进了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美第奇学院,由于他超群才华倍受罗伦佐重视和爱护,宫廷中大量艺术品成了他学习研究的对象,经常出入于宫中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给了他极大影响。短短四年他在美第奇宫里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他整个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年的雕塑作品
《阶梯上的圣母》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等。
《酒神巴库斯》
23岁的米开朗基罗受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两年后完成。米开朗基罗却将圣母刻画成一个年轻、貌美、恬静、典雅的少妇,她默默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沉思、哀悼,耶稣静静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肃穆气氛中,并洋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情感。它已大大超出了题材的限制,将生与死、痛苦与慈爱化为一体,和谐统一,赞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人们不相信它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为此,米开朗基罗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这件雕像使米开朗基罗名盖罗马,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升起。
《哀悼基督》现藏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1501年,26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像》,安放在韦吉奥宫正门前,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大卫像》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讲述了年轻的大卫在一场与巨人歌利亚的战斗中的英勇姿态。根据《圣经•撒母耳记上》第17章,战争期间,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对峙,非利士人派出巨人歌利亚出战,无人敢应战。然而,年轻的大卫却自告奋勇,凭借弹弓和石子打败了巨人,挽救了以色列人。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刻画了大卫站立于一块较小的石头上,身体显得修长而结实。他的身躯动态张力十足,眼神专注且坚定,弯曲的右手持弹弓,左手握石,准备发射。这幅雕塑表现了大卫在战斗之前的紧张与集中,同时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决心。米开朗基罗在《大卫像》中展现了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动态的敏锐捕捉。他运用了精湛的雕塑技巧,使得大卫的肌肉和骨骼呈现出高度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这座雕塑同时融合了古典雕塑的优雅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展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性和英雄主义的理解。 《大卫像》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学院美术馆成为该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令人惊叹的艺术杰作。总的来说,《大卫像》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塑之一,也是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之一,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高水平的艺术创作。
《大卫像》现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1505年应尤利乌斯二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赴罗马为教皇在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米开朗基罗的建造才华,使教皇的艺术总监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唆使教皇暂不修陵墓,强求米开朗基罗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而“雕刻家”的米开朗基罗并不擅长湿壁画,他在记事本上写道:“在1508年5月10日这天,我,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已收到教皇陛下尤利乌斯二世付给我的500杜卡特,作为教皇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工程的部分报酬。我也在这天开工。”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记》
西斯廷礼拜堂顶上这片面积达到1080平米的穹顶,米开朗基罗从一开始就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困难。这年冬天,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寒冷北风横扫亚平宁半岛,罗马城雨雪交加。米开朗基罗每天都要站在脚手架上将头后仰,在低温里绘制湿壁画。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记》,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神分光暗》《创造日月与动植物》《创造水和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乐园》《挪亚祭献》《洪水》《挪亚醉酒》等九个主题。周围再以建筑结构等柱壁装饰,把每个画面分隔开。并在每一分隔的区域内四角,画上共二十个裸体青年,再在各区域的四个大框内画了十二个形体较大的先知与巫女的形象。矩形的两条长边上,共有八个三角档,在档与档之间又画了“基督祖先的故事”,而在矩形两端的四个大三角档内,又画了四个圣经故事:《礼拜铜蛇》《大卫杀哥利亚》《哈曼的磔刑》《朱提斯杀荷罗芬尼斯》,共同组成一首以颂扬人类创造性智慧,赞美人性与人的肉体的美的宏伟的色彩交响曲。其中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画面以及每一个壮美的裸体形象都蕴含着对人生欢乐与创造力量的肯定。象这样大规模的壁画,如此壮观的天顶画,画得又那样精确、和谐,多彩多姿,并且是出自米开朗基罗的一人手笔,这在16世纪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1512年10月31日日落时分,尤利乌斯二世带领17名枢机大主教到西斯廷礼拜堂做晚祷。一行人从梵蒂冈的国王厅出来,穿过短短的庭院,进入西斯廷教堂,扑面而来的是色彩艳丽、雄伟恢宏的巨型湿壁画,《圣经》里神灵活现的先知们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梵蒂冈,这些枢机主教全部惊呆了,无一例外。教皇的头似乎一直那么仰视天顶,甚至忘记主持晚祷。
