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药壶 (图)

吃与活
楼主 (文学城)

f
fuz
当地店?
f
fuz
当地店?



吃与活
去了两家

只有一家有。这个没摆出来,老板娘现找出来的。$18.

桃花好运
我有一个给烧焦了,扔了
吃与活
老板娘说:一定不要烧干了。
f
fuz
网购的1/4
桃花好运
那些干的药怎么都洗不下来
p
pickshell
质量不错哦,家伙什儿这下备齐啦:)

我那个药壶一直束之高阁,丢车库里很少用。

对了,吃兄若有空可以看看电视剧《老中医》,拍得不错,演员阵容强,有内容也生动有趣,里面包含了些中医的医道,医术,医理和医德等。 里面还掺进不同角色:坐诊好中医,庸医,走街串巷为生的铃医,冒充中医的骗子。。什么是正规诊治方药,什么属偏方,秘方等。 对不懂中医的人而言 或此坛黑中医的那类,可对中医有个起码大致了解,同时纠正些坊间错误概念和误解。还有1928年以汪精卫为首背后操纵的那场”废止中医案“最后以失败告终。。。

e
ephd
这个是广东人煮汤的啊

煮药用普通的不锈钢锅就可以了,这个锅稍微干了加点凉水马上就裂开了,太麻烦。

 

吃与活
谢谢指点,我有时间学习学习
吃与活
这时候晚了,你早说我就不买这个了

这不是严格按照孙思邈的条件做嘛

k
kittyl
我在广州生活多年,这个就是广东人熬中药用的,不是煲汤用的。你没买错
阿明.
这是药壶,有壶嘴。煲汤的没有壶嘴。
似曾相識
你啃啶自己系廣東銀?

廣東人煲湯的砂鍋

 

米兰之夜
从技术角度,煎药不能添凉水

最好配好水量,一次成功。

如果实在对水量没谱,可以备好开水在一边。煎药缺水的时候,要添加开水,这样不伤药性。

这个和煲汤是一个道理。煲汤的时候,水少了,加凉水,温度大起大落,会伤营养和口感。

米兰之夜
你虽然嘴还硬,不过有些话还是能听进去的

你确实有叛变到中医阵营的潜力。还是青春大师狠,你扒了皮,她认得你骨头 

v
viewfinder
厉害。啥时候喝homemade的汤药,也来晒晒吧。
吃与活
谢谢告知
吃与活
是这样

不过,我倒是想试试用它煲汤 ;)

吃与活
聪明人嘛

青春大师最近神隐,千万别中了招

吃与活
昨天

烧了半锅水

e
ephd
你生活经验不足啊

我在广州的时候就是用这个煮汤,因为自带滤渣的眼,可以直接把汤倒出来了。我是和邻居学的。

而且口不大不小,一个汤勺可以直接伸进去。那个大的瓦煲除了清洗方便,倒汤的时候太麻烦了,一大家人容量大倒是可以慢慢倒汤。我们家人少,倒汤就拎着汤壶直接上了,灰常方便。我那条街的邻居都是用这个。这个东西的唯一坏处就是太容易裂了。

传统的大汤煲比较皮实,除非烧红了往上浇凉水,否则怎么也不会坏,我看饭店都是用那种大汤煲

f
fuz
吃与活
好主意
虎嗅蔷薇
以前多多说过,周福满就是老中医,果然应验了
吃与活
多多好久不见了

希望她一切都好。中药的好处是可以DIY。

T
TBz
DIY得有悟性
k
kittyl
这个是普通广东人傻汤的煲

吃与活
这东西我不缺
T
TBz
是,我们正在见证本坛老中医的横空出世。
f
fuz
以身作则,佩服
吃与活
人是很老,中医很新

有点儿闲
吃教授要煎中药?健坛奇闻呀

小心别轻易使用偏方,别让自己成为实验用小白鼠。

吃与活
有备无患

闲医生见笑,还请多多指教

有点儿闲
别盲目相信偏方,别以身试药

找正规的中医辨证论治。你还没吃药我就开始担心了。

l
lucky_rain
很高级。我需要找找,看看背来的药锅还在不在
T
TBz
以身试药,是新时代的神农尝百草,要鼓励。
有点儿闲
你可以去做新时代的神农
T
TBz
你还不知道吗?

e
ephd
有铁丝的那种
原上草2017
别说人家生活经验不足。广东凡是煮汤的没见过有嘴的。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把手。

这种是最接近传统的汤煲。没有出水的嘴。

不过以前用的稍为长身一点,而且外面是不上釉的。图中的应该是近年来生产的。

原上草2017
很多人熬的汤,不是倒出来的,是用勺子舀出来的。
原上草2017
当然,可以煮各种东西,汤,药都可以。甚至用来烧开水也无不可。