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胜败”有因

幸福生
楼主 (文学城)

“胜败”有因
文/幸福生

看着“胜败”二字,我突发奇想。

在那久远的年代,人们以狩猎为生,收获了猎物,宰杀成新鲜生肉。那时候,没有冰箱,甚至连腌制,熏腊的技术都没有,更没有商品经济,所以见面有份,分而食之,尽情吃喝,其乐融融。一派祥和的胜利景象。肉月旁加上一个“生”字,胜也。

有一天,人们发现了一枚精美无比的贝壳。这枚贝壳唤起了人类心底的私欲,大家都想据之己有,互不相让,最后大打出手,砸了贝壳,也砸了友谊的小船,大家都一败涂地。“败”,就是“贝”加上,后来演化成攵(反文旁),砸碎贝壳的武器(攴)。

以上是我的戏解,不能太认真,算个通俗易懂的开场白吧。

在讲“胜”之前,我们先看看月字旁,月字旁一般称为肉月旁,这个偏旁其实有多个不同的来源。第一个源于“肉”,与肉或身体相关,如:肝、胆、肚、胳、膊、腿;第二个是“月”,与月亮或天气相关,如:明、朗 、望、期、朦、胧 ;还有一个源于“舟”,如:服、朕、腾,表示能够承担,经得住,引申表示胜任,胜利。

“胜”的繁体字是“勝”,但“胜”和“勝”在古代,本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

前者“胜”是“腥”的前世本字,本来读作xīng,本义指生肉的腥臊气味,肉月旁从肉,也就是说,“胜”本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被汉字简化者,古为今用,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后者“勝”来源相对复杂,在战国上部为声符“乘”,下部为意符“力”。为胜任、承担得起。胜任靠的是力量,故从力。“勝”字到了秦代小篆,声旁被“朕”替换,意符“力”放在声符“朕”的右下角。“勝”同“朕”一样,其肉月旁从舟,而不是从肉。

汉字简化,将“勝”字简化为“胜”,与表示腥膻气味的“胜”字共用一字。由于“勝”字所代表词义的常用性,逐渐强势地将“胜”字的本义挤压到一边,“胜”字表示腥味的含义为人们遗忘,只表示“勝”了。而“腥”作为后起字,承担起了“胜”字的本义。

“败”,会意字。从攴、从贝。手持攴击打贝壳,毁也。“贝”看似个宝,但是不仅败从贝,贼也从贝,贪赃都从贝,贿赂也从都贝。贝这个众人趋之若鹜的宝贝,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古往今来,“败”字一直没变,或者说,人们对败的理解始终如一。败有两大因素,“贝”在商品化的今天,量化为金钱。金钱万能,败也金钱;反文旁,从武器,武力,到各种矛盾及非暴力冲突。比如贸易战,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版的“败”字。

要想胜,首先要立于不败,尽量避开金钱,避免冲突。有肉大家吃,共享共荣,同舟共济,再加上实力,担当,应是制胜之道。

“胜败”有因,无需怨天尤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解字】“胜败”有因 集邮、家书、家的回忆、家 家的真谛 欲穷千里目,只有扬起头 无所不在的你 - 作曲/编曲/演唱:南方Sky
云霞姐姐
解字系列来啦,赶紧坐沙发
云霞姐姐
福生的解字总是有惊喜,想象,自己的独到之处,真好!
云霞姐姐
肉月旁在人体器官上常用,的确血腥.“券”减化成“生”,可能也方便读音?
豆青
曾经在城里读过关于“酒”的说文解字,不知道是不是贵兄?不是,可否下次来一帖?
豆青
“胜败”有因,无需怨天尤人” 总结得好!
幸福生
较个真,“券”(quàn)和“劵”(juàn)从字源上是两回事,繁体“勝”应是“劵”,同倦,劳累的意思。“券”古代契据,

优惠券(quàn), 后来大家就乱用了。哈哈,我也说优惠劵(juàn)。

幸福生
好的,试试。
豆青
期待,谢谢!
l
laopika
对,胜败皆有因:)
T
ToClouds
很有意思的解读!学习了 “要想胜,首先要立于不败,尽量避开金钱,避免冲突。有肉大家吃”
杜鹃盛开
有道理,很多冲突都来源于金钱。
云霞姐姐
妈呀,券/劵,出头与不出头两个字,长见识了,谢谢福生指点,嘻嘻嘻
平等性
好文章,给幸福兄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