这幅壮丽覆盖了巨大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的湿壁画,呈现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是世界艺术史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摩西像》
1513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想给自己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让米开朗基罗负责这项工程。当时,但由于教皇反覆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历尽艰辛磨难创作了著名的《摩西像》以及《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米开朗基罗所作的摩西像是老年摩西,一派领袖气概。威严地坐着,目光奕奕有神 牙齿紧咬着,像在吞噬什么。摩西头上的角,也是艺术史家争论不休的话题。短头发,胡须浪花般直垂下來。手臂是老人的;血管明显突出;巨大的双膝和腿似乎与身体其它各部不调和,占全身面积四分之一。可能为了突出这双脚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摩西像》的姿态简单明了,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特色,罗马雕刻作風也同样的明白简洁。
《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1519~1534年,44岁米开朗基罗又回到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让米开朗基罗为父亲圣洛伦佐陵墓制作雕像。于是米设计了墓室并创作了著名的群雕像《昼》《夜》《晨》《暮》安放在美第奇家族陵墓的石棺上。 《暮》与《晨》 美第奇家族墓地
右边的一组雕塑是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二世墓。洛伦佐二世是洛伦佐的孙子,1516年,年仅24岁就成了乌尔比诺公爵,与奥弗涅伯爵女儿玛德琳结婚后生了个女儿,就是后来法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洛伦佐二世有个绰号叫“沉思者”,因此米塑造了他托腮沉思的形象,胳膊肘下垫着用面具装饰的钱匣,事实上他从21岁起就成为佛罗伦萨统治者。 在他雕像下方是米一组著名雕塑《暮》与《晨》。《暮》被表现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肌肉略显松弛,岁月的沧桑刻画在脸上,此刻也陷入沉思中。《晨》则表现为一位乳房高耸的丰满女性,身体中透着青春的活力,她左手轻轻撩开面纱,似乎从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相比于《夜》的那位女性,这位少女的脸上多了些许悲伤和忧虑。很显然,在艺术家的心中,醒来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个世界已经丑陋到让人不愿睁眼面对。
《夜》与《昼》美第奇家族墓地
左边的这组雕塑是内穆尔公爵朱利亚诺•洛伦佐的墓。朱利亚诺是洛伦佐的儿子,1515年在他哥哥,当时的教宗利奥十世的帮助下,被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授予内穆尔公爵的头衔。本来他是有希望继承那不勒斯王位的,没想到成为公爵的第二年,只有37岁的朱利亚诺就去世了 《夜》被米开朗基罗塑造成一位身材优美而健硕的女性,但陷入沉睡的她显得肌肉松弛无力,艺术家以脚下的猫头鹰象征黑夜的降临,腋下的面具则预示着梦境。《昼》由一位仿佛刚从梦中惊醒的男性来表现,他半转着身侧脸看向前方,虽然世间充满罪恶和耻辱,无奈还要面对。遗憾的是这尊雕像并没有全部完成。 1536年,已经61岁的米开朗基罗被召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在25年前完成的《创世纪》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
同样位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在教堂主祭壁上绘制湿壁画《最后的审判》,描绘了末日审判的场景。壁画中充满了动感和戏剧性,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杰作之一。在壁画的中心,基督作为审判者屹立在云彩之上,伸出手臂示意天堂和地狱的命运。在他周围,天使、圣徒和受审者排列成不同的组合,表现出各种情感和命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壁画充满戏剧性和动感,天使在吹响号角,复活的死者从坟墓中涌现,被宣判进入天堂或下陷地狱。画面中充满了生与死、拯救与惩罚的对比,呈现出强烈的冲击力和表现力。《最后的审判》壁画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在晚年的艺术风格,他在壁画中大胆地描绘了人体的肌肉和骨骼,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动态。他运用了透视和造型的技巧,创造出宏伟而真实的画面,给人以震撼和崇敬之感。
《最后的审判》壁画被认为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它表现了生死、善恶、永恒和灵性等复杂的主题。这幅壁画呈现了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审视和对永恒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信仰和灵魂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晚年最具代表性和最杰出的壁画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杰作之一。 米开朗基罗蛋清画以及素描跟他的湿壁画一样:精准浑厚充满张力,太厉害了!
当然,作为雕塑家,他70年艺术生涯中创作太多的雕塑神品:
除了雕塑和绘画,米开朗基罗还是一位杰出建筑师。米开朗基罗在16世纪初设计和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成为了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米开朗基罗建筑作品虽不如他在绘画和雕塑领域的作品著名,但仍然体现了他多才多艺的天赋和对建筑艺术的贡献。其中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杰作之一。
美第奇家族礼拜堂:这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洛伦索教堂内的礼拜堂,由美第奇家族委托修建。米开朗基罗为这座礼拜堂创作了雕塑和壁画,其中包括《卡纳瓦尔的战俘》和《奴隶》雕塑。 设计了美第奇家族墓地,以供梅地奇家族的成员安葬。墓地以其精美的雕塑和建筑而著称。
教皇LeoX 礼拜堂
劝化礼拜堂:米开朗基罗曾被任命为罗马的宫殿广场劝化礼拜堂的建筑师。虽然他没有完成整个项目,但他的设计和构思对后来的建筑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等。。。。。。
《欧洲文艺复兴美术史英雄榜(13)---世上最牛师徒组合(下) 基尔兰达约和米开朗琪罗》
第一期说了媒体对文艺复兴三杰Overrated了。在这纠正一下,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灿烂群星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颗! 名至实归当之无愧。 他在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界所取得的成就, 在世界艺术史上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2023年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穿过佛罗伦萨狭窄喧闹的街巷,来到正墙镶着蓝色大卫之星的哥特式白色大理石的圣十字教堂。
这里有欧洲美术之父乔托最重要的湿壁画,大殿两侧是佛罗伦萨名人墓地,米开朗基罗就长眠在其中。
《 米开朗基罗墓地》
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于罗马,他生前想葬回佛罗伦萨,但罗马教皇打算将他葬在圣彼得大教堂内,于是米开朗基罗的侄子偷偷将他的遗体运回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葬礼,米开朗基罗的大弟子瓦萨里为他设计了这座陵墓。
米开朗基罗墓地
石棺前安放三座石雕:左起:绘画女神 雕塑女神 建筑女神,纪念他在绘画雕塑建筑领域的杰出贡献。
下面褐色大理石上刻着米开朗基罗的铭文:“睡眠是甜蜜的,只要世上还存在着羞耻与罪恶,不见不闻无知无觉就是我最大幸福, 请不要来惊醒我! ” 这位少年就受美帝奇家族厚爱提拔,青年出类拔萃名扬天下,中年被教皇赋予许多重任:设计梵蒂冈大教堂大顶以及画西斯廷天顶以及主祭壁的湿壁画(梵蒂冈大教堂地位大概相当于如今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老年健康长寿(老爷子89岁在自己工作室去世)。 他还是唯一生前就被人写了传记的艺术家(学生瓦萨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艺术史和艺术家传记的开创者), 居然留给后人是这样的铭文,让人感叹不已。
米开朗基罗于1475年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他的家族并不富裕,但却是佛罗伦萨的重要贵族。米开朗基罗13岁入佛罗伦萨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在那他开始了终生的艺术生涯,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在那里,米开朗基罗开始展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随后又跟随多纳泰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之后他又进了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美第奇学院,由于他超群才华倍受罗伦佐重视和爱护,宫廷中大量艺术品成了他学习研究的对象,经常出入于宫中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给了他极大影响。短短四年他在美第奇宫里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他整个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年的雕塑作品
《阶梯上的圣母》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等。
《酒神巴库斯》
23岁的米开朗基罗受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两年后完成。米开朗基罗却将圣母刻画成一个年轻、貌美、恬静、典雅的少妇,她默默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沉思、哀悼,耶稣静静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肃穆气氛中,并洋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情感。它已大大超出了题材的限制,将生与死、痛苦与慈爱化为一体,和谐统一,赞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人们不相信它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为此,米开朗基罗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这件雕像使米开朗基罗名盖罗马,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升起。
《哀悼基督》现藏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1501年,26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像》,安放在韦吉奥宫正门前,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大卫像》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讲述了年轻的大卫在一场与巨人歌利亚的战斗中的英勇姿态。根据《圣经•撒母耳记上》第17章,战争期间,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对峙,非利士人派出巨人歌利亚出战,无人敢应战。然而,年轻的大卫却自告奋勇,凭借弹弓和石子打败了巨人,挽救了以色列人。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刻画了大卫站立于一块较小的石头上,身体显得修长而结实。他的身躯动态张力十足,眼神专注且坚定,弯曲的右手持弹弓,左手握石,准备发射。这幅雕塑表现了大卫在战斗之前的紧张与集中,同时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决心。米开朗基罗在《大卫像》中展现了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动态的敏锐捕捉。他运用了精湛的雕塑技巧,使得大卫的肌肉和骨骼呈现出高度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这座雕塑同时融合了古典雕塑的优雅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展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性和英雄主义的理解。
《大卫像》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学院美术馆成为该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令人惊叹的艺术杰作。总的来说,《大卫像》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塑之一,也是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之一,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高水平的艺术创作。
《大卫像》现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1505年应尤利乌斯二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赴罗马为教皇在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米开朗基罗的建造才华,使教皇的艺术总监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唆使教皇暂不修陵墓,强求米开朗基罗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而“雕刻家”的米开朗基罗并不擅长湿壁画,他在记事本上写道:“在1508年5月10日这天,我,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已收到教皇陛下尤利乌斯二世付给我的500杜卡特,作为教皇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工程的部分报酬。我也在这天开工。”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记》
西斯廷礼拜堂顶上这片面积达到1080平米的穹顶,米开朗基罗从一开始就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困难。这年冬天,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寒冷北风横扫亚平宁半岛,罗马城雨雪交加。米开朗基罗每天都要站在脚手架上将头后仰,在低温里绘制湿壁画。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记》,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神分光暗》《创造日月与动植物》《创造水和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乐园》《挪亚祭献》《洪水》《挪亚醉酒》等九个主题。周围再以建筑结构等柱壁装饰,把每个画面分隔开。并在每一分隔的区域内四角,画上共二十个裸体青年,再在各区域的四个大框内画了十二个形体较大的先知与巫女的形象。矩形的两条长边上,共有八个三角档,在档与档之间又画了“基督祖先的故事”,而在矩形两端的四个大三角档内,又画了四个圣经故事:《礼拜铜蛇》《大卫杀哥利亚》《哈曼的磔刑》《朱提斯杀荷罗芬尼斯》,共同组成一首以颂扬人类创造性智慧,赞美人性与人的肉体的美的宏伟的色彩交响曲。其中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画面以及每一个壮美的裸体形象都蕴含着对人生欢乐与创造力量的肯定。象这样大规模的壁画,如此壮观的天顶画,画得又那样精确、和谐,多彩多姿,并且是出自米开朗基罗的一人手笔,这在16世纪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1512年10月31日日落时分,尤利乌斯二世带领17名枢机大主教到西斯廷礼拜堂做晚祷。一行人从梵蒂冈的国王厅出来,穿过短短的庭院,进入西斯廷教堂,扑面而来的是色彩艳丽、雄伟恢宏的巨型湿壁画,《圣经》里神灵活现的先知们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梵蒂冈,这些枢机主教全部惊呆了,无一例外。教皇的头似乎一直那么仰视天顶,甚至忘记主持晚祷。
这幅壮丽覆盖了巨大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的湿壁画,呈现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是世界艺术史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摩西像》
1513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想给自己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让米开朗基罗负责这项工程。当时,但由于教皇反覆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历尽艰辛磨难创作了著名的《摩西像》以及《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米开朗基罗所作的摩西像是老年摩西,一派领袖气概。威严地坐着,目光奕奕有神 牙齿紧咬着,像在吞噬什么。摩西头上的角,也是艺术史家争论不休的话题。短头发,胡须浪花般直垂下來。手臂是老人的;血管明显突出;巨大的双膝和腿似乎与身体其它各部不调和,占全身面积四分之一。可能为了突出这双脚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摩西像》的姿态简单明了,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特色,罗马雕刻作風也同样的明白简洁。
《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1519~1534年,44岁米开朗基罗又回到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让米开朗基罗为父亲圣洛伦佐陵墓制作雕像。于是米设计了墓室并创作了著名的群雕像《昼》《夜》《晨》《暮》安放在美第奇家族陵墓的石棺上。
《暮》与《晨》 美第奇家族墓地
右边的一组雕塑是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二世墓。洛伦佐二世是洛伦佐的孙子,1516年,年仅24岁就成了乌尔比诺公爵,与奥弗涅伯爵女儿玛德琳结婚后生了个女儿,就是后来法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洛伦佐二世有个绰号叫“沉思者”,因此米塑造了他托腮沉思的形象,胳膊肘下垫着用面具装饰的钱匣,事实上他从21岁起就成为佛罗伦萨统治者。
在他雕像下方是米一组著名雕塑《暮》与《晨》。《暮》被表现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肌肉略显松弛,岁月的沧桑刻画在脸上,此刻也陷入沉思中。《晨》则表现为一位乳房高耸的丰满女性,身体中透着青春的活力,她左手轻轻撩开面纱,似乎从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相比于《夜》的那位女性,这位少女的脸上多了些许悲伤和忧虑。很显然,在艺术家的心中,醒来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个世界已经丑陋到让人不愿睁眼面对。
《夜》与《昼》美第奇家族墓地
左边的这组雕塑是内穆尔公爵朱利亚诺•洛伦佐的墓。朱利亚诺是洛伦佐的儿子,1515年在他哥哥,当时的教宗利奥十世的帮助下,被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授予内穆尔公爵的头衔。本来他是有希望继承那不勒斯王位的,没想到成为公爵的第二年,只有37岁的朱利亚诺就去世了
《夜》被米开朗基罗塑造成一位身材优美而健硕的女性,但陷入沉睡的她显得肌肉松弛无力,艺术家以脚下的猫头鹰象征黑夜的降临,腋下的面具则预示着梦境。《昼》由一位仿佛刚从梦中惊醒的男性来表现,他半转着身侧脸看向前方,虽然世间充满罪恶和耻辱,无奈还要面对。遗憾的是这尊雕像并没有全部完成。
1536年,已经61岁的米开朗基罗被召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在25年前完成的《创世纪》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
同样位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在教堂主祭壁上绘制湿壁画《最后的审判》,描绘了末日审判的场景。壁画中充满了动感和戏剧性,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杰作之一。在壁画的中心,基督作为审判者屹立在云彩之上,伸出手臂示意天堂和地狱的命运。在他周围,天使、圣徒和受审者排列成不同的组合,表现出各种情感和命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壁画充满戏剧性和动感,天使在吹响号角,复活的死者从坟墓中涌现,被宣判进入天堂或下陷地狱。画面中充满了生与死、拯救与惩罚的对比,呈现出强烈的冲击力和表现力。《最后的审判》壁画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在晚年的艺术风格,他在壁画中大胆地描绘了人体的肌肉和骨骼,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动态。他运用了透视和造型的技巧,创造出宏伟而真实的画面,给人以震撼和崇敬之感。
《最后的审判》壁画被认为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它表现了生死、善恶、永恒和灵性等复杂的主题。这幅壁画呈现了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审视和对永恒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信仰和灵魂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晚年最具代表性和最杰出的壁画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杰作之一。
米开朗基罗蛋清画以及素描跟他的湿壁画一样:精准浑厚充满张力,太厉害了!
当然,作为雕塑家,他70年艺术生涯中创作太多的雕塑神品:
除了雕塑和绘画,米开朗基罗还是一位杰出建筑师。米开朗基罗在16世纪初设计和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成为了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米开朗基罗建筑作品虽不如他在绘画和雕塑领域的作品著名,但仍然体现了他多才多艺的天赋和对建筑艺术的贡献。其中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杰作之一。
美第奇家族礼拜堂:这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洛伦索教堂内的礼拜堂,由美第奇家族委托修建。米开朗基罗为这座礼拜堂创作了雕塑和壁画,其中包括《卡纳瓦尔的战俘》和《奴隶》雕塑。
设计了美第奇家族墓地,以供梅地奇家族的成员安葬。墓地以其精美的雕塑和建筑而著称。
教皇LeoX 礼拜堂
劝化礼拜堂:米开朗基罗曾被任命为罗马的宫殿广场劝化礼拜堂的建筑师。虽然他没有完成整个项目,但他的设计和构思对后来的建筑